在MATLAB中subexpr怎么用的,要具体的!

在MATLAB中subexpr怎么用的,要具体的!,第1张

工具/原料

正常的电脑

matlab软件

方法/步骤1

相关指令简介

这里我先介绍一下采用公因子发简化表达式的相关置换指令。气质要的函数指令为:“subexpr”。subexpr是替换表达式命令。在很多非常繁琐的解析表达式中,常常有一个在不同地方重复出现的表达式,此时我们用simple或者simplify都无法化简,而用这个命令就可以得到效果很好的简化结果。下面我们就说一下subexpr指令的语法规则:

RS=subexpr(expr) expr为表达式,他表示从expr中提取出公因子sigma,并且把采用sigma重写的expr表达式赋给RS;

RS=subexpr(expr,'s') 从expr中提取出公因子,记为S,并把用S重写的expr赋给RS;这里可以指定公因子的名称为'S'

[RS,s]=subexpr(expr,'s') 该调用语法的效果和上一句“RS=subexpr(expr,'s')”是一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expr可以是符号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矩阵。此外我们还可以应用help指令学习subexpr的用发,结果如下图:

公因子法简化表达式

至于用公因子法简化表达式,我们采用对符号矩阵A=[ a b;c d]进行特征向量分解的实例来演示,以演示cubexpr的正确用法,实例演示复杂符号矩阵的公因子法化简。这里我们需要生成符号矩阵。如下图所示: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当我们生成符号矩阵后,就需要对上一步的符号矩阵进行特征之和特征向量分解。这里我们要用到“eig”函数,其用法是:[V,D]=eig(A),求矩阵A的全部特征值,构成对角阵D,并求A的特征向量构成矩阵V。下面我们就用这条指令求第二步符号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如下图所示:

自动识别表达式中的公因子

下面我们就开始使用subexpr函数指令进行公因子识别了,同学们要多多注意subexpr函数的具体应用哦!这里我们先使用一下第一步用法中的第一条,具体如下图所示:

对D进行“指定公因子名称”的简化

下面探索一下subexpr函数指令的另一个用法,即对提取的公因子制定名称,即把从D中提取出的公因子命名为s,然后用s重写的D赋给Ds;这里可以指定公因子的名称为's'。代码:Ds=subexpr(D,'s') ;具体如下图所示:

对V、D同时简化,并且制定相同的公因式名称

下面我们将V、D合成为一个矩阵,然后同时对矩阵[V;D]提取公因式,这时将公因式命名为w,并用w重写矩阵[V;D]并命名为VDw。代码指令:[VDw,w]=subexpr([V;D],'w') ,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是方程组解向量空间的极大无关组,当然是线性无关的

有可疑之处就是当方程只有零解时,即解空间只有一个向量----零向量时,此时没有极大无关组,可认为不存在基础解系

总的来说,只要有基础解系,那么它就是线性无关的。

η1,η2ηk 是基础解系所以η1,η2ηk线性无关

(η0,η1+η0,η2+η0ηk+η0)=(η0,η1,η2ηk )

所以证明(η0,η1+η0,η2+η0ηk+η0)无关也就是证明(η0,η1,η2ηk )无关,

我们知道,如果a1,a2an无关,而a1,a2an,β相关,则β可以由a1,a2an表示,且表示法唯一

反证法:设(η0,η1,η2ηk )相关,又因为η1,η2ηk线性无关则η0可以由

η1,η2ηk线性表示,且表示法唯一

显然,其次方程组Ax=0的基础解系,不一定能表示非其次方程组Ax=b的特解所以矛盾

(假设非其次方程组一个特解为b,其次方程组通解为k1a1+k2a2,则非其次方程组的通解为

k1a1+k2a2+b,如果b可以被a1,a2表示,则通解可以化为k1a1+k2a2+k3a1+k4a1=(k1+k3)a1+(k2+k4)a2,这其实是其次方程组Ax=0的解,而不是非其次方程组Ax=b的解)

则(η0,η1,η2ηk )无关,则(η0,η1+η0,η2+η0ηk+η0)无关

扩展资料

性质

1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两个解的和仍是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组解。

2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的k倍仍然是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

3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秩r(A)=n,方程组有唯一零解。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秩r(A)<n,方程组有无数多解。

4 n元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其系数行列式为零。等价地,方程组有唯一的零解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不为零。(克莱姆法则)

精通master、熟练skilled、一般average。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

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人工翻译

1、根据翻译者翻译时所采取的文化姿态,分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是指把在原语文化语境中自然适宜的成分翻译成为在译入语言文化语境中自然适宜的成分,使得译入读者能够立即理解,即意译。而异化翻译是直接按照原语文化语境的适宜性翻译,即直译。

2、根据翻译作品在译入语言文化中所预期的作用,分为工具性翻译和文献性的翻译。

3、根据翻译所涉及的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交际翻译追求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4、根据译者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与观察的角度,分为文学翻译和语言学翻译。文学翻译寻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文学功能的对等,其理论往往主张在不可能复制原文文学表现手法的情况下,译文只能更美而不能逊色,缺点是不重视语言结构之间的比较和关系问题。

语言学翻译寻求两者之间的系统转换规律,主张把语言学研究的成果用于翻译,同时通过翻译实践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5、根据翻译目的与原语在语言形式上的关系,分为直译与意译。

6、根据翻译媒介分为口译、笔译、视译、同声传译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9657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0
下一篇2023-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