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店实拍2019款福特金牛座,配2.0T,淮安地区优惠1.5万

到店实拍2019款福特金牛座,配2.0T,淮安地区优惠1.5万,第1张

“说实话,福特金牛座确实是一款被低估的车型。”

 

 福特金牛座是长安福特汽车旗下一款高端中型车,汽车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的成绩比较稳定,确实是一款不错的车型,但是因为品牌力等原因,汽车在上市时候还是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绩,福特汽车还在去年8月份升级了新款福特金牛座来竞争市场,最近笔者在探店的时候拍到了这款车型,汽车的售价区间为2289-2889万元,目前淮安地区最高优惠15万元。

 2019款福特金牛座的外观上相当的大气,汽车的进气格栅比较宽大,周边的线条弧度控制的比较不错,汽车的前大灯组比较饱满,灯组的内部透镜有着不错的层次感,引擎盖上隆起的直线提升了力量感,汽车的进气口是贯穿式的风格,多横幅式的黑色中网质感十足,两侧还配备了修长的雾灯,周边装饰了银色的饰条。

 汽车的侧面车身看起来修长扎实,单横幅式的腰线从前大灯组位置一直拉伸到了车尾,视觉效果不错,车窗的周边还装饰了镀铬饰条,车门底部的防撞条提升了细节处理,多幅式的轮毂很精致,汽车的尾灯组比较精致,小鸭尾的后备箱很耐看,双边单出的排气管提升了运动感,尾部的辨识灯带比较平直。

 

 汽车的内饰风格简洁大方,竖状的中控屏相当的不错,多功能方向盘扎实饱满,汽车还配备了液晶仪表盘,旋钮式的换挡杆是有配备的,车内的细节处装饰了拉丝饰条和亮黑色的饰条提升质感,汽车的长宽高为501818841506mm,轴距2949mm。

 汽车的动力上搭载20T发动机,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传动上匹配的是8AT变速箱,最大输出功率245马力,峰值扭矩390Nm,动力上输出不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马自达CX4底盘整体概况

      底盘动态响应性给人的感觉很“整”,不会给你拖泥带水的感觉,以较高的速度通过坑洼路段时,悬架良好的支撑性会给与你足够的信心,保持良好的车身姿态,足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前悬架

      

      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挂,下控制臂为钢制材料,采用冲压加工而成,这比某些车型的铝合金下控制臂要重一些,因此马自达CX4全悬架的响应性会“迟钝”一点点。

后悬架

      

      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同样采用冲压工艺和钢制材料,但钢制材料的好处就是强度更大。弹簧和减震器是分离式设计,还能看到旁边的电子手刹执行电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手刹,拉起手刹后,执行电机会锁止车轮。

      

马自达CX4防撞钢梁整体概况

      虽然没有找到2020款马自达CX4防撞钢梁拆解资料,但从2017款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当拆卸前保险杠后,发现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吸能泡沫,只有一个普通塑料壳取而代之。

      

前防撞钢梁

      采用普通的钢板材料,并且在结构上有些“另类”,从正面看你是发现不了什么缓冲区,而从侧面看这个缓冲空间比较少,并且钢板厚度只有可伶的1mm。

      

后防撞钢梁

      虽然后防撞梁结构与前防撞梁一致,但厚度有所增加,单层冲压钢板厚度达到2mm,再焊上了1mm左右的钢板,中间较厚而两边较薄,而溃缩区不大但也够用,总比某些品牌没有后防撞梁要强得多了。

      

马自达CX4碰撞测试

      测试对象是一台20L自动两驱蓝天活力版的CX-4,从正面碰撞结果来看,车头左右碰撞匀称,说明整体刚性及缓冲部件设计到位。左右翼子板溃缩明显,A柱也没有明显变形,但是挡风玻璃大面积裂痕。

      

      

      在侧面碰撞测试中,前后排腰部侧气囊弹出,而后排没有侧安全气囊。同时车门大面积变形,B柱无明显变形,而车门防撞钢梁印迹清晰可见,所幸的是车窗玻璃完好无损。后配假人由于没有侧气囊的保护,头部和手臂都与车内有接触。

      

      

      在正面40%偏置碰撞后,底部护板飞出,车辆底部有一定的变形,但没有影响到整体性。而车辆内部气囊完全打开,前排假人姿态保持良好,后排假人头部和腿部与前排座椅有刮擦,最终给予的评定结果为车架刚性较差。

这次对拆的两台车都是目前15万以内非常热门的家用紧凑型SUV。一台是来自一汽大众的捷达VS7,另外一台是来自奇瑞的瑞虎8。合资新军与老牌自主品牌到底谁更胜一筹呢?我们还是按照上一季的节奏,分三期来跟大家聊拆车的整个过程。

首先,我们还是先把两台车的前后保险杠取下,来看看两台车的前后防撞梁。在拆两车的保险杠时,可以看到瑞虎8的发动机盖上是有隔音棉的,而捷达VS7并没有。

瑞虎8的前防撞梁采用中空铝合金材质,用料非常厚道,这种防撞梁的解决方案应当是目前主流车型中成本相对最高的,所以在前防撞钢梁的用料上,瑞虎8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用料扎实也不意味着没有问题。

首先,瑞虎8的前防撞梁的长度并不长,只有1050毫米,折算下来防撞梁的覆盖率只有56%。这就意味着一旦在车身两侧遇到碰撞,就非常容易伤及纵梁两侧的部件。从车身右侧来看,有玻璃水水壶以及空调管路。

车身左侧就更加可怕了,刹车真空助力泵以及发动机ECU都在纵梁边上,且没有什么保护措施,这就意味着,一旦车身左侧发生碰撞,两个非常核心的部件非常容易发生损坏,所以我们认为,瑞虎8在这方面考虑的并不够周全。

另外一个问题是,瑞虎8前防撞梁的吸能盒长度并不长,溃缩余量不大,但好在空调冷凝器的安放位置在溃缩区之外,所以在应对低速碰撞时也能获得相对不错的保护,只是防撞梁下方的中冷器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防撞梁一旦发生形变,就有可能伤到它。

捷达VS7的前防撞梁没有任何惊喜,采用钢制材质,单层冲压的工艺,相比于途观L的双层焊接钢板有一定的简配。经过实测,VS7的前防撞梁的长度是1095毫米,折算下来的车身覆盖率是595%,比瑞虎8高一些,但依然无法对纵梁两侧的部件形成比较完备的保护。

捷达VS7的前吸能盒长度比较长,达到了120毫米,留给防撞钢梁后方空调冷凝器的溃缩区也比较长,这是相对与瑞虎8以及上次我们拆的途观L比较好的地方。

来到两车后方,来看看后防撞梁的样子。首先,瑞虎8的后防撞梁并没有采用铝合金材质,而是单层钢板,从视觉观感来看,做工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跟前铝合金防撞梁相比,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另外,跟前防撞梁一样,瑞虎8的后防撞梁的吸能盒也非常短,只有76毫米,在应对追尾事故时,溃缩距离不够长,可能会在碰撞中伤及车架。

VS7的后防撞梁也是钢制材质,工艺也是单层冲压,但视觉观感明显要比瑞虎8好很多,起码精致程度更高。吸能盒长度表现不错,达到了135毫米,比瑞虎8的溃缩距离长不少。

另外,上一次我们拆解途观L的时候就发现,包括途观L在内的很多大众车型,左侧吸能盒的安装位置总是少一枚螺栓。捷达VS7也不例外,非常神奇,如果说途观L是为了避免排气对安装的干涉,那VS7就完全没有理由了,因为捷达VS7的排气在下方,并不会对安装这枚螺栓造成影响。

看完车身的前后防撞梁之后,我们来看看车门。瑞虎8的车门没有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可以看到明显的焊接痕迹,而捷达VS7则采用大众一惯的一体冲压成型的车门。

在拆解车门的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瑞虎8比较厚道的地方。瑞虎8的车门内部覆盖了大量厚实的隔音棉,而捷达VS7前后车门一块都没有,从这方面其实也能体现出瑞虎8在用料上确实要比VS7厚道不少。但是,将两款车的车门摆在一起之后,就能发现,捷达VS7的车门开孔更少,显得比开孔略多的瑞虎8精致工整不少。另外,在细节上,我们发现瑞虎8的车门内侧与外侧的车漆喷涂要求是不同的,车门内侧的喷涂不够均匀,而捷达VS7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内外喷涂工艺都非常不错。

车门防撞梁方面,瑞虎8的前门内部有一根斜置W型防撞梁,厚度为138毫米,并且门板上也贴有止振板。后门内部斜置防撞梁厚度为105毫米,还有一根厚度为065毫米的横置加强筋,不过让人比较疑惑的是,瑞虎8后门居然没有止振板。

捷达VS7前门内部有两根防撞梁,上横置钢梁厚度为079毫米,下横置钢梁为124毫米。后门同样是两根防撞梁,斜置钢梁厚度为122毫米,下横置钢梁为101毫米。VS7的前后门板均贴有止振板。

看完了前后以及车门的防撞梁之后,我们来看看这两台车的底盘。如果说,前后防撞梁以及车门还看不太出两者在设计层面的差距,那底盘,真的能看出奇瑞跟国际一线大厂成熟平台的差距了。

首先,从视觉观感来看,瑞虎8的底盘平整度并不太好,整段排气的绝大部分都像是吊在车底,似乎并没有安放在本该属于它的位置,排气的最低点要比纵梁的最低点还要低不少,非常容易受到磕碰。

可能有些网友说,底盘下方的凹槽是为了给四驱车型安放传动轴的,但到目前为止,瑞虎8并没有推出四驱车型。我们对比看了一下MQB平台的VS7,同样支持四驱的底盘,但是整段排气都非常合理的安放在预设的凹槽中,并没有出现瑞虎8这种情况。另外,除了排气之外,瑞虎8的发动机油底壳以及变速器壳体下方,都是在纵梁最低点之下,所以受到损伤的可能性还是要更大一些。相比于之下,VS7就没有出现这类比较低级的问题。

底盘构件方面,瑞虎8前副车架乍一看是一个元宝梁,但是仔细一看,你会发现瑞虎8的副车架还延伸出两条纵梁,形成了一个H型副车架的架构。相比之下,捷达VS7就是个标准的钢质元宝梁。

关于两台车的簧下质量,我们也做了统计。总结下来就是,这两台车受限于成本,都没有针对簧下质量做太多的优化,基本都是钢质或者铸铁材质。

瑞虎8比VS7略强,起码后轴承座使用铝制材质,但从我们称量的质量来看,并没有比VS7轻。

在底盘防腐方面,两台车都有底盘护板,并且都做了PVC喷涂作为双重保护,但是瑞虎8还是出现来跟之前提到的车门喷漆一样的问题,就是细节不够极致。在底盘边缘的一些细节位置上,出现了PVC涂层确实的情况,而VS7并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不管做没做出更好的实际效果,瑞虎8确实在用料方面确实要比VS7更厚道。该有的东西都有,没有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只是在细节上还有提升空间。在基础结构设计方面,显然捷达VS7更为老道,各个部位的设计都很有章法,每个零件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不过现在我们得出的还不是完整的结论,在下期节目当中,大家还会看到两辆车的白车身工艺以及两台车发动机等核心技术方面解析,看看两辆车到底孰优孰劣。另外,想看更直观的拆解过程,各位可以在懂车帝搜索观看《懂车大爆炸》视频版!

可以明确的告知您2013款宝来没有后防撞梁,采用的是所谓“高强度高密度防撞固件”(俗称工程泡沫,和日系的CRV、天籁等车一个样!)。 见下图现场拆解照片(照片中黑色构件,就是我们包装箱中常用的塑料泡沫) ↓

 

其实不要说宝来、朗逸这些老款PQ34平台改进来的拉皮换脸车,现在连最新的PQ36平台出品的速腾在一汽国产后,经拆车坊检验:不但也没有后防撞梁,连车顶横向加强筋都没有(就一块铁片),拆解后可看到所谓激光焊接也被证实只是机械点焊,车内布线凌乱。。。。哎,神车也要走下神坛了!

拆解上汽大众途观L的第一期,我们按照拆解顺序,主要来看一看途观L一些相对表面的细节,其中不乏一些消费者们非常关心的点。

拆下前保险杠,我们能看到一块黑色的泡沫。这块泡沫最主要的作用是减少碰撞对行人的伤害,将这块泡沫拿开就能看到防撞钢梁本梁了。

无论是前防撞钢梁还是后防撞钢梁,它们最重要的作用都是应对低速碰撞。换句话说,这根钢梁的作用就是“牺牲”自己保护发动机舱内那些更贵的零部件或者是不易更换的车身框架,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所以,防撞钢梁本身与一台车高速碰撞时的安全性并没有太大联关系。

途观L的前防撞钢梁采用钢制材料,中间部位为双层冲压钢板点焊连接,厚度为35毫米,边缘为单层钢板,厚度为24毫米。之所以采用双层焊接的工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优化前防撞梁的截面设计,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强度。后防撞钢梁工艺则比较简单,采用单层冲压结构,厚度为16毫米。

从覆盖率来看,途观L前防撞钢梁的覆盖率为638%,表现相对一般。对比海外版Tiguan的白车身,国产途观L明显覆盖率更低,算是一个减配的部位。

后防撞钢梁覆盖率相比于前防撞钢梁更高,达到了67%,但是鉴于其16毫米的厚度,在速度相对比较快的追尾事故中可能也很难保证车身框架不受损伤。

在观察后防撞钢梁的时候,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细节。途观L后防撞钢梁的吸能盒安装在车架上时,少了一颗螺栓,右侧是四颗,左侧只有三颗。至于原因,应当不是大家猜想的国产版简配省成本,因为这一枚螺栓的采购价真心没多少钱,而且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海外版的Tiguan也没有。

经过现场分析以及与专家的交流,我们猜测这枚螺栓可能是因为工序的原因才没有安装。如果这台车在安装后防撞钢梁之前就把外置排气安装上的话,那这枚螺栓在安装时就会与其产生干涉,强行安装会比较浪费时间,影响整个流水线的效率。所以,最终我们认为,缺失的这枚螺栓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减配。

在拆下后杠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小装置,一个单向的透气格栅。这个装置的学名叫乘员区排气通风装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就是在关车门的瞬间,将车内的相对高压的空气排出,避免因为车内气压的快速变化,导致乘员耳膜出现不适的情况。

大众途观L的前后尾灯均来自上海小糸,这个品牌可能了解的朋友并不是太多。小糸是一个日本品牌,主要的业务就是生产各类车用灯具。

相比于大家比较熟悉的海拉,小糸的产品相对会略低端一些,但品质还是不错的。在全球车用灯具供应商中,也是排名前三的水准。至于上海小糸,就是小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的简称。虽然灯具是国产,但品质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所以在车灯这方面,途观L还算厚道。

底盘的防护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点,我们将途观L升高之后,可以看出,途观L的底盘基本都是有树脂护板覆盖的。在工作温度比较高的三元催化底部,还有一块金属护板辅助散热。并且,在底盘的前半部分还做了局部PVC喷涂作为双重保护。所以,在底盘防腐以及底盘平整度这两个纬度来看,途观L没什么大问题。

将途观L升起之后,可能很清楚的地看到这台车的底盘结构。悬架的几个比较重要的构件,比如说下摆臂、上下支撑臂、半轴等等部件都是钢质材质,只有前轮的转向节以及后轮轴承座是采用的铝合金材质。

为什么我们要在意悬架构件的材料呢?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底盘构件需要比较强的防腐性能。在这方面,铝合金要比钢材好很多。虽然钢材可以通过喷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锈蚀的问题,但底盘这些构件在日常行驶中,非常容易受到石击,钢材的漆面一旦受到破坏,就容易锈蚀。第二个原因,底盘的很多构件,都属于簧下质量的统计范畴内。在同等条件下,簧下质量越小,一台车的油耗、动力以及操控等方面的表现就越好。铝合金材质能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做得更轻,对于簧下质量的优化也就越好。但是很可惜,铝合金部件的成本略高,严格控制成本的途观L,在底盘件上并没有使用太多铝合金部件。

MQB平台的副车架都是这种非全框式副车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元宝梁。相比于全框式副车架,元宝梁重量更轻,成本更低,只是相比于全框式副车架,在遇到碰撞时吸能效果不够好。

在途观L的车身上,激光焊接的普及率还是挺高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车顶之外,门框也是采用的激光焊接。

细心的朋友应该在门框上能看到几处点焊痕迹,这个没必要想太多,就是为了压紧定位两个部件以方便激光焊接。

另外,空腔注蜡的防锈蚀工艺也没有落下,在底盘纵梁周围,随处可见溢出来的蜡,所以纵梁的防锈蚀处理也没有明显缩水。

掀开地毯就能看到这一整块“黑心”隔音棉,从这个棉的观感来看,确实不太好。仔细观察之后,可以看出,这应当就是大家所说的回收棉。不过,我们也看了一下车身内部其它几个部位的隔音棉,都是白色的。

回收棉一定就比白色的隔音棉污染物多吗么?这个我们不好判定,所以我们取样之后,交给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测试。截止发稿时,污染物检测的报告还没出,所以关于检测报告,我们会放到第三期来聊,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在拆解内饰的时候,我们发现途观L的车内大线的包裹非常有意思。右前门部位的线束包裹的还是比较严实的,但是在后门以及左前门部位的线束包裹就非常稀疏了,对于线束的保护不够到位。

拆解途观L的车门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途观L的车门是采用了整体冲压成型的工艺,这一点可以给好评,但是门板的止振板中含有一定量的沥青成分,并不太环保。

在评测中,途观L在噪音测试中,表现还不错。但是没想到,拆解之后,我们发现这台车的车门中居然连隔音棉都没有,这一点还是让我们有些意外的。从这个细节上也能看出,一台车的NVH表现,与隔音棉的用量可能也不一定成正比,很多对于NVH的优化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在我们拆后杠的时候,可以看到在后轮轮拱上,贴了一圈隔音棉。对于大众这种成本控制极其严格的品牌,在那个看似不重要的部位用上隔音棉,显然这个部位的产生的振动或噪音对整车的NVH影响比较大。

所以,各位打算买车的朋友,如果你对一台车的NVH表现特别在意,那一定要在选车的时候就选一台开起来比较安静的车,指望后期加装隔音棉并不是特别稳妥。

拆到这我们不难发现,途观L这辆车,乍一看,各个方面都特别棒。做工规整,接缝均匀,但确实不太禁拆。一辆20万元左右的车,基本上所有细节用料以及设计全部指向节约成本。目前来看,可以表扬一下的就是,大部分内饰饰板后面都由隔音棉,空腔注蜡激光焊接两项传统手艺也没有丢。可以吐槽的地方有这么几个方面,比如说前防撞钢梁相比于海外版覆盖率更低,行人保护措施也没有进口版全面。底盘悬架各个组件基本都是钢制材质,在防腐以及减重层面不够优秀。细节上,线束的包裹、车门隔音棉的缺失以及并不太环保的止振隔音材料都是需要未来进行优化改进的地方。总之,参考途观L的定价,上面提到的很多问题,本身是可以做得更好,只是受限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并没有做到极致。那接下来,我们就会将途观L进一步打散,看一看途观L的白车身,分析一下途观L为什么在25%偏置碰撞中成绩“翻车”。另外,大家非常关心的大众车还烧不烧机油,如今的DSG靠不靠谱的问题,都会在下一期展开分析,所以敬请期待下一期《懂车大爆炸》。

最了解汽车安全功能的是安全带。再加一个,很多人就会说碰撞梁的名字。大部分汽车都在看汽车被动的安全配置,最重要的是前后的冲突梁。因为这是他们最先冲过去的位置。如果碰撞梁的材料好(例如铝合金),如果厚度合理,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抗冲击性不会太差。至少材料是可靠的。在汽车市场上,在碰撞梁这一构成中使用好材料的汽车不多。大部分只是钢铁材料,更不用说部分小型车了。最近一位汽车朋友在车间偶然看到铝合金的本田飞行图,是怎么回事?

这位车友说:“今天去修车,看到了有17米长的铝合金防撞梁的本田飞行图。”靠近了一次,这个防撞梁的包裹性很好。这辆小车好像再也不怕撞了。嘿嘿。“他开玩笑地说。但是与本田飞行道的车主交谈后,名为真相大白——的防撞梁实际上是飞行道车主改装的,除了闲聊之外,车主们还展示了这种防撞梁的厚度,刻度显示这种防撞梁的厚度在2 ~ 3毫米左右。除厚度外,长度达17米,光滑的拱形形状,还能很好地保护轮毂翼板的位置。在能量吸收箱的细节部分,能量吸收箱又长又大,冲击的缓冲能量吸收功能也要好。

但是对于这么粗可靠的防撞梁,以为好评是助手,但事实并非如此。一位网民表示:“预防冲突确实有所提高,但如果市内与行人相撞,行人的受伤也会更严重。”“不要随便改变汽车结构。不知道是好是坏?”“没有必要把前面变成这样。关键是后面追尾的话,这个防撞梁的用途比较大!”

看看这个防碰撞光束,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我认为防撞梁的硬度明显提高,对提高本田飞行道整体安全性的意义不大。毕竟是小差异,如果整个材料不上升,碰撞后碰撞梁不会坏,碰撞梁后面的零件可能会受损。但是偏置25%冲突的安全性应该提高,我也认为放在后面会更好。原版本田雨也将展示防撞梁。本田原来主打的是吸收保护设计,如果防撞梁变硬,会不会影响本田飞行道的整体安全性?会适得其反吗?如果是你,你会在你的飞行道上挂这样的防撞梁吗?欢迎讨论。

前后都有,508前保险杠结构由带吸能盒金属杠铁组成,金属杠铁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吸能盒为六边形结构,侧向无引导槽设计。后保险杠结构由带吸能盒金属杠铁组成。杠铁为B形结构。请见实车拆解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570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