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句日本比较有名的俳句

求几句日本比较有名的俳句,第1张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同时在中国以每日小诗的形式发展。

古池や、

蛙飞びこむ、

水の音。

2 さびしさや、

一尺消えて、

ゆくほたる。

3    人ごみで、

肌に掠める、

冬の歌。

4   时の中、

そっと気になる、

夏の君。

5   年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一岁を去年とや言はむ、

今年とや言はむ。

6    袖渍ちて、

掬びし水の冻れるを春立つ今日の风や溶くらむ。

7    雪の内に、

春は来にけり、

莺の冻れる涙、

今や溶く覧。

8    心指し、

深く染めてし、

折りければ、

消えあへぬ雪の、

花と见ゆらむ。

9 养在瓶中

深山里弄来的木莲花

绽放了

——秋樱子

10   古池

青蛙一跃

扑通一声

——芭蕉

最近听说了俳句,感觉很有意思。它是日本在中国古代汉诗绝句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古典短诗。俳句通常由三句十七音构成,中间七个音、首尾均为五个音。五七五结构严格,还受“季语”的限制。

松尾芭蕉是日本的俳句大师,有日本“俳圣”之誉。我们来感受一下芭蕉的《茅屋有感》:“长夜充耳闻,风打芭蕉雨打盆,辗转梦难寻”。这就是极致简约的俳句,我们看到中文翻译也符合了五七五的结构。还有芭蕉俳句代表作 “古池,青蛙,一声响。” 这个翻译,没有能够体现五七五,但是日语原文是符合五七五的。非常精妙的是,短短几句,就把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出来:古池- 这永恒静滞的时间,青蛙跳入- 刹那的动态,一声响- 之后归于平静。芭蕉的这段经典名句,捕捉到的是永恒流逝时间中的一点点波澜,充分体现了日本美学中质朴的气质。季语是体现季节的语句。雨打芭蕉、青蛙跃池,应该都是夏天的景象吧。

除了松尾芭蕉,小林一茶也是俳句大师。《樱花树下》是小林在痛失爱女之后留下的低回而绵长的哀叹:“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短暂,然而然而。”

俳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让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美。它体现刹那的感受,又带来绵绵不绝的回响。它已经在全球范围获得了较高知名度,我感觉它非常适合我们的碎片化的时代的碎片化表达。

刚刚接触俳句,跟大家分享一点浅薄的理解和感受。

如果你也觉得美,我们一起来探究更多的名篇、更深的韵味。

日本的小林一茶(1763—1827)是日本江户时代俳句诗人,他与松尾芭蕉(1644—1694)、谢芜村(1716—1783)并列为日本“古典俳句三大家”。

小林一茶有一首描写人们欣赏樱花情景的俳句(Haiku),《樱花树下》。这首诗被刻在日本很多地方的纪念碑上,1990年日本朝日电视台赠送德国8000株樱花树,同时将此诗以德文刻在该樱花林的纪念碑上。

樱花树下

原文:

花の阴

あかの他人は

なかりけり

-- 小林一茶(Kobayashi Issa)

译文1:溪谷译(直译,不考虑措辞及5,7,5音节格式)

花之荫

陌路人的

不是

译文2:溪谷译(意译,考虑措辞及音节,遵循俳句的5,7,5句式)

樱花树荫下

纵然萍水初相逢

亦非陌路人

(英文译文,Translated by Robert Hass)

In the cherry blossom's shade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stranger

日文诠释:

春烂漫と咲き夸る桜の花の下で、沢山の人たちが花见を楽しんでいます。うっとりと花に见とれている人、中には花见酒を楽しんでいる人、お弁当に舌鼓を打つ人など…。これらの人たちに全くの他人はない。みんな懐かしく、どこかで皆とつながり合っているのだと咏んでいるのです。( http://wwwichogrjp/bunko/joushouga/au_09htm )

这段对一茶俳句解释的大致意思是:在樱花烂漫的春天里,人们都来欣赏自己喜欢的花。赏花人陶醉在梦幻般的花影里,品尝着午餐的美酒佳肴。人们虽然萍水相逢,但并非陌路人,因为对花的喜爱与思念把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这段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人赏花的习俗是边喝、边吃、边欣赏。想来是闲情雅趣与酒肉俗话浑然为一。我在公园里的确看到很多人是席地而坐,谈笑间观花赏花,或赏花间谈笑嬉闹。

这首小诗的格式叫“俳句”,英文为“Haiku”。学英文,又听说这种诗句的人大多数是通过英语学习和交流接触到这种小诗的。第一次知道俳句大约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小学教材中看到的。不是日本的原装俳句,而是美国人用英文写的俳句,因为日本的俳句在英语世界中非常流行。英文俳句也是加拿大小学生们必学的诗歌格式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美国小学生一样,不仅仅是像我们的小学生背唐诗那样的学,即背会了就算会了,而是在理解格式结构及格律要求的基础上,模仿着自己动手写。这不仅显示日本俳句在英语世界中的影响及流行的程度,也凸显出中国式古诗教学与北美式古诗教学的不同。或者说,在学习传承古典诗词方面的薄弱。(国内语文教材中或许并未列入日本俳句的教学内容。)

日本的俳句发源于十五世纪,描写自然景物及心中感触。基本格律为三行,音节分别为5、7、5,共17个音节。俳句不求押韵,音节数也不固定,多有例外。原本有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即在俳句中一定要有“季语”,即表示四季及与四季相关联的节日或习俗用语,比如春、雨、花、蝉、压岁钱等。这个规则现在也不强调了,因为即便早期的大师们如小林一茶(英文,Kobayashi Issa,1763-1827)等也多有不从。而不像中国的格律诗那样古板,更不会像现今中国的一些写格律诗的人那样死扣格律要求。俳句以其宽容而继续流行,甚至为欧美诗歌爱好者模仿。

俳句对自然景物的反映与禅宗的自然观紧密相连,一草一木、一水一溪、一山一石皆可愉悦我心,飞花落叶,飞雪落雨,飞流落瀑皆投射于心,反射于诗句中。

喜欢禅宗的西方人对日本俳句中的禅思、禅意、禅境十分感兴趣,因而趋之若鹜,且大量复制摹写。

Just enough of rain

To bring the smell of silk

From umbrellas

        - Richard Wright

frost predicted

the sizzle

of fried green tomatoes

     - RA Stefanac

(原作于2011年5月15日)

(题图摄于2016年)

2019-06-0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16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2024-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