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 小乘 密宗 显宗 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乘 小乘 密宗 显宗 之间是什么关系,第1张

"佛"的全译叫佛陀,即"觉悟者"的意思。一般来说佛教有三个宗派"显宗,密宗,和禅宗"。显宗又分大乘和小乘。密宗又称"秘密宗”主要流行于西藏一带,禅宗则是中国宗教里对世界思想影响最大的教派。

"乘"本意指"车辆"引伸是"道路"的意思。"小乘佛教"主张自我修行,洁身自好,不太讲度人,不太讲帮助别人,学佛以达到觉悟。基本上是独善其身自己修炼,小乘佛教主要代表物是莲花,也就是希望人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小乘对应的是大乘即"大的道路"。大乘是对小乘改革以后所形成的一个宗派,它主张不仅仅自己修炼,还要帮助别人,要多做好事,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救苦救难,有点像现在世界上的一些义务组织帮助别人做好事,佛教更宣传这种精神,大乘修法比较明显。

和显宗相反,密宗则要修炼密术。密宗最早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后来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宗教。为什么叫密宗呢?密宗是通过符咒和另外一些特殊修炼方法,包括打坐,双修来达到对身体和精神的修炼,有些最终还能得到特殊功能,炼成金刚不坏之身。密教讲"身,口,意三密"行住坐卧任何一种动态都可看作身印,心里想的是一种心印,发出的声音叫"声印"或"真言"即符咒中的咒,例如六字真言。

也有一种说法,佛教分大乘小乘,大乘又分显密两宗。据传密宗是释迦牟尼对内部弟子讲的不能外传的秘密真言。

宗教的意义是提倡向上向善,促进和谐共处。道场就在社会里,生活里啊!

这就是所谓的“佛法不离世间法”,离开生活无佛法。

佛祖当年出家,是离开皇宫,而走进民间社会里。不是现代人所谓的的离开家庭,就是出家啊!

阴阳术这种作为非佛教的东西在此不加讨论。

http://baikebaiducom/view/1017457htm#2

这里的第二条

和以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4083htmltp=1_11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射手座。

射手座出生时间是11月23日~12月21日,黄道十二宫之第九宫。在天蝎座之东,摩羯座之西。

射手座也称人马座。人马座的天文符号由弓和箭组成,代表理智,守护星(西方占星学)与附庸星(也门占星学)为代表权力的木星,南交点也在此擢升。

另外人马座亦代表人的大腿及壮年时期,代表色为橙色。而在密宗占星学中,人马座的神秘守护星为地球(在也门占星学中属于叛乱),层次守护星为火星。

扩展资料:

人马宫、白羊宫及狮子宫都属于亚里士多德时期认为构成宇宙的四大元素火、土、风、水中的火象星座,意象为火焰底部,温度最低,但有最多火花。

在占星学的三分类法中则属于本位(又称主导)、固定、变动中的变动星座;而在占星学的二分类法中则属于阳、阴中的阳性星座。与它面对面的星座是双子宫。

汉传佛教-密宗

---密宗,亦称密教、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刚乘、真言乘等。因该宗依理事观行,修习三密瑜伽(相应)而获得悉地(成就),故名。

印度密教的思想和实践传入中国,始于三国时代。自2世纪中至8世纪中的600年间,汉译佛经中约有100多部陀罗尼经和咒经,其中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的《大灌顶经》12卷,初唐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12卷,属于陀罗尼和真言的汇编性质。在此期间,印度、西域来华的译师和高僧也多精于咒术和密仪。据佛书记载,西晋永嘉四年(310)来洛阳的佛图澄“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物”约于北凉玄始十年(421)至姑臧的昙无谶“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神咒师”。北魏永平初来洛阳的菩提流支也“兼工咒术”,“莫测其神”。中国高僧玄奘、义净等也都传译过密法。以上后世称为“杂密”。但在中国弘传纯粹密教(“纯密”)并正式形成宗派的,实始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

唐开元四年(716),印度密宗高僧善无畏携带梵本经西域来到长安,深受玄宗礼遇,被尊为“国师”。开元五年起,先后于长安、洛阳两处译出密教经典多部。其中最重要的是于洛阳大福先寺由其弟子一行协助译出的《大日经》7卷,后成为密宗的“宗经”。一行亲承讲传,又撰《大日经疏》20卷、《摄调伏藏》等。他们传授以胎藏界(理)为主的密法,是为中国密教正式传授之始。善无畏著名弟子除一行外,尚有温古、智俨、义林和新罗的元超等。唐开元八年(720,一说七年),南印度密教高僧金刚智经南海、广州抵洛阳,大弘密法。金刚智于开元十一年至十八年,先后在长安资圣寺、大荐福寺译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法》等经轨4部,7卷。其弟子不空曾奉师命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学习密法,回中国后先后在长安、洛阳、武威等地译出《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等11部,143卷。《金刚顶经》后亦为密宗所依的主要经典。他们的传授以金刚界密法(智)为主。不空著名弟子有金阁寺含光,新罗慧超,青龙寺惠果,崇福寺慧朗,保寿寺元皎、觉超,世称“六哲”。而以惠果承其法系。惠果曾任代宗、德宗、顺宗三代“国师”。其弟子有爪哇僧辩弘、日僧空海等。

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有“智”、“果”、“始觉”、“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赅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此宗仪轨复杂,所有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等,均有严格规定,需经阿阇梨(导师)秘密传授。

密宗典籍浩瀚,梵本传世不多,但中国西藏和汉地保存译本颇多。汉译密藏经轨计有400部,681卷,经疏14部,81卷,合计414部,762卷;日本《大正藏》收入密宗著述计193部,1109卷,以上各有少量重译及复本;西藏甘珠尔中收密部经典728部,丹珠尔收各种经疏、仪轨、成就法等计3120部,全部约合100余万颂,约当汉译3000余卷。西藏各派关于密宗的著述数量亦极庞大,目前尚无确切统计。中国保存的密宗译本不但数量巨大,质量亦甚高,是研究印度、中国密宗的珍贵史料,目前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引起了研究的高潮。日本和西方国家巳刊行很多校本,如《集密》、《摄真实论》、《宝箧庄严》和《成就法鬘》等等。

  黑天的梵语名叫迦罗(gala),是降妖伏魔之战神,其中有大黑天(摩诃迦罗mahagala)。大黑天不是大日的化身(大日的化身是不动明王),而是大自在天(湿婆)的化身。

  大黑天神法

  嘉祥寺神恺记

  大黑天神者。大自在天变身也。五天竺并吾朝诸伽蓝等皆所安置也。有人云。大黑天神者。坚牢地天化身也。伽蓝安之。每日所炊饭上分供养此天。誓梦中语词之中曰。若吾安置伽蓝。日日敬供者。吾寺中令住众多僧。每日必养千人之众。乃至人宅亦尔也。若人三年专心供吾者。吾必此来。供人授与世间富贵乃至官位爵禄。应惟悉与焉。吾体作五尺。若三尺若二尺五寸亦得通免之。肤色悉作黑色。头令冠乌帽子悉黑色也。令着裤驱褰不垂。令着狩衣。裙短袖细。右手作拳令收右腰。左手令持大袋。从背令悬肩上其袋之色为鼠毛色。其垂下裎余臀上。如是作毕。居大众食屋礼供者。堂屋房舍必自然之荣。聚集涌出。又若人常持念吾咒。四季大备肴膳酒羹饭食乃至百味。以五更时不知众多人供吾者。决定与富。其咒曰: 唵密止密止舍婆隶多罗羯帝娑婆诃

  印者。二手内缚舒二地二水。来去是也。供养印者用常途法。礼供人者。必于此神成父母之想。于三宝成外护。于众人成父母故也。余久闻天竺土风并吾当朝土风。诸寺安此天莫非丰饶。因之为断后辈之疑。以野客梦事引寻贻之焉

  大黑天神法,师云。此最秘密也。不入室弟子不可传受。千金莫传努力赞(天赞)

  种子◇ 大黑天神者。贻藏界梵号云摩诃迦罗天。亦云大黑天神。用普印。三摩耶形剑。青色三面六臂。前左右手横执剑左次手执人头(取髻提也)右次手执羊牝。次左右象皮张背后。以髑髅为璎珞也。故本云黑浅色也。仁王经良贲疏云。言塳间者所住处也。言摩诃者。此翻云大。言迦罗者。此云黑天也。上句梵语。下句唐言。大黑天神斗战神也。若礼彼神。增其威德。举事皆胜。故向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别梵策云。孔雀王经说。乌尸尼国国城东。有林名奢摩奢那。此云尸林。其林纵横满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罗变化之身。与诸鬼神无量眷属。常于夜间游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诸珍宝。有隐形药有长年药。游行飞空。诸幻术药与人贸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约斤两而贸药等。若人欲往。以陀罗尼加持其身。然往贸易。若不加持。彼诸鬼神。乃自隐形盗人血肉。令减斤两。即取彼人身上血肉。随取随尽。不充先约。乃至取尽一人血肉。斤两不充药不可得。若加持者贸得宝贝及诸药等。随意所为皆得成就。若向祀者。唯人血肉也。彼有大力即加护人。所作勇猛斗战等法皆得胜也。故大黑天神即斗战神也。此天即七母天为眷属(云云)有七姊妹者。一左閟拏。二娇吠哩。三吠瑟拏微。四娇么哩。五印[ 打- 丁+ 荼] 里。六劳[ 打- 丁+ 荼] 里。七末罗呬弭。是七名皆是真言也。大日经疏云。荼吉尼真言。此是世间有造此法术者。亦自在咒术能知人欲命终者。六月即知之。知已。即作法取其心食之。所以尔者人身中有黄。所谓人黄犹牛有黄也。若得食者能得极大成就。一日周游四域。随意所为皆得。亦能种种治人。有嫌者以术治之极令病苦。然彼法不得杀人。要依自计方术。人欲死者去。六月即知之。知已以术取其心。虽取其心然有法术。要以余物代之。此人命亦不终。至合死时方坏也。大都是夜叉大自在。于世人所说大极。属摩诃迦罗。所谓大黑神也。毗卢遮那以降伏三世法门。欲除彼故化作大黑神。过于彼无量示现。以灰涂身在旷野中。以术悉召一切法成就乘空履水皆无碍诸荼吉尼而诃责之。犹汝常啖人故。我今亦当食汝。即吞啖之。然不令死彼。伏已放之悉令断肉。彼白佛言。我今悉食肉得存。今如何自济。佛言听汝食死人心。彼言人欲死时。诸天夜叉等知彼命尽。争来欲食。我云何得之。佛言为汝说真言法及印。六月未死即能知之。知已。以法加护勿令他畏得损。至命尽时听汝取食也。如是稍引令得入道故。有此真言诃唎(二合诃定行利垢)诃(行除彼邪术之垢也)瑜只经疏云。吽迦罗(名降三世降伏义)迦罗(又云黑暗)大日经疏云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又云大暗夜天。以迦罗翻黑暗。仁王疏云摩诃迦罗神(云云)摩诃迦罗用普印 唵摩诃迦罗野娑婆(二合)贺(引)南海传云。又复西方诸大寺处。咸于食厨柱侧。或在大库门前雕木表形。或二尺三尺为神王状。坐把金囊却踞小床。一脚垂地每将油拭黑色为形。号曰莫诃呵罗。即大黑神也。古代相承云。是大天之部属。性爱三宝护持五众。使无损秏 求者称情。但至食时。厨家每荐香火。所有饮食随列于前。曾亲见说大涅盘处般禅那寺。每常僧食一百有余。春秋二时。礼拜之际不期而至。僧徒五百临中忽来。正到中时无宜更煮。其知事人告厨家曰。有斯仓卒事欲如何。于时有一净人老母而告之曰。此乃常事无劳见忧。遂乃多然香火盛陈祭食。告黑神曰。大圣涅盘尔徒尚在。四方僧至为礼于圣踪。饮食供养勿令阙乏。是仁之力幸可知时。寻即总命大众令坐。以寺常食次第行之。大众咸足。其餐所长还如常日。咸皆唱善赞天神之力。亲行礼觐。故睹黑神。见在其前食成大聚。问其何意报此所由。淮北虽复先无江南多有置处。求者效验。神道非虚。大觉寺目真邻陀龙。亦同斯异矣

  唵密止密止舍婆隶多罗羯帝诃娑婆诃(引)唵摩诃迦罗耶娑婆诃

  口传云常途法者十八道 口传云。仁王经云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理趣释云七母女天者是摩诃迦罗天眷属。可居东北方。最秘最秘

  师云。此法最极秘密法也。不入室乃无名薄之人。不可传受。莫传千金努努

  先可储供一面 次可储少少之果 次备香水一杯(可加散杖)次涂香一杯花鬘一杯烧香一杯酒一杯(若无者用茶)次洗米一杯(若饭)银钱一捧(若加用币帛用普供养明)次于房中洗手嗽口次护身(净三业三都被甲如十八道)次入堂(持珠杵)次礼佛着座 次涂香涂手 次加持香水(用办事印明)次洒净供物次加持饭食印真言 左手作拳押腰。右手五指直立。屈中指节。以空指置火甲。每诵真言摩中指甲上两三遍。余舒之。然后以大指头指三遍。弹指舒之。真言曰 「◇」 曩 莫 萨嚩 怛 他(引) 蘖 多(引) 嚩 路 「◇」 枳 帝 唵 三 婆 罗 三 婆 罗 吽 次施甘露印明 作施无畏印以右手竖展五指。直上即是。真言曰 「◇」 曩 莫 苏噜(二合) 跛 野 怛 他 蘖 多(引) 「◇」 野 怛 儞也(引) 他 唵(引) 苏噜(二合) 苏噜(二合) 「◇」 钵罗(二合) 苏噜(二合) 钵罗(二合) 苏噜(二合) 「◇」 娑嚩(二合) 贺(引) 次鑁字心水轮观 先作施无畏印。右手掌心观◇字诵◇字。此咒一七遍。即展开五指。向下临食器中观。真言曰 「◇」曩 莫 三 曼 多 没 驮 南 鑁 次劝请(用坚实合掌) 至心谨请 摩诃迦罗 大黑天神 与诸眷属 来降于此 受此供养(三遍) 真言曰 「◇」 唵 摩 诃 迦 罗 耶 曳 醯 呬(三反普印明) 以二空招之(三反) 次阏伽(取散杖诵阙伽明于座前洒之三遍) 次华座(取一房花诵花座明置于座所或亦用印明) 次涂香 次华鬘 次烧香 次饮食(先果子次酒次饮食) 次灯明 次银钱(或加用币帛)次普供养(如十八道也) 次赞印(用普诸天赞) 次谛缘度(用普印) 次心经(用普印) 次随意祈愿 次根本印真言(同印) 次念诵(极少百遍) 次阏伽(如先) 次启白(用普印)所设供养 可笑粗恶 攀缘觉观 多不如法 恼乱冥众 唯愿慈悲 布施欢喜 次礼拜 次拨遣 右手作拳。以大指捻头指。仰掌弹指作声七遍是也。真言曰 「◇」 唵 拔 折罗(二合) 母 乞叉(二合) 穆 次护身(三部被甲如先) 次着座 诸天赞 「◇」 阿 演 都 泥 缚 左 誐 素罗 紧 那 黎「◇」 捺罗(二合) 娑 羯 罗 娜 臾 钵罗(二合) 缚 罗「◇」 达 么 枳里(二合) 多 地 伽 罗 尾 达 么「◇」左 钵罗(二合) 娑 么 操 企也(二合) 儞 铭 多 「◇」 部 多 铭 多 钵罗(二合) 迦 舍 夜 怛 儞 贺「◇」 室罗(二合) 摩 拏 也 驮 [ 牟 含] 大黑天神法(终)切云褰(举奠反衣后也)裙(欺文反裳也)和名云臀(从军反训云井左良比)亦云裙(音裙训云古吕毛乃须祖亦云古吕毛乃惠利)承安三年二月十八日。于醍醐寺胜俱胝院之东坊。二个日书写了永正三年丙寅二月二日。于上醍醐寺寂静院。谷行树院澄惠法印传授毕 快瑜明和元年甲申仲秋二日。以或古本誊写一挍了 沙门智好享和改元秋八月后五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4334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