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工作拜什么佛

求工作拜什么佛,第1张

可以向观世音菩萨祈求,我国自古就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美誉。

这是方便法。主要还是要学佛修善,不求福报福报自然来。

佛教如何因应社会大众,对信仰需求的满足?此应着重对于信仰诸佛菩萨功能的提倡,或者对于某些常用经咒效验的阐扬,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灵验,是无微不至、无远弗届、无时不应的。观世音菩萨称为广大灵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称为无上医王,又名无量寿及无量光。这些佛菩萨,能够使人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智能得智能。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 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导师、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一切诸佛,均能于一切时一切处,接受到任一众生的呼救,具备救济众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诸大菩萨也都具足六种神通,随时、随处、随类摄化,普应一切众生的合理祈求。

发愿、学佛、修善,能够改变未来的命运。当然,其中有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在;经中说,皈依三宝即有三十六位大善神来做护持,求愿消灾、延生的人,既皈敬三宝,当然也有善神护持。由于无始以来,善恶因果循环不已,而且复杂之至,恩恩怨怨,彼此交错,谁先欠谁,一般众生乃至于罗汉都难辨明;若以佛法的力量和护法善神的庇佑,应受的果报,也不一定非受不可。例如富贵者不会和贫贱之人计较小债而急求偿还,当宿世的冤亲,超生离苦之后,心头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冤报冤了

再深一层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与智能,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摘自-圣严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不是 释迦牟尼是化身佛

大日如来

大日如来梵名Maha^vairocana 。密教之本尊。音译作摩诃毗卢遮那。摩诃者大之义,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作毗卢遮那佛、最高显广眼藏、遍照王如来、光明遍照、大日遍照、遍一切处、遍照尊。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谓之遍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无有内外方所昼夜之别。(中略)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是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演密钞二曰:‘毗云遍,卢遮那云光明照,为顺此方云光明遍照。’金刚顶经义诀曰:‘梵音毗卢遮那,此翻最高显广眼藏如来。毗者最高显也,卢遮那者广眼也,先有翻为遍照如来,又有翻为大日如来,此盖略而名义阙也。’

其名有三义,即:(一)除暗遍明义,谓如来智慧日光遍一切处,作大照明,无有内外、昼夜之别。(二)众务成办义,谓如来日光遍照法界,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之善根,乃至成就世、出世间种种殊胜事业。(三)光无生灭义,谓佛心之日虽为无明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如法实相三昧圆明,而无所增。以如此诸种原因,故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处,故加以‘大’字。

大日如来四种身

一、瑜只经,谓金刚界遍照如来是自性身。二、分别圣位经谓有二种之受用身,卢遮那是二受用身也。三、摄真实经言毗卢遮那示现化身至释迦菩提道场。又义诀言龙树先持诵毗卢遮那真言。感得现真身为说持念法,是变化身。四、略出经言毗卢遮那来天等之会者,是等流身。见菩提心义十。

大日如来系密宗将宇宙实相佛格化之根本佛,亦为一切诸佛菩萨所出之本原及所归之果体;其身口意业遍虚空,演说如来之三密门金刚一乘甚深教。大日经疏卷一谓,大日如来分本地法身与加持受用身两种,其中,本地法身指如来之自证极位,加持受用身指说法之教主;彼以平等之身口意秘密加持为所入之门(即以身平等之密印、语平等之真言、心平等之妙观为方便),故知加持受用之身即是毗卢遮那遍一切身,此二身毕竟无二无别。故密宗以大日如来为最高之佛格与根本总德。以其与诸法遍在,故密号遍照金刚。

又因大日如来为金、胎两部曼荼罗之主尊,故非常被重视,其智德以金刚界大日如来表示之,其理德则以胎藏界大日如来表示;理、智虽然二分,实际亦不相离。金刚界大日为金刚界九会中,除理趣会以外之中尊,位于五佛中央,现菩萨形,身呈白色,戴五智宝冠,结智拳印,结跏趺坐于七狮子座,此即智法身,种子为徤(vam!),三昧耶形为率都婆;胎藏界

大日则为位于中台八叶院中央之理法身,亦现菩萨形,身呈黄金色,头戴五佛宝冠,结法界定印,坐于八叶莲华台上,种子为豙(a),三昧耶形为率都婆或如来顶印。

现存之大日如来像,不论绘画或雕刻,均为坐像,没有立像或倚像,且其雕刻材料几乎限用木材,此乃依此佛之性质而定。又天台宗每将释迦佛与大日如来之法身、应身视为同体,日本东密则将两者视为别体。〔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二、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大日经疏卷四、金刚界七集卷上〕

金刚界大日如来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为于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发,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DF-87A6;字为种子,以五钴为三昧耶形,密号谓之遍照金刚。圣位经曰:‘尔时金刚界毗卢遮那佛在色界顶阿迦尼吒天宫,初受用身成等正觉证得一切如来平等。’略出经三曰:‘由结大智拳印契故能入佛智。(中略)结跏趺坐有大威德,色如白鹅,形如净月,一切相好悉皆圆满显具,宝冠垂发以缯彩轻妙天衣绕腰被绁而为上服。’秘藏记上曰:‘鍐字者,智法身种子。’瑜只经疏曰:‘以&DF-87A6;字为大日种子。’瑜只经曰:‘薄伽梵遍照如来。’秘藏记钞三曰:‘金刚界者以五[月古]为体,五[月古]表五智,即大日三昧耶形也。’

胎藏界大日如来 (佛名)此为胎藏界中台八叶院之中尊,于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发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DF-8740;字为种子,以率都婆为三昧耶形,密号谓之遍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台宝王宫殿,于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台,以阿字门转作大日如来身,如阎浮檀紫摩金色,如菩萨形,首戴发髻犹如冠形,通身放种种色光,被绢椉衣,此是首陀会天成最正觉之标帜也(首陀会,译云净居大日经疏一曰:‘释论云:第四禅五种那含住处,名净居天。过之以往有十住菩萨住处,亦名净居号曰大自在天王是也。’),彼界诸圣天众,衣服轻妙,乃至无有铢两,本质严净不复假以外饰,故世尊俯同其像也。’秘藏记上曰:‘阿字者,毗卢遮那理法身种子。’同下曰:‘八叶九尊中台大日如来。(中略)**金,入定印。’

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大日如来的“大日”二字,表示除暗遍明,能成众务,光无生灭。这是说,大日如来的智慧特性,有如阳光遍大地,无所不在;大日如来的慈悲行为,广泽众生,有如阳光促使生物蓬勃生长;大日如来的表现的真理,永远不灭。“大日”之意胜于太阳。

金刚界曼荼罗和胎藏界曼荼罗都以大日如来为主尊,但大日如来的形像和姿态在这两部曼荼罗中略有不同。

金刚界大日如来跏趺坐,菩萨像,头垂发,戴五智之宝冠,上半身戴着手镯、臂钏、璎珞等装饰品,手结智拳印,即左手食指伸直,用右手的手掌把它握住,通身之色清白。

胎藏界大日如来也是跏趺坐,菩萨像,但头戴魏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拇指相抵,通身金色(或白色)。

又名'毗卢遮那',梵文 Mahavairocana 。音译; 摩诃毗卢遮那,'摩诃'义曰:'大','毗卢遮那'义曰:'日'。 故译:大日。毗卢遮那者光明遍照之义。是释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密宗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是表示绝对真理的佛身。

佛陀有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卢舍那是报身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

显宗,密宗:

佛教有显宗和密宗之分。显宗又称显教,其教义被说成是释迦牟尼(应身佛)公开宣说(即“显”)之教,故称。密宗又称密教,密乘,真言宗,金刚乘等。密宗受大日如来(法身佛)深奥教旨秘密传授(即“密”),乃”真实”言教,故名。

大日如来的形象常见为比丘形,结跏趺坐,头戴五佛冠或结发髻冠,全身璎珞珠宝严饰,显得华丽高贵。在密宗金刚界和胎藏界他有不同姿势:在金刚界,他表示智大日的意思,称大日智法身,突出特征是两手结智拳印,即右手握左手大拇指置胸前;在胎藏界,他表示理大日的意思,称大日理法身,其突出特征是两手结法界定印,即手掌仰置,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置于脐下。两种的区别仅在手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417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7
下一篇2024-0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