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止一个问题。
第一次结集——佛灭后三月,迦叶尊者,得摩竭陀国阿闍世王的赞助,召请阿罗汉千人,集于王舍城外,七叶岩窟中,然后在千人中,再选出五百人,担任结集三藏事宜,派阿难陀负责经藏,优波离负责律藏,是即所谓上座部结集,亦称为五百结集。
当时有数万比丘后至,欲参加岩窟内听法,迦叶不许,由是乃在岩窟西北二十余里处,各诵三藏,另行结集。计分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是即所谓大众部结集。
第二次结集——上座部偏重保守旧制,大众部则讲适应环境,到了距佛灭百年时,乃有苦于戒律太严,提议应予重订者,时长者耶舍,乃邀请贤圣比丘七百人,于毗舍离城,重行结集,将此问题,提付大会讨论,以决定之,结果仍赞成恪遵释尊遗制,否决从宽之议,是为第二结集。
第三结集——公元前二百五十年时,阿育王笃信佛法,外道穷于衣食,乃作比丘形,混入佛教中,改篡佛典,扰乱教义,佛徒不能辨,被诱入邪见者甚众。时有六万比丘,聚谋挽救之策,结果选出精通三藏者一千人,目犍连帝须为上首,集于波吒利弗城(即华氏城),整理正法,淘汰魔僧,是为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公元前七十年,健驮罗国,迦腻色加王,崇信佛法,日请一僧,入宫说法,同一经题,人人所说互异,王以问胁尊者,尊者说:“去佛日远,诸师渐以己见,杂入教典中,现当重新结集,以定其议。”王如言,选阿罗汉五百人,以婆须密或称世友菩萨为上首,集于迦湿弥罗城,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名大毗婆娑论,刻于赤铜谍中,建塔藏之,是为第四次结集。
这里说了,第一次结集,其实是最接近佛陀原来教化的,也是这个原因,推荐看上座部的经文。
佛陀曾经在阿含经的游行经和大般涅槃经也谈到类似的僧团,正法的延续问题——
长阿含经卷第二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选自南传大涅槃经
佛陀居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摩揭陀王阿阇世想征伐邻国跋祗国,特派大臣禹舍(婆罗门)前去征询意见。佛先问身边的阿难一个问题:你是否听说跋祗国人经常集会议事,参加的人很多
阿难回答:是的。
佛说:如果能这样,跋祗国人可望繁荣,当无衰亡。
接着,佛又问了六个问题:你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共同集合,共同行动,一起做他们应当做的事是否听说跋祗国人不做尚未规定的事,不破坏已有规定的事,对以往制定的规制能遵奉而施行是否听说跋祗国人敬重老人,服侍供养,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对本族的妇女闺幼不迫诱使同居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对城内外的宗庙尊崇维修,不废供养,供法合于以前的规定是否听说跋祗国人对前来其国的修行者,妥善安排他们的住处阿难一一作了肯定的回答。佛陀在阿难的每一回答之后说:如果能这样,跋祗国人可望繁荣,当无衰亡。跋祗国人所做的这七件事,佛称之为“七不退转”。
1、常聚会交流。
2、有共同的行动,承担各自的责任。
3、不做尚未规定的事,不破坏以规定的事,对以规定的事遵奉施行。
4、敬重和供养老人,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5、男性对本族或本国的妇女闺幼不迫诱她们与之同居。
6、对城内外的宗庙神社不废维修和供养,供法合乎以前的规定。
7、对来本国的修行者(有德行者)安排合适的保护。
在长久的传播过程中,很多人带着自己的思想和目的,在掺杂东西进去佛的教化里……
佛经,其实只有唯一 一乘“佛乘”,不是佛教化有大小乘,是人根基有大小,智慧有高低,修行有勤懒,而后因才施教,故说声闻圆觉乘,故有大小乘,这是因为我们这些要受佛陀教育的人的分别,而非佛有分别。
佛经,有一些例如《瑜伽师地经》等,不是当时的比丘听佛亲口说,可是,不代表就是假的。
佛陀有法镜——
「阿难,何名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阿难,谓圣弟子于世信佛——相信佛陀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信法——相信佛所说法利益世间、永恒、欢迎群众、示解脱道、使智者各自证悟。信僧——相信僧是佛之弟子,修持八正道之四阶段、正直、奉法、具足净戒。彼等是值得敬礼,为世间无上福田,为善人所喜;其戒行是不犯不缺,不染不沾,使人解脱,为智者所称赞,不为有欲,或相信外在作为之效力所玷污,及助长禅定。「阿难,此是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其实真假何足论,现在没有证得的人不足信,证得了的人你不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亲自证得了。
四阿含经(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是囊括了所有释迦牟尼佛在世说的话,可以先看(不是自己亲自证明是假的,不妨先存疑,毕竟,地藏经说天宫为佛母说法,也不是这个五浊恶世中所说的),等你有了证量,你自己就知道真假了。
送你法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翻译文句可能有不同,请等您亲证了再纠正),
还有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有了这些,再看一些经,修行行持一段时间(不一定出家当和尚),就没什么人可以随便骗你了。
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传闻这个故事为后世所编,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则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
:
阿难尊者亦称阿难陀。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公元前463)为梵语Ananda 的音译。意为“欢喜”,“喜庆”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阿难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
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
佛祖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率领徒众宏扬佛法,被后世尊成为“二祖”。
在寺院中,阿难与迦叶总是侍立在佛祖的两边,成为佛祖的协持。
阿难有功于女人,所以女人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有一次,阿难和大迦叶尊者同在行化途中,路过比丘尼的兰若,比丘尼总是先请阿难开示,然后再请大迦叶。由于阿难的慈心、善良,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如摩登伽女的诱惑,以致佛陀年轻的阿难说教,要他避开女难,远离爱欲,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
佛陀因为看重阿难的善良细心、知道进退、不违所教,属意他为侍者。当时,舍利弗、目犍连也都向阿难劝说,要他当佛陀的侍者。阿难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误解、讥嫌,提出三个希望,要目犍连转呈佛陀:
①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要穿着。
②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要随侍前去。
③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
阿难的品格,获得佛陀高度的赞许,当时阿难仅有二十多岁。在他侍奉佛陀二十七年的岁月里,他遵照佛陀的意旨行动,跟随佛陀到各处弘化。因为有这样的因缘,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难的心中。每天跟随着佛陀,阿难的女难减少了,同时也成为佛陀与诸比丘之间的调和者。
做了侍者的阿难,虽然不像舍利弗和目犍连那么活跃进取,但也不像大迦叶的保守传统,他的温和友爱,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随喜性格,不论在家、出家,甚至外道,也都曾受到他的感召。他曾协助佛陀挽回为了爱欲打算还俗的掘多比丘的心意,并且鼓励他修行,使他证果;也曾调和过僧团的争执,使争执不下的人复归于好。
他曾在只园精舍和舍利弗论道;在巴连弗城和跋陀罗谈说各种问题;在俱睒弥国为诸比丘说修道的要点;在东园曾代替佛陀应比丘之请,前去说法;他赞叹目犍连的孝心,宣扬富楼那的说法。在教内教外,他对人的道情法爱,充份的表现出他已经尽了大弟子的任务。
当佛陀即将入灭前,还没有证悟的阿难比其他弟子更加伤心,佛陀特别为他开示无常之理,并对大众宣扬阿难温和善良的天性,赞美他听闻大法不忘的福德,将来必能在世间上发出光辉。于是大家公推阿难向佛陀做最后的请益:
“佛陀涅槃后,以谁为师?”
“佛陀涅槃后,以什么安住?”
“佛陀涅槃后,恶人如何调伏?”
“佛陀涅槃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叫人起信?”
佛陀慈祥地回答:“阿难!你和大家要记住,你们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安住,遇到恶人时,默摈置之,经首安立‘如是我闻’, 便会令人起信。你们依法而行,就是与佛陀的法身常住。”佛陀就这样进入涅槃。四方的信众纷纷前来瞻仰佛陀,礼拜佛陀,阿难也允许出家及在家女众亲礼佛身,他永远是妇女们的同情者。
-阿难尊者
1 古文,爱情
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
亦存抱柱心,
洪波耐今古。
莫从桥下过,
恐忆少年侣。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这是《庄子》中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这个痴情汉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据说,他们约定的地点叫蓝桥。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守信的标志。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2 四大爱情故事出现在哪些古诗文中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 这是民间传说的四大爱情故事 《诗经》《大东》篇就记载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维天有汉,监尔有光。
跂(qǐ)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huǎn)彼牵牛,不以服箱。
说的是那天上的天河,用做镜子也该有光。三角排列的织女星,一天到晚不停地摆动着梭子织布。
然而织啊织啊,总不能织成纹章。而那明亮的牵牛星,也不能用来驾车箱。
据任昉《述异记》:织女乃天帝之子,一年到头忙于织布,十分辛苦,天帝怜其独处,将她嫁给河西的牵牛。他们婚后贪欢废织,天帝发怒,仍将织女遣归河东,只让他们每年相会一次。
从这里,或可看出《诗经》牛女故事的影子。 汉魏之际,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爱情故事已经成形。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写得最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泪水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曹子桓《燕歌行》、子建《洛神赋》、陆士衡《拟迢迢牵牛星》、谢惠连《七月七日咏牛女》等,都咏过牛女的故事。
魏曹植长诗《鼙(pi)鼓歌五首灵芝篇》歌咏孝子的故事,也写到董永:“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可见在汉末董永的故事已广为流传,其产生的年代可能更早。 孟姜女哭长城的诗句 前蜀 贯休 《杞梁妻》诗:“秦人筑土一万里, 杞梁贞妇啼呜呜。”
断桥寻梦 昔日白蛇会许仙, 爱恨别离两缠绵 可叹人去断桥在, 风景依旧心惘然! 金山寺怀古 疯僧法海困许仙, 素贞救夫漫金山 人间自有真情在, 何惧和尚设此难! 蝶恋花-塔外的倾诉 雷峰夕照西湖水, 断桥遗梦,油纸伞依旧 试情崖底还记否? 今生惟有你相守 娘子塔中可寂寞? 许仙无能,只愿天不公 坚信爱你不是错, 剃度扫塔将你候! 白蛇传(诗) 亭榭楼台烟雨中,断桥柳岸又识君, 千年修得惊世梦,深眷难报往事恩 轻伞飘若如浮云,遮去风月几回重, 西湖畔前诉卿意,舍道绝修入红尘 伴夫忍付伤心泪,情到深处浓亦悲, 聚散难消春梦好,金山寺声震雷霆 题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更有古曲《梁祝》歌咏此事。此曲分共读、相思、抗婚、化蝶四部分。
余为梁祝之情所动,遂作古体诗。其诗如左: 月白风清花袭人,纱窗青灯透双影。
夜阑万类尽无语,犹闻西楼读书声。 风雨共济长相伴,互助互勉同路人。
青梅竹马俩无猜,心心相印是知音。 朝夕相伴几度春,莫知英台女儿身。
待到芙蕖出水日,方悟最苦相思情。 俊逸儒生风流种,窈窕碧玉亦多情。
花前月下常相会,撮土为香山海盟。 玉人有意天无意,金玉良姻几个成? 媒妁之言父母命,棒打鸳鸯俩西东。
笑问世间情何物,生死相许无所恨。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
生不相守死相从,黄泉路上结伴行。 双双化蝶翩翩舞,恩恩爱爱不绝 情。
沿着那几根弦的轨迹, 命运是一张沉重的弯弓, 被一颗颤抖的心拉着。 这是哪条迂回的溪上流淌出来的声音? 从一个琴音开始,萦绕在琴弦上的双蝶,翩翩的飞。
梁祝! 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就是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如水。 暗香浮动。
穿过梁祝翩飞的花丛,所有的柔情纷纷化蝶: 我分明看见了一对古典的情侣,正出落成双飞的蝶,醉入花荫。 琴音迷离:一个音符的跳跃,就是一条溪流中一个弯弯的细节 ------一泓忧戚的泉水,正从一孔泉眼涓涓流出,汇入江河。
幽怨的旋律,潺潺凄诉生死的盟约。双飞之蝶,泪流成河。
情到深处,命定的情缘,萦绕琴弦。 梁祝! 千古的绝唱,不可承受的痛。
一片片粼粼的波光,就是一串串如泣如诉的音符。 琴声呜咽,声声触及痛处。
我的心情不自禁的跟着颤栗。 一把把忧伤的小提琴,倾诉的岂止是一线情缘? 掩不住内心的波澜:琴声幽幽的涉过泉水, 水中的月亮凄凉的度过无边的寒夜。
苦,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挣扎? 世界静寂。悠扬着永恒的琴声。
相遇 幽幽道来 却是人间三月 草长莺飞 江南三月 钱塘自古风流 你便这么走来了 一童一扇 结拜 是茫茫人海里的偶遇 还是岁月匆匆 死生契阔的寻觅 又如何呢 遇到了 就是这样吧 同窗 也无言,清中有味 合一卷书简,点一盏青灯 吟一阕伤词,思一段情事 纸墨间,都是你的幽香 相送 有桃花满树,绿水悠悠 春山黛离愁,送君千里 终不若,双鹅似织鸳 楼台 梁兄可记得英台 梁兄记得英台 那檐间欢叫的画眉 却不曾道出心事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抗婚 说什么难违父命 说什么附攀权贵 说什么锦衣玉食、画栋雕梁 如何零落了韶华年纪 直到两鬓如霜 思量 画屏深锁,小径兰窗 是这一派春光,独念梁郎 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化蝶 便随了你去 便穿了这红色嫁衣随了你去 生不同衾 死同穴 化作一对翩翩的蝶 魂兮相依,魂兮相守 练衣洞府,香雨人间。
3 爱一个人的古文有哪些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凤求凰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4 有关爱情的句子,最好是古文之类的阿难对佛祖说 :我喜欢上了一女子。
佛祖问阿难:你有多喜欢这女子?
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会有多喜欢”?
可是一见钟情便倾心一世?
可是不问回报而付出等待?
阿难,某日等那女子从桥上经过,那也便只是经过了,此刻你已化身成了石桥,注定只与风雨厮守。
这一切你都明白,仍旧只为那场遇见而甘受造化之苦。
阿难,你究竟有多喜欢那从桥上经过的女子,令你舍身弃道,甘受情劫之苦?
我最喜欢的之一,我愿化身石桥,受那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
5 十大经典爱情古诗词都有哪些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2、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3、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
5、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幕幕。——宋·秦观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
7、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金·元好问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
1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
1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
1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李之仪
14、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唐·鱼玄机
15、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晏殊
1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唐·刘禹锡
1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先秦《越人歌》
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不好删哪一句了。
孟奇和江芷微没有在一起。
孟奇,爱潜水的乌贼所著东方玄幻修真小说《一世之尊》的主人公。来自地球的穿越者,魔佛阿难的“鱼”。穿越前是地球某公司职员,被魔佛将灵魂投入苏子远的身体,穿越至真实界。
被拉入六道轮回空间,成为轮回者。在第三次死亡任务中失手斩碎顾小桑元神,悲愤内疚之下归隐荒山,青灯古佛十年。后于证法身时斩断与魔佛等大能的因果,斩断前尘来世,脱离轮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