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僧人的日常生活用语,比如要饭叫“化斋”等等。

求僧人的日常生活用语,比如要饭叫“化斋”等等。,第1张

  佛门用语 ------敬按法炬法师示贴

  大凡学习各种语言、知识、学术、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有他专有的名词或术语。宗教也不例外,尤其是佛教,经典浩瀚,佛学名相繁琐,佛门用语特殊,使得许多有心涉猎佛教的人士视入佛门为畏途,即使是一般信徒,也多不知其义,因而阻碍佛教的发展。为了让有心亲炙佛法者易于扎稳基础,建立信心,因此,本篇特别将佛门一般用语列出,并略做介绍。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慢、转合。

  木鱼

  诵经时敲打的法器之一。古称鱼鼓、鱼板。为鱼形木制的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佛教既是讲慈悲的,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形,在诵经时敲打呢?原因是一切鱼类,它的眼睛都是终日睁着不闭,所以出家人取此义以示精进,不敢稍有懈怠而已。

  引磬

  俗称小手磬。作碗状,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皆鸣之。

  铛子

  法器之一。以铜片制成,状如圆盘,四边凿有小孔,系于铜制圆形架上,下按木柄,以小槌击之。执铛子时,名照面铛子。

  铪子

  铪子,名平胸铪子,敲时左手托下铪,右手提上铪往下敲,必须音声响亮;不敲时,两铪相合,双手捧持,用二指与中指夹心,皆平胸次。

  铙钹

  寺院法会时所用法器之一。铙与钹原为二种不同的乐器,后来混而并称为铙钹,而流传至今。

  铙,古来即广用于佛门中,有金铙、铜铙之别。铜铙,类似铜钹,惟形状较小,由二个钹构成,音亦清澄,故俗称为铙。

  钹,又称铜钹、铜盘,由响铜制成,呈圆盘形,中央部份隆起一圆,此圆的中心穿有小孔,并以纽带穿之,使用时,依节拍相击鸣奏。

  铃

  诵经时使用的法器之一。用青铜、紫铜等材质所制。铃有惊觉、欢喜、说法三义。鸣铃以供养诸佛,称为振铃。

  鼓

  敲打乐器之一。有各种形状及大小,为寺院中常用的法器。其种类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的鼓。

  一般寺院中,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钟

  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用于召集大众,或做朝夕报时之用。

  唤钟:又称半钟、小钟。吊于佛堂内的一隅。其用途在于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香板

  用于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之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为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为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为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为监香香板。一般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所持用。

  梆

  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等的鸣器。又作饭梆、木鱼、鱼鼓、鱼板、鱼梆、鸣鱼。在古代禅林中,常挂于浴室,供作鸣击,以通知大众入浴。现今一般寺院常悬挂于斋堂外,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蒲团

  以蒲草编织而成的圆形垫子,供人坐禅及跪拜,免得地上的灰尘弄脏了衣服。

  在中国各地,因为气候、地理、产物的不同,所以有好多的地方只有蒲团的名称,而并不都是用蒲做起来的。例如:有的是用布做成蒲团的形式,更有的只用板做成长的小矮凳;蒲团的形式虽没有了,但仍习惯沿用着蒲团的名称。

  如意

  在佛教中,法师于说法及法会时,所持的法物。此物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梵语为阿那律,是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长三尺,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又称痒和子。在我国及日本,又成为一般的持物,表示吉祥之意。

  念珠

  又称佛珠、诵珠、数珠、咒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佛教经典中有关念珠的起源,是以《木子经》中,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为通说。《木子经》: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子。如是渐次度木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

  念珠的颗数,诸经所载不一,较常见的用法有一百零八颗、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十四颗等。念珠的材料则有菩提子、水晶、香木、玛瑙、琥珀、金、银、真珠等。

  拂尘

  又称拂子、麈尾。乃将兽毛、麻等扎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称为拂子。

  戒律中允许比丘执持拂尘,以拂除蚊虫的侵扰,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较为华美贵重之物所成的拂子。

  经典中屡有菩萨或长者手执白拂的记载,如佛陀上忉利天为母说法归来时,梵天尝执白拂,侍佛之右。

  禅宗则以拂子作为庄严具,住持或代理者手执拂子上堂为大众说法,即所谓秉拂,因此,拂尘是说法的表征。

  香炉

  又称火炉、薰炉。乃焚香之炉,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三者合称三具足 。上香时,插香于此炉中,乃人心与佛心交流的桥梁。

  香炉材料种类很多,有金、银、铜、金铜、白铜、赤铜、青铜等金属制品的不同,及陶制、琉璃、象牙、紫檀制品的分别。

  手炉

  有把手的香炉,称为柄香炉、手炉、提炉。其柄长七寸,乃至一尺许,形状有多种,古式的形状尾端作狮子形,有铸制、锻制或青铜镀金、真制等类。

  净瓶

  贮水的器具,供饮用或洒净之用。

  杨柳枝

  杨枝,又作齿木。是取杨柳等之小枝,将树枝头咬成细条,用以刷牙刮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盥洗清净,方行敬礼。其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

  齿木,名作杨枝。

  印度、西域诸国请人时,先赠齿木及香水等,祝其人健康,以表恳请之意,故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称为请观音法或杨枝净水法。皈依典礼时,以杨柳枝沾净水洒净,表净身之意;或于法会前,以杨柳枝沾净水遍洒法会坛场,表洁净坛场。

  海青

  本属于宽袍大袖的唐装,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阔,穿着自在,为我国佛门僧俗二众礼佛时所穿的衣服。吴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为海青,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也就是赞美的歌词。

  海青又称大袍,古代丛林将礼佛的衣服称为海青,乃取意于:海,因海洋浩瀚深广,能容万物,自在无碍;青,因其色泽青出于蓝,意在鼓励策进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胜。

  现今的海青颜色有二:一为黑色,乃一般佛弟子礼佛时所穿;一为**,是一寺之方丈或法会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众不得穿着。

  缦衣

  又称作缦条衣、缦条、礼忏衣。用两幅布缝制而成,为受持五戒、菩萨戒的在家信众所穿着。

  袈裟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其制作方法是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后缝缀,像一块块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依佛本制,袈裟包括:安陀会(五条衣)、郁多罗僧(七条衣)、僧伽梨(九条大衣)三种,具有三种功用:杜防法衣他用;使僧尼舍离对衣服的贪欲;避免他人**。

  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穿着袈裟的利益有十: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长衫

  长衫又称长褂,为僧众的常服。仿唐装而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一般黑色长衫与黑色海青的最大差别在于袖口,海青的袖口宽大,如海鸟的翅膀,不分出家与在家,于礼佛时皆可穿着;长衫的袖口如一般的窄袖,只有出家僧众可穿。

  稳带

  缝于长衫及海青右胁下的带子,长约一尺,其作用在于提醒行者走路要从容、稳健,不可摇摆身体,乃至大步奔跑,而使胁下的带子左右晃动,因此稳带有训练行仪的功用。

  出家人所用的食器。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为如法的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的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的食器,故又译作应量器。有三事相应:色相应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体相应体质粗,使人不起贪欲;量相应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具

  比丘六物之一。音译尼师坛。意译为敷具、铺具、坐卧具、坐衣、衬卧衣、随坐衣,即坐卧时敷于地上或卧具上的长方形布。这是为了防御地上植物、虫类,以保护身体及避免三衣、寝具受污损而作,因此具有护身、护衣、护众人床席卧具的作用。

  今为拜佛或礼拜师长时所用。

  锡杖

  为僧侣所持的用具,比丘十八物之一。又作声杖,智杖,德杖。锡杖是由锡、木柄、錞三部分组成。杖头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出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为比丘行于道路时,应当携带的用具,用于驱赶毒蛇、害虫等;或于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闻声而知。后世则为法器之一。

  罗汉鞋

  僧众所穿的鞋子,以麻、草、布、化学皮等编结或缝缀而成,鞋面除脚尖部份之外,余皆缝缀为若干方孔,颜色有黑、灰、黄、褐等色。也有鞋面全部无孔,只在前端缝一硬梁,与一般的便鞋相似。若鞋面有六孔,则象征六度,表修道人应勤修六度波罗蜜,亦象征看破世间一切无常的事物。

  七众弟子

  教团中出家与在家的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上座

  指法腊高而具德望的僧尼。又称长老、首座。

  大士

  菩萨的美称。如:观音大士、傅大士等。

  大德

  敬称词。在印度,是对佛菩萨或高僧的敬称。于诸部律中,凡指比丘众,称大德僧。

  在我国隋唐时代,凡从事译经事业者,特称大德。此外,统领僧尼的僧官,也称大德。

  近代以来,大德一词已广泛的被使用,凡是有德有行的人,不论出家、在家,都以大德尊称之;或是不限于具足德行与否,也称之为大德。因此大德一词成为佛教界一般性的礼称。

  三师七证

  三师与七证师的并称。指僧尼受具足戒时,戒场必须具足的戒师人数。又称十师、十僧。

  三师是:得戒和尚:指正授戒律的和尚。乃比丘得戒的根本及其归投处,故必至诚三请之。凡担任戒和尚者,其戒腊须在十年以上,并严守戒法,具足智慧,堪能教授弟子。

  羯摩和尚:即读羯磨文的阿闍梨,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羯磨师为诸比丘受戒的正缘,若无羯磨师秉承圣法,则法界善法无从生起。担任此职者,其戒腊须在五年以上。

  教授和尚:即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其戒腊亦须在五年以上。

  七证师则是证明受戒的莅会比丘。凡此十师均须于受戒前恭请之。

  方丈

  寺院的住持,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俗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引礼

  于法会或戒会时,引导大众如法进行一切行仪礼节,使不违犯者。

  比丘

  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僧团五众之一、七众之一。据《大智度论》卷三载,比丘的语义有五种,即:乞士(行乞食,以清净自活者);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

  比丘尼

  出家受具足戒的女子。僧团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比丘尼除六情之饥,断贪染欲,以善法薰修,所以称为除女、薰女。

  功德主

  指施主。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例如符合左列条件者,佛光山功德主会得依法聘其为功德主:

  护持本山各种弘法利生事业捐献净资者。

  热心参与本山活动,多年不退转者。

  发心服务多年,道心坚固者。

  一师一道,劝募功德者。

  贡献智慧有具体成效者。

  协助度众皈依为数众多者。

  参与讲学多年且有正见者。

  文字著作宣扬佛法有贡献者。

  行堂

  佛教丛林中,每日用斋时,为大众添饭菜、茶水者,称为行堂。

  老参

  长期于禅林中参禅办道者,或长期从事参禅修业者。又称为旧参、久参。

  佛

  全称佛陀,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乃觉悟真理者。也就是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等正觉的大圣者。为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沙弥

  沙弥,乃止恶行慈,觅求圆寂的意思。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在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的出家男子称之。《摩诃僧只律》卷二十九,以年龄区别沙弥为三种:

  驱乌沙弥:年龄在七岁至十三岁之间,已具有驱走晒谷场上乌鸟的能力。

  应法沙弥:年龄在十四岁至十九岁之间,出家得度,依一定的仪式受持十戒。

  名字沙弥:年龄已超过二十岁,然尚未受具足戒,仍为沙弥者。

  以上三者合称三沙弥。

  沙弥尼

  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尼,故译称勤策女。为五众之一、七众之一。

  沙门

  意译净志、勤息,为出家者的总称,通内、外二道。亦即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盘的出家修道者。

  住持

  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我国初时并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百丈怀海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

  阿弥陀佛

  乃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因为此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故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据《无量寿经》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净土的庄严,历经五劫的思虑而发四十八大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能接引念佛人往生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佛门中常见人彼此招呼,互道阿弥陀佛,即是说早、好的意思;或向人表示关怀、歉意亦可说阿弥陀佛。

  阿罗汉

  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略称罗汉。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学、真人。乃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的圣人。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都作狭义的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的最高果位;广义而言,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

  阿修罗

  印度最古诸神之一,属于战斗的鬼神类,经常被视为恶神,而且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

  阿修罗为六道之一、八部众之一、十界之一。多由瞋、慢、疑等三因而受生,以其果报殊胜,邻次于诸天,却不同于诸天,故称阿修罗,意即非天。

  阿修罗的形像有多种,如九头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为须弥山的四倍。又阿修罗的男众很丑,女众却很美丽。此外,阿修罗喜瞋,所以我们常称瞋心大的人为阿修罗。

  金刚

  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乃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乃取其最胜之义。

  侍者

  僧职名称之一,指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予以服侍者。

  在丛林职位中,侍者通常由利根的沙弥或下腊的比丘任之。其与长老(或师父,或住持)的关系最为密切,除处理杂事外,朝夕既听其教诲,复观长老道德于前后,故特受长老重视,常被视为衣或法席的传承者。

  典座

  丛林中负责大众斋粥的职称。典座职掌大众的斋粥,一切供养务须净洁,物料调配适当,节用爱惜。

  纠察

  于寺院中,负责维持秩序,使一切行仪如法者。

  法名

  为皈依佛教者所特取的名字。又作法号、法讳、戒名。如僧侣在剃度仪式举行后,由师父另取的名字;又如在家信众于皈依、受戒或葬仪时,师父即授给法名。

  香灯

  在寺庙中职司佛殿的焚香、燃灯等工作者,称为香灯。

  祖师

  指开创一宗一派者(开祖),或传承其教法者(列祖)。

  开祖有宗祖、派祖之别。例如一般尊称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宗祖,临济义玄、洞山良价则分别为临济宗、曹洞宗之派祖。

  书记

  一般又称外史、外记,负责掌管文书、书写寺院来往信件及法会中祈祷之词语等。住持专柄大法,对文字之事较无暇亲自处理,因此设立书记一职,以掌管寺院的书疏。

  国师

  我国历代帝王对学德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加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南阳慧忠国师、清凉澄观国师、无业大达国师、玉琳国师等。

  净人

  在寺院中,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者。

  陪堂

  禅院中,陪伴客僧在僧堂的外堂受食,称为陪堂。

  律制仪轨中,头单戒师为开堂,二单为陪堂。陪堂的职责为协助开堂训导众戒子受戒的仪规。

  善知识

  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于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可称为善知识。

  善知识就像慈母,能生出佛种。

  善知识就像慈父,能给予我们广大利益。

  善知识就像乳母,能守护你,不让你做坏事。

  善知识就像教师,能显示菩萨所学。

  善知识就像善导,能指示你走向波罗蜜道。

  善知识就像良医,能医治你烦恼诸病。

  善知识就像雪山,能增长你一切智乐。

  善知识就像勇将,能帮助你去除一切怖畏。

  善知识就像船师,能指引你驶入智慧海洋。

  善知识是佛法大器,像江河能吞纳众流。

  善知识是功德处所,像大海能出生众宝。

  善知识是净菩提心,像猛火能炼真金。

  善知识是能生世法,像须弥山出于大海。

  善知识是不染世法,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善知识能不受诸恶,像大海不为污染所污。

  善知识能照明法界,像日光遍照四天下。

  善知识能长菩萨身,像父母养育儿女。

  开士

  即菩萨。以菩萨明解一切真理,能开导众生悟入佛的知见,故有此尊称。《释氏要览》云: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苻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可知开士也是高僧的尊号。

  开山

  本指开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于山谷幽静处,故称开山。

  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开山尊称之。此外,宗派的创始者也称为开山。

  开堂

  指新任命的住持入院时,开法堂宣说大法,这是寺院的重要行事。

  开堂和尚的略称,为我国传戒法会中重要职事之一,有关戒子的受戒仪规、生活礼仪规矩等,都是由开堂和尚教导。

  当家

  为都监、监院、监寺的俗称。须负责应对官吏、参辞谢贺、吉凶庆吊、探访施主、借贷往还、筹计一寺岁用、备办米麦酱醋等,乃至营办年节各大斋会等事务。

  新戒

  指新近受戒的僧众。又如参加在家戒会,初受五戒、菩萨戒的戒子,亦称新戒。

  僧伽

  略称为僧,意译为和、众,乃和合的意思,故又称为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又华梵并举,合称为僧侣,为三宝之一。即指信受如来教法,奉行其道,而入圣得果者。或指信受佛法,修行佛道的团体。

  维那

  又作都维那。在古代丛林,维那是寺院中的纲领职事,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非但要佛门的规矩熟,而且要喉咙好,资格老,正如戏台上挂头牌的角色,一切的节目都要靠他安排。今日寺院的维那,则仅于举行法会、课诵时,担任众僧的先导,掌理举唱、回向等。

  学僧

  又称学问僧,其义有二:指研究佛教的僧侣;指有学问的僧侣。

  学人

  泛称学习佛法者。禅林中则指修禅者。又称学道人。一般学佛者自称学人,乃自谦尚须学习的意思。

  檀那

  意译布施,即给与、施舍的意思。中国、日本又将檀那、檀越引申为施主之称,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的信众。

  优婆塞

  意译近事、近事男、信士、信男、清信士。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受持五戒的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与优婆夷同是在家的信仰佛法者。

  优婆夷

  意译清信女、近事女、信女。即亲近三宝,受持三皈五戒,施行善法的女众。为在家二众之一。

  长者

  为家主、居士之意。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为长者。

  檀讲师

  凡皈依三宝,信仰人间佛教,具有弘法能力、正知正见的佛光会员,经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考核通过者,礼聘为檀讲师。每年可经总(协)会安排到各地机关团体讲演,但不得主持宗教法会仪礼。

  三藏

  指经藏、律藏、论藏,佛教圣典的三种分类。

  经藏: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陀所说的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的要义,皆属于经部类。

  律藏:音译毘尼藏,意译调伏藏。佛陀所制定的律仪,能制众生之恶,调伏众生的心性。有关佛陀所制定教团的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

  论藏:音译阿毘达磨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后人以殊胜的智慧,再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

  大雄宝殿

  指寺院中供奉佛陀的正殿,或称大殿。大雄,意思是伟大的英雄。是佛陀的德号之一。因为佛陀具有大智力,能降伏魔障,故称大雄。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为主,也有供奉三宝佛者,即外加药师佛、阿弥陀佛;或以象征解行并重的大迦叶、阿难尊者侍立在佛陀左右;或供奉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

  上堂

  指上法堂说法。古时长老住持可随时上堂,后来则有定期及临时上堂之别。

  上供

  指以鲜花、水果等各种物品供养诸佛、菩萨或诸祖师,表达虔诚礼敬之意。

  山门

  寺院正面的楼门。这是因为过去的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有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所以又称三门。今之寺院或仅有一门,也可称之为三门。

  寺院的一般称呼。因为以前寺院多筑于山林之间,故以山门为寺院的别名。

  尸罗

  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是六波罗蜜中的戒行,乃佛陀所制定,令佛弟子受持,作为防过止恶之用。

  除此之外,另有修习、正顺、三昧、清凉、安眠、得定、增上等义。

  六斋日

  又称作六斋。指每个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僧众每月于此六日集会一处,布萨说戒,在家二众乃于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

  公案

  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思考的对象,或修行坐禅者的座右铭。

  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的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并且作为后代依凭的法式,故称公案。此一风气倡始于唐代,至宋代大为兴盛。

  公案有五种重要的涵义:作悟禅的工具;作考验的方法;作权威的法范;作印证的符信;作究竟的指点。

  文疏

  寺院举行法会时,将信众于此法会所作的功德,书写于红纸或黄纸上,用以向诸佛菩萨表白者,称为文疏。一般都由主法或维那宣读。

  牌位

  书写姓名以便祭祀的长方形木牌。

  止静

  使大众由动中归于寂静的意思。

  开大静

  寺院本为寂静的僧团,晚上开大静钟板响后,大众睡眠,一切活动停止,寺院更加寂静,故称开大静。

  打斋

  于寺院举行法会时,信徒出资斋请与会大众,广结众缘,称为打斋。

  打七

  打,举行的意思。打七,指于七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

  若于七日中专修念佛法门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此外,亦有专念观世音圣号的观音七。

  打板

  又作打版。丛林中,于斋食、开浴、普请、上堂等集会时,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告示众人,称为打板。

  正法、像法、末法

  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之发展状况,可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

  正法: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

  像法:虽有教法与修行者,多不能证果。

  末法:正法灭绝之意,指佛法衰颓的时代。即佛陀灭度后,教法垂世,人虽有秉教,

《野良神 ARAGOTO》。

电视动画片《野良神 ARAGOTO》改编自安达渡嘉创作的同名漫画,由BONES负责制作,于2015年10月3日起播出,全13话。

壁纸出自第9集,毘沙门战争后,日和、夜斗和雪音三人间的距离缩短,变得更加亲近了,这句话就是日和跟夜斗表白时说的。

剧情介绍:

为了有朝一日建起自己的神社,受到五元香钱就会帮助别人,自称为“派遣神”,身穿黑色运动服的二流穷神“夜斗”;遭遇车祸而遇到夜斗,成为半妖体质(容易灵魂出窍)的壹岐日和。

被夜斗捡到,成为“神器”的少年雪音;一同与危害人间的“妖怪”战斗着。三人的牵绊愈来愈深。

另一方面,七福神中的一柱,最强武神“毘沙门”仍旧对取走夜斗的性命充满执念。秘密的过去,因缘的对决。

佛家五戒:

第一戒,戒杀生,不分大小。尽滚水,莫倾地,免虫命抛。

第二戒,受真正,切勿偷盗,想损人而利己,如偷同条。

第三戒,戒*念,莫贪美貌,耗元神,伤性灵,地狱难逃。

第四戒,戒妄语,虚浮不要,言忠信,行笃谨,老老实,至诚道。

第五戒,戒酒肉,厚味除了。酒乱性,发无明乱气躁,穿肠毒药早戒好。生灵肉,不可吞,冤孽难消,吃四两,还半斤,他还嫌少。杀一命,还一命,无情可饶。修心人,粗布衣,素食饱,清和味,神气飘潇洒自在多逍遥。

扩展资料:

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个人受持五戒,会有无尽的利益。

《灌顶经》卷三说:我们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一是满足一切智,二是如佛所学而学,三是智者不毁,四是不退誓愿,五是安住于行,六是弃舍生死,七是慕乐涅药,八是得无缠心,九是得胜三昧,十是不乏信财。

此外,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了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五戒

日和喜欢的是斗夜,最后在一起了。

动画第一季结尾原创剧情中,曾经失去对夜斗和雪音的记忆,但是再后来因为夜斗身上的令她喜欢的香味而恢复记忆。(香梗用了很多次。)在恢复记忆后夜斗为了让她能回到正常人的生活,希望她能够得到幸福而想要斩断两人的缘,但被拒绝。

第二季中在结束了与毘沙门天的战斗后,天神劝说夜斗想要斩断两人的缘,同样被日和拒绝。日和拒绝的理由都是“从今后也想一直和夜斗你们在一起。”夜斗听到之后大为感动和高兴,接下来有一段时间不停的打电话发短信给日和,惹得她不再接听电话与回复短信。

因为给夜斗做了迷你手工神社,使得夜斗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对日和更为依赖,甚至使用神凭附身到日和身上,同小福打闹日和的校园,传教自己的“夜斗教”,使得日和成功在学校“出道”,后来夜斗下黄泉营救惠比寿无法逃出来,日和凭借小神社,联想到夜斗的真名,最终二人走到了一起。

扩展资料:

《野良神》剧情简介——

在此岸与彼岸的交界处,八百万神明和服侍他们的死灵——神器,以及被称为妖的魑魅魍魉一同生活着。某天,普通的女初中生一岐日和因一个意外而遇到了居无定所、没有工作、自称是“神”的穿着运动衫的夜斗。

当然,此话不假,夜斗正是没有神社供奉、缺少香火的落魄神明,因为性格缺陷,导致手下的神器纷纷跳槽。怀抱“受万民景仰”这个伟大的他,只好只身在此岸与彼岸间徘徊,为五元的香油钱折腰,接受上至斩妖除魔,下至修东修西的各类委托 。

然而像这样一个性格粗心大意、性情不定,而且不能很好地听祈愿、没有人知道的神明却有一个能力,那就是将此岸与彼岸以及其夹缝——世上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斩断。

  具足戒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因与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可大别为八种:

  1波罗夷:有断头、无余、极恶、不共住等义,为戒律中的根本极恶戒。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比丘(尼)若犯此法(杀、盗、*、妄),则丧失其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死后并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

  2僧伽婆师沙:意译为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简称僧残。僧众犯了这方面的戒,等于一位残废者一样,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毘尼母论》说:“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犯此罪者,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罪,是名“僧残”。譬如不真实的情况,随便诬赖别人、毁谤别人,就犯了僧残罪。

  3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尚在怀疑判断之中。有屏处不定戒、露处不定戒二种。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没有这一类。

  4舍堕: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波逸提的一种。此戒乃警戒由于贪心而集贮无用的长物,助长生死之业,于是堕落三途,故舍弃此等的财物、贪心、罪业,称为舍堕。犯此罪皆与衣、钵等物品有关,故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条戒。

  5单堕:为波逸提之一。与前述舍堕不同的是,此法无物可舍,但乞忏悔,故名单堕。也就是说,舍堕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

  6波罗提提舍尼:简称提舍尼。意为向彼悔、对他说。犯此过错者,必须向一人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

  7众学:规定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细则,其数众多,应常习学,故称众学;又此戒难持,应加细心注意,故特以学为名。属突吉罗的轻罪。众学法相当于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

  众学的数目及内容,因事多而细小,因此诸律所载相异之处不少,其中《四分律》总为百戒,故一般称百众学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的百众学法不相同。

  8灭诤:止灭僧尼诤论所设的方法规定。因有七种,又称七灭诤。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以上八类合为五篇,即: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提舍尼与突吉罗。五篇再开为七聚,有:波罗夷、僧残、偷兰遮、波逸提、提舍尼、恶作、恶说等。

佛教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戒。关于具足戒的条目,虽然各地都有不同,但大致内容是相同的。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根据《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条,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条,共分为8大类:

一、波罗夷,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极大之罪,犯此类戒者要被逐出僧团。

二、僧残,指比波罗夷轻一些的罪行,僧残的意思就是犯此类戒者还有残余的法命。

三、不定,是指已经犯戒但犯戒程度还不明确的行为。

四、舍堕,是指由于贪心而追求财物的行为。

五、单堕,是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戒。

六、波罗提提舍尼,意译为“悔过”,是轻微的过失,主要涉及佛教关于饮食等方面的规定,犯此戒者只需向一僧忏悔即可。

七、众学,是较轻的过失,所涉及的是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极细微的事情。

八、灭诤,是为裁断有关僧尼犯戒等之诤议而设的七种方法,称之七灭诤法。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具足戒 别名 :近具戒、大戒,略称 略称 :具戒 分类 :戒律 介绍,分类,告诫, 介绍 具足戒又称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因与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 分类 1波罗夷 :有断头、无余、极恶、不共住等义,为戒律中的根本极恶戒。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比丘(尼)若犯此法(杀、盗、*、妄),则丧失其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再生活于僧团之中,死后并堕地狱。此罪如同断首之刑,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 2僧伽婆师沙 :意译为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简称僧残。僧众犯了这方面的戒,等于一位残废者一样,是次于波罗夷的重罪。《毘尼母论》说:“僧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犯此罪者,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罪,是名“僧残”。譬如不真实的情况,随便诬赖别人、毁谤别人,就犯了僧残罪。 3不定 :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尚在怀疑判断之中。有屏处不定戒、露处不定戒二种。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没有这一类。 4舍堕 :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波逸提的一种。此戒乃警戒由于贪心而集贮无用的长物,助长生死之业,于是堕落三途,故舍弃此等的财物、贪心、罪业,称为舍堕。犯此罪皆与衣、钵等物品有关,故罚以没收物品,并于大众中忏悔。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他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条戒。 5单堕 :为波逸提之一。与前述舍堕不同的是,此法无物可舍,但乞忏悔,故名单堕。也就是说,舍堕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 6波罗提提舍尼 :简称提舍尼。意为向彼悔、对他说。犯此过错者,必须向一人发露忏悔,是轻罪的一种。 7众学 :规定有关服装、食事、威仪等细则,其数众多,应常习学,故称众学;又此戒难持,应加细心注意,故特以学为名。属突吉罗的轻罪。众学法相当于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众学的数目及内容,因事多而细小,因此诸律所载相异之处不少,其中《四分律》总为百戒,故一般称百众学法。又比丘所持及比丘尼所持的百众学法不相同。 8灭诤 :止灭僧尼诤论所设的方法规定。因有七种,又称七灭诤。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后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后再搬弄是非。 以上八类合为五篇,即: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提舍尼与突吉罗。 五篇再开为七聚,有:波罗夷、僧残、偷兰遮、波逸提、提舍尼、恶作、恶说等。兹表列如下:八 类 五 篇 七 聚波罗夷———波罗夷———波罗夷僧 残———僧 残———僧 残不 定 偷兰遮舍 堕———波逸提———波逸提单 堕提舍尼———提舍尼———提舍尼众 学———突吉罗———恶 作灭 诤 恶 说 告诫 告诫 随文取义者: “若人有信心恒生惭愧好学戒律者。佛法得久住。是故人欲得佛法久住。先学毗尼藏。”(《律》)佛陀圣戒乃佛陀正法律存在的标志,自然也就成了魔子魔孙首先要大力加以破坏的,因此也就逐渐地产生了出家人不得为在家讲比丘戒,在家人不得看出家戒之类的谬论产生,并被以讹传讹地混入经律之中,以至于“如牧牛女多加水乳。诸恶比丘亦复如是。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令多众生不得正说正写正取尊重赞叹供养恭敬。”“如彼牧牛贫穷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糜而无乳味。”(《大般涅槃经》) 在佛经中, 佛陀多次为在家人如阿阇世王、外道迦叶等详细讲解比丘戒 ,比如《长阿含经·佛说寂志果经》《长阿含经·沙门果经》(详细讲解比丘戒经文实在太长,从略)等,特别是在《长阿含经·裸形梵志经》(相当于南传《长阿含经·迦叶师子吼经》)中,佛陀不仅为该非比丘的外道迦叶详细讲解了比丘戒法, 还明确地说:“优婆塞亦能修行此法。” 因此,在佛经中不乏居士持守比丘戒的案例,比如,《中阿含经·王相应品鞞婆陵耆经第六》中, 难提波罗陶师即是居士受持比丘戒的典型案例之一 (持守的比丘戒详细经文实在太长,从略),而著名的 维摩诘居士同样是“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戒法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诘经》)如此看来,“在家人不可看出家戒”的说法是何等荒唐,实乃破坏佛陀戒律、阻止佛陀戒律流传的大邪说。 那么《摩诃僧祇律》那段“律文”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所谓的“不为未受具足戒者说”,到底不能说的又是什么呢?不能说的真是戒律本身吗?其实,这段“律文”的大致意思是说, 比丘不得向未受具足戒(比丘以外)的人,说起“四众”所犯种种过错之事,否则都是破戒,绝非不能说戒律本身 :如果此比丘知彼比丘犯了粗罪(四事或十三事),不能“向未受具戒人说”彼比丘所犯之粗罪,否则,此比丘即是破戒;“虽比丘尼受具足亦不得向说”,此比丘也不能向虽然受了具足戒的比丘尼说起彼比丘所犯之粗罪,乃至不可说起彼比丘所犯之三十尼萨耆九十二波夜提过错之事,否则此比丘也是破戒;如果此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说”彼比丘尼所犯之八波罗夷十九僧残等过错之事,此比丘也是破戒;如果此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说”彼沙弥或沙弥尼所犯十戒等过错之事,此比丘也是破戒;如果此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说”彼白衣居士所犯五戒等过错之事,此比丘也是犯戒。简而言之,此比丘不得向受具足戒之比丘以外的人,说起“四众”所犯种种过错之事,否则都是破戒。 最后那段《摩诃僧祇律》“律文”“若为未受具足人。说波罗提木叉五篇名者。越毗尼罪。”显然也是被萧平实的邪见信徒们严重误解了才胡乱引用的,那段“律文”如果引用完全(见附文二)意思就很明了了,这几个字“教语汝不得”才是问题的关键,就是 不能随便教未受具人“汝不得”违犯种种具足戒 。人家还没有学习了解具足戒,更没有发愿受持具足戒,你就叫人家“汝不得”违犯种种具足戒,那岂不是“太早者”吗?! 附文一: “佛告诸比丘。依止舍卫城者皆悉令集。以十利故与诸比丘制戒。乃至已闻者当重闻。 若比丘知他比丘粗罪。向未受具戒人说。 除僧羯磨。 波夜提。 比丘者如上说。知者若自知若从他闻。粗罪者。四事十三事。未受具足者。除比丘比丘尼。虽比丘尼受具足亦不得向说。说者语前人令知。除僧羯磨。羯磨者若白不成就。众不成就。羯磨不成就。是不名羯磨。若白成就众成就羯磨成就。是名羯磨。世尊说无罪。波夜提者。如上说。若比丘知他粗罪。僧未作羯磨者。不得说彼粗罪。若有人问。某甲比丘犯*饮酒者。应答言。彼自当知。若僧已作羯磨者。不得循巷唱说。若有问言。彼比丘犯*饮酒者。比丘应问彼言。汝何处闻。答言。我某处闻。比丘应答言。我亦如是处闻。若比丘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四事十三事。得波夜提。说三十尼萨耆九十二波夜提。越毗尼罪。说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众学威仪。越毗尼心悔。说比丘尼八波罗夷十九僧残。得偷兰罪。三十尼萨耆百四十一波夜提八波罗提提舍尼众学威仪。得越毗尼心悔。说沙弥沙弥尼十戒。得越毗尼罪。下至俗人五戒。得越毗尼心悔。是故说。”(《律》) 附文二: “从今日后不听向未受具足人说得 教语汝不得 作非梵行不得盗不得杀生不得妄语。如是比得为说。若为未受具足人。说波罗提木叉五篇名者。越毗尼罪。是名未受具足人。太早者。”(《律》) 在看看印光大师的辨证观点: 印光祖师论述白衣能否看僧律开示: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卷二 复徐蔚如居士书一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迹。遂谓如来在世,佛诸弟子多有不如法者。从兹起邪见以藐视僧伦,则其罪不小。二则律藏中事,唯僧知之。倘令未为僧者阅之,或有外道假充比丘,作不法事,诬谤佛法,则其害非小。故此严禁而预防耳。至于好心护法,校正流通,何可依常途为例。若执定此语,则律须僧书僧刻,僧印,僧传,方可不违佛制矣。天下万事,皆有一定之理。而当其事者,须秉一定之理,而行因时适宜之道。理与权相契,法与道相符,斯为得之。律中必有明文,光以目昏,未能遍阅。蕅益毗尼集要,亦有此议,亦不须检查。但无上不明远理,只据近迹。及欲知佛法中机密之事,拟欲假充比丘等过。则放心安意,校正流通。其功德无量无边,何须过虑。然须缄默,不可以律中文相,对无知无识之人宣说。及泛泛然录之于寻常文集中,以启无知人妄造口业之衅。世出世间,理皆有定,法皆无定。大而经国治世,小而一饮一啄,莫不如是。何独于律藏而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6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