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下3年级的算术公式,谢谢!

写一下3年级的算术公式,谢谢!,第1张

1

、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

O

的数都得

O

2

、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

(或除以)

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3

分数: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

,

叫做分数。

4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5

、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6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7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8

、分数除以整数(

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9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0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

1

11

、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2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3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14

、甲数除以乙数(

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乘法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15

、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

5

3:6

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

除外),比值不变。

16

、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3:6

9:18

17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8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19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其实,把小数化成

百分数,只要把这个小数乘以

100

%就行了。

20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2/5

21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

百分数。其实,把分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再乘以

100

%就行了。

22

、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3

、要学会把小数化成分数和把分数化成小数的化发。

24

、最大公约数:几个数都能被同一个数一次性整除,这个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或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约数。)

25

、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26

、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

27

、通分:把异分母分数的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通分用最小公

倍数)

28

、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用最大公

约数)

29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0

、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

31

、个位上是

0

2

4

6

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即能用

2

进行

32

、偶数和奇数: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4

、质数(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35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

不是质数,也不是

合数。

36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

0

也是自然数。

37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

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

3 141414

38

、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

的小数叫做不循环小数。如圆周率:

3 141592654

39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

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

3 141592654……

--------------------------------------------------------------------------------------------------------------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3/5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

一、算术方面

1

.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

.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

们的积不变。

5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结果不变。如:(

2+4

×

5

5+4×

5

---------------------------------------------------------------------------------------------------------------

第三部分:几何体

1

正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

×

4

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

边长

公式:

S=a×

a

2

长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

=

(长

+

宽)

×

2

公式:

C=(a+b)×

2

长方形的面积

=

×

公式:

S=a×

b

3

三角形

三角形的面积=底

×

÷

2

公式:

S= a×

2

4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

公式:

S= a×

h

5

梯形

梯形的面积=

(

上底

+

下底

÷

2

公式:

S=(a+b)h÷

2

6

直径

=

半径

×

2

公式:

d=2r

半径

=

直径

÷

2

公式:

r= d÷

2

圆的周长

=

圆周率

×

直径

公式:

c=

π

d =2

π

r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4/5

圆的面积=半径

×

半径

×

π

公式:

S

π

rr

π

r

2

---------------------------------------------------------------------------------------------------------------

第四部分:计算公式

数量关系式

:

1

每份数

×

份数=总数

总数

÷

每份数=份数

总数

÷

份数=每份数

2

1

倍数

×

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

÷

1

倍数=倍数

几倍数

÷

倍数=

1

倍数

3

速度

×

时间=路程

路程

÷

速度=时间

路程

÷

时间=速度

4

单价

×

数量=总价

总价

÷

单价=数量

总价

÷

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工

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

×

因数=积

÷

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

÷

除数=商

被除数

÷

商=除数

×

除数=被除数

面积,体积换算

(1)1

公里=

1

千米

1

千米=

1000

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2)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

100

平方毫米

(3)1

立方米=

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厘米=

1000

立方毫米

(4)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

亩=

666666

平方米

(5)1

升=

1

立方分米=

1000

毫升

1

毫升=

1

立方厘米

重量换算

:

1

=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1

千克

=1

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

=10

1

=10

1

=100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5/5

时间单位换算

:

1

世纪

=100

1

=12

大月

(31

)

:1/3/5/7/8/10/12

小月

(30

)

的有

:4/6/9/11

平年

2

28

,

闰年

2

29

平年全年

365

,

闰年全年

366

1

=24

小时

1

=60

1

=60

1

=3600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M=(X1+X2++Xn)/n。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算术平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不适用于品质数据。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算术平均值有不同的计算形式和计算公式。

简单算术平均: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设一组数据为X1,X2,Xn,简单的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M=(X1+X2+Xn)/n。

加权算术平均: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设原始数据为被分成K组,各组的组中的值为X1,X2,Xn,各组的频数分别为f1,f2,fn,加权算术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M=(X1f1+X2f2+XnXn)/(f1+f2+fn)。

算术平均数的特点:

(1)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良好的集中量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解、计算简单、适合进一步演算和较小受抽样变化的影响等优点。

(2)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是因为平均数反应灵敏,每个数据的或大或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解:(x-800)•15%=80

两边同除15%得x-800=800÷15%

即x-800≈5333

移项得x≈13333

题目很简单,希望好好学习代数,掌握好这一类一元一次方程,而不仅仅是本题

将1放在第一行中间一列;从2开始直到n×n止各数依次按下列规则存放:按 45°方向行走,如向右下,每一个数存放的行比前一个数的行数减1,列数加1

如果行列范围超出矩阵范围,则回绕。例如1在第1行,则2应放在最上一行,列数同样加1, 如果按上面规则确定的位置上已有数,或上一个数是第1行第n列时,则把下一个数放在上一个数的上面。

例:

如图,1和7相加除以2=4,1和3相加除以2=2

扩展资料

公式:S=n(n^2+1) /2

性质:

从一到若干个数的自然数排成纵横各为若干个数的正方形,使在同一行、同一列和同一对角线上的几个数的和都相等。

一个幻方行、列、主对角线及泛对角线各数之和均相等。

n阶幻方由前n^2(n的2次方)个自然数组成的一个n阶方阵,其各行、各列及两条对角线所含的n个数的和相等。

当组成幻方各数替换为其2,3,,k次幂时,仍满足幻方条件者。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图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及对角线的几个数之和不相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81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3
下一篇2024-0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