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十个月戛然而逝,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达不到的高度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戛然而逝,他达到了朱元璋和朱棣达不到的高度,第1张

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年仅54岁。京城之内,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儿,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因此当时给他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庙号: 仁宗

“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 自古以来,“太祖”“太宗”这样的庙号司空见惯,然而,以“仁”为庙号的,宋仁宗赵祯则是第一个。

宋仁宗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三位“仁宗”,分别是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元仁宗在位9年,清仁宗在位25年。 而明仁宗朱高炽在位的时间却只有10个月。10个月虽然短暂,但朱高炽却达到了明朝太祖、太宗没有达到的高度。

公元1362年,当时朱元璋已经占领南京,正在和陈友谅、张士诚对峙,在“鄱阳湖之战”前,徐达收到家书,书中说徐达之妻谢氏生下一女,此乃徐达之长女。朱元璋听闻后,还不忘吩咐妻子马氏给徐达家中送去贺礼。

六年后,明朝建立,朱元璋却还惦记着徐达的这个女儿,《明史·徐皇后传》记载,朱元璋听闻徐达长女徐氏聪慧过人,对徐达说:

朱元璋对徐达说:老徐,我和你是布衣之交,君臣一心,应当结为亲家。我有意把你的长女许配给我的四子朱棣,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当时贵为天子,徐达焉有不答应的道理,况且,女儿能嫁给皇子,也是当时最好的选择。所以,这桩婚姻早早就定了下来。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这就意味着徐达之女徐氏将来必然为燕王妃,果然,到了洪武九年(1377年),朱元璋册封徐氏为燕王妃,正式为二人完婚,这一年,朱棣年仅16岁。

两年后,徐氏为朱棣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让朱棣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父亲的美妙。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的父亲是燕王朱棣,爷爷是朱元璋,奶奶是马皇后,外公是魏国公徐达。放眼整个大明朝,他的前途都不可限量。朱元璋对这个孙子也比较重视,亲自为其取名为 朱高炽

不过,当时太子朱标仍在,燕王朱棣注定是一个藩王,这也就意味着,朱高炽的人生轨迹,最高也就是燕王世子,然后做一个安乐王爷。然而,有一个词用在朱高炽身上,非常合适,那就是“人生无常”。

朱高炽三岁那年,随父亲到北京就藩。燕王朱棣雄才大略,到了北京终于放飞自我,整日纵马疆场。作为父亲,朱棣当然希望长子朱高炽能够像自己一样,他发现朱高炽不喜欢骑马射箭,却喜欢读书写字,如果儿子是个文曲星,当然也不错。但喜静不喜动,可能因为伙食太好,他渐渐变得体态肥胖,且行动不便,有时候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

这样的儿子,朱棣内心总有些不喜。反而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从小喜欢舞刀弄枪,颇得朱棣喜爱。

因为明朝早就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朱元璋还是封了朱高炽为燕王世子,如果朱高炽的堂兄朱允炆不削藩的话,朱高炽注定要成为燕王。但是,人生无常,朱高炽最后却成为了大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棣听闻后急忙前来奔丧,不料半路上被建文帝的一道圣旨阻拦,建文帝怕诸王动荡,不允许藩王离开封地。朱棣在悲痛之余,把自己仅有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全部派往南京代替自己祭奠朱元璋。

当时,黄子澄、齐泰等人正建议建文帝削藩,而燕王朱棣是势力最强的藩王,所谓“势大难图”,黄子澄建议让建文帝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逼朱棣乖乖就范。但建文帝心软,没有这么做。后来,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紧急求见建文帝,要知道,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袭承魏国公爵位,更是朱高炽等三人的亲舅舅。

《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徐辉祖的意思是说:我的三个外甥中,朱高煦十分凶悍,而且此人“不忠”、“叛父”,如果不杀他,将来必为大患。

可惜,建文帝还是没有听从劝告,放朱高炽三兄弟回了北京。

建文元年,建文帝削藩日紧,朱棣在北京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朱棣出征那天,带着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一起出发,留下朱高炽镇守北京老巢。不料,李景隆趁朱棣不在,率领50万大军直扑北京,当时朱高炽麾下仅有5万兵马,以一敌十,何其难也?但朱高炽没有启城而逃。

朱高炽虽然胖,但他不怂。

朱高炽趁着天寒地冻,连夜派人往城墙上浇水,水落成冰,当李景隆来到北京城下时,对着滑溜溜的“琉璃”城墙,竟然毫无办法。

当时朱棣正从宁王那里“骗”取朵颜三卫,朱高炽的防守,给朱棣赢得了时间。待朱棣带着的朵颜三卫从背后杀来时,李景隆抱头鼠窜。

后人都说建文帝不会用人,例如,耿炳文最擅长防守,他却让耿炳文带兵去进攻;李景隆虽然是名将李文忠之子,却只会“纸上谈兵”,建文帝却对他信心十足。其实,建文帝也曾想过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建文元年,建文帝见朱棣势如破竹,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那就是从堂弟朱高炽身上下手。

根据《明史》记载,建文帝趁朱棣南下之际,派人给朱高炽送了一封信,信中大谈“君臣之道”,并承诺,若朱高炽献出北京城归降朝廷,朝廷愿意封朱高炽为燕王。

建文帝这一招非常高明 ,若朱高炽答应,那朝廷可直接得到北京城,失去落脚点的朱棣将不足为惧。若朱高炽不答应,他便放出风来,离间朱棣和朱高炽父子,当朱棣父子失去信任时,就是朝廷的可乘之机。

朱高炽接到信后他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做朝廷的“忠臣”,第二是做父亲的“孝子”,朱高炽最终选择了后者。《明史·仁宗本纪》记载:

朱高炽没有拆建文帝的信,而是直接派人将信转给了朱棣。不得不说,朱高炽这一招也非常高明,若是自己拆了信,恐怕很难解释清楚了。

朱高炽没有想到,自己对父亲一片赤诚,父亲却不信任自己。当时,一个叫俨先的大臣是朱棣的心腹,他听闻朝廷派人来给朱高炽送信,立即连夜出城去见朱棣。朱棣听闻后,担心朱高炽已反,打算派人去北京秘密杀掉朱高炽。

正在这时,朱高炽派人将建文帝的信送来。《明史·仁宗本纪》:

朱棣看到书信后,对身边的人激动地说:差点误杀我儿子!

如果朱高炽的信晚一步到,朱棣恐怕将上演虎毒食子的一幕。

在“忠臣”和“孝子”之间,朱高炽毅然选择当孝子,但朱棣却没有选择毫无保留地相信自己的儿子。

因为朱高炽只有一个父亲,但朱棣却不止一个儿子。对于追求绝对权力的朱棣来说,这就是人性。

同时,这也是朱高炽委屈的地方。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朱棣带领朱高煦、朱高燧在外拼杀,他们是“过命”的父子,然而,打仗不仅要有冲锋陷阵,更要有人坐镇后方,毕竟,所有的兵源、粮草、武器都是靠后方源源供应。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所担任的就是这个角色。 但是,事成之后,人们总会记得第一个攀上城楼的士兵是谁,却无人记得这个士兵手中的钢刀是谁送来的。这也是朱高炽的无奈。

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之役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朱棣率领大军兵临南京城下,可朝廷的大军奋勇抵抗,朱棣精疲力尽,仍然无法攻破。这时,朱棣抚摸着次子朱高煦的肩膀说:

“勉之!世子多疾。” (出自《明通鉴·卷十三》)

朱高煦听完后,像打了鸡血一样带兵玩命向前冲,终于杀开一个口子,朱棣得以攻入南京,后来,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

朱棣对朱高煦说的这句话,意思是说:“加油吧儿子,你大哥身体不好!”

换句话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他夭折之后,你就是我的继承人。

天哪,这哪是一个父亲该说的话。后来朱高炽来到南京,听说这句话后,不知道有多委屈?

正是因为受这样的“暗示”,朱高煦才信心满满,因为他几乎笃定,他就是父亲心目中的继承人。

朱高煦或许没想到,朱棣亲自在他心中埋下的“种子”,又亲自挖掉。

朱棣登基之后,并没有立即将当年的燕王世子朱高炽立为太子,按理说,立朱高炽名正言顺,之所以不立朱高炽,就是因为他在犹豫,因为朱棣觉得朱高煦“似朕”,又在靖难之役中攻城拔寨,立下不世之功。

但是,渐渐地,朱棣发现朱高煦不仅仅是勇猛,而且有些凶悍,甚至有些无法无天。一个有雄心的皇帝,是不允许太子也同样有雄心的。毕竟,当年唐高祖李渊就这样被儿子逼成了“太上皇”。再加上受传统嫡长子制度的影响,朝中文臣都支持朱高炽,解缙那一句“好圣孙”也起到了作用,因为朱高炽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朱瞻基,就这样,朱棣终于决定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将朱高煦派到边疆。朱高煦不服,他问朱棣:“父皇,我有什么过错,你怎么忍心将我赶到万里之外?你当年不是说……”

朱棣:“我说过吗?是不是你理解错了?”

朱高煦一脸茫然,带着满腔愤恨离开了南京。临行前,他瞪着哥哥朱高炽,仿佛在说:我还会回来的!

朱高煦不甘心,他在朝中广植亲信,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多次挑拨离间,陷害朱高炽。而朱高炽呢,默默忍受,当朱高煦犯事的时候,他还为弟弟求情。 所以说,不管是做君主还是做兄长,朱高炽都配得上一个“仁”字。

永乐七年,朱棣亲征蒙古,无暇顾及政务,他决定把大明朝的具体事务交给太子朱高炽,让朱高炽来担任临时“CEO”。

但是,朱棣毕竟不放心儿子,他把政务交给儿子,却把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朱高炽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到很晚才睡觉,他想一展拳脚,但又怕父亲多心, 朱高炽的监国生涯,就这样忐忑。

朱高炽将朱棣留给他的杨士奇、杨荣、蹇义、夏原吉等人都当成自己的老师,遇事不吝请教,他爱护百姓,尊重大臣,满朝称是。

为了配合父亲的“郑和下西洋”,朱高炽特意设置了河南卫河提举司;

为了解决常年打仗带来的亏空,朱高炽成立了陕西茶马司。

朱高炽还派人解决漕运问题、修筑河口,开垦荒地,修缮粮仓,总之,太子监国期间,他几乎没有劣迹。

《明史》称:

这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但朱高炽当之无愧。

朱棣多次远征,朱高炽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监国多达5次,从南京到北京,他除了要帮父亲管理好大明朝外,还要应对弟弟的攻讦。与此同时,他还要面临父亲多次对自己的怀疑。但朱高炽没有怨言,他知道, 做太子的,或许没有委屈,但天底下做儿子的,一定都有委屈。

所以,面对朱棣的一次次质疑,朱高炽表示: 我只要当一个孝子就行,至于其他,我只求问心无愧。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征讨漠北的归途中病逝,杨荣、张辅的老臣担心朝局不稳,一方面秘不发丧,用铅筒将朱棣的尸体密封,佯装成什么都没发生,一日三餐正常进用;另一方面派人立即回京通知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听闻父亲驾崩,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去迎接父亲灵柩,然后封锁京城,并且从监狱中释放被朱棣关押的夏原吉等良臣,向他们问计。

永乐末期,朱棣穷兵黩武,郑和下西洋更是让大明朝不堪重负,朱高炽登基后,立即下了三道命令,《明史》云:

即,(一)赈济灾民;(二)减免百姓赋税;(三)停止郑和下西洋和去云南、交趾(越南)采买等事务。

朱高炽取消了朱棣利系列政策,并非对父亲的不孝,因为朱高炽知道,父亲一生好大喜功,不顾民生之艰,若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大明朝恐怕命不久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高炽知道,免除减免百姓的赋税,免费为百姓提供粮食。

有大臣建议,把这些粮食借给百姓,而不是送给百姓,朱高炽劈头盖脸把大臣臭骂一顿,因为此时的朱高炽知道,天下的臣民,都是明朝的臣民,他要做一个爱民的君王。

朱高炽的这一些操作,效果很显著,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明朝的百姓渐渐恢复了生机,所谓的“仁宣之治”,从这时开启了大幕。

朱高炽在爱民的同时 ,还懂得任用贤能,他性格宽仁,大臣向他提意见,从来没有遭到过报复,这种性格,恐怕只有宋仁宗能和他媲美。另外,朱高炽还下令给建文旧臣平反 ,因为他知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是大明朝的创伤,他不面对, 历史 总要面对。

另外,朱高炽改变了明朝内阁“只备顾问”的权限,正式赋予内阁成员参政、票拟的权力,明朝真正的“内给”其实是从朱高炽时代开始的。当时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金幼孜、黄淮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辅臣,他们保证了大明朝的积极运行。后人把明朝内阁说成“僵化”的代名词,其实,朱高炽发明这套体制是好的,只是后人把它用坏了,这和朱高炽无关。

朱高炽在当太子期间,心理压力很大,再加上他身体本身就不好,于是,在登基不久后,朱高炽的身体就出现了异样。朝鲜史书说朱高炽是纵欲而亡,虽然《明史》上含糊其辞,但不管这样的记载是否属实,都无法掩盖朱高炽所拥有的政绩。

公元1425年,朱高炽的生命戛然而逝,年仅47岁,他实际掌控大明朝的时间只有10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他没来得及一展拳脚,这才是他心中最大的委屈。

在位10个月,时间虽短,但朱高炽对得起大明王朝,对得起天下百姓,更经得起 历史 的重复检验。 因为在这10个月,他已经给大明朝划定了新的航向。

公元1425年七月,朱高炽去世一个多月后,他的儿子朱瞻基为其定下庙号:仁宗。

何为“仁”?《论语·颜渊》记载: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明史》说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位简朴、敦厚、仁爱的帝王,说他“ 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 ”。

笔者对此深有认同。笔者认为,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明朝百姓虽然得到了休息,但政令仍然十分严酷。朱棣靖难之后,好大喜功,迁都、下西洋、北征南伐,明朝百姓承受巨大的负担。 朱高炽虽然没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军事成就,但对明朝百姓来说,这样的皇帝,才是他们最渴望的皇帝。所以说,朱高炽达到的政治高度,是他爷爷朱元璋和父亲朱棣所不曾达到的。

天不假年,若老天再借给朱高炽20年,巍巍大明,定能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

  最近热播网剧《将军在上》那可真是一部画风清奇的神剧啊,该剧是以宋仁宗统治时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叶家女将叶昭和宋仁宗的侄子赵玉瑾之间的故事。剧中的宋仁宗被赵玉瑾亲切的取了个“黄鼠狼”的外号,当他威胁赵玉瑾不当六品小官就要杀头的时候,看到赵玉瑾倒下了,他这个皇帝的表现堪称极品了,居然把自己的“皇榻”让给了赵玉瑾。当时觉得这皇帝怎么这么没有架子,会不会是编剧没看过历史?

实际上,历史上的宋仁宗赵祯还真的就是这副好性子,他能成为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性格因素占据了大半的功劳。

宋仁宗仁慈宽厚,待人总是比较和蔼。据说有那么一次,仁宗在皇宫散步,平常他就会在工作之余到处走走看看,这本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可是那天的仁宗却频频回头,仁宗身后的太监宫女们都不知道仁宗回头在看什么。等仁宗终于走累了,仁宗走到了一处妃嫔的宫殿处,他急匆匆的冲进妃嫔的寝殿,一边走一边吩咐着,赶紧给我倒杯水来,渴死朕了!

妃嫔就奇怪了,仁宗作为皇帝,还能有口渴不给水喝的时候吗?谁胆子这么大?就问仁宗是怎么回事。仁宗喝了口水慢慢回答到,刚才散步的时候朕回头看过了,太监宫女没有一个带了水壶的,如果当时朕开口找他们要水喝,他们拿不出来肯定要受罚,只不过是一口水的问题,朕自己忍上片刻就好了。

看看,看看,这就是体贴宫人的宋仁宗,真的是暖男一枚啊!

还有一次,和这件事差不多,那一次仁宗处理政务到大半夜,又累又饿,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来一碗暖暖的羊肉汤。但是呢,仁宗思来想去忍耐了一整夜也没有惊动任何人。第二天皇后来了,仁宗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昨晚的事,皇后拉着仁宗语重心长的说:“陛下啊,您是皇帝,整个天下都仗着您呢,保重龙体才是要紧,想吃羊肉汤而已,吩咐御厨去做就好了,千万不要亏了自己的身子!”仁宗淡然一笑道:“朕也想这样做啊,但是只要朕昨晚开了这个口,那些御厨就会把这件事当成惯例,天天晚上都要杀一头羊,长此以往,很多羊就会因为朕一时的口腹之欲而丧生,朕怎么忍心这样做呢!”

能够约束自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身为皇帝的仁宗却做到了,还做得很好。他能体恤宫人的辛苦,不随意惩罚下属,更能接受臣子的直谏。

那时王德用进献了一批美女给仁宗,仁宗欣然接受了,并且对其中的好几个美女十分喜爱。谏官王素劝谏仁宗,很多皇帝都是因为贪念美色而耽误了国家大事,美色实乃误国也!仁宗舍不得,说到:“这批美女当中有几个朕真的很喜欢,留下几个也不行吗?”王素严肃地说:“不行,臣只是担心陛下被美色给迷惑了呀!”看着王素恳切的模样,仁宗即使再舍不得,也眼含泪水的下命令,让人立刻把那批女子送出宫去,并且分给那些女子每人三百贯钱,否则她们将如何生活。

王素也有点心软,劝仁宗说:“要是舍不得,也不必现在就送出宫,过段时间也是可以的。”谁知仁宗却回答:“不行,朕虽然是皇帝,但是朕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她们跟着朕越久,朕就更加舍不得她们了。”

能够生活在仁宗在位的那段时期,百姓们该是多么幸福。仁宗去世以后,百姓们哀痛不已,就连深山中消息不通的百姓也感到悲伤。本国的百姓还好,夸张的是邻国的皇帝和百姓也十分伤痛仁宗的离世。金兵占领中原后,把宋朝皇陵挖了个遍,却独独没碰宋仁宗的,因为他们对宋仁宗也是十分恭敬的。

“皇帝”,代表着无上的权利,代表着至高的地位。这个词由秦始皇创造,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看历史,有从泥腿子一路逆袭到最高位的皇帝。也有不受先皇宠爱,最后却一路冲杀,谋得皇位的皇帝。更有罔顾人伦,篡权多位的皇帝。但是你有见过生为皇族,却幼时坐牢房,少时流落民间,最后登基的皇帝吗?

别以为这只是在编段子,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经历传奇的皇帝。他不仅从落魄皇子,成为人生大赢家,而且还是青史留名的贤君。这位王子变青蛙,又重回王座的人就是汉宣帝刘询。

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看这他的祖父和父亲,大家应该知道以婴儿之身遭遇牢灾是哪件事了。

汉武帝时期,爆发了几次巫蛊之祸,汉武帝的一任皇后陈阿娇,因为巫蛊之祸被废黜。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也因为巫蛊之祸而死。

征和二年,刘病已刚出生几个月,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此事不仅公孙父子受到处分,大将军卫青之子卫伉、阳石公主、邑阳公主都牵涉其中。

当时汉武帝命令江充调查此事件,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间隙,于是就与人联合诬陷刘据。刘据选择起兵,失败后,卫子夫和刘据相继自杀。

当时刘据的妻子和后代全都被处死,只有几个月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虽然性命得保,但是汉武帝下令将刘病已下到监狱。

西汉名臣邴吉当时被调任廷尉监,他知道刘据是被冤枉的,怜悯刘病已本是王子皇孙,却在襁褓之时就受此灾难。所以他特地挑了一个干净的牢室,还让忠厚谨慎的女囚胡组、郭征卿一同住进去,照顾刘病已。

如此到了后元二年,汉武帝病重,有望气者禀报长安监狱中有天子之气。武帝一听这还得了,长安监狱出了一位有天子之气的,那自己算什么呢?是不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所以自己才病重的呢?

于是汉武帝就下令,将长安监狱中的所有人都给杀了。当宣旨的使者来到时,邴吉得知来意,当即拒绝。他表明就算普通人也不应该被杀,何况里面还有武帝的曾孙呢?

正是因为有邴吉的拒绝,才拖到了汉武帝清醒之后。汉武帝得知此事,撤销了命令,同时认为这应当是天意,所以下令大赦天下。刘病已,得以被送到祖母史良娣的家中。

因为那场巫蛊之祸,刘病已并没有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所以这个时候的刘病已,并不是汉刘皇室的人,只是一个姓刘的平民。

虽然小时候经历不好,但是刘病已本身是一个非常聪慧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妄自菲薄,或者放任逐流。他勤奋学习,一直完善自我。而他在民间的所见所闻,也成为他日后登基之后施政的借鉴。

一位高坐云端的皇帝和一位长于底层的皇帝,肯定是后者更知民间疾苦,也更懂得百姓所需,知道这个国家的病症所在。

元平元年,汉昭帝去世,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所以需要从宗室中选择一位继承人。而在汉武帝时期,刘病已已经入宗籍,所以他也在候选之列。

因为刘病已本人才华极高,又得邴吉美言,说他:“通经术,有美才,行安节和”。在议会中,大臣同意了邴吉的提议,于是刘病已登基,成为了汉宣帝刘询。

刘询为帝生涯中,调节皇权和臣权,覆灭权臣霍光一族势力,定鼎中原,大破西羌,打痛匈奴,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成为历史明君。

刘向赞:“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亲,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之时,亦以遭遇匈奴宾服,四夷和亲也。”

说到伟大的君主,大家想的肯定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来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的康熙乾隆。但大家却忽略了另一位皇帝,虽然王朝短暂,却是绝对的盛世明君,这个人就是开创大隋的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虽然很多时候被国人忽略,但却受到许多西方人的崇拜和赞扬,拿破仑就将他视为偶像。而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入榜,排行第八十二位。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是西方学者所著,多多少少对东方比较吝啬。中国入榜者仅有八位,而其中皇帝占了三名,秦始皇、成吉思汗,再有就是隋文帝。为什么西方人认定隋文帝在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进程中做出重大贡献,影响很大呢?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父亲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后官至柱国、大司空,封随国公。杨忠去世之后,杨坚继承了自己父亲的爵位。

杨坚作为北周的臣子,曾受到北周几位皇帝的猜忌,多次面临生命危险。传说杨坚生有异相,皇帝和亲近的大臣都认为他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多次打算将他杀死。

也是杨坚运气好,每每都能惊险避过。后来被皇帝召去给杨坚看相的相士,正好是杨坚的朋友,说他的面相顶多做个大将军,杨坚这才安生了一段时间。而后来他主动请求出藩不仅打消了帝王的疑虑,同时也有了慢慢发展的机会。

时间推进,北周皇位到了宇文S这儿。宇文S为人多疑,沉溺酒色享乐,不问朝政,非明君。为了能够更好的游戏人生,干脆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宇文阐。宇文阐只有七岁,继位之后杨坚被任命为丞相。

在这之前,杨坚早有反心,当上宰相之后,在郑译和刘P的帮助下以外戚身份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之后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

杨坚将北周宗室五王骗到长安杀掉,又任用韦孝宽出兵打败了尉迟迥,消灭掣肘自己政权的隐患。终于在大至元年,接受宇文阐禅位。你问宇文S这时候在哪儿?他22岁就死了,是个短命鬼。

杨坚众望所归之下登基,建立大隋,改元开皇,此后开始了自己的王权霸业。继位之初他第一个想的自然是如何统一国家。当时剩下的对手只有陈朝和西梁。

开皇七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灭。开皇八年,派大军攻打陈朝。开皇九年,陈将任忠引韩擒虎攻入建康城,捉住陈叔宝,陈朝灭亡。再消除部分陈朝势力,此后只剩下岭南地区受冼夫人保境据守。

开皇十年,冼夫人率众人迎接隋朝使臣,岭南归隋,天下一统。杨坚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在统一全国之后,他励精图治,使得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迅猛发展,开创辉煌的“开皇之治”。

政治上,杨坚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使得以往鲜卑姓的 恢复汉姓,汉化成为主流战胜鲜卑化的逆流。

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创五省六部制,为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蓝图。杨坚鉴于南北朝政区划分繁杂随意,尽罢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使国家地方行政渐上轨道。

杨坚首创科举制度,废除了以往凭门第取仕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使得寒门士子有了出头之日,更多人才能有机会施展才华,报效国家。

经济上,隋文帝考虑到多年国家分裂战乱,百姓生活艰难,经济遭受巨大损失,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因为在全国推行均田制,不仅保证国库的充盈,也保证了百姓的富庶。

军事上,改府兵制兵农分离现状,让士兵农忙之时照样耕地种田,平日却也要在将军带领下练兵,实现了“兵农合一”。

杨坚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在位之时,施行了不少有利国家发展的政策。不过晚年之时猜忌苛察,听信谗言。在一干儿子中,选择了杨广继位,最终败了自己的江山。

虽然隋朝是短命的王朝,但是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说:“秦始皇创秦制,为汉以后各朝所沿袭;隋文帝创隋制,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两朝都有巨大的贡献,不能因为历年短促,忽视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纵观中国2000余年王朝历史,四百多位皇帝里面,被冠以“仁宗”庙号的也就四个人!

分别是(蜀)汉仁宗刘禅、宋仁宗赵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明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这里面最配得上““仁宗””这个庙号的,个人认为只有宋仁宗赵祯了。

刘禅咱不必说,亡国之君,这一条足以将其定死!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倒是元朝少有德好皇帝,但是当时蒙古贵族势力太大,其并不能有着很好的作为。

朱高炽虽然颇有能力,在当太子期间给老爸朱棣擦了不少屁股,但他命不好,死得早,在位不到一年就挂了。算起来什么“光宗”、“穆宗”这些应该更适合他!

至于嘉庆,清朝最没用存在感的皇帝就是他了吧?

而宋仁宗,绝对是两宋最有作为、评价最好的那一批皇帝,其13岁即位,53岁驾崩,享位41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期间政绩显赫,国泰明安,无论是于功还是于德,他都当得起““仁宗””这个庙号!

或许咋一听宋仁宗这个名号,大家会觉得有那么一点陌生,远没有宋太祖宋太宗这样的开国兄弟、或者他老爹宋真宗来得那么响亮。

但事实上,他的时代,乃是宋朝最蓬勃向上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名臣辈出!

包拯,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都是宋仁宗一手提拔,说明其识人善用!

这个时代、国富兵强!

“庆历、嘉祐之治”,宋夏、宋辽两度止战,无论内忧还是外患、其皆处理得当,说明其调度得当!

这个时代|,安居乐业!

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民有所依,在安定富足的社会环境下,宋朝的商业、工业、文化各方面才能得以发展。说明其治国有方!

据统计宋仁宗时代,宋朝各方面都得到了一个大发展。首先是人口,这是衡量盛世的最基本标准。宋仁宗统治国家人口增长了三百七十九万户,六百四十九万口男丁。

至于经济,更是在腾飞!

北宋末理学家叶水心在《应诏条奏  财总论》说:

“祖宗盛时,收入之财,比于汉唐之盛时一再倍。”其中主要增长在商业上,宋太宗时宋朝一年的商税收入约四百万贯。真宗景德年间,商税也不过四百五十万贯,而仁宗庆历时,商税增加竟猛增到两千二百多万贯。

可谓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盛世无非如此!

难怪大文豪曾巩会自豪的讲:

“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出了政绩,宋仁宗本人也是非常不错的,其既然以“仁”为号,那么必然好施仁政。

他是个凡人,不尚武、不奢侈、更是出了名的脾气好,平易近人!

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官员,他都是非常的平和。

他一直奉行“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这样一条准则。皇帝是官员乃是同事,有意见就可以提出来。当年包拯这直脾气,唾沫星子都喷到他脸上,宋仁宗也不生他的气。

要是换在别的时代,他包拯活不过三集!

当年苏辙在科举试卷中奋笔疾书,直言皇帝不关心百姓、只知道玩乐。考官本想以谤君之罪处罚他,宋仁宗却认为这没有错,反倒提他官职。

四川有人写“反诗”,宋仁宗只当是文人怀才不遇,发发牢骚,不放在心上。

文字狱这种封建帝王最常见的事儿,在宋仁宗这儿基本就没事儿!

文人们常说向往宋朝,其实就是向往宋仁宗这个时代!

宋仁宗是一个连对手的敬佩的人,人格魅力极高。

其驾崩之时,天下皆悲

史载:“京师(汴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而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听到宋仁宗死去的消息后,也号啕大哭。

七九年属羊什么星座

以下都是按上每一位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出生时间来推出皇帝们的生肖星座,看下哪些皇帝和你有缘?

和你同个生肖或者是既使你们不同生肖但是和你同个星座的皇帝都算是和你有缘,数一数在目前己知的资料下有多少位皇帝和你有缘(同生肖,或者是同星座也行)

另外:

1,标题虽说大一统皇帝,但是毕竟家喻户晓,所以我特意添加了三国的皇帝出生时间,虽然大部分都只知道出生年份,不知道出生日期

2,唐朝以前的大部分皇帝往往只能查到出生年份,没有查到出生日期。所以大部分唐朝以前的皇帝都只知道生肖,不知道星座是啥

秦朝

1,秦始皇(前259年1月27日)

属虎,水瓶座

2,胡亥,(前230年)

属羊,星座不详

汉朝

1,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年冬月二十四

属蛇,羯座

2,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

属兔,星座不详

3,前少帝刘恭,约公元前192年

属鸡,星座不详

4,后少帝刘弘(?)

5,汉文帝刘恒(前203年生)

属狗

6,汉景帝刘启,(元前187年1月17日)

属虎,羯座

7,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属鸡,狮子座

(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8,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

属猪,星座不详

(前94年)

9,汉中宗刘询,(前91年)

属虎,星座不详

10,汉元帝刘奭,(前74年)

属羊,星座不详

东汉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

属兔,羯座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

属鼠,星座不详

汉章帝刘怛,(公元58年)

属马,星座不详

汉和帝刘肇,(79年)

属兔,星座不详

汉殇帝刘隆,105年

属蛇

汉安帝刘祜,94年

属马

汉顺帝刘保,115年

属兔

汉冲帝刘炳,143年

属羊

汉质帝刘缵,138年

属虎

汉桓帝刘志,132年

属猴

汉灵帝刘宏,157年

属鸡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

属鸡,白羊座

曹魏

1,魏武帝曹操,155年

属羊

2,魏文帝曹丕,187年

属兔

3,魏明帝曹叡,204年

属龙

4,曹芳,232年

属猴

5,曹髦,241年11月15日

属鸡,天蝎座

6,曹奂,246年

属虎

蜀汉

1,刘备,161年

属牛

2,刘,207年

属猪

东吴

1,孙权,182年

属狗

2,孙亮,244年

属猪

3,孙休,235年

属兔

4,孙皓,242年

属狗

1,晋武帝司马炎,236年

属龙

2,晋惠帝司马衷,259年

属兔

1,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生

属鸡,巨蟹座

2,隋炀帝杨广,569年生

属牛,星座不详

唐高祖李渊,566年

属狗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生

属马,水瓶座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生

属鼠,巨蟹座

李显唐中宗,656年11月26日生

属龙,射手座

李旦_唐睿宗,662年6月22日生

属狗,巨蟹座

李隆基,685年9月8日

属鸡,处女座

唐肃宗李亨,711年生

属猪

唐代宗,公元726年1月17日

属虎,羯座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

属马,双子座

唐顺宗李,761年1月8日

属牛,羯座

李纯(778年―820年)

属马

唐穆宗李恒795年

属猪

唐敬宗李湛(809年7月22日

属牛,狮子座

唐文宗李昂(809年11月20日)

属牛,天蝎座

唐武宗李炎(公元814年7月1日)

属马,巨蟹座

唐宣宗李枕(810年)

属虎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

属牛,羯座

唐僖宗李儇(862年6月8日)

属马,双子座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

属猪

唐哀帝李柷(zhù)(892年)

属鼠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

属猪,白羊座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生)

属猪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

属龙,蝎座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

属狗,金牛座

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

属猴,水瓶座

宋神宗赵顼[xū](1048年5月25)

属鼠,双子座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

属蛇,羯座

宋徽宗赵佶(10820505)

属狗,金牛座

宋钦宗赵桓(1100年)

属龙

宋高宗完颜构(1107621)

属猪,双子座

宋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

属羊,射手座

宋光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

属兔,天平座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

属鼠,天蝎座

宋理宗赵昀(1205年1月26日)

属牛,水瓶座

宋度宗赵禥(1240)

属鼠

宋恭宗赵㬎(xiǎn)(1271年7月2日)

属羊,巨蟹座

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

属蛇,巨蟹座

宋怀宗赵昺bǐng(1272年)

属猴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

属猪,天平座

元成宗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

属牛,天平座

元武宗海山(1281年)

属蛇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

属鸡,白羊座

元英宗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

属兔,双鱼座

中间有两个被废杀,无谥号无号,也不到出生年份

元文宗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

属龙,水瓶座

元明宗和世㻋1300年12月22日

属鼠,羯座

元宁宗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

属马,金牛座

元顺帝1320年4月17日

属猴,白羊座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生,生日?)

属龙

建文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属蛇,射手座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

属鼠,金牛座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

属马,狮子座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2月9日)

属虎,水瓶座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年生)

属羊

明代宗朱祁钰(1428年生)

属猴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

属兔射手座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

属虎,狮子座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

属猪,天蝎座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1507年9月16日

属兔,处女座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1537年3月4日

属鸡双鱼座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1563年9月4日

属猪,处女座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

属马,处女座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1605年12月23日

属蛇,蝎座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

属猪,水瓶座

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属羊,双鱼座

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

属龙,射手座

顺治1638年3月15日

属虎,双鱼座

康熙1654年5月4日

属马,金牛座

雍正1678年12月13日

属马,射手座

乾隆1711年9月25日

属兔,天平座

嘉庆1760年11月13日

属龙,天蝎座

道光1782916

属虎,处女座

咸丰1831年7月17日

属兔,巨蟹座

同治1856年4月27日

属龙,金牛座

光绪1871年8月14日

属羊,狮子座

宣统1906年2月7日

属马,水瓶座

听说星座和生肖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性格以及生活习惯,如果有位皇帝他和你一个星座或生肖说不定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和您有相似之处哦,还有,嘉靖果然是个处女座,哈哈

以上就是与七九年属羊什么星座相关内容,是关于星座的分享。看完七九年属羊的贵人是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383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