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表白被拒后杀害女孩逃逸,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感情观?

男子表白被拒后杀害女孩逃逸,该如何树立正确的感情观?,第1张

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面临着谈恋爱,对于如何树立一份正确的感情观,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首先我觉得在中小学,特别是在中学,老师还有家长都应该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感情,不要找借口说现在的孩子还小,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才是感情,其实上初中以后,对于异性的好感可能在孩子们心中也已经在悄悄的萌芽,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份正确的感情观。

学校其实可以开展关于感情这类的讲座,我觉得对于很多中国的老师,或者是家长来说,对于感情这个东西在孩子面前都不太愿意谈起,其实我觉得和未成年人谈论感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是要从小就要树立好孩子们的感情观,已经上中学的孩子们,他们已经在慢慢的长大,我觉得这个时候和他们讨论感情观的话,还是有一些好处的,第二个就是作为家长或者是学校,应该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才是喜欢,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教会他们在爱情当中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什么才是正确的感情观呢?我觉得在我看来,正确的感情观就是当你有了一段恋爱之后,你就要承担起责任,一定要对自己的另一半负责,也要对这段感情负责,不能够花心,一定要对待自己的另一半忠诚,而且如果你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拒绝你的话,也不需要气馁,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不能够去勉强别人,如果别人拒绝你的话,你就大大方方的表示没关系,在感情当中一定要大度。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想要维护好一段感情的话,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在爱情当中,我们也不能够太偏执,也不能够太卑微,爱情是平等的。

2018年8月,被告人袁某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到巴中班复读。在校期间,袁某喜欢上同班同学李某。同年11月11日20时许,袁某向李某表白,李某表示高考后再谈此事。此后,袁某无法静心学习,情绪极不稳定。

同月18日上午,袁某产生不能和李某活在一起就死在一起的想法

同日21时许,袁某携带事先购买的断线钳、锯条和水果刀等作案工具进入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并将作案工具隐藏于学校绿化带内。学校熄灯后,袁某藏匿于实验楼教室内。

次日凌晨2时许,袁某来到李某等人所住宿的位于1楼的3114寝室外,用断线钳、锯条破坏阳台防护栏。5时许,袁某剪断防护栏钢筋条,借助木凳潜入李某的寝室,爬上李某所睡的上铺,用水果刀多次捅刺李某的头颈部,致李某当场死亡。

扩展资料:

一审判决死刑 二审改判死缓

一审判判认为,被告人袁某在向被害人表白被拒后,产生杀害被害人的想法,趁被害人熟睡之机,用刀不断捅刺被害人头颈等部位,致被害人当场死亡,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其作案手段残忍、作案情节恶劣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袁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被告人袁某的作案工具水果刀一把。袁某提起上诉。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袁某无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李二人为同学关系,将多项上诉理由驳回,认定在审理期间,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宣判撤销原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1年5月8日下午3点,中南大学南校区的subsubbli公寓发生了一起持刀谋杀。行凶者王晓持刀将中南大学一名女学生刺死。女孩当场死亡。男人杀死女人的原因是什么是爱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回顾一下整个案例吧。

王晓,1988年7月生于山东青岛。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不久就再婚了。在新的家庭里,王晓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他总是选择用网络游戏来麻痹自己,让自己感到快乐。

他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并且一直没有认真的工作,因为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一直受到网络虚拟的影响,使他对物质拥有有着强烈的欲望。

受害人张佳(化名)遇害时是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2007年,19岁的王晓遇到了张佳,一个有着可爱笑容的漂亮女孩。他第一眼就爱上了她,并向她表白了自己的爱意,但努力学习的张女士拒绝了。从那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直到2011年5月2日,张佳从学校来到山西参加他叔叔的婚礼,遇到了同样参加婚礼的王晓。王晓又一次见到了梦中情人,他的心又变得汹涌起来。

由于王力宏从未谈过恋爱,他觉得张佳就像他的初恋。于是,他又满怀希望地向张佳表白,但张佳还是拒绝了。

被拒绝的王晓生心中爱恨交加,张佳的态度让他心中的占有欲走向极端,他生要杀死张佳及其为爱而死的想法。

2011年5月8日,王晓乘飞机从青岛飞往长沙,并联系了在长沙快递公司工作的一位姓李的网民。他让李某以收到快递为借口,邀请中南大学的张佳到他的公寓来。

张佳下了楼,见到了等了许久的王晓。王晓假装要送张礼物,让张回头。说完,他从礼品盒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刺向张家。

张佳被刺数刀,当场死亡。王晓笑着抱起张家的尸体,用那把杀了张家的刀刺向自己的心脏。

警方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对现场进行调查。奄奄一息的王被送进了医院。王某被成功治疗,但张佳却无法获救。

2012年6月12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判处被告人王晓死刑,并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

面对这样的判决,王晓在法庭上满意地笑了笑,放弃上诉,接受了判决结果。但张佳的父母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意,再次哭泣并晕倒。

世界那么大,为什么暗恋一朵花一个被封闭的年轻罪犯被自己的妄想症和占有欲拖入深渊,变成了以为自己是“种爱”的魔鬼,变成了永恒的仇恨,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这个男生这么极端的原因和他的家庭也是有关系的,告白的失败不是他被谋杀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对爱情的错误看法,男生杀害女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对爱情的看法存在问题,这可以说是扭曲的,告白失败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喜欢某人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但是拥有正确的爱情观非常重要,爱是美丽而残酷的,两人在一起很美。

如果不能在一起,就必须面对爱的苦涩

面对后者,无论你想如何减轻这种痛苦,一定不要伤害自己所爱的人。首先这是别人的选择,如果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你将不会伤害另一个人,许多人说的是因为爱而恨,我认为这只是爱自己的自私欲望,如果那个人不能满足你的某些愿望,那么你将会仇恨对方。

男生的方法非常极端

在被喜欢的人拒绝之后,他首先想伤害自己,然后想伤害他所爱的人。如果他喜欢对方,他也要摧毁她,如果男生喜欢她,为什么不追求呢,什么是失败,你还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好,让她看到你的亮点,还是放弃这种爱,祝福她,然后彼此不要再有联系,这是对爱情的普遍看法,人们的一些一般概念是从家庭教育中学到的。

从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袁的家庭教育不是很好,男生的人格问题非常严重,他所有的情绪都是非常消极的,没有乐观的因素,如果家庭教育适当,就不会发生,关于此事有一些细节,整个事件几乎没有看到男生的父母安慰,在男生的认罪失败后,男生虽然受伤了,但没有看到袁的父母关注这个问题,男生失踪期间仍未引起注意。

陷入爱情中的男男女女们很容易因为感情问题产生一些矛盾,做出一些伤人伤己的事而后追悔莫及。2011年的5月8日,中南大学发生了一场杀人案,男子持刀杀害女生后又想要自杀,事后女子死亡,男子被救。

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男子走到杀人的这一步,双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感情纠纷,归根究底就是一个情字。

王啸的生活

1988年,王啸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的一个普通人家,在王啸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王啸和母亲相依为命。可是没过多久,母亲带着王啸再婚了。

和新继父一起生活的王啸并不是那么自在,他在这个新家中感受不到任何温暖,一直封闭着自己的内心。年少的王啸不愿和他人交流,喜欢上了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

王啸辍学

在网络世界中,王啸可以畅所欲言,可是这样的生活也让他越来越依赖于此。

王啸从此不专注于学业,上完初中后就放弃了学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没有个正经职业。平时最多的时间都花在打游戏上,所以也让王啸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占有欲。

告白张佳

在2007年的时候,王啸认识了外貌出众的张佳,很快,王啸便对张佳心生爱慕,索性告了白。张佳以学习为由委婉地拒绝了王啸,而后两人便没有过再见面。

4年后的一天,在一场婚礼上,王啸又一次遇到了同样来参加婚礼的张佳。王啸心中欢喜,认为这是命中注定,从没有过恋爱经验的王啸认定了张佳就是他的人,于是,又鼓起了勇气向张佳告了白,谁知道又是委婉的拒绝。

想要一起死

2次告白被拒这让王啸深受打击,同时也让他在内心深处萌发了一个可怕的计划。那就是和张佳一起死:既然生不能在一起,死在一起也是好的。

杀害张佳

2011年的5月8日那一天,王啸先是前往了张佳所在的中南大学,因为在网上结识了一个在当地快递公司上班的网友,便恳请这名网友以取快递为名把张佳约到了门口。

很快,张佳便走下了楼。看到的不是快递员而是王啸,王啸见到了张佳忙走上前,谁知张佳见了他就要走,她被王啸一把拦住去路,还没等张佳站稳,王啸手中的匕首便冲着张佳猛刺数刀,刀刀致命。

自杀被救活

王啸的举动把周围的同学吓坏了,急忙报了警。见张佳没有了动静,王啸停了下来,看着张佳一动不动的身体,怀抱着她满意地笑了,接着便用手中的刀冲着自己的心脏刺了过去。警方接到报案后很快赶往了现场,把2人送到了医院。

遗憾的是,张佳因为伤势过重已经死亡,王啸则被救了回来,12年的6月12日,长沙市的当地法院对该案件进行了审判,依法判处王啸死刑。

面对这个结果,王啸并没有提出上诉也没有悔恨之意,而是十分满意,在王啸的意识中,他和张佳永远在一起了。

小结

案件就此告一段落,王啸到死都没有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他对张佳的感情从渴望变成为一种执念。生活中的偏执带到了感情中,总是在网络中的人很难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王啸的所作所为不值得原谅。

可怜坐在法庭上的张佳父母,面对王啸的不知悔改,看着女儿的死状,无能为力。虽然法庭给了死刑的判决,王啸得到了惩罚,可是张佳却再也不会回来了,愿张佳在天堂一切安好。

近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袁某在向同班17岁女同学小李(化名)表白失败后,持刀潜入小李寝室,趁其熟睡将其杀害,经审理驳回原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死刑,改判犯罪嫌疑人袁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事情回溯到2018年8月,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袁某决定到巴中高考复读班复读,在校期间,袁某喜欢上了同班同学小李,并在同年的11月11日向小李告白,却被小李以高考后再谈此事为由拒绝了。这一情况在小李的朋友李某1的证言中得到证实,李某1在证言中介绍,袁某第一次告白时小李曾将袁某通过QQ约小李的聊天记录给她看,并邀请她一同去。在告白现场,“袁某表白,小李拒绝了,袁某站在那里一直不走,我去劝,袁某才走了”,此后袁某又纠缠小李多次均被拒绝。

据多名二人的朋友及班主任廖某的证言,在告白失败后,袁某曾用美工刀将自己的左手割伤,并于11月14日向班主任廖某请假回家。但据廖某证言,袁某申请请假8节课称要回家调整,但向袁某父亲电话询问却发现袁某并未回家,随后廖某在当地网吧寻找袁某未果。直至同月16日袁某才返校上课,表现正常。

这一平静持续到11月18日,当天晚上9点左右袁某从学校对面的文具店购买了一把水果刀,带着断线钳、锯条和水果刀进入学校,在小李的寝室外观察。据一家五金店的店主曹某证言,在事发一个月前的一天上午,袁某曾来到他店里称要购买可剪小拇指这么粗钢筋的钳子,随后从店内购买了一把断线钳和两个锯条。袁某在小李寝室外等待到熄灯后,于次日(11月19日)凌晨2时,开始用断线钳和锯条破坏小李寝室阳台上的护栏,三小时后破开并进入寝室,将熟睡中的小李当场杀害,随后用同一把刀自杀,经当地医院抢救生还。

袁某行凶过程被和小李同寝室的小王(化名)发现,据小王证言,在19日当天5点多她突然听到小李在“啊啊啊”的叫,察觉不对打开床头灯便看到袁某背对着她,“喊了好几声袁某他没理,双手在动,继续压在小李身上”,随后寝室里的人都被惊醒跑出去找宿管阿姨。袁某行凶被寝室管理员熊某、米某发现后报警并拨打110,小李经医务人员检查当场死亡。

针对此案,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袁某提起上诉。

据二审上诉理由,袁某称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案为感情纠纷引起、有坦白认罪悔罪情节、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等数项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

最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袁某无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李二人为同学关系,将多项上诉理由驳回,认定在审理期间,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宣判撤销原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01

针对这起新闻,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提出建议应该怎样委婉的拒绝人。难道学习一下怎样委婉的拒绝人已经成为一项求生技能?

作为一个亲职教育类的公众号,我比较关心袁某疯狂背后的心理动因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与人际能力相关的议题当中,经常出现将“占有”误解为爱情或友情的权利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婴儿对他人是有绝对的占有欲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环绕他身边的妈妈不只是想占有而已,甚至视为是他世界的一部分。慢慢地,虽然他知道照顾他的这个人比他还更有力,但无法遏止的占有欲,还是让长大后的他跑到父母的床上(潜意识里不甘心爸爸占有了妈妈),或是在上弟妹出生后又有了尿床赖皮等退行行为(潜意识里以为回到昔日的幼小就可以继续占有父母)。

当然,更不用讲狠狠地咬母亲的乳房或其他攻击动作了。这些动作背后其实是有着强烈的毁灭欲望,小孩如果有这些侵略性动作,因为还小,大人们也就觉得是可爱的。但是,如果长大到个头跟父母一样高了,还有这些攻击行为,其实是十分具有伤害性的,足以危及一个人的身体安全,甚至是要命的。

只是,随着成长,从婴儿到小孩,人们开始学会自己不再有权利占有另一个人,即使他和另一个人的关系是多么深厚。从占有到分享,从一个人的世界到两个人的世界,甚至是可以容纳两个还在成长变化的意识的世界,这中间,存在着许多的发展。

然而,像情杀这类的现象,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许多没发展成谋杀或严重冲突的,却也充满了跟占有欲有关的严重冲突。

02

我想起大学里的一件事,虽然后果没有发展到袁某这么严重,却让我们看到了冰山下的情形,让人不寒而栗。

有位同学和女朋友吵架,女朋友跑了。然后,他妈妈来到了学校……

大一的时候,他们俩便认识了,开始交往。没几个月,随着摩擦的增加,女孩子表示要分手一阵子冷静一下,那同学便呆在寝室不愿上学了,甚至还有意无意地表示有自杀的念头。

这位疼爱自己儿子的妈妈,简直吓坏了。她去找那位女孩,也找女孩的父母,希望能帮助她儿子走出来。女孩的父母听到她儿子的状况,忧郁症啦、自杀倾向啦、抗拒上学而旷课太多遭退学啦,也十分善良地劝女儿帮帮忙。

这女孩也果真回去了,而且真诚地给这位男同学再一次机会,绝非虚与委蛇。

没想到,这一次冲突更严重了。妈妈的宝贝儿子在教室里看到女友和其他的同学们愉快地聊天,几乎要抓狂了。他不断指责女友:“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情不好吗?为什么没安慰我,还刺激我呢?”“当初复合不是要重新再来吗?怎么自己男友心情不好,还在和别人打情骂俏?”甚至最后,说着说着激动起来,还揍了女友好几拳。

这次,女方父母出面了。女孩子才说,原来上次分手就是因为出现了好几次这样的暴力,而每次事后男孩都苦苦相求,表示会痛改前非,表示都是自己最近一切不顺遂才会如此的,女儿才一次又一次给他机会。女孩的父母了解了这一切,一方面愧疚自己劝女儿帮忙,竟是将女儿送入虎口;另一方面,更是愤怒无比,在电话里悍然阻止了要去送礼探伤的男孩妈妈:“你再来,我们就去告你儿子!”

03

这样的危险情人,充斥在每一所大学或中学里;不管是排名前面的好学校,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形。如果这些危险情人没有成长,一切没有改变,以后将成为家庭暴力的加害者。然而,他们的父母可能压根没有想到这些,他们还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单纯而善良的,从来就没和危险情人或家暴加害人这一类可能性做任何的联想。

袁某二审改判,父母应该出了不少力。改判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了,袁某是没有经济实力做到这一点的。

这样的小孩,如果不是有无止境帮忙的父母帮他挡住一切应有的处罚或应有的代价,他们早就该学会自己无止境的欲望是该自我控制了,他们原本就不是这世界的神祗,而世界也不是围绕着他而转。

2009年1月21日,美国维吉尼亚发生了一起让人毛骨悚然的杀人案。当晚,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生生活中心的咖啡馆内有一名女子被人杀害。

警方接警后立刻赶到现场,发现全身是血犯罪嫌疑人并未逃走,而且他的手中,还提着一个女孩的头颅……

案情经过

案犯朱海洋,男,中国浙江宁波人,是上海海洋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1级的国际贸易系学生。2008年秋季,朱海洋来到美国留学,在维吉尼亚理工大学读农业和应用经济学博士。

死者杨欣,女,2009年1月8日来到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读会计学专业,并且在案发前刚刚拿到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

警方根据调查,发现死者杨欣为学校提供的紧急联系人档案是案犯朱海洋,所以警方初步认定两人之前认识,并且对二人身边朋友进行了询问。

警方得知,朱海洋和杨欣之前并不认识,两人是由同校朋友介绍才相识,并且朱海洋曾经在杨欣来美国时去机场接机,后来由于当时寒假学校宿舍并未开放,杨欣曾在朱海洋租赁的公寓中借宿过。

朱海洋对长相姣好的杨欣很有好感,并曾经对杨欣表明自己的爱意,但是被杨欣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因为杨欣已经有了男朋友并已经计划与其结婚,因此朱海洋深受打击。

朱海洋在1月21日晚上将杨欣约到了学校大学研究生生活中心,对其再次表白,但是还是遭到拒绝,多次遭拒的朱海洋怒火中烧,并用刀子杀死了转头要走的杨欣。

他的举动吓坏了旁边的人,人们都不明白这个刚刚还在笑着对女孩表白的小伙子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人们缓过神后报警。

而杀死杨欣的朱海洋还没结束他罪恶的杀戮,他似笑非笑的看着杨欣的尸体,用左脚踩着倒在血泊中的杨欣,右脚单膝跪地,举起了手里的屠刀,一刀一刀的把杨欣的头颅割了下来…

案件结果

警方赶到后,立刻逮捕了满身是血并提着受害人头颅的朱海洋,朱海洋对其杀害杨欣的罪行供认不讳。

2009年12月21日,美国维吉尼亚为“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国籍留学生朱海洋杀人斩首案”举行了案件听证会,案犯朱海洋被指控一级谋杀罪名,并且其本人当场认罪,维吉尼亚州蒙哥马利郡巡回法庭接受了朱海洋的认罪。

2010年4月19日,维吉尼亚州法院对朱海洋杀人斩首案进行了审判,并裁定其一级谋杀罪名成立,并判处其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最后的话

爱让人幸福,爱让人盲目,爱让人痛苦,但爱不会让人疯狂。朱海洋因为对杨欣执念的爱意而惨下杀手,完全是由于他自己内心的自私,他渴望占有,而在得不到的时候,便想要毁掉。

自私的占有欲让前途无量的研究生变成了恶魔杀人犯,不过,善恶有报,任何人做了恶事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正义的审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5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