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情杀案回顾:因表白被拒恼羞成怒,对女子痛下杀手! 后来怎样?

中南大学情杀案回顾:因表白被拒恼羞成怒,对女子痛下杀手! 后来怎样?,第1张

案件背景

案件发生在2011年5月8号下午3点,中南大学南校区公寓发生了一起命案,犯罪嫌疑人王啸持刀杀害被害女学生张某,张某当场死亡。王啸在确认张某死亡后,心中已经产生了死志,于是持刀捅向自己的胸口,随后被路过的学生叫救护车救走,王啸存活了下来。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王啸对一个中南大学的女学生下此毒手,请随同小编走进中南大学情杀案,一起探寻案件背后的真相。

人物介绍

受害人张某,女,山西人,家庭富裕,生前就读于中南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的她并没有恋爱的想法,她对自己未来情侣的要求也是有一定标准的。

凶手王啸,1988年出生,山东青岛人。初中毕业后的他选择了去社会闯荡,由于学历不足又没有一技之长,他在社会上并没有固定的职业,平时也没有什么爱好,经常宅在家里打游戏。

案件缘由

王啸与张某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认识,王啸在看见张某的第一眼就沦陷了,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只是点头之交而已,也许是阴差阳错,王啸与张某的舅舅相识,于2011年5月2日参加张某舅舅的婚礼。

在婚礼上王啸再次见到了让他日思夜想的人。他觉得经过了4年还能相遇,一定是上天给他安排的姻缘。他开始大胆地向张某表达自己的爱意。

眼界开阔的张某看不上这个初中毕业的王啸,便委婉拒绝了他。心胸狭隘的王啸觉得这个女人不应该让别人拥有,于是计划将张某杀害,然后自杀陪她一起离去。

案件经过

王啸心有不甘,因为张某拒绝了他以后便和他断了联系。他为了和张某再次见面,在5月8日那天冒充快递公司的送货人员,多次联系张某说有她十分重要的快递,张某由于是在学校里,对周围人的防备心没有那么强烈,于是就一个人下楼去拿快递了。

此时伪装成快递员的王啸再次见到了他内心中的爱人,假意让张某拆开快递验货,转身从车中取出刀具,在张某的颈部、胸部、肩部、背部猛刺数刀,由于受伤严重,张某在呼喊几声救命后当场身亡。

王啸在确认张某死亡后,开始了自杀,不料被听到呼喊后赶来的中南大学学生所看到,及时地将王啸送进了医院,王啸被救治。

案件结局

2012年6月12日上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南大学杀人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王啸进行宣判,王啸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处以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啸对此结果并没有感到诧异,他在约张某出来的那一刻,他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

写在最后

小编想说,感情这种事情是不能够将就的,一方面的单相思可以,但是为了得到心目中的人做出不择手段的事情是十分可耻的。王啸的罪行使得一位有着美好前程的年轻女孩遗憾地离开人世,仅仅是因为感情而失去了理智,真是害人又害己!

情人节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们大家肯定都想到了,就是说在这个日子大家可以在这里尽情放肆,但是没有想到就是说有的人在情人节这天,却感觉到非常的悲痛呐。就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小女孩表达自己的心情。但是却没有想到,就是说男子在这个时候要对自己的女孩进行了伤害,对于这样恶劣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感觉到真的是让人非常无法去理解。

同时对于这样的行为必须要接受严重的法律惩罚,这也是我们大家所能够去明白的道理的。所以根据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明白的问题就是说这个男的他已经是触犯了严重的情况的事件,所以上面的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必须要做出严厉的惩罚。这也是我们所能够去理解范围之内的事情。同时对于现在这样整体问题我们可以明白了,就是说现在人们的整体综合素质还是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不然也就不会发生这样恶劣的事件了。

对于现在这样总体问题还是在进一步的整合中的成本可以看的出来,就是说对于这个事情也是让人们感觉到非常的无语,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就是说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也要遭受严厉的惩罚。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让这个男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是在哪里,否则他会对以后的女性也会造成同样的伤害,这也是我们不望去看到的了。所以对于现在当前这个行为,我们应该明白,就是说对现在总体这样情况发生,也是值得引起我们那个注意。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发现了在相关的摩擦的话,一定要记得大家要好好的进行相应的沟通,这样样的话才是非常正确的行为

而不要去用暴力手段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样对于当事人或者受害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事情,这对于我们而言也是能够去进行理解的。同时我们大家也能够去想象的到,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发生了很多这样的乌龙事件的了。所以面对这样问题的时候应该还是要进行相应的注意了,只有这样的话才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各项问题,这也是我们大家都能希望看到解决的办法的了。同时对于这个男子我们那也能想象的到他的惩罚一定是非常严厉的,这也是我们都能够进行明白的了。

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会面临着谈恋爱,对于如何树立一份正确的感情观,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首先我觉得在中小学,特别是在中学,老师还有家长都应该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感情,不要找借口说现在的孩子还小,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才是感情,其实上初中以后,对于异性的好感可能在孩子们心中也已经在悄悄的萌芽,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份正确的感情观。

学校其实可以开展关于感情这类的讲座,我觉得对于很多中国的老师,或者是家长来说,对于感情这个东西在孩子面前都不太愿意谈起,其实我觉得和未成年人谈论感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是要从小就要树立好孩子们的感情观,已经上中学的孩子们,他们已经在慢慢的长大,我觉得这个时候和他们讨论感情观的话,还是有一些好处的,第二个就是作为家长或者是学校,应该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才是喜欢,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教会他们在爱情当中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什么才是正确的感情观呢?我觉得在我看来,正确的感情观就是当你有了一段恋爱之后,你就要承担起责任,一定要对自己的另一半负责,也要对这段感情负责,不能够花心,一定要对待自己的另一半忠诚,而且如果你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拒绝你的话,也不需要气馁,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也不能够去勉强别人,如果别人拒绝你的话,你就大大方方的表示没关系,在感情当中一定要大度。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想要维护好一段感情的话,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在爱情当中,我们也不能够太偏执,也不能够太卑微,爱情是平等的。

近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袁某在向同班17岁女同学小李(化名)表白失败后,持刀潜入小李寝室,趁其熟睡将其杀害,经审理驳回原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死刑,改判犯罪嫌疑人袁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事情回溯到2018年8月,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袁某决定到巴中高考复读班复读,在校期间,袁某喜欢上了同班同学小李,并在同年的11月11日向小李告白,却被小李以高考后再谈此事为由拒绝了。这一情况在小李的朋友李某1的证言中得到证实,李某1在证言中介绍,袁某第一次告白时小李曾将袁某通过QQ约小李的聊天记录给她看,并邀请她一同去。在告白现场,“袁某表白,小李拒绝了,袁某站在那里一直不走,我去劝,袁某才走了”,此后袁某又纠缠小李多次均被拒绝。

据多名二人的朋友及班主任廖某的证言,在告白失败后,袁某曾用美工刀将自己的左手割伤,并于11月14日向班主任廖某请假回家。但据廖某证言,袁某申请请假8节课称要回家调整,但向袁某父亲电话询问却发现袁某并未回家,随后廖某在当地网吧寻找袁某未果。直至同月16日袁某才返校上课,表现正常。

这一平静持续到11月18日,当天晚上9点左右袁某从学校对面的文具店购买了一把水果刀,带着断线钳、锯条和水果刀进入学校,在小李的寝室外观察。据一家五金店的店主曹某证言,在事发一个月前的一天上午,袁某曾来到他店里称要购买可剪小拇指这么粗钢筋的钳子,随后从店内购买了一把断线钳和两个锯条。袁某在小李寝室外等待到熄灯后,于次日(11月19日)凌晨2时,开始用断线钳和锯条破坏小李寝室阳台上的护栏,三小时后破开并进入寝室,将熟睡中的小李当场杀害,随后用同一把刀自杀,经当地医院抢救生还。

袁某行凶过程被和小李同寝室的小王(化名)发现,据小王证言,在19日当天5点多她突然听到小李在“啊啊啊”的叫,察觉不对打开床头灯便看到袁某背对着她,“喊了好几声袁某他没理,双手在动,继续压在小李身上”,随后寝室里的人都被惊醒跑出去找宿管阿姨。袁某行凶被寝室管理员熊某、米某发现后报警并拨打110,小李经医务人员检查当场死亡。

针对此案,四川省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随后,袁某提起上诉。

据二审上诉理由,袁某称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案为感情纠纷引起、有坦白认罪悔罪情节、愿意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等数项理由,要求法院从轻处罚。

最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袁某无精神疾病,作案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袁某与小李二人为同学关系,将多项上诉理由驳回,认定在审理期间,袁某有认罪悔罪表现,并愿意赔偿家属经济损失,宣判撤销原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袁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01

针对这起新闻,众说纷纭,甚至有人提出建议应该怎样委婉的拒绝人。难道学习一下怎样委婉的拒绝人已经成为一项求生技能?

作为一个亲职教育类的公众号,我比较关心袁某疯狂背后的心理动因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与人际能力相关的议题当中,经常出现将“占有”误解为爱情或友情的权利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婴儿对他人是有绝对的占有欲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对环绕他身边的妈妈不只是想占有而已,甚至视为是他世界的一部分。慢慢地,虽然他知道照顾他的这个人比他还更有力,但无法遏止的占有欲,还是让长大后的他跑到父母的床上(潜意识里不甘心爸爸占有了妈妈),或是在上弟妹出生后又有了尿床赖皮等退行行为(潜意识里以为回到昔日的幼小就可以继续占有父母)。

当然,更不用讲狠狠地咬母亲的乳房或其他攻击动作了。这些动作背后其实是有着强烈的毁灭欲望,小孩如果有这些侵略性动作,因为还小,大人们也就觉得是可爱的。但是,如果长大到个头跟父母一样高了,还有这些攻击行为,其实是十分具有伤害性的,足以危及一个人的身体安全,甚至是要命的。

只是,随着成长,从婴儿到小孩,人们开始学会自己不再有权利占有另一个人,即使他和另一个人的关系是多么深厚。从占有到分享,从一个人的世界到两个人的世界,甚至是可以容纳两个还在成长变化的意识的世界,这中间,存在着许多的发展。

然而,像情杀这类的现象,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许多没发展成谋杀或严重冲突的,却也充满了跟占有欲有关的严重冲突。

02

我想起大学里的一件事,虽然后果没有发展到袁某这么严重,却让我们看到了冰山下的情形,让人不寒而栗。

有位同学和女朋友吵架,女朋友跑了。然后,他妈妈来到了学校……

大一的时候,他们俩便认识了,开始交往。没几个月,随着摩擦的增加,女孩子表示要分手一阵子冷静一下,那同学便呆在寝室不愿上学了,甚至还有意无意地表示有自杀的念头。

这位疼爱自己儿子的妈妈,简直吓坏了。她去找那位女孩,也找女孩的父母,希望能帮助她儿子走出来。女孩的父母听到她儿子的状况,忧郁症啦、自杀倾向啦、抗拒上学而旷课太多遭退学啦,也十分善良地劝女儿帮帮忙。

这女孩也果真回去了,而且真诚地给这位男同学再一次机会,绝非虚与委蛇。

没想到,这一次冲突更严重了。妈妈的宝贝儿子在教室里看到女友和其他的同学们愉快地聊天,几乎要抓狂了。他不断指责女友:“你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情不好吗?为什么没安慰我,还刺激我呢?”“当初复合不是要重新再来吗?怎么自己男友心情不好,还在和别人打情骂俏?”甚至最后,说着说着激动起来,还揍了女友好几拳。

这次,女方父母出面了。女孩子才说,原来上次分手就是因为出现了好几次这样的暴力,而每次事后男孩都苦苦相求,表示会痛改前非,表示都是自己最近一切不顺遂才会如此的,女儿才一次又一次给他机会。女孩的父母了解了这一切,一方面愧疚自己劝女儿帮忙,竟是将女儿送入虎口;另一方面,更是愤怒无比,在电话里悍然阻止了要去送礼探伤的男孩妈妈:“你再来,我们就去告你儿子!”

03

这样的危险情人,充斥在每一所大学或中学里;不管是排名前面的好学校,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都有这样的情形。如果这些危险情人没有成长,一切没有改变,以后将成为家庭暴力的加害者。然而,他们的父母可能压根没有想到这些,他们还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单纯而善良的,从来就没和危险情人或家暴加害人这一类可能性做任何的联想。

袁某二审改判,父母应该出了不少力。改判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赔偿受害者家属经济损失了,袁某是没有经济实力做到这一点的。

这样的小孩,如果不是有无止境帮忙的父母帮他挡住一切应有的处罚或应有的代价,他们早就该学会自己无止境的欲望是该自我控制了,他们原本就不是这世界的神祗,而世界也不是围绕着他而转。

英雄朱海洋的案子,他是浙江宁波人。他于2001年被上海海洋大学录取,并于2008年出国留学,这要归功于他的努力学习和优异的成绩。在公共事务及政策研究所,朱海洋继续攻读农业和应用经济学博士学位。不管是在同学还是老师的眼中,朱海洋都是一个朴实勤奋的形象。

另一个主角,杨欣,于2009年1月8日来到美国,和朱海洋在同一所大学学习会计。外国相识的两个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本应前途光明,却意外地因为一次意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来自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异国他乡的朱海洋和杨欣彼此认识,从而产生了“老乡”之间的心灵共鸣。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外国环境中,遇到一个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老乡” ,所以杨欣很高兴。对杨欣来说,朱海洋是一个热情的“大四” ,帮助他适应国外的环境,并带他一起去学校了解情况,即使宿舍一开始没有开放,朱海洋也安排杨海洋暂住。

对朱老师来说,杨老师满怀感激之情。但是对于杨来说,朱不仅仅是一个”同胞”。面对热情开朗,英俊潇洒,表现出色 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女孩,朱海洋不禁被杨欣所吸引,对她产生了感情。他们相遇后不久,朱海洋向杨欣表达了爱意。收到朱海洋的坦白,令杨欣非常害怕,杨欣本身就有一个男朋友,两人情绪稳定并计划结婚,朱海洋坦白,杨欣明确表示拒绝。

但坠入爱河的朱不肯放弃,反复追求杨,表白心意。案发当天是1月21日,朱海洋将杨欣悦赶了出来,准备再次向杨欣表达自己的心意。像往常一样,杨老板拒绝了朱海洋的提议。接二连三的拒绝让朱海洋很生气,起身拿起刀子将杨欣杀死,看着杨欣倒在血泊中,朱海洋也似乎很恨,然后拿起刀子将杨欣的头割下。警方逮捕了朱,他承认杀害了她,2014年4月19日,他因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

对杨欣来说,朱海洋是一个热情的“大四” ,帮助他适应国外的环境,并带他一起去学校了解情况,即使宿舍一开始没有开放,朱海洋也安排杨海洋暂住。对朱老师来说,杨老师满怀感激之情。但是对于杨来说,朱不仅仅是一个”同胞”。面对热情开朗,英俊潇洒,表现出色 各方面都很完美的女孩,朱海洋不禁被杨欣所吸引,对她产生了感情。他们相遇后不久,朱海洋向杨欣表达了爱意。收到朱海洋的坦白,令杨欣非常害怕,杨欣本身就有一个男朋友,两人情绪稳定并计划结婚,朱海洋坦白,杨欣明确表示拒绝。但坠入爱河的朱不肯放弃,反复追求杨,表白心意。

案发当天是1月21日,朱海洋将杨欣悦赶了出来,准备再次向杨欣表达自己的心意。像往常一样,杨老板拒绝了朱海洋的提议。接二连三的拒绝让朱海洋很生气,起身拿起刀子将杨欣杀死,看着杨欣倒在血泊中,朱海洋也似乎很恨,然后拿起刀子将杨欣的头割下。警方逮捕了朱,他承认杀害了她,2014年4月19日,他因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

收到朱海洋的坦白,令杨欣非常害怕,杨欣本身就有一个男朋友,两人情绪稳定并计划结婚,朱海洋坦白,杨欣明确表示拒绝。但坠入爱河的朱不肯放弃,反复追求杨,表白心意。案发当天是1月21日,朱海洋将杨欣悦赶了出来,准备再次向杨欣表达自己的心意。像往常一样,杨老板拒绝了朱海洋的提议。接二连三的拒绝让朱海洋很生气,起身拿起刀子将杨欣杀死,看着杨欣倒在血泊中,朱海洋也似乎很恨,然后拿起刀子将杨欣的头割下。警方逮捕了朱,他承认杀害了她,2014年4月19日,他因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

爱情应该建立在双方自愿沟通的原则之上,正如俗话所说,“强迫瓜不甜” ,因为他们对爱情的痴迷,最终使别人绝望。作为对此案的回应,互联网上沸沸扬扬,许多人甚至谴责杨,指出这种”受害者犯罪理论”无疑是在受害者家属的伤口上撒盐。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一个男孩的偏执,最终毁掉的不仅是一个女孩的生活,也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本来一个女孩应该有一个完美的生活,会有自己的尊重和爱的丈夫,成为一个温柔的母亲 但这一切,却被另一个男人“偏执变态”的爱绑架,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杨心曾多次拒绝朱,而朱总是追求,甚至有“不能毁灭”的极端想法,造成了这样的悲剧。看到这个案子让我想起陈檀蕾杀死她的丈夫,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陈檀蕾扭曲,执著的欲望,要永远控制她的丈夫,面对一个越来越不受她控制的丈夫,最终杀死他们。只是不想被拒绝,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想法,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这种自以为是的”爱”其实不是爱,而是”占有”

这个人被判死刑之后就是害怕,称自己有精神病,但是根本没有悔过之意。

袁某和李某就读一所学校,袁某因为高考没有考中理想的学校所以在李某的学校复读,袁某因为自己复读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慢慢的就对李某这个平时对自己各方面有帮助的女孩子产生了恋爱之慕,在某一天袁某借机向李某表白,但是因为他们是在同读高三,各自的学习压力都非常大,所以李某拒绝了袁某的表白,表示恋爱这些事情要等高考完之后再说,正是因为李某拒绝了袁某,让袁某产生了偏激的想法。

袁某买了工具在2018年11月19日潜入女生宿舍,对李某行凶,也对自己的颈部刺了一刀准备自杀,但是最终袁某还是被抢救过来了,但是李某却永远在这一天沉睡。警察将袁某逮捕后,提起诉讼,一审法院将袁某判了死刑,但是袁某在一审判决后提起诉讼,袁某认为自己有精神疾病,一审没有鉴定,而且他的父母代他向李某的父母赔偿,并取得了谅解,并且自己有悔罪之意,不应该判处以死刑。二审法院认为袁某确实有悔罪之意,可以酌情对他从轻处罚,死刑可以不立即执行,改为死缓,判决缓期两年执行。

2018年11月19日原本在花一样的年纪的李某拥有光明有前途的未来,但是袁某却让她的生命永远的停在那一天。袁某不能因为称自己有精神疾病,并且有悔罪之意就被判轻,他应该要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他让一个无辜的女孩子永远的离开了人世,没办法继续孝敬她的父母,没办法在花一样的年纪享受她应该有的青春,也没办法拥有自己的人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袁某剥夺了她的权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916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1
下一篇2024-0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