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是什么

白肉是什么,第1张

白肉指的是鱼肉、虾肉、贝类、鸡肉、鸭肉、植物肉。

白肉是一个营养学上的词,广义上是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白肉可以包括鸟类、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或双壳类动物等。

可以发现这些肉类,在生的情况下,基本都呈现白色,所以就有了“白肉”之称,虽然三文鱼在生的情况下,也是红色,煮熟的虾蟹也都是红色,但都不能算作红肉,因为烹饪后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白肉、红肉的标准,就像猪肉烹饪后变成白色,也还是红肉。

在以前,基本上都是以红肉为主,也就是猪肉为主,现在全民养生,追求健康生活,所以逐渐推荐多使用白肉,减少红肉摄入量,主要是因为白肉能提供丰富蛋白质,而且脂肪含量比较低,不容易造成“三高”。

白肉和红肉的区别:

1、红肉与白肉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颜色,这是我们肉眼可见最容易分辨的。那么导致红肉与白肉颜色不同的原因就是红肉中含有铁红素和肌红蛋白,这两种元素可以让肉质看起来红润,而白肉中不含有这两种元素,所以呈现白色,这就是白肉与红肉最大的区别之一。

2、白肉和红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除了蛋白质外,它们其他的营养元素含量差别比较大。比如,红肉之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对我们来说没有多少好处,而白肉之中饱和脂肪酸相对于红肉中的较少,大部分都是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对我们的身体大有益处。

3、“红肉”指的是在烹煮前呈现红色的肉类,一般指的是家畜的肉,常见的红肉有猪肉、牛肉、羊肉、兔肉等,具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肌红蛋白等。而“白肉”指的是烹煮前呈现白色的肉类,一般指的是水产类和海鲜类,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白肉有鸡肉、鱼肉、虾等,这些肉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你好!

如果说“白肉”的定义的话,会有很多的。 下面细说下:

第一个含义:

白肉是一个营养学上的词。狭义上指家禽的肉,特别是鸡胸;之所以叫白肉,是因为鸡肉是白色的。这个概念在广义上还能扩展到红肉之外的肉类。 

白肉可以包括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虽然三文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 

烹饪好后的食物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红肉或白肉的标准,如猪肉虽在烹饪时变为白色,也仍然是红肉(在美国铺天盖地的广告称其为白肉,仅是一种市场推广手法而已)。 

第二个含义:非烹调意义上的:

人大腿内侧的肉。

第三个含义:

在我国古代,确切说是在宋代,把肉食品叫做“白肉”。

第四个含义:

专指去油的肉,也泛指熟猪肉。

第五个含义:

专指人类白净的肌肤。

最后一个含义: 一道沪菜名菜,叫“蒜泥白肉

严格说,猪肉属于红肉。猪肉只是颜色为白色而已。真正的白肉含有用于迅速产生能量的“快”肌肉纤维。红肉含有适于长时间活动的“慢”肌肉纤维。陆地动物的肌肉主要是由“慢”纤维构成的。在肌红蛋白的作用下,它们的肌肉显示为红色。动物越好动,它的肉色就越红。猪肉发白是因为猪不好动,猪身上的肌肉并不富含肌红蛋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83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