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哪些文物?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哪些文物?,第1张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很多文物,很有观赏价值。那么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文物有哪些呢?

英语学习日积月累唐代的酒器——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国宝。是大唐文物展中囤积的何家村最珍贵的一件文物,长155厘米,直径59厘米。1970年在西南郊何家村出土。它是中国第一批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瑰宝。兽首玛瑙杯由稀有美玉材料——包裹丝玛瑙制成。玉雕的小端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头像,眼睛圆睁,炯炯有神。动物头上有两个弯曲的羚羊角与杯体相连,强壮有力。动物头部的吻部镶有黄金,用作杯塞。兽首玛瑙杯,造型逼真生动,动于无声,充满艺术感染力。从选材、设计到工艺,堪称唐代最精美的玉雕艺术。它是唐代唯一的精美玉雕,是唐代最精美的玉器,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有170多万件文物,从古人类初期使用的简单石器,到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超过百万年。所以博物馆一直有“给我一天,还你一万年”的说法。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三个展区,按时间顺序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从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到独具特色的汉唐金银器,还有各种陶俑和独具特色的唐墓壁画。

字体这个鼎是西周早期的文物,1972年在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出土。它高77厘米,直径565厘米。腹部,嘴折叠,边缘折叠,耳朵站立,腿站立,垂直门和下边缘和上脚的饕餮图案。鼎内壁铸有四行28字铭文,意思是:某年八月初,王江收回了原本给师傅的土地,送给了你,于是你做了这个鼎作为纪念。碑文反映,“是天下之王土乎?“逐地、王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实物资料。王是最高的地主。他可以随意把土地和庄稼人给下属,他也有收回土地的权利。他的大臣们对国王赐予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从其形制和铭文可以看出,它是西周初年的一件器物,对古史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补充和证明历史的铭文。

1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伍肆丁薇,高365cm,口径343cm,腹深195cm,重115kg,1975年在岐山县董家村出土。两只耳朵,三条腿,扁棱向外折,小腹向外翘起,鼎外底积了一层厚厚的烟灰,身内壁铸有19行207字——纹腹口底饰以细密的雷纹,记录了魏与邦因土地赔偿而发生的一起违约案。它对研究西周时期的法律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鼎》中的铭文反映了西周中期,一部分土地实际上是私有的,但土地的转让仍要经过王朝的诸侯,这表明贵族对土地的处置已经得到了制度的默许。是研究西周中期社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对历史学家和法学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西周_鼎

多佑鼎是西周晚期的文物,高515厘米,直径50

3西周五祀卫鼎

皇后印,高2厘米,长28厘米,重33克,用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乡郎家沟。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玉石坚硬致密,无任何渗水现象。印体为方形,纽扣为高浮雕卧虎。跳跳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肢有力,眼睛宽阔,眼球圆突,隆鼻,嘴唇方方正正,张口露牙,耳朵向后驼,尾巴藏在云纹中,背部刻有随身体摆动的粗壮曲线,六颗上牙刻有阴线。母老虎的腹部下面钻了一个洞,用来穿丝带。印章台的四边为平齐的长方形,刻有负线的长方形盒子,盒子内刻有四个相互倒置、相互链接的云纹图案,每个云纹图案通过双负垂直线与边框相连。阴沟里还有一些朱砂。印章正面刻有“女王印章”字样。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笔画粗细均匀。熟练的雕刻技术是罕见的。755-79000年:“皇后敕令,文同皇帝,皇后印,金杀虎钮。”这种印刷系统和印章符合中国的系统。由于该地遗址距离汉高祖与吕后合葬的长陵约1公里,推测为吕后的财产,是汉高祖唯一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4西周多友鼎

金、银、铜、竹结熏蒸器,高58cm,直径9cm,底径133cm,重257kg,1981年陕西省兴平县茂陵一号墓葬出土,属国家一级文物。形似高柄竹节豆,盖似博山。它是鎏金镀银的(鎏银),两只蟠龙雕在一个圆脚底盘里,都是用头顶着托盘的肚子。盘肚下部有十组三角形,龙头向后看。龙的身体从波浪中解脱出来,线条流畅,造型奇妙。炉盖的外面刻着“内”字汉武帝称“杨信”只有他的妹妹杨信为长公主。阳信家族应该是汉武帝的妹妹阳信长公主的家族。本来是未央宫里的东西,后来给了养心殿。

5西汉皇后之玺玉印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18件国宝中,只有两件从未在境外展出,其中一件是鎏金舞马衔杯和银壶。

镀金舞马衔杯银壶,高143厘米。1970年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壶的形状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皮肤的形状。壶呈扁圆形,一端有一个小竖口,上面有一个莲花花瓣盖的壶盖,壶顶有一条银链与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造型既方便外出骑马狩猎,又方便日常使用,可见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匠心。银壶的两侧,用浮雕技术塑造了一匹骏马,它的头在奔跑,尾在击鼓,尾在跳舞。壶上之马是唐代著名的舞马形象。据记载,在公元《汉旧仪》年间,玄宗在宫中驯养了400匹舞马。每年八月初,玄宗生日那天,这些跳舞的马就披上华丽的衣服,按照“倒杯乐”的节拍跳舞庆祝生日。高潮时,马跃人在三层床上跳舞,有时壮汉们把床掀开,让马走。还有一首诗描写了舞马在演出后的神态:“又有题杯终宴曲,尾醉如泥。”这个壶中的舞马形象正好与书中的记载相印证,是不可多得的文物。

6汉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

阙楼礼仪图,高296-420厘米,宽976-928厘米。1971年,陕西省乾县义德太子墓出土。益德太子李忠润是唐中宗李习安的长子,也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大足元年(701年),他被武则天诽谤,棒杀,时年19岁。中宗复辟后,神龙二年(706年),何

宫女图,高176 cm,宽1965 cm。1960年,陕西省乾县唐代永泰公主墓出土。绘于墓室东墙南侧。这幅画是国宝级文物。中共抽9人。第一个人单刀梳发,半转发髻,目光向前,双手放在腹部前,挺胸向前走,看起来豪华优雅。后来有一个人头发扎了个发髻,回头看了一眼,好像在跟别人说什么。其余的七个丫鬟都把头发挽成半髻、一髻或双髻。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单人平台、一把团扇、如意、一个方盒子、一把高足杯、尘土和行李,慢慢地侧着身子走着。除了两个穿着男式长袍外,其余七个都穿着窄袖,袒胸短袖,肩上披着丝帛,下穿红黄绿长裙,脚上都是云朵。画面生动,好像是一幅伺候床的画面。

7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马球图,高229,宽688厘米。1971年,陕西省赣县张淮亲王墓被发掘。这幅画画在墓道的西墙上。有20多个骑士,都穿着两种色调的窄袖长袍,戴着帽子,穿着黑靴子。壁画突出了五个拿着月牙棍的骑自行车的人赶着马去抢球。第一个骑手是反向划水,其余纵马与他会合。10多人骑着马后,行者骑着母马,或在山中奔跑,或在空中疾驰。他穿着绿色长袍,红色翻领,目不转睛地盯着看,没有带球棍。以连绵起伏的山峦为背景,五棵孤独的古树点缀着空寂的画面,对应着墓道东墙的“旅行地图”中的古树。这张图是最早的关于马球的影像资料。

8唐阙楼仪仗图(两组)

狩猎旅行图,高100-200 cm,长890 cm。1971年,陕西省赣县李习安墓出土。原图分成几幅。这幅画的背景是一片绿色的高山松林。40多名马背上的猎人背着弓箭、旗帜或豹鞭,簇拥着主人的马驰向猎场。寺庙后面有两头负重的骆驼。构图宏伟,气势磅礴。它是唐墓壁画的杰作。

9唐马球图

莲花花瓣金碗,高55cm,直径137cm,足径67cm1970年在西南郊何家村出土。这只碗是锤打成型的。小口、圆唇、鼓肚、平底、喇叭形圈足。器身饰珍珠纹,腹部锤出双莲瓣。莲花花瓣上部有鸳鸯、鹦鹉、红岩、牯岭、鹿、狐、狍子、兔、鸭等珍禽异兽。金银花花草雕刻在较低的莲花花瓣上。碗底刻有珍贵的花朵。方胜纹装饰为圆形,内部雕刻有一只鸟和几朵浮云,底边由小珠子制成。碗内壁有墨书称“923”(实际称,是92半)。制作精美,气势恢宏。这两个金碗,莲花花瓣光滑,双层结构稳重,纹饰华丽,是典型的唐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的成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而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以如此复杂、有序、清晰、准确的方式雕刻出多层次、高密度的纹饰,则是唐代金银细工高超技艺的突出表现。

10唐狩猎出行图

镀金鹦鹉纹带梁银罐,高242cm,直径124cm,足径143cm,重1789g。1970年在西南郊何家村出土。银罐大口短头,圆肚,喇叭形环足。活动吊梁插在焊在罐肩的两个葫芦形吊耳里,底部是环脚。在脚和罐的连接处焊接一圈铁环。易拉罐由纯银锤打成型,有平面图案、鱼子酱图案和镀金图案。梁上装饰有菱形图案的坛子整体以鹦鹉为主体进行装饰,周围是折断的树枝,形成两组平衡的圆形图案鹦鹉在花丛中展开翅膀。它们聪明、可爱、栩栩如生,装饰在希德

1112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三色音乐骆驼俑,高58厘米,高242厘米,直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1959年,西西郊牛宝村唐墓出土。骆驼昂首挺胸,驼背上盖着椭圆形的毯子,并配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七个音乐雕像和一个唱歌的女孩。音乐俑盘腿而坐,演奏笙、笛、琵琶、拍板等乐器,而歌女则站在其中,长袖轻舞,仰脖而唱。

13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国宝蓝釉茶匙,陕西历史博物馆珍品之一。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高183cm,腹径143cm,腹深12cm,足径87cm。五代(907~960)耀州窑出品。结构独特,构思精巧,水壶的装饰盖是柿子的形状,挑梁是一只俯卧的凤凰,水壶的壶嘴是一只上翘的母狮和一个正在吃奶的幼师。因为凤凰、狮子、牡丹分别是鸟兽之王、花卉之王,所以这种器物也被称为“三王壶”。瓷器采用耀州窑著名的雕刻工艺制成,釉色晶莹剔透,纹饰华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极具美感。水壶的进水口在壶底中央,内部设计运用了“相连容器内液位相等”的物理原理,体现了匠人的匠心。此壶烧制成功率低,是耀州窑器皿中的稀世珍品。

14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黑釉油滴碗,高85cm,直径30cm,底径106cm。陕西渭南出土。碗口大,脚小,胎座灰,黑釉。油层表面布满大小不一的小点,称为金属光泽。这些点就像水面上漂浮的油滴,所以被称为“油滴釉”。油滴釉是一种特殊的黑釉,属于结晶釉。这件作品是迄今为止同类作品中最大的。

15宋青釉提梁倒灌壶

这幅图长184cm,宽342cm。图中有六个中国***的人物,前三个是唐代红红寺的官员,都穿着初唐长袍,站成三角形。最后三个,第一个,推断应该是东罗马的使节。其中一人推断是朝鲜半岛的新罗使节。最后一个应该来自中国东北的漠河族。这幅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为研究唐代中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6宋黑釉油滴碗

《明皇杂录》是一幅佚名唐代创作的壁画,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唐公主墓出土。绘于唐代永泰公主墓东墙南侧,共9人。高176厘米,宽1965厘米。第一个人单刀梳头发,半转发髻,向前看,双臂交叉于腹前,挺胸向前走。他看起来豪华而优雅。后来有一个人头发扎了个发髻,回头看了一眼,好像在跟别人说什么。其余的七个丫鬟都把头发挽成半髻、一髻或双髻。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单人平台、一把团扇、如意、一个方盒子、一把高足杯、尘土和行李,慢慢地侧着身子走着。除了两个穿着男式长袍外,其余七个都穿着窄袖,袒胸短袖,肩上披着丝帛,下穿红黄绿长裙,脚上都是云朵。画面生动,好像是一幅伺候床的画面。

相关信息: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八件国宝:http://wwwk1ucom/tour/115799html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价格:http://wwwk1ucom/tour/115855html

陕西历史博物馆七馆:http://wwwk1ucom/tour/115791html

花果山的景点介绍

主要景点136处,与《西游记》密切相关的景点很多:孙悟空出生地——娲遗石、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栩栩如生的唐僧崖,以及七十二洞、定海神针、仙砚、拐杖柏、晒经石、团圆宫等,特别是水帘洞更是名闻遐迩。以三元宫为中心的古建筑群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兴盛于清,是历史上著名的香火盛地,极具文史价值的郁林观石刻和建于北宋的阿育王塔,还有屏竹禅院、义僧亭、茶庵、九龙桥等都是著名的名胜古迹。近几年来紧紧围绕《西游记》主题,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又增加了怪石园、墨香小径、大圣佛、多宝佛塔、瑶池、猴苑、鹿苑、神路、天下第一巨字“神”字、仙人湖等都是独具匠心的成功之作。花果山植被丰富,景色秀丽,一年四季皆有特色。全国四大观赏明竹之一“金镶玉竹”,名茶“云雾茶”和猕猴桃、人参果、银杏、板栗等都是花果山的特产,近两年景区管理处加大绿化美化力度,花果山将是“四季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绝”的人间仙境。

郑州市内有哪些好玩儿的景点?

你好。推荐比较有意义值得一游的——

石窟寺:座落在巩义市东北九公里的大力山下,现存洞窟五座,千佛龛一个,小型佛龛二百五十五个,摩岩造像三尊,共雕佛像七千七百四十三尊,碑刻题记二百余块。这里保存的十五幅帝后礼佛图

黄帝故里:始建于汉魏,黄帝故里景区分五个部分组成:广场区、故里祠区、鼎坛区、艺术苑区、轩辕丘区。其中有7个中华之最:中华第一古枣树、银杏树、国槐、松柏苍郁参天。

古荥冶铁遗址:在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荥镇,面积12万平方米,是河南省迄今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中最大的一处。

花园口:位于郑州市北郊15公里处,宋时曾经在此建闸治水,后来渐渐形成村落。随着黄河河道南移,村落被河水淹没,成为黄河渡口,取名为花园口。1938年6月,日本侵略军逼近郑州,国民党军队在此扒开黄河大堤,以图阻止日军,却毫不顾及豫、皖、苏三省四十四县的百姓会流离失所。

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一带,北宋九个皇帝,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外,其余七个皇帝及赵弘殷(赵匡胤之父)均葬在巩义,通称“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亲王、王孙及高怀德、蔡齐、寇准、包拯、杨六郎、赵普等功臣名将共有陵墓近千座。

此外还有黄河游览区,汉霸二王城,永昭陵,杜甫陵园,商城遗址等都很值得一看。

郑州市内免费的旅游景点:

1、河南博物院

位于郑州市北部农业路8号,可乘坐32路、69路、72路、42路公交车。带上自己的身份证,目前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开放时间:每日上午9:00──下午17:00, 常年开放,节假日不休息。

2、二七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二七广场上。从郑州火车站步行10分钟即到,如坐公交车可乘2路、26路、9路、603路、6路等均可到。

公交车:郑州市内公交车基本实行无人售票,车价1元,不设找兑,提醒游客多准备1元的零钱以备投币。 出租车: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夏利、富康、捷达3公里后每公里1元,桑塔纳3公里后每公里12元。

3、郑州博物馆

郑州市博物馆位于中原路以南、嵩山路以西的绿城广场,博物馆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在98年对全市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内交通:乘44、46、49、58、79、84路公交车可到达。

4、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在郑州市商城路北,从火车站坐2路、33路、87路、40路均可到。建于明代初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坐北朝南,有山门、前殿、乐楼、大殿、寝宫等。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乐楼高达15米,歇山式双层建筑,正脊浮雕游龙数条,有凤凰在上下飞舞,有荷花、狮子在左右陪衬,异常生动。大殿正脊两端雕有吞脊吻兽,两侧刻滚龙数条,并饰凤凰、牡丹;殿上刻有“八仙过海”及苍松翠柏、人物鸟兽,构图和谐精致。

5、郑州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郑州东北郊,占地面积3500亩。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沙丘,郁郁葱葱的林木,波光涟漪的水塘,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环境幽静,树木参天。火车站乘39路、21路公交车到森林公园门口站下车即到。

6、黄庄黄河大堤

环境清静、秀美、游人少,此处有郑州黄河第二大桥。从紫荆山乘305路公交车到终点站黄庄,向北上黄河大堤,左转1公里即到。下车后步行30分钟。

7、常庄水库

位于郑州西南郊须水镇常庄村,距西环道2公里,水库周长8公里,环境清静、别有情趣。从医学院乘302路公交车到常庄水库。

8、洞林湖(原泗河水库)

位于郑州市西南15公里,因始建于汉唐的洞林寺而得名,湖的面积很大,湖水清清,波光粼粼,寺内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气势雄伟。古刹虽然破败,却依然透出世外桃园的清净。河医乘301路公交车,终点站即到,40分钟一班,车票2元。

9、黄河鲤鱼场

紫荆山乘308路直达,鲜黄河鲤鱼,吃起来鱼肥肉嫩。

10、岗里水库

原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0年大水时被迫炸开,仅余十八孔闸桥、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残留至今的残坝。水域面积为461亩,水质清澈透明,可垂钓岸边,可泛波湖中,尽享大自然的情趣。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花园口,沿河堤西行约15公里即到。

11、老观寨水库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距郑35公里,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12、毕河水库

即小魏庄水库,在紫荆山路乘323路到终点站下车。

13、始祖山

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西南15公里处的千户寨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始祖山主峰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山坡上丛林密布,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然后转车至始祖山(车票4元)。

14、黄帝故里

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下车后步行1000米即到。

15、帝湖(即金海水库)

帝湖位于郑州市区西南部后河芦村,是金水河上游的一个天然湖,平时湖水面积有18万平方米,是市内最大水面。绕湖垂柳依依,湖岸全部被包上石块,湖水很深。在市区乘公交车63、212、87路,车票1元,到终点站下车后,步行500米即到。

16、北宋皇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1个小时后到车站下车,乘3路、6路、1路公交车永昭陵园下车即到。

17、河洛文化发源处

是黄河和伊洛河的交汇处,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神秘的河图洛书传说,大王庙。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到巩义收费站下车,往北步行10分钟即到。寺庙收费2元(人多可以搞价)

18、邙山古树苑

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交汇处,占地600亩,栽植树木3723棵,其中古树880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3棵,500年以上的数十棵,100年以上的850棵。还有林间小道、两块60—80吨重的巨石、人工湖、假山。在市内乘坐78、90、91路车到惠济区政府下车即到

19、老观寨水库(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20、老观寨河(35公里)

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岗时下车,步行15公里即到,车票35元,或五里口下车坐三轮(2元)到老观寨河。

21、毕河水库(即小魏庄水库,钓鱼5元/人天)

在紫荆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终点站下车。

22、五虎赵水库(钓鱼5元/人天)

南站乘车到新郑(4元),在新郑乘4路车即到。

23、五星水库(钓鱼5元/人天)

南站乘到新郑的车,芦沟下车(4元),乘机动三轮(5公里)到达。

24、渠梁水库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4元)直达。

25、河西水库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下牛站下车,乘机动三轮向北4公里就是。

26、张湾水库

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终点站下车乘三轮即到。

27、李湾水库(60公里)

在总站乘郑州至登封的长途车,到李湾水库,车票6元。

28、新郑杨庄水库(58公里)

在南站坐往平顶山、叶县、禹州方向的长途车,杨庄下车即到,车票6元。

29、荥阳王村孤柏垛景区

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里有汽艇还有渔家船只,可以边吃边坐船游览黄河景色,黄河柴鱼作熟每斤25元,还有柴鸡,柴鸭,凉菜每盘5元。滩地上可尽情烧烤。

绍兴旅游景点介绍

绍兴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历史文化和山水风光为特色的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去年又荣获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盛誉。5000年文化积淀和2500年建城历史,文物资源极其丰富。

这里有一代文豪诞生和成长的地方--鲁迅故里;这里有康熙、乾隆皇帝游江南必往的书法圣地--兰亭等。

鲁迅故里是绍兴保存最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水乡古城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可以看到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百草园等,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童年生活情景的真实场所。

沈园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和唐琬在此演绎了一段凄美绝寰的爱情故事,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

东湖经千年鬼斧神凿,遂成悬崖峭壁,奇潭深渊,风光秀丽,宛如天开,被誉为“稽山镜水之缩影”,并享有“水石大盆景”之美称,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

兰亭: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成为“书法圣地”。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

西安有哪些旅游景点

1、大雁塔 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高64余米,塔基边长25米,共有七层,塔身呈方形锥体。全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附近还有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等景点,风景秀丽。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必游之地。 2、碑林 在西安三学街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始建于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碑林现有7个大型陈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现展出的碑石达1000余方,其中多数是唐人所刻。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篆、隶、草、行等各种书体,还有机会一睹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的亲笔刻石,以及王羲之、苏轼等名家的墨宝。 3、半坡 即半坡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约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 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器和石器。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 4、西安明城墙 不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 5、陕西历史博物馆 位于西安市小寨东路与翠华路的交叉路口西北侧,占地约7万平方米,是国家级历史博物馆,也是我国最大型、最现代化的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组仿唐建筑,内部分为三个陈列厅,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从陕西省出土的几十万件文物中精选而出,大多为稀世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6、西安钟鼓楼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广济街口,明万历十年移于现址,清乾隆五年曾经重修。钟楼上悬挂铜钟,用以报时,故名钟楼。 鼓楼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北院门交汇处,东于钟楼隔广场相望,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击鼓报时,故名鼓楼。 7、华清池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侧,东距西安30公里。华清池因为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名声远播,其实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骊宫;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也都在这里建立行宫;唐代更是大兴土木,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并正式改名为“华清宫”。 华清池东区悬挂有郭沫若题写的“华清池”金字匾额,区内有荷花阁、飞霞阁、五间厅(西安事变时蒋介石曾在此居住)等建筑,其中温泉石壁上的《温泉颂碑》是我国碑石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中区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区内有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星辰汤及文物陈列室。西区内有九龙湖、飞霞殿,还有《杨玉环奉诏温泉宫》大型壁画,该画由90块汉白玉组成,长915米,高36米,描述了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温泉宫第一次召见杨玉环的情景。 8、兵马俑博物馆 是始皇陵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处,发现于1974年,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又先后发现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达14260平方米。三个坑共发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多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间,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目前展出的大部分为一号坑中的兵马俑,由于保护技术有限,已回埋4000余,只展出1000多个。 9、骊山 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远望去,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骏马。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 骊山山腰有一座老君殿,是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原是敬奉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的老子石刻像,艺术价值很高,现存于陕西博物馆内。山腰上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石洞,这就是西安事变中,蒋介石的藏身之所,洞边有一座小亭子,名为“兵谏亭”。在老君殿北面,你可以欣赏到骊山晚照,每到夕阳西下之时,这里的台阶状山坡笼罩在金黄的微光之中,一派宁静平和的景象。 10、华山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华阴县南,东距西安120公里。它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奇峰突起,巍峨壮丽,气势磅礴,以险拔峻秀称雄于世。 华山共有五大峰,即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中峰玉女、南峰落雁、北峰云台。东、南、西三座奇峰,海拔均在二千一百米以上,中北二峰稍低。南峰最高为2160米,五峰耸立于群山之中,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实为一大奇观。 华山取名西岳,据说是因周平王迁都洛阳,华山在东周京城之西,故称“西岳”。千百年来,华山以它雄伟险峻闻名天下,吸引了无数游人 。人们常这样形容五岳:“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华山如立”形象地概括了它的挺拔高峻。对此唐代诗人张乔也曾有“谁将倚天剑,削出依天峰。卓绝三峰出,高奇五岳无”的诗句。华山奇峰耸立,绝壁巍峙,“自古华山一条路”亦绝非夸大之辞。 11、法门寺 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距西安约120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家名刹。法门寺始建于东汉,相传印度的阿育王为使佛教发扬光大,将佛祖舍利分送给各地,凡得舍利处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门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规模最大一处。 法门寺曾历经多次修缮,1987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被封闭千年的唐代地宫,里面珍藏着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以及大批的唐代珍贵文物。这一发现意义重大,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也是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 12、乾陵 位于西安以西80公里的乾县,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陵园,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陵墓,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两个皇帝的合葬墓。 乾陵以山为陵,依梁山而建,座北朝南,由内外两城组成,占地颇广。外城遗迹已消失,内城遗迹至今完善,面积24平方公里,四面有门,门外均有石刻。陵前石刻全长575米,宽11米,由3200块陕西墨玉石砌成526级台阶和18座平台。乾陵地面文物主要是石刻,共计114件。石刻多用整块巨石雕成。陵东南有17座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墓先已发掘复原,并在永泰公主墓园内建有乾陵博物馆。 13、昭陵 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东北20多公里处,距西安约80公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建制雄伟。昭陵开创了唐代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在昭陵南边,以皇帝陵为中心构成了庞大的扇形陪葬墓群,气势宏大,是一座典型的帝陵。 昭陵的石刻艺术非常有名,在山下的昭陵博物馆内专门有一间碑石陈列室,展示了历代名人书法碑刻精品,有“昭陵碑林”之称。 14、壶口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这句诗中所描绘的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而近年来随着亚洲飞人柯受良等人一系列飞黄壮举的成功,壶口瀑布更日渐受到了游人的瞩目。 壶口瀑布在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距离延安220公里,是黄河中气势最宏大的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壶口两岸高山耸峙,黄河从上游流经这里时,河床由原先的二、三百米宽骤然缩减到几十米左右的宽度,最后再坠入落差50多米的壶口狭谷,形成特大的马蹄状瀑布群。壶口瀑布一年四时景观不尽相同,夏季水量充足;冬季冰雪封冻,但旅游季节还是以夏季为佳。 注意事项:瀑布两边的河岸全是较为平整的大岩石,表面覆盖着一层黄土,瀑布没有围栏,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站得太靠近;路途较远,最好带些食品,路上食用。

郑州旅游景点有哪些

郑州旅游景点有郑州绿博园、中原福塔、郑州方特欢乐世界、世纪欢乐园、少林景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嵩阳景区、中岳景区、郑州海洋馆、黄帝宫御温泉、浮戏山雪花洞景区、青龙山慈云寺、点点梦想城、郑州园博园、郑国车马坑景区等。

郑州绿博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与人文路交汇向南2000米,国家AAAA级景区,国内一流的大型生态主题公园。门票价格在:10元左右

中原福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航海东路与机场高速路交汇处,郑州仅有的钢结构塔,河南地标性建筑。门票价格在:40元左右

郑州方特欢乐世界: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州新区郑开大道与华强路交汇处,国家AAAA级景区,重返恐龙世纪、体验太空之旅、感受科幻神奇。门票价格在:190元左右

世纪欢乐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国郑州石化路1号,探寻火车文化,感受迪斯尼欢乐。门票价格在:75元左右

少林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国家AAAAA级景区,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门票价格在:80元左右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南岸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被誉为万里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门票价格在:22元左右

嵩阳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国家AAAA级景区,嵩阳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门票价格在:27元左右

中岳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五岳之宗。门票价格在:70元左右

郑州海洋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与国基路向西100米,领略中原的海底世界。门票价格在:90元左右

黄帝宫御温泉:位于河南郑州郑尧高速轩辕丘出口5公里处,中国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黄帝宫御温泉,龙脉帝王源,好水真温泉。门票价格在:118元左右

浮戏山雪花洞景区: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新中镇浮戏山雪花洞景区,国家AAA级景区,山青,水秀,洞奇,寨古,庙幽。门票价格在:44元左右

青龙山慈云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村,山水含禅,禅寓山水,避暑胜地。门票价格在:45元左右

点点梦想城:位于河南郑州金水路玉凤路名门城市广场5楼,孩子实现梦想的地方。门票价格在:20元左右

郑州园博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航空港实验区郑州园博园,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门票价格在:40元左右

郑国车马坑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州市区文化路与金城路交叉口郑国车马坑景区,三面环水,风景秀丽。门票价格在:15元左右

巩义杜甫故里: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杜甫前街中段,走进杜甫一生的传奇故事。门票价格在:50元左右

神仙洞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尖山乡东北部,“仙人对弈”的胜地。门票价格在:35元左右

江南春温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近郊江山路与北四环交叉口向西七公里左右,水上三国之一,悠然世外桃源。门票价格在:138元左右

中原影视城: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广武镇樊河村江南春温泉东北角,乡村民居建筑群,生活趣味十足。门票价格在:45元左右

思念果岭悦温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黄河南岸86号思念果岭国际社区,归隐于野的悦温泉。门票价格在:69元左右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位于河南郑州登封市待仙沟,生动演绎禅文化的奥秘。门票价格在:249元左右

郑州锦艺城海洋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锦艺城C区B1层,走进深蓝的世界,开启一段奇妙旅程。门票价格在:58元左右

郑州冰雪城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东明路交叉口向东100米路南,地铁1号线燕庄站C出口,看冰雕、玩真雪,尽情感受冰雪梦幻之旅。门票价格在:98元左右

丰乐园热带雨林温泉水疗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南阳路北段,日月星辰,耳闻天簌之声,大型室内温泉馆。门票价格在:68元左右

千稼集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龙湖镇会盟大道与阳光路交叉,还原呈现民国初期至今的农村文化主题景区。门票价格在:108元左右

香堤湾温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西新城商隐路南,心自在,香堤湾,欧洲风情原乡温泉。门票价格在:128元左右

郑州方特梦幻王国: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开大道与人文路交叉口向南,绿博园北门正对面,一次充满神奇幻想的探险。门票价格在:180元左右

郑州3D错觉艺术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太康28号大上海城购物中心4楼,一场贯彻快乐的艺术盛宴。门票价格在:88元左右

雁鸣湖凌云温泉: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雁鸣湖镇国家农业公园内,瑶池仙境之美,田园水乡之韵。门票价格在:60元左右

萌宝儿童乐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未来路商城路丹尼斯3

去往明孝陵的人,都会走过这样一条路。

一条相对笔直的长道,高大笔挺的银杏同枫林相间。树影之下,横亘着相对而立的粗狂线条——这些,统统是由石头塑就的狮子、大象、骏马、骆驼

乍看之下,都带有静谧之美,细细分辨,每种动物,又多了自己的特点:象呈低垂之态,骆驼则昂扬挺立;马虽四肢粗壮,形态却是驯顺乖巧;所有动物中,只剩下那几只雄狮,带了几分不怒自威。

这条通往皇陵的必经之路,被唤作“ 神道 ”,矗立在两旁的各色动物,就是“ 石像生 ”。

石像生曾是历代皇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些石刻的雕像高大异常,使人在远处便能瞧见它的存在。如此,它们也像极了陵墓的指示牌,千年来坐落于此地,于时空流转中缄默以待。

皇陵中为何要设置这石像生?它们的存在,又讲述着什么样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聊聊石像生。

01

沉默的守卫者

石像生的出现,是同神道有关的。

自东汉始,帝王的陵园中都会布置一条神道,这条宽敞的大道,被设在陵墓的正前方,沿循此路往上,便可抵达陵墓。

虽名为“神道”,在一开始,此路却是为魂灵所设。汉人相信,人死后会化作魂灵,于是这条神道,便是仿了宫殿门前的大道。如此,在皇帝死后,他仍可沿着此路走回陵墓中,这便是“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既是仿作宫殿前群臣朝拜之路,那神道两侧,也少不了侍从和守卫。于是,当时的人们便想到, 以石料雕刻成各种“生”的形象,以替代真实的人,“像生”一名,便是这样得来

从西汉至明清,石像生总共有两种形象: 一是狮、羊、虎、马等各种瑞兽;二是力士、文官、武官等人像

两种形象,寓意也略微不同:仿作瑞兽的,肩负着镇墓、辟邪的功用, 用以对抗的,是来自鬼神世界的侵扰; 做了人像的,指代的是恭迎帝王时的侍从,天家的威仪于是从生前延续到死后,所象征的, 正是封建帝制下的等级森严

02

石像生简史

第一个在神道两侧放置石像生的皇帝,是 东汉的光武帝

庞大威严的石像生矗立于天地之间,虽有几分沉寂,但却更显威慑。很显然,对于这样的效果,皇帝是十分满意的。于是 自东汉以后,“神道石刻”就成了帝陵设计的固定形制 ,不仅为历朝历代所延承,对于成绩斐然的人臣墓,也可破格使用,以示嘉奖。

此外,石像生虽发源于两汉,后世的皇帝却又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趣,不断对其进行着变革,不同时代的石像生便保留着独有的精神风貌。悉数看来,另有一番乐趣。

1)两汉

两汉时期,是中国帝陵营造逐步成型的时期,也是神道石刻这一礼制正式诞生的时期

大抵是由于石像生刚刚诞生不久,这个时期用于帝陵中的石刻极其简单,只有 石象和石马两种形象 。不过,虽然此时石像生的形象比较简单,但 石刻的雕刻手法和形态塑造却是后世蓝本 ,石象和石马的形象也在后来的石像生中反复出现。

和帝陵相比,人臣墓前的石像生形象则宽泛许多,不仅有虎、猪、羊、牛、麒麟等各种动物形象,还有力士、侍卫、匈奴等人像石刻。

2)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的石像生,则沿循着东汉的艺术形制。

三国时,受到 社会 动乱以及薄葬风俗的影响,人们已不在墓前设置石像生。等到北魏实现局部统一后,才又恢复了在墓前神道设置石刻的习惯。因此,北魏时期的石像生,仍严格比照着东汉的形态。在孝庄帝静陵中出土的石人,便是双手握剑的侍卫姿态,同东汉时期的石人形象极为相似。

等时间跨入南北朝,伴随着奢靡风气的再起,神道石刻的艺术风格渐渐产生了变化:不仅石像生种类更多,石刻的艺术风格也由粗犷走向精细,不仅富丽典雅,所刻石像也更富有灵韵。

3)隋唐

自唐代的乾陵起, 帝陵前的神道石刻便有了统一的制式,此后的所有朝代都以乾陵为标准,只在此基础上做数目的增减

乾陵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武后曾定下了神道石刻的具体数目: 从南到北应有石柱一对、石飞马一对、石鸵鸟一对、石马五对、双手握剑石人十对、石碑一对、少数民族首领石像六十一尊 。同时,两侧的石像生需大小相近,形制相同。

乾陵石刻是初唐走向盛唐的石刻作品,因此这里的石像生在数目上尤其多,在雕刻手法上,又彰显着大唐的独有的气度和风范。也只有在乾陵,石像生不仅有守卫、威仪之责,还象征着四方朝贡,天下太平之意。

4)两宋

宋代帝陵则是依宋太宗永熙陵为制 ,宋太祖在乾陵的基础上减少了石像生的数目,只余下石柱一对、石马并控马者一对、石虎两对、石羊两对、天禄一对、象与训象人一对、瑞禽一对。

和前朝不同,宋陵的石像生都是以吉祥寓意的动物为主,去掉了双手握剑的石人、石碑等内容,也是宋代重文轻武思想的体现。在这之后建造的宋昭陵在种类、组合、数量上都效仿了永熙陵,又增加了武官、文官、武士等石像。

5)明清

明清是中国封建制度走向顶峰的时期。皇帝的权力发展到顶峰后,在 石像生的设置上便也更有个人特色

明孝陵的石像生就抛弃了宋以前爱用的石羊和石虎,而改用更大的动物和神兽,其目的是以加强想象中保卫陵墓的警卫力量;在艺术风格上,明孝陵的獬豸和石狮参照的是唐代帝陵,麒麟却是依照南朝风格所设,在雕刻手法上集合了汉、南朝、唐朝等多个朝代。

而总的来说,明帝陵的神道石刻被定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文臣和武将八种。后来的清朝也沿循此定式,仅在数目上做微小的变动。

03

石像生该去哪里看?

石像生在创造之初,便是实用大过于美观,因此不像其他石刻作品,石像生没有那种精致繁复的美感。但也正是如此,石像生代表的是另一种美—— 辽阔天地间由时间沉积出神秘与落寞,时空变幻里经风霜塑造了简练与朴拙

正是如此,去看石像生,便不能与环境相脱离,是一定要去到现场的。

01/ 南朝陵墓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又称 六朝石刻 ,全部位于江苏省境:南京21处、句容1处、丹阳11处。

六朝石刻最早始于南朝的刘宋,距今已有1500年。在这其中,较为出名的是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和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六处。

02/ 巩义宋陵

地址:郑州市巩义市杜甫路与新华路交叉路口往东南约200米(永昭陵)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宋陵即北宋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共有陵墓300余座, 所存石刻多达700多件 。宋陵中除去皇帝的陵墓,还涵括了寇准、包拯等大臣的陵墓,开创了帝陵设置的先河。

宋陵神道上的石象生保存较完整,可以完整看到宋代石刻风格变化的前后:早期造型质朴,雕凿技巧较为粗犷;中期转向写实,刻划真实;晚期则朝着生动活泼方向迈进,刻划人物、动物均更为细腻。

03/ 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刻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上下水庄黄梅山南宋石刻公园

门票:45元

开放时间:08:30-16:30

宁波东钱湖,这里保存着 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

其墓道选址依山临水,两旁按王公礼制,从下而上有神道坊、石笋、石鼓、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相依次相对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精美传神。 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4/ 明皇陵

地址 :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057县道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明皇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其父母和兄嫂而修建。

此陵墓初建之时占地约2万余亩,有皇城、砖城、土城三道,殿宇、房舍千余间,陵丘、石刻群等。明末以后,由于人为破坏和风雨侵蚀,宫阙殿宇废为遗址,现仅存陵丘及石刻群。

05/ 明孝陵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石像路

门票:

明孝陵亲子票(一大一小)暑期(73-728):门市价105元,网络价86元

明孝陵成人票:门市价70元,网络价60元

明孝陵半价票(学生票、儿童票)暑期(73-728):门市价35元,网络价35元

钟山风景区套票(包含:明孝陵+灵谷寺+音乐台):门市价115元,网络价85元

开放时间:

明孝陵景区:2月-11月6:30—18:30,12月-次年1月7:00—17:30

明孝陵博物馆:9:00—17:00(16:00停止入馆),节假日不休息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寝,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作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明清两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寝的形制, 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明孝陵的神道部分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每种石兽2对,共12对24件。每种石兽又两跪两立,夹道迎侍,线条流产,庄严朴质。

06/ 乾陵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乾县

门票:实行一票制,旺季(3月-11月)122元/张;淡季(12月-次年2月)98元/张

开放时间:旺季3月-11月份:开放时间8:00-18:00;淡季12月-次年2月份:开放时间8:30-17:30,节假日照常上班。

乾陵规模宏大,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1961年被纳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的神道上有上百来座石像生,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朱雀门外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的两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唐高宗入葬时前往参加葬礼,武则天为显大唐威势,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显得尤为壮观。

作为石刻艺术中的一种,石像生记录了历朝历代的审美演变,也刻印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寄托。

千百年后,那些往昔已成过去,那些回忆已成 历史 ,唯有这些石像生,仍静静伫立于此。

参考文献:

1吴东升,《论明孝陵神道石象生的艺术风格》

2张云鹤 ,《乾陵石像生保护现状与保护方案思考》

互动话题

#还有哪些陵墓石像生值得一看?#

-END-

编辑丨艺旅文化 荷包蛋君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本名武珝(xu),后改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

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 。

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

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

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

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扩展资料:

在唐代的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础,接着是武则天时代,以后就是开元全盛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的50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扩展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外国也有了广泛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而且开元时代的政治家无一不是在武则天时代培养起来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时代的长期巩固和发展,开元盛世的局面就不可能会出现。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

武则天于武德七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另一位是郭夫人。

贞观十一年十一月,武则天十四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她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

永徽元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上元元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十二月,武则天上表建议十二事上元二年。

李治患的风眩症更厉害了,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参考资料:

—武则天

杭州西天目山有哪些景点?杭州西天目山著名景点介绍

仙人顶

也就是西天目山的顶峰,神仙顶海拔15057米。有一根石柱,名为天柱峰,其上的清代原始石雕堪称世界奇观。因为1955年气象站被炸,现在才算可观。天气好的时候,在仙人顶可以俯瞰东边的钱塘江和西边的黄山。

石口雄关

在开山老殿的西面,有一块岩石巍然屹立,岩头高高耸立。狮口形似狮子头,故名狮子岩。里面有一个空洞,像狮子口一样清凉,故名。有雄关、死关之称。元代高枫禅师入山时,曾在此坐过,以示坐山之志。他临终时说:“你来了(就是你生了),就不会入死。如果你去(死),你就不会从死亡中走出来。铁蛇潜海,撞倒须弥山。”坐在这里。明朝刘继卣的诗从0755年到79000年都留在了世界上。20世纪30年代,方友庄写过一首关于狮子岩的诗:一只来自西方的狮子被称为唯一,蹲在千尺危岩之巅;期待文殊来访,对你始终礼遇有加。在狮子山旁边,元代有一座重檐悬空寺,现在有高枫塔。1985年,狮子亭建在狮子口东侧。

田冲树

学名钱锦松,落叶乔木,高得惊人,树干笔直,有树脂。树皮深深地裂成狭窄的鳞状碎片;分支分为长支和短支。叶子呈线形,柔软,长37厘米,顶端尖。主要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平均树高455米。生长在开山旧址前的第15棵金松,1988年测得胸径106厘米,高56米,居世界同类树种之首。古银杏、柳杉、柳杉并称为天目山特有的三大古林。

同一个家庭五代同堂

五世同堂景区位于树王景区,是最古老的银杏树,22根小树枝世代从其基部萌出,可谓五世同堂。银杏是中国特有的中生代孑遗植物,其野生状态仅分布于该保护区。银杏不仅是良好的观赏树种,也是珍贵的药用植物。况且它全身都是宝,经济价值相当高。

树王

天目山以其大树和树冠而闻名,拥有世界上罕见的柳杉群落。据2002年全省古树名木调查,DBH在2m以上的有19株。树王664株1米以上。胸径最大275米,单株材积81立方米。柳杉妙不可言,像一面顶天立地的绿色屏风,又像一顶绿色撑起的华盖,浓缩成一片壮美。

柳杉的树龄在500年以上,有500多株,集中分布在吴丽婷至开善老店一带。DBH超过2m的有15株,DBH超过1m的有36株,DBH超过1m的有398株。1米以下的柳杉幼树有几万棵。一棵柳杉早在宋代就被称为钱球树,在明代是一棵直径超过2米的大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西天目山时,该树被命名为树王,但由于人为破坏和环境影响,于20世纪30年代死亡。

树王141号柳杉,材积754立方米,已被公认为天目山新树王。专家认为,天目山的柳杉世界罕见,堪称中国一绝。

开善寺

老山堂位于狮子山东侧的树王景区。寺庙的正式名称是狮子正宗禅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5年)。第七年(公元1320年),授开山老庙。西木佛教始于金雍时期(公元350年左右),但当时入山的僧人大多以石头为房,自己立根,属于草根阶段。唐末,虽然在九思码头修建了宝芝寺,在南麓修建了鉴明洞寺,但规模仍然很小。狮子正宗禅寺建成时,天目山佛教兴盛,名僧众多,僧数千。在中国,它成了林济宗的中兴之地;在国外,有一批高僧来参观学习。十三世纪初,朝鲜、蒙古、南邵、暹罗、天竺等地的僧人来到这里,日本佛教团体也经常来天目山寻根祭祖。正宗的狮子庙,元末明初两次毁于兵火。清初禅院建成后,香火移至山下,旧址称为开山老庙。民国十七年(1928年),徐世昌题大树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胡适手书对联:有据说几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1985年,叶的手书翻开了老庙额。Nave的连天沐灵山全靠前辈开发,自然宝库全靠新人管理。它是由和郭写的。

四面峰

倒挂莲花峰以东数百米,玉龙岗以北,群峰环绕,面向深谷,峰上有松树、杉树,绿叶掩映,树冠掩映。它在峰峦和山谷之间鹤立鸡群,居高临下,悬崖陡峭,谷底变幻莫测。它的形状势不可挡,非常危险。从峰顶正面望去,宛若千军万马,云雾缭绕。脚下山峦起伏,林海无边,深谷幽谷,云雾缭绕,色彩绚烂,犹如进入仙境。沈梦《登狮子岩》明代称四峰深、幽、幽、奇、美。古称鹏采仙岛,果然是这天界第一奇。山顶有李煜亭,整座山的景色一览无余。1934年,绘画大师徐悲鸿带领CUHK美术系学生前往西天目写生,住在开山老馆,在此作画,留下油画《游天目记》幅。

倒莲花峰

又名莲花台,有一石峰,青壁如刀斧劈开,倒挂莲花峰上有一台。石笋巍然矗立在梯田旁,五石分景,每一石都巍然耸立,状如莲花。传说元代的峰僧是一个沙人,在禅峰上坐了三天三夜,累了,反峰,扶僧。这座山峰因此得名。方台上,古有西方寺院,后建云亭。

太子庵风景名胜区

相传梁代昭师从明太祖萧统。分别建在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的奇松怪石之间。西天目山,又名太子庵风景名胜区,位于禅院西北侧昭明峰脚下。竹林掩径,山泉溅玉,树挂青帐,飞鸟转珍珠泉。寺庙占地5亩,门楼全是书。里面有昭明遗址:阅楼,又名文轩楼,昭明太子在此书写《天目秋色》,故名文轩楼,建于明代,砖木结构,浮雕木刻,古朴华丽,阅楼内有古井,名太子井,终年不枯。阅楼东侧有洗眼池,据说是昭明太子的读经处。他眼睛肿了,用池子洗眼,让眼睛又能看见了。钱文轩《富友》诗《昭明文选》:父知耕墨

禅院位于昭明、旭日、翠微、洋河四峰之下,被青龙、白虎、古黑龙、清溪环绕。这座寺庙建于明朝(1425年)。清康熙四年,佛教徒林玉在双清庄旧址重修隧道,辟出新门道,修旧翻新,逐步恢复丛林。全寺占地40余亩,房屋500余间,分16所,堂屋齐全。在全盛时期,有1300多名僧侣。雍正十一年,皇帝赐殿额禅院。龙皇帝两次南巡,到寺庙讲经。咸丰寺十年被兵破坏,几十年过去了,还在不停的修,却没有恢复旧貌。治十五年,菩萨韦陀祈雨,皇帝赐福于千城(千城,清于乾县,今临安城在千镇),悬于殿中。1941年4月,禅院遭侵华日军轰炸,部分房屋被毁。

天堂山入口的第一个大厅,是用朱漆的砖和木头制成的。寺前院有一株古罗汉松,枝条盘绕,古朴苍劲,为玉林佛家所植。过了天宫,爬石阶到36层就是韦陀厅。砖木结构,浮雕门窗。有清代种植的古树名木,如金桂、印规、枇杷等。

双池

禅院东侧青龙山脚下。周围有古银杏树、柳衫和红枫树,绿竹林和雅致的白杨、金桂和玉兰树,映衬着如画的山景。

以上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9690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4
下一篇2024-01-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