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8号”在月球上有哪些发现?

“阿波罗8号”在月球上有哪些发现?,第1张

“阿波罗8号”进行了首次载人月球轨道飞行,这次飞行是在1968年12月21日至27日进行的。当他们一边绕着月球,一边观察未来的着陆地点时,发生了事前未曾料到的情况:

他们沿着月球轨道飞至月球背面时,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外飞碟物体。他们成功地将其摄入镜头,该物体直径有16000米。当他们再次飞至月球背面,准备再拍下一些照片,但是那个庞然大物已经消失了。这个巨大物体居然是突然消失的,因为在宇航员们当时拍摄的照片上没有留下什么物体正在着陆的迹象,也许它隐入了月球内部的地下基地?谁也不知道它的去向,真是桩怪事。

那个物体究竟是什么呢?宇航员们纷纷猜测。是处在月球内部的月球基地中的外星人建造的,还是前来牵制“阿波罗8号”的来自其他星球的宇宙飞船呢?

太空目击飞碟现象,早在“双子座”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时就见到过,甚至连《康顿报告书》也无法确切解释“双子座”飞船的宇航员所目击到的情况,发表了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即来历不明的飞行物体。

“阿波罗8号”

列昂诺夫首次进行了太空行走。

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列昂诺夫。1965年3月18日,他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只在太空停留了12分钟就返回了驾驶舱。列昂诺夫是被装有气闸的“升天2号”飞船送上天空的,所以列昂诺夫是第一个走出气闸的人。

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美国宇航员是怀特,他于1965年6月3日完成了太空行走,并在太空停留了36分钟。怀特乘坐的是双子座4号飞船,没有配备气闸舱,直接打开舱门出舱。由于双子座飞船在同一个舱内搭载了两名宇航员,当怀特打开舱门时,另一名宇航员麦克迪韦尔也暴露在宇宙的真空环境中。

太空行走的方式

脐带式。早期研制的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乘员舱连接,航天员身穿航天服,航天员所需要的氧气、压力、冷却工质、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母”载人航天器提供的。

便携式。后期发明的装在航天服背后的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航天员出舱后与“母”航天器分离,由于身穿舱外用的航天服,背着便携式环控生保装置,以及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

机动式。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

“双子星座”计划是美国作为从“水星”到“阿波罗”计划之间过渡,它于1961年12月7日正式宣布实行,到1966年11月结束,前后历时近5年。

“双子星座”计划完成了10次环绕地球轨道载人飞行(每次2人),共耗资接近13亿美元。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发展载人登月的技术和训练航天员长时间飞行及舱外活动的能力。

只用六个小时,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快速入驻空间站!经过天舟货运飞船两次快速交会对接的演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第一次使用快速交会对接技术把宇航员送到了中国空间站,以后快速交会对接将成为中国飞船的常态了。那外国的飞船可以进行快速交会对接吗?

一、快速交会对接居然是老技术了

答案可能有点让人意外,不仅美国和俄罗斯都掌握快速交会对接的技术,而且美国和苏联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实践快速交会对接了。中国的天舟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都是4圈对接的方案,大概用时6个小时左右。但是美国和苏联当年都实践了更快的交会对接。载人交会对接的记录是美国”双子座11”飞船1966年9月创造的,用时94分钟。无人交会对接记录是苏联创造的,1968年4月“宇宙号213”用时47分钟与“宇宙号212”完成交会对接。

相对于现在的6小时交会对接来说,当年美苏的交会对接要快多了。而且美苏早期的交会对接往往都是快速交会对接。虽然不是6小时对接,但一般都控制在一天以内。按现在的标准,24小时以内完成交会对接叫快速交会对接,2-3天完成的叫慢速交会对接。所以,在上个世纪快速交会对接是常态。

二、美苏为什么放弃了快速交会对接

但是后来美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慢速交会对接。美国放弃快速交会对接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宇航员会晕船。不要笑,确实是晕船,只不过他们晕的不是轮船而是载人飞船。用术语说,那叫航天运动病,头晕、恶心、呕吐,还可能有感觉错位的症状。

精挑细选的航天员仍然难以避免太空晕船,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宇航员可能会有航天运动病。美国为了保障对接精度,往往都是采用手动交会对接,如果航天员晕船的话,对接很容易失败。一般来说,发射后很快就会有晕船的症状,8-12小时是比较严重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操作飞船的话,很容易出现失误。但是,30多个小时以后,症状就会缓解,美国选择50小时的交会对接方案,可以明显减少航天运动病的影响,确保交会对接的成功。

苏联早期的交会对接使用自动方案,可以减少航天员操作的影响,所以苏联使用快速交会对接的次数比较多。但是,由于快速交会对接对轨道控制和发射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失误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后来苏联也逐步放弃快速交会对接了。中国最初的交会对接操作也都是慢速交会对接。

三、快速交会对接的难点在哪里

到了2012年,俄罗斯航天局验证了新设计的一个四圈对接方案,再次实现了飞船跟空间站的快速交会对接。这时候距离人类上一次快速交会对接已经过去26年了。在货运飞船试验成功以后,开始在载人飞船上使用,此后,这个方案一直被俄罗斯的飞船所采用。这个四圈对接方案,就是我们国家神舟十二号采用的方案。

要说这个快速对接方案难在哪里?主要还是发射难度和轨道控制难度。载人飞船发射以后,开始追赶空间站,只要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就可以了。看起来很简单,不断加速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个追赶的过程涉及两个复杂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飞船和空间站都不是走直线,而是围着地球转圈,飞船追赶空间站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小圈变大圈的过程,而且最后两个轨道差不多大的时候,距离上必须很接近才行。如果它俩的轨道一样,但距离非常远,比如一个在地球这边,另一个在地球另一边,那就追赶失败了。必须调整轨道,重新追赶。

第二个因素,飞船和空间站都围着地球转圈,但是他两一开始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仅靠加速小圈变大圈是追不上的。飞船在加速调整轨道的时候,还要调整轨道的角度,让自己的轨道和空间站的轨道进入同一个平面里来。这就要求飞船发射的时候,自己的轨道和空间站的轨道之间的夹角不能太大,太大了调整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快速交会对接要求两个轨道的夹角越小越好,比如四圈对接方案要求夹角小于30度。要想让两个轨道的夹角小,那就得严格控制火箭的发射窗口。普通的慢速交会对接,每天都有发射窗口,发射出去以后,有两天的时间从容调节轨道。但是四圈交会对接每三天才有一次发射窗口,而且窗口期很窄,对火箭的准时发射要求非常高。一旦快速交会对接轨道控制不好,就得改成慢速交会对接慢慢调整轨道。

四、快速交会对接有优势

上世纪,测控精度等方面的难度比较大,维持快速交会对接比较费劲,还容易失误。到了这些年,自动化技术越来越高,轨道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对于航天大国俄罗斯、中国和美国来说快速交会对接已经没有难度了,反而会有很多好处。

比如,可以让货物尽快送到空间站,有些特殊的货物需要快速送达,太慢了就会影响后面的时间质量。除了实验物品外,像新鲜的水果,6小时送达和50小时送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吧。再比如,航天员在飞船里待着,显然不如尽快进入空间站舒服。现在对快速交会对接有了一定的需求,所以俄罗斯和中国都采用了快速交会对接。俄罗斯近期还用货运飞船试验了3小时40分快速对接。

按理说美国的龙飞船也可以实现快速交会对接,但暂时还没有实施,估计以后也会实施的,应该也是先用货运飞船做试验。至于欧空局、日本和印度有没有这个能力,应该说暂时还没有实践经验,需要练习才能掌握。

1、水星计划载人航天飞船

水星计划载人航天飞船在1961年5月5日完成了全球第1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任务,并且让宇航员在太空之中待了超过一天。

这样的技术比我们的载人航天飞船,把杨利伟、翟志刚等人送上太空的时间领先了几十年

此后,水星计划还陆续发射了多次飞船升空。

2、双子座4号飞船

双子座计划需要探索登月技术的,所以针对登月做了很多事情,发射了十二次飞船,最重要的就是4号飞船。

1965年6月3日,美国发射了双子座10号飞船登上太空,在登上太空之后,宇航员还在太空进行了长达22分钟的行走……这也是美国宇航员的第一次太空行走……

可以说,以前的美国飞船让人知道,“你行你上天”,双子座4号飞船则让我们知道,上天了还能走着……可以说意义重大……

3、阿波罗8号飞船

有人一直在说登月计划是美国跟苏联之间的一场骗局,又是苏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用于虚无缥缈的烧钱登月行动……不过美国却实实在在实现了登月的任务。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8号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随后在月球表面活动了几小时,说出了那句我们现在广为人知的话: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在中国,除了神话传说中嫦娥、吴刚等人,还没有完成过这样的壮举。

此外,阿波罗号还完成了绕月飞行,并且在月球上拍下了在另外一个星球看地球的视觉。至今我们打开微信都能看到对应的创作应用。

游戏是一款结合了RPG元素的太空战争作品,不过作为一款新作,新手们在游戏中不免会遇到许多过关方面的疑问,于是深空高玩这里就为大家提供了游戏各方面的解析,而这里为大家带来的是双子星座军阀飞船怎么占领的详解,若你也对此感兴趣的话千万别错过。

抢占飞船方法

技能里面有个战争,里面有抢船的几率。

不是每一个舱室都要占领,可以直接破门到舰桥。

抢船点数主要和船只类型,技能点,研究挂钩,越大的船点数越多。

同时技能点还分两种:一种是靠点,一种是靠达成目标解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360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11
下一篇2023-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