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秋节南方的风俗

过中秋节南方的风俗,第1张

南方吃月饼,嘿嘿,我是南方的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前秦苻坚为帝时,有一对恩爱夫妻,男名窦滔,女名苏蕙。窦滔字连波,右将军窦于真的孙子,窦朗的第二个儿子。窦滔风神秀伟,熟续经史,能文能武,甚为时人推崇。苻坚视之为左右臂,历加重任;窦滔干得也很有政绩。苏蕙字若兰,陈留(今属河南)令苏道质的第三女,仪容秀丽,才智出众;以谦虚静默为规箴,不求显扬。十六岁时与窦滔成婚,窦滔非常爱她。但她生性好嫉妒,是不足之处。

窦滔以政绩升秦州(今甘肃、青海、陕西各一部分)刺史,又因忤逆苻坚的意旨被贬,命他戍守敦煌。《晋书·列女传》记载,苏蕙因思念夫君,作织锦回文璇玑图诗寄赠流放中的窦滔。而武则天《窦滔妻苏氏织锦回文记》与此记载不同。说是苻坚攻克晋朝襄阳,因战备危急,必须凭借窦滔的武功才略,于是诏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诗就作于这个时候。

窦滔有一个宠爱的姬妾赵阳台,歌舞精绝,并世无双。窦滔另设一所住处来安置她。苏蕙知道了这件事情,多方搜索,终于寻到,对赵阳台痛加打骂,窦滔对这件事大为恼火。赵阳台又专寻苏蕙的短处,向窦滔告状,毁坏她的声誉,窦滔更为怨恨。这时苏蕙也有二十一岁了。及窦滔将要镇守襄阳,邀苏同往,苏蕙心中旧怨未消,不与他一起去,窦滔于是带着赵阳台赴任,不再与苏蕙通音讯。

苏氏悔恨不已,常常暗自伤悼,于是织锦作回文诗,名璇玑图。图五采相映,莹心耀目。尺幅八寸见方,八百馀字,纵横反复,皆成诗章,武后文中说计有二百馀首,后人广加寻绎,远过此数。才情之妙,超古迈今。一般人很难窥出其中精奥。苏氏笑道:“徘徊婉转,自可成章,非我夫君,无人可解。”于是命一老家人将图送到襄阳。窦滔读了之后,深感其妙绝天下,于是把赵阳台遣送到关中,准备了车马随从,很隆重地从汉南接来了苏蕙,两人重新和好,远胜过去。

这首妙绝古今的回文诗图如下:

苏氏蕙若兰织锦回文璇玑图

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遐旷路伤中情怀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穹誓终笃志贞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何漫漫荣曜华雕旋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艰是丁丽壮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倾宣呜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思涯祸用飞辞恣害圣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戚情哀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下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幽处已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熙长君思悲好仇田蕤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春方殊离仁君莱身苦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面伯改汉物日我兼思殊在者之品润乎愁苦意诚惑步育浸集粹我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清新衾阴匀导辛凤知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亲刚柔有女为 房

诗图的读法,千变万化,极为繁复。可参见丁福保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对此诗图读法的讲解。在此我们不妨试举几例:从右上角仁字起竖行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

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

再如,从右下角津字起横行左读:

津河隔塞殊山梁,民生感旷悲路长,身微悯已处幽房,人贱为女有柔刚。

以上是七言诗。就诗体来说,璇玑图可谓集时代之大成,从三言到七言在璇玑图中都可找到。如三言诗:

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曜英;多思感,谁为荣

在魏晋时期,从三言到七言的各种诗体都已出现,但却很少有人能熟练运用这诸多诗体进行创作。而运用回文的形式却能使诸种诗体备于一篇,简直非人力所能及。而这一切,真的被一个人实现了,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又是一个女人,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到震惊。从她旷绝古今的奇构中,我们感受到了她的聪颖和才情。

回文诗就其形式来说是一种文字游戏。但文字游戏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美感。有水平的游戏本身就是艺术。有很多种艺术都有形式的限制,而形式的完善与否也成了人们欣赏的内容之一,这可以举微雕、律诗为例。

回文诗这种形式并不是苏蕙的首创。相传晋时傅咸有反复回文诗、温峤有虚言回文诗,还有题苏伯玉妻作的《盘中诗》,都比较简单。苏蕙《璇玑图》的出现,才使这种体裁的创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回文诗作为一种诗体,从此得到了世人的认同。

如果过分拘泥于形式的完善,很可能有碍于意义的表达。苏蕙回文诗的超妙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形式完善,内容也相当感人。诗作大多围绕着作者的经历、心绪,或是略带忧愁哀怨地自伤自悼,或是诚恳坦白地表白自己的忠贞高洁,或是孤独寂寞地倾诉着对丈夫的缕缕思念。如“衰年感往日,情劳远忧思”、“厉节中闱,河广思归;不能奋飞,遐路透迤;歌我衮衣,硕人其颀;冶容为谁翠粲葳蕤;同声相追,感我情悲”、“岁寒识松,贞物知终始”等,佳句不胜枚举。

从记载文字看来,窦滔与苏慧之间原来很是恩爱,可谓郎才女貌。窦滔对苏蕙吃醋的处罚是移情别向,“不通音问”;而苏蕙却委曲地以作织锦回文的方式来感悟丈夫。这是那个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是苏惠唯一可采取的最聪明、最有效的方式,否则就会遭到幽处冷宫以老终年甚至被抛弃的命运。诗写出了她的冰清玉洁的情怀,独处空房、华年虚度的悲哀和孤寂,对丈夫的茕茕思念,而其幽怨之情又绝无激烈、泼辣之嫌,完全符合《诗》“怨悱而不乱”、“温柔敦厚”的意旨。这也是其回文诗在意旨方面得到封建文人欣赏的一条重要原因。

后代人受苏蕙诗作的影响,创作了很多回文诗。署清代朱象臣重订的《回文类聚》一书收集了《璇玑图》及后代人对《璇玑图》读法的解说、对《璇玑图》的题识、评述及仿作。仿作的形式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璇玑图》的形式和织锦回文的故事在后代小说戏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明冯梦龙《情史》辑录了这则故事,他编的小说集《醒世恒言》中《苏小妹三难新郎》一篇中的很多诗篇都是回文诗。清代李渔《合锦回文传》小说就是借苏蕙《璇玑图》来编织故事,其中的人物也作了大量的回文诗。最有名的,是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了,这部学者化、考据化的小说全文录载了武则天的题记,《璇玑图》全文及读法。在戏曲方面,元代关汉卿就有《苏氏进织锦回文》杂剧,明有传奇《回文锦》,清洪升有《回文锦》杂剧,俱佚;明无名氏有《织锦回文》戏文,未见。

清孔广林《璇玑锦》杂剧,今存,收入郑振铎编《清人杂剧二集》中。第一折《锦怨》叙苏蕙的闺怨之情及织锦的情形。开篇苏蕙的一段唱腔:

[仙吕入双调过曲][风云会四朝元] [四朝元头]流光飞箭,三春欲尽天,任朱扉通启,翠箔齐卷,景好欢趣鲜。想伊人,此际[中吕宫会河阳]鼓角无声,士马安然。[四朝元]竟日寻芳,笙歌酣宴,[中吕宫驻云飞]只把莺花恋。(嗏)奴苦自吞连。[南吕宫一江风]绿惨红愁煞厌流簧啭,中怀万与千,只忧丈夫浅。[四朝元尾](怎便得)圆机括,丝(丝)缕(缕),引他长见。……[前腔]肫诚一片,凭谁就里传。(到介)借天关星布、地轴风转,巧把情绪展。(上机介)向支(注:应作“织”字)机坐定,左右梭流,上下丝,万络千条,齐归一线,总待人来辨。(只是我的心绪,如何理清哟,嗏!)委曲也难言。密(注:应作“蜜”字)意深情,只仗回文显,循环四处联,纵横万言变,红黄紫白,萦(萦)绕(绕)寸心盘旋。

窦滔遣家人毕有仁进京朝贡,不给家中捎片言只字。苏蕙得知后十分伤心,但仍然表示“凭伊永负三生愿,俺情绪总如春茧”。第二折《锦缄》,乳娘与毕有仁一番对唱,侧面反映苏蕙两年来“寂寞守故家”、“望眼生花”,而窦滔却“赵氏藏金屋,齐眉远天涯”、“薄情足堪诧”的状况。苏蕙并不认为窦滔是有错的,而认为“命定(在)前世原非假”,“破迷只索修书帕”,“凭锦将夫化”。至于这样做的结局如何,那只有“奴身听天罢”了。而且,织锦的目的,也只是击败赵阳台,重夺夫君。毕有仁也唱出了“阳台、任你多娇姹,怎比灵机透九华”之语。从 历史上的苏蕙到清代的作者,都陷入了严重的迷失。他们把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转化为妻妾争宠,矛盾转移了,意义也淡化了。进一步说,这种迷失是一种社会病,时代病。在封建社会里,夫权对女性的压榨已毫无人性可言。作者在沉睡中又帮助确立了这种制度。织锦回文这个故事本身的消极意义也在于此。第三折《锦悟》,写窦滔读回文后悔恨交加,遣离赵阳台,命毕有仁去接苏蕙。有一段唱词表达窦滔的心情,文辞颇为优美:

[双调近词][武陵春]一幅鱼油,全把情丝离绪抽,回文周折处,似我恨悲交纽。无端一错铸六州,抛他孤雁空林守……料得凝思际,泪交流。香闺移步下阶头,园憩亭休,看莺燕穿新柳。蓦地伤怀忆宦游,忆宦游。(怕)迷津失足忙援手,非怜影单,那悲凤孤, (要)无惭好仇(似应为“逑”)。兀的(不)苦煞(他)也么哥,兀的(不)愧煞(俺)也么哥。承妻决疣,关山迢递阻河洲,无限深情远寄投。

第四折《锦圆》,窦滔苏蕙相见,苏氏问赵阳台为什么不见了,窦滔说已逐置府城之西。苏氏则提出应请她回来,以免被人说自己妒嫉,只要窦滔处理得好,自然会和睦相处。其实,这是剧作者意图弥补苏蕙“性好嫉妒”的“缺点”而创作的,也是封建士大夫们希望妻妾和平相处思想的反映。这样一来,表面上苏蕙成了完人,结局也皆大完喜,但故事冲突淡化了,社会意义也减弱了。

中秋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Ο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中秋食俗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已有为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胡桃、芝麻等,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胡饼”,唐高宗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节凯旋而归,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月亮)。”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若此说确实,这可能是中秋节分食月饼的开始。但“月饼”一词,最早是见于南宋吴自牧的红菱饼。

月饼是圆的,且被赋予团圆之意的时代是明,刘侗《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又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还记述了明代北京中秋制作月饼的盛况:坊民皆“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心灵手巧的制饼工人翻新出奇,月饼上做出各种花样,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古今对联欣赏

春联小史

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在门上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的、写着吉祥联语的对联,以烘托新年的气氛,这也是古代遗风。

战国时,中原百姓在门旁挂“桃梗”堪称春联之“始祖”。所谓桃梗,就是用桃木刻的木偶,据云可以驱邪恶,保平安。后来渐渐变成挂“桃符”。桃符也叫门神,是用桃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字样,相传这是两个能降伏恶鬼的神。”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chǎng)写的,现在公认是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名称的诞生是在明朝。据载: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曾在除夕传下圣旨“公卿士庶家,须加春联一副”,要各家各户贴上春联,并微服出巡,观赏取乐。朱元璋还亲题一联赠予文臣陶安,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经统治者这么一提倡,自此,春联之风流行民间。

(注:因对联最早源于春联。)

对联种种

春联:是对联中使用最广的一种节日用联,多数是悬挂或粘贴在大门两边。春联,有的地方又叫“春贴子”、“门贴”、“门对”、“对联”、“挥春”等。

婚联:即结婚用联。多含有祝福新人幸福、白头偕老等意。

寿联:祝寿的对联。多含长命百岁、赞颂德行等。自作寿联的,也有对自己一生作总结或对人寿、康宁等进行描述。

贺喜联:因亲朋有喜事而赠送之联,多有恭贺、祝愿之意。

题赠联:指题赠友人、晚辈、下级或河山风光等的联语,多有劝勉、赞颂等意。

集句联:将古文、诗词中的对偶句集拼而成的对联,又称作诗词集句联。

趣对:指游戏笔墨、具有趣味而雅俗共赏的对联,其内容一般活泼,诙谐有趣。

戏台联:旧时演戏,往往在戏台两旁贴副对联,或宣传戏剧的特点和作用,或指导观众观戏,或反映剧场的欢乐气氛。有的戏台联还借题发挥,寓意深长。

名胜楹联:是指风景名胜之处的对联。这类对联,有的写景咏物,有的抒怀叙情,有的评人论史,有的借景说情。其风格多样,或诙谐纤巧,或明快豪放,或庄严深沉。

口语联:指包括对联的口头创作、俗语对和白话对联。其特点是通俗、口语化,或富趣味性。口语对联中有相当部分还有斗智、试智的内容。

讽刺联:这是用于讥讽某种人或某类事物而用的对联。其语言往往尖锐泼辣,入木三分,令人深省。

格言联:这是格言、警语一类的对联。或用来自勉,或题赠他人,有的挂在中堂,有的置于座右。

挽联:为对死者表示哀悼而专作的对联。有为已故者作的,也有专为自己作的。内容或歌功颂德,或借题发挥,也有正题反做,讽刺或揭露死者。

行业联:指各行业专用的对联,如商业、服务行业等。

我国长联前十名

昆明大观楼长联,被称作“天下第一长联”,乃因其出现得最早,也被最早介绍(梁章钜《楹联丛话》,1840年)。其“长”实际只是清乾隆年间“之最”,现在发现比它长的又有一大批。且按字数由多至少,介绍长联的“前十名”。

1.清人钟祖棻(fēn字耘舫)拟题四川江津临江城楼联,1612字。作者作于狱中。据说,江津有关部门准备将其镌刻悬挂起来。

2.今人华武赞长城联,1000字。此联获1985年春节全国征联纪念奖。

3.清人钟祖棻(字耘舫)六十自寿联,890字。作者作于1906年,时在狱中。

4.今人李芸青题长沙天心阁联,456字,为1983年天心阁重修而作。

5.今人马连明题辽宁千山山门,426字。

6.挽友联,412字,作者不详,可能为清末民初人。

7.清人张之洞题湖南洞庭君山屈原湘妃祠联,400字。《对联欣赏》引自《荩箧(jìn qìe)集》,原缺16字,后由史树青据《对联杂录》补出。

8.清人李善济题四川青城山山门联,394字。作者四川通江人,作于1910年。

9.挽昆明“12·1”惨案烈士联,392字。作者不详,作于1945年。

10.清人潘炳烈题武昌黄鹤楼联,350字。

这些是“十长”,而不是“十佳”。排前十名,可靠性还大些,再往下排,就必然会有“遗珠”之憾了。据资料看,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要排到50名左右了。

对联十七种

1.拆字。例一:“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木”合为“柴”;“山山”合为“出”;“因火”合为“烟”;“夕夕”合为“多”。例二:“妙人儿倪家少女;搞弓长张府高才。”例三:“张长弓,骑奇马,单戈合;种重木,犁利牛,十口为田。”例四:“户羽石皮,湖北先生摇破扇;革圭不正,江南女子靸(sǎ)歪鞋。”“户羽”、“石皮”是“扇”和“破”的拆字,“革圭”、“不正”是“鞋”和“歪”的拆字。例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2.谐音。例一:“因荷(何)而得藕(偶);有杏(幸)不须梅(媒)。”例二:“师姑田里担禾上(和尚);美女堂前抱绣裁(秀才)。”例三:“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缺“一”,“衣”是“一’’的谐音,即缺衣;下联少“十”,“食”是“十”的谐音,即少食。横批意为没有东西。

3.回文。例一:“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反过来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例二:“柳如是如柳;华来士来华。”例三:“秀气云山云气秀;山青霭秀霭青山。”

4.叠韵。相同或相近音的字紧挨在一起。例一:“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例二:“嫂扫乱柴呼叔束;姨携破桶叫姑箍。”例三:“屋北鹿独宿;溪西鸡齐啼。”

5.异字同音。例:“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例二:“饥鸡盗稻童筒打;暑鼠凉梁客咳惊。”

6.同偏旁部首。例一:“泪滴湘江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例二:“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7.数字。例一:“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幅风篷,下九江,还有十里;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例二:“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相传为苏东坡与二位学友赶考时所作。例三:“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8.复字。一副对联上下联内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多次出现。例:“猪公狗公乌龟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9.叠字。例一:“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例二:“进进出出笑颜开,人人满意;挑挑拣拣花色美,件件称心。”

10.加词急转。在原有对联上加词,改变原意。例:“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11.藏字。对联中藏入人名、物名、地名等等。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曹锟出钱贿选总统后,章太炎题了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把“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 ”巧妙地藏于其内。

12.叠字读音不同。例一:“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例二:“长长长长长长长;行行行行行行行。”

13.反推。例一:“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例二:“无锡锡山山无锡;黄河河套套黄河。”

14.哑联。乾隆微服私访,对一锄地农民指塔出上联:“孤塔矗矗七层四方八角。”农民摇手而去,这个摇手动作就是下联:“双手摇摇五指两短三长。”苏东坡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东坡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所指处有一条大黄狗正在狼吞虎咽地吃东西。佛印顿悟,随即将自己手中的题有苏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就这样完成了一副双关哑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

15.集句。将前人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例:“无丝竹之乱耳;乐琴书以消忧。”由刘禹锡《陋室铭》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文句集引而成。

16.改字。古时某地主家父子用钱各买了一个“进士”,妻媳因而被封为“夫人”,于是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贫苦农民恨之入骨,夜里在对联上改了几笔,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17.连环。某地主过生日,有个富人出了一个上联:“寿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寿年丰,丰衣足食,食的珍肴美味,位列三台,台享荣华富贵,贵客早应该来,来之是理,理所当然。”有个农民对了下联:“福如东海,海阔大,大老人,人面兽心,心田不好,好一个老杂种,终久必死,死无葬身之地,地起未打莫来,来之后悔,悔之晚矣。”

对联风格五类型

对联与其它文艺作品一样,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由于作者的秉赋、性格、气质、素养、情思的差异,必然导致格调、气度、态势、风姿、神采、韵致、情趣的差异。下面介绍五种类型:

1.豪放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词夸张,内容豪放,气魄宏大,无所拘束。如有一副写“虎”的对联:“云飞剑舞雄千里;目电声雷震万方。”

2.婉约这种风格表现在文词委婉,具有不失本意的温和与曲折感,常用比喻修辞格,如:“三春花满香成海;八月涛来水作山。”

3.浪漫这种风格表现在对联的诗意浓,充满着幻想,故意“言过其实”,加以渲染,加强读者印象。如:“抚动琴弦,适觉座中风雨至;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又如:“千尺水帘,今古无人能手卷;一轮月镜,乾坤何匠用功磨。”

4.朴实这种风格表现在用语平常,直言快语,明白晓畅。给人一种直切、朴实,稳重的感觉。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5.诙谐这种风格表现在语言幽默,意味深长。如:“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又如:“母鸭无鞋空洗脚;公鸡有髻不梳头。”

皇帝年号嵌入对联

清文宗(咸丰)在位时曾举行大寿,有状元萧景钟将当朝及前六朝共计七个年号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分别嵌入上下联句首,作颂联云:“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群黎,道光绍虞夏商周,咸歌盛世;治宇内,熙政绩,正直洽朝,隆平洽野,庆云生五色,光华焕星辰日月,丰溢皇都。”

在我国对联中,以年号分别嵌入上下句首者,实为罕见。此对联用语精炼,对仗严谨,扣合工整,字句恰当,是名副其实的“绝对”。据传说,萧景钟因私行不检,遭受革职的处分,因作此颂联而获得文宗的赏识,遂又复功名。

藏 谜 联

谜语对联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藏意法:把谜底的意思隐藏在联语里面,例如:“秉公不偏三尺律;凿壁可偷一线光。”每句各打《三国演义》一人名。谜底是:法正、孔明。

2.藏形法:把文字的笔画、结构,巧妙地藏进联语内,例如:“远树两行山侧立;扁舟一叶水平流。”谜底:慧。这一副字谜联面底缀合、谜趣盎然,被谜界一致公认为藏形谜中的典型佳作。

3.组字拆字法:将联语中字的笔画、部位或增或减,另行组合或分解,例如:“苟不为非何所罪;皆因失口而伤吾。”上联谜底为“四”字,下联谜底为“五”字。

4.隐喻法:利用某些事物的特征来隐喻谜底。例如旧时一商号开业时某秀才撰来贺联:“公鸡鲤鱼母猪肉;木耳黄花酒曲粑。”从字面上看,此联没有写什么“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但联中列举的六种食物,普通老百姓都懂得是“发物”,对于这家店铺来说隐喻着“开业大发”的意思,可谓高妙!

歇 后 联

有一类奇特的颇似歇后语的对联,以每联末字漏写或缺写。用缩脚潜尾藏意,或隐去联语本意,让读者去体会潜藏的另一番意味。这类联语,也有人叫“潜藏联”。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以难对试人才智。一次,小酒店掺水卖酒,朱元璋以“君子之交淡如”出联要秀才徐文属对,徐对以“醉翁之意不在”,联尾潜去“水”、“酒”两字。50年代,香港影星莫愁自杀,易君佐写一挽联:“与尔同消万古;问君能有几多?”上下联各有意漏去一个“愁”字,既切莫愁的名,又隐含深沉的悼念之意。古人作联嘲笑某庸医吉生:“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将“逢凶化吉”和“起死回生”两个成语中最后一字(也是庸医的名字)歇住不说,而字面又极尽嘲讽揶揄之能事。这类歇后联,往往采用古代诗词文章中众所熟知的句子。

有的与上稍有不同,不是用的集句形式。如旧时某地百姓送给一个外号“填不满”的贪官一副寿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粗看难知内里,略加咀嚼。拍案称绝,原来用的也是潜尾法,上联缺“八”,下联少“耻”,寓“王八无耻”之意。

另一种歇后联,用有意空字的手法,让人感到“无字胜有字”。相传明代诗人李东阳小时聪颖过人,一次与伙伴放风筝,不慎风筝线断落人了某员外的庭院里。李东阳大胆地入院讨取风筝。员外要李对课,对得上才还他。员外出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毋如尔狡。”李东阳略思片刻,答道:“员外二千石,莫若公”。这个有意缺空的字,可用“廉”也可用“贪”,视员外归不归还风筝而定。

还有一种是歇去本意,让人思考猜测所含的真意,这类联语有的略带谜语联的味儿。郭沫若《少年时代》回忆录载,他就读四川嘉定中学堂时,该学堂监学丁平子等辈一次去游高标山的万景楼,撰联一副挂楼上,云:“六秀才同游一日;万景楼从此千秋。”老先生王兴岩对这种高傲、旁若无人的态度极为气愤,改联为“六秀才只通六窍,万景楼遗臭万年”。人有七窍,可谓“只通六窍”?

原来尚余一窍,正是一窍不通,歇去本意,叫人意会,极为诙谑。

“续字”联

在楹联中,有一种“续字”联别具情趣。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小时候在自家的大门上写了一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面竹园的主人很不高兴,心想,我家的景色岂能让他借用?

便命家人把园中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笑着在对联下加了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竹园主人更生气了,索性叫人把竹子全砍光。解缙则又在联上加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竹园主人只能佩服解缙奇才。

纪晓岚是清代有名的文人,有一次,乾隆皇帝与他对句为戏。乾隆说:“两碟豆。”纪晓岚对道:“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两蝶斗。”纪晓岚应对道:“我说的是——一鸥游。”乾隆又说:“我念的是——林间两蝶斗。”纪晓岚沉着地答:“我对的是——水上一鸥游。”两人不禁欣然大笑。

据说有位教书先生嗜酒,并常撒酒风。一天,他出对让弟子对。先生说:“风。”弟子对:“雨。”先生又添成三字对:“催花雨。”弟子接着对道:“撒酒风。”先生又添为七字对:“园内阵阵催花雨。”弟子又对道:“席上常常撒酒风。”先生很不高兴,弟子说:“先生若是不改过,那我就是先生的先生了。”

清代有一官吏,贪且酷,正月初一,自贴一春联云:“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夜晚在每句下面各添一行字,变成:“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清朝末年,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却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挠。有一次康有为生日,各界人士赠送寿联,其中有一副:“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各是“有”和“为”,恰是康有为的名字。这显然是顽固派故意引用《礼记》、《论语》中的句子来进行侮辱的。因为原句的“有”字下面是“妖孽”,“为”字下面是‘‘贼”。康氏的大弟子梁启超看了不声不响地挥笔疾书四个大字,分别添在两联的卞面,使寿联变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无情对”拾趣

作对联必须讲究文字(包括词类和声调)与情理的对应关系。但“无情对”却只要求字面对仗工整,而不管词意阴错阳差、牛头不对马嘴。众所周知的“高门桃李争春日,美国荷兰比利时”便是典型的例子。

相传“无情对”由清代张之洞所创,有一天,张之洞邀几位友人在陶然亭饮酒赛诗,席上有一客人以自己所作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求征下联,张之洞对曰:“果然一点不相干。”另有一客人则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为对。两个下联虽然与上联对仗工整,且能各自通顺成章,但联中之词依其本义,并不能同上联相对。这正是无情对独特之处。联中“树”、“果”、“萧”皆为草木类;“已”、“然”、“何”皆为虚字;“半”、“一”、“二”都为数字;“寻”、“点”、“策”可转义为动词,“休”、“不”、“走”为虚字;“纵”、“相”、“安”也能作虚字解;“斧”、“干”、“刘”则全是古代兵器。只有这样把上下联中相对应的每一个字作一番别解,才能看出其内在的貌似“无情”却“有情”的特殊关系。最后,张之洞又以饮酒赛诗地“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客人中有一人笑道:“若求无情,除非阁下的姓名。”众人一听无不畅怀大笑。原来这位客人是以“张之洞”应对“陶然亭”。

今有人春节偶得一联云:“蛇年初禁会海,马季方成笑林。”不过是模仿前人之作,不及下面的这一则有趣:某厂拟将电脑引入生产线,厂领导都同意请工程师李某作为攻关的主持人。但李因闲散日久,染上搓麻将的嗜好,颇令人担心。于是张厂长找到李某谈话,谈话时顺手写了一张纸条相送,上面写着两句话:“下铁心莫搓麻将,上电脑要选精兵。”当时张并无心作对联,但李看后不禁哈哈大笑,说:“这副对联真是太妙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此后李果然不负众望,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并且逢人便介绍这副对联,说它论文字属于“无情”,而论事实则不仅有情而且大有深情。

古代官衙匾联

我国自宋代以来,许多官员为了表白为官抱负、居官准则,喜欢采用悬金匾、挂楹联等形式,昭示于众。也称官箴匾联。

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公正者居多。常见的如“公正廉明”、“明镜高悬”、“明察秋毫”等等。

官联,有的挂于公堂衙门,有的则贴在官署府邸。内容也任人各异:(1)表明不贪不贿的。明代弘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恕,针对当时官场存在的以行贿为径谋求升迁之风,在官署大门上贴一对联,“任于朝者,以馈送及门者为耻;任于外者,以苟且入都者为羞。”嘉靖年间藩司参议钱

,曾令所属官衙贴如下对联:“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清晋州州官陈景登衙门大厅有一联,“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2)以示法严法慎的。清代无锡有一位叫武承谟的官员,到任那天,在官府的粉壁上悬挂一幅楹联,作为就职演说:“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斯无诈;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清古文学家吕璜,遭冤狱15载,昭雪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其大堂对联是:“我也曾为冤枉痛人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究害了自家。”(3)自警克己奉公的。清代赵慎畛,在桂林为官时,其府衙对联是:“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光绪初署贵州安顺府知府的文海,在府署二堂的“春熙堂”挂有自撰联:“一筹莫展,五载素餐,也算地方官,自问那堪称父母;百姓忠良,七属静谧,仅偿温饱志,试忍何以对君王。”(4)立志干一番事业的。梁上国任奉天府丞时署联为:“勉力为之,正人心,原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顺迪,勿懈功夫。”(5)表示爱民如子的。清代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署联为:“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清武承谟悬于大堂一联曰:“人人论功名,功有实功,名有实名,存一点掩耳盗铃之私心,终为无益;官官称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几件悬羊卖狗的假事,总不相干。”光绪间知县王樾帆题遵义县署联:“到处皆称父母官,要对得自家父母,方可为人父母;此中易作子孙孽,须顾全百姓子孙,以能保我子孙。”(6)揭示官场黑暗以自嘲的。清道光年间陕西有一道台衙门的三堂堂上高悬着道台自撰的对联:“问此官何事最忙?冠盖遥临,酒醴笙簧皆要政;笑终岁为人作嫁,脂膏已竭,系朋僮仆孰知恩?”

当然,悬匾也好,挂联也罢,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大多数官僚是实不符名。据说,当初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曾把慈禧御赐的“清正廉明”金匾送往其家乡,挂于李氏祠堂。几天后,有人在李氏祠堂大门上写了一幅对联相配。联曰:“市屋千幢皆姓李,良田万顷属中堂。”真是绝妙的讽刺。

戏台对联

扬州赵园,有一副引人幽思和遐想的戏台联:“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

贵州六盘山“江山一览阁”有三副生动有趣的戏台对联。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到此一游。看戏时,乾隆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正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酒,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老臣刘墉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

有些戏联,肯定戏曲的社会功能及认识作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最常见的如:“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戏其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它如:“看不清莫嚷,请问前头高见者;站得住便罢,须留余地后人观。”“看不见姑且听之,何须四处钻营,极力排开前面者;站得高弗能久也,莫仗一时得意,挺身遮住后来人!”都十分切合中国古老的文明与道德,教人以谦虚与谨慎,处处为人着想。又如:“戏剧本属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做来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唱弹原为乐,乐中藏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把戏剧教育作用与审美情趣相结合,既概括了中国戏剧的艺术特色,而且也把中国戏剧的教育意义阐述得十分清楚。

挂在戏台上让读书不多的市民看的对联,有不少是俚对,通俗而风趣,看似平平,实则语带讥讽,亦谐亦庄。如:“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两便;说好就好,说歹就歹,好歹只演三天。”“你看这班人,以假作真,才上台就变脸色;他同那件事,非名即利,未出脚即费心机。”“市内客官们,也要关切些艰难时局;眼前尺寸地,不知淘汰了多少英雄。”“盛衰何常,吾人于热闹场中看惯了;贤愚同尽,大家从鱼龙队里混过来。”“蜉蝣天地,蛮触战争,大作小观小亦大;咫只江山,须臾富贵,无为有处有还无。”“既已上台,不怕大家在旁边看戏;自能了局,何劳诸位替古人担忧。”“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穿何等衣服,像何等人。”

书斋对联

三国时诸葛亮草庐有一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写出了他的高尚品性,为世人传诵。

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学识渊博,风骨更高,他宁可饥寒交迫,也不与清廷合作。晚年在衡州筑“湘西草堂”,其书房门前联曰:“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上联写他意欲冲破孔孟经书的旧传统,以拓展经学研究的新局面;下联表示其在国破家亡之际,愿以身殉国之志。据说王夫之当时不论雨天,还是晴天,出门都穿木屐,撑雨伞,以示耻见青天,耻踏青土“乞活埋”之志。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文长在其“青藤书屋”中,有楹联一副:“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入。”寥寥数语,一个放言高谈、落拓不羁的“狂生”形象,跃然纸上。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归庄自小有才气,但秉性怪僻,又喜骂人,早年曾在自己的书斋中题一对联:“入其室空空如也;问其人嚣嚣然曰。”晚年生活潦倒,与发妻结庐于墟墓之间,仍不改其性,在草堂上赫然写一联曰:“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

书斋对联中展示作者生活情趣的,当推现代散文家丰子恺。在其居室“缘缘堂”的书房中,挂有弘一法师的一副对联:“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梵音海潮音,胜彼此间音。”把个“缘缘堂”写活了。书房中还有他自己的墨迹:“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光话平生。”这是借用宋代王荆公之妹的诗句。据说丰子恺常邀老友在房内闲谈,清茶之外,佐以小酌,直至上灯方散。清代书法家篆刻大师邓石如,在其浙江怀宁县的“铁砚山房”中,撰有一副长联,曰:“泡海月,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彝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笔,薛涛笺,右军贴,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听其口气,其“铁砚山房”,不但是“合宇宙奇观”的美术馆,而且是“收古今绝艺”的博物馆。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有删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44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9
下一篇2024-04-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