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许广平的师生恋

鲁迅和许广平的师生恋,第1张

当然,他们并不是一直这样紧张而刻板地重复着一天又一天的生活。有时,晚饭过后,又没有客人。他们并不立即工作,而是灭掉灯,坐在屋子里,借助桔**的路灯由窗口射进来的微明的光亮,相对谈天。有时,鲁迅在据案写作,许广平坐在旁边看报或做手工,当两人都感到疲倦时,便放下工作,一边饮茶,一边谈天,或者再吃些零食。尽管时间很短,但他们都感到很高兴,觉得这是一天的黄金时代。有时,他们也到外面散步,或者一起着画展,但真正能称得起娱乐的还是看**,这种活动多是由鲁迅提议,这一方面是为了休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妻子香自己操劳的酬谢。每次都是买最好的座位,也是为了照顾妻子稍微近视的眼睛。 他们在家庭生活方面最大的欢乐是有了儿子海婴。  1929年9月27日清晨,鲁迅和许广平的爱情给出了果实,他们的儿子海婴诞生了。26日那天上午,许广平已经感到阵阵腹痛,预示着这个小生命就要来到人间。年近50的鲁迅就要当爸爸了,心情十分兴奋,他不顾因过度劳累而有些发热的身体,赶忙把妻子送到医院。经过二十七八个小时的阵痛,孩子终于叭叭坠地。鲁迅欣慰而又恢谐地说:“是男的,怪不得这样可恶。”当许广平难产时,医生曾征求过他的意见:“留小孩还是留大人?”他毫不犹豫地说:“留大人。”现在,看到母子俩都平安,他感到非常幸运和高兴。第二天,他满面欢悦地走到医院,手里拿着一棵小巧玲珑的松树,轻轻地放在许广平床边的小桌上。这棵小松翠绿,苍劲、孤傲、沉郁,即既象征着他的性格,又象征着那个刚刚降生的新生命,象征着新人的家庭生活的开始。  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往医院去两三次,送来食品和其他用品,有时还领着一批批前来庆贺的朋友。每当客人散去,他总静静地坐下来,审视着孩子的脸,由衷地说:“真象我。”但马上又补充:“我没有他漂亮。”这时,他的脸上泛起了幸福的红晕。有了孩子,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一天,他来到医院,悠闲地坐下来,首先问妻子是否想起来了,许广平说没有,他款款地说:“想倒想起两个字,你看怎么样?因为是在上海生的,是个婴儿,我叫他海婴。这名字读起来颇悦耳,字也通俗。但却绝不会雷同。……如果他大起来不高兴这个名宇,自己随便改过来也可以,横竖我也是自己再另起名字的,这个暂时用用也还好。”  由于许广平的大力协助,鲁迅后十年写作了大量文章,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也是他引为自豪的。鲁迅曾以感激的心情歌颂他与许广平的友谊: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而相知。参考 http://wwwchinataiwanorg/wh/dswh/lsyw/200803/t20080307_601005_2htm

鲁迅,一个于特殊历史环境背景下,被神化了的人,其实有血有肉,有情有爱这里所选载的两篇文字,既是鲁迅对妻子许广平的爱的深沉表白和絷诚流露梦恒以此期望,真实而全面地,读鲁迅

(1)

鲁迅于1934年12月9日,将<<芥子园画谱>>三集增给许广平,并在第三集扉页上题了七绝一首

十年携手共艰危,

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

此中甘苦两心知

(2)

<<腊叶>>是鲁迅写给许广平的唯一的一篇散文诗在<<野草英文译本序>>里,鲁迅说:"<<蜡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许广平在她的<<因校对<三十年集>而引起的旧话>>里,也说:"在<<野草>>中的那篇<<蜡叶>>,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的班驳的枫叶,就是自况的''

蜡叶

灯下看<<雁门集>>,忽然翻出一片压干的枫叶来

这使我记起去年的深秋繁霜夜降,木叶多半凋零,庭前的一株小小的枫树也变成红色了我曾绕树徘徊,细看叶片的颜色,当他青葱的时候是从来没有这么注意的他也并非全树通红,最多的是浅绛,有几片则在绯红地上,还带着几团浓绿一片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班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我自念:这是病叶呵!便将他摘了下来,夹在刚才买到的<<雁门集>>里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吧

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似去年一般灼灼假使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连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面的原因了将坠的病叶的斑斓,似乎也只能在极短时中相对,更何况是葱郁的呢看看窗外,很能耐寒的树木也早经秃尽了;枫树更何消说得当深秋时,想来也许有和这去年的模样相似的病叶吧,但可惜我今年竟没有赏玩秋树的余闲

不是他老婆,而是他的婚外情人(他的学生)许广平,他与他的原配夫人之间没有夫妻感情,也从来没有同居,是他母亲为他订下的婚事,不是鲁迅自己意愿。

而鲁迅与许广平之间的通信主要见于《两地书》,你可以上网搜下,有很多。

鲁迅先生认为旧文化、旧思想把民众的思想、情感都禁锢了,当时的中国就象是人们睡在一个没有门窗的铁屋里,而屋里已着火了,鲁迅先生要唤醒屋里沉睡的人,并和他们一起里外合力把这铁屋。有一些人就说这铁屋是打不破的,不如让屋里的人就在睡梦中死去,这样就没有死前的恐惧和痛苦,但鲁迅先生说只要唤醒屋里的人,总是有希望的,他也是一直这样在做。这是我对前一句诗的理解。后一句表明鲁迅先生对青年的关心,认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原为青年做牛做马。

1923年7月,鲁迅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当鲁迅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很多学生都投来了不屑的目光。因为鲁迅穿着随意,不好光鲜。但当他一开口,台下学生的心已立即被他征服。

在这些学生中,也包括了那位,师范大学的女学生∶许广平。

此时,鲁迅已成婚。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1918年,在发表了《狂人日记》后,鲁迅就成周树人用得z多的笔名。

在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人教时,鲁迅已有了第一任妻子∶朱安。朱安没有读过书,加上这头婚事是鲁迅的母亲用计骗过来的。所以,鲁迅对朱安很不满,同时他也对这头母亲包办的婚事很不满!

鲁迅是一名知识分子,也是自由主义的崇尚者。面对把自己拉扯大的母亲,以及这起父母包办的婚姻。鲁迅并没法反对。无奈之下,他只好在成婚后采取了冷暴力。

此时,鲁迅对爱情,已失去了希望。面对爱情,他找不到方向。他,迷途了!

但,就在他认为自己在爱情上已无力抗争之时,一个人的出现,令鲁迅的生命再次充满了光芒。

那个人就是∶许广平。

许广平是北京女子学院的学生,她在第一次上鲁迅的课时,就已经喜欢上了鲁迅了。

但由于性格所使,也考虑到自己是已婚男性,所以,在开始时,鲁迅并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但,许广平的态度很坚决,她甚至在信中这样对鲁迅说∶

”我自己也是遭遇过封建婚姻的,但靠着自己的力量,我挣脱了。我真正地爱过,也曾被人爱过,而你呢?却从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你为什么没有权利爱呢?”

后来,在许广平的一再坚持下,鲁迅终于打开了心扉,答应了许广平的表白。

不仅这样,许广平还用“景宋”为笔名,与鲁迅在大学四年间不断地书信,信件合计135封。其中鲁迅与“景宋”各占六十七封半。这些书信经由鲁迅刊印,并被整理成一本书,鲁迅给它命名为《两地书》。

书中,鲁迅给许广平起了许多专属的、甜蜜又有趣的昵称。如“乖姑”、“小刺猬”、“小莲蓬”等等。而许广平也称鲁迅为“风子”、“小白象”。

在与许广平成婚后,鲁迅是幸福的。他们两人更是会谈一些不为人知的趣事。比如,鲁迅曾这样告诉许广平:

他的公寓离厕所很远,于是,他就准备了一个“夜壶”,但是每次都要摸黑把握好“分寸”以防“误伤了地面”。

他们用风趣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爱。在以后的生活中,双方都沉浸在了浓浓的爱意之中。

1936年12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逝世了,享年56岁。

在鲁迅先生去世三个月后,上海文化界想要为鲁迅先生印刷一本纪念册,其中会涉及到鲁迅先生的婚姻和家庭情况。这样,也就必然要写到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了。

负责人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征询她的意见,许广平没有任何异议。

于是,鲁迅年谱初稿上就写∶“前六年,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十六年,与许广平女士以爱情相结合,成为伴侣。"

许广平在收到了初稿之后,提出了意见。她认为,朱安是必定要写出来的,而她和鲁迅先生之间不必要用"以爱情相结合"这种俗套的语句,直接写"鲁迅与许广平同居"就可以。

毫无疑问,许广平是阔达的,她并没有因自己的爱,而排挤鲁迅的前妻。

同时,也可以说,在爱情上,鲁迅也是幸运的。在那个时代、那个思潮中,鲁迅能够拥有足够的勇气,与许广平在一起。

很多时候,父母包办的婚姻,不但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幸福!甚至,有时候还会因没有感情基础,而无法生根发芽!

希望在当今的社会中,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只有自己选择的爱,才是自己的爱;别人选择的爱,就让别人去爱吧!

就像鲁迅说的那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从来如此,便对么?”是对当时现实的讽刺吧,人民麻木不堪,只知苟且偷生,不知向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挑战,这句话是鲁迅想让人们问问自己的吧,一直是这样,但一直永远就只能这样了么?一直这样,那么这样就对么?

这是《狂人日记》里的句子,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作者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一笔名。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猛烈抨击“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小说。作者除在本书(《呐喊》)《自序》中提及它产生的缘由外,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在中国“五四运动”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其为《新青年》写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鲁迅曾经看过大约百多篇外国文学作品。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在小说的开头“狂人日记序”中写道:“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狂人病体痊愈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在众人眼中,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病人,在狂人眼中,其他人才是吃人的人。这样的不同角度和立场,深刻的揭示了病态社会的悲哀。

小说通过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将矛头直接指向保守的传统文化。“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和规划;“我也未必没有吃过妹子的肉”,这是狂人对自我的评价和反思,也是自己对前途的绝望,充满了自我忏悔的精神;小说的结尾“救救孩子”的呼喊是狂人为建立新的社会而进行实践性的探索。

在狂人看来,现实中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有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吃人文化的污染,因此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就只能赶紧救救孩子。《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777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2024-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