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主要讲什么

阿含经主要讲什么,第1张

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阿含经音译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意为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阿含(梵文和巴利文:Agama),也作阿_、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部派佛教根本经典。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高僧诵出并翻译而来,“四阿含”常作为部派佛教经藏的别称。汉译阿含经与南传巴利语记载的《尼柯耶》(Nikaya)有着对应关系。现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义亦以阿含经为基础之一。其内容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又称阿_、阿含暮、阿笈摩等,意思是“辗转传说之教法”“集结教说的经典”。意译为“法归”“无比法”“教”“传”等,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一般认为,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已经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据传说佛陀涅_后,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法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行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法藏之分为4部或5部阿含(依据文字长短和内容特点分为四大阿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估计在阿育王时代(前3世纪)。原始佛典以文字写定是在公元前1世纪。一般认为阿含经形成于部派分裂同时,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异的阿含经典。阿含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系。

郑重声明:本回答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阿含经音译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意为传承的教说或集结教说的经典。由众多小经组成,论述四谛、十二因缘法,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阿含(梵文和巴利文:Agama),也作阿_、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部派佛教根本经典。汉译四部《阿含经》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时由天竺或西域来华高僧诵出并翻译而来,“四阿含”常作为部派佛教经藏的别称。汉译阿含经与南传巴利语记载的《尼柯耶》(Nikaya)有着对应关系。现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义亦以阿含经为基础之一。其内容多为当时佛与弟子、王公及外道等的言谈,为最接近佛时代的记录。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又称阿_、阿含暮、阿笈摩等,意思是“辗转传说之教法”“集结教说的经典”。意译为“法归”“无比法”“教”“传”等,指此类基本经典为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一般认为,此经基本内容在佛教第一次结集时已经被确定,至部派佛教形成前后被系统整理,约公元前1世纪写成文字。据传说佛陀涅_后,其弟子大迦叶主持了首次结集,会诵了法藏与律藏两部分。法藏记录了佛陀及弟子们的言教行迹。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法藏之分为4部或5部阿含(依据文字长短和内容特点分为四大阿含: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估计在阿育王时代(前3世纪)。原始佛典以文字写定是在公元前1世纪。一般认为阿含经形成于部派分裂同时,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异的阿含经典。阿含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两系。

郑重声明:本回答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58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6
下一篇2024-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