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热梗《我是云南的》被各路网红魔性模仿,这是个什么样的梗?这个歌就是介绍自己是哪个省的,比如说浙江的,然后再一步一步介绍下去,然后再介绍自己当地的语言和文化,这个其实比较有中国的风格,因为按照西方的讲法是从自己家乡最小的这个地方,然后再放到省,再放到国家。
其实这和目前很多信息传递出来的思维逻辑模式是比较重叠的,确实会火起来。
做为云南怒江傈僳族的傈僳族人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好尴尬,但是第二次看到的时候感觉挺好听的,没想到有那么多人看过那播放量和转发量确实让人震惊。我想这会大家都应该认识怒江了吧,大一自我介绍的时候没几个人知道怒江,我说我是怒江的有人还听成了丽江的有人还觉得我说错了。但是现在大家看到视频的时候都想到了我是怒江的还来找我学傈僳话,我觉得挺好的我也愿意教大家傈僳话。
看到他的视频火了以后,我在想他能不能抓住机会变成一个网红像丁真一样成为家乡宣传大史推动怒江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我关注了他几天我发现他没有输出能力和创造能力,他在火了以后没有出新的视频而是一直在重复原来的视频,他可能只会火一段时间吧,我想他和丁真是有区别的,丁真有颜值有才能还能给原生态的淳朴,让人一看就是好孩子。
但是怒江傈僳族族小伙给人的感觉是不好好读书只能去打工的精神小伙推他感觉也不太合适,如果他从此成为网红会不会误导小孩子让小孩子觉得做精神小伙拍视频就能做网红呢?我觉得他的视频虽然没什么知识含量但是也是有价值的他能让人们哈哈大笑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输出,我觉得他应该是可以做个搞笑博主的,希望他能抓住这几天的热度多介绍傈僳族文化多介绍怒江多讲点有趣的文化,而不是一直在重复那个歌。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一、生活习性:
1、景颇族是一个以农业为生计的民族,粮食作物以水稻、旱谷、玉米、小麦、粟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油菜、八角、草果、香茅草等。
2、景颇族社会中并存着两种类型的信仰,一种是秉承传统的超自然信仰,另一种是外来的基督教和天主教信仰。
3、景颇族主食以大米为主,竹筒饭、鸡肉稀饭是景颇人喜爱的特色主食。
菜肴以辣著称,品种除园地中种植的瓜、豆、芋头、青白菜之外,从山林中采集的野菜、野果也是餐桌上的家常菜。
烹饪方式包括舂、烧、烤、煮、蒸、拌、揉等几种类型,其中,舂菜是景颇族菜肴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味道鲜美独特,景颇人常说:“舂筒不响,吃饭不香”。
二、建筑特色
景颇族多数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腰或山间的小平地,少数居住在坝区边缘地带。一般村寨规模大多在40至60户之间,上百户的村寨屈指可数。村寨一般依山而建,面向坝子和河谷,靠坝一端,称为“寨脚”,靠山一端称为“寨头”。
村寨内房屋建盖分散,户与户之间相距几十米甚至百米,一幢幢楼宅隐现在苍林翠竹丛中。房屋多建盖在山坡平整出来的台地上,同姓氏家户的住宅分布相对集中,从一个老家分出的各个小家都在老家住宅旁建房,除非老家附近已经没有建盖地点才另择新址建盖。
三、服饰
景颇族服饰风格独特。男子服饰以黑、白为主色,老年男子服饰各支系相同,均着黑色对襟短衣和黑色宽管长裤,戴黑色包头。
中、青年男子服饰,景颇支系与其他支系间存在细微差别,上身内穿白色立领衬衣、外套黑色圆领外衣,下身穿黑色长裤,头戴红蓝色相间的方格棉纱布圆筒形头巾。
其他几个支系的中、青年男子,均着白色衬衣,黑色长裤,戴饰有各色绒球缨穗的白色包头。无论哪个支系的男子出行,均随身背挎筒帕(即背包)和长刀。
扩展资料:
1、语言
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景颇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5个支系分别使用5种不同的语言,因此支系语言在语支的归属方面存在差异。景颇支系使用的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支系使用的载瓦语、勒期支系使用的勒期语、浪峨支系使用的浪峨语和波拉支系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
景颇族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两种文字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语言工作者在原景颇文的基础上,对一些声韵母拼法进行了改革。载瓦文创制于1957年,是语言工作者为满足载瓦支系的需要而创制的文字。
2、文学
景颇族的民间文学有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情歌、叙事长诗等种类。
宗教祭司“洞萨”所念经词,也是一种宗教文学。它们是景颇族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既反映了景颇族的历史和现实,也反映了景颇人的宇宙观、生活的态度、思想、感情和愿望。
创世纪诗史《目脑斋瓦》是景颇族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代表,全诗长万余行,内容涉及天地的形成、鬼神的世界、人类的出现、景颇民族的起源、人间的生活、爱情和痛苦等,汇总了景颇族对宇宙、民族历史的认知,对生活的态度、思想、情感和愿望等多方面的知识。
3、艺术
(1)音乐
景颇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各支系民歌种类繁多,主要有“月鲁”(舂米调)、“志”(山歌)、“斋瓦”(历史歌)、“脑石幼嗯先”(催眠曲)、“木占”(风俗歌)、“恩准”(情歌)等。
景颇族民歌歌唱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有对民族历史的叙述,古代传说故事,也有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和节日丰收的欢庆,还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音乐形态丰富多彩,除单声部民歌外,还有多声部民歌 。
(2)舞蹈
景颇族的舞蹈多为集体舞,形式多为环舞、巡回舞、曲折行进,内容反映生产、生活、战争、祭祀等活动,主要分为欢庆性、祭祀性和娱乐性三种,包括“纵歌”、“布滚歌”、“龙洞歌”、“整歌”、“金再再”、“向姆赫”等。
其中,纵歌包括多种舞蹈形式,排列成阵,舞步有序,节奏鲜明,表现了群舞的高度水平。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木鼓、象脚鼓、芒锣、竹制管乐器“比客”、“吐良”、“勒绒”等 。
(3)工艺
在景颇族的艺术中,编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编织工具十分简单,但却能编织出300多种绚丽美观的图案。
绘画大多与原始宗教相结合,多系单线回纹图案和单线直纹图案。
参考资料:
中国一共有80多种语言。
1、中国语言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各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以及80种以上的语言。
①汉族的语言是汉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当今中国的通用语言,也是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之一;
②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 满两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少数民族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2、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一贯坚持语言平等政策,积极维护语言的多样化与和谐统一。
扩展资料
中国语言的基本特点
1、一方面,中国语言是一种有特殊性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语言习俗,如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歇后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习俗,不同的语言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观念。中国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社会的显著表现。
2、另一方面,中国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中国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影响,比如对语音、语法、词汇的影响。中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
参考资料:
傈僳族是云南和四川特有的一种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川滇两省交界的大凉山地区,也是一个靠山生活的高原民族。傈僳族人十分嗜酒。傈僳族人饮酒有自己的习俗,这在当地叫做“同心酒”,或者叫“贴面酒”、“双杯酒”,其实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合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
他们常把自己酿的浓度高的酒藏于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于宴会歌舞较大的场合,则往往饮临时酿制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饮酒时所用盛器,原来是用竹筒,现在有时也用陶瓷器皿。饮酒时,主人取一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
饮“贴面酒”是绝对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在一个酒桌上时,丈夫与其她女子贴面饮酒或者妻子也与其他男子来个“双杯尽”,都是十分正常的。初到这里的客人往往被当地人灌得面热腹胀,而再看那主人却若无其事。
原来主客双方喝“贴面酒”时,主人怕酒溢出就让筒口稍向客人方向偏斜,而客人也怕酒溢出,所以,自然“咕嘟咕嘟”的张嘴迎酒,主人却少饮了酒量。不过,这种喝酒场面确实奇特难得,而且人们也能感受到,这是主人希望客人能多饮一些酒,所以常给客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傈僳人饮酒,要先把酒糟放在温水里稍煮一下,等酒汁滤出即可饮用,而锅内剩下的酒糟还可以兑水再煮。当客人来临的时候,傈僳族人也总是用这种他们认为是最为清香甘甜的美酒招待。而当有贵客到来的时候,他们便有一种二人共饮“合欢酒”的礼遇,这是傈僳族人招待贵宾的最高礼遇。
即由主人将水酒盛满一大木碗,饮用时,主客各伸出一只手将木碗捧起,同时饮酒。这表示主客心心相印,情同手足。据《中华民族》一书记载:“傈僳族家做客,一定要请喝酒,不备酒菜,主客围坐火塘,倒一碗酒每人一口,边聊边喝。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处处弥漫着年的气息。腾冲不仅是“一本遗落边地的汉书”,还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每个民族的新年习俗各有特色,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腾冲的傈僳族是怎么庆贺新年(阔时节)的。
“阔时节”一词里的“阔时”是傈僳语的译音,是“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同时也是傈僳人家拜访旧友亲戚,结交新朋及傈僳族青年男女相识相知、谈情说爱的黄金时日。
关于阔时节的准备
曾经,傈僳族过阔时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一般选在农历腊月底到第二年正月初八这段时间内,时间可长可短。而今,傈僳族过阔时节一般选择在春节后两三天。
阔时节来临,傈僳人家会提早把用土脚碓舂的糯米、玉米粑粑装满家中所有的竹簸箕、篾箩筐、篱笆等,家中所有的土陶罐、土瓮、大竹筒里盛满自酿的荞酒、米酒或包谷酒,特用自产杂粮(玉米、荞、大麦)喂胖的小耳朵年猪、山羊或黄牛在大年三十早上就已屠宰收拾齐备。另外在节日到来之前,每家每户就会提前准备好薪柴,以确保篝火晚会上熊熊的火焰活跳起来,能源不断。
梆榔队踏歌起舞助兴
夜幕降临,由老梆榔头组织起梆榔队,无论男女老少皆可参与。那天他们盛装出席,挨家挨户跳梆榔(傈僳族传统歌舞),送福泽。梆榔队跳到谁家,主人便会在院子心烧起一大堆柴火,摆上一组桌凳,桌上放置茶水、酒水、瓜果、糕点等吃食,然后笑容满满的到大门口燃放一封脆响的鞭炮隆重欢迎梆榔队进家踏歌起舞助兴。
在鞭炮声中,梆榔队的男女们围着熊熊篝火,应和着梆榔头悠扬高亢的长调,一起齐整踢踏,载歌载舞,歌声融渗着对先祖们艰苦创业精神的敬仰和庄重缅怀,对亲友、家人、寨邻深情厚谊、和睦相处的赞美和鼓励,对吉祥平安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人们随心所欲吱噗哆(傈僳语:喝酒)、撒古打(畅饮礼仪三杯酒:交杯酒、倒杯酒、同心酒)、喝茶、嗑瓜子、吃糕点夜宵,说开心白话拉家常,欢声笑语不断。小憩片刻,又开赴下一家。这天榔队通宵达旦的载歌载舞一般都会遍及全寨所有家庭,目的是把快乐和真诚祝福毫无遗漏的送临各家各户。
四海宾朋欢度佳节
在云南省腾冲市滇滩镇,2020年以前,每年水城、棋盘石、烧灰坝等傈僳族村寨都会携手联袂在水城湖畔举办盛大的阔时节,许许多多到滇滩观光、旅游、研学、欢度大年的四海宾朋,一起和热情好客、淳朴善良、能歌善舞的傈僳族同胞欢度佳节,深切感受浓烈醇厚的傈僳族风情。
开春后的日子总是好晴天,艳阳当空,碧穹如洗。水城湖畔,刀杆场上,人们精心组织的各种活动正在如荼似火进行时。白天,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射弩、扭杆、甩秋、爬杆、嘟哒哒、唱歌等多种赛事如熊熊烈火般燃烧正旺,傈僳族传统奇技上刀山下火海表演迎来阵阵欢呼和盛赞。
刀杆场四周,宽阔的水麻石大道上,车水马龙,万头攒动,人声鼎沸,激荡成欢乐的海洋。临时集市滚烫闹腾起来,来自三山五岳、四面八方的客人朋友聚拢来,和当地人一起,畅快加入这饱蘸民族风情的盛会,气氛空前热烈。
浓浓的民族特色
简易店铺林立,商品五花八门。水果饮料摆满货架地摊,凉粉、凉虾、荞粑粑、荞糕、荞果饭、玉米饼、荞米线、饵丝、米线、甜白酒、夏拉、漆油蛋饼、荞酒、米酒、包谷酒等地方特色小吃催人垂涎,各色烧烤散发着诱人的喷香,香飘十里。
偏北一角的货摊商品有点显眼,民族艺术味特别浓郁绵厚:有本土工艺制作的傈僳族长刀、弹弓、弩、箭、竹夹等传统狩猎工具;有横箫、直笛、三弦、竹口弦、竹鼓等乐器。
有傈僳族农民画,纯手工缝制的傈僳族男女服装、筒帕、饰物、竹麻草鞋等;同样也有各式各样的竹编木刻生活用具。
这些原始古朴的文化,独特的民族艺术,手工精制的服饰,别有风味的民族餐饮,构成了一副绚丽多彩的画卷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了我内心深处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