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R是什么意思

GTR是什么意思,第1张

gtr是grand-touring-racing,这代表赛道化的gt跑车,使用gtr命名的汽车有很多。

以下是常见车型名称后缀:

1、coupe:源自法语coupe,英语原意是“双轮4座轿式马车。”随着汽车的发展,coupe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从奔驰开始,很多厂家生产了具有经典coupe造型(溜背造型)的4门轿跑车,而且把这种车型也称为coupe车型。比如奔驰CLS、奥迪A7、大众CC。

2、GTI:字母I,代表的是“Fuel-Injection(燃油喷注),采用这种技术的发动机性能更强大,于是GTI也就成了追求运动性汽车的代名词。

Grand Touring加在一起,其实是解作大型的旅行车。远在欧洲尚未有汽车的年代中,Grand Touring在当时是解作长途旅行时所使用的大型马车的车厢。但是现在随着时代不断的演进与变迁,马车早已经被汽车所淘汰,在20世纪60年代的汽车普遍不能胜任长途旅行的工作,机械可靠程度很低,由此出现了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大马力跑车,被称为GT,而Grand Touring的意思也就转变为大马力的汽车,人类汽车历史上只要是能被称为GT的车型,必不是流俗之辈,现在GT已被泛指为高性能跑车,再没分豪华与不豪华。 而楼主所说的GTR应该是NISSAN出品的SKYLINE GT-R吧,最初的GT-R是1969年2月诞生的,车型编号 PGC10 & KPGC10 (双门版本),而GT-R车系闻名于世是在1989年8月推出的R32,也就是在这个时候,RB26DETT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其极其高的改装潜力在改装界中享有盛名,甚至HKS以及GREEDY有直接对应1000匹以上的改装套件,在R32取得成功后NISSAN相继推出了R33,R34及众多几年版本,而RB26DETT也是一直作为动力来源服务于三代的GT-R。 GT-R曾经有50场连赢不败纪录,5次连胜JTCC总冠军。1990SKYINE风光的一年,不但BNR32 GT-R囊括全日本A组及N组房车赛冠军,在JTCC上更达到了出场29次冠军29次的景况,参加比利时利曼24小时耐久赛中的Group-N组包揽了2、3名的佳绩。 在的澳门东望洋大赛日籍车手长谷见昌弘驾驶著600匹以上马力的「日产」Skyline GTR (R32)战车挑战当时号称房车一级方程式DTM级别的BMW M3,DTM规格的赛车容许有更多的改装,例如轻量化车身配件、钛合金的活塞和连杆、及专门为比赛设置的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而GTR只属于低一级的A组,很多配置都比较街车化。当时的BMW车队派出的都是欧洲的顶级车手,BMW征战东望洋已多年,车手和车队对东望洋的赛道数据掌握很多,战车是精心调教出来跑东望洋的,所以对GTR根本看不上眼。。。。但赛果竟然是GTR以圈速2分32秒激破过往记录,比当时任何的一部房车组赛车都最少快上10秒以上,乃当时的超班之作!外国的车队总是想不明白这台外形无流线感并不太起眼只有2600CC的A组车怎么有如此大的威力,GTR震惊了当时的车坛,欧洲车再也不敢看不起GTR了。GTR还派车参加欧洲A组房车赛,凭着TWIN TURBO、四轮驱动、四轮转向、空气套件等武器,击败了当时称霸车坛的SIERRA告士禾夫RS500。世界开始注意起了GTR,特别是FIA。91年的东望洋赛车,FIA在比赛前的两天突然通知GTR要负重多100公斤!那是多么的不公平啊!明明是A组车还要比高级别的DTM规格车多负重100公斤,是FIA怕GTR气势太猛实力太强怕再次蝉联冠军。GTR的车队理论上引擎的马力能抵消这100公斤的负重,但带来的逼震弹簧却抵受不了,由于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更硬级数的弹簧大大减少了争胜机会,虽然最后屈辱只得了第3名,但在众人雪亮的眼中已经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冠军,“战神”的称号就从此时流传开了。FIA见日产的GTR风头实在太劲了,欧洲车厂实在没有一部战车能向他们反击了,最后惟有修改赛例,在94年开始停止举办A组赛例的比赛,那就逼使GTR再也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型赛事,日产赛车以后就只有把GTR专注于日本国内的超级耐久赛和JGTC了。 不过,近年来GT-R的几大缺陷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1车重问题:这个问题一向是困扰日产改装厂商以及赛手们的最大问题。GT-R的车重和其最大竞争对手丰田的SUPRA以及本田的NSX相比,分别重了100余公斤和130余公斤。在赛车厂上,1公斤的轻量化都关乎着胜败,可以想象,GT-R背着多大的包袱在和对手较量。由于车身超重,对于油耗,马力消耗,弯道操控,以及刹车系统的损耗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若不是借助表现稳定的发动机以及操控性能极佳的底盘,GT-R的荣光可能已然不再。所以,车重是近年来GT-R的胜利优势越来越微弱的关键原因。 2风阻问题:其实严格来说GT-R和SUPRA、NSX并不能算是同级对手。因为后者为独立开发的车型,而GT-R则是依托于SKYLINE车系的性能版本。而日产的专属性能车款300ZX由于和BNR33相同的底盘问题而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日产只能以GT-R迎战。这就造成了GT-R以房车外形迎战赛车风阻的尴尬局面。而附属车款又不能改变外形,所以风阻问题是GT-R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3排放问题:2003年起,日本将实行新的排放规制,对于大排量高功率引擎的排放问题做了特别的规定。其结果是现行的日系性能车种如GT-R,SUPRA,NSX,300ZX,GTO等都会因为通不过测试而面临停产的恶运。 GT-R又名skyline 60年代就有了,由于性能优异,种多比赛屡次夺冠,使得后来生产了好多改进型,用的都是rb26dett引擎 如果东瀛战神的称谓是唯一的,那么绝Skyline GT-R莫属。关于Skyline GT-R已有太多的神话,而最让人乐于提起的是长谷见昌驾驶一部红白相间RGT-R ,撒野于东望洋跑道,据说速度之快让大赛的摄影记者也难觅奇芳踪。尽管有些夸张,但无不表现了车迷对于GT-R的深厚情结。 但让全世界的性能车迷不无遗憾GT-R目前已经停产。人们在等待着NISSAN将天际线的 神话延续。2004年,日本取消了280ps的马力上限,这对于GT-R无疑是个很不错的讯息。而且不仅是GT-R,诸如Mitsubishi EVO等车型的未来版本其最大马力也将达到350ps左右。 GT-R的起源要追朔到上世纪60年代,而在1989年R32的重新出征宣告GTR的复活,继而推出了性能更强悍的R33、R34型,配备26公升直6缸DOHC涡轮增压引擎(原厂280ps马力,改装后可突破400ps),加之日产的杰作ATTESA E-TS 四轮驱动系统,战斗力非常强势。ATTESA E-TS 四轮驱动系统用电脑监察和控制,将引擎扭力以最佳 比例分配到四条轮胎,从而得到最高速度和最佳贴地性, 无论直路或弯角,表现同样出色 并一举在GT赛事中多次打败欧系名跑。这让欧洲人很为苦恼,于是赛事委员会的高层们不得不新出台一些政策来压制GT-R的风头。1999年日产推出的R34,是GT-R的最新车款,围绕性能提升做了诸多细节修正。整车的战斗力也因此有了更为精尽的表现。 Skyline GT-R车型演进历史: GT-R 一代 1969年2月左右 1969年至1972年间创下50场不败记录,因此成为性能车迷心目中的战神。 车型编号 PGC10 & KPGC10 (双门版本) 引擎1989CC 直列式6缸DOHC自然吸气引擎 最大马力 160匹 最大扭力 180Nm 驱动系统 FR GT-R 二代 1973年1月推出 外型采用以往的造型,前后四圆灯设计,但由于车体大幅增大,而动力单元基本没变。造成马力重量比数值的不佳,而这也成为其在赛道上失利的主要原因。加之石油危机,性能车种需求量下滑,因此而停产。 车型编号 KPGC110 引擎S20 20L引擎 (与一代GT-R相同) 驱动系统 FR GT-R 三代 1989年8月推出 继承了日产著名赛车系列SKYLINE血统,配合最新技术,夺得"无敌战神"及"公路之王"的美誉,因此R32是GT-R系列车中性能取向最纯粹的版本。头文字D中中里毅便是驾驶 车型编号 BNR32 引擎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60Nm 驱动系统 4WD GT-R32的动力搭配令当时可以说无人能敌,也因此在赛道重新回到了王者地位。如在日本29场连胜。43934的销售量对于一款纯粹性能趋向的日系跑车而言确实是不错的表现,三代也是GTR系列车型中卖得最到的一代车型。 GTR 四代 1995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3 引擎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375Nm(扭力较旧款提升15Nm) 驱动系统 4WD GT-R33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但在整体战斗力方面,其实并不如上代GT-R32来的优秀。较为有说服力的说法是四代GTR出于市场销售的表现而作了妥协与折中。 GTR 五代 1999年1月推出 车型编号 BNR34 引擎RB26DETT 2568cc twinturbo 最大马力 280匹(日本马力上限) 最大扭矩 400Nm(扭力较旧款提升25Nm) 驱动系统 4WD

极品飞车21gtr有锻造引擎。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极品飞车21gtr使用P60B40引擎。选V12型发动机。能够输出更大的马力。《极品飞车:热度》是由GhostGames制作的《极品飞车》系列游戏新作。是《极品飞车》系列的第21部作品。

重复是无法避免的,这里列出所有价值和游戏内数据最高的车辆,实际性能和玩家的操作习惯有关(比如14最好的车在威龙和CCX里有所争议)

1:法拉利512 Testa Rossa

2:迈凯伦(当时译作麦克拉伦)F1

3:李斯特Storm

4:梅赛德斯奔驰 CLK GTR

5:1998 保时捷 911 GT1

6:法拉利Enzo

7:日产R34 GTR

8:日产350Z

9:宝马M3 GTR

10:奥迪R8 LMS

11:日产R35 GTR

12:布加迪威龙

13:帕加尼Zonda R

14:布加迪威龙

15:布加迪威龙

16:帕加尼风神

17:帕加尼风神

18:迈凯伦P1

19:兰博基尼LP700-4

20:柯尼塞格Regera

21:法拉利FXXK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5882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