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远视眼的形成:

1、眼球前后径短,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入眼内,在聚焦前就已达到视网膜,形成模糊影像。这种远视眼叫作轴性远视。这是产生远视眼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正常发育必经阶段。婴儿眼球短,轻度远视眼居多,随年龄增长,眼轴渐渐变长,远视度数也随之下降。

2、眼球屈光面弯曲度小,可以减弱屈折力,产生远视眼。这种远视眼叫作弯曲性远视。常见为角膜弯曲度异常,如扁平角膜。

3、屈光间质的屈光指数低于正常,也可引起远视眼,叫作指数性远视。如白内障摘除术后(相当于眼内缺少了一个凸透镜),屈折力大大下降,则为高度远视眼。

扩展资料:

临床表现

1、视疲劳及视力障碍

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降低和视疲劳。由于远视眼无论看远或视近都必须动用调节作用,故除远视度数小且年龄又轻者外,在看书写字或其他视近工作时,很易产生视觉疲劳,即视近用眼稍久,则视力模糊,眼球沉重,压迫感,酸胀感,眼球深部作痛,或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眼部容易出现结膜充血和流泪。头痛部位多在额部或眶上部,有时引起肩胛部不适,偏头痛,甚或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都是因动用调节作用引起的,故称为调节性视疲劳。

2、全身症状

远视眼除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外,也有时引起全身症状,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变化。

3、调节和集合联动失调

远视患者注视远目标时,两眼视线必须平行,即不需要集合,但必须调节;当两眼注视近目标时,其所用调节也常大于集合,造成调节和集合联动关系的失调,轻者可成为内隐斜,重者便出现内斜视。

4、眼部变化

较高度数的远视眼可见眼前部和眼底变化。常见眼球比较小,外观眼球呈轻度凹陷状,前房浅,瞳孔较小。由于经常调节紧张,结膜充血,可伴有慢性结膜炎,睑腺炎及睑缘炎。远视眼由于阿尔法(Alpha)角大,视轴常在光轴的鼻侧,故外观呈假性外斜视状。

中度和高度远视眼,常有不同程度的眼底变化,较常见的是假性视神经炎,少数重者可呈假性视盘水肿。

-远视眼

隐形眼镜是有散光的,可以加,只是大多数时候度数低不需要加散光。散光隐形眼镜是针对有散光症状的人而研制的眼镜,散光隐形眼镜的双曲面(内曲面和外曲面)的两个互相垂直的子午方位的曲率半径不同。散光隐形眼镜最重要的设计原理就是镜片的定位,因为只有保持散光轴向稳定才能起到矫正散光的作用。

普通球面隐形眼镜是利用隐形眼镜与角膜形成的泪液透镜来矫正角膜性散光。隐形眼镜的后表面与角膜的前表面之间的泪液构成的液态透镜称为泪液透镜。但只有当角膜性散光小于075D时,才可用普通球面隐形眼镜形成的泪液透镜来矫正,含水量低且成型性越好的隐形眼镜矫正低度散光效果会越好。

散光眼镜是用以矫正散光眼的眼镜,散光有规则与不规则两类,不规则散光是不能用光学眼镜片矫正的,唯有硬性角膜接触镜才能有效;而规则散光用光学眼镜片矫正即可提高视力。单纯散光视力轻度减退;复性散光尤其是显著的混合性散光,视力减退较严重,如在幼儿期不尽早矫正,视功能的发育受到一定的抑制,等年龄大了才戴矫正眼镜,矫正视力就更差,往往成中度弱视。而高度近视散光则好些,虽然视远不清楚,但近视力还是较好的,视功能还得到一定的锻炼,没有完全抑制,矫正视力较高度远视散光要好,但也应尽早矫正。

高度散光矫正得早,不仅能促进视功能的发育,而且物体变形和空间定位的误差反应要小,病人能接受的程度要大,且易于适应。在不影响视力或消除症状的情况下,散光宜作低度矫正,尤其是散光度数较高,轴向不在正轴径间者,矫正应有所保留,充分矫正将会使病人感到物像的大小和形状非本来面貌,而有所变形者造成空间定位的误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376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5
下一篇2024-0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