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首来路,在互联网行业中已经耗了八个春秋了,但很惭愧,比起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等等一批现已开始享用互联网盛宴的浪尖人物来说,我几乎连一介草民都算不上,不是因为我的行业经验没他们丰富,也不是因为我的年龄比他们小,而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我没有。成王败寇,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也许这篇文章的内容跟主题有所背离,因为既然是一介草民,就没有资格来谈论这么专业化的东西,实在是因为想不出更好的标题了来作为这篇文章的论点。本文的内容会涉及到门户、B2C、C2C、B2B四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我这几年亲自经历的,没有其他目的,就是想跟以前、现在、将来从事互联网的同路人共同分享一下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前车之鉴也好,无病呻吟也罢,公道自在人心。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把这几年的经历简单的跟大家啰嗦几句。98年毕业后不顾家人以断绝关系为威胁,拒绝了家人按照官场潜规则换来的“铁饭碗”,独自一人去了“英雄不问出处”的深圳,当时还曾幼稚的发誓不闯出一番事业愧对生我养我的父母。98年的深圳正处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源地,对所谓的人才的需求是空前绝后的,也是在那个年代,职场上多了一个新职位名称——打字员。当时只要略懂一点互联网知识的人找工作所考虑的是到底去哪个公司,而不是考虑是否能找到工作。凭借在学校的时候经常上一些国外的网站,另外加上可以用Frontpage做几个所谓的“网页”,我顺利的进入了一家当时在深圳应该是最大的门户站点(现在几个家喻户晓的网站平台在当时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我的职位名称也是当时的一个新名词——网站编辑。在这家光网站编辑就有七十多人的“大”网络公司呆了二年,职位也由网站编辑升为后来的频道经理。二年的时间,让我彻彻底底的感受了什么叫做融资烧钱,二千万VC仅仅一年时间分文不剩,结果可想而知,三百多号人一觉醒来必须面对失业的困境。这两年让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VC资金这么容易就能拿到?也为下一步棋埋下了祸根。
公司倒闭后我没急着找工作(凭借两年的高薪有了一点点积蓄,至少没有柴米油盐的压力),而是跟几个朋友以及同事做了个项目,今天看来,当时路是选对了,但没坚持下来,我们做了个跟QQ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的系统,也融到了八十万美金VC,但我们没有吸取上一个公司的教训,拿着VC的钱不当钱花,风光了半年左右,我们处于频临破产的边缘,再一次想到了VC,但这次我们没有这么幸运,经过二三年的奢华海市蛰楼之后,VC开始慢慢回归理性,也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中国第一波互联网泡沫正式破灭,我们也在这股浪潮中再一次面临失业的局面。我第一次感觉到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也让我整整花了一个月时间在家闭门思考我们失败的原因,从那个时候开始让我对项目资金有了初步的感觉。
离开深圳后,我的大本营向北挪了一点,去了广州,去广州唯一一个动力就是一家做B2C的网络公司让我去负责项目策划,这一去就去了五年,五年当中由我亲自策划实施的电子商务涉及B2C、C2C、B2B等主流模式。在此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同时也目睹了互联网行业的新兴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上亿资产的企业竟然这般脆弱,也让我对电子商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互联网是一个富含宝藏的资源地,但要挖掘到这些宝藏需要时间,如何保证自己在挖到宝藏前还能剩下最后一口气,这是所有做互联网人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我经常跟朋友说,我离开了互联网就是文盲,为自己做SWOT分析的时候,我很轻易的就能总结出自己的优劣势以及机遇与威胁,因此也注定了我要在互联网行业延续我的生命。
因为个人的原因,离开珠三角来了长三角。为了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选择了所谓的MBA;为了继续互联网的激情,对长三角和西部做了几个月的调查研究。目的只有一个:继续我那支离破碎的梦想。
新的项目即将上线,这一次我做好了准备…
第二章
啰嗦了这么多还没切入正题,还请各位兄弟姐妹多多包含,实在是这么多年过得太压抑,一直没能找到个机会发泄出来。
另外在此声明一点,接下来的篇章会针对门户、B2C、C2C、B2B模式发表一些纯属个人的看法,可能有些言语会刺激一部分人,希望大家就事论事。
我刚接触网络的时候,在互联网上是很难找到中文网页的,全靠大学的时候英语老师对我比较“垂青”,所以勉强能看懂一些通用的洋文,从发送第一封英语邮件开始我让我爱上了它。
相信做互联网的人就算不知道张树新三个字,也应该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也是从这个时候,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作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甚至比中国电信的ChinaNet还要早两年出世。当年丁磊的个人BBS就挂在瀛海威的网站上,而张朝阳的技术总监也曾经是当年瀛海威若干“小孩”中的一个。从那以后,中国互联网开始流传“门户”两个字,当然,现在的新浪、网易、搜虎、263等等也是其中的一员,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知道当年中国还出现过一个网站,中文名字叫“中国在线”(请别误会,不是中华网)。我曾跟中国在线内部员工有过深入的接触,据说公司员工中有深圳首批以政府名义派往海外培训的三位人士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想过多涉及具体某个公司,而是想就一些现象谈谈草民的看法,门户两字从一诞生就注定了它的兴衰史。不知道究竟是因为门户的疯狂引来了 VC,还是因为VC的疯狂造就了那么多门户。借用《大碗》中的台词来说:做网站就得拿钱砸/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高薪聘几个漂亮美眉做版主/再准备几万台电脑/谁注册立马儿就送一台/网站人多靠什么呀?靠的就是注册用户啊/注册用户上去了,这新帖(儿)跟着就来了,这新帖儿一多了/看的跟的就来了/这跟帖的起码是新帖数加个零(儿)/这看帖儿的又得加个零(儿)/低于这个数你拿钱砸我/你想这是多高的点击率啊/网站靠什么啊,靠的就是点击率/点击率上去了,下家(儿)跟着就来了/你砸进去了多少钱,加一零直接就卖个下家(儿)了/我还告诉你,有人谈收购,立马就套现/给你股票你都免谈/你要是感兴趣你投个八百万到一千万/多我不敢说,准保你一年挣一个亿/真的?/我说的可是美金啊。现在回想起来,不管是当时的门户还是VC,大家似乎不约而同的都认准了这个理,网络唯一的赢利模式就是“点击量”,做什么样的网站才能吸引更多的点击量呢?大家又不约而同的想到了“门户网站”。因此,门户网站从诞生之日起,它所担负的唯一职责就是提高点击率。
98那个时代,国内普通用户没有多少地方能用上宽带,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所谓的“调制解调器”上网的,如果你在深圳,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你耳边似乎永远都有那种嘀、嘀的声音。从人民币购买力角度来说,当时上网费用显然不菲,深圳应该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处于网络潮流的浪尖。但这也反映出一个问题,连深圳都很少有宽带,而且就算用“猫”冲浪的消费者也在斤斤计较着自己家每个月用于网络的开销时,全国又有多少上网用户?门户和VC们所期望的大流量、高点击率何时才能到来?还有另外一个他们还没来得及去面对的问题:即使上网用户普及开来,用户上他们网上来干嘛?当他们醒悟过来时,在网络界蒸发的资金似乎已经不亚于中国的股市。
VC陆续撤出门户,据说有很多VC与网络公司为此还闹上了法庭,因为很多合同还没来得及履行时互联网神话已经开始破灭。由贫变富很容易,由富变贫却很难。没有VC的日子对门户来说实在适应不了,因为他们发现公司开始大幅降薪;加班不再发放加班工资;公司的聚餐次数几乎降为零;办公用品的领用不再那么“方便”;报销不再那么“顺利”;公司有了空调不再每人发放高档电风扇…即使是如此的“节流”,因为没有解决好“开源”的问题,一批批网络先烈倒了下去,IT 业首次出现大范围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当然,没有倒下去的勇士们日子也不好过,用卧薪尝胆、闭门思过、低调做人等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一点都不为过。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比较清楚了,虽然苦苦煎熬,还是没法抵挡大萧条的来临,陆续又倒下了一批先烈,这个时候所剩已经无几。在绝望中寻找生机,门户网站开始悄悄转型,虽然名义上还是门户网站,但赢利模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幸运的是,他们首次呼吸到了用自己的血汗换来的第一口春风
第三章
在继续之前,先声明一点,我这草民只熟悉国内互联网业内的一点点皮毛,因此本篇文章的所有例子都是国内企业,请专业人士不要拿全球的互联网发展史往我这上面套。一方面这是一介草民的口水话,专业人士不必较真;另一方面,很多朋友更想了解的是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b2c这个名词应该是最早出现在互联网浪潮中的。还记得98年的时候有位朋友让我帮他做个网站,他的要求是让用户上网后可以直接看到他店里面销售的产品,而且网站要做成跟实际门店的样式差不多。在他的盛情之下,我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一个月后,网站完工了,首页就是他门店的照片,甚至包括门前的一头石雕狮子都历历在目,点击门店的大门后有个开门的动画,进去后就是货架的样子,然后每点一个产品就有个放大的产品。朋友很开心,因为他终于跑在了时代的前沿——实施了“电子商务”。
之所以刚开始出现的是b2c而不是b2b、c2c是因为所有企业商家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把公司的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模式确实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也曾经令诸多企事业单位纷纷效仿。当然,在当时中国互联网络大环境中,有多少人会去自己的b2c网站上浏览,这个现实的问题却没有太多的商家深思熟虑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任何新事物的成功都必须以大量的实验品以及牺牲品为基础,在经过比较长一段时间的煎熬后,国内开始出现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所谓的真正b2c平台,这类平台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象个农贸市场,什么产品都有。而且因为这类公司一般都是由一些互联网“老江湖”组建的,因此在站点功能和网站运营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商家企业只要花点钱在这种平台上租用一个虚拟商铺,即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站,然后借助大平台的人流量开展电子营销。此种模式刚推出来的时候,确实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客户,甚至连VC也趋之若鹜。
b2c模式似乎一夜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而专业建设b2c网站平台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其中以8848的知名度最高,8848最初只是连邦一个叫电子商务部的部门,成立个月后,8848拥有的产品总数增长了2倍,超过15000种。这个数字对现在的电子商务网站似乎微不足道,但在仍需不断解释什么叫“电子商务”的年代,8848让人叹为“庞然大物”。以“老榕”的名字驰骋互联网的王峻涛,将8848定义为: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王峻涛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
8848确实曾经辉煌过,其当年的影响力绝不亚于现在的阿里巴巴。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几年前,盛极一时的老8848就是被幕后资本强行拉入分拆和兼并的资本游戏,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大股东妄图运用资本力量主导企业发展,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上市圈钱。但因为牵扯的利益太多,诱惑太多,8848的发展最终陷入极度迷茫中,在资本疯狂追逐最大利益的时候,企业却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并从此一步步走向衰微。6年来,8848经历了最辉煌的巅峰时期,同样也经历了无数是是非非。即使当时剩下的钱仍可使8848运营数十年,但是,商人们已经对8848的未来失去了耐心与信心,老8848最终难逃遭清算厄运。后来,所谓“王者归来”的新8848更是虚有其表,连核心业务也惹上纠纷,最后股东终于按捺不住……
8848扬名全国的同时,陆续出现了一大批在特定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b2c平台(这个模式有点类似今天的阿里巴巴和各种行业垂直门户),其中以卓越、叮当、当当为典型代表。但不管是8848还是其他同类型的b2c站点,当他们在轰轰烈烈的讨论着美好的将来的同时,他们遇到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也是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口上的互联网三大瓶颈:信用、支付、物流,这三个问题几乎成为了b2c网站的致命因素。就是到今天这种相对发达的时间段,这三个问题还是象压在b2c勇士头上的三座大山,令他们辗转反侧。
B2c在中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章
各位看友不好意思,这几天忙着新项目的上线,所以没时间爬格子,时间过得真快,四个月研发期转眼就过了,马上要进入市场拓展期了。各位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www7ecitycom),顺便帮忙提点建议。
有些网友把我这篇文章转载了好些地方,我也看了其他论坛的网友回复,记得有个网友回复说道:“作者写了这么多一直都在谈论自己的心里历程,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再这样下去就快成水帖了“对段话我确实蛮有感触的,很不希望有朋友把我这篇文章当作水帖来处理,更不希望别人认为我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是另有所谋。
另外在此说一下,这篇文章我没打算让它有结尾,先把我这几年的经历啰嗦完后,我会陆续跟大家一起探讨目前国内电子商务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创新。我在第一章就说过我离开了互联网就是文盲,所以今后会一直呆在这个行业,也许在后面的章节,我会把新项目经营的历程跟大家一起分享,包括团队组建、市场营销、产品策划、项目融资等等。
言归正传,上一章主要说了一点b2c的琐事,这一章其实很多网友都已经猜到了,主要是想跟大伙聊聊c2c的模式。首先强调一点,c2c模式我玩的时间不长,也根本玩不起它。所以关于这种模式,我想更多还是留着看友们自己去评论吧。
还记得当初在深圳的时候,最喜欢上的一个论坛版块就是深圳在线的跳蚤市场,因为上面有很多个人网友出售的二手商品。大家也都清楚,深圳的人口流动性是比较大的,而这里面一大部分又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有个特点,离开一个城市,几乎大部分家当都不会带走的(我自己到现在为止,在海南、深圳、广州、珠海都还留有一套家当),很多年轻人就选择这种二手交易平台卖掉自己的东西,所以人员的高频流动造就了二手商品市场的兴旺。这种所谓的跳蚤市场应该可以算做是c2c的雏形了。
吴铁这个名字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比较熟悉的,当年大多数网站的CEO还沉浸在"烧钱上市"的时候,雅宝率先推出了"收入为王"的策略。吴铁还为雅宝专门注册了一个传统拍卖公司执照。雅宝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网站所应该具有的定位。他甚至想到过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对金融业的不量资产下刀。发展到后期,雅宝更把自己定位为“雅宝是国内目前唯一集C2C、C2B和B2C三种电子商务模式为一体的竞价网站”。雅宝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留给我们深思的地方还有很多。与雅宝同一时期的易趣相信就不用我再啰嗦了,易趣能生存到今天,ebay功不可没。但还是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易趣曾经抢占了90%的个人拍卖市场,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以及出于何种策略,易趣要收费的消息开始在网上传开了。而同时,在杭州某一写字楼的机密会议厅里,正在上演着这样一个镜头:某公司的十来名员工被高层叫进去谈话,谈话内容没人知道,紧接着这些人都进入了封闭式管理。几个月后,网上开始流传着另一个c2c网站,但没人知道这个网站背景。只是觉得这个站点很多功能确实蛮好用的,个人消费者就是这样,很少有人去关心网站所属公司的状况,只是关心自己在这个平台上能得到什么。没过多久,马云正式向外界宣布,淘宝网是阿里巴巴旗下的c2c平台,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
淘宝网前期的推广是艰辛的,因为易趣买断了几乎全部大网站的宣传,关于马云的团队如何突破易趣设置的种种屏障,我就不想浪费口水了,相信各位看友也都清楚,一句话概况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淘宝的崛起对易趣的冲击是致命的,因为易趣在收费,而淘宝提出免费三年的广告词(当然它确实履行了,而且现在还在履行)。经过多次博弈后,得失成败已初见分晓。有这样一个现象可以说明:很多易趣的个人商家在易趣上展示自己的产品,但拿到淘宝上去交易。易趣苦心经营起来的客户群就这样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我记得有个行业内的专家曾经这样描述过c2c,他说如果从经营角度来看c2c,它绝对是一个富人们玩的游戏,穷人们最好不要去碰它,一碰就死;这是一个靠钱生钱的游戏,想白手起家最好别玩c2c。这句话确实道出了c2c的窘境,去年发生的招财进宝门事件也在恰当的时候给我们敲了一下警钟。不管是易趣还是淘宝亦或是拍拍,他们看到的是c2c巨大的潜在市场,只是这个市场还没到收获季节
1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共守合肥一次孙权发乒十万来攻,二人是五子良将之二,同等功绩,以前素有矛盾,但面对强敌,仍能互补互助,共进共退终于大破敌军
2管仲和鲍叔牙。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着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
3有感于古语说,“势单力薄联络诸侯”。也有经济学者说“实力未够,就自己做车箱,挂人家的火车头”。可想而知合作的重要。 任何大一点的事都是群体完成的,决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没有汉初三杰及屠夫豪杰们的合作刘邦不可能建立汉朝;没有桃园三结义,卖履小儿怎可能三鼎天下;没有瓦岗排座次,那来成就褐衣公子。还有古语说:“一箭易折,五箭难摧”。可见结伙合作的重要性。一定要求和存异地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业务。
4(1)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2)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摇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5上帝分给两个家庭两把长筷子。第一个家庭把长筷子当作普通筷子使用,把食物只往自己嘴里送,可是筷子太长了,他们根本就吃不到食物,结果都饿死了。而第二个家庭却把食物往对方的嘴里送,他们互相喂食,互相帮助,他们一家就活了下来。所以这告诉我们:要生存就要互相合作,这样才能团结进步。
6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民却没团结合作起来。人家都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三条虫。”这不就是说明我们中国人不团结,还经常搞“内战”。联想到以前曾听说过一片报道:在一个国际学生夏令营的一次活动比赛中,单项比赛的冠军几乎都给中国学生包了,而在合作项目中,中国学生就都是自顾自,一点都不团结合作。就算有一个人能的第一,但总分却非常落后。
7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这20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们自恃本领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时20个儿子常常明争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阿豺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会很久了。儿子们怎么办呢?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阿豺越来越忧心忡忡。有一天,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阿豺又叫过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说:“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慕利延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断了。阿豺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再试着折断。”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阿豺缓缓地转向儿子们,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20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们明白了,就放心吧!”折箭的道理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