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铁狮子哪个朝代

沧州铁狮子哪个朝代,第1张

沧州铁狮子位于沧州市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东关村西05公里处。铁狮身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体重约50吨。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再后,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徐徐如生铁狮是我国大型的惊巧铸铁工艺。也是我国著名发源的古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各种的修缮

据《沧县志》记载:"铁狮子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高一仗七尺,长一仗六尺,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字,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腹内、牙内外字迹甚多,然漫漶不全,后有识者谓是金刚经文。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曾见拓本,意系冶者姓名,字体为古隶。相传周世宗北征契丹罚罪人铸此,以镇州城。后有考据家辩云,罚罪人之说不足信,周世宗素不信佛,狮在开元寺前,且背负巨盆,当即寺中物或李云捐造以壮寺观者,是说较近情理。清嘉庆八年三月,大风倒地,口吻腹尾残缺。据郡人张岩《幞沧杂记》又有相传康熙初年,怪风自东北来,风过狮仆一说,然其它所记较前为详。光绪十九年暑州事宫昱遣圬者(泥瓦匠)扶起,以砖石补其残,然已失原状态矣"。又民间流传旧沧州一带滨临渤海,经常发生海啸,洪水浩劫,民不聊生,当地劳动人民为消除水患,自动捐钱,请名师李云铸此狮,以镇海啸,名曰"镇海吼"。从狮身外面铸有农民捐钱姓名和具体数字来看,即可证实这一说法。

求沧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哪些比较值得去?

沧州旅游景点大全排名:吴桥杂技大世界、东光铁佛寺、河间府署、南大港湿地、清真北大寺、纪晓岚文化园景区、白洋淀千里堤、盛泰温泉水世界等。吴桥杂技大世界、沧州铁狮子比较值得去。

推荐理由:沧州铁狮镇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沧州沧县旧州城内,东临渤海,北靠京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身长6米,体宽3米,通高55米,重约40吨。

铁狮子坐北面南,身披障泥,背负莲盆,前胸及臀部饰束带,鬃作波浪状披垂项上,巨口大张,昂首怒目,四肢叉开,作行走状。解放后铁狮子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保护,国务院首先把它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对它进行修缮。

其气势之阳刚雄伟,造型之生动逼真,堪称我国历史上年代最久远、体积最大、形态最精美的铸造工艺珍品。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充分的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吴桥杂技大世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吴桥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一处以表现杂技艺术为主的主题公园。这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经典的古典杂技、杂耍艺术,还有众多吴桥当地杂技艺人的表演,来此可以一一观看,叹服于杂技的魅力之中。

杂技大世界的长大约有近1公里,宽三四百米左右,进入后步行游玩即可。另外,景区内的建筑古色古香,很有小古镇的感觉,适合漫步拍照。是我国杂技发祥地之一,被国内外杂技界公认为中国杂技之乡。

1993年,吴桥县政府与香港国旅合资兴建了“吴桥杂技大世界”,把杂技艺术作为一项独有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顷,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杂技培训、比赛交流于一体。

具有神奇、绝妙、新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了杂技之乡古老的民间文化风采,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东方杂技旅游胜地。成为目前世界唯一的杂技主题公园和国内最大的民俗表演景区。

沧州旅游景点是怎么排名的?

沧州旅游景点:河间府署、沧州清真北大寺、_拖拔幕啊⒉赐非逭嫠碌取

纪晓岚文化园又名纪园,是以清代大学者纪晓岚生平业绩为内涵,以园林建筑为载体的文化旅游场所,坐落在沧县崔尔庄镇崔尔庄村南。作为故乡文化名人的标志性纪念园地和感染古文化、休闲轻松的旅游场所,每年游客在30万人次以上。

大门门楣上高悬纪晓岚的同僚刘墉书法匾额“纪园”,两侧挂抱柱楹联“万卷编成群玉府,一生修到大罗天”,是清代书法家梁同书所作。联语高度概括了纪晓岚的一生。迎门设一方巨石,上刻沈鹏先生书“一代文宗”四个行书大字。

该园是一座园林式仿古建筑,园林面积宽广,水榭亭台,树木环绕,外围红色长墙,清幽雅致。景区面积5万多平方米。人们都知道,纪晓岚最爱旱烟,有“纪大烟袋”的绰号,因此,纪园特别设计了由生铁铸成、长达1682米、重21吨的“大烟袋”,堪称世界之最。

纪晓岚文化园有宦海书丛馆、阅微草堂、滦如槐姑室、九十九砚亭、文漪阁等仿古建筑。以实物、绘画等方式,再现了纪晓岚的生平和著述。另外,藏砚阁、文漪阁内,还珍藏着百方砚台和一部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库全书》,被视为镇园之宝。

沧州最有名的景点?

一、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这个点距今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到目前的话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体型最大的狮子,它整个重有50吨,姿态十分的雄伟,具有很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清真北大寺

拥有着很深厚历史的一个寺,现如今在河北省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非常的大,前、中、后三殿的格局十分的不错,纵横看上去上如笔架一般,如果去该地的话男女都不能穿出短裤和短裙哟!

三、河间府署

这个点在当地可以算的得上是地标性的经典了,它很好的保留的原有的风格,从外观上看着比较中规中矩,但仍颇有一番韵味,附近便利的交通完全适合自驾游,是游玩的最佳选择之一!

四、东光铁佛寺

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点是非常有必要去的,它最早建立于宋朝时期,在后来不断的被毁和被重建之后形成了如今看到的规模,寺庙不算大的,但是周边的环境着实时非常不错的哟!

五、纪晓岚文化园

历史文化性非常高的地方,很多人到沧州都会去到的点,占地面积非常的大,所以到园内还是建议找一个合适的交通工具,建筑风格的话更偏向于清朝时期的,有兴趣的朋友值得去!

六、南大港湿地

自然环境非常好,野生动物非常多,走近其中能让人更好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天然的植被让整个环境都变得十分清新,建议的话最好是秋天去,并且挑选一个天气晴好的时候。

七、沧州文庙

早就是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它的热门度非常高,它建立于明朝时期,在后来也有过重建和翻修,如果是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这里是可以去参观的,最重要的是附近也有其它不错的风景!

八、沧州旧城

很有古风的一个地方,古遗址和文化等都保存得非常的好,在北方地区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虽然整个看上去会是比较破旧的,但是整个游玩下来话还是颇有趣味性的。

九、妈祖庙

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沧州的妈祖庙是好玩的地方呢它最大的有优势是它独有的历史文化性和较好的交通环境,里面的环境也给人十分清幽宁静的感觉,如果时间足够的话是值得去体验下的。

十、沧州动物园

在沧州好玩的地方排行榜中这个动物园的门票真的可以说是良心价了,不贵的门票和便利的交通简直就没有不去的理由,动物种类也非常的丰富,整个环境也很好,所以游玩的价值很高哟!

沧州的旅游景点介绍

沧州的旅游景点介绍

导语:沧州市,简称“沧”,是河北省辖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东,京杭大运河贯穿市区,因东临渤海而得名,意为沧海之州。下面由我为您整理出的沧州的旅游景点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铁佛寺:

普照公园一期工程是修复毁于"十年动乱"的铁佛寺。东光铁佛寺是著名的名胜古迹,素以"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闻名遐迩。据《东光县志》记载,铁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寺内释迦牟尼佛体态硕大而闻名,民国25年(公元1936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解放后,铁佛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变迁,铁佛寺历尽苍桑。"十年动乱"期间(1966年8月25日),这些象征悠久历史文化的名胜古迹,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县政府报请政府批准,重修铁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动工,投资500万元,于1989年3月将铁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东光铁佛寺:

铁佛寺位于沧州市东光县,是河北知名的古迹。始建于北魏,原名“普照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国25年,直系军阀吴佩孚曾亲笔题匾为“铁佛寺”,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3、献县汉墓群:

献县汉墓群位于沧州献县城东云台山一带。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吴桥杂技大世界: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吴桥因此被世人誉为“世界杂技艺术的摇篮”。 中国吴桥杂技大世界就是生长在这块沃土上的一朵旅游奇葩。也是中港合资兴建的天下独一无二的民俗杂技文化旅游度假景区。它总占地3000亩。投资2亿元人民币,共设江湖文化城、杂技奇观宫、魔术迷幻宫、滑稽动物园等八大景点,景区建筑非凡,各景点以真人绝技表演为主线,贯穿始终,一步一景,景景神奇。

5、沧州铁狮子:

铁狮子坐落在沧州市东南20公里沧州旧城开元寺前,东关村西05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较大的铸铁艺术品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6、妈祖庙:

妈祖庙位于黄骅市南排河镇后唐村,相传妈祖在后唐一带与渔人共居,引导渔民出海捕鱼,遇有风浪指引航向,并为当地渔人消灾治病,当地渔民尊称为师傅。师傅仙去后,为纪念其人,也为求得福佑,建有师傅坟。至95年,为恢复传统文化遗产,由后唐村发起集资60万元在师傅坟处建妈祖庙一座,供奉妈祖等六位师傅,其后,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周围渔民都上香膜拜以求福佑,并顺便交流物资,遂形成较大规模的庙会。

7、吴桥杂技民俗风情园:

吴桥杂技民俗风情园坐落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北部,占地70亩,集娱乐、小吃、参与、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园区。 吴桥杂技大世界原来的功能较为单一,游客只能走马观花的游览一遍,缺乏休闲、参与的`场所。为了给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吴桥县旅游局在杂技大世界的北部辟出70亩地。园内引进了银杏、樱桃、白玉兰、紫玉兰等全国名贵花木20万株。修建了六角亭3座,蘑菇厅多处及40米长廊一处,铺设了10余条卵石路。园中假山周围还安置了先进的音乐喷泉,一到夜间在霓虹灯的照射下,五彩斑斓的喷泉随着音乐的时驰时缓,变化多端。是一个理想的休闲场所。

;

狮子林桥上总计有184个狮子

原先狮子林桥上的狮子有3种,一是雄踞桥头的两对同形的汉白玉石雕,二是桥栏之间石垛上的高浮雕,

三是每个石垛间栏杆立柱上的铸铁狮子。三种加起来,狮子林桥上总计有184个狮子。

作为狮子林桥标志的桥头四座石狮已经修葺一新,并在桥上不同部位新增大小狮1177只,使这座桥成了名副其实的“狮子林” 。

是铁的,沧州铁狮子,又称“镇海吼”,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位于河北省沧县旧州镇,沧州市因铁狮子被誉为“狮城”。铁狮子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采用泥范明浇法铸造,在世界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其制造工艺精湛,气势恢宏被称为“狮子王”。

如席大雪,铺天盖地而来;朔风呼啸,卷起一道道雪条,东奔西突,鞭子一般,抽打在行人的身上、脸上。一位壮士,头戴毡笠,肩挑花枪,大踏步向着沧州城东的草料场,匆匆而去。

提起故乡沧州,最有画面感的,大概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

在我儿时的印象里,故乡的风雪,是极有气势的。天色阴沉下来,像是老天给你换了一个世界,偌大的雪花,和风搅在一起的,漫天飞舞,像是在上演着一场浩大的视觉盛宴。你被茫茫的大雪,隔进天地之间,仿佛自己早已小得不复存在了。你独自感受着大自然的气魄,那真是十分震撼的。

大自然渲染气氛的能力,是任何技艺高超的能人术士,都不及万一的。那真是天为道场、地作底色,风、云、雷、电作调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手笔。

燕赵大地上的古沧州,自古以来,就在这样不可预知的风霜雪雨中,日夜涤荡着。

沧州所在的华北平原,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原。

小时候,姥爷骑自行车去接我,车子一出村,偌大的原野里,除了风,便很少看见几个会动的物件了。我坐在自行车前梁的小椅子上,看着车轱辘下面的路,向着远方,没完没了的延伸出去。路两边,除了光秃秃的田野,和田垄边的树,还是没完没了的田野,和田垄边的树。

看得久了,我蓦然发现,天边的树,都像是在一个大圆圈上,一点点向后转过去。我问姥爷:为什么我们向前走,天边的树,就都一圈圈的向后转过去呢?姥爷答不上来,只是说:还真是这样啊。

麦收的时候,是田野里能看见人最多的时候。

灼灼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面是烫脚的,人像在蒸笼里,汗不断地从脑门、脖颈淌下来。天气响晴,麦秆晒得干脆,最容易收割,正是抢收的好时候。

我拿着镰刀,站在地头,往地那头望,真远啊。大人们把腰弯进麦田里,他们的手臂长,手里的镰刀如有神助,左手拢了四、五垄麦秆在臂弯里,右手刷刷刷地割下去,没几步,就把我落在后面了。

割了一会儿,我的腰便酸疼起来。直起身往前看,父亲的汗衫,后背已经湿透了,黏在背上。他弓着腰站起来,甩甩手腕上的汗,往手掌心里吹两口气,又弯下腰,默默地往前割去了。

远处全是一片一片泛黄的麦田,满天满地,都被小麦的**铺满起来,一直连到天边去,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那景象,是极为单纯、却又极为壮观的。风一吹,金色的麦浪,一波一波的,涌向不见边际的远方去了。起起伏伏的人影,淹没在麦浪里,像浮在波涛间的小木筏,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沉没到浪涛下,不见了踪影。

从外地回来的大哥,大概技术不太熟练,镰刀不小心划到胳膊上,血一下子渗出来了,"哎呀,"我心里一阵紧张。大哥不以为意地抓了一把土,摁在伤口上。我的心一下子抽紧起来:"快回去上点药吧"。大哥若无其事地笑笑:"哪有那么娇贵,止住血就行了"。

黄昏的时候,割下的麦子,都打成捆,摞在牛车上。我被大人们推举着,爬上车顶上的麦捆堆里,顾不得麦芒扎人,一下将自己瘫放在上面。头一躺下去,就像躺在了一个大大的摇篮里,摇啊晃地往回走。白天的烦热散去,汗也出透了,傍晚的风一吹,浑身的疲累,慢慢的散去,麦秆秸上的余热,温暖着身体,眼皮慢慢的沉起来。天边的晚霞、云朵,都在温和的夕阳里,优哉游哉地摇荡着。

冬季农闲的时候,村里便请来了河北梆子的县剧团。每年必唱的,是《王宝钏》、《秦香莲》、《辕门斩子》那高亢苍凉的唱腔,不是吼出来、也不是喊出来的,它是拼尽了力气和精气神儿,将积郁在人内心的悲愤和决然,一丝丝抽净、挖尽,又一点点抽离出来,推到心尖儿上,再从胸腔里挤压出来,直向天地之间抛甩出去的,听的让人既揪心,又痛快。

小孩子听不懂戏文,但那悲怆的唱腔,还是真真切切的,灌进耳朵里去了。

不知何故,河北梆子的曲调一起,我常会不由想起,曾经听过的悲怆的故事:《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豫让吞炭漆身,刺杀赵襄子总觉得,那些甘愿赴死的人物:荆轲、樊於期、公孙杵臼、程婴,他们决绝的气质,和家乡戏凄怆耿烈的风格,十分契合。

女子的故事,也一样刚烈。传说赵襄子宴请代王,派人用铜斗暗中杀死了代王,并兴兵吞并了代国。代王的夫人,是赵襄子的姐姐。她听到消息后,泣天而呼,说:"为了弟弟而轻慢丈夫,不仁;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不义。"于是用簪子把自己刺死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些故事,都是战国时期,发生在燕赵大地上的燕国和赵国的故事。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如戏的人生故事,在燕赵大地上,似乎是俯拾皆是。

据说北宋的时候,常山郡(今河北定县)唐河店村,有一名老妇人,赤手空拳,智杀了契丹的骑兵。当时的文学家王禹偁,不禁感叹说:"一妪尚尔,其人人可知也。"

人说"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是燕赵大地的特有的民风。

我想,也许是自古以来,燕赵大地上的战乱,太过频繁了,人们游离在生死边界,很多事,反而看得开、看得平常了,反倒生出一种义气来。对于生生死死的抉择,人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据说豫让伏剑自杀前,赵襄子问他:"你以前为范氏和中行氏做事,知氏后来灭亡了他们,你不报仇,反而委身于知氏。现在我把知氏灭了,你却三番五次找我替他报仇,是什么道理?"豫让说:"我给范氏、中行氏做事的时候,范氏、中行氏,像普通人一样对待我,所以,我也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知氏以国士对待我,所以,我也以国士的所作所为对待他。"

也许,这正是当时人们心情的写照吧。

正月十五,是每年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咚咚哐哐,敲锣打鼓的声音响起来,"落子"跑起来,节日气氛就出来了。

"跑落子"是家乡一种特有的秧歌。说是跑落子,其实是以秧歌为主,掺杂着舞龙、舞狮、小车子会、高跷等的大型表演。表演队伍吹吹打打,排成一条长龙,绕着村子演出。到了宽绰场地,就停下来,撂个场子。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凑个热闹,来感受下节日的气氛。

打头的一般是舞龙的队伍,有点儿龙头老大的意思。尤其是到了晚上,龙身内的灯光都点亮起来,一条金色巨龙,在夜空中奔驰游动,蜿蜒回旋,变幻多姿,把整个天空,编织出了梦幻神异的色彩,甚是好看。

众人看得开心,但看上去,更为开心的,似乎倒是舞者。队友们的力量协调得好,劲儿使到了一起,长龙游走得顺畅,衔接的自如,效果就格外的惊艳。大家把各自的好力气和协调性都使出来,谁也不掉队,就舞出一场又一场的精彩来。舞者的自豪感,自然没得说,这种快乐,又是几十个人共同汇聚起来的,于是无形中,它便又扩大了;又有那么多人来分享,这种快乐,就又加了倍。

如果说,舞龙是靠团体的力量,舞狮,就有点像单打独斗了。舞狮者要抖擞精神、显出它的英武劲儿才好看。舞狮者们都极尽闪转腾挪,上下腾跃的功夫,比着将全身的劲儿使出来。看他们将狮子的那份勇猛、可爱,展示得淋漓尽致,狮子仿佛也有了灵魂,就会觉得:那哪里是在舞狮呀,分明是在舞自己呀。

踩高跷,几乎就是秀难度。表演者双脚绑在两根木棍上,走得很是随意,正如在平地上一般,走到得意处,还动不动翻个跟头,那种居高临下的轻巧劲儿,明摆着就像是告诉你:你说还有什么做不到的,我都可以做一做,给你看看。这种敢为常人所不能为的胆量,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跑落子不刻意追求高难度,它胜在有唱、有跳、有快板,还有队形变化,形式上更为丰富。跑跳的间隙,也会穿插展示技能的环节。身怀绝技的小伙子们,依次跑到场地中间,或倒立行走、或打连续的前桥、后桥,或是高而飘的空翻、旋转的旋子,各自亮个相,又跑回到跑跳的队伍中去了。

小车子会以演故事的形式,表演滑稽的世态人情。有骑驴的、有坐轿的,有跑前跑后扮丑耍宝的。好的演员,能把人物的丑态,演到极致,那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样子,带着点儿讥诮意味,真是极为鲜活。有时演员演着演着,自己也被自己逗得忍俊不禁了。他们的服装、道具鲜艳,人物诙谐、逗趣,表演滑稽可笑,逗人开心,是最活跃节日气氛的。

我最喜欢看的,是利落的翻跟头,还有小车子会的滑稽不拘的表演。

翻跟头,是普通人也能学得来。大着胆子使使劲儿,就把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了,谁不想试试呢;而扮丑,则把人的丑态,放大到十分滑稽,用嬉笑戏谑的方式,诙谐地表现出来,实在是一种乐观洒脱、笑对人生的生活态度,是能让人在生活的沉重中,难得透透气的机会,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可惜节日的表演,只持续三天。小孩子总感觉看得不尽兴,就只好自己来模仿。小伙伴们凑到一起,比着打倒立,翻跟头。我自觉柔韧性挺好的,前桥、后桥、都练得挺自如,可空翻就不行了,怎么都翻不起来。就想着,要是能找到个武术师傅,拜师学艺就好了,练上一身功夫,再练个飞檐走壁。不过,听小说里讲,高手师傅都是隐居的,哪里会那么容易遇见呢。

后来上学的时候,从市内经过,见一所大院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沧州武术院"几个大字,心想:原来是有教武术的地方呀。后来又听说,传说中的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还有当年家喻户晓的霍元甲,原来,都是沧州这块大地上的武侠人物。说是从明朝设立武举,沧州就出过很多武状元。不知现在的武术院里,还有多少习武的年轻人,他们的武功,又练到了什么程度。

林冲发配的古沧州,在现在的沧州市东南二十余里,又称旧州城,是古沧州的旧址,是座千年古城,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断壁残垣。

我每次去姥爷家,都从旧州城的北关和东关经过。据说林冲刺配的草料厂,就是在旧州城的东关镇。

每次走到东关的时候,都能看到一座铁狮子,立在野地里。有时,姥爷的自行车就顺带拐个弯,带我到铁狮子跟前看一下。铁狮子的身形非常高大,比一般建筑门前的狮子,大约要大上十来倍。虽然它的头部有些破落了,但姿态昂扬,雄风仍是在的。

早些年,铁狮子孤寂地站在地上,少有人理会。过了些年,它就被架到了一个高的方形台子上。又过了几年,上面又搭了个小亭子。后来,小亭子被拆掉了,铁狮子的底部支上了不少柱子,像是伤残了的样子,威武感减弱了不少。

那时候常常看到铁狮子,没觉得有什么稀奇。后来去过别的地方,看各地遗存的古代文物里,狮子的体型,真还没有这么大的。据说,这是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铸铁工艺品了,就觉得有些不一般了。

铁狮子站在这块土地上,也有一千多年了。它脖子的右侧,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个字,也就是说,它铸造于后周的公元953年。

林冲发配沧州的时候,铁狮子应该已经伫立了很多年了。不过它的存在,可能也不太为外地人所知。而且,林冲来去匆忙,作者也没有闲情,安排他去看一眼草料场旁边的铁狮子了。

有人曾推断,这座铁狮子,是后周皇帝柴荣亲率大军北伐契丹,驻跸沧州时铸造,以镇州城的。

我从没想到过,铁狮子还会有这么辉煌的 历史 ,不仅和契丹有关系,还和当年的后周皇帝,有直接的关联。

后来听说,这说个法,似乎不大可靠。

一来,公元953年,铸造它的时候,柴荣还不是皇帝,还没有北伐契丹呢。

二来,铁狮子的背上,还有个莲花巨盆,据说是文殊菩萨的莲座;腹内还刻有隶书的金刚经文。而世宗皇帝柴荣,是主张禁佛的。佛教内容的体现,和他的价值取向,应该也是不太一致的。

不过,在铁狮子的周边,确是发现了古城墙、铁钱库、皇宫台等遗址。"皇宫台"据说就是世宗皇帝柴荣北征契丹时,在此驻扎留下的。

继承皇位的柴荣皇帝,于954年开始了北伐契丹,取得了非凡的战绩。想来,当年世宗皇帝把北伐契丹的大旗打起来,古沧州的英豪,一定也是云集响应的吧。

"杨家将"的故事,在家乡广为流传。我一直以为,那单纯是刘兰芳的演绎太精彩了。现在想想,是否也有可能,是那些故事自古在家乡代代相传,人们听得熟悉亲切,相关的故事,也就更乐于接受了呢。

记得小时候听爷爷说过,五代时,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那时古沧州一带,大概就成了边境。据说宋太宗的时候,杨六郎就曾经长期驻守在这里。河北梆子《辕门斩子》、《杨门女将》等剧目,讲的都是那时的故事。

在铁狮子附近,还有一块炕面大的地方,长着一种奇特的红衰草,传说能治百病。这草据说也有来历,说是当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她已怀胎十月,即将临产,但一百单八阵,已破了一百零七个,只剩下最后一个了,战况紧急,只得将杨文广,生在了这片草地上。于是,有了这块红衰草。

现在想来,当年皇帝动不动就将人"发配沧州",应该也不单是他们的个人喜好,实在是因为古沧州,是一个战乱频发的边境城市的缘故。

曾经帮助过林冲的柴大官人,当时似乎有着特别的影响力,据说也是因为他是周世宗柴荣的后人,赵匡胤篡夺了人家的皇位,心里不安,所以对他的后代格外优待的缘故。

沧州市区分为两大区:一个是运河区,一个是新华区。

所谓运河区,就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地方。

京杭大运河,是从市区中心穿流而过的。冬、春季节,河里没有多少水,更没有什么船,它好像只是作为一条河的形式,在那里存在着;夏、秋季节的时候,河里的水多一些,它也和一条普通的河道一样,任由河水,或多或少地流着。偶尔会有一两个垂钓的人,在河边默坐,让人感受到一条河应有的样子。大概更很少有人知道,这条河的存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了。

我多少次从运河桥上走过,从未想过,这条河,就是 历史 上有名的京杭大运河。当年乾隆下江南的盛况,也是应该在这里上演过的。

我更想象不出,这条航线上,当年多少镖局,小心护送着货物,沿河行走。而"镖不喊沧州",是南北镖行共同遵守的行规: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一到沧州地界,必扯下镖旗,不再喊镖,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界的尊重。

如今,那些盛景,都已烟消云散,怕是少有人知了。

市内运河边上,有一座清风楼,古色古香,改建得十分规整。史书记载:"清风楼在沧州公馆内,建于晋永康中",我猜想,它应该也是当年大运河航路上的一个官方馆驿的一部分,也算是一处古迹了。

史传元萨天锡元统录囚至沧州时,曾题过一首《清风楼》的诗:"晋代繁华地,如今有此楼。暮云连海岱,明月满沧州。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城南秋欲尽,寂寞采莲舟。"真是笔力不凡。也说明在京杭大运河的航路上,清风楼,是曾经有它的存在感的。

在大运河边长大的纪晓岚,曾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是沧州南一座河边的庙宇,庙门倒塌,门前的两座石兽,被洪水冲走,人们从下游找不到,反而从上游找到了。

我总觉得石兽的故事,来源于旧州城的铁狮子。

铁狮子所在的位置,正是在古沧州南。有传说,铁狮子原在旧州城开元寺门前,也是一对;还有说当年周世宗柴荣的皇宫台门前,也有两座铁狮子,似乎与铁狮子的渊源,更接近些。

不过,现在的铁狮子,只剩了一只。那些传说,哪一个更与它更有关联,似乎也已经无据可考了。

我去姥爷家,看到沿途的古迹,和生活在那片遗址上,曾经生龙活虎的人们的踪迹,都日渐一日的销蚀、散失于大自然的风霜雪雨之中了。如今,政府也采取了不少保护、恢复措施,但它于现世的生活,似乎也还是越来越远了。

春节回家,听父亲提起一段往事。

父亲说,他的爷爷,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在世的时候,有一天,正套车下地干活儿,邻居进门来,说:"叔,我想借你家的牛犁犁地,行不?"太爷爷二话不说,卸下车,把牛交给那人说:"牵走吧,我正好还有别的活儿。"父亲说:"其实,那个车,都已经套上了。但是你太爷爷说,正是农忙的时候,没有牛的人家,会更为难,跟人张个口,也不容易,咱自己家早一天、晚一天,不要紧的"。父亲说的动容,我听得心头,也有一些暖暖的东西在涌动。

我想,当人把一些东西,看得比活着本身,更为重要,对一些不如意的解读,可能也就不太一样了,内心的自适安然,也会多一些了吧。

我也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孩子和后人听,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也会有一些感动。

故乡的那些惨烈的、悲凉的、欢乐的、温暖的记忆,一点点地渐渐远去了,我们也会随着它,消失在遥远的 历史 深处。许多年之后,在后人的记忆中,我们的生命,会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老人讲:北京师范大学教职工宿舍区东门内二十余米即铁狮子坟,它的北边到师大北墙学联社,南边到小西天(亦在今师大院内)。铁狮子坟历史上坐西朝东,占地十余亩,东对道沟,南挨着小西天王家,西边住着巴家,北边与吴家为邻。

  铁狮子坟属于清初编入满洲正黄旗内的博尔济吉特氏、原封一等公额尔克戴青家族墓地。额尔克戴青墓为三合土夯实的宝顶坟,高三米,下设汉白玉须弥座。

  额尔克戴青家族墓地最为人注目的就是铁狮子,它或为明代旧物。南边母狮,北边公狮,高二米许,铸铁的,里边空心,工艺水平高,不生锈。除了大狮子外,还有小狮子,但很早就丢失了。1958年,铁狮子被拉走炼了钢铁。”

  狮子林桥上总计有184个狮子

  狮子林桥位于天津市海河上,为中国公路上最早采用的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梁桥。2003年对该桥进行改造,不到1个月时间里,就将桥顶升到位,创造中国桥梁史上一个奇迹。

  原先狮子林桥上的狮子有3种,一是雄踞桥头的两对同形的汉白玉石雕,二是桥栏之间石垛上的高浮雕,三是每个石垛间栏杆立柱上的铸铁狮子。三种加起来,狮子林桥上总计有184个狮子。另外,在原来的废桥墩上,1986年被能工巧匠建造的“哪吒闹海”和“二龙戏珠”造型,成为海河水面上第一组固定景观。1995年,又用六条由玻璃钢制成的金色盘龙将新设的一根直径600毫米的过河煤气管道缠绕起来,与原有的三条铜龙雕相映成趣,形成意蕴深远的新景观。

  新的桥梁景观设计采用现代设计理念,本着一桥一景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海河与周围景观、建设相协调的基础上,保留了桥头原来的四座石狮子,同时在桥栏、桥身、桥墩等不同部分新塑大小石狮子几百个,特别是桥墩处将采用的是狮子图像的浮雕,这意味着当人们行船通过这里的时候,从桥下也能看到可爱的小狮子,充分体现狮子林桥的特色。另外,狮子林桥的桥面处理上,将首次采用彩色沥青,在灯光处理方面更是别具一格,其夜晚效果尤为壮观。为不影响狮子林桥的整体景观,狮子林桥旁的煤气管道将改为河下穿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140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8
下一篇2024-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