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年不倒的沧州铁狮子,是如何被专家毁坏的?

屹立千年不倒的沧州铁狮子,是如何被专家毁坏的?,第1张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芦苇的“头重脚轻”在于它的“浮躁根浅”,没有脚踏实地的扎根,必定经不起大风大浪;竹笋看似尖锐厉害,只是外强中空的花架子罢了。在现代社会中,类似于芦苇、竹笋的“人才、专家”不在少数,红极一时、被推下神坛的“完美专家”也层出不穷。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专家真的可以解决一切的“疑难杂症”吗?

非也,若是专家可以“术业有专攻”地解决问题,就不会有今天出现的这个“狮倒人怨”的事件。狮子怎么了?和专家有着怎样的联系?

一、沧州铁狮子:来头及铸造

今天所说的这座河北巨狮曾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从千年前的人为战乱到始料未及的天灾,斗转星移中,这座昂首挺胸的巨狮始终屹立于天元寺前,完好无损、岿然不动。但是,它却在专家的一系列保护猝然倒下,这一倒,便开始了不断锈蚀。巨狮倒下,到底是专家的自作聪明是所致,还是寿命使然?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河北巨狮有何来头?

沧州铁狮子始建于公元953年,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的开元寺门前,是开元寺内文殊菩萨的坐骑,这个狮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大”,乃是很多狮子中的“大哥大”。它身长6264米,体宽2981米,高为547米,体重达近32吨。光是这个体格就令人望而生畏。偌大的巨狮,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想要竣工都实属不易,那么,在科技落后的年代,古人是如何浇铸而成?

当然,老祖宗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能够在贫穷落后的年代,将这座巨石雕刻得栩栩如生,实在令人叹服。通过对这只巨狮的研究发现:狮子的铸造技术来采用了“分块叠铸”的技术。古代没有先进的科技,古人于是想出了:“用每块约三四十厘米的铁块,然后统一浇筑而成”的方法,这种智慧堪称华夏文明的佼佼者。

在注重庞大体积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忘记狮子的“形、神”,整座狮子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别具魅力,巨狮的波浪形毛发令人惊讶,细致之处做得相当到位,狮子内部刻有金刚经。能够从内而外的打造细节,可见古人精益求精、踏实能干的态度,也难怪古人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难以超越的经典。那么,沧州铁狮子带有什么深远寓意呢?又有何突出之处?

二、沧州铁狮子:寓意及传说

古人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将这座巨石雕刻得威武雄壮,所以这座巨狮从后周建成以来,就不简单的只是一个雕塑,它更多的是当地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当然了,沧州一带关于这只狮子的传说也是数不胜数。有人曾说:这只狮子一只神兽,可以镇压海啸、驱邪恶灵,又被称为“镇海吼”;也有人说:这只铁狮子是帮助沧州百姓赶走恶龙、带来安宁的福狮,为了纪念它的功绩,当地人们便筹钱铸造了这只狮子;还有人说:这只狮子四目怒瞪,是在为沧州的百姓镇守,是“镇沧之狮”。

由于年代久远,这只狮子的铸造来历已无迹可寻,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出于哪种原因,这只狮子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不仅个头大,而且还带有极大的精神寄托、文化底蕴,被当地人们当做宝一样,千年来的自然灾害、19世纪初的频繁战乱,这只狮子在多番磨难中,经受了各种考验。那么,它可以一直存在于世吗?

三、沧州铁狮子:倒地

本以为在经济发达、物质充足的现代社会中,这只狮子会存活的更加久远。结果,在近代社会中,这只狮子却突然倒下、令人猝不及防,深挖背后的原因更是备受争议。在1803年,沧州铁狮子因风浪过大,突然倒下,当时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很多人在官府的压迫下自顾不暇,这只曾雄踞一方的河北沧狮倒下后无人问津,在地下倒了整整90年。直到1893年,一些人才合力将这只狮子扶起。殊不知:这只狮子此后便开始了多灾多难的生涯。

由于长时间与地面接触,一些水分进入到狮子内部,狮子的腹部、尾巴等部位已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奈何当时无专人照看,伤痕累累的狮子就这样在寒风中屹立,虽有小面积受损,并不影响整体的美观。建国之后,我国的文物部门愈发重视物质文化的保护,河北沧狮是我国目前存在年代最为久远、体型最为巨大的铁铸狮子,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自然也在保护的清单内。

后来,专家实行三大方法保护巨狮,那么成效如何?

四、专家的保护

接着,文物部门为了保护这座狮子,制定了周密严谨的保护计划,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计划实施后,狮子竟然“毫不领情”、愈发脆弱。文物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1“安家”,为狮子建房子

当时,中美关系较好,为了保护这只铁狮子,中国专家也非常上心,但由于它体型巨大,不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好,便前去请教苏联专家。苏联方专家并不懂我国千年前的铁铸技术,结合当时倒下的原因,他们便建议:给这只铁铸狮子建造一个遮风避雨的亭子。一方面可以防止铁铸狮子被风雨再次倒,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它遮风挡雨。这个建议听起来完美无缺,却忽略了当地的天气、位置等实际情况。很快,中国借鉴苏联专家的意见,开始为这只巨大的狮子“建房子”。这个凉亭看起来威武霸气,非常适合“巨狮”在此安然久待,然而,中国专家却忽略了通风。铁铸狮子身上的很多水分,因不能快速蒸发残留在体内,加速了生锈程度。

虽然凉亭可以遮风挡雨,但它作为一种半封闭的环境,不是给铁生锈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吗?无异于弄巧成拙,铁狮子不断地腐蚀,由于体型巨大,专家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就这样不了了之。这座凉亭在发现问题时,之所以没有及时拆除,是怕相关部门负责人担责,毕竟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建造的凉亭说拆就拆,对有些人颇为不利。这可就苦了不断生锈的铁狮子在这个“爱心凉亭”中锈了数年。直到1972年,相关部门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拆除了这座凉亭。第一种方法不行,他们开启了第二种保护巨狮方法。

2“赐座”,挪上台座

接着,专家结合凉亭的教训,决定为其那就是建造一个台座。既然没有凉亭保护,那就让它暴露在空气之中减少腐蚀,建造台座机既可以增加狮子的威武程度,也可以它与地面水分隔绝。然而,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为了增加狮子在台座的稳固性,相关部门把狮子的四条腿灌入了水泥,殊不知:水泥看似稳固,其实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是典型的“饮鸩止渴”。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巨狮的四只脚开始出现了裂痕,并且越裂越大,看着巨狮脆弱不堪,文物部门开始了第三次保护。

3“护架”,设置铁质护架

再后来,他们对这四只受损的狮子脚进行不断的修缮,奈何修缮的速度完全跟不上腐蚀的程度,为了防止这只巨狮倒下,专家命人在巨狮的周围围上铁架。这个铁架彻底宣告了三次保护行动的失败,铁架下的巨狮遍体鳞伤,狮身有几十处裂痕。昔日威武的雄狮变成这般模样,当地居民自然愤懑不平、怨声载道:若不是瞎保护,这只狮子怎么会成为了吧“锈狮”。

看着费心费力精心保护的狮子出现了如此结局,文物部门也着急不已,迫于舆论压力,他们不断地制定研究保护修缮方法。

要知道,如果文物倒在了文物专家的保护下,那将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那么,最后的保护成功了吗?

2006年,他们启动了高科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不忍这座巨狮在专家的“过度保护”下而毁于一旦,所以对其进行了精心研究。采用了三维光谱对铁狮的构成进行分析后,给铁狮子制作了内胆,并且将围绕着狮子的铁架甲撤掉,这才减缓它的腐蚀程度,长达数年的保护工作算是尘埃落定。

小结

总的来说,对巨狮的保护原本是文物部门的好意,只是碍于对专家的过度追捧,才会走了诺多弯路。专家能够称为专家必定有过人之处,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则是对专家的捧杀。

有人认为,狮子的生锈原因不一定是专家的保护导致,也许在1803年狮子倒地时,就注定了它的腐蚀结局,和专家无关,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久不断地存在于世,有生必有灭,狮子历经千年,寿命或许已到此,说不定若无专家保护,狮子早就倒地。

也有人认为,好好地狮子被灌水泥、被架铁架,不生锈才怪,如果不是专家瞎鼓捣、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保护计划,也不至于导致狮子落得如此下场。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大师在流浪,时下社会揭露了很多丑象:一些具有真凭实学、才华知识的人低调谦逊,默默无闻,像红极一时的流浪大师沈巍;而那些卖弄文学、高调张扬的人一般都会弄巧成拙、丑态百出。

文物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留下的印记,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它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必须要做的事,这对于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按理说,保护文物是为了让它可以更好地保存下去,以此流传后世,但是在中国保护文物的历史上,却发生了一件专家保护文物加速文物损害的事情。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要从河北沧州市的文物沧州铁狮子的损害说起。

千年沧州铁狮子惨遭损害

根据记载沧州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重达32吨,距今已有1067年之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沧州铁狮子曾遭遇过两次非常严重的损害,一次是在清嘉庆八年,沧州铁狮子被大风吹倒,经过漫长的90年,才在清光绪十九年被人重新立起,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搁置,导致铁狮子的下颚、腹部和尾部出现了严重损害。

第二次则是在1950年,河北沧州市出现了严重的夏季涝雨现象,铁狮子也因此在雨中连续泡了数月之久,而也正是因为长时间泡在水中的缘故,导致铁狮子再次严重受损。

经过这两次的巨大伤害之后,延续千年的沧州铁狮子已变得残破不堪,而对它进行保护也已成为了当时刻不容缓的事情。

1961年,沧州铁狮子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长达50年的保护沧州铁狮子的行动开始了。

针对沧州铁狮子出现的问题,历史上一共对其进行了四次维修。

第一次是在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沧州文保所的同志们为了保护沧州铁狮子,延缓铁狮子的腐蚀程度,在其上修建了一座八角亭,将铁狮子严密遮盖在八角亭下,但这一保护措施明显有很大问题,不仅没有很好的保护铁狮子,反而加速了铁狮子的锈蚀。1975年,八角亭被拆除。

第二次是在1984年,政府决定在沧州铁狮子北边8米处新建一座隔水台座,但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沧州铁狮子出现42处无法修复的永久损害,其右前足更是完全缺损。第三次是在1994年,专家提出要用铁管固定铁狮子,但却因为材料问题,导致铁狮子腿部裂纹再度恶化。

第四次是在2000年,因为前面遗留的问题,专家建议对沧州铁狮子进行了一次大清理,不仅把第三次进行维修时的部分材料取了出来,而且还对之前所做的所有保护进行了反思。2009年,沧州铁狮子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因为它已经破损严重,无法补救,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风采,但沧州不能失去铁狮子这一块金字招牌,所以沧州市政府决定重铸沧州铁狮子,新沧州铁狮子完全仿照原沧州铁狮子而做。

并且还在其中融入了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原沧州铁狮子最终还是因为保护不当的缘故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座新的完好的且具有一定现代气息的新沧州铁狮子,虽然外形和原狮子几乎相仿,但我们都知道,它再也不是那个延续千年的沧州铁狮子了。

2011年,新沧州铁狮子铸造成功,安放在狮城公园,继续作为“沧州象征”立于沧州。

维修不当到底是谁之过?

了解了沧州铁狮子损害的历史之后,让人觉得十分的惋惜与气愤。

不能说没有对铁狮子进行维护,可以看出在这50年的保护过程中,沧州的专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铁狮子进行维护,但这最终的结果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的痛惜。

在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有很多来自文物保护的警示。

警示一:在不知道怎么保护文物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自作聪明。1950年在第一次对沧州铁狮子进行保护的时候,沧州市文保所的同志们就犯了这样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为了延缓铁狮子腐蚀的程度,在铁狮子的上方建立了八角亭,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隔绝外界对于铁狮子的伤害。

但却没想到,因为沧州铁狮子所处地势低洼的缘故,八角亭不仅没成为铁狮子的保护所,反而导致八角亭形成了一个潮湿高温的气候,从内部加重了沧州铁狮子的腐蚀,真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举措了。

警示二:不要过分迷信专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第一次对沧州铁狮子的保护上,因为不知道怎么对文物进行保护,沧州市文保所的同志专门去请教了苏联专家,而也正是因为苏联专家的建议,才修建了后来的八角亭,从而加重了铁狮子的腐蚀。

在第三次的保护行动中,也是由专家提议用铁管固定铁狮子,最终才导致了狮子腿部裂纹再度恶化。从而加速了铁狮子的损害。所以说,在进行文物保护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万不能想当然,这对文物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是一个延续了5000年的文明大国,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中先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文物与文化遗产,它们本该成为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林的辉煌证明,但如今的国人对这些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态度却越来越不重视,这样漠视与崇洋媚外的思想才是真正阻扰文物保护的核心所在。

如今,在沧州铁狮子这个文物的保护身上,我们已经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反思与行动,那么之后我们犯的错会更多,甚至可能出现比保护沧州铁狮子更严重的问题,那样才是真正的悔之晚矣。

最后,希望沧州铁狮子的惨剧不会在其他文物身上发生。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五千余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了非常灿烂的文明,这些会以物质为载体,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沉淀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物,文物的价值之所以高,不是以为它的工艺多么精美,而是因为它的上面承载着许多文明的记号。

我国为了对于地下文物的保护政策,一直是不到迫不得已不发掘,毕竟文物呆在地下是对它最好的保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著名的秦始皇陵即使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我国政府也没有组织对它的挖掘工作,一些文物实在需要保护的,政府才会组织那种保护性发掘。

而制定这样原则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在文物保护上出现过重大失误。这个失误就出现于,对我国河北省沧州市的“镇海吼”的保护工作上。据当地文献记载“镇海吼”始建于公元953年,距今已经上千年了,在这上千年的过程中,“镇海吼”一直屹立不倒,但是没想到最后倒在了专家对它的保护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 镇海吼的历史

“镇海吼”也叫作“沧州铁狮子”,重约32吨,长度约为62米,高度约为54米,宽度约为29米,是沧州地区著名的开元寺的镇寺之宝。“镇海吼”的造型是身子朝南,头部望向西南,在“镇海吼”的狮身上还背着一个类似于盆的东西,显示出这是一头不同凡响的异兽。

根据对“镇海吼”造型和历史的研究,有关专家认定这应该是我国一些佛教的典籍中,记载的“文殊菩萨”的坐骑。

得到这个判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因为“镇海吼”被建造于开元寺之外,应当是起到护法一类的作用,而开元寺供奉的正是文殊菩萨。第二就是在佛教的记载中,文殊菩萨的坐骑与狮子的造型十分类似,所以两条佐证,专家判定这应该就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但是在一些当地的传说中,“镇海吼”是生活在当地的一头野狮子,从小因为它的父母都被其他野兽所食,所以它在野外几乎饿死,后来一些人看它可怜,就经常喂一些肉食给他,这才让他成功活了下来。本来当地的生活风平浪静,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海上突然出现一条恶龙,到处兴风作浪毁坏庄稼,是的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报答人类的救命之恩,那头野狮子毅然跳到海里,与恶龙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这场大战惊天地、泣鬼神,经历了数十天之久,连海水都被染红了,最终狮子彻底降服了恶龙,但是自己也因为消耗过大,上岸不久也死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头狮子,也为了永远镇住海水中的猛兽,所以修建了这头“镇海吼”。

总的来说“镇海吼”的造型非常精美,而且重达32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造智慧,和发达的冶金技术。这座“镇海吼”如今已经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冲刷,不管是对研究古代冶金术的历史价值还是研究古代的人物风俗的文化价值都是一座不可多得的珍宝。

二、 展开保护工作

“镇海吼”在古代由于一直被当作祥瑞看待,所以人们都很注意对它的保护工作,也很少有人敢去主动破坏,所以即使历经了千年,岁月也不过只是让这头“镇海吼”的表皮起了一些“皱纹”。

不过在1893年清王朝统治时期,一场超大规模的台风,在沧州登录,这场台风过去之后,人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一直矗立的那头铁狮子,被大风给刮到了,当地政府也想尽了很多办法,可无奈这头铁狮子实在太重,在缺乏重型机械装备的那时候,也只能任由它躺在地上了。

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随着我国对于古代文物的越来越重视,当地政府再次开始对铁狮子的保护工作,可是这次铁狮子已经躺在地上九十多年了,虽然还是威风凛凛的站了起来,可身上多地都锈迹斑斑,当时的文物工作者认为要避免铁狮子的生锈,就要减少它与雨水的接触,所以没经过认真考虑就在外边给铁狮子修了一座亭子。

三、保护工作的失误

没想到这座亭子不仅没有给铁狮子以更好地保护,反而加剧了铁狮子的锈化过程,因为亭子虽然护住了铁狮子的身子,但是一下雨铁狮子周边的水分还是会增多,本来只要天气一转晴,水分蒸发掉也就好了,可有了这座亭子,阳光也照不进来导致铁狮子的周边湿度更高,锈化更严重。

当地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赶紧拆除了这座亭子,同时为了加固铁狮子的基座,他们为铁狮子搭建了一个台座,同时用水泥将铁狮子和台座连在一起。这次很明显他们还是没有吸取上次失败的经验,水泥也会吸收水分,而水是铁狮子最大的天敌,在灌注水泥几年之后,铁狮子的腿部就出现了裂痕,铁狮子再次倒塌,而这次比起之前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后来当地政府将这座铁狮子放进了博物馆,又利用三维扫描技术,修建了一座和之前一模一样的铁狮子,矗立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虽然保护工作出现了几次失误,可总算最终还是保护了起来。

四、总结

“镇海吼”一座铁狮子,为什么保护工作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失误?最后只能被搬进博物馆呢?因为人们不重视自然因素,没有仔细研究背后的科学规律。

如今人们大都已经意识到文物所带给我们的社会价值,拍出天价的文物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可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文物的保护工作其实更重要,因为它们代表着一种传承,一种精神,每一件的历史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保护好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屹立千年不倒的沧州铁狮子,为何被专家保护后反而倒了?这是文物界的一个悲剧,已经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的教训,专业人士干专业事,不能用屁股决定脑袋,其实这个事情是一个文物保护工作的失职,用一个错误解决下一个错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没有对过,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二把刀医生把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给治坏了。

我们知道铁狮子怕什么?当然是怕腐蚀,当然也怕折腾,过去我们生活中,家家都要烧火炉子,那个时候炉筒子每隔几年就要换一茬,但是有的人家会保养,使用的就比较长,算下来也能给家里省不少钱,但是有的家庭就比较鲁莽,对炉筒子进行敲敲打打,只为让里面的灰尘掉下来,这样炉筒子就被破坏严重,没几年就得换,我们沧州这个镇海吼,其实就是这个原因,毕竟是几千年的东西,风吹日晒,雨林,已经是非常脆弱了,而此时所谓的文物专家居然出策略给镇海吼从内部装支架,跟我们现在给老年人的血管装支架有一拼。

结果就是不仅没有成功,让本来就很脆弱的铁狮子更加支离破碎,目前我们在沧州看到的那个铁狮子,周边布满的铁架子,其实这些东西不仅影响美观,同时还会继续伤害镇海吼,让游客过去看到的时候,都很可惜,已经成了文物保护的一个笑话。

专业人士干专业事,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能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我们要实事求是,甚至要有科学的实验作为依据,就像重大工程一下,都应该有一个模拟实验环境,试过之后才可以,否则盲目的拍脑袋动手,这个铁狮子就是一个先例。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的存在对我们人类非常有意义,过去几千年的东西,现在还能这样,我们现在更加先进的技术,制作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达不到古人的水平,究竟是谁落后呢?我们现在的房子二三十年就被称为老旧小区,古代的木建筑,上千年,几百年的都还有,如果不是我们认为破坏,现在存在的还有很多,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一些景区的仿古建筑,不仅非常难看,而且质量也不过关,如果古代的不拆,估计都能比新修的维持时间长,这些都需要我们反思,在文物保护的工作上,是修旧如旧,还是拆了重建,仿古,这些都是没有反悔机会的,所以一定要先想清楚,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然后再动,不能再闹铁狮子这样的笑话了。

专家千万不要是“砖家”,尤其是文物专家。

霜锋擗石鸟雀聚,帆冻阴飙吹不举。

芬陀利香释驎虎,幡幢冒雪争迎取。

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

手提金桴打金鼓。

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师子语。

苦却乐,乐却苦,卢至黄金忽如土。

《全唐诗·卷828_10》

注释:

“芬陀利”是印度国花白莲花的音译,代表着纯洁,善良,健康,美丽。

幡幢 :汉魏时期,幢出现在车行仪仗和佛教仪式中,一般是在立竿上悬挂单层或多层伞盖状丝织物,伞盖四周饰有垂幔、飘带;在幢幔上书写经文就成为经幢。唐代开始有石造经幢。

桴,击鼓的槌

师子即狮子,佛家用以喻佛,指其无畏,法力无边。

卢至:相传有卢至长者,贪财吝啬,後受佛指点,弃财皈依,因缘成佛。见《卢至长者因缘经》。 明·李梦熊

良冶术何巧,狻猊熔铸成。踞蹯疑掉尾,哮吼似吞声。鼔鬣威张吻,昂头怒闪睛。腹中何所有,丹志镇荒城。 明·孙鏖

西风若助哮哮声,狻猊还阻千里行。撼天怖地逾大岭,草木尽偃兽俱惊。 明·顾炎武

落日空城内,停骖问路歧。曾经看百战,唯有一狻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988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26
下一篇2024-0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