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类似金牛座的导弹吗

中国有类似金牛座的导弹吗,第1张

2012年珠海航展的时候就亮相了,天雷TL

当时亮相的是TL-500(无动力航空撒布器),射程在50公里左右

按照生产厂的说法,还有一种是TL-1000,射程250-300公里,有一个小型涡轮发动机

本次航展又出来了最新的天雷

实际上金牛座并不是什么高精尖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利用INS/GPS复合制导,替代了复杂的地形匹配系统的产物

中国解决了激光脱落和北斗导航,搞出来自然没问题

距上次提车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个月。里程表显示已经行驶700多公里了。由于金牛座是我的第二台车,且第一台车也没卖掉,都会开,加上是第二次购车,并没有提第一台车时的兴奋,所以呢,一个月只开了700公里。接下来谈谈这一个月700公里金牛座Vignale的用车心得。 一是操控。不是我说,福特车的操控在同级别级说第二,估计没有别的车敢说第一,尤其是福克斯。金牛座这台车达到了C级车的尺寸,操控应该不再是他的强项了。但作为车主,驾驶者,无法避免不谈操控。操控对我来说,就是好开的意思。金牛座开起来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稳,底盘扎实,方向盘偏重,没有感受到方向盘虚位,感觉很有安全感。由于车身尺寸以及车重的原因,对比福克斯,显得有些笨重。对比后,就单纯从好开来说,我觉得福克斯比金牛好开,我开过君威君威,开过a6,也开过GL8,感觉还是金牛座好开。 二是空间。说到空间,比我的福克斯大多了,简直提升了几个档次,当时就是因为空间原因才计划增加一台B级及以上的轿车,USV不考虑。腿部空间,我175坐上去,离前排座椅还有3拳及以上;头部空间,大概有一到两拳左右。反正就是C级车的空间,跟我同事家的宝马5系Li差不多。 三是动力。19款金牛座标配20T高功率发动机,245马力390扭矩,不低于主流高功率发动机。搭载的是8AT变速箱,升降我感觉比较平顺,感受不到他们说的低速顿挫感,可能是由于我之前开的是手动福克斯的原因。平时一般只开标准、节油模式,试过运动模式,有强烈的推背感,官方数据百公里加速85秒,18t的车重。总体感觉动力还是很不错,比我的福克斯好太多了。 四是音响。19款金牛座中配及以上搭载的是丹麦皇家音响BO,放音乐效果好,特别是高音人声,很通透,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像人喝水一样的印象声音,很通透。与我福克斯索尼相比,感觉还是BO效果好上一个档次。福特在用料上还是很舍得的,这也是我认可福特的原因之一。 五是油耗。提到油耗,我想,福特车给国内的印象就是油老虎吧。其实,这是国内对福特的误解,真的,大大的误解,就是这个误解,让福特折戟中国汽车市场。实际上,福特车没有大家印象中那么耗油。我第一台车,12款福克斯手动,均速27,平均油耗58。现在的金牛座均速23,平均油耗85,一台20T高功率发动机,在自身重量18吨的情况下,油耗真的高吗? 六是细节做工质感。长安福特,美系车做工只能说一般,不过细节处理的还是比较到位,质感很好,无论是车外还是车内,特别是车内,质感满满的,不像别的车,极强塑料感。金牛车内能摸到的地方都是真皮包裹,手感很不错。 最后是性价比。综合以上方面,对比了同级别同档次品牌,甚至对比过豪华品牌,我决定,19款金牛座最具性价比,值得大家购买。你们觉得呢? 接下来一大波来袭,看看我的19款金牛座Vignale。

新老同台,大小“老婆”和谐相处[害羞][害羞][害羞]

提着照,上一个贴发过

再来一张提车照,感觉这张大牛更加好看

Vignale标示波浪式中网,这是最明显区别于其他配置最明显的标示,当然还有轮毂如下

19寸大脚,配置马牌轮胎,据说轮胎市场价比较高

车内中控台以及“汽配城”的大屏幕

停乡下老家的侧面1,感觉大牛侧面颜值无敌

再来一张反向侧面,提车后还没洗过车,有点脏哈,

来张前侧45度角度

多少度后侧角度

正常行驶时的汽车尾灯,足够亮,外形也很赞

仪表盘,显示综合油耗500多公里84个油

这是平均车速,223,下次整到30均速再看看油耗

这是均速27公里时福克斯的平均油耗56,理想吧

车内前座细节

高逼格的后座细节

借用车友一张图,联系必删,牛逼的后排扶手

车内前排杯架氛围灯细节

旋钮式换挡,也是高逼格。14年的时候在捷豹xf车上见过,当时无知,以为没有换档,没有挡位[糗大了][糗大了][糗大了]

发现的问题,大屏幕系统无法更新,其他车友有遇到吗?

大牛诟病,顶配也无法避免,确定是正品金牛座

车门把手,比其他车友的对的齐些

顶配才有的照地灯吧,也是提升逼格

最后,请版主大哥给个精华,谢谢大家!

反导体系方面,美国是最出色的,其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反导体系非常全面,二是已经开始实战化部署。美国搞的反导体系涵盖战略和战区两个层面,覆盖对洲际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和短程弹道导弹的拦截,并且在弹道弹道的上升段、中间段和末段都有相应的拦截体系。并且推出了标准3+宙斯盾系统、萨德、爱国者-3、GBI拦截弹、ABL机载激光器等多种反导武器,除了ABL机载激光器外,其他均已开始实战化部署。

ABL机载激光武器,美军最初计划用它在导弹上升过程中将其摧毁,虽然试射实验取得成功,但是由于体积过于庞大,需要波音747这样的大型飞机才能装载,美军认为无法保证安全而放弃,但相关技术积累不排除在以后激光武器小型化取得突破后继续复活。

标准3导弹和宙斯盾系统,可以在对中短程弹道导弹上升段,中远程弹道导弹的末端进行拦截,他既可以部署在宙斯盾舰上进行海上反导,也可以搬到陆地上成为陆上宙斯盾。美国现在在东欧的罗马尼亚、波兰已经部署了陆上宙斯盾系统,可以对俄罗斯进行前置反导。

末端防御有两层,一是萨德反导系统,他是进行大气层外拦截,采用红外制导方式,在大气层外宇宙背景红外干扰很小,可以更远距离发现目标。

最后一道防线则是爱国者-3导弹系统,其采用雷达制导方式,进行大气层内反导,大气层内由于与空气的高速摩擦,红外制导难以产生效果,所以只能雷达制导。

而美国反导体系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则是GBI拦截弹,他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可以对弹道导弹飞行中段进行拦截。其使用一枚金牛座中型固体运载火箭作为载体,对飞行中的核弹头实施碰撞式硬杀伤。

俄罗斯和我国处于美国之后的第二集团,而且各局特点。当年美国搞了个战略欺诈的“星球大战”计划,受其影响让前苏联成为最早花大力气研究反导的国家。冷战时期前苏联装备服役世界上第一款实战化反导系统,A-35 橡皮手套,这套系统到现在还在运行,俄罗斯并将其进行现代化改进,成为A-135。

A-135的反导模式属于冷战式反导模式,大气层外末端反导,但是使用战术核弹头作为战斗部,用核弹来反核弹,核爆炸可以同时摧毁数公里内来袭核弹头,因而不需要太高精度。

未来俄罗斯反导的核心则是即将服役的S-500反导系统,这是俄罗斯版萨德和标准3反导系统,主攻大气层外反导,他可以拦截射程8000公里内的来袭核弹头,并可以拦截类似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这类目标。

而俄罗斯的末端大气层内反导主要依靠安泰-2500和S-400兼顾,特别是安泰-2500,其配有9M82M专用拦截弹,反导能力较强。

但是俄罗斯一直没有进行陆基中段反导研究,这一领域技术和成本太高,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开展这方面研究。我国目前已经进行了4次陆基中段反导试验,均取得成功。

我国在这方面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距离美国GBI拦截弹这种实战化部署还有一定距离。

外界推测我国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是使用东风-21弹道导弹改装的发射载体,使用“动能”系列拦截弹头,这种拦截弹头不仅可以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还可以反低轨道卫星。

而兔版萨德和兔版爱国者-3,则是红旗-29和红旗-19担任,他是使用红旗-9的发射系统发射,了解就行,不细说。

总之中俄是紧随美国之后的奋起直追者,俄罗斯是老而弥坚,中国是新军突起,随着两国在国家战略利益上趋于一致,以及美国在东欧和亚太部署反导系统的逼迫。两国加强在反导领域的交流合作,包括中俄联合反导计算机模拟演练等。

第三阵营则是以色列和欧洲,他们则是低层面反导研究,主要是针对战区级的中段程战术导弹。

以色列在反导方面成果相当不错,他的箭系列反导导弹,已经进行到第三代箭-3,主要目的在于拦截伊朗的中短程弹道导弹。这是类似于爱国者-3的末端高空反导系统。

此外以色列还有“大卫投石索”的反导导弹,可以用来拦截大口径远程火箭弹、短程战术导弹、巡航导弹等。

欧洲曾经在反导系统上雄心勃勃,但是昂贵的开发成本让其变成一场繁杂拖沓的谈判游戏。欧洲曾计划以紫菀-60导弹为核心打造高空反导拦截体系,但紫菀-60研究了十几年迟迟未投产,最后法国忍无可忍将紫菀-60部分技术改造紫菀-30,推出紫菀-30 block 2凑合用。

紫菀-30 block 2只能拦截射程在1000公里内的短程弹道导弹,而该系统价格太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867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