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文坛作者最受你的崇拜?

哪位文坛作者最受你的崇拜?,第1张

个人最崇拜余秋雨。余秋雨先生在写作散文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学者。他写散文,是要呈现一种学术著作无法呈现的格调,他笔下蕴藏的“诗化”灵魂,是“给一系列精神悖论提供优美的仪式”。他所选的写作题目,总能在第一时间震动千万读者的内心。即使讲历史、讲学问,也没有任何心理隔阂。

萧红,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一个地主家庭。萧红本姓张,名乃莹,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着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着名长篇小说《生死场》时所用的笔名。  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9月,在青岛她写完了旨在宣扬“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然而周围的朋友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终于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萧红眼中的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出奇的平和并充满善意,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须,头发极富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欢眯起来,但目光却异常锐利。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鲁迅先生喜欢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甚至淘气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也很快和萧红混熟了。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着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  从此,在鲁迅的关怀引导下,萧红开始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萧红与鲁迅之间的情谊日益加深,这对其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着名左翼作家之林。通过鲁迅与萧红这个短文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中国近代文学家排名:鲁迅、巴金、林语堂、老舍、茅盾、沈从文、曹禺、张爱玲、钱钟书。

1、鲁迅

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笔名鲁迅。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2、巴金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1921年肄业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7年至1929年赴法留学,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但后者至今都未实现。

3、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贫穷的牧师家庭。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八十二岁。林语堂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

4、老舍

老舍(1899年—1966),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_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5、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

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小说《子夜》。1981年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失败是(乃)成功之母”意思是: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的基础。

《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对“失败乃成功之母”是这样解释的:母,先导。它指人唯有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成功。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的基础。(母的意义不是母亲而是基础)

失败是成功的先导,失败是成功的基础。它指人唯有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获得成功。

出处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经常被认为是法国作家培根说的,也有人认为是美国著名演说家温德尔·菲利普斯说的,他曾参与美国的废除黑人奴隶运动。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可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获得成功。

  还有一种说法,在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中(鲧禹治水),尧帝任命鲧治理洪水,鲧治理了九年都没有成功,于是尧帝处罚了鲧。鲧死后,舜帝任命他的儿子禹继续接替父亲治理洪水,禹用疏导的方式治水成功。鲧治水失败,他的儿子禹治水成功,所以有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

典型故事

卡尔的成功

几天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50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卡尔,家里经营着一家杂货店,生意一直不好。年轻的卡尔告诉他的父母,既然经营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就应该换一个思路,想想别的办法。他家附近有几所大学,学生经常出来吃快餐。卡尔想,附近还没有人开一家比萨饼屋,卖比萨肯定能行,他就在家的杂货店对面开了一家比萨饼屋。他把比萨饼屋装修的精巧温馨,十分符合学生高雅讲情调的特点。不到一年时间,卡尔的比萨饼成为附近的名吃,每天顾客都是爆满。他又开了两家分店,生意也很好。

卡尔的胃口开始大起来,他马不停蹄地在俄克拉荷马又开了两家分店。不久,一个个坏消息传来,他的两家分店严重亏损。起初,他一家店准备500份,结果总有一半的比萨饼卖不出去。后来他又按200份准备,还是剩下很多。最后他干脆准备50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仍然不行。最后,一天只有几个人光顾的情景也出现了。同样是卖比萨饼,两个城市同样有大学,为什么在俄克拉荷马就失败呢?不久他发现了问题,两个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另外,在装潢和配方上面他也犯了错误。他迅速改正,生意很快兴隆起来。

在纽约,他也吃了苦头。他做了很细致的市场调查,可比萨饼就是打不开市场。后来他又发现,卖不动的原因是比萨饼的硬度不合纽约人的口味。他立即研究新配方,改变硬度,最后比萨饼成为纽约人早餐的必备食品。

从第一家比萨饼餐厅算起,19年后卡尔的比萨饼店遍布美国,共计3000余家,总值3亿多美元。

卡尔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家新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最后成功是由于失败后我从没有想过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失败的原因,努力想新的办法。因为不能确定什么时候成功,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学会失败。只要坚持不断地敲门,成功之门总会打开。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前奏,只要我们平常面对,总有一天会和成功握手,其实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是不成功,而是在失败面前低头!

贝多芬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生活十分坎坷。他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与人交谈。当时,他正在创作《命运》交响乐。在乐曲的创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以破解的问题,再加上双耳失聪,更是雪上加霜。贝多芬失败了许多次,最后才弹奏出这首曲子。演奏结束时,观众们为他鼓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可见,不气馁,不放弃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小仲马

法国著名小说家小仲马,他是文坛大师大仲马之子,受父亲影响,他也热爱文学创作,并且和他父亲一样勤奋,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小仲马年轻时,艰辛创作,写了数不胜数的文章,可他并不透露自己的特殊身份,努力换取来的只是一封封退稿书,他从不自暴自弃,日夜辛勤写作,最终以《茶花女》一鸣惊人,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失败造就了小仲马的成功,正如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一个故事。有一天,老师让每个同学做一张小板凳。当老师看到爱因斯坦交上来的那个小板凳的时候,便问他:“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差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老老实实地回答:“有。”说着把他做的前两个板凳拿出来。最后,爱因斯坦成了世界上很伟大的物理学家(拥有瑞士国籍),思想家及哲学家,犹太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这也说明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它可以为成功积累经验,激励我们勇往向前!

周海中

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的一个故事。他在探究著名数学难题——梅森素数分布时就困难重重,有过无数次的失败,但他并不气馁,凭着坚强的意志继续研究。1992年周海中终于给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精确表达式。这项重要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科学》杂志有一篇文章指出:这一成果为人们探究梅森素数提供了方便,是素数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这说明只有不怕失败、拼搏进取,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①荷马——古希腊诗人

②但丁——意大利诗人

③歌德——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

④拜伦——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

⑤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

⑥雨果——法国作家

⑦泰戈尔——印度诗人和社会活动家

⑧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巨匠

⑨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

⑩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美国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后丹尼尔·S·伯特等综合专家意见完成排名曹雪芹排67位

1莎士比亚

2但丁

3荷马

4托尔斯泰

5乔叟

6狄更斯

7乔伊斯

8弥尔顿

9维吉尔

10歌德

11塞万提斯

12紫式部

13索福克勒斯

14福克纳

15陀思妥耶夫斯基

16TS艾略特

17普鲁斯特

18简·奥斯丁

19乔治·艾略特

20叶芝

21普希金

22欧里庇得斯

23多恩

24梅尔维尔

25济慈

26奥维德

27杜甫

28布莱克

29埃斯库罗斯

30福楼拜

31卡夫卡

32莫里哀

33华兹华斯

34阿里斯托芬

35托马斯·曼

36易卜生

37契诃夫

38亨利·詹姆斯

39纳博科夫

40惠特曼

41巴尔扎克

42斯威夫特

43司汤达

44哈代

45萧伯纳

46海明威

47劳伦斯

48波德莱尔

49贝克特

50吴尔夫

51蒲伯

52拉伯雷

53彼特拉克

54狄金森

55爱伦·坡

56菲尔丁

57康拉德

58布朗宁

59加缪

60夏洛蒂·勃朗特

61艾米丽·勃朗特

62拉辛

63马克·吐温

64斯特林堡

65左拉

66博尔赫斯

67曹雪芹

68薄伽丘

69伏尔泰

70斯特恩

71萨克雷

72雪莱

73尤金·奥尼尔

74斯蒂文斯

75拜伦

76马尔克斯

77司各特

78聂鲁达

79穆齐尔

80丁尼生

81奥康纳

82卡图鲁斯

83加西亚·洛尔伽

84霍桑

85德莱塞

86埃利森

87特罗洛普

88菲茨杰拉德

89雨果

90泰戈尔

91丹尼尔·笛福

92格拉斯

93鲁迅

94福斯特

95辛格

96谷崎润一郎

97赖特

98格特鲁德·斯泰因

99世阿弥元清

100王尔德

中国共有三人入选,分别是杜甫、曹雪芹和鲁迅,分别排在第27位、67位和93位。中国文学家入选人数不多,排名也不高,大概是因为作者认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比较孤立,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不大。但考虑到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达22%,历史上曾经占世界人口1/4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人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麦克·哈特语),我认为中国上榜人数还是太少了,屈原、李白、苏轼、关汉卿等人也应该有资格入选。不过就该书所选的杜甫、曹雪芹、鲁迅这三位大师来说,还是挺有说服力的,他们可分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小说和新文学的代表人物。

在这个排行榜中,英国占了28人,美国占了21人,以英语作为创作语言的达54人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有“伯乐相马”的美名,丁玲、巴金的作品等被他的眼光发觉,经持续帮扶,变成文坛巨匠。他由商务印书馆转至贤明图书店后,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经验和浓厚的国学文化基本功,编写《中学生》杂志期刊,还撰写一系列课堂教学教材。他编的《开明国语课本》(四册),变成那时候最受欢迎的教材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推动作用。叶圣陶去上海后,与于北京清华园的朱自清天各一方,只能靠信件互叙友谊。有一次好朋友拉她们二人去了一趟福州市。短暂性相聚,别情依依,他写了《将离》表达那回的别恨,是绵缠的文本。

有时,朱自清游玩浙江省,顺带去上海小住。叶圣陶一直告了假,陪他到各个地方玩。或逛老城隍庙,或到一处酒楼小酌一杯。天晚了,朱自清就住在叶圣陶家。可每一次朱自清全是匆匆忙忙,她们深聊的机遇不是很多,因而叶圣陶总埋怨并没有畅谈人生。叶圣陶常写信朱自清,下回家上海市,一定要畅谈人生几日才可以。1927年1月,朱自清接亲属武钟谦北去,经过上海市。朱自清18岁时,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武钟谦结婚,虽非恋爱自由,且一个农家女一个文化人,但情感一直很好。后武钟谦因肺部疾病故于扬州市。朱自清曾怀情深写《给亡妇》,读之让人凄然。

现如今中国文坛大师巴金的作品的第一部小说《灭亡》,也主要是因为遭受叶圣陶的奖掖而得到面世的。1928年,当叶圣陶收到巴金的作品从法国的奔走寄到的《灭亡》书稿后,亲身编写了新小说预告片:“这也是一位年轻的成名作,写一个蕴藏着伟大精神的少年的主题活动与亡国。”之后,著作在1929年1月号至4月号的《小说月报》上更新连载。

革命失败后,丁玲写作了第一篇小说集《梦珂》,把它投给《小说月报》。有一次,叶圣陶从积满灰尘的稿子堆中发现了它感觉写得很好、很有创意,因此给丁玲提了些建议,嘱她改动。之后,小说集在1927年12号《小说月报》上发布了。自此,叶圣陶又协助丁玲发布了文学著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并与茅盾一起激情发文,对著作作了充分肯定。20新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位当代女作家就是这样被扶持了下去。“雨巷”作家戴望舒,少年时期就禀有诗才,但他一直对自身欠缺信心,把写作的诗稿压了一年,害怕拿出去发布。叶圣陶发觉后,立即给予刊登,并写信他表明称赞。戴望舒从而慢慢发展为在我国自成一派的现代诗人。之后,便有很多人赞许叶圣陶老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里的“文学界伯乐相马”。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著书颇丰,代表作品主要有《家》《春》《秋》。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巴金晚年患有多种疾病,曾经要求安乐死。

身份: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作家

定位、评价:思想家

巴金(1904 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190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古老的封建官僚大家庭。

1914年巴金的母亲病逝,1917年父亲又病故,这两件事是巴金人生道路上的激变。

巴金说,父亲的死“使这个富裕的大家庭变成了一个专制的大王国。在和平的、友爱的表面下我看见了仇恨的倾轧和斗争;同时在我的渴望自由发展的青年的精神上,‘压迫’象沉重的石块重重地压着”。

这些压迫主要来自陈旧的封建家庭观念以及长辈的威权。在这虚伪的礼教的囚牢中,巴金看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挣扎、受苦以至死亡。于是,他心中燃起了“憎恨”的火苗。“接着‘爱’来的就是这个‘恨’字。

从封建的大家庭出走:

五四运动爆发,唤醒了巴金。各种广泛传播的“主义”与思潮,在巴金眼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最先打开少年巴金心扉的是无政府主义。 1923年,巴金从家中出走,离开闭塞的四川去到上海、南京求学。

“五四”运动时,巴金就读于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巴金随兄离开四川,赴上海、南京、北京等地求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中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巴金”这个笔名,就是“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人名字中之一字合成的。

1931年的《家》是巴金前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巴金因此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 (又名《火》) 。一九四四年,四十岁的巴金与萧珊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1966年“文革”开始,巴金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

1978年,在香港《大公报》开始连载散文《随想录》。1985年出版《随想录》(5集),并首倡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随想录》使巴金被认为是敢于讲真话,并具有忏悔意识的作家。

巴金还是获得国际性荣誉最多的一位中国作家。

1981年获得意大利但丁学会颁给的国际荣誉奖。

1983年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奖章。

1999年国际编号8315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2003年11月25日,国务院授予了他“人民作家”的荣誉称号。

编辑于 2020-05-30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5个回答

铂金钻戒多少钱 - Blue Nile 卓越品质,非凡价值

值得一看的铂金钻戒相关信息推荐

铂金钻戒多少钱Blue Nile以认证钻石搭配精美细节打造。铂金钻戒多少钱低于传统零售价20%-40%。免费国际直邮。

bluenilecom广告

「钻石小鸟」铂金钻戒多少钱,钻戒价格一览表!2021年最新行情!

关注铂金钻戒的人也在看

「钻石小鸟」铂金钻戒多少钱,大牌值得信赖,各式钻石任你选,制作一款只属于您的私人订制钻戒!「钻石小鸟」铂金钻戒多少钱,双重认证,品质保证,百年匠心,世代传承,璀璨闪耀的秘密,你值得拥有。

mzbirdcom广告

更多专家

巴金的资料简介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金融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62条评论

热心网友15

不是吧

查看全部62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戴比尔斯集团钻石产业服务机构铂金钻戒白金钻戒

戴比尔斯集团钻石产业服务机构始终站在科技前沿,致力于提供钻石业内高品质的服务。专业且精准的钻石检测服务造就了报告的权威性,让您对自己的钻石更加放心。

广告2021-11-21

巴金简介

5赞·1播放

巴金的简介?

巴金的故事和巴金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摘自《名人名言网》

22赞·1,688浏览2017-12-02

巴金生平简介50字以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是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扩展资料:

作品风格 1、语言风格 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 2、文学思想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 3、创作题材 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参考资料:

-巴金

557赞·9,103浏览2019-11-06

巴金的资料简介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539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巴金,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 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十几个寒署。”“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作家以其二十多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受。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的感受。《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23赞·241浏览2019-10-26

巴金生平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扩展资料: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 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中国,开始写作《灭亡》。 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 1933年,任《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赴日本旅行。 1935年,8月,从日本回国。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务,主编《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生活小丛刊》等。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与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 1938年,2月,写完《春》。3月,参加文协,被选为理事。 1940年七月始,辗转于昆明、重庆、成都、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 1944年5月,与萧珊在贵阳花溪结婚。 1945年,于重庆作《第四病室》。11月返回上海。 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 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1950年,7月,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 1957年7月,任《收获》主编。同年始编《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编定后出版。 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 1972年,妻子萧珊病逝。 1977年,任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83年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中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4年5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版了《随想录》之《病中集》、《无题集》等作品。 90年代后出版随笔集《再思录》,编辑出版了《巴金全集》(二十六卷)等。 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

75赞·10,719浏览2019-09-12

黄金交易igoldhk-全球活跃黄金交易平台

根据文中提到的巴金为您推荐

领峰贵金属有限公司广告

找炒黄金现货,找靠谱黄金分析老师,上投查查!

值得一看的黄金现货相关信息推荐

touchachacn广告

正在加载

评论

泰戈尔诗歌最好的中文翻译者是冰心。冰心译著的泰戈尔作品,统统收录在了《泰戈尔诗选》这部书里。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62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