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国家登上月球了,前苏联和美国实现登上月球这项创举,中国还未登上月球。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美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简介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
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有。
双子星座8号飞船,美国载人飞船双子星座号飞船系列之一。
双子星座号飞船,从1965年3月到1966年11月共进行10次载人飞行。主要目的是在轨道上进行机动飞行、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试作舱外活动等,重约32到38吨,最大直径3米,由座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组成。
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又被称为“理查特结构”,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毛里塔尼亚境内,它的直径达到48公里,中心点距离大西洋海岸超过580公里,由于这个结构巨大,在太空上清晰可见。常常用于卫星对地观测的图像校正。是卫星拍摄较多的一个区域。
发现过程
撒哈拉之眼是全球十大最壮观的地质奇迹之一,1961年11月至1966年11月美国实施了“双子 星座 ”计划。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发展载人登月的技术和训练航天员长时间飞行及舱外活动的能力。该计划历时5年,完成了10次环绕地球轨道载人飞行,每次2人,共耗资接近13亿美元。
在其中的一次飞行任务中,当双子座飞船经过非洲上空时,航天员在远离地球几百千米的太空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图像:在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出现了一个圆形的东西,它像一只睁得圆溜溜的眼睛,这就是撒哈拉之眼,紧紧地盯着太空!
从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它一共分为3层:最中心的一个圆圈,像瞳孔,一侧边缘稍有破损;“瞳孔”的外围,是一个更大一些的圆圈,把中心的圆圈紧紧包围起来,好像圆圆的眼珠;最外围的那个大圈,当然是“眼睑”了。更绝的是,这个大圈的外沿还有丝丝缕缕的环状物,仿佛是这只“眼睛”的睫毛。
成因假说
~陨石说
由于这个地形结构的奇特性,多年来科学界一直试图了解它的成因,学者们也提出了各种假说。在被发现的60年代,以科学家Cailleux, Freeburg, 等为代表人物提出撒哈拉之眼是一个陨石坑。
非洲大陆在漫长的 历史 上的确被很多陨石撞击过,比如南非的弗里德堡陨石坑、加纳的博苏姆推陨石坑、乍得湖奥隆加陨石坑。等。但是经过对“沙哈拉之眼”的实地调查后发现,并没有找到支撑陨石撞击的相关证据。所以目前这个假说已经被否定。
~火山喷发说
之后,以Destombes and Plote,Monod and Pomerol,等代表人物根据实地研究提出了火山活动成因假说。把形成原因从天空拉到了地下。
他们认为在“撒哈拉之眼”在百万年的时间跨度上至少经历了三次主要火山作用,在白垩纪中期,环大西洋的深层地幔上涌形成了环形结构的,金伯利岩筒和碳酸岩环形结构。
岩浆上涌时导致原本近水平的地层向上拱起,形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穹隆构造,并且伴生一系列环状和放射状断裂,辉长岩和碳酸岩等前后沿着裂隙侵入形成岩墙。后期伴随着几次火山喷发,形成了现在能看到的流纹岩和几个火山口。火山作用之后,发生了多次热液和坍塌事件,在环形结构的核心部位形成了大量角砾岩,并被后期的水浸沉积物填充。
而此之后很多年撒哈拉之眼附近曾经经历了风蚀水蚀的漫长过程,通过卫星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区长期的经受东北风吹袭,并且曾经有一段大面积的水流冲刷 历史 (史前大洪水)
现今的地貌,是穹隆构造经过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差异侵蚀作用完成了最终的塑形工作,石灰岩与泥岩发生溶解和风化,形成凹地;抗风化的石英砂岩和辉长岩墙,形成突起的圆形脊,并且很好地保留了核部的流纹岩和热液充填角砾岩。
~亚特兰提斯城说
近些年,关于“撒哈拉之眼”就是亚特兰蒂斯城的说法兴起,并迅速占领了传说学派支持者的心智。
由于非洲西海岸曾今在某些 历史 时期的确是被海水淹没过,以至于比对了柏拉图关于亚特兰蒂斯城的描述,“撒哈拉之眼”某些地方与这座神秘的失落之城还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环状结构尺寸与山脉大海的位置描述等等。
亚特兰蒂斯文明是玛雅人所推测的地球上的第四次文明,也称光的文明。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发展的一个古老大陆,最早的描述是在柏拉图的《对话录》里,说其在公元前一万年被史前大洪水所毁灭。根据玛雅历法的预言传说,地球上人类所生存的世界,一共有五次毁灭和重生周期,也就是所谓的“太阳纪”,在每一纪结束时,都会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毁灭性悲剧。其中第四个太阳纪就是亚特兰蒂斯文明,又称为光的文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中。
在柏拉图的笔记中提到“他祖上梭伦九千年前左右,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成为希腊人船难以到达的地方。(沉入海底的意思)
当然“撒哈拉之眼”就是亚特兰蒂斯城的假说有个前提就是抛开时间这个重要因素不谈。毕竟从“撒哈拉之眼”的岩石年龄判断至少是白垩纪中期的事情了。当然也不排除之前的文明在环状结构上建立城市和建筑的可能。但是一场大洪水之后什么遗迹都没有留下。
梵观点: “撒哈拉之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眼睛”已经见证了人类几次的文明与毁灭。
本文部分内容和引自:青铜马弓手
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连续获得数个空间赛第一:1957年1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 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与之相比,尽管美国也获得了两个第一: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 “泰罗斯”,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同苏联的巨大成就相此,显得小巫见大巫。在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四个星期,美国航天员谢泼德中校乘“水星”号飞船进行了亚轨道飞行(186千米),它说明美国具备了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
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
宏伟工程
“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预计1969年7月20至21日首次实现登月。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整个工程历时约11年,到1972年12月结束,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 万。它是本世纪人类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该工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登月方案,它包括论证飞船登月飞行轨道和确定载人飞船总体布局。最后选定月球轨道交会方案,相应地确定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组成飞船的总体布局。
为了进行载人登月,美国先实施了四个辅助计划,即在1961年至1965年发射九个“徘徊者”月球轨道器,用以了解未来的“阿波罗”飞船在月面着陆的可能性;在1966年至1968年发射五个“勘探者”月球着陆器,了解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在1966年至1967年发射三个“月球轨道环形器”,对40多个预选着陆地点进行详细观测,从而选出 10个登月点;在1965年至1966年发射10艘“双子座”飞船,进行生物医学研究和飞船机动飞行、对接及舱外活动训练等。
“阿波罗”工程的第三个方面就是研制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27吨的大推力“土星”—5运载火箭。
研制“阿波罗”飞船是该工程的“重头戏”。飞船的指挥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全飞船的控制中心;服务舱装有主发动机等系统;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
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接着,两名航天员进入登月舱,并驾驶登月舱与飞船分离,这时飞船指挥舱内的一名航天员继续驾驶飞船绕月球轨道飞行,而另两名航天员则乘登月舱在月面着陆。登月后航天员采集了岩石和土壤(22千克),展开了太阳电池阵,安装了月震仪等。任务完成后,他们乘登月舱的上升级返回月球轨道,与飞船对接,最后返回地球。
1969年11月至1972年12月,美国又陆续发射了“阿波罗”—12至17飞船,其中除“阿波罗”—13 因故没有登月(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另五艘飞船均登月成功,“阿波罗”—15至17飞船的航天员还驾月球车在月面活动,采集岩石。 航天员在月球上钻取了三米的月球岩芯,发现多达57层,每层代表一次陨石冲击,还测量了月球内部发出的热流……“阿波罗”工程极为壮观,它激动了无数人的心,使载人登月的千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鹰”落向月面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土星—5火箭(40层楼房高)在百万人的关注下缓缓升空。这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似乎亘古沉睡的月球正静静等待着“土星”—5运送地球使者的来访。当“土星”—5把“阿波罗”—11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后,后者便开始独自飞向月球。
“阿波罗”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指令长是阿姆斯特朗,登月舱驾驶员是奥尔德林,指令舱驾驶员是柯林斯。从地球到月球大约有38万千米,“阿波罗”—11飞船上载着三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9日进入月球引力圈。 20日清晨,“阿波罗”到达月球上空4900千米后,接到休斯敦飞行指挥中心命令,减速飞行,进入月球轨道,于是飞船服务舱发动机逆向喷射,进入了远月点313千米、近月点113千米的椭圆轨道,此时飞船绕月球一圈只需两小时。在月球轨道上,航天员们紧张地进行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名叫“鹰”的登月舱,而柯林斯则仍留在称作“哥伦比亚”的指令舱中。
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21日2时许,登月舱的发动机被点燃,使它与指令舱分离。指令舱由柯林斯驾驶继续绕月飞行,而登月舱则载着两名航天员缓慢向月球飞行。当阿姆斯特朗看到窗外要降落的地方有乱七八糟的卵石时,便决定继续飞行,寻找平坦的地方。最后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登月获得成功。
个人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他俩向窗外眺望,进入眼帘的是一个遍布陨石坑和大石块的陌生世界。虽然他俩都情不自禁地想走出去看一下这块神秘的地外之地,但还是自我克制地按预定计划,等待地面中心指令。他们先在舱内美美地睡了一大觉,醒后在舱内吃了月球上的第一顿饭,又检查了舱内仪器、燃料装置、氧气供应情况。当一切都经过精确无误地核对后,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彼此帮助穿上了极笨重的航天服。
7月21日11时56分,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舱门,挤出去,小心翼翼地把梯子竖下月面(在地球上未曾模拟过此动作),他带着电视摄像机慢慢走下梯子,踏上了人们为之梦想了数千年的月球,这时他说:“对我来讲这是一小步,而对于全人类而言这又是何等巨大的飞跃。”人们用惊奇的目光从电视上看到了第一个地球人踏上月球的情景。阿姆斯特朗感到无比幸福,贪婪地欣赏这块从未有过人迹的地外星球。他在叙述踏上月面第一步看到的景象时说:“月面是美丽的,仿佛上面铺着一层细细的炭粉,可以清楚地看到脚印。走路并不那么困难,比在地面模拟训练轻松多了。”
19分钟后,奥尔德林紧步阿姆斯特朗的后尘,走出登月舱。当他走到月面上时,第一句话就赞叹说:“啊,太美了!”他也像阿姆斯特朗一样,很快学会了地球人不习惯的移动方法:跳跃。他俩时而用单脚蹦,时而又用双脚跳,有些像袋鼠。两人首先在月球上放置了一块金属纪念牌,上面镶刻着:“1969年7月。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着陆的地方。我们代表全人类平安地到达这里”。
7月22日下午1时56分,阿姆斯特朗奉命指挥“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离开月球轨道,踏上返回地球的旅途。7月25日清晨1时50分,“阿波罗”—11飞船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永载史册
“阿波罗”—11登月后,又有五艘飞船相继成功登月,其中“阿波罗”—15、16从环月轨道上各发射了一颗环月运行的科学卫星;阿波罗一15、16、17的登月舱中还各带一辆月球车,用于扩大航天员的活动范围和减少航天员的体力消耗。这6艘登月飞船的航天员在月球上一共停留280小时,足迹达100千米,带回岩石样品约440千克,这些均大大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阿波罗”工程是当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它的出现导致60至70年代产生了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后来又将该计划中取得的技术进步成果向民用转移,带动了整个科技的发展与工业繁荣,其二次开发应用的效益,远远超过“阿波罗”计划本身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与社会效益。
总之,载人登月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只用六个小时,神舟十二号与空间站核心舱完成对接,航天员快速入驻空间站!经过天舟货运飞船两次快速交会对接的演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第一次使用快速交会对接技术把宇航员送到了中国空间站,以后快速交会对接将成为中国飞船的常态了。那外国的飞船可以进行快速交会对接吗?
一、快速交会对接居然是老技术了
答案可能有点让人意外,不仅美国和俄罗斯都掌握快速交会对接的技术,而且美国和苏联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实践快速交会对接了。中国的天舟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都是4圈对接的方案,大概用时6个小时左右。但是美国和苏联当年都实践了更快的交会对接。载人交会对接的记录是美国”双子座11”飞船1966年9月创造的,用时94分钟。无人交会对接记录是苏联创造的,1968年4月“宇宙号213”用时47分钟与“宇宙号212”完成交会对接。
相对于现在的6小时交会对接来说,当年美苏的交会对接要快多了。而且美苏早期的交会对接往往都是快速交会对接。虽然不是6小时对接,但一般都控制在一天以内。按现在的标准,24小时以内完成交会对接叫快速交会对接,2-3天完成的叫慢速交会对接。所以,在上个世纪快速交会对接是常态。
二、美苏为什么放弃了快速交会对接
但是后来美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慢速交会对接。美国放弃快速交会对接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宇航员会晕船。不要笑,确实是晕船,只不过他们晕的不是轮船而是载人飞船。用术语说,那叫航天运动病,头晕、恶心、呕吐,还可能有感觉错位的症状。
精挑细选的航天员仍然难以避免太空晕船,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宇航员可能会有航天运动病。美国为了保障对接精度,往往都是采用手动交会对接,如果航天员晕船的话,对接很容易失败。一般来说,发射后很快就会有晕船的症状,8-12小时是比较严重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操作飞船的话,很容易出现失误。但是,30多个小时以后,症状就会缓解,美国选择50小时的交会对接方案,可以明显减少航天运动病的影响,确保交会对接的成功。
苏联早期的交会对接使用自动方案,可以减少航天员操作的影响,所以苏联使用快速交会对接的次数比较多。但是,由于快速交会对接对轨道控制和发射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失误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后来苏联也逐步放弃快速交会对接了。中国最初的交会对接操作也都是慢速交会对接。
三、快速交会对接的难点在哪里
到了2012年,俄罗斯航天局验证了新设计的一个四圈对接方案,再次实现了飞船跟空间站的快速交会对接。这时候距离人类上一次快速交会对接已经过去26年了。在货运飞船试验成功以后,开始在载人飞船上使用,此后,这个方案一直被俄罗斯的飞船所采用。这个四圈对接方案,就是我们国家神舟十二号采用的方案。
要说这个快速对接方案难在哪里?主要还是发射难度和轨道控制难度。载人飞船发射以后,开始追赶空间站,只要追上空间站完成对接就可以了。看起来很简单,不断加速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个追赶的过程涉及两个复杂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飞船和空间站都不是走直线,而是围着地球转圈,飞船追赶空间站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小圈变大圈的过程,而且最后两个轨道差不多大的时候,距离上必须很接近才行。如果它俩的轨道一样,但距离非常远,比如一个在地球这边,另一个在地球另一边,那就追赶失败了。必须调整轨道,重新追赶。
第二个因素,飞船和空间站都围着地球转圈,但是他两一开始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仅靠加速小圈变大圈是追不上的。飞船在加速调整轨道的时候,还要调整轨道的角度,让自己的轨道和空间站的轨道进入同一个平面里来。这就要求飞船发射的时候,自己的轨道和空间站的轨道之间的夹角不能太大,太大了调整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快速交会对接要求两个轨道的夹角越小越好,比如四圈对接方案要求夹角小于30度。要想让两个轨道的夹角小,那就得严格控制火箭的发射窗口。普通的慢速交会对接,每天都有发射窗口,发射出去以后,有两天的时间从容调节轨道。但是四圈交会对接每三天才有一次发射窗口,而且窗口期很窄,对火箭的准时发射要求非常高。一旦快速交会对接轨道控制不好,就得改成慢速交会对接慢慢调整轨道。
四、快速交会对接有优势
上世纪,测控精度等方面的难度比较大,维持快速交会对接比较费劲,还容易失误。到了这些年,自动化技术越来越高,轨道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对于航天大国俄罗斯、中国和美国来说快速交会对接已经没有难度了,反而会有很多好处。
比如,可以让货物尽快送到空间站,有些特殊的货物需要快速送达,太慢了就会影响后面的时间质量。除了实验物品外,像新鲜的水果,6小时送达和50小时送达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吧。再比如,航天员在飞船里待着,显然不如尽快进入空间站舒服。现在对快速交会对接有了一定的需求,所以俄罗斯和中国都采用了快速交会对接。俄罗斯近期还用货运飞船试验了3小时40分快速对接。
按理说美国的龙飞船也可以实现快速交会对接,但暂时还没有实施,估计以后也会实施的,应该也是先用货运飞船做试验。至于欧空局、日本和印度有没有这个能力,应该说暂时还没有实践经验,需要练习才能掌握。
肯尼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缩写为KSC)位于美国东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其名称是为了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整个场地长达55千米,宽10千米,面积达到了567平方公里,大约有17000人在那里工作。场地上还有一个参观者中心,参观者也可以随导游参观。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佛罗里达州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点。同时由于肯尼迪航天中心大部分地区不开放,它也是一个美国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肯尼迪航天中心目前发射指挥部在39号发射中心,这里也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所在地。在它的西部6000米处有两个发射场,向南8000米处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业地区,那里有许多中心的支援设施和管理总部。
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四个部分组成,工业区、39号发射中心和它的两个发射场LC-39A和LC-39B、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和参观者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除支援设施和管理总部外,在工业区内还有国际空间站的太空站制造设备。
工作区由装配车间、控制中心、气象中心、新闻工作区组成。控制中心是发射的神经枢纽,气象中心负责提供实时的卫星气象云图、风速等数据,供控制中心参考。装配车间则负责装配火箭或航天飞机,装配完成后,由履带车拖到发射架上。发射架位于距离工作区3公里之外的大西洋畔,两座发射塔分别标号“A”和“B”。
美联社、路透社、CNN等一些世界主要媒体在航天中心设有专职记者,并拥有自己的工作楼。工作楼的一层供文字记者使用,二楼平台则供摄影记者拍摄使用。此外,每逢重大新闻事件,很多电视媒体和文字媒体会租用卫星工作车,进行现场报道。
卡纳维拉尔角作为美国的太空基地已有50多年历史。1949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决定将卡纳维拉尔角作为美国导弹发射基地。此后的十多年中,这里一直由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部门使用,1962年美国宇航局进驻,卡纳维拉尔角才成为军民两用航天发射基地。卡纳维拉尔角之所以被选作发射场地,是因为这里的纬度较低,向东发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转的附加速度,帮助卫星入轨。
自1950年这里首次发射火箭以来,卡纳维拉尔角先后发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等。1981年,航天飞机首次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39号发射中心
39号发射中心一开始是为阿波罗计划建立的。其东部是工场和控制中心。其北边是维护降落的航天飞机的宇宙飞船处理厂。中心的大建筑是飞行器组装建筑物,其中有组装四种不同火箭(包括土星5号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和固态火箭推进器的装置。组装建筑物的南边是低的工场建筑。这里有组装航天飞机火箭的设施。整个组装建筑物高160米,面积为218×158米。
建筑物内的1号和3号组装台位于建筑物的东边,2号和4号位于西边。由于实际上进行的发射次数比计划的要少,2号组装台只被使用过一次,而4号组装台从未被使用过。今天建筑物西部的一边被用作仓库。建筑物的大门有139米高,由七个门板组成,每个门板可以单个地向上提起。
发射场俯瞰1976年庆祝美国建国200周年时建筑物的南墙被画上了一面64×335米大的美国国旗。旗上的每个条与一辆公共汽车一样宽。由于建筑物内没有空调装置,过去外面阴雨时建筑物内的顶部会形成雨云,后来建筑物内加入了抽干器后这个问题才被解决。
从组装建筑物有两条通向发射场A(在南边)和发射场B(在北边)的6000米长的路。这两条路是给运输组装好的火箭或航天飞机的爬行者运输车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两辆爬行者运输车,每辆重2721吨,载物面积为40×35米。它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可转向的车。它们的速度为16千米/小时,因此从组装建筑物到发射场它们需要5小时的时间。对当时的技术来说将110米高的土星5号火箭站立着送到发射场,而且还克服了5%的坡度爬到发射场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技术成就。
LC-39A和LC-39B发射场
LC-39A和LC-39B被交替使用,它们就在大西洋岸边几米的地方。它们互相之间的距离为27千米。今天的航天飞机比当时的土星5号火箭低得多,因此它们被截短了。今天它们的高度为813米(避雷针没有计入)。
为了防止整个设施和正在起飞的航天器在被发射时所造成的声波摧毁,在起飞后几秒钟内向发射场的下部喷射一百多万立升水。虽然如此在土星5号发射时,约20千米以外的泰特斯维尔,还常常有窗户被震破。
发射场东北和西北角上是圆柱体的氢和氧燃料仓,每个仓可以容纳330万立升冷凝液态的燃料。为了防止爆炸的危险,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在起飞前不久才能被填满。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位于组装建筑物西北约32千米处,它主要由一条4572米长和91米宽的跑道组成。通过一条柏油路它与宇宙飞船处理厂相连。假如航天飞机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的话它会被一架波音747背付运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然后直接在跑道上从飞机背上卸下来。
参观者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参观者中心是一个私人企业,它的运行不依靠美国政府资助。它包括数个博物馆、两个IMAX**院和不同的汽车导游来让游客从近处看否则看不到的、不公开的地方。入门票中包括汽车运送到39号发射场的观察点和运送到阿波罗-土星5号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存放着一个重造的土星5号火箭和其它展览品的大博物馆。在这些展览中有一个重建的阿波罗时期的射击训练场,在那里游客可以重新体验阿波罗的起飞,还有一处地方游客可以重新体会阿波罗11号的着陆。
参观者中心还包括两个由宇航员纪念基金会组织的两个设施。其中最显眼的是太空纪念镜(Space Mirror Memorial),这是一块刻有殉职的宇航员的名字的巨大的黑色花岗岩镜。这些名字不停地被从背面照明。假如可能的话使用自然光,否则使用人工光。这些发光的名字似乎悬浮在反射的天空里。附近的荧光屏里记载着这些宇航员的详细的生平和逝世事件。另一个由基金会组织的设施是太空教育中心,其中包括为教师提供材料的资料中心等。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历史
1949年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在卡纳维尔角设立了实验导弹的联合长距离试验场。这个地方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因为导弹可以飞向大西洋,而且它比美国其它任何地方离赤道都要近,在赤道附近火箭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加速度。美国的第一次亚轨道火箭飞行是在卡纳维尔角获得成功的。
1951年美国空军在巴那那河海军空军基地(Banana River Naval Air Station)附近建立了空军导弹测试中心。苏联的卫星1号发射成功后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海军的前卫一号于1957年12月6日发射成功。1958年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卡纳维尔角被改造为一个重要发射场。红石火箭、木星中程导弹、木星-C火箭、潘星导弹、北极星导弹、雷神火箭、大力神火箭、泰坦火箭和民兵导弹都是在这里成功试验的。雷神后来成为今天主要使用的三角翼火箭的基础,三角翼火箭是1962年7月1日运载Telstar卫星时首次启用的。
登月计划被宣布后,卡纳维尔角的操作范围增大扩展到了邻近的梅里特岛上。1962年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始买地,通过购买它获得了340平方公里,又通过与佛罗里达州的谈判获得了226平方公里。1962年7月这里被命名为发射操作中心。1963年11月,为纪念刚刚被刺杀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它被改名为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环绕的卡纳维尔角也被改名为肯尼迪角,但当地人对这个新名字不满,因此1973年它又被改回去了。
登月计划共分三个阶段: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水星计划的目标是将人送上地球轨道后再将他们接回来。这个计划于1957年10月开始,使用的是大力神火箭,运载的是水星负荷。一开始的试验使用的是红石火箭,它们将宇航员送到亚轨道飞行,其中包括1961年5月5日艾伦·谢泼德和7月21日维吉尔·格里森的15分钟的的飞行。第一位被大力神运载的宇航员是约翰·格伦,他的飞行是在1962年2月20日进行的。
通过水星计划的经验,美国设置了装载两人的双子座运载舱,发射火箭是泰坦二号火箭。第一次双子座发射是在1965年3月23日,宇航员是约翰·杨和弗吉尔·格里森。双子座四号是第一次宇航员登出飞行器的试验,宇航员是爱德华·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共起飞过12次双子座飞船。
阿波罗计划使用的是三级的土星5号火箭(高111米,直径为10米),制造厂是波音(第一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引擎和第二级)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第三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还制造了指挥和服务舱,登月舱是由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制造的。IBM、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仪表。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发射中心,39号发射中心共耗费了8亿美元。它包括一个能够同时组装4个土星5号火箭的组装建筑物,一个能够运输5440吨的运输设施,一个136米高的服务结构和一个控制中心。整个建设于1962年11月开始,发射场于1965年10月完工,组装建筑物于1965年6月完工,基础建设与1966年底完成。从1967年到1973年从39号发射中心共发射了13颗土星5号火箭。
39号发射中心启用以前在34号发射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土星1号和土星1B的试验。1967年1月27日发生的阿波罗-土星204号(阿波罗1号)的大火造成三名宇航员丧身就是在34号发射中心发生的。
土星5号的试验飞行(阿波罗4号)是在1967年10月30日进行的,第一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号)是1968年10月11日进行的。1968年12月24日和25日阿波罗8号绕月球环绕了10圈。阿波罗9号和阿波罗10号测试登月舱。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起飞,7月20日在登月。此后所有的阿波罗飞船都是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一直到1972年12月的阿波罗17号。
空军决定对能够提升重负载的泰坦火箭进一步改进,为此他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以南建立了卡纳维尔角空军40号发射中心和卡纳维尔角空军41号发射中心来发射空军的泰坦3号和泰坦4号火箭。泰坦3号的负载与土星1B的差不多,但要便宜得多。这两个发射中心被用来发射间谍、通讯、气象卫星和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星探测器。本来空军还打算进行自己的载人飞行,但这些计划后来被取消了。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阿波罗计划的同时,继续研究非载人火箭。1966年5月30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36号发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马火箭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此后从这里还发射了另外5颗月球探测器。从1974年到1977年大力神-半人马火箭成为国家航空航天局重负载火箭,用它从借给国家航空航天局的41号发射中心发射了海盗计划和旅行者计划的探测器。后来从这里还发射了美国最强大的不载人火箭土星4号。
1973年土星5号火箭也是将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为了适应土星1B的发射,39B号发射场被稍微改变。1973年从这里发射了三次载人赴太空实验室的飞行。1975年从这里发射了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场和降落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的。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爆炸被毁后到1988年9月29日航天飞机的发射一度中断。
2004年9月,肯尼迪航天中心部分结构被弗朗西斯飓风摧毁。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南边和东边有一千多块12×3米大的瓦片被揭落,使得整个建筑物3700平方米被暴露在外面。航天飞机防热瓦的生产工厂也遭破坏,部分屋顶被揭开,内部受到严重水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