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中都会摆放灵璧石,因为灵璧石在风水上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摆放灵璧石还可以起到静神养心的作用,而且对于长期看电脑、看手机的年轻人来说,最是需要灵璧石来养护眼睛的,且能够起到改善家居环境的风水作用。那么家中灵璧石摆放位置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家居风水 了解下吧。
1、客厅
客厅是整个家居环境中最舒适,也是经常接人待物的场所,所以如果灵璧石要摆放在家中的话,可以选择摆放在客厅里面,因为灵璧石可以适当的改变环境和气氛,可以帮助大家在客厅交流的时候缓解一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气氛,当然对于人的运势和命格都有好处。
2、书房
书房是除开客厅之外,对于家人们来说比较重要的一个地方,也是集大家智慧和灵感的源地,所以书房的风水运势好不好,对于大家的事业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如果想要摆放灵璧石的话,也可以选择摆放在书房,这样可以增长大家的书房气氛,更好的帮助大家缓解压力。
3、卧室
因为灵璧石的风水作用很大,如果想要长期的影响大家的运势的话,可以选择摆放在卧室里面,因为人在卧室的时间是相对其他场所来说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想要让灵璧石发挥最大的作用,就把灵璧石放在卧室吧,这样大家在睡觉的时候就可以吸收到灵璧石的影响了。
4、餐厅
每个家庭中的餐厅都是比较温馨和活跃的,因此如果把灵璧石摆放在餐厅里面的话也是很合适的,因为灵璧石本身就是活跃气氛的灵石,所以放在餐厅会更增添餐厅的气氛,而且灵璧石放在餐厅也是比较融入其环境中的,让有时候比较尴尬的气氛变得更加温馨愉悦。
5、卫生间
大家都知道卫生间都是比较污秽的,而且灵璧石能够起到一定的风水作用,所以灵璧石摆放在卫生间里面的话,可以帮助卫生间调节其风水和运势,这样让大家在洗澡和沐浴的时候能够不被其风水影响,所以灵璧石摆放在卫生间是比较合适的,缓冲卫生间的阴气。
1赞美灵璧石的话
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
所谓灵璧石,又名磬石,产于安徽灵璧县浮磐山。是我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作为贡品了。
它漆黑如墨,也有灰黑、浅灰、赭绿等色。石质坚硬素雅,色泽美观。
更奇的是击之灵璧石做的磐。“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一首宋代人赞美灵璧石的诗。
灵璧石之美为古今名人喜爱,至今仍是藏石爱好者搜集的对象。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璧。
色如墨,声如磬 灵璧石天下奇。灵璧石独具神韵,闻名遐迩,领骚神州,古往今来有无数石痴为之倾倒,它的天工造化之功,在古今中外赏石界产生强烈影响。
灵璧石主要特征概括为:“三奇、五怪”。三奇即色奇、声奇、质奇,五怪即瘦、透、漏、皱、丑。
一奇为色。黑如墨玉,磨之可为镜;白色则泽润如羊脂,犹如一团白云;彩色石红、黄、青、蓝搭配,美不胜收。
二奇为声。犹如金振玉鸣,历来有金石之声的说法。
扣之有声,克谐八音。灵璧磬石在古典乐器中鹤立鸡群,向来被皇家宫廷所喜爱。
可以制作成为编磬、垂磬、特磬和,鱼磬等。据《文房器具笺》记载:“有旧玉者股三寸,长尺余,古之遍磬也。
有灵璧石色黑性坚者妙,悬之斋中,客有谈及人间事,击之以待清耳”。由此看来,灵璧石优美的音质,不仅上层喜爱,庶民百姓也爱不释手。
三奇为质。灵璧石在所有的奇石中,硬度最好,处于4—7之间,最利于长期收藏。
其石,质经有关部门测定,无放射质,无有害化学成分。1994年经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灵璧石中含有十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锶的含量高达具有促进人体健康,抗癌增寿的功效。
所以利用灵璧石制作的各种工艺品,是符合环境保护和国际流行的绿色用品之要求,深受海内外普遍欢迎。它是集鉴赏、收藏、实用、工艺、保健于一体,是其它奇石都难以媲美的石中之奇。
一怪为瘦。瘦——体态窈窕,实兀嵌空。
乃阳刚之谓。以石体而论,其势棱角毕现,刚硬苗条,中枢坚挺,不肿不疲,骨气昂然。
二怪为透。透——洞豁贯穿,玲珑剔透。
石多孔多洞,灵动飞舞,仰俯观而多姿多势。古人云:石以玲珑透空者为上品。
透——可活全石,也符合阴柔为清的审美观。现仍留存在世的古代灵璧石“中华峰”可称透之美石之典型。
三怪为漏。漏——空穴委曲,鬼斧神工。
漏者,茅屋夜雨,柳稍垂露,上下可穿行也。上可乘天冰,下可接地气,惟漏可行。
石峰有漏,则体若莲瓣,翻唇吐樱,跌宕多姿,疏郎明了。现上海豫园中有一古代灵璧石名为玉玲珑(又说太湖石),可谓“漏”之神品。
朵云突兀,万窍灵通,一孔注水,孔孔皆出,若自下焚香于一孔,则众孔皆烟。何不为奇也。
四怪为皱。皱——皱毂叠浪,岩窦纵横。
皱石之外像。其纡回峭折,氤氲连绵,起伏松弛,阴阳正背,石肤收放皆归于皱。
灵璧石的皱象犹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大雪叠叠;象春风吹碧水,微波滚滚;石肤若披麻,千丝万缕。其之“皱''真奇也。
五怪为丑。丑——丑极则美,美极则丑。
丑而雄,丑而秀,乍看怪丑,实则娇美。丑是自然天成,大璞不雕,返朴归真的美学观念,是赏石文化的最高品位。
总之,灵璧石瘦者铁骨铮铮,透者跌宕,漏者遒逦,皱者江河行也,丑者藏美丑而不丑。灵璧石可谓一石一景,一石一物,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
形态大气,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神美貌丽。 魅力独特 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一是无论大小,天然成型,千姿万态,并具备了“皱、瘦、漏、透”诸要件,意境悠远;二是灵璧石的肌肤往往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纹理十分丰富,韵味十足。
三是色泽以黑、褐黄、灰为主,间有白色、暗红、五彩、黑质白章不仅多姿而且多彩。四是“玉振金声”的音质,轻击微扣,都可发出琤琮之声,余韵悠长。
灵璧石具有4个方面的独特之美,坚贞美 坚是石的主要特点,更是供石的首要条件。硬度低的奇石,易风化剥蚀,虽然好的造型而不能保持永恒,失去收藏价值。
所以一块奇石,虽然具有造型,纹理、色彩等诸多奇特条件,但因其硬度低便不能跻身于奇石之林,更不能成为精品。灵璧石一般均在6—7度,保存性高于它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坚固稳实,有分量感和温润感。
其坚贞之特质,为供石之最。 造型美 石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之古物,它经过宇宙混沌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辗压和亿万年的风化雨浸、水镌土蚀等内部和外营力的自然雕凿下,扭曲劈裂、去软留坚、孔洞沟壑,峻岭起伏,缠结纷乱,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独一无二,罕贵难求的艺术品。
灵璧石更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一块块坚实青莹、造型奇特的天然雕塑品。当人们走进灵璧层峦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峰峦洞壑、剔透玲珑、惮奇尽怪,黛色荧荧的(山免)岩怪石,还会发现在众多的奇石中有鳞者、角者、游者、翔者、菡萏、蟠螭、仙翁、美女、菩萨、高士,或卧或。
2赞美奇石的诗句
“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之吟唱。宋代黄庭坚面对色泽碧绿,石质细润,莹洁如玉的甘肃洮河砚石,赞不绝口,赋诗赞之:“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宁夏贺兰石用于制砚,被誉于“朔方瑰宝”,董必武的诗句:“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既道出了贺兰石的特点,又颂扬了贺兰石的可贵之处。
广东肇庆的端石,为著名的制砚名石,诗人称颂备至,如诗云:“人性至灵乃生双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星眼朗朗碧晕重重,如珠剖蚌如月丽空。”唐代诗人李贺也有“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的吟咏。
安徽灵碧石为雅石中的上品,因采掘不易,佳品难得,一向非常名贵,以至唐代诗人苏味道为此吟道:“何当掘灵髓,高枕绝嚣氛。”南京雨花石天然的质地、色彩、花纹、形状,赢得了诗人的倾慕:“非声非色非香味,别有幽芬来袭人。”
青田石与寿山石同为我国著名的印章、雕刻名石,正如文豪郭沫若写道:“青田有奇石,寿山足比肩。”唐吴融的“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则生动地描述了太湖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
3赞美“奇石”的诗句有哪些
赞美“奇石”的诗句有:1、江间饶奇石唐杜甫 《石柜阁》2、奇石云根浅唐钱起 《仲春晚寻覆釜山》 3、寒泉浸、几峰奇石宋朱敦儒 《满江红·竹翠阴森》 4、震泽生奇石唐刘禹锡 《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5、铿锵辨奇石唐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 6、汝山饶奇石唐孟郊 《汝州陆中丞席喜张从事至同赋十韵》 7、玩奇石路斜唐孟郊 《峥嵘岭》 8、林中有奇石唐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9、闻君采奇石唐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10、题诗足奇石唐皎然 《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11、一丛奇石古苔龛元张雨 《太常引 浴鹄湾有咏写奉易玄》 12、骞腾立奇石宋陆游 《感怀》 13、潦收出奇石宋陆游 《将离江陵》 14、奇石插碧井宋陆游 《四月三日同子坦子聿游湖中诸山》 15、青青菖蒲络奇石宋陆游 《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16、风漪奇石出临洮宋陆游 《休日与客燕语既去听小儿诵书因复作草数纸》 17、奇石玩荦角宋陆游 《永日无一事作诗自诒》 18、异书奇石小崚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198》 19、翠竹并奇石明唐寅 《枯木竹石图》 20、奇石斓横道宋敖陶孙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篁讨龙井》奇石,是指自然形成的独特的蕴含某种意境,或相似山川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具有艺术欣赏及收藏价值的天然石体。
古往今来,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大多爱恋藏石赏石,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的藏石故事在千百年后仍被广为传颂。 卞和献石 卞和是楚国的一名奇石收藏家,他在家乡的荆山脚下采到一块“落凤石”献给楚王雕琢成“和氏璧”,创下了世界最高的“连城价值”,并引发出闻名的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
“和氏璧”这一奇珍异宝被130多位帝王收藏1600余年,又创造了收藏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陶渊明卧石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其宅子旁边有一方纵横丈余的天然大岩石,他经常坐卧其上赏菊、饮酒、赋诗,后见此石有醒脑提神之独特功效,就给它取名“醒石”。
此举引得后人艳慕不已,尊他为赏石祖师。宋人程师孟作诗曰:“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牛公好石 唐代宰相牛僧孺也酷爱奇石,对奇石来者不拒,尤以太湖石之富而自豪。
他的府第和别墅中藏石极多。牛公“与石为伍”,“待石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
一次,苏州太守赠他一块“奇状绝伦”的太湖石,他欣喜异常,特邀白居易、刘禹锡共赏,并为此石酬唱往返,留下了数首咏石诗篇。白居易爱石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深爱太湖石,是唐代奇石鉴赏方法唯一创始人。
白居易对石收藏立论重在欣赏,如他在《太湖石记》中说,“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三山岳百洞千壑尽在其中”。
退任后,他将收藏的五个太湖石运到香炉峰北遗爱寺西畔,仅以二室、四窗的草堂作垂暮之年安身之地。作诗云:“弄石临溪座,寻花绕泉行,时时闻鸟语,处处听泉声。”
柳宗元论石 柳宗元在任柳州刺史期间,对当地的秀石、石砚多有留心。在他的《与卫淮南石琴荐启》中第一次明确认知并提出了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3736岩石的基本物理属性,提出了要“珍奇、特表殊形”;石质弥坚;颜色自然;声音铿锵。
提炼总结出“形、质、色、声”四大要素,到如今还经常被人们引为重要的评石标准米芾拜石 米芾是宋代的书画家和玩石大家,他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他任无为州监军时,一次,看见衙署内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
于是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后来他又听说城外河岸边有一块奇丑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将它移进州府衙内,米芾见到此石后,大为惊奇,竟得意忘形,跪拜于地,口称:“我欲见石兄二十年矣!” 苏东坡易石 苏轼号“东坡居士”,赏石、玩石是他的雅好之一。
他在湖北黄州任职时,发现“齐安江上往往得美石”,“温润如玉,红黄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但得之甚难,只有在江边嬉戏的孩子们常可摸到。苏东坡想了个好主意,用糖块和小孩交易。
这样他先后得二百八十九枚,“大者经寸,小者如枣栗菱芡”。还特意用古铜盆注水供养,时常玩赏,怡然自得。
4赞美石头的古诗
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4、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5推荐几首有关赞美松石的诗句
有关赞美松石的诗句:
1 谁识无机养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赠隐者》年代: 唐 作者: 刘沧
2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九日》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3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午睡》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4 松石岁寒,雪月高闲。《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5 饱雪筠林野之姿,癯犹高节;抱松石岁寒之骨,老更苍棱。《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6 身心自然,松石亡年。《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6推荐几首有关赞美松石的诗句
有关赞美松石的诗句: 谁识无机养真性,醉眠松石枕空杯。
《赠隐者》年代: 唐 作者: 刘沧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九日》年代: 唐 作者: 李白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午睡》年代: 宋 作者: 陆游松石岁寒,雪月高闲。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饱雪筠林野之姿,癯犹高节;抱松石岁寒之骨,老更苍棱。《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身心自然,松石亡年。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7赞美衡山、恒山、嵩山的诗句
赞美衡山的诗句:。“衡山苍苍人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
赞美恒山的诗句::“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里,诡怪浩难测。”“盘径百转势难跻,一线凌空尚有梯,缓步直缘青壁上,置身真与白云齐”“乾坤自有灵境在,地位岂合他山尊”
赞美嵩山的诗句::“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月满嵩门正仲秋,轩辕早行雾中游;颍水春耕田歌起,夏避箕阴溽暑收;石淙河边堪会饮,玉溪台上垂钓钩;余雨少室观晴雪,瀑布崖前墨浪流。”
8关于赞美九寨的诗词
赞美九寨的诗词如下:
1、瑶池本是在人间,堪笑凡夫安学仙。有路天堂通九寨,此中仙境任盘旋。
2、细数珍珠百十潭,流云在水近茅庵。一沟浓烈松林翠,满眼清幽宝石蓝。幸好山深无佛诵,适逢客众有诗谈。境佳本属文人辈,留取华章赚点颔。
3、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狭口流。
4、蜀山自古称峨眉,峨眉哪比九寨奇碧湖相连群瀑叠,水光山色仙境开。
5、金秋访九寨,红叶胜花开。碧海泛五彩,风雪舞剑岩。四顾皆仙界,一步一徘徊。挥手暂相别,相约又重来。
9十首有关赞美花的诗句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明成祖(1360一1424)名朱棣,14O2至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原来被封为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取了皇位。他死后的谥号是“文皇帝”,所以有的史书又称他为“文皇”。他的庙号是太宗,所以在《明实录》中他的实录就被称作《太宗实录》。后来,嘉靖皇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所以后人便一直称他为“明成祖”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当中,和明成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是郑和下西洋、奴儿干都司、《永乐大典》等等。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还知道,明成祖五征漠北,80万大军下安南,浚通大运河,大规模营建北京。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明成祖能干好其中一件事就足可济身到著名帝王之列,他却干成了那么多,而事实上还不止这一些。但是,他的名字也和“诛十族”、“瓜蔓抄”之类的残暴行为联系在一起,因而使得他的形象严重受损。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大明皇帝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吧!
青少年时代
明成祖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那时群雄并起, 互相征伐。在成祖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明成祖朱棣自称是马皇后嫡生,实际上他的生母是个贵妃,为此衍义出许多的野史和传说。明成祖长大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他娶徐达的长女为妻,成了他的好内助。燕王是诸王当中势力最强的一个,在抵御蒙古诸部的内扰中,他得到了锻炼,也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乱世婴儿
元末是个战乱年代,大批老百姓流离失所。真是乱世出英雄,朱元璋异军突起,以应天(今南京)为根据地,积极扩充地盘。朱元璋多妻多子,朱棣是他26个儿子中的第四子。其中有好几个儿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很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朱棣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一> 生于乱世
元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十七日,朱棣出生于当时称作应天府的南京。应天,是顺应天命的意思。4年前(1356),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南京),就将集庆改名为应天。他要顺应天命,推翻元朝,削平群雄,自己当皇帝。现在他又有了第四个儿子,照理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几乎与明成祖呱呱坠地的同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他甚至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至于怎么样为这个孩子取个吉祥名字,他就更没有功夫去琢磨了。
<二>七岁始名
至正二十七年(1367)旧历年底,朱元璋准备转过年头就要正式登极做皇帝了,看到自己已经有了7个儿子,自然是满心高兴。这时形势已经粗安,他决心要为儿子们正式取名了。十二月二十四日。他祭告太庙,把自己渡江后生了7个儿子归因于祖上的阴德:
仰承先德,自举兵以来,渡江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曰棣
这时明成祖已经7周岁,他这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
<三>生母之谜
明成祖的生母是谁,居然还是个谜,这在常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这个谜确实存在,数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
中国古代正妻生的儿子称嫡子,非正妻生的儿子称庶子。正妻被称为嫡母,其它的妾被称为庶母。对帝王家来说,嫡子和庶子在名份上有重大差别。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皇帝死了,皇位要由嫡长子继承。即使嫡长子死得早,如果嫡长子有儿子,也要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来继承,其它庶子则不得觊觎。
明成祖自称是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谓嫡子了。其实,经历代学者考证,明成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成祖的生母问题,不只是关系到他的身世,而且深刻地影响到他一生的行为。
明成祖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他11岁的时候被封为燕王。又过了10年,他已成了一个英姿飒爽的青年,便率领护卫就藩北平。这段时期的生活对他以后的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宫廷生活
在一般人看来,帝王子孙们的宫廷生活一定是非常幸福的。其实不然,除了物质生活富足以外,其它乐趣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
参加朝祭
他们要没完没了地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都要一本正经,不能有半点儿戏。除此之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诵读儒家经典。只是他们偶而到郊外走动时,才能目睹到一些民间生活情趣。每当他的皇帝老子要举行大祭如郊祭、谒庙时,朱棣和他的弟兄们都要去助祭。第一次可能还觉得挺新鲜,但时间一久,其枯燥乏味是可以想见的。
习儒尊孔
另一项主要生活内容就是学习儒家经典了。朱元璋年轻时没机会上学,后来只是在马背上学了点文化,当他亲自撰写诏敕或什么祭文时,语句都是似通非通的。他为徐达墓撰写的碑文,谁也断不开句。朱元璋一生都为自己文化水平低而遗憾。因此,他十分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
朱元璋称帝的第一年,就在宫中修建了大本堂.作为太子和诸弟学习的场所。堂中藏有大量历代图籍,供他弟兄们观览。征聘各地名儒,轮班授课,教育太子和诸王。师傅都是满腹经纶的大儒,其中如宋濂等。他前后十几年,向太子和诸王讲四书五经,讲封建礼法,一举一动都要合封建礼仪。
教育有方
如何教育这些皇子们,朱元璋对儒臣们提出了他的教育方针:“譬如一块精金,要找高明工匠打造,有一块美玉,也要有好玉匠才能成器。有好子弟,不求名师,岂不是爱子弟还不如爱金玉吗?
我的孩子们将来是要治理国家的,各功臣子弟也要做官办事。教育他们的方法,最要紧的是正心。心一正,万事都能办好;心不正,各种邪欲都来了,这是最要不得的。要教他们切实的学问,用不着像一般文士那样,只是会记诵辞章,没一点好处。”
在朱元璋看来,学问重要,德性更重要。
师道尊严
在皇子们的师傅中,有一个叫李希颜的,原是个隐士,因名气高,朱元璋写了亲笔信把他征召入京,让他当皇子们的老师。在古代,私塾的老师手里都有个戒尺,学生不听话就要挨打。他大概已经习惯了这一套,对皇子们依然很严厉。有一次,一个皇子不听话,让他打在脑袋上,肿起个泡。朱元璋见了很心疼,一时大怒,准备治李希颜的罪。高皇后在旁劝解道:“师傅教我们的儿子以圣人之道,哪里还能对师傅发怒呢?”朱元璋这才消了气,不久还让李希颜升了官。史书中没记载挨打的是不是朱棣,但他肯定是在这样严肃的气氛中进行学习的。
言传身教
朱棣兄弟们除了接受师傅们的教育外,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洪武元年(136)十二月的一天,朱元璋退朝回宫,趁朱棣兄弟们都在跟前,便指着宫中的一片空闲地对他们说:“这里并不是不可以建亭台楼榭,作为游玩场所,只是不忍心多费民财罢了。过去商纣王大造琼宫瑶室,结果使天下人都怨恨他。汉文帝曾想建露台,因怜惜一百两银子的费用,就没有建,所以当时国泰民安。你们以后要经常心存警戒啊!”在这种场合,朱棣兄弟们都要格外恭谨,否则的话,一受惩罚就比师傅们更严厉。
朱棣从他父皇那里接受的完全是封建正统教育。对此,朱元璋曾有一段明确的自白: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二、言笑厌其妄;三、饮食教之节;四、服用教之俭。怨其不知民之饥寒也,尝使之少忍饥寒;怨其不知民之勤劳也,尝使之少服劳事。
可以看出,朱棣弟兄们不只是要学书本,而且平时一言一行都要合乎封建规范。这对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来说,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
习武强志
朱元璋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让他们经常做些强健筋骨的活动。他当吴王不久,看到7个儿子渐渐长大了,“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履行滕。凡诸子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行十三。”所谓麻履,就是麻鞋,行滕是指缠腿。这里是说,让朱棣兄弟7人都穿着麻鞋,裹上缠腿,像士兵那样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要步行。这对长期住在深宫大院中的皇子们来说,虽说劳累点,但还是饶有兴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还要不时地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体民疾苦
洪武九年(1376),朱棣已是17岁的英俊青年,他的父皇准备让他们到外地去当藩王了,感到有必要让皇子们体验一下民间的生活。就在这一年,朱棣兄弟们一起来到安徽凤阳老家,那时被称为“中都”。这里埋葬着他们的祖父母,也是他们的父皇小时候为大户人们放牛放羊的地方。这里也是“十年倒有九年荒”的穷乡,老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在这里,朱棣仿佛看到,他的父皇小时候是怎么样受苦受难,创业是多么的艰难。他在这里住了三四年,民间生活对他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朱棣是个有心人,“民间细事,无不究知”。他当皇帝以后,还经常对儿子们说起他这段生活。认为自己能南北征战,不畏塞外风寒,就得益于这段经历。朱棣在凤阳的这段生活可看作是宫廷教育的实习阶段,他回去就要准备到外地去当藩王了。
<二>受封燕王
朱棣的长兄朱标,即南京一带所习称的“大头太子”,在朱元璋称吴王时就被立为世子。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祭天地于南郊,在郊坛南边正式登极称帝。他连赠祖上四代,册封马氏为皇后,立朱标为皇太子。
早立藩卫
在朱元璋看来,元朝之所以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早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还看到当元末农民起义四处爆发的时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有鉴于此,洪武三年(1370)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小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他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还特意作了一番表白: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诸子封王
封诸子为王的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对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朱元璋当然要发一个正式诏谕:
考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子居嫡长者必正位储贰。若其众子,则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盖明长幼之分,固内外之势者。联今有子十人。前岁已立长子为皇太子。爰以今岁四月初七日,封第二子为秦王、第三子为晋王、第四子为燕王、第五子为吴王、第六子为楚王、第七子为齐王、第八子为潭王、第九子为赵王、第十子为鲁王、使孙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傅官属。凡诸礼典,已有定制。于戏!众建藩辅,所以广盘石之安;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古今通谊,朕何敢私!
也就在这一天,朱棣便有了燕王的身份。
汉唐旧制
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口口声声说是“遵古先哲王之制”,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古代帝王是怎样搞分封的,看看朱元璋又作了哪些损益。
汉朝建立后,刘邦也实行分封,起初是同姓王和异姓王并存,后将异姓王渐次削夺,只保留同姓王。这些同姓王在封国内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后来终于造成“吴楚七国之乱”,旗号是“清君侧”,实际上是要夺皇位。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且握有军政实权,后酿成“八王之乱”。唐代虽也封皇室子弟为王,但“有名号而无国邑”,都要住在京城的宅院里,由宦官进行管理。宋代大体沿用了唐代的做法,只是稍作改动。宋代封王只及自身,不得世袭,可以像庶民子弟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元代封皇子为王,派往各行中书省,专制一方,俨然是地方上的军政首领,明显带有民族压迫的色彩。
分封太侈
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汉代的分封办法比较好,使封国和郡县相间,便于监视。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分封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对朱棣本人,而且对明代的政治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按照明制,皇子封为亲王都授予金册金宝,年食禄米万石。其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但这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像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上都超过此数。例如在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些藩王的府第、服饰和车旗等,“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
藩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即藩王的未来接班人,10岁时就授予金册金宝。其它诸子则授予涂金的银册银宝,封为郡王。以后各世子孙都有封爵,自六世孙以下都封为奉国中尉。他们生的时候要向宗人府请名,年龄大了要请婚。但他们不能从事士农工商之类的行当,只是坐糜俸禄。明中期以后,皇室成员的俸禄成了国家沉重的包袱。
拥兵自重
藩王没有行政权,只有军事权。朝廷调地方军队,地方守镇官还要得到当地藩王令旨后才能调动。遇有战事,即使元勋宿将也要听藩王节制。当燕王朱棣率军征讨乃儿不花时,像傅友德那样的大将也要受他调遣。朱元璋感到他这套制度比以往历代都严密,大明江山可以长治久安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刚死,那里就爆发了朱棣与建文皇帝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
对这种分封的弊端,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早就看出来了,只是很少有人敢公开说。著名的文士解缙率直敢言,他“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吴潞濞之虞”。说得最直率的大概就是那个平遥县的训导叶伯巨了。洪武九年(137),叶伯巨上书言事,说明太祖“太过者三”,第一条就是“分封太侈”:,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晋、燕、齐、梁、楚、吴、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廓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现于汉、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朱元璋见疏大怒,认为这是离间他们一家骨肉,要亲手射杀他。叶伯巨终于为此事死在狱中。不幸的是,叶伯巨所言果然成了事实。
良助贤佐
朱棣在就藩燕京以前,朱元璋还为他完了婚,妻子就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听说她“贞静,好读书”,被人称为“女诸生”,就把徐达找来说:“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结为婚姻,你的长女就嫁给我的四子朱棣吧。”徐达自然是满口答应。徐氏于洪武九年(1376)被册封为燕王妃,第二年就成了亲。这时朱棣18岁,徐妃16岁。就是这位看来贤淑贞静的徐妃,后来成了朱棣夺天下、治天下的得力内助。
就藩北平
洪武十三年(1380)春天,朱棣从凤阳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旧宫,其规制如同天子。按照规定,藩王的府邸“亚天子一等”,其它诸王都是如此。为了这件事,朱元璋还曾特地告谕诸王,要他们不要与燕王攀比,因燕王府邸是元朝旧宫,不需要新建,他们新建的府邸则都要按规定办事。不难看出,朱元璋对燕王寄望殊深。
北平是元朝都城,位置险要,燕王的二哥和三哥分别就藩西安和太原,就藩时间还早于燕王两年,都没让他们去北平,而是把北平留给了燕王,其中似乎有“深意存焉”。从朱元璋为诸王选的妃子来看,燕王妃是明王朝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而这种婚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在这点上其它诸子也是比不上的。这对朱棣以后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新的起点
这时的燕王已是21岁的英俊青年。他没有留恋风光旖旎的南国春色、而毅然甘冒“雪花大如席”的北国风寒。他出发了,率领着数千护卫,浩浩荡荡地奔赴北平,满怀着信心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知道,这是他一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灵璧是钟馗画乡,迄今千年历史。《灵璧县志》早有记载:“灵璧古城,画店林立,画家麇集,画商如云,车水马龙,年复如是。”国家文化部2003年予以已正式命名灵璧县为“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
灵璧钟馗画起源与钟馗画乡形成
灵璧第一幅钟馗画传说出自唐朝画圣吴道子手笔。民间是这样传说:钟馗字正南,灵璧终南山人,其体健聪颖,文章锦绣,大比之年赴京殿试,名中状元,因权势所嫉,方名落中山。愤怒之下,触阶而死。后托梦于唐明皇,梦觉,乃诏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道之奉旨,立笔图讫以进。上大悦,劳之百金。批曰:“灵祇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气。仍告天下,悉令知委。宋朝元祐年间,灵璧建县不久引出县衙大堂上闹鬼的故事。讲是知县刚上任第一天,大堂就闹鬼,镇堂本被一阵旋风刮得满屋子乱飞,却又伴随着恶鬼的叫声。知县吓得不敢升堂,去求助钟馗,钟馗来到灵璧,恶鬼销声匿迹。两天后钟馗因奉命去别处捉鬼,知县恳求久安。钟馗授意:“尔请画工为吾造像悬堂,恶鬼见之远遁,可保久安。”知县遵意行之,果然灵验。灵璧百姓为求辟邪平安,纷纷效仿。又因清朝学者金值在其《不下带编》中有云:“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焉,多以朱砂绘其祖像。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云。”由于灵璧钟馗画故事引起人们浓烈的情趣,由于灵璧钟馗画丰厚文化的内涵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耐人寻味,由于灵璧钟馗画的钟馗形象在艺术领域的审美价值产生无穷的魅力,又有钟馗是灵璧人的载史,人们又取灵璧地名“灵”字之吉,把灵璧钟馗画冠以“灵判子”,并说“一年出一张活钟馗,能下纸驻落在某个买家”,自然而然灵璧钟馗画成为灵璧家喻户晓,人人最最敬仰的一尊驱邪纳福的正义大神,以致奠定聊灵璧钟馗画的艺术地位,于是灵璧钟馗画家愈来愈多,且遍及城乡各地,他们以摩写钟馗像为业,代代相传,故而逐步形成了灵璧钟馗画乡。
灵璧钟馗画的艺术特色与发展
灵璧钟馗画在技法上追求吴道子笔意,以工笔技法绘就,线条粗狂,颜色浓艳,具有大唐气势。在造型上,集丑、雄、拙、威于一体,正气凛然,威武可亲,在表现手法上,巧妙地运用物寓意或文字同音等艺术手法。吴道子“钟馗样”在灵璧民间钟馗画艺人中已形成了“口诀”,且代代相传。譬如灵璧钟馗画的脸谱就由这样的口诀:“头如斗,国字脸;扫帚眉,鸭蛋眼;秤砣鼻,下端宽;血盆口,獠牙尖;络腮胡,耳毛翻;扬正气,眉宇间”。再譬如衣着的口诀:头戴乌纱帽,双翅圆而尖;文判穿官服,臀肥两肩宽;前后绣补幅,玉带系腰间;衣帽多褴褛 ,颜色红与蓝;武判着甲胃,铠叶鱼鳞联;足穿黑朝靴,靴底粉白边;站立弓字步,独立一腿蜷;出手抓鬼势,持持物笏与扇;拔剑怒眼翻;亮剑斩恶鬼,凛然气度严。
灵璧钟馗画今已在灵璧城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可谓千姿百媚。在灵璧数百名钟馗画家中,在表现技法上形成了民俗、工笔、写意、三大流派。
尹玉麟 民俗技法的代表
民俗风格,传统造型,多施朱砂,不究比例,外丑内媚,但求神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纷纷来灵璧购买尹玉麟亲笔画的钟馗画,尹玉麟画的灵璧钟馗画是最早悬挂于台湾厅堂。也是解放后最早收入灵璧县志的。
孙淮滨 灵璧钟馗画工笔技法的代表(灵璧钟馗画传承人)固守以唐人吴道子“钟馗样”为粉本,以墨线勾勒,以矿物颜料敷彩,数层烘染,必厚重乃止,达到焕烂而求备,再现大唐气象。孙淮滨的钟馗画,集民间画、宫廷画、文人画于一体,焕发出大唐绘画特有的绚丽光彩。
陈光林 灵璧钟馗画写意技法代表
作品融传统、现代及民间技法精华于一炉,线条凝练,笔墨豪放,造型威美,标新立异,具有较高的学术、审美和收藏价值。
灵璧钟馗画早期作品,主要为民俗画,不讲究透视;现在,受到一些学院派画家的影响,在人物造型方面,愈来愈考究,风格各异,多姿多彩。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灵璧县先后成立了“灵璧钟馗画研究会”、“灵璧钟馗画院”、“灵璧楚汉画院“等学术团体,并有钟馗画府、钟馗画阁、钟馗画苑等100 多家专营画店相继开业,有力推动了灵璧钟馗画的发展。承吴道子之后最早的灵璧钟馗画家有翟光远、韩本贵。解放后最早的灵璧钟馗画家有尹玉麟、孙淮滨、陈光林、孟益园、赵英汉、马林等。到现在为止全县有500多人在画钟馗画。
灵璧钟馗画获奖情况
公元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灵璧翟光远以闪耀着大唐气势的钟馗画参展,荣获金奖,从此灵璧钟馗画享誉国际画坛。1984年,灵璧孙淮滨又以浓烈大唐遗韵的钟馗画,参加新加坡的“中国艺术节”展览。倍受关注,作品被新加坡国家收藏,使得灵璧钟馗画再次蜚声海外。灵璧陈光林,先后应邀在1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城市举办个展、参加联展和拍卖活动,屡创佳绩,曾获国内外金银铜奖18次。曾先后五次接受央视专访,2005年出任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春节特别节目《钟馗传奇》首席艺术顾问。2012年6月22日,中央广播电台国际部中国之窗栏目专访陈光林,向全世界介绍端午节画钟馗之中国民俗文化。
灵璧钟馗画前景与展望
2012年5月在灵璧古城举办了首届“中国灵璧钟馗画文化节”,这就预示着灵璧钟馗画将会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艺术春天!但是目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钟馗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专业人员缺少、各级领导干部缺乏保护意识。因此笔者建议:健全工作机构、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申报工作、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以及保护方式。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必须进行资助、鼓励和支持,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识的进行非遗的保护和继续传承。传承人有意化与人的关系极其密切,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生活的承载体。
作者简介: 韩娟,1965年10月,灵璧县文化馆馆员 邮编:234200
明尊不是骗侯爷了吗!其实明尊就是冯古道,被侯爷消灭的半个魔教都是一些不听明尊话的人,所以明尊在借刀杀人,后来侯爷问过冯古道,你是不是明尊,但他否认了。
慢慢看,后面提到了!!!求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