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乐器

唢呐乐器,第1张

唢呐演奏所使用的乐器有哪些?

葫芦丝

(一)戏曲伴奏:许多中国戏曲的伴奏中都会用到唢呐,尤其是中国北方、西南方的剧种为然,而在清代中叶以后最广为流行的京剧中也有少数的戏会用到唢呐。

(二)鼓吹乐、吹打乐等器乐演出:其中鼓吹乐是指以唢呐等管为主奏打击乐伴奏的演出方式,最有名的乐种是山东鼓吹,吹打乐则是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一同的演出,比较有名的乐种如像是十番锣鼓、浙东锣鼓等。这类器乐的演出多在各种节日或地方集市时出现。

(三)民间歌舞乐: 用于歌舞的伴奏之用,例如南方的采茶歌舞,北方的秧歌(又称社火) 常用在节日及丰收等场合。

(四)其他类型器乐曲: 如潮州音乐、北管音乐,客家汉乐、 还有广东音乐的少数曲目。这些音乐一般是以室内演出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北管音乐经常出现在室外的各种婚丧喜庆的场合。

(五)宫庭用乐: 包括以仪式为主的雅乐以及用于军队或表达皇帝气势用的鼓吹乐之中,都用到唢呐类的乐器。(但有些宫庭乐的乐器名称很难区分是属于唢呐类还是号角类的乐器)

唢呐属于什么乐器,在什么乐队里使用?

所那是民族乐器,它属于管乐!虽然是民乐,但是他和琵琶 扬琴一样都不是中国的本土乐器,都是外来的!

唢呐是来自波斯

什么样的乐队只要有需要,都会有唢呐的

但是一般来讲唢呐都是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使用

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的人认为唢呐的声音很响,不柔和,很宽广,不适合演奏很柔的曲子,其实则不然

不论是什么样的乐曲,唢呐都是可以很好的演奏出来的

唢呐还是很难学的

有不懂得Hi我,本人专业唢呐

以上都是原创

唢呐一词源于哪个国家的语言

历史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 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中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较详细的记载见于明王圻编《三才图会》(1607年刊): 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国乐器界,唢呐还被赋予了一个戏称——“乐界流氓”,当然,这里的“流氓”不是贬义,反而有点戏谑、调侃的味道。这是为啥呢?首先,它能从你出生吹到送你走,正所谓“吹人生,吹人死”。

唢呐的声音穿透力极强,一个乐器就能与整个乐队抗衡。独特的音色让你无法忽视,总能在众多器乐发声中脱颖而出甚至喧宾夺主。可谓是唢呐一出,谁与争锋。只要唢呐一出声,其他所有的乐器都会黯然失色,是所有的!因为论嗓门,谁都比不过它。据说,唢呐的声音频率是钢琴的两倍,音响是钢琴的四倍。

唢呐“抢戏”不仅仅是因为声音大,还因为它的音色很突出,画面感和穿透力都超强,而且,唢呐的吹奏方式变化多端。分分钟抢占焦点,根本没法做配角,这成就了唢呐独一无二“流氓大亨”的气质。所以不仅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等仪式上抢占C位,而且,正常的演奏也是秒杀其他乐器。

唢呐是一种从你出生吹到你头七的一种乐器。其中广泛流传的唢呐独奏曲有“百年朝凤”、“全家福”、“抬花轿”等等。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基本唢呐声一出,其他的乐器都黯然失色了。

唢呐也要与时俱进,与西洋乐器互相包容,结合,固步自封,迟早就会被淘汰。现在,唢呐其实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音乐,也把这种魅力转播到了国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唢呐是“乐器界的流氓”,是因为它声音大、调门高、独一无二,在我们的民乐中扮演着无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份宝贵的传统,也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104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6
下一篇2024-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