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滑雪注意事项

新手滑雪注意事项,第1张

随着今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大家对于滑雪这项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看了冬奥会后,滑雪安排好了吗?很多没有接触过滑雪的朋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详情见下文。

注意事项

1、热身运动不可少。在正式滑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压压腿扭扭腰。

2、滑雪前,滑雪者应仔细了解雪道的高度、宽度、长度、坡度以及走向,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滑雪道。

3、控制好与他人间距。初学者在滑雪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免碰撞。

4、切忌盲目求快。学会保持速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在雪道拥挤、视线不好甚至受阻的地方,滑雪者必须慢速滑行或停止滑行。

5、衣物保暖又利索。可戴上护膝、护腕,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气候冷时,要戴手套和耳罩。练习完后要及时擦去汗水,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和冻伤。运动时可携带一壶姜茶,驱寒防感冒

滑雪基本姿势

双板呈平行状态,并且与肩同宽;上身直立并稍微向前倾斜,膝盖微屈向前顶,臀部向上提;重心下沉,保持稳定,能很大程度的降低摔跤的次数。

其次,在滑雪时要以前脚掌为重心,踩实滑雪板,这样对雪板有更强的操控性。手放在和腰一样高的位置,肩膀放松将滑雪杖提起,保持身体良好的平衡性。正确的滑雪姿势是膝盖略屈,而不是伸直。

最安全摔法

滑雪摔跤时免不了的,怎样摔最(帅气)安全

滑雪中失去重心时,不要挣扎,而应主动顺势安全倒下。具体做法是迅速降低身体重心,采取先侧坐、后侧躺的动作,完成安全摔跤。

摔跤有两个小窍门,一是首选向后坐姿摔,这样重要道具护臀就起很大作用。其次,如果感觉刹不住车了,就慢慢开始向后蹲,降低缓冲力。

在哪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1、臀部在上方,雪板在下方。

2、雪板靠拢合并与斜坡呈90度。

3、用手撑起臀部和身体,蹲在雪板上站起来。

4、也可以将雪杖置于身后方,以雪杖撑起。

滑雪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防护

冻伤

更换湿衣物,用40℃的温水浸泡冻伤部位,水温不能过高,不能马上烤火。

眼睛伤害

雪地的反光强烈,配备滑雪眼镜,预防雪盲。

皮肤伤害

对于擦伤和裂伤,清洗伤口后,然后涂上外用药物,不用纱布覆盖。

对于淤血和血肿,可以用冰敷来止血消炎。

器材选择

拍滑雪运动选用中长焦+广角+鱼眼,我的常用器材是EOS 5D Mark III+ Canon AF 17-40mm f/28L USM+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Canon 15mm f/28,三脚架是必备的,用来固定机位。相机快门线这里不用多说了,可以直接预防我们手按相机造成的轻微抖动而导致画面模糊。

相机设置

曝光

因为雪景反光强烈的特性,如果你直接对着雪景来测光,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欠曝偏暗,因为相机会以为场景太亮自动减曝光了,所以在滑雪场拍摄的大多数照片, 雪地和天空看上去很棒,但是滑雪者常常变成一个黑暗的剪影!要遵循“白加黑减”的原则,注意手动增加1-2档EV值。

白平衡

在拍摄前习惯性地检查相机的白平衡设置,如果此时你的相机还设置在常规的“自动白平衡”,那么你就失算了! 你在这种模式下所得到的就会“充满蓝调”!如果你的相机不具有手动设置白平衡的功能,或者你还不能熟练地进行手动设置,那么就可以在此时直接选择“雪景/阴天”的自动白平衡模式;如果你已经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相机了,便可以根据不同相机的设置模式,对着纯白色的雪进行自定义白平衡的拍摄,从而自己设定好环境里最正确的白平衡。

对焦

为了避免自动对焦犯错,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提前对焦,也就是陷阱对焦。我们先对拍摄对象将处场景的静态部分预先对焦,然后锁定焦点,等待滑雪者经过时按下快门。拍摄要注意留出提前量,滑雪者的滑行速度很快,如果在取景器里看到滑雪者时再按快门就晚了。在现场要先多拍几张试试感觉,以便尽快适应滑雪者的滑行速度。

构图技巧

与其它摄影门类相同,好的滑雪作品一定要有好的构图。好构图的前提是摄影师要站在恰当的位置上,他需要在综合考虑背景和滑雪者动作后,确定拍摄点。

a低角度构图

不同的拍摄角度下,照片的冲击力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拍摄雪道上的选手时,专业摄影师一般会降低拍摄角度,蹲着或者爬在地面上拍摄,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能够带有更多的蓝天或环境背景,空间被表现得更立体;另一方面,能够更到位地记录滑雪者的动作,让照片看上去更有冲击力。

b恰当的站位

想要抓取滑雪者的经典动作,你需要站在能够拍到这样画面的位置上。比如高山速降时:滑雪者在旗杆处转弯时的姿势会十分优美潇洒,脚下的雪花四溅,动感十足。通常我

如果朋友是一个滑雪新手的话,我先给朋友讲一下吧,第一个你要先了解滑雪的规则,第二才要学习技巧,其实说实话,你去滑雪场,一般都会告诉你,上次我朋友去北京静之湖滑雪场,雪场工作人员,都直接会教的,也会告诉你,所以不用担心,

我先讲规则,发一个国际滑联的吧,

国际雪联安全规则

旅游滑雪是一项高雅时尚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同时又具有一定运动风险。所有滑雪者必须遵守《国际雪联安全规则》,规范个人行为,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娱乐环境。

一、为他人着想

1:严禁酒后滑雪。

2:严禁在人群聚集、道面狭窄处速滑冲坡。

二、控制速度和动作

1:必须选择与自己实际水平相适应的雪道坡度。

2:当无法有效地控制速度和平衡时,应主动向侧后方摔倒。

三、选择路线

处于领先位置的滑雪者相对于其他滑雪者,对雪道具有优先使用权。后者必须与前方滑雪者保持安全距离。

四、超越他人

进行超越时,必须为被超越者的正常滑行保留足够的安全空间。

五、进入滑雪道和斜向滑行

当通过连接处进入另一条雪道或在雪道中进行斜向滑行时,必须仔细观察周围环境,以确认所进行的滑行不会给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造成危害。

六、停滞

严禁在影响他人正常滑行,并可能产生冲撞伤害的区域停滞(如雪道中间、道面狭窄等地段)。

七、爬坡

逆向爬坡时,必须观察雪道上方情况,并沿雪道两侧边缘行进,严禁阻碍他人正常滑行。

八、雪道标示

必须遵照滑雪场内所有文字、图标的提示,严格规范滑雪者个人的行为。

九、事故中的行为

滑雪者在雪道中发现有伤者时,应及时通知救护队员,同时将雪板插在停止地点上方,起警示作用。

●滑雪最重要的装备是什么?

“除了必要的雪鞋、雪板、手杖,滑雪最重要的行头是头盔。”专家说。有些滑雪者要么自认为水平不错,要么不在乎冷,就是不爱戴头盔或帽子,这样是很危险的。人的体重加上惯性,一旦摔向旁边的护栏,头部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学滑雪的最大年纪是多少?

  很多人觉得冰雪运动只属于年轻人,其实,中老年人也同样可以加入到滑雪队伍中来。专家告诉记者,在他的学员中,不乏五六十岁才开始学习者,经过认真练习,同样入门了。

●滑雪受伤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很多人因为安全问题害怕参与。其实,只要把“功课”做足,休闲滑雪是很安全的运动项目。专家说,多年教学经验表明,不注意热身是受伤的最主要原因。滑雪场气温低,身体发僵,如果关节肌肉没活动开,一上来就滑,很容易受伤。

  上雪道前,应该将髋、膝、踝、腕等多处关节活动开。另外,即使有滑雪基础,也要先从初级道开始练习,逐渐升级到高级道。

●滑雪最练什么?

  滑雪最锻炼三者:心肺功能、平衡能力、胆量。专家说,休闲滑雪是很好的有氧运动,能增强腿部、上肢力量。由于雪鞋很重,又需要掌握平衡,再加上紧张,很多初学者在平地走几步就会满身大汗。滑雪的运动量较大,相当于快速游泳。

 ●新手应该最先练什么?

  初学滑雪者应该先在平地练习走,学会了走,再学滑。“走”的基本功包括穿着雪板行走、八字登山行走、侧方向走、雪板变方向行走。接下来再学平地滑行和坡道滑行。

●最安全的摔法是什么?

  感觉身体失去平衡时,应该顺势向后倒,随坡度自然下滑,等待慢慢停住。摔倒时有3个“不要”:不要用手支撑,不要手脚乱动,身体不要翻滚。

●滑雪最伤膝盖吗?

  很多人觉得滑雪很伤膝关节,其实不然。正确的滑雪姿势是膝盖略屈,而不是伸直。姿势正确了,不但不伤膝盖,对于髌骨软化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滑雪技巧汇总

滑雪技巧汇总

A.着装

靴子首先要合适, 平时尺码就可以。

胫骨脚跟和脚面, 不感压迫又紧握。

脚趾能动踝微屈, 靴子与脚成整体。

雪地行走步适中, 靴子后跟先着地。

先支雪杖后穿板, 两支雪板放平地。

挂佩带时(由)下向上, 革根同握手心里。

穿板之前先察看, 后部固定器抬起。

脚掌置入固定器, 对准后槽压后跟。

必须听见“啪”声响, 雪靴紧卡“机关”里。

固定强度可调整, 初学易摔别太紧(3~4即可)。

雪杖两侧助平衡, 两脚踩板前后移。

着装完毕先别急, 活动身体再练习。

B基本姿势

双板平行同肩宽, 上体直立微前倾。

重心下沉不发虚, 膝富弹性向前顶。

收腹臀部略上提, 两眼前看约10米。

实实踩住滑雪板, 两脚前掌承重心。

手同腰高微外展, 肩体放松杖提起。

面带笑容不紧张, 神经放松肌绷紧。

切忌弯腰臀后坐, 小腿僵直不前顶。

C.基础七练习

一练转圈和行走, 反转正转加横行。

板头板尾不交叉, 步幅要小板平行。

失去平衡别挣扎, 顺其自然加滑行。

二练原地向后转(180°), 左右交替作练习。

两杖体前侧支撑, 左腿前抬板直立。

上体、腿、板向左转, 板尖朝后体反拧。

板着地时承重心, 右板左转站平行。

三练跌倒与站起, 避免撞击化险情。

跌倒动作两要领:

急蹲臀部向侧坐, 面朝坡下防翻滚;

顺其自然向下滑, 脚、板、臂、杖要抬起。

站起动作三要领:

侧坐雪地面朝下, 双板收拢到臀下;

双(山上)刃平行刻雪面, 雪板垂直滚落线;

手或雪杖作支撑, 先蹲身体后站起。

四练雪上能滑、走, 先走后滑渐适应。

---双板走时体前倾, 两板压雪交替行;

体重领先走直线, 前弓后绷前顶膝;

雪杖随臂作撑动, 支点与脚心平行。

---双板滑时臂前伸, 体前点杖向后撑;

前倾、屈膝、体下降, 收雪杖时起重心;

抬起一脚练单板, 一(板)实一(板)虚前滑行。

五练雪上蹬冰式, 一脚出板一脚蹬。

板尖打开呈“V”型(约45°), 膝关微屈体前倾。

重心移向蹬板腿,蹬腿立刃内转膝。

蹬雪方向为垂进(与滑向垂直), 出板方向随重心。

蹬板蹬后迅速收, 不要落地接前伸(出板);

伸脚落地接滑行, 滑行过后接侧蹬。

重心移动要迅速, 蹬伸之前体先移。

体重两板来回移, 髋部发力跟上体。

六练斜坡能站立, 纹丝不动保稳定。

双板垂直“滚落线”, 上外(刃)下内(刃)嵌山体;

下腿膝关向里(雪面)压,下(腿)实上(腿)虚体内(山下)倾;

肩髋上体往(山)下拧, 下板内刃承重心。

七练行走上斜坡, 横向、倒八(字)往上行。

横向蹬坡五要领:

双板垂直“滚落线”, 上身直立板平行;

下内(刃)上外(刃)做支撑, 轮流交换承重心;

侧跨步幅不能大, 两侧雪杖保平衡;

两脚受力在前端, 膝关微屈向前顶;

双膝髋部向(山)上压, 腰肩反向往(山)下拧。

倒八(字)蹬坡三要领:

身体正对“滚落线”, 头宽尾窄倒八(字)形;

双膝内旋内刃立, 嵌入雪面向外挤;

雪杖身后轮流撑, 双板交替上蹬行。

D.滑降

一、直线滑降(双板平行,沿“滚落线”直线下滑)

雪杖支撑作调整, 肩板同宽板平行。

向下对准“滚落线”, 目视前方头抬起。

胫骨微压靴前壳, 上体放松体前倾。

肩臂放松臂前伸, 两膝微屈体微蹲。

雪杖两侧自然分, 两脚前掌承重心。

常见错误有四个:

哈腰撅臀和后坐; 体重落在脚后跟;

低头眼盯滑雪板; 两板过宽不平行。

练习:

姿势变换高、中、低, 前后左右移重心。

内刃外刃来回找, 一板滑行一板提。

两板依次侧跨步, 方向不变板平行。

熟练之后加跳跃, 先练后跟离雪面。

全板起跳掌握好, 身子一定要前倾。

二、八字滑降(也称犁式滑降。指雪板呈八字形从山上直线滑下的技术动作)

八字减速控滑行, 技术动作七要领:

板尾同时向外展, 头窄尾宽八字形;

双膝微屈稍内扣, 内刃立起嵌雪里;

控制强度靠变刃, 两脚后跟侧前蹬;

减速、停止同用力, 小八减速大八停;

两眼目视前下方, 重心落在两板间;

臀部切忌往后坐, 脚前内侧承重心;

手握雪杖放髋部, 上体放松体前倾。

E.犁式转弯

一、八字转弯(也称犁式转弯。在滑行中保持雪板的八字型,依靠身体重心向一侧板移动或加大一侧雪板的蹬雪力量来改变方向)

八字直线滑降时, 重心速向一腿移。

内刃承重侧下压, 加力蹬伸下压体。

身体姿势不能变, 浮腿保持八字型。

两(内)刃轮流压重心, 滑行路线“S”型。

二、半八字转弯(一板是八字滑降板型,另一板是直滑降板型)

一板八字一板直, 八字板上承重心。

立刃、加压、加蹬伸, 浮板收近保平行。

三、半八字连续转弯(在进行左右各一次的半八字转弯过程中间,加上一个双板平行滑行的过渡滑行阶段)

左右半八转弯间, 加进双板平行滑。

按照压雪板不同, 转弯方式分两种。

两种方法交替练, 先慢后快变节奏:

1.山上侧板连续转弯(由转弯的外侧板蹬出)

保持半八转弯势, 山上(左)侧板向外蹬。

边蹬边成半八字, 转膝压体内刃立。

蹬完升体体放松, 重心边蹬边回移。

双板平行斜滑行, 滑入垂直“滚落线”。

外(右)板内刃接体重, 左腿收回板平行。

2.山下侧板连续转弯(由转弯的内侧板蹬出) 

上一转弯结束后, 体重大部在左(山下)板。

左板内刃刻雪面, 半八向下侧蹬出。

蹬后借力向右(板)并, 提板收回变外刃。

右板平放向前滑, 左板收时接体重;

承重同时立内刃, 调节转弯作辅助。

转弯双膝前屈顶, 身体重心稍降低。

转后向左斜滑降(双板平行), 右(山下)板大部承体重。

半八连续作转弯, 常见错误有六种:

蹬出脱滑咬不住; 髋肩上体不朝(山)下;

雪杖距离身体远; 上体过度向外压;

移体蹬板不协调; 转弯上体起伏大。

F.斜滑降

(用直线斜着滑过坡面)

双板平行膝微屈, 膝踝关节向外(山上)倾。

肩髋扭动朝山下, 身体形成反弓(<)型。

肩、髋、两膝各连线, 几乎与坡面平行。

三分之一板承重, 双刃(上外、下内)嵌入山体里。

体重上下两板分, 下板更多承重心。

上板前出约半脚, 两刃刻入前滑行。

杖握身前臂放松, 目视前方约10米。

防止拖滑和横滑, 保持姿势体放松。

减速后跟压下板, 增速体重往前移。

G.横滑降

(雪板横着沿垂直“滚落线”方向直线或斜线滑行)

上板超前约半脚, 两脚靠近板平行。

身体侧对“滚落线”, 上体尽量向(山)下拧。

双腿微屈向外(山上)压, 目视山下稳重心。

双板后部向下推, 下板更多承重心。

控制方向靠雪板, 配合转向扭上体。

控制速度靠两刃(上外、下内), 平放滑行嵌入停。

横滑速度不要快, 可与斜滑作交替。

横着向前或向后: 臀部后坐或前顶。

H.双板平行连续转弯

(两雪板保持平行状态进行的转弯)

姿势同于斜滑降, 双板平行两脚近(约10公分)。

左转之前下屈体, 左杖点下体上引。

身体引向前上方, 向左“倾过”换重心。

双板同时立左刃, 右脚承重左脚起。

重心内移体下压, 扣膝翻掌踝内拧。

右板内刃侧蹬伸, 左板(外刃)辅助保平行。

转弯滑入“滚落线”, 继续向前屈踝膝。

右转弯前下屈体, 右杖点下体上引。

1.基本动作要点:

转弯之前髋(关节)打开,重心向斜上方提;

双膝向上作伸展, 胯部上体不参与;

利用蹬伸反向力, 体重迅速作转移;

重心转移要明显, 承重同时下压体;

压体同时扣(膝)翻(掌)拧(踝),姆指跟侧聚全力;

七个动作连着做: 点、引、换、立、压、引、顶

(点杖、引体、换重心、立刃、压体、引胯、顶腰);

连贯顺畅有节奏, 腿部回旋强有力;

髋膝踝关要锁住, 瞬间定位体成型;

脚下雪板要蹬实, 双膝主动作倾顶;

腿胯荡摆要控制, 增强顶膝下压体;

立刃大小、体倾角, 取决弧度和速度;

转弯上体不转动, 肩髋始终面向(山)下;

转弯重心不落后, 内刃向内切山体;

小臂平行向前伸, 大臂靠胸略夹紧;

拳心相对锁住腕, 点杖臂腕同发力;

板前外侧一拳处, 垂直向下点即提。

2.大转弯动作要点:

大转弯时缩成团, 身体形成流线型。

外脚内肩成一线, 双板承重保稳定。

3.小转弯动作要点:

小转弯时半径小, 双板平行做短摆。

短摆动作分三种, 技术细节略不同:

中坡、雪好、地平时, 动作流畅有节奏;

陡坡控速、停止时, 强踏主板刃立起;

迎角最小转弯时, 顶膝压(双)刃摆蛇形。

短摆动作四要领:

轨迹左右要对称, 紧紧锁住滚落线;

上体不动只摆腿, 双膝顶压有弹性;

板杖巧妙作配合, 动作流畅又精彩;

轻松完美有节奏, 主动、从动板分明。

I.蹬跨式转弯

(由双板侧蹬—单跨步—并步—双板侧蹬等部分组成)

蹬跨转弯分两种:

下板蹬伸上板跨(见动作1、2); 下板蹬后接上跨(与动作1、2略同)。

雪板跨出视情况, 可离雪面可不离。

技术动作六要点:

先向下板移重心, 下板内刃刻山体;

蹬、跨、移体要协调, 重心移动把时机;

蹬、跨、收、并要轻松, 边滑边做要飘逸;

侧跨步幅别太大, 身体反弓要适宜;

速度、重心与点杖, 动作配合要一致;

重心注意别偏后, 两板落位要合理。

下蹬上跨动作1(上跨接转弯):

向左平行滑降时, 右(山下)板内刃承身体。

右(内)刃切雪侧蹬伸, 左(山上)板向左前跨出。

外刃落地腿弯曲, 同时点(右)杖引上体。

左板外刃变内刃, 右板变(外)刃并一起。

压住左刃右转弯, 重心向弧内(右)转移。

左内(刃)右外(刃)承体重, 双板平行斜滑行。

下蹬上跨动作2(上跨接一段双板平行斜滑行后再转弯):

向左平行滑降时, 右(山下)板内刃承身体。

右(内)刃切雪侧蹬伸, 左(山上)板向左前跨出。

髋体同时侧前移, 外刃落地承重心。

右(山下)板随体向上(左板)并, 内刃着雪板(双板)平行。

随着下板往上并, 重心向内略回移。

上体姿势保持住, 双刃(上外、下内)前滑板平行。

双板平行做转弯, 转弯动作按要领。

J.跳跃式转弯

(利用双腿的蹬伸或地形的利用,

使雪板跳离雪面后进行变向转弯的技术动作)

转弯结束斜(直)滑时, 膝关强力压山体。

双刃(上外、下内)猛烈向(山)下蹬, 借助反力体腾起。

先变方向后着雪, 双板借势转侧蹬。

只跳一次或连跳, 依据场地情况定。

跳跃方式有两种: 全板跳起、后板离。

技术动作五要点:

跳跃动作腿完成, 上身一定要稳定;

空中双板要并拢, 两板中间落重心;

无论跳起怎么变, 上体始终面向(山)下;

重心落在前脚掌, 上体适当向前倾;

两杖点撑助跳跃, 撑点尽量近身体。

K.转弯五原则

上体不随方向扭, 始终面向滚落线;

适应坡度、跟速度, 重心稳在脚弓处;

脚下有“根”要踏实, 上体尽量不用力;

山下雪板承体重, 转弯导向起作用;

重心聚成一个点, 动作利落又轻松。

L.综合技术五项指标

滑雪技术高与低, 五项指标来评定:

速度控制成匀速, 加速减速随心意;

转弯符合五原则, 动作连贯又稳定;

各种技术灵活用, 征服坡度与地形;

不同雪质和雪面, 相应动作能摆平;

竞赛技术(用刃、旗门技巧等)能掌握, 扬长避短有个性。

最后说一下,我朋友去过静之湖滑雪场后,说:“滑完雪后,再泡个雪地汤泉,住个情侣别墅那叫一个爽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050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2
下一篇2024-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