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关于“普京”的档案,他如何登上总统的。

谁给我关于“普京”的档案,他如何登上总统的。,第1张

普京其人其事

弗拉基米尔·普京 (Vladimir Putin)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1985年至1990年他被派往前民主德国工作。1990年回国后,普京先后担任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外事助理、圣彼得堡市市长顾问、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1996年8月,普京开始担任俄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1998年5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1999年3月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被任命为俄联邦总理。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普京出任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2004年3月,普京赢得大选胜利,连任总统,同年5月宣誓就任 。

布衣出身 平民风格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的祖父是个出色的厨师,曾为列宁的夫人和妹妹服务,后在莫斯科市委高级疗养院工作。他虽是一个高级厨师,为许多头面人物做过饭,但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己谋私。普京的父母是苏联普通的工人。在战后艰难的岁月里,这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非常拮据,但相互之间的爱使这个家庭充满温暖。普京的父亲是个严肃正派、善良智慧、富有远见的人,他经常告诫普京要积极向上,要学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谋生、自卫、寻求发展机遇,使普京从小就培养出一种朴实无华、坚韧进取的性格。普京从小就住在列宁格勒一套只有27平米的工人公寓里,这里没有电梯,厨房也是合用的,楼里老鼠经常出没。结婚后,普京和妻子仍然与父母一起住在这套公寓里,直到1993年调去莫斯科。

长期的平民生活使普京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的体察使普京成为一种平民色彩很浓的“领袖”,他把了解民众的呼声与疾苦作为正确决策的关键。他到各地视察,经常打乱地方接待计划,随意走进未做事先安排的百姓家了解情况。普京今年考察远东时,路过一个村子。有个男子正穿着裤衩在劈木柴。老婆对他嚷道:“当家的,总统来了!”“什么总统,见鬼了!”男子不相信,可是抬头一看,愣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真的是您!”“不,不是我。”普京开玩笑说。男子不知深浅地请普京跟他儿子一起游泳。当时水温只有21摄氏度,普京二话没说就下了水。这段故事快变成了传奇。此前不论是叶利钦还是苏共中央总书记,都喜欢事先精心策划的视察,听听当地领导汇报,看看名胜古迹。普京讲究“眼见为实”。即使在群众场合,普京也善于躲开当地领导安插的“工农代表”,专挑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跟他们聊家常。一次在外地,有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太太对他抱怨,说自己的退休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没有享受任何优惠。普京回莫斯科后立即向退休基金会会长问明情况。原来,根据规定,想享受优惠就要自己办齐证件去申请,不申请就没有优惠。在普京的过问下,这种规定很快进行了修改,基金会工作人员应该为退休老人上门服务。正是这种平民主义的理念与做法,使普京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多数俄罗斯人的愿望,他本人也成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自己人”。

注重传统 着眼未来

普京能够赢得广大俄罗斯民众的信赖,不仅是由于其朴实无华的平民风格,更是由于他的治国思想符合俄罗斯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趋势,符合俄罗斯民众的物质与心理需求。普京执政以来,将俄罗斯的历史传统、当今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巧妙地糅和在一起,提出了能够为大多数俄罗斯精英与民众所接受的“新俄罗斯思想”。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一面旗帜就是弘扬俄罗斯历史传统。普京上台后,一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对俄罗斯历史特别是苏联历史妄自菲薄的态度,明确表示“毫无意义地否定历史将使整个民族数典忘祖”,苏联时期有某些领域值得骄傲,“看不见,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错误的。”普京还强调,只有“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与俄罗斯的传统价值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俄罗斯的未来才有希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普京决定在联邦安全局总部内重新树立安德罗波夫的雕像,使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重又获得久违了的光荣感与自豪感;在胜利节的庆典上,他让5000名来自前苏联15个共和国的老战士走在阅兵式的最前列,使经历十年生活磨难的俄罗斯人重温昔日战胜法西斯的无限荣光;他最终拍板将苏联国歌的曲调定为俄罗斯国歌,使那激昂的旋律重新振奋了俄罗斯人的精神。同时,普京充分肯定东正教在培养人的道德与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不仅自己经常去教堂,还经常就重大决策征求大牧首阿列克西二世的意见。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二面旗帜是爱国主义。普京自幼就受到了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从小就立志要报效国家。当他发现,“一个情报员往往能够做到整个军队都做不到的事情”时,便义无反顾地加入克格勃。在一次访谈中普京坦言,“俄国的训练只有一项,就是爱你的国家。”普京强调,爱国主义“是人民英勇和力量的源泉”,“丧失爱国主义精神,就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尊严,也就将失去能够创造伟大成就的人民”。爱国主义在普京的内外政策中体现为“国家利益至上”。正是由此出发,在车臣问题上,普京宁愿冒着与西方决裂的危险也不允许俄国经受屈辱,宁愿背负暴君的恶名也不愿看到分离主义分子存在。在国际交往中无论是进还是退,普京首先考虑的也是国家利益。尽管美国对伊拉克早已磨刀霍霍,但考虑到俄罗斯在伊拉克的巨大经济利益,普京始终坚持反对美对伊动武的立场。普京的这种品质赢得了外国同行的尊重,不仅布莱尔、施罗德对普京十分敬重,连布什也承认,一看到普京的眼睛,就可以感觉到他的坦诚。

“新俄罗斯思想”的第三面旗帜是抛弃帝国思想,全面融入世界。普京曾在东德工作五年,经常走访西德、瑞士等发达国家,对西德的社会和经济运作有着切身的体验,对德式社会市场体制有着特别的好感。这种海外经历使普京具备了宽广的国际视野,也使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以往俄罗斯自我封闭、与世界发展脱轨的后果。普京认识到,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帝国观念不符合俄罗斯的真正国家利益与当今世界的现实,“俄罗斯只要务实地考虑问题就无往而不胜,而在帝国思想占上风或自誉为救世主的时候就必然失败。”普京曾公开表示,帝国思想和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化给俄罗斯带来的是“国困民穷”,他对扭转俄帝国衰落不抱幻想,而是要将“国强民富”作为国家政策的根本目标。在放弃帝国野心的同时,普京将俄罗斯定位于“不属于当代世界最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国家”,承认俄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认为俄罗斯面临沦为“二、三流国家的危险”。同时,普京明确强调,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富贵与国家的强大必须与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俄罗斯必须全面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并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与合作中实现俄罗斯的利益。

韬光养晦 以柔克刚

在人们的印象中,俄罗斯始终是一个对外征伐、不断扩张的国家。但事实上,俄罗斯在历史上也多次经受过内外交困的艰难时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人往往能韬光养晦、卧薪尝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金帐汗国统治罗斯二百年,俄罗斯人对蒙古人明里送金嫁女,暗中分化腐蚀,最终莫斯科公国击败蒙古王公,收复俄罗斯失地;克里米亚战争后,沙皇俄国内忧外患,处境艰难,外交大臣哥尔恰科夫一面让出战争红利,一面利用欧洲列强矛盾合纵连横,最终使俄重新赢得欧洲大国地位;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十分虚弱,外有德国大兵压境,内有白匪挑战政权,列宁力排众议,与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虽付出了沉重代价,但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作为在国家衰落时刻登上权力巅峰的***,普京继承并发扬了历史传统。他清楚地认识到,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历史时期”,“未必能够大大改变国际关系的现有结构,未必能够动摇美国的霸权”,因而必须继承哥尔恰科夫的外交传统。俄外交智囊也明确建议普京,学习中国近20年来“韬光养晦”的外交经验,“放弃同外部世界对抗,着重国内经济建设,同时极其强硬地在小范围内坚持原则性的对外政策立场”。

根据当前的国际环境,普京将其“韬光养晦”外交的基调定为“以融促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对手”合作,融入其中,并借此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普京执政两年来,特别是在“9·11”后,加大了与西方的合作力度。俄主动与美开展反恐合作促使双边关系实现重大突破;俄与北约建立了新的合作机制,并借此促使北约由单纯的军事集团向军事政治组织转变;俄欧就建立共同经济空间、能源合作等问题积极磋商。普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期望的变化:布什在公开场合把俄称作“伙伴”而不再是“对手”;美欧都承认俄是市场经济国家,加快了俄加入WTO的谈判进程;对车臣问题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

普京曾经说过,“柔道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哲学”。他从柔道中体会出的哲理说是:不管对手有多强大,只要你掌握技巧、抓住对手的破绽,就能借势击倒对手。“柔”是为了“克刚”,退让是为了取胜。因而在外交上“韬光养晦”的同时,普京深知俄“并未失去成为伟大国家的潜力”,他隐忍退让是为了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在实践上,普京的“韬光养晦”并非一味的妥协退让,而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量力而行,不再关心和介入与己无关的国际事务,集中力量增强国力:放弃与美全球对峙,转而构建周边“稳定弧”;坚持多极化目标但少说多做,反对美国单极企图但不挑头“扛旗”;处理国际事务强调“有选择参与”,集中资源投入关系俄罗斯切身利益的方向和领域;减少虚张声势,从逞强好胜转向量力而行,从注重大国面子转向更注重实际利益;在战略上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性,在策略上讲求实现国家利益的灵活性。

普京执掌俄罗斯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俄罗斯这条几乎倾斜的航船重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普京还可能成为这艘巨轮下一任的舵手,在他的统帅下,愈挫愈奋的俄罗斯还可能扬帆远航。

在安卡拉,普京在记者会上公开是这样说的:“我们愿意帮助沙特保护他们的国土,沙特可以作出一个聪明的决定,就像伊朗一样,从俄罗斯购买S-300导弹防御系统,或者像土耳其一样,购买最先进的俄罗斯S-400导弹防御系统。这些武器能够有效保护沙特的所有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普京正明晃晃的在向沙特推销俄罗斯的军火。

沙特和伊朗是死对手,在卖了武器给伊朗之后,普京还想卖武器给沙特,可以说得上是吃了甲方又想吃乙方。都说商场上没有情感之说,有的都是交易利益,普京真的是个厉害的军火商。

但是,这公开的军火交易也不仅仅是表面说的这么简单。普京的话富有内涵。

最初沙特的尖端武器全是由美国购买的。普京这些话,有三层意思。一是沙特你看你购买美国的武器不行,二是你看伊朗就已经购买了我们的S-300,三是如果你想要更先进的话,也可以像土耳其一样购买最先进的S-400,保沙特周全

不仅如此,普京还在向特朗普推销他的军火。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俄罗斯的死对手,美国还在对俄罗斯各种制裁,甚至强烈批评俄罗斯军火出口,但这不妨碍普京想卖军火给美国人。就在今年的G20峰会上,普京就向特朗普介绍了有次俄罗斯的先进武器。

他是这样说的“我告诉特朗普,如果你要,我们会卖新武器给你,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武器交易方面保持平衡。”特朗普也给愣住了,马上回答,我们美国还是打算自己制造新武器。但普京进一步劝说:(美国)为什么要花这些钱(生产武器)呢?既然我们已经花了这笔钱,那我们是不是能以不损害国家安全为前提,从中获得一些什么? 美国方面并没有直面回答,说不定也在暗暗计划利益关系,或许真能采用普京的建议,因为俄罗斯的武器特点之一就是便宜。

吃了甲方,又吃了乙方,甚至对自己的死对手推销,不得不说,普京真的是一个厉害的军火尚。

特朗普是新娘,普京是新郎,他俩到底是啥关系

这位知友,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他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本文为你透视分析

厦门峰会开过后,普京同志发飙了。

记者会上,有小记者问普京:你是否对特朗普感到很失望?确实,奥巴马临阵耍花枪,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对俄罗斯各种制裁,特朗普刚开始却一再表示,对普京印象很不错,俄美关系要多亲近。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通俄门”让特朗普焦头烂额,多个亲信丢了官职;在国会压迫下,他不得不下令驱逐更多美国外交官,进行更严厉制裁。

原希望的俄美蜜月,就这样成了腊月!

面对记者这样的问题,普京同志笑了笑,很经典地回答:“特朗普不是我的新娘,我也不是他的新郎。这个问题太幼稚。”

问题很幼稚,我普京岂能中了你的圈套。

但他为什么有意无意的要强调,特朗普不是自己的新娘,甚至还重复了一遍,我也不是他的新郎?

必须要指出,这个性别划分,普京还是很在意的。

答案或许也简单,关乎身份,关乎形象,关乎做派,自然关乎性别。

普京是硬汉!

硬汉硬汉,他的性别,那必须是男的。

必须能上天开战斗机,下海游泳抓各种鱼,还能时不时脱光上衣,露把胸肌,表现出某种阳刚魅力。

即使是在漫画里,也要散发着浓厚的男性荷尔蒙。

考虑到特朗普虽然很敬佩普京,也很喜欢当硬汉,但在这个“双普”强强组合中,普京既然是男性,那对不起,特朗普,你只能是另一个角色了。

其实,西方的漫画家,早已经将这两个人的性别定了型,反正,普京形象很成功,铁定是男性。

比如下面这些漫画。

尤其是上面《经济学家》杂志的封面,川普的嘴唇,还有普京的吻痕,你说谁是新娘的角色?

当然,在西方漫画中,特朗普偶尔也会脱光上身,但这种一前一后的角色,到底哪个是新娘,哪个是新郎呢?

怪只怪,现在人类的婚姻种类太丰富了。

回到现实层面,记者这样提问,确实也是诛心之问。

要知道,虽然得不到很多美国人的祝福,但双普一直惺惺相惜。去年大选的时候,特朗普总是不被看好,但普京公开站出来,夸特朗普“非常聪明,才华横溢”。

特朗普立刻投桃报李,称赞普京,是一位“不同于这个国家***的领袖”,反正肯定比奥巴马强。

特朗普战胜希拉里后,普京还颇为得意地说:当时除了俄罗斯人,谁也不相信特朗普能获胜。

今年7月德国汉堡G20峰会,两人第一次见面,一贯一只手动作且喜欢上演“握手杀”的特朗普,这次是双手紧紧握住普京,两人目光相对,笑意盈盈……

对于这第一次见面,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很郑重其事的说法:特朗普和普京之间产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positive chemistry)。

而且,蒂勒森还披露,这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原来预算了35分钟,但最后竟然呆了两小时15分钟。以至于特朗普的助手都有些不耐烦了,派出第一夫人亲自去提醒,但娇妻“显然失败”了,因为特朗普和普京之后又聊了1个多钟头……

但秀恩爱,死得快。

看到双普这么默契,华盛顿炸翻了天。反正,随后,不管特朗普如何不情愿,美俄关系在直转之下……

所以,现在记者询问普京是否失望,应该不仅有国家层面的考虑,还不乏个人感情的色彩。

普京自然深谙其中的奥妙,所以说这个问题很幼稚。

但他强调“特朗普不是我的新娘,我也不是他的新郎”,应该也是话中有话。

第一,你们这些家伙,我就知道你们是这么想的,别无聊了,我和特朗普不是新婚夫妻。

第二,记住,退一万步讲,我们不是新婚夫妻,但我也是一个硬汉,只能是新郎的角色。

但普京的新娘,又是谁呢?

普京对特朗普从最初的期待转为现在的失望甚至是不满,驱逐美国外交官就是普京对特朗普的反击动作之一。

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美国驻俄外交人员裁减755人一事,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0日首次公开回应称,十分感谢普京,裁减外交人员会给他省下一大笔钱。

摘自网络

3月18日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与总统普京传绯闻的俄罗斯前女子奥运金牌体操选手卡巴耶娃到票站投票,成为焦点。她拒绝向在场记者透露投票给谁,但她满有信心地指普京“一定能胜出”。

31岁的卡巴耶娃带同护照到票站投票,女选举主任跟她说︰“我们等了你很久,你一直没有来。”似是指她在较早前的巿政府选举没有投票。卡巴耶娃要求选举主任提醒她如何投票,然后将选票放入投票箱,并脸带笑容离开票站。

2005年卡巴耶娃宣布退役。2007年,卡巴耶娃加入了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以政坛新星的身份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并被西方媒体誉为“普京宝贝”。有媒体炒作卡巴耶娃即将与普京结婚,卡巴耶娃随即否认。当时在意大利访问的普京斥责这一消息“没有任何真实性”。

虽然克里姆林宫一直否认卡巴耶娃是秘密第一夫人,但有关传言一直没有停止,甚至有指2人已诞下子女。卡巴耶娃领导一间支持政府的传媒公司,并鲜有提及自己的感情生活,只讲过遇上一个自己很爱的男人,但没有公开其姓名。普京早前曾指自己的私人生活不容许别人干预。3月18日,俄罗斯莫斯科,普京参加俄罗斯2018年总统大选投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95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8
下一篇2024-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