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表白现场

文人表白现场,第1张

我爱你的一万种说法

文人的表白好浪漫!每句话都能让人停下来仔细琢磨,细细感受。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向我走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

不要问我的心里有没有你,我的余光中全是你。

——余光中

你的眼睛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里有你。

——余光中

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心里已经炸开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

——钱钟书

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

——钱钟书

寻了半生的春天,你一笑,便是了。

——钱钟书

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

——周恩来

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为什么是我?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回答你,准备好听了吗?

——梁思成、林徽因

我曾踏月而来,只因你在山中。

——席慕容

我本想约你见一见今夜的繁星的,但你迟迟不来,实在是星星的损失。

——汪曾祺

人分两类:是你和不是你;时间分两类:你在的时候和你不在的时候。

——冯唐《吟诗》

玫瑰到了花期,我很想你。

——北南

世间两种罪恶,你笑是一种,你不笑是另外一种。

——宋小君

这山川如酒,敬旷世温柔,至死方休。

——择荇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不太多,立秋傍晚从河对岸吹来的风,和二十来岁笑起来要人命的你。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民国结婚证书誓词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三毛

错过了青梅竹马,避开了情案初开,到如今,人生的意义也只剩和你两鬓斑白。

——北川理惠

但你还是你,有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余秀华

人间本不该令我欣喜的,但是你来了。

——北岛

去见你的路上,阳光温热,云朵可爱,想必晚风吹来,也是甜的。

——冰心

我偷偷碰了你一下却不料你如蒲公英散开,此后到处都是你的模样。

——贾平凹

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喜。

——William Michael Rossetti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贾平凹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只喜欢你。

——徐志摩

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在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海上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你穿着绿色的雨衣像一个药瓶子,里面是医我的药。

——张爱玲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我想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王小波

我如一张离了枝头日晒风吹的叶子,半死但是你嘴唇可以使它润洋,还有你颈脖同额。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龙应该藏在云里,你应该藏在心里。

可能给不了你世界全部温柔,但有个词叫尽我所能。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月遇从云,花遇和风今晚的夜色很美,我又想你了。

——太宰治

民国十大爱情故事

 民国中就有这么一批名人志士,也许金戈铁马,也许坐拥书城,也许登台论战,也许埋头著述,但他们心底最温柔的地方,始终为一个人保留。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民国十大爱情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一、最迟到的美好爱情传奇:陈寅恪和唐筼

 陈寅恪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后,与赵元任成为同事。陈“愿有家而不愿做家”,“赖”在赵元任家不走,赵元任的妻子杨步伟是有名的热心肠,见陈寅恪快四十岁了还不成家,就说:“寅恪,这样下去不是事呀!”陈答道:“现在不是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些麻烦了。”赵元任幽默地说:“不能让我太太管两个家呀!”于是赵元任夫妇与他人合谋为媒,将唐筼介绍给陈寅恪。

 两人一见钟情,陈有大才,唐亦巾帼不让须眉,很快步入婚姻殿堂。一代大儒年近四十才找到自己的家。有人说唐筼好像是专门为陈来到这个世上,陈死后不久,唐也离开这个世界。

 二、最具**色彩的爱情传奇:冰心和吴文藻

 一个是前途无量的青年学者,一个是未来中国文坛最富生命力的女作家,作家冰心和丈夫吴文藻的爱情故事,开始于远洋客轮上的一番阴差阳错。1923年上海开往美国的轮船上,冰心代同学找弟弟找错了,似乎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样遇到了吴文藻。在前往异国的旅途中,开始了他们的爱情之旅。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婚礼。1985年9月24日,吴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1999年2月28日,冰心逝世,享年99岁,死后两人骨灰合葬,他们美满的爱情故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佳话。

 三、最凄美纯真的爱情传奇:林淑华与徐惠民

 林淑华是封建家庭中的千金**,而徐惠民出身于贫寒之家,在给林淑华做家庭教师时,两人深深地相爱了。然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除了贫富的差距,还有吃人的封建礼教。心高气傲的徐惠民在林淑华家人的侮辱和林淑华的爱中痛苦地挣扎,最终决定一定要在上海出人头地,他选择了在圣约翰大学读医科,一路走来分外艰辛,而林淑华为了爱的承诺苦苦地等待了八年,却只换来两年的相守。徐惠民的离世留给林淑华一生的追忆,她用手中的笔记下了他们爱情的点点滴滴,于是《生死恋》的结集出版,既是对他们爱情的纪念,也实实在在是民国时期绝版的爱情白皮书。

 四、最成为话题的爱情传奇:林徽因与梁思成

 这段爱情婚姻,因林徽因这个才华横溢的美貌女人而被人铭记,更因为这个婚姻外有着痴迷的等待者而被人言说不断。其实林长民把林徽因嫁给梁思成就是看中了他的踏踏实实,浪漫的人更渴望一个安稳的家。

 林徽因一生中遇到的男人各个都不是凡夫俗子,而且都和这位大才女有着某种程度的志同道合。当梁思成问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时,林徽因俏皮地回答:“我会用一生来回答,你准备好了吗”

 五、最心心相印的爱情传奇:钱钟书与杨绛

 杨绛在东吴大学上学时,当时流传,追求杨绛的男同学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女杨绛,一见钟情,第二年,钱钟书与杨绛便举办了订婚仪式。

 杨绛回忆说:“默存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我把默存介绍给我爸爸,爸爸很赏识他,不就是肯定了吗可是我们还颠颠倒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亲带来见我爸爸,正式求亲,然后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作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后再苏州某饭馆摆酒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男女分席。因为我爸爸生病,诸事从简。”

 据说这个书生气十足的清华才子,在家里对杨绛关怀备至,钱钟书每天早起做早餐,这个传统一直到老。

 六、最昙花一现的爱情传奇:郁达夫与王映霞

 王映霞可谓是郁达夫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两人之间那段以激情始却以悲剧终的'情爱纠葛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

 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时,一瞥惊鸿惊为天人,遂展开了强烈、真挚而又执着的攻势。为赢得王映霞的欢心,郁达夫写了无数的情书和情诗。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他们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被诗人柳亚子誉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七、最难以评说的爱情传奇:徐志摩与陆小曼

 军校高材生王庚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以后,他的同学隔三岔五就来他家里蹭饭,一来二去把他的妻子都给蹭走了。这个蹭饭的男子叫徐志摩,而这个才貌双全的妻子是陆小曼。他们的爱情轰动却难容于世人,这徐志摩领着陆小曼去找老师梁启超证婚时,就被老师大骂。

 八、最老实却又霸道的爱情传奇:沈从文与张兆和

 沈从文他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可又讷于言辞,于是就展开了情书攻势,一天一封,雷打不动,看张不被打动,有人传言沈竟然要自杀。张拿他没办法,带着他写的书信去找校长胡适,说:“老师就这样对我。”胡答道:“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立即表示拒绝:“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表示,沈从文是个人才,愿意做个媒。从此,沈从文更是肆无忌惮地展开对张的“骚扰”。张毕业后回了苏州老家,沈拿着一大包文学名著敲开了张家的大门。沈鼓起勇气说到:“如果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欣然同意,张给他发了一封电报,八个字——“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沈从文为我们留下这段美丽的文字: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九、最具传奇色彩的师生恋情: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是一位“英雄”,他还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许广平决非“美女”式的女性,但她既是鲁迅的亲密伙伴,也是著名的妇女社会活动家。

 以文会友向来都是中国的浪漫传统,而以文结缘则更是一段佳话。原本素昧平生的鲁迅与许广平相识于杂志中的一场论战,这场论战,就是爱情定则的讨论。鲁迅虽思想激进,却迫于母命与无爱的朱安女士结婚,长期为旧式婚姻所羁绊与煎熬,而许广平当时也受着娃娃亲的困扰。有着相同苦恼的两个人在交流不同的爱情观的同时,渐渐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后来许广平成为了鲁迅的学生,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最终修成正果。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毫无疑问,他们二人共同谱写的一曲爱情之歌,不但是至感人心的,也是激情浪漫的。

 十、最和睦幸福的爱情传奇:胡适和江冬秀

 胡适的婚姻是包办的。江冬秀,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与胡适想象中的婚姻相差甚远。他也抗拒过,不过胡适与鲁迅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抗争到底,而是很快妥协了,接受了母亲的安排。胡适很快适应了这场包办婚姻,并与江冬秀越过越和睦。

 蒋介石曾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其实这不过是对胡适惧内的调侃。胡适每次和太太照相时,总是让太太坐着他站着,还颇为得意。

 胡适有个癖好就是收集全世界怕老婆的故事。当他发现当时只有德国、日本和苏联没有怕老婆的故事时,就下推断说有怕老婆故事的是民主国家,没有的是专制独裁国家。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胡适和太太厮守一生,其实惧内不过是玩笑话,谁都知道这个“惧”,完全是由爱产生的。

;

《那一晚》

作者:林徽因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

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

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

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

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

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

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

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

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

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

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

走到工业区的手机店门口,忽然门口响起了谢军的歌《那一夜》,他那沙哑的声音传遍了整个街道。“那一夜 ,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 ,我伤害了你;那一夜, 你满脸泪水;那一夜 ,你为我喝醉……这不是偶然,也不是祝愿……”突然想起了前几天在网络上看到的林徽因的诗《 那一晚》,陡然觉得和这歌词有点相似。今晚不加班,白马我就细细的读一下这首诗吧。

这首诗一共分为三节,二十二行。以“那一晚”开头的,全诗的前六句是诗的第一节,第七句到第十四句是第二节,第十五句到最后一句为第三节。这是一首诗人关于自己对少女时代的回忆和现在对青春往事的心灵独白。这首诗带着淡淡的感伤,清醒的理智,和丝丝的眷恋。当时它是诗人以“尺棰”为笔名,发表在1931年四月份第二期的《诗刊》上的。

这时的诗人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结婚。诗人写这首诗是对经年往事的一种回忆,恍如惊鸿一瞥,不堪回首。时年林徽因已经二十七岁,而当年与徐志摩在伦敦相识的时候,她才十五六岁。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各已成家。青春的涌动和往昔的未已之心,像被约束在银河里的繁星,我们只能仰望。才女林徽因也不例外。

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这个“那一晚”不单单是指两人相约的最后一晚,它还暗示了诗人从心灵里向心中的朋友说再见的那一刻。我的船与河心两个词语是一种暗喻。河心代表了心心相印的情感,我的船代表着自己一个人的情感。这个“推”字用得很有力量感。推出,在这里就是退出。当年徐志摩在伦敦认识诗人时他已经结婚,而诗人恰在豆蔻韶华。两人结下的情谊令彼此都非常的心动。徐志摩有离婚的想法,林徽因也明白自己的处境——这确实是违背世俗的。从林徽因处理这份情感上来看,她确实够理智够冷静,纵然是天大的喜欢,她也能慧剑斩情丝的。这第一节的第一句没有道明是谁或者是谁的力量这么大,把她的心推出本可以重叠的两颗心。了解了诗人的性情,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是她自己把她的船推出的。

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白马觉得,天的澄蓝代表着诗人的理智,而星星是诗人梦想的代名词。明白了这两个意象的指代,这一节的诗意就能明白了。

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人和人一生能有几次牵手呵!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还是亲情,等牵手走过的路溶入记忆,总觉是温馨的。牵手对于友情来说是纯真的,对爱情来说是浪漫的,对亲情来说是亲昵的。当时的林徽因,才十五六岁,正处在幻想与孤独的年轻少女时代,况且又在异国他乡,对友情的渴望和其他同龄女生一样的。而一旦一份表白来临的时候,又觉得很突然,很惊慌,很无措。当时她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就出现了诗句中的“迷惘”,“重愁”。可机敏的她隔天后把心事告诉了她老爸,最后父女俩便有了接下来诗句中所描写的那个决断。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这是一种决绝,诗人自己决定的,而另外一个人应该没有这么决绝。“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这一句的意思我们都能读懂,只是不附合现在的字句表达习惯,用现在的字句表达应该是:两人各认取各自生活的模样。

诗的第二节以四个“到如今”开始,语势从激烈逐渐舒缓,这中间的抒情像风雨渐渐变小而递减式的终归平静,到节尾最后一句“到如今我还想念你岸上的耕种: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读后令读者觉得诗人青春里吹气如兰的和婉气质蕴含在这字句里,尽管她在生命的海洋里远远望着徐志摩,如隔岸观花。她也对孩子们说过她对徐志摩的崇拜。这两句是在说她思念徐志摩写的诗篇。“岸上的耕种”是在比喻徐志摩在文学诗歌领域的创作成就。的确,徐志摩是新月派的领军者,才华出众,他在新诗的写作探索上对林徽因还是很有影响的。“红花儿黄花儿朵朵的生动。”是指徐志摩的那些诗歌。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承接上一节的“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如果说第一节第一句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那么第二节第一句和第一节第一句则是一种前后照应的关系。海面,指生活的海深;风涛,指生活里发生的事情,比如林徽因回国后她的父亲过世等等。细弱的桅杆,喻指诗人的心灵。

到如今太阳只在我背后徘徊,层层的阴影留守在我周围。这两句是把徐志摩当作心中的太阳,可见对徐的崇拜之深!阴影,是指生活里的琐事。林徽因成家后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在内理家照顾孩子,在外帮夫君梁思成成就建筑事业,虽然说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终究生活久了,有各种忧愁的。

到如今我还记着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这一句照应第一节诗中的“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当读起那决绝两行诗句时,我们应该至少猜得到眼泪,这是一个少女在忍痛割爱时的真情,放手之时的无耐。正说明了诗人是柔情似水的女子,并非冷漠如冰霜。白马还记得歌星郑智化在《星星点灯》中的一段词:“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曾经在满天的星光下做梦的少年,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远,却发誓要带着你远走

到海角天边。不负责任的誓言,年少轻狂的我,在黑暗中迷失才发现自己的脆弱。看着你哭红的眼睛,想着远离的家门。满天的星星请为我点盏希望的灯火……”这歌词写的是一个少年的迷惘,而这一节诗写的恰是少女的迷惘。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年不钟情呢?白茫茫的江边,是迷茫的少女眼中无助的内心中的天地。

那一天我希望要走到了顶层,蜜一般酿出那记忆的滋润。顶层以下是层层的阴影。只有站在最高层你才能摆脱周围阴影的困束,才能拥有蜜一样滋润甜美的记忆。只可惜林**也是受父亲指点找到自己的夫家,并未自主自己的大事,这也是不幸中的幸事吧。

那一天我要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西方神话里的丘比特之箭,是浪漫永恒爱情的象征。诗人与徐志摩都是受过西方教育的才人,自然理解这些含义。跨上羽翼之箭,想象丰富奇特,热烈大胆。这是诗人潜意识中对爱情的理想的行动与主动。可事实上诗人自从康桥一别后在情感上对徐志摩并未有什么真正的跨越。

那一天你要听到鸟般的歌唱,那便是我静候着你的赞赏。诗人是个女子,中国式的矜持是许多传统女子的一种天生修养或习惯。静候赞赏,这就是诗人的矜持啊。诗人将自己的心灵之歌比化成鸟儿清脆悦耳的歌唱,假如她真的唱了,徐志摩能感应不到吗?其实,这两句仍然是诗人的幻想与梦境。

诗的最后两句很重要,也很让人心颤抖:那一天你要看到零乱的花影,那便是我私闯入当年的边境!零乱的花影,是诗人如惊慌失措的小鹿似的心。当林徽因不忍看徐志摩原生家庭支离破碎时,当即决定不再涉入与徐志摩的感情世界,这是诗人的聪慧善良之举。凡事适可而止,进退有度,所以林大才女就在当年私闯入徐志摩的情感世界的边缘立定,望而却步。这体现了她的智。看到最后一句的末尾加上叹号了吗?正好说明了诗人那颗震擅的心在复杂纠结的状态里徘徊。这两句和诗的第一句“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是一样饱含着内心的哭泣的。

诗歌,是思想之歌。如果没有体验过一种生活,一种经历,一种感情,写出来的文字是没有血肉感,风骨感的。纵读林徽因这首诗,真的能感受到她那有一种切肤之痛的经历,这便是这首诗成功融入到读者内心的文字艺术。

读一首诗,其实便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相互交换,产生共鸣的过程。假如二者不能共鸣,没有感应,那要么是读者没经历过,要么是诗人没有把自身经历的体验表达好。而这首《那一晚》,诗人做到了。

亲爱的诗友,你读过林徽因这首《那一晚》吗?白马觉得这首诗写的很不错,和那首《你是人间四月天》一样动人。只是一篇喜感温馨些,一篇凄凉忧苦些。欢迎诗友们在评论区讨论留言给白马。另外白马在此录上一首和诗友的唱酬小诗来结束今天的诗文赏析吧。

《读林徽因的诗》

新月舒眉处,明眸四月林。

康桥徽未改,何必再究因。

一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子佳人,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徐志摩、林徽因这些人,其实在那个思想刚解放的时期,有不少女子的感情都非常传奇。就比如说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民国知名的女作家丁玲,她一生谈过四段感情,更是让自己的新欢旧爱住在一起,在当时的女性中独树一帜,不可谓不传奇。

丁玲的初恋名叫胡也频,两人是在一个社交场合认识的,当时的丁玲才20岁,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很快便走到了一起。若是生活一直这么过下去也是非常不错的,可惜很多事总会在意料之外。

两人的幸福日子没过多久,丁玲就认识了冯雪峰,当时丁想要学日语,碰巧自己的一个朋友认识北大学日语专业的冯雪峰,两人顺理成章地就这么认识了。

因为冯是个老实人,除了在专业有所长之外,平时显得比较木质朴,所以显得非常老气。刚开始丁玲是看不上他的,可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两人朝夕相处下还是相爱了。

但是因为丁玲当时有男朋友,所以两人的相爱并不那么讨喜。相反也让无数人并不看好这段感情。

在一般情况下,要不选择新欢要不选择旧爱,可丁玲是既舍不得胡也频又舍不得胡雪峰,她觉得自己对这二人都是爱的,一时之下完全没有办法做出舍取。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她竟然提出了让三个人住在一起的荒唐想法,而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男人竟然答应了这种要求。

三人用一种极其尴尬的状态还真的就在一起相处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可三人行必有电灯泡,时间一久矛盾也就多了,如果真的爱某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接受得了看见她与另一个人眉来眼去,互吐钟情呢?

所以在一段时间后,三人的关系终以冯雪峰无法忍受这样畸形的感情生活选择退出而告终。也是因为丁玲的这段三人行的经历,让大家对她的争议颇多,在冯雪峰离开她以后,丁玲终于明白爱应该一心一意一个人,也下定决心要和胡也频好好过日子。

丁玲的第三任男友叫冯达,当时胡也频已经去世了。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要采访丁玲,可惜丁玲不会英语,冯达便担任她的翻译,当时的丁珍心里非常脆弱,非常需要一点温暖和安慰。刚好这个时候冯达出现了,对她关怀备至,一点一点带她走出失去挚爱的阴霾。

丁玲会心动也是很正常的,不过两人之间也是好景不长,在一起不久后丁玲和冯达却被抓了起来,她还在监狱中生下了冯达的孩子。可让人奇怪的是,两人出狱之后没多久竟然莫名地分手了。

丁玲虽然这三段感情都以失败告终,但她依旧渴望爱情,最终在自己33岁的时候认识了陈明。对于这个阳光男孩,丁玲是非常喜欢的,她主动出击追求自己的爱情,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即便是外界不认可这段姐弟恋,却也不能否认,两人是非常幸福的,这也是丁玲人生最后的爱情。两人一起携手走过了四十多年,在这期间,只要外界有人说丁玲不好的,陈明都会勇敢地站出去澄清,处处维护自己的妻子。不得不说丁玲能遇到这样一个爱她的人,也真的是幸运的。

文/袁立聪 笔名:一个历史围观群众   历史专栏作者。即将在出版 《民国历史人物趣味杂谈》,多多关注

在如今这个年代,金钱充斥着人们的世界观。有人说,这个世界的爱情已经变质,人们的婚姻成为了讨价还价的买卖,成为了仕途晋升的捷径,成为了所谓发家致富的道路。但相信通过我为大家讲述的这个故事,你或许会重拾信心,你或许会惊叹这个世界竟然有如此冰清玉洁的爱情,纯度百分之百的爱情,爱的让你心痛,爱的让你流泪,爱的让你为二人遗憾。那么我要讲的是哪两位的爱情故事呢?就是民国有着最凄美的爱情之称的石评梅雨高君宇的爱情故事。让我继续以有趣的段子体为大家讲述吧。

才女配才子

如果您是北京人,相信您在陶然亭公园能看到高君宇的墓碑。墓碑上刻的字是: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高先生生前字提相片的几句话,的确如高先生所写,他的一生虽然仅有二十九个年头,但却过得轰轰烈烈,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生如闪电般闪耀,可惜却因为积劳成疾,不注意身体的修养,年仅二十九岁如彗星般匆匆走过这一遭。墓碑的字是石评梅的手写体,字字都含着石女士悲伤的心,石评梅曾说过这样一句很让人心痛的话,她说: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相信您看了如此悲伤的开头,肯定会想了解二人如何相识相爱,别急,让我细细道来。

相识于一场同乡会

1920年,此时的石评梅还是北平女子师范学校体育科的一名学生,她刚刚经历了一段失败的爱情。偶然她得知山西有老乡会,此时她出门在外也是思乡心切,就参加了这次老乡会。老乡会可以说是一场暖心会,人们都说着熟悉的家乡话,仿佛这里不是陌生的北平,而是家乡山西。每场聚会都有一个焦点,而今晚这场焦点绝对属于高君宇。他身穿着灰色长衫,慷慨激昂地发表着关于民主自由的演讲。磁性的声音,令众多女同学小鹿乱撞,而石评梅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高君宇与石评梅有一定渊源,因为高的老师就是石评梅的父亲,而且石评梅也经常听到父亲提到过高君宇,说他如何出色。所以在这场精彩的演讲结束后,石评梅并没有随人群散去,而是留下来与高君宇打招呼。高君宇见到老师的女儿,自然也是很高兴。高君宇很欣赏石评梅的诗,竟不知觉地就吟了石的一句诗句,这让石评梅很是开心,二人从诗句聊到理想,可以说是相见恨晚。丘比特之箭射穿了二人的心脏,二人的爱情故事朦胧地开始了。

如火的枫叶,如火的表白

1923年晚上,一封别致的信由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送到了有些倦意的石评梅手中。信封里装着白纸包着的一片精致的红枫叶。刚开始石评梅没有注意到里面的红叶,打开信封后,这篇精致的红枫叶飘落在地,当石评梅捡起来一看,发现这叶子上竟然还写着几行工整的小字:

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

天辛采自西山碧云寺十月二十四日

天辛就是高君宇,很诗意的表白不是么。红叶本身代表炙热的爱情,那么如此创意的表白是否被石评梅接受了呢?可惜石评梅并没有接受,而是淡淡的用笔在枫叶上写了这样一句冷冰冰的话:枯萎的花蓝不敢承受着鲜红的叶儿。很多文章都写过这段,不过很少有人能写清楚为什么石评梅会拒绝。

为何石评梅初次拒绝高君宇

首先石评梅此时经历过一段失败的爱情。曾经她刚入大学的时候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疤痕,她曾深爱的吴念秋,也就是她的学长竟然是有妇之夫,这让第一次恋爱的石评梅很是伤心。第一次的爱情如此伤感,让她对下一段恋情充满了恐惧。

高君宇呢,自身的情况是他在乡下也有包办婚姻的束缚,而且他加入革命党也是当时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未来的对象或者恋人有婚姻的束缚和事业的危险,你会仅仅为了一腔热血就接受这段爱恋吗?所以这么一想,第一次的拒绝也是情有可原的。

迟到的接受,凄美而伤感

石评梅曾经在她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不管黄昏,不论夜深,醉卧在你墓碑旁,任霜露侵凌吧!我再不醒。 看得出,石已经接受了高,只是为时已晚。还记得第一次那封红叶情书么,当高君宇接到石评梅冰冷回信的时候,他很伤感。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与乡下的妻子解除了那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相信这是对男女双方的解脱。既然没有恋爱,为何要因父母的约定而坚守呢。所以在高解除了这段婚姻。高君宇的身体很差,他没有等到石评梅正式接受他的爱恋,但他一直不断地厮守这这段恋情,其实石评梅虽然没正式接受,但高君宇却早就成为了她心中离不开的那个人。可惜高君宇的超负荷工作让他本来就得过肺结核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阑尾炎的病痛折磨着他,但他太忙了,竟然靠着止疼片硬是撑着自己如纸片脆弱的身躯,最后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年仅二十九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死的时候他的眼睛看着门口,或许他还期待着明天石评梅探望他。

高死后,石评梅遵照高的遗嘱将其葬在了他们经常幽会的陶然亭。石评梅很悲伤,我们从她的很多作品就可以看出,她经常来到陶然亭在高的墓边久久不离去。三年以后,悲痛欲绝的石评梅因患脑膜炎年仅26岁就离开了尘世,随高君宇而去。似乎印证了石在生前写的一段话: 生前未能相依共生,愿死后得并葬荒丘。

石评梅如愿了,死后合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墓碑上刻着“春风青冢”。

民国的作家有很多,但情感作家有名的就是张爱玲,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胡适等,其中张爱玲是佼佼者,代表作有巜倾城之恋》,《半生缘》,《金锁记》,也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和**,还有被称为情圣的徐志摩,巜再别康桥》,传诵至今。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去世,享年98岁。在葬礼上,蒋英用脸轻轻贴着沉睡爱人的脸颊,依依不舍。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同窗好友,二人早年共同在杭州求是学堂求学,这所学堂正是如今浙江大学的前身。此后,他们共赴日本留学,钱均夫主修教育,蒋百里学习军事,回国后二人又都在北京居住。因此,钱、蒋两家关系非常密切,经常往来,钱学森与蒋英更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923年某次聚会中,钱均夫夫妻二人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蒋百里不解,询问缘由。原来,钱家夫妇仅有1个儿子,没有女儿,但是蒋家有5个女儿,钱家便有了请蒋家过继1个女儿的想法。

两家关系甚好,钱夫人向蒋夫人提出想法时,更是没有拒绝,就说让钱夫人在5个女儿任意挑选一个,钱夫人说“我要老三”。而蒋英正是钱夫人看中的三女儿,蒋英聪明好学,能歌善舞,乖巧可爱,深得钱家夫妇喜爱。

蒋百里对5个女儿都疼爱有加,他平日里更将钱家夫妇对于蒋英的关爱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念在两家是世交,蒋百里知道三女儿即便到了钱家,也一定不会受委屈,能享受到同等甚至更多的爱护。于是,蒋百里夫妇二人同意过继三女儿蒋英给钱均夫夫妇。

过继仪式十分正式,钱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蒋英的名字也改为“蒋学英”。从此,蒋英与奶妈一同住进了钱家。这一年,钱学森13岁,蒋英5岁。

不过作为独子的钱学森,一开始可不懂得如何照顾妹妹,他的好多“好玩意儿”,比如口琴、玩具啊,都不会带着妹妹玩。所以,蒋英不喜欢这个“哥哥”,在钱家待了几个月,就嚷嚷着要回家。

蒋百里心疼,便将女儿接了回去。钱家夫妻甚是不舍,于是钱家夫人半开玩笑说到,小蒋英现在是自己的干女儿,将来可要娶来当儿媳妇。蒋百里一方面对要回女儿的事情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十分喜欢钱学森,于是钱、蒋二人就这么定了“娃娃亲”。

1929年夏天,钱学森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铁路专业,他十分好学,成天泡在图书馆中。1932年1月28日,日本袭击上海,飞机投下炸弹令上海陷入火海。21岁的钱学森眼看祖国被他国如此欺凌,心中燃起雄雄斗志。如果中国研制出属于自己的战斗机,也许祖国就不会遭遇如此劫难。这个想法也为他后来前往美国学习航空理论埋下伏笔。

1935年8月,24岁的钱学森考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前往美国留学。前往美国前,钱学森来到蒋家告别。蒋百里唤着蒋英,“干哥哥来了,下楼来,弹琴给他听”。

那时的蒋英已经16岁,出落得端庄美丽、楚楚动人。钱学森也成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随后,钱学森前往美国读书,蒋英前往德国学习声乐。留学期间,他们一度失去了联系。

1946年,蒋英28岁,结束了留学生涯回到上海,那时钱学森已经是麻省理工最年轻的教授。1947年,钱学森回国探亲,他已经12年没有回来了。就在这年,钱学森与蒋英阔别数年再次相遇,这一次,他们再也有错过。

1947年5月31日,蒋英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自己第一场个人演唱会,演出大获成功,蒋英也因此成名。坐在台下的钱学森被蒋英优美的歌声深深吸引,台上这位优雅明媚的歌唱家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在家中哭鼻子的小妹妹了。

此后,钱学森经常借故到蒋英家中玩,时隔多年加之婚姻自由,家中已经没人再提及当年的“娃娃亲”了。但钱学森心中对于蒋英的感情却慢慢发生着变化。

毫无察觉的蒋英甚至给36岁的钱学森张罗起相亲的事,蒋英请了两位年轻女士与钱学森在餐厅吃晚饭,一位坐在他左边,一位坐在他右边。其中一位富家女,家中有诸多收藏,以共赏名画为由,邀请钱学森前往家中坐客,钱学森却婉拒了。

蒋英后来回忆,吃饭时就发现钱学森的眼睛不朝左看,也不朝右看,总是看着自己,她就觉得很奇怪。那时的钱学森怎么还顾得上其他女孩,喜欢一个人眼神是藏不住的。

相亲会不久,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一场演讲,他发现蒋英也是听众之一,兴奋不已。演讲结束后,他主动要求送蒋英回家,直到蒋家门口,钱学森终于鼓足勇气表白。平日里几分木讷的理工男,此刻深情又直接地对蒋英说“你跟我去美国,好吧?”

蒋英明白了钱学森的心意,但是并没有直接答应他。蒋英对钱学森表示,自己刚回国不久,国内还有很多事情,咱们还是先通通信吧。没想到,钱学森却不同意,直说“不行,现在就走”。钱学森的表白,就是这么直接,有这么深情。认定了你,那就是你,也只有你。蒋英也终于被钱学森的真诚打动了。

1947年9月,上海和平饭店,钱学森、蒋英在此举行婚礼。才子佳人、郎才女貌,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喜结连理,一时在上海传为佳话。此后,蒋英随丈夫钱学森来到美国波士顿,开始新生活。

来到波士顿的第一天,蒋英却过得有些“诧异”。吃完早饭,钱学森起身去工作,离开前对蒋英说,自己晚上下班再回来,你自己慢慢适应这里。蒋英没想到,美国新婚生活的第一天,怎么如此“出乎意料”。

多年学习艺术,加之自小成长环境优越,蒋英内心一定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充满诸多浪漫期待。然而,理工男钱学森似乎并不懂如何经营感情,或者说如何讨女孩子欢心。

下班回来,甚至还和蒋英道“你好”,蒋英不会准备晚饭,两人就到家门口的快餐店吃了一餐。回到家中,钱学森沏了杯茶,对蒋英说了句“回见”,自己就关上书房房门,独自看书了。

本该享受蜜月的小夫妻,居然如此“客套”,你好、我好,还回见。蒋英这才明白,自己的中丈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所有的热情和专注都放在了科研上,为了有朝一日学成回国,完成当年的强国梦。钱学森不是不爱妻子,而是他还不懂得如何调剂生活,增加生活趣味,毕竟多年的科研生活,让他早习惯与书为伴。

生性活泼、聪明机灵的蒋英开始了“改造”之路,她在家中与钱学森举办小型音乐会,钱学森也开始学着在科研之余与蒋英一起探讨音乐话题,甚至还会用英语开些玩笑。

钱学森的生活慢慢变得丰富充实,更加轻松愉快,甚至还慢慢学会做饭,烧得一手好菜。蒋英时常在朋友面前说到,自己在家中只是帮手,钱学森才是厨师。钱学森也曾提及,每当自己遇到难题无法攻克时,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令他豁然开朗,有所启示。钱学森在与蒋英的生活中,一改往日木讷的状态,变得风趣幽默,充满情调。爱情的甜蜜,也让钱学森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他提出的核火箭概念震惊学界。

只不过,这样轻松甜蜜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收到教授曹日昌来信,信中钱学森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召唤,他内心无比激动,埋藏许久的报效故国的梦想再次被点燃。夫妻二人决定,等蒋英腹中的第二个孩子降生后,就立刻回国。

然后,事情进展却并不顺利。1950年,钱学森作为世界公认的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被美国怀疑为***地下组织成员,吊销了他从事机密研究工作的安全执照。

1950年6月,钱学森决定告别回国,向自己的上司,时任美国海军次长的金贝尔辞行。没想到,钱学森刚走出金贝尔办公室,金贝尔就联系了美国移民局,称钱学森了解美国导弹工程核心机密,决不能让钱学森离开美国。金贝尔讲道,“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绝不能放他回中国”。

当钱学森回到自己家中时,发现自己收拾好的8只大木箱被海关扣留。那一刻,钱学森与蒋英感觉事态不妙,钱学森对蒋英说,我走不了了,他们不让我走。

不出所料,1950年9月,美国联邦调查局包围钱学森住宅,随后将其关在洛杉矶以南的一座监狱。钱学森在那里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折磨,白天无休止地询问,晚上每隔15分钟查看,用强光刺激他的眼睛,不准他睡觉。

蒋英在钱学森被关押的第12天,曾看望丈夫,当时钱学森脸色惨白,十分憔悴。当接钱学森回家时,他一言不发,只知道点头。持续多天的折磨,已经让科学家身心备受摧残。

此后,美国移民局规定,钱学森必须每个月报到一次,并且随时接受传讯,钱学森一家只能在洛杉矶市内生活,不得擅自离开。联邦局特工更是经常出没钱学森住宅附近,监听他的电话、监视他的信件、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钱学森一家人无异于被美国“软禁”,失去自由,并且经常提心吊胆。蒋英担心请保姆不安全,搁置歌唱事业,一人扛起照顾丈夫、孩子的重担。同时,她还在浴室里放置一张桌子,让钱学森躲避监视专心研究。就这样,钱学森完成了40万字《工程控制论》,成为影响学界的重要著作。

昏暗艰难的岁月里,钱学森、蒋英从没有一刻放弃回国的梦想。从海关拿回8只木箱后,钱学森始终没有打开,他认为这样就可以找到机会随时离开。

1955年的某天,在钱学森被监控5年之后,夫妻二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这天,一个中国餐厅伙计将菜送到钱学森家中,蒋英在菜篮子中发现一张废弃的中国画报。画报中,一张照片引起了蒋英注意。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钱均夫的老师,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钱学森立刻给陈叔通写信,叙述了自己在美国种种遭遇。但是如何摆脱美国联邦局探员的眼线,将信件安全寄出呢,夫妻二人心生一计。

蒋英的妹妹当时侨居在比利时,将信件先寄到比利时,应该不会引起太多注意。为了安全,钱学森将信誊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纸上,并且贴上了一块剪报。

这块剪报是1953年3月6日纽约时的一份特别报道。报道中说,“钱学森作为加州理工学院著名的火箭专家,3月5日在洛杉矶被驱逐回中国,但同时又不许他离开美国,因为他的离去,不利于美国最高利益。”钱学森希望这份剪报能够向祖国传达出自己在美国的处境。

然后,钱学森将这封特殊的求助信放到了一个普通信封中,夫妻二人来到商场。钱学森假装在门口等待太太逛街,吸引特工注意。蒋英则前往商场,隐秘地将信件投入邮筒,把信件寄到了比利时。

幸运的是,这份求助信最终漂洋过来如愿抵达从陈叔通手中,周恩来总理立即得知了钱学森、蒋英一家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

此时,中美两国正在日内瓦就两国侨民交换问题进行具体商谈。美国人狡辩,称没有证据表明在美国的中国人想要回国。钱学森的信件则在那一刻成为了最有力的证据,直接拆穿美国人狡黠嘴脸。

1955年夏天,美国同意以中国释放11名美国战俘为条件,换钱学森回国。9月17日,钱学森终于带着妻子蒋英,与一双儿女踏上回国旅程。10月8日,经过一个月的海上航行,钱学森一家安全回到祖国。

钱学森晚年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回国后不久,他被邀请到东北看一看。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会见了钱学森。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那会儿正憋着美国一肚子气,干脆回答“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吗”。

此后,钱学森全身心投入国家机密工作之中,他的行程对家人、媒体都是保密的。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0月27日,首次导弹与原子弹结合成功发射。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但当时,蒋英并不知道这一切与丈夫钱学森有着密切关系。蒋英晚年回忆,钱学森从研究导弹开始到最后,从来没有与蒋英谈过一句。钱学森经常出差好几个月,蒋英只知道钱学森不在北京,不知道他在中国哪座城市,从事什么项目的研究工作。

蒋英后来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一干就是40多年。她默默在背后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也在努力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她将多年学习的西洋唱法教授给学生,学生们纷纷在国际音乐舞台取得骄人成绩,其中包括享誉世界的歌唱家张亚伦、祝爱兰等。

1991年10月16日,钱学森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奖感言中,钱学森深 情感 谢了妻子蒋英对自己几十年的默默支持。直到晚年,他们依然恩爱如初,相濡以沫。

2009年,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2年,蒋英离世,享年92岁。儿时,钱蒋两家某次聚会上,钱学森与蒋英曾经共唱一首民国学堂歌曲《燕双飞》。歌词“此生愿双双飞痴心永不悔”,简直是他们二人一生旷世情缘的真实写照。

风雨同舟62载,夫妻二人历经荣辱,功勋卓越,谱写爱情神话,铸就一世传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950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5
下一篇2024-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