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白话诗集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白话诗集是什么?,第1张

 1920年3月﹐胡适的《尝试集》出版﹐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认为古今文学革命运动总是从文体的大解放入手﹐因此提出:“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谈新诗》)。他作为倡导以白话写诗的第一人﹐主张新诗的文体是自由的和不拘格律的观点﹐对新诗的创立有积极意义﹐并直接导致了“五四”新诗最初的自由诗派的形成。当时以《新青年》为基本阵地的最早一批新诗尝试者﹐除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外﹐尚有陈独秀﹑鲁迅﹑周作人﹑李大钊等人。他们致力于创立自由体的白话诗。其中标志著完全摆脱了旧诗词影响而卓然自立的﹐当推周作人的《小河》。这首诗以明白恬淡的口语构成隐喻﹐暗示着因违逆自然规律而导致的悲剧性冲突﹐抒写了个性解放的思想和要求。

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诗话集《尹才干诗话》(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年12月第1版)

诗话,是一种论诗之体。诗话概念上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故事;广义的诗话,是指中国诗歌鉴赏、诗歌批评的主要著作形式。这种诗话体式,是中国诗歌繁荣发展的产物。肇始于百代诗话之祖——钟嵘《诗品》,成于欧阳修《六一诗话》。(参见蔡镇楚《中国诗话史》《比较诗话学》等著作)写诗话之风,宋朝最盛,著作总数约有 170余种 。明清两代次之。最著名的有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和清朝袁枚的《随园诗话》等著作。这些著作,都是用文言语写的,探讨的都是古诗词,属于“前诗话时代”之作。

《尹才干诗话》是广安市武胜县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尹才干探索诗歌理论的成果集,用现代白话文书写,围绕新诗进行探讨。书中的一些观点彰显了他独特的、超前的诗学见解,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诗话”“后诗话时代的开篇之作”,2016年12月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诗论”“诗评”“诗说”“诗序”四辑,内容丰富,视野超前,语言生动,可读性强。书中既有对诗歌思想与艺术宏观的理论探讨,也有对诗人个案的微观研究;既有对诗歌技巧的生动阐释,又有对诗歌理论的理性提升;开创性地提出了“关于图像诗”“关于现代诗歌的评价标准”“立根派宣言”“立根诗歌公约”等系列理论。此外,本书还对中国图像诗歌的发展根基、历程、现状、趋势做了独特性研究,对中国“新韵体诗歌(新格律体诗歌、新自由体诗歌)”做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具有理性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作家、诗人、评论家龚奎林、蒋德均、甘欣雨、甘建华、范良伟、陆燕、李良辉、天马长嘶、陈宇、毛西伦、郑才举等纷纷撰文予以评介。(雄风)

尹才干简介

尹才干,1962年出生于武胜县高石乡,当代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现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副会长、四川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四川作协会员、四川评协会员、四川音协会员。

1978年开始图像诗歌创作,1979年倡导十六行诗,1985年创立“文趣学”,2000年提出“汉语图像诗”理论。被学界誉为“文趣学创始人”“才干体打油诗创始人”“大陆当代图像诗创作的重要推动者与领导者”“开大陆当代图像诗创作之风气者”“中国当代图像诗歌第一人”“21世纪中国图像诗(形体诗)代言人”“当代新打油诗八大家”“中国十六行诗倡导者”等。

出版《文趣》《用多情的目光打水》《尹才干图像诗选读》《尹才干打油诗集合》《尹才干诗话》等著作11部。《走不出逝去的心境》《酒之歌》《法国造香水》《童年》《怀孕的春》《三峡幺妹》《农民爸爸》《关于现代诗歌的评价标准》等10余篇(首)作品被选入普通高等学校教材,10余篇(首)作品被选作中、小学试用教材。《十六行诗写作示范(16首)》被列为公务员学习资料。诗文21首被编成中文系本科教材《尹才干诗文解读》(龚奎林教授著),供选用。

2014年,创作的图像诗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内容。创作概况编入《中国新格律诗探索史略》《现代格律诗发展史》等中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学史《图像诗的翻译与传播》(英文版)。

简答;

胡适《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其中的《蝴蝶》一诗被认为可能是最早的白话诗。那么中国现代第一首新诗作者当是胡适先生。

拓展: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954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1
下一篇2024-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