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森右手上有哪些纹身?

艾弗森右手上有哪些纹身?,第1张

忠:艾弗森的右侧脖子有着“RA

Boogia”字样,下方有一个醒目的“忠”字样。

“RA

Boogia”指的是艾弗森与世长辞的好朋友Rasgaan

Langford,将其名字纹在身上的目的在于纪念;而“忠”则代表忠诚,对人生,对自己,对家庭朋友以及篮球的赤胆忠诚。

军装骷髅:艾弗森手臂上有一个带着绿色军盔的骷髅形象,下方纹有字样“Soldier”(战士),这是来源于艾弗森的信条:“我的生命就像一场战斗,而我就是战士。

蜘蛛网:艾弗森右手手背纹有蜘蛛网的图案,在左手一侧还纹有“Money

Bagz”字样。

妻子:最不显眼的地方却蕴含着最深的情谊,艾弗森左手无名指末节有着“TI”字样,艾弗森的妻子名字叫Tawanna

Iverson,不言而喻,爱情的暗示出现在应该带结婚戒指的无名指,艾弗森对妻子的爱体现无疑。

真我:艾弗森肩膀部位有着“Hold

My

Own”字样,三个单词呈现三层阶梯状上下排列,其含义为“坚持真我”,艾弗森本性的特殊表白,他也将其贯穿在生命的每一个环节。

强壮:艾弗森身上唯一的梵文纹身就是“强壮”,纹在手臂上,代表力量与无坚不摧的顽强斗志。

Tiaura与Deuce:Tiaura与Deuce是艾弗森一双儿女的名字,铭刻在身上的意思自然是父爱。

CT:也就是Cru

Thik,这是艾弗森身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纹身。

强者生存:赫赫有名的格言“Only

The

Strong

Survive”字样环绕着一个古色古香的十字架,“Only

The”字样在十字架中间,而“Survive”字样则在十字架下方,其含义为“强者生存”这是艾弗森之所以强大的精神源泉,也是其艰辛道路步入成功的真实写照。

答案:众所周知艾弗森的外号叫“答案”,这个仅指他可以在球场上完成任何挑战,也是对艾弗森能力的肯定。“Answer”下方,就是赫赫有名的牛头犬像,牛头犬的凶猛闻名天下,也是艾弗森大学的象征。

世界名著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57ta 

 世界名著推荐有:《西游记》《世界长篇名著》等。

  接吻是一种古老而风行的示爱方式,也是一种甜蜜的享受。每年的7月6日这一天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举行各种接吻比赛,成为一道温馨的风景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接吻日的介绍,欢迎阅读!

7月6日国际接吻日介绍 世界接吻日为每年的7月6日。又名“国际亲吻节”(International Kissing Day)。这个节日首先由英国人发起,二十年前得到联合国的批准。

 接吻的历史始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古人们在膜拜众神时都要亲吻他们。古罗马时期,不仅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接吻,还要与商人和路人接吻,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欢迎。中世纪这种见面礼不仅要受到人际关系的约束,还要受到社会阶层的约束。社会地位越低,亲吻距离脸部就越远。对于与自己地位相等的人吻嘴唇,比自己地位高一等的人要吻手,再者则要吻其膝盖,对于自己在其面前微不足道的人(首先是指神职人员)要吻其脚背,甚至他脚边的土地。在意大利,男人一定要娶当众亲吻的姑娘为妻。

国际接吻日关于接吻的来源

 关于接吻的来源,认可度较高的是“喂食说”。在早期人类社会,母亲用嘴嚼碎食物,然后口对口送进婴儿口中。如果此说成立,那人类的接吻便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典范。

 也有人认为,亲吻与古人互相摩擦鼻子的习惯有关。蒙古人、爱斯基摩人等人有相互擦鼻的风俗,与一些动物的互嗅一致。这也难怪如今,总有好奇者会问“接吻时鼻子会碰到吗”或者“接吻时碰到鼻子怎么办”

 也有将接吻来源解释为嫉妒说的。据说心胸狭窄的上古时代男人出去狩猎,总担心妻子会与他人饮酒作乐。于是一回家,首先便把舌头伸进妻子口中,探查有没有酒及其他可疑食物的味道。

 意大利另有一个说法,说是首先发明了酒的意大利人,因为稀少,只能男主人喝,妇女严禁饮酒。所以男人外出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闻闻娇妻的嘴唇:她偷喝了吗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为接吻了。

国际接吻日关于人类“初吻”的诞生

 毫不客气滴说,虽然如今接吻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而东方人却并不习惯于公开接吻。当东方人大吻特吻的时候,西方人可能还在摩鼻子:向左摩摩,前面有敌人;向右摩摩,前面有猎物。

 中国出土的汉画像石上的男女接吻图便是佐证。男女跪坐于地无论是搂抱接吻还是托领接吻,都证明了汉代房中术盛行的情况下,古人接吻礼俗早已有之。

 最早的接吻记载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印度用梵文写成的《吠陀经》中,描述了人们见面时的一种习惯和礼节:互相摩擦和按压鼻子。

 直到今天,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还保持着这种鼻对鼻的“接吻”礼仪。

 公元6世纪,印度《箴言集》对接吻作了全面的描述。把恋人之间的接吻分门别类,而且描述了如果接吻,受吻者应当怎样作出回应。

 接吻通过印度传播到欧洲大众是通过罗马人而实现的。那些精力充沛而情欲过剩的古罗马人,专门创造了不同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的接吻。

 从这以后,接吻很快成为以欧洲人为正宗了。

国际接吻日关于唐朝趣闻

 在唐代,接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男女示爱方式。有无名氏诗云“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个也销魂。”意思是说,接吻又不是真正的洞房,不必担心怀孕,尽情享受那销魂的感觉吧。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吻一下嘛,反正又不会怀孕。

 西方人在膜拜众神时都要亲吻他们。到古罗马时期,人们不仅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接吻,还要与商人和路人接吻,以示欢迎。

 到中世纪晚期,天主教认为接吻有伤风化。于是颁发法令,认可夫妻之间的接吻。男女私通的接吻那是不可饶怨的死罪。不过,为了欢愉而接吻,是可以饶怨的轻罪。

 到了现代,亲吻在西方成为一种常见的表达爱意的方式。在彼此熟识的两个人之间,相互亲吻是一种见面say hello或者说say byebye的方式,相当于我们的握手。

 国际接吻日首先由英国人发起,1991年得到联合国的承认,至今已有二十四年。

 这个节日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每年7月6日,许多城市会举行各种接吻比赛,成为一道甜蜜的风景线。

  国际接吻日关于接吻的礼俗

 接吻的历史始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古人们在膜拜众神时都要亲吻他们。古罗马时期,不仅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接吻,还要与商人和路人接吻,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欢迎。中世纪这种见面礼不仅要受到人际关系的约束,还要受到社会阶层的约束。社会地位越低,亲吻距离脸部就越远。对于与自己地位相等的人吻嘴唇,比自己地位高一等的人要吻手,再者则要吻其膝盖,对于自己在其面前微不足道的人(首先是指神职人员)要吻其脚背,甚至他脚边的土地。在意大利,男人一定要娶当众亲吻的姑娘为妻。

 在英国,每年的7月6日为国际接吻日。最近这个节日被世界各地所接受,于是7月6日成为了国际接吻日,又名世界接吻日。

 许多人常常忘记亲吻带来的简单的乐趣,于是国际接吻日应运而生了。接吻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体验,是亲密的体现哦。

国际接吻日——吻是爱之表达

 “吻”是美好的,是表示爱和情感的最重要的行为之一。至爱亲朋可以用吻来表达一种广义的爱,而情侣则以吻来表达热烈的情爱,西方社交场合中出现吻,但那只是如同东方人的握手和作揖一样,只是打个招呼。每一个接吻都是一封译成文字的信:有的有礼貌、不热烈,有风度地轻轻接触一下;有的十分友好、亲人般地亲几口,并紧紧拥抱,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有学生时代荒唐但永记心头的初吻,有精心策划、意义深奥的感情游戏,也有浓浓的、化解不开的情感在里面。

 “吻”是行动,如果你的心中带着浓浓的爱,你不表达,他(她)怎么会知道呢适当时机给对方一个深情的“吻”,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表白呢,一个吻,胜过千言万语。古罗马诗人说:接吻是夏季开满鲜花的草场;莎士比亚说:接吻是爱的封印。不要吝啬你的这一举动,用你的行动来表达心中的爱吧!

国际接吻日——高难度接吻

 接吻,是一种古老而风行的示爱方式,也是一种甜蜜的享受,世界上不同民族都乐于接受它。接吻能给人一种爱情的美感,情人之间只有开始接吻才能真正体会爱情的甜蜜滋味。现代心理学告诉人们, 93%的女子都盼望情人吻她,而男性也喜欢去吻自己所钟爱的女子,因而接吻是男女之间共同的需求和愿望。接吻还伴随着炽热真挚的爱情和喜悦的心理情感体验,它有助于产生和谐愉快等积极情绪。

接吻相关 文章 :

1 《接吻》作品欣赏

2 情人节接吻有什么好处

3 kiss的过去式和用法例句

4 盘点那些吻戏最多的偶像剧(图)

5 男女完美接吻的方法 女生接吻小窍门

6 男人和女人爱情故事

不是。

七朵莲花歌曲不是表白歌。《七朵莲花》来表达自己对和谐、和平、吉祥的祈祷。它的创作背景是:汶川地震前二十天左右,突然有一天,火风想起了梵文里面有一句祈祷天地之间的和谐、和平、吉祥的话语,于是创作了这首《七朵莲花》来表达自己对和谐、和平、吉祥的祈祷。歌曲写成之后,毕晓迪和张勤一起为这首歌编曲。歌曲录完音之后的第三天,汶川地震了。火风得知消息非常难受,于是希望通过《七朵莲花》这首歌曲呼唤人们能够爱护我们的土地,爱护我们的天空,大家都能够吉祥,都能够快乐,都能够像兄弟之间一样友好相处。因为歌曲本身表达的那种和平与爱的博大情怀,这首歌当年在各地的赈灾义演上都曾经广为传唱。

1、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过分龙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有的还要烤香猪。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团,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实累累,祈望五谷丰登。

2、布依族,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赶场或外出劳动的机会,聚集在一起对歌,女的看中男的 就把自己事先精心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如男的同意,即相约到会场不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倾吐爱情。

3、藏族,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届时家家都要制作大量的酸奶食用,后来又增加了演藏戏的内容。雪顿节很多人都要提酥油筒、茶壶、保温瓶,带上食品到风景优美的地方饮茶喝酒。

4、僳僳族,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和刀竿节。

5、壮族,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

  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张卫健 饰 孙悟空 梁汉文 饰 唐 僧 葛民辉 饰 猪八戒 李灿森 饰 沙 僧 许志安 饰 白龙马 林志颖 饰 哪 吒 蔡卓妍(阿SA)饰 紫兰仙子 钟欣桐(阿娇)饰 紫薇仙子 郑秀文 饰 观 音 杨恭如 饰 白骨精 徐怀钰 饰 红孩儿 恬 妞 饰 皇母娘娘 苏永康 饰 东海龙王 袁咏仪 饰 九天玄女 萧 蔷 饰 铁扇公主 饭岛爱 饰 黑蜘蛛精 孙佳君 饰 白蜘蛛精 曾志伟 饰 菩提老祖 袁洁莹 饰 蛇 妖 张 茜 饰 素 素 吕颂贤 饰 二郎神 黄一飞 饰 牛魔王 谢霆锋 饰 钟 馗 罗家英 饰 太白金星 梁家仁 饰 李 靖 高 雄 饰 唐太宗 胡 静 饰 女儿国国王 徐熙媛(大S)饰 雪魄大仙 李珊珊 饰 七宝罗伞 第1集 孙悟空自石头爆出后,救了猴子爆缸爷孙一命,又打败猴王,成为花果山的新猴王。时光飞逝,缸已垂垂老矣,空为了让众猴能长生不老,决定到中土找寻神仙学法。孙喜孜孜到三星观求教长生不老术,不果,是夜巧遇一白衣老伯。老伯给他令牌,推荐他入三星观,空大喜。原来老伯就是三星观始创人菩提老祖。空学成后返回花果山,众猴子猴孙竟不知眼前人就是猴王,幸缸出现点醒众猴。黑、白无常来勾空的魂,空往找钟馗问个明白,更与馗大打出手。 第2集 空仗义救了馗,二人把酒聊天。馗坦言空已符合了两个条件,可免一死,二人顿成朋友。空将虱子吹到牛魔王身上,二人不打不相识,且结拜成义兄弟。牛怂恿空去向东海龙宫抢宝物定海神针做武器。空到龙宫,发现龙王非常寂寞兼可怜,强拉他飞上天上观看大地。李靖见夫人怀孕三年还生不出来,视胎儿为妖孽欲消灭他,可惜阴差阳错下反令胎儿生下来,靖为他取名哪咤。咤往东海取水时遇到龙王三太子,还将三太子的龙筋抽出,事后将龙筋熬汤给靖喝,靖怒极。牛与众妖精偷窥妖精界第一美女出浴,骇然发现她是白骨精。 第3集 骨细诉被师傅下咒的原因,空变成白骨精逗她开心,更毅然吻她为她解咒,骨芳心暗许。太白金星请众仙请缨落凡间试探空的虚实,紫薇仙子自荐却被拒,欲偷偷落凡间又被镇守南天门的天蓬元帅阻止,对蓬怀恨在心。二郎神奉玉皇大帝之命捉拿咤,咤母为救咤自刎,咤悲痛地削骨还父,削肉还母。太乙真人愿施法助咤重新,条件是不要再憎恨靖。薇使计令蓬在意乱情迷下欲对嫦娥不轨,玉帝贬蓬下凡间经历千世情劫。薇感愧疚,偷改投胎册,却误令蓬投胎当一头猪。太乙利用莲藕为咤重生,且试探他是否遵守不记恨靖的诺言。 第4集 咤往找靖为母报仇,靖以玲珑塔收服他。靖父子奉玉帝命返天庭,加入天兵天将行列。二奉命到花果山向空招安,封他为弼马温,空大喜。空见武曲星恃势欺人,将他的马变成斑点马,吓坏手下小弼。薇看咤比武,被咤俊俏样貌吸引。天庭最美的紫兰仙子向薇透露几百年来都梦到同一个人,薇取笑她春心动。兰被空打肿双眼仍笑眯眯,空愕然,原来空就是她的梦中人。兰请教空向心仪男子示爱方法,空教她以歌寄情。空向武请假落凡间探望猴子猴孙,武说若他打败擂台上的对手即批准他放假。空在擂台上始知对手是咤,错愕。 第5集 兰与薇分别为空和咤打气,弼顿成为磨心。空知道武却阻挠咤成功位列仙班,故意被打败,咤感激。空劝咤与靖和解,又与他一起打烂玲珑宝塔。骨到天庭找空,被天兵拒于南天门外,兰更声称与空相好,叫骨死心,骨醋意大发与她大打出手,不敌。空见一自称王大娘的妇人在打侧身翻,取笑她像打侧狗翻,又指她肥胖,王拜空为师。兰向周公借来鸳鸯圆梦枕,在空的梦中示爱。翌日兰追问空的梦境,空避而不答。空终发现自己官阶低微,气得嚷着返回花果山,王劝他参加皇母杯赛马大赛,冠军可得到一个愿望。 第6集 王推荐空以「乌龟快」出赛,空为了替「乌龟快」进补,与咤变身成蝴蝶到蟠桃园。比赛时,皇母不顾仪态替悟空打气,玉帝侧目。结果悟空的「乌龟快」胜出,领奖时惊悉王就是母。母赐空「齐天大圣」之名,此时仙女来报指蟠桃全被偷光了,母震怒。空承担所有罪行,帝罚他亲自栽种五千多棵蟠桃树,薇不满空连累哪受罚,又要每天陪母到蟠桃园看他。空看见蟠桃树茁壮成长,心感欣慰。弼突然来报指所有蟠桃树被人挖了出来,错愕。帝埋怨母不应为空求情,指空野性难驯,母却为他辩护,又借赏花为名离开。帝见薇鬼鬼祟祟,质问她,薇大惊。 第7集 帝得悉皇母借口听曲去找空,怒召见空,责他疏于职守,又责母偏袒空理应受罚,空一听到他要罚母,要挟会用蟠桃对付他。帝震怒,罚空终生监禁,空却返回花果山。郎带着十万天兵天将来捉空,空说一人做事一人当。武趁二人打得难分难解时,围剿花果山。空返水濂洞只见满目疮痍,悲愤交集。帝要罚空,兰向母求情,母竟说他罪有应得。太上老君提议用百宝丹炉来烧他,帝答允。哪咤欲利用元神往救空,托弼替他看守肉身。哪的元神一入丹房即被收入冰魄葫芦内,且法力尽失。薇得悉担心不已。 第8集 太白与薇求老君放过哪咤,老君不肯,薇元神出窍进入葫芦,要与哪生死与共。空在丹炉内烧不死,还练成金睛火眼,打烂丹炉后大闹天庭。兰被困洞内面壁思过,空欲救她,不果。空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思过五百年。金山寺的僧人捡到一名婴儿,主持替他改名玄奘。奘天生异禀,令主持啧啧称奇。空大叫无聊时太白突然出现,更带来香蕉给他吃。太白细诉母对他的疼锡及传递兰的口讯,空感动。母的凤凰金钗突然成精飞走,佛与观音指将有一次劫难。唐太宗被兄弟的鬼魂缠绕,玄谷子指欲解决,必须派人到西天雷音寺取大乘佛经。 第9集 观到五指山找空,说给他一个自救的机会,就是跟高僧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空答应。奘不顾生死救宗,恶魔消失,宗也顿悟鬼怪皆是幻象。宗封奘为大唐圣僧,代他赴西天取经,奘欣然受命。途中,观对奘考验后,着他先到五指山解救大弟子空。空看见奘即叫他放自己出来,奘指他不懂礼貌,空惟有低声下气向他道歉及自愿戴上金刚圈。空破石而出,奘着空上路,空即说要返回花果山。空感到头上金刚圈收紧,痛苦难挡,立即向奘拜师。二人到流沙河,发现一根羽毛也不沉入河,奇怪。空决定入河看个明白。 第10集 空到河底看见众鱼精迷恋南海龙王大太子龙马,感不屑,教训众精及马。马讲出心底苦恼,空即推荐他跟奘取西经,后空发现野人沙僧竟是被贬下凡的卷帘将军,也在等候奘的出现。奘等到高府投宿,主人指蓬是其女婿,好食懒飞兼好色,请空帮忙收拾。蓬扮女人参加选美夺得冠军,拿奖品返家,发觉娘子不对劲,原来她乃空化身,此时太白来到告知蓬乃是取西经的一份子。奘替蓬改名猪八戒,戒争做大师兄,奘出题考三人,谁答得最好就是大师兄。四人遇见一对婆孙,空发现二人是妖精,二话不说便击毙她们,奘责他妄开杀戒,戒怂恿投票决定空的去留。 第11集 空见三人均举手赞成他离开,难过离去。戒「摆款」指使沙,更请奘让他骑马,龙愤然抛他落马,沙窃笑。空与骨重逢仿如隔世,其后喜见弼及薇下凡探自己。骨故意以女主人姿态招呼二人,薇不悦,追问空是否忘记了兰。蛇妖见空离开奘,认为是吃唐僧肉大好时机。戒肚饿难挡,竟无赖地抢小孩的烧饼,结果恶人有恶报,小孩正是妖化身。奘与沙入村找戒,也失手被擒。空头上金刚圈发出声响示警,众促他去救师傅,空坚决不去。戒向沙提议激怒奘去收紧金刚圈,让空求救,沙拒绝使用卑鄙手段。 第12集 蛇决定先吃掉沙,沙情急下竟向奘数臭空。骨正想跟空亲热时,空突然受到感应说要去救师傅,骨气极。空及时出现打伤蛇,奘坚持放过蛇。空转身离去时,奘求他留下。骨伤心跳崖自尽,花精提议让她吃一片花瓣,可令空回心转意,当骨得悉吃五片花瓣可变成万人迷即施毒手。空发现有妖精,追去。戒被沙的新发明误中副车时,奘被掳走。黑蜘蛛精捉了奘,说要跟他成亲。空寻至盘丝洞,一见黑即开心不已,原来二人是旧相识。黑突然用九天步云钉插向空背部,空感慨地问她往事。黑的回想当年自己刚变成人形被人类欺负,以及如何被空所救。 第13集 奘三人见空也失手被擒,感泄气。空拿出印有黑唇印的行善记录簿,又叫她取出当日送她的猴毛,终唤回她的良知。四师徒到达观音禅院借宿,戒不忿被安排到破烂房间,指奘是御弟,住持即时换房,还带他们参观其珍藏。沙指全部珍品是假货,住持伤心痛哭,戒即取出锦襕袈裟,住持即请求奘借看一个晚上。空见众僧将柴枝搬到他们的厢房外,猜到住持欲将锦襕袈裟据为己有而烧死他们。奘梦中走到一口井前,井内突然爬出一男人指着自己又指着井,还给奘一块玉佩。翌晨,奘惊悉住持被烧死,分别质问三徒,三人支吾以对。 第14集 奘说出那个怪梦及那块玉佩竟在其手上,三徒也不解。玄奘跟皇上见面时,三徒也有节目招待。空看见刚打猎回来的太子,对皇学佛一事生疑。皇不停叫奘坐下,奘正要坐下时空及时出现救了他,皇暗气。奘指出皇的样貌跟梦中男鬼一样,遂私会太子。太子向众臣查问,又到那口井挖掘,果然挖出皇的尸体。空等追踪化身皇的九尾狐精,但狐化身戒与沙,令三师兄弟互相残杀,幸悟空想出办法来消灭狐。兰惦念空,薇施计替她取得玉帝手谕下凡。空与兰劫后重逢恍如隔世,兰表示要陪他一起取西经,空感头痛。顽皮的红孩儿在学堂经常生事,更强抢了同学的妖精交友枕回家。 第15集 红孩儿希望利用妖精交友枕结识美女,可惜睡不着。扇指责牛终日花天酒地,牛也斥责她只顾跳舞,红不胜其烦,留书出走。牛睡在红的枕头,进入妖精交友世界,看上了小玉,决定化身红去约会她。扇到学堂找红,始知他数月没有上课,顿感心痛。扇流着泪拥着红的枕头入睡,惊悉牛去了找女人,怒往玉家,更用芭蕉扇拨走二人。红见蛇妖吃不到唐僧肉兼被打伤,不屑,跟她打赌谁可先吃唐僧肉。红将戒打到倒地不起,空跟他大打出手,红终不敌。红在树林巧遇兰,惊为天人。红跟踪兰得知其名字,开心不已。扇为牛和红而烦恼,骨安慰她。 第16集 蛇知道红爱上兰,说帮他引开众人让他向兰表白。蛇再化身婆婆引空等追她,空却不上当。空听牛寻子叫声,赶去聚旧。红趁机向兰示爱,兰笑指他年纪少,又大赞空,红气愤并偷偷掳走奘。空与红比赛骑风火轮飞向月宫,看谁最快摘下桂树树叶回来,空输了让红吃唐僧肉,红输了则要放了奘兼拜空为师。蛇突然胁持奘,并欲吞下他。空与兰打情骂俏之际,骨出现向空施迷术,还叫空掌掴兰。骨伤心离去,并迷惑戒与沙掳走奘。骨要空三选其一,空的选择令她心碎,举刀欲自杀。空从百宝图鉴天书中知道戒及沙中了情花毒,亲往绝仙岭取情果给二人解毒。骨即迷惑雷震子向绝仙岭打雷。 第17集 牛以为空捉了红,要捉奘交换儿子,兰用紫兰天衣罩住大家。空终落到崖底,拔出情果,爬上崖时不断被雷劈,暗气。空爬上崖顶便往找雷晦气,惊见骨,恍然是她搞鬼。牛撞破天衣,幸空及时回来。空逼戒及沙吃情果后,惊见另一个空在奘身边,幸兰想出方法辨别,原来他是六耳狝猴。空与六捉妖多寡决胜负,结果输了,空气极带兰返回花果山。帝发现兰私下凡间,命郎捉她回来。爆小缸拉着兰躲避天兵搜捕,二人到悬崖,兰即跳崖自尽……六突然发难捉了奘三人,三人恍然他想吃唐僧肉。铁与牛求义兄火翼道人帮忙救红,翼答应。 第18集 六决定先煮奘来吃,奘请求六放过两徒,蛇闻言心有决定。六发现热水锅有异,抽出奘与冰龙,奘等知道怪错蛇。空请帝放过兰,否则不去取西经,帝恢复兰的自由,又借给空“九转运转风车”对付芭蕉扇。红也愿扮作人质,交换奘三人。六却说他不是红,铁信以为真,空利用“风车”将三人吹走。六再返回与悟空对决,终不敌。空与戒及沙冰释前嫌时,身上三根金毛之一脱落,奘解释空已摆脱无情,得到友情及师徒之情。红被铁带到火焰山交给翼用来做饵。却翼不知用五行魔火烧红,好让他吐出火元丹,助翼逃出佛祖的天锁。 第19集 空抱着奄奄一息红从火焰山回来,铁与牛以为是空所为,红说出是翼所为。此时翼出现,打伤牛夫妇,空与哪合体变对付他,可惜被他逃脱。红临终时请求父母和好如初,牛夫妇含泪答应。哪返天庭途中遇见骨,被骨以妖术迷惑。二人到李府,骨再向靖施妖法。靖一见哪回来即大骂他,此时骨指遭靖毛手毛脚,哪怒火中烧,将靖打至吐血。哪以为打死了父亲,内疚不已,此时天魔声音又出现……戒不慎看到黑旋风,中了妖气。师徒四人到一树林,被一书生邀到法华寺投宿,空从住持口中得知有狐狸精利用书生诱骗路人入寺,再吸取其精元。大狐精即吸干书生精元,叫侍婢素素去法华寺引诱奘等人。 第20集 细狐精往找住持,惊见沙,硬要他一起赌钱。奘忽闻女子哭声,出外查看见到素。素奘赶快离开,免被狐精所害。大狐精到法华寺看见由空伪装的大师,忍不住诱惑他。素带空等到大狐精的秘密巢穴,大狐精不敌被烧死。奘问素为何不回家,素坦言无亲无故,希望跟他一起取西经及学佛,奘答应。空等发现戒再被狐精附身,用尽方法都不能为他驱妖,悟空惟有到地底请教阎罗王。四师徒到一小镇,看见一婆婆为找狗毛不惜多次被狗咬,只为儿子驱鬼。众人跟婆婆回家,只见其子气色恶劣,媳妇却美艳动人,空等决定利用明矾粉让媳妇现真身。 第21集 空使计让媳现出画皮女鬼真身,鬼哭诉真心爱夫,奘指人鬼殊途,是错爱。沙发明了让时间停止或倒流的沙漏,众不相信。沙去化缘,拿了不少粥及包点返破庙,空却指粥有问题。空看出派粥的夫人是千年丧尸,利用“血粥”控制村民。空入村查看,遇到一男孩光仔在偷看丧尸王派血粥给变成怪物的村民,原来其父母也被丧尸王控制。空喜见哪出现,托他照顾奘,自己去打丧尸。沙惊见哪拿着刀插向奘心窝,立即使用时光倒流仪让时光倒流,可惜连翻出错,奘惨被重复插数十次。空利用千里传音向弼查探,始知哪弑父后潜逃。此时丧尸王率众村民至破庙…… 第22集 黑风山就在眼前,奘突然惊觉众人不知所终,接着梦魔追杀。空、沙及素也同时梦见梦魔,空感有蹊跷。黑风老妖责梦魔办事不力,九子魔母乘机落井下石。空与奘坐筋斗云兜风回来,惊悉素被魔母捉走。太白给空一个锦囊,又着他利用昊天镜在黑风山照出一条光明之路。空向龙王借昊天镜,龙王说它在沙手上,原来沙不知八卦镜就是昊天镜。奘与空进入梦魔的梦中,消灭梦魔;利用昊天镜照出光明之路,并令大狐精得到佛光超渡。佛祖指黑风山是天魔巢穴,要奘等取得见叶禅经及集合两颗天外陨石,克制天魔。 第23集 素感化守卫后一起逃走,奘喜见素脱险,但空却用金刚棒打她。素自觉留在奘身边只是负累,向他辞行。兰突然出现,说出帝恩准她下凡经过。沙用改良的混元霹雳箭射向魔母,令她消失。空赶去对付黑风老妖,兰帮忙时被妖打伤。戒拿着昊天镜照向妖,妖顿时消失。兰中了寒阴毒气,太白说只有地心之火才能救她,但需要雪魄珠及九天十地辟魔神梭保护。戒不慎将回春丹全给奘吃下,令他返老还童。九龙女发现白蜘蛛精与九龙女婿奸情。空到达极地之北找雪魄大仙,冷得晕倒,醒来发现被雪所救,雪要跟空玩游戏,空啼笑皆非。 第24集 空跟雪打赌若能借到神梭,她就要借出雪魄珠,雪答应。空放下尊严做乞丐,被欺负也不敢还手。戒遇见白,对白生猫入眼,求奘答应让她一起上路。空求霸占其行乞位置的乞丐让位,他百般戏弄空,空忍辱照办。空将乞回来的饭给了一女孩及背她回家,还将身上仅有的钱给了怀孕的母亲杨黑娘。。空最后一天行乞时,女孩求空救快将临盆的娘,空毅然背娘去找接生婆。赶返市集时,只看到九天玄女在眼前消失,伤心。空向娘告别,娘问他有否后悔帮她,空说非常值得……空带着神梭到雪面前,雪吐出雪魄珠,空恍然雪魄珠是她的内丹。 第25集 空愿意用自己的内丹救回雪,雪开心,空始知被她整蛊。奘告诫戒小心被色欲所诱,戒却误会其意思。空成功取得火玄丹,喂给兰吃,又坦言对她感觉。兰看见空身上一条金毛脱落,空恍然自己进入有情的阶段。空重归取西经行列,惊见戒为白改变形象。奘等发现村民以小孩祭神,空与戒变身祭品,始知所谓神仙只是神仙的座骑及宝物,下凡作怪。九指责戒勾引其白,要奘徒债师肉偿,空恐吓他离开。空与沙决定要让白讲不出大话来,炮制一道特别美食,使计让她吃下。戒听到白坦承玩弄他的感情,心伤,白有苦自己知。 第26集 白控制不了自己,说出对戒的批评及目的,戒悲愤交集。奘认为戒应该感激白让他看清自己缺点,戒误会奘的意思,喜孜孜去找回白,奘苦笑。奘等路过三星观,遇假太上老君,被他吸进八宝袋中。空得悉湖底的御鼎可破解八宝袋,变身往找御鼎。众妖商量用火攻、水攻或饿死奘等,最后决定用毒汁毒死他们,奘等大惊。空带了一条小龙回来,沙说要读出龙身上梵文才可以让御鼎还原;此时众妖将毒汁倒入八宝袋内……空等决定让白恢复正常,白喜见恢复讲大话本能。戒去偷蕃薯吃,发现有人竟偷了其偷回来的蕃薯,决定设局把他抽出来。 第27集 戒用烤蕃薯引小偷现身,不成功。最后,空用馒头成功引出小偷,并跟踪他们,始知他们是守卫皇陵的一对石像,因吸收日月华成精。空灵机一触叫他们拜八戒为师,学耕田自给自足。靖发现夫人的遗书和一块石头,原来石头竟与哪吒有关。空与沙对白不假辞色,白怂恿戒跟她私奔。戒几经挣扎,最后答应私奔。戒发现白为吃唐僧肉才接近自己,晴天霹雳,挣开蜘蛛丝,白为保命再向戒投怀送抱,戒失望透了。众人见戒回来,开心不已。戒强装笑颜,空知道他放不下与白的一段情,安慰他,戒凄然说恨死女人。 第28集 四师徒来到全娘谷,遇见女儿国的郡主要离开女儿国,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被强捉回去。奘等进入女儿国,众女见到男人即兴奋若狂,吓坏四男。众女提醒他们,喝了子母河的水会怀孕,所生的都是女儿。空等惊悉戒已喝过河水,女皇讲出建立女儿国及受诅咒原因。戒想尽办法打掉胎儿,沙喜闻皇宫后花园的井水可堕胎。女皇召见戒,诉说有个女儿是如何幸福,戒感动。沙给喝八戒堕胎水后,始知他决定生下女儿,吓得晕倒。众追问沙为何突然晕倒?沙只说佛祖托梦要接走戒的女儿,时戒突然肚痛。沙看见戒挂念女儿的伤心模样,内疚。 第29集 奘等离开女儿国,郡不怕诅咒,硬要跟四人上路,郡果然一出女儿国,便愈来愈老,但她却不后悔。奘等到达车迟国,奇怪官兵鞭打和尚,原来拜过佛后的人,相继发病或死去,幸三名道士用符水医好他们,国民即视和尚是瘟神,空感事有蹊跷。牛发誓不再接近女色时,一名道士前来向牛挑战,牛发现道士是位女妖便停手不打,女妖提议跟他斗饮酒,牛喝后始知中计。奘师徒觐见皇上,悟空看穿皇上身傍的三道士是妖精,答应跟三妖比试。三妖落败后即发难,空正要消灭他们时,看见牛和女妖出现,牛一见空即挥拳相向。 第30集 空被牛拳打脚踢也不还手,只不断以兄弟情和亲情来唤醒他。悟与沙见戒不肯进食,当看见一婆婆的喂鸭方法,灵光一闪,可惜失败。空最后成功劝服戒自动进食。天魔派骨去北邙山营救血魔,血成功破山而出。奘四人到达雷音寺,佛祖赐他们贝叶禅经,又着空去封印天魔。四师徒返天庭接受玉帝封赏后,感不对劲,空怀疑天庭是假的,原来全是七宝罗伞的精灵作怪。沙僧指七宝罗伞本是佛祖座下的圣物,求奘让他收伏七。七欲吃唐僧肉时,奘念出经文,七随即化作一粒舍利子。空欲消灭舍利子,沙力保她而受伤,七感激。 第31集 沙日以继夜为七修理罗伞,完成后因操劳过度晕倒,七感动。沙发现哪就是另一块天外陨石。国师求见太宗,指大唐大限将至,宗感慨身为天子却无力拯救万民。血到天庭捣乱,众仙被他吸取仙血,薇求玉帝批准她下凡通知玄奘等,免遭血毒手。哪仍在天道与魔道之间挣扎,天魔化身李夫人诱导他,终令他为天魔效力。奘等向着石头念经,为哪消除戾气;另边厢,哪听到诵经之声,顿感不适。血指哪不可靠,天魔不以为然。取西经只剩下一个月,奘担心时间不够,悟空三人安慰他。四人终于到达真正的雷音寺,奘披上锦襕袈裟入寺。 第32集 雷音寺的阿难及迦叶两位尊者说若要得到真的古本贝叶禅经,奘四师徒必须进入石碑内,接受贪嗔痴的试验,奘带头进入石碑。奘再遇女儿国的女皇,女皇逼他做皇后,否则杀尽全国尼姑,奘无奈答应。奘儿女成群却郁郁寡欢,更一病不起……戒遇佛祖,希望变回天蓬元帅及与白双宿双栖,佛祖成全他,可惜他再见白时竟转身离去。白含恨而终之际,戒竟对白的侄女红蛛生猫入眼……七向奘坦言对沙动了凡心,更愿为他牺牲,望能有日感动他,奘只说一切随缘。沙的前生是曾沙,其父告诫他不能与世仇罗家来往,而罗家的女儿罗七宝竟是七… … 第33集 沙与宝的恋情遭父母反对,沙计划私奔,可惜阴差阳错令宝自尽,沙也决定殉情。石碑外,七见状即扑进石碑内救沙。七上了宝的身体阻止沙殉情,又设法表明自己是神仙,沙半信半疑。七请沙教她如何做个真正的人,沙要她试一试何谓甜酸苦辣。七却带沙返回真实世界时,惊悉自己法力全失……奘三人为空庆祝生日之际,空被旖罗刹乘虚入体,魔性大发,将戒等打至重伤……奘四师徒通过考验,喜孜孜带着禅经返中原。对抗天魔前夕,四师徒各自为未完成的心愿努力。兰下凡协助空,空却说她不要脸。 第34集 兰搂着空,哭诉与他是缘订三生,不会离开他,空心头激动。空等往找天魔途中遭火翼道人拦截,还被吸进翼肚子里,兰以紫兰天衣保护大家。太上老君、观音及佛祖的元神分别进入沙、戒及奘体内,协力阻止天魔破印而出。兰决定牺牲自己,与翼同归于尽。靖劝哪脱离魔道,坦言因望子成龙才迫他循规蹈矩,哪竟举枪刺向靖。奘与七倾尽全力对抗天魔,七力竭而亡。空被吸入黑洞,天魔将空及哪带到另一空间决斗,天魔趁机破印而出。众知道空与哪已死,拼死一搏,奘、戒及沙被打下凡间,接着有两块巨石从天而降。 第35集 原来两块大石头就是空与哪,奘流下的眼泪落在禅经上,两石头突然不停震动,最后爆出超级的空与哪,原来泪水让二人重生……天魔被消灭后,空向兰提亲,兰哭着说太迟了。空握着兰的真元,抱着兰的尸体离开,第三根金毛接着从他身上脱落。众仙再度齐集天庭,空、戒及沙接受玉帝赏赐时,遗憾奘没办法看到,皇母笑说不会让他们有遗憾。空三人受封时,沙却选择留在凡间。空三徒最后一次跪拜奘后,四人依依不舍地分手。四人分手后的生活怎样?空被封为战斗胜佛后不久,也辞去仙职,为的是什么呢?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历史悲情

  吴小龙

  几年来,“陈寅恪热”一直持续不衰,研究、推崇的文章、著作连篇盈箧。这对抱着

  不可化解的悲情冷落终生的陈寅恪来说,应当是一种告慰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理

  解他的悲情,和他在这种悲情中的思考,还有他在这种悲情和思考中的坚定的信念和持守

  ,那么,这种告慰恐怕是陈寅恪所不需要的。

  陈寅恪的悲情是对整个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思考的结果。这一段历史确实无法令

  人振奋,虽然人们真诚地振奋过。在国人一阵阵地振奋、乃至狂热时,陈寅恪一直冷落地

  独处一旁,冷静地旁观、思索,他的悲情在国人的这种狂热中加深,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然而就在这种悲情终至不可化解之时,他仍以其对中国文化的信念顽强地守持着,坚持着

  他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着他对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大因缘”的等待

  ,这是他更可贵之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从往昔的狂热中出来后,再三再四地拒

  绝反思,只是在竭力制造新的狂热中自得、自虐,或者放弃一切信念和守持而在趋潮中放

  纵,我们更感到这个孤傲的老学者确实可敬、可佩。

  现在人们爱说解读陈寅恪,我以为,要真正读懂他,就要真正理解他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理解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真正态度,还有,就是他对决定性地关

  涉到这个文化的命运的两个政权的态度的真切意味——把他看作前清遗老或反共人物都是

  迷于一些表面现象的简单化的错误结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然是陈寅恪晚年为柳如是作传时才完整地提出来,但

  它准确地表达着陈寅恪一生的价值认定,而这一认定表明,陈寅恪无疑属于五四那一代人

  。表面上看,陈寅恪和曾与他在清华国学院共事过的王国维一样,是个坚持站在传统文化

  立场上的守旧派,坚守的是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然而他用来表达传统文化的根本的这所

  谓“我民族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恰恰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弘扬的思想。虽然

  陈寅恪和王国维一样,总是被划在五四群体之外,他也确实不曾说过赞扬五四的话,但他

  所认同和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分明是五四的精神遗产。以守持传统文化

  精神为职志的陈寅恪在讲出这句话时没有半点的�格和勉强,这是值得思索的一件很有意

  味的事。一般看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并不相容的,然而

  在陈寅恪这里,在具体化到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问题上时,它们居然并不抵触和对立。

  在我们传统的修身、做人的要求中不但没有这两条,连相似的都没有,有的只是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有的只是忠、孝、礼、义、廉,这些原则都与自由思想无关。倒是在

  人格境界的追求中,我们有气节、风骨之说——似乎就是在这一点上,在其落实到人生实

  践的层面上时,两者相通了。对中国的“士”来说,或许他必须先遵守上面的所有那些道

  德伦理规范,行有余力,在此之上,再追求一种个人的精神境界——气节、风骨、神韵?

  但不管怎么说,陈寅恪用自己的始终傲然而立的一生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士大夫传统中

  的某些东西,是能与西方近代兴起的知识分子传统统一于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实践

  的。甚至于,士的传统中的某些东西至少更能支撑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时局剧变时的立场守

  持。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原来的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争相改造、学习,跟

  上形势,跟上运动,甚至一些“泰斗”级的人物也竞相表态,陈寅恪不为所动,他至死未

  有这种表态。是传统的气节,还是西式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支撑着他?我想

  ,两者都有。

  可以说,陈寅恪是属于五四精神熏染出来的那一代人,而且,可以说他始终坚持了清

  醒的知识分子立场。一位老学者提到,早在1949年,陈寅恪就几乎预见到了十年浩劫

  ,他那年写的诗里有这样一句∶“竞作鲁论开卷语,说瓜千古笑秦儒”。头一句,是指《

  论语》开卷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挖苦当时大家抢着“学习”,第二句,

  说的是“坑儒”的事,说是秦始皇派人在山上种了瓜,又安装了机关,然后让那些儒生们

  去看瓜,当这些儒生们正兴高采烈地“说瓜”,高谈阔论的时候,机关翻下,把他们全都

  活埋了。这两句诗真如谶语,其含意令人惊骇。如说陈寅恪当时就能够准确预料到“文革

  ”,当然不可能,但他凭着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敏锐直觉,点出了思想整肃和

  焚书坑儒两者间的那种必然。从五十年代起,哪场运动,他都不跟上凑热闹,他的批判态

  度,从他当时写的诗里隐晦地、却也相当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八股文章试帖诗,遵朱颂

  圣有成规”,“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

  ,“墨儒名法道阴阳,闭口休谈作哑羊,屯戍尚闻连�水(即今朝鲜清川江),文章唯是

  颂陶唐”,“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乐世歌。座客尚讴君莫讶,主人端要和声多”…

  …从五十年代起的这一场场学习、改造运动,最后不是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所谓超过“焚书

  坑儒”一百倍的“十年浩劫”吗?应当说陈寅恪当年的感觉是对的,成了不幸言中的预见

  。当然,我们并不同意海外有的学人的观点,即据此认为陈寅恪持反共立场。陈寅恪作为

  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对政治持一种疏远的态度,对国共两党亦然,在政治上并不反共。

  ***主政后,对陈寅恪一直是优礼有加,尤其是在广东的***陶铸,更是曾力排众议

  ,始终给陈寅恪以知识分子难以奢望的特殊待遇;而且,在鼎革之初,在***治理下,

  中国很快消除了旧中国那种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初现国泰民安的治局。这些,

  足以使陈寅恪对***带来的新气象产生一定的期待,因而谈不上与***之间存在任何

  “家国之恨”。他对***的态度是合作而有保留。他所不能接受的,是此后摧残知识分

  子心性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他为此也曾明确表达了“义不能辱”,不止一次作过抗争。他

  还借颂柳如是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于揭起自己的抗争之帜。陈

  寅恪这样做并不是要反共,而只是明确表达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一个坚信民

  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继承了五四一代追求思想启蒙与民主科学的

  精神遗产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不能搞文化专制,那会摧残民族文化,戕害民族心性,导致

  历史倒退,使我们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道现在不应当把这些观点当作一种常识来

  接受吗?

  我们再来看看陈寅恪的“文化遗民”心态。人们常把陈寅恪看成遗老式的人物,或者

  用胡适的说法,“遗少”,因为清亡之季,他还年少得很,够不上称“遗老”。他的遗民

  心态也许与他的家世有关:他有个在湖南巡抚任上力行新政,在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永不

  叙用”的祖父陈宝箴;有个绝意仕途,以诗名世,自号“神州袖手人”的父亲陈三立;有

  个诗画大家的兄长陈师曾(衡恪);如此仕宦诗书世家的家风熏陶,不可能对他的性格心

  性没有一点影响。也许,这又与他的毕生学术事业有关:他学贯中西,在许多领域有常人

  无法企及的造诣,如在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领域;又

  精通多种文字,除蒙、藏、满文外,还有现在纯属古董的梵文、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

  、吐火罗文、巴利文等等。(为此,郭沫若后来曾号召青年学生要用集体的努力,“在史

  料占有上超过陈寅恪”,成为那个荒唐年代留下的笑话之一)但陈寅恪的这些学识,与其

  说使他与世界有更多的联系,不如说使他对现实世界有更多的疏远。另外,遗老形象的形

  成,恐怕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晚年的处世态度:对现实和政治抱一种疏离和不合作的态度。

  无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在解放后,他的诗作中总是满溢着悲凉气息,谁也不会认为他

  对时政和现实是认同的。然而若由此推断陈寅恪对中国的哪个政治党派有明确的好恶偏向

  ,则又大谬不然。他只是出于他所感受到的一种历史悲情、生命悲情的奇哀隐痛而憔悴忧

  伤,似乎是无端地在那儿吟咏他的兴亡之恨。因为这在他,是超乎党派之争之上的兴亡感

  慨,是一种文化悲情,是在凭吊一种逝去了的、在他看来是那样美好的文化。这是一种不

  解的历史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其实至少形成于二三十年前,乃至形成于清末民初;至少

  在他为王国维的自杀而写的一系列文字中,这种悲情已经有了集中的表达。1934年,

  当王国维的遗著结集出版时,陈寅恪为其作序。在他那不太长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中,陈寅恪写下了这样一大段沉痛的话:

  今先生之书,流布于世。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事,颇多不能解,

  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以谓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

  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

  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然则先生之志事,多为世人所不解,因

  而有是非之论者,又何足怪耶?尝综揽吾国三十年来,人世之剧变至异,等量而齐观之,

  诚庄生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者。若就彼此所是非者言之,则彼此终古未由共喻,

  以其互局于一时间一地域故也。呜呼: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其间

  傥亦有能读先生之书者乎?如果有之,则其人于先生之书,钻味既深,神理相接,不但能

  想见先生之人,想见先生之世,或者更能心喻先生之奇哀遗恨于一时一地,彼此是非之表

  欤?

  这番话,现在读起来,与其说是悼亡,不如说是自白,差不多就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

  。看得出,其间凝聚着一种“奇哀遗恨”的文化悲情,几乎已是不可化解了。在陈寅恪这

  一番慨叹很深的议论中,实际上,多少有点将王国维的“奇哀遗恨”泛化和哲学化了,在

  这种泛化中,陈寅恪欲进而探其更深的隐痛,但是,这种泛化固然能超脱局限于“同时间

  地域之众人”未由共喻的“事”、“故”,却也使其部分地失去沉哀。或应反过来说,超

  时空的理性之悲情固然有之,但令人“憔悴忧伤继之以死”的,却总还是其所处之时、地

  、事、故。因为普遍意义上的历史悲情本来正是应给人以超越当下时空和现实事、故的睿

  智和清醒的;使这种悲情不带来超越情感,而带来奇哀沉痛的,恰恰是所置身的时代的时

  局和事变,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价值理想崩溃的意味。抽去了这些具体内容,王国维就大可

  以去做一个庄周或陶潜,而无须自沉昆明湖了。王氏的奇哀遗恨,正是其所处之时、地、

  事的纠结及其所象征的文化价值失落的结果。后人思索它,亦须直逼这一具体的价值失落

  之所由来而追问、深思。陈寅恪的说法,对于撇开具体的、当时有所特指的人事纠葛以见

  王氏自沉的深隐的文化悲情,虽然自有其更深刻的认识和思索在其中,但他将这种奇哀隐

  痛泛化,却确实是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王国维,并因而形成和加强了自己的悲剧情绪,这

  种情绪,这种历史悲情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王国维之死对陈寅恪的重大影响即在于此。

  他由此产生、加强的历史悲情成了他观察世变、面对时局的一贯态度,而这正是他本人以

  后一直对时局取那种疏离态度的根本原因。对他来说,这种情绪和态度反映了对近代中国

  文化价值失落这一历史悲剧的悲哀沉痛,他以这种悲情来悼念王国维,来悼念曾经代表着

  传统文化价值的王朝的消逝,以致于在别人看来,他和王国维一样都是在对清王朝怀着一

  种眷眷之情,那都错了。王国维或当别论,陈寅恪对与他有杀祖之仇的清廷是未必怀这种

  深情的。

  那么在陈寅恪毕生憔悴忧伤的深深的历史悲情背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根本

  态度是什么呢?他很早做过的一个自我表白。一旦读出了他那个表白的真正意思,结论是

  令人吃惊的,也是逼人深思的。陈寅恪在1933年所写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

  报告》一文收笔时,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自白:“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

  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句话,广为流传,引者甚多,却均未深究

  其意。是自谦、自贬呢?还是论学呢?还是讥世?论者或引此言说明陈氏保守,或说明其

  守执所学,独忽略了他为何要自己定位于咸、同之世,曾、张之学——前者似乎较后者更

  不易解。关键正在这里。咸丰、同治年间并非太平盛世:鸦片战争爆发于道光年间,而英

  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名园、逼得皇帝出逃、病死于热河,则是咸丰时之事。同治年间,

  奕�、文祥和曾、左、李等人开始搞洋务运动,以求自强。在这个时期,老大帝国已因落

  后而挨打,但却未彻底沦丧;已被迫开眼看世界,但尚未丧失那种妄自尊大的文化自信;

  西方文化已携坚船利炮而来,但还只是作为一个强大而危险的笼统的外在事实,刺激着国

  人的文化自省、武备自强意识,还未至国人完全相信西方文明高于华夏文明,因而主动接

  受西学,西方学理大规模地输入以至于统摄人心的地步。这是一个人们还相信中国只要稍

  为“师夷长技”即可“制夷”,这一切都并不难办到的时代。随着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器

  物到政制到学术各层面的逐步深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渐失落,而这时才在走第一

  步。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的表态似乎意味着他要以这时的状态为起点重新

  开始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虽然历史不能倒回重走,但文化思考的结论可以是对当下的

  针砭和对未来的启示。他认为关键问题是,在咸、同之世,传统文化的学理还足以统摄人

  心,以这学理为根据的文化自信还未沦丧。这是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进行自身文化的

  更新改造,而又不失本土文化的特质的成功的价值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一旦对自己文

  化价值的自信失落,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先进文明时就会把持不住,失去一种健全的心态

  。而若没有一种健康稳定的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型就很难指望成功。陈寅恪曾认

  为,“祸中国最大者有二事,一为袁世凯之北洋练兵,二为派送留美官费学生”。他对派

  留学生之举做这样的苛评,适足为此旁证。派留学生,输入西方学理、批判否定东土旧学

  ,这正是咸、同以后的事。派留学生是公认的开放进步之举,陈寅恪却如此否定它,他的

  潜台词是很激烈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是近代中国动乱的祸根。以此看来,不但五四时期

  那些激烈反传统的思想家,甚至上溯康梁、严复这些学西方的思想家,都在他批判否定之

  列,虽然他对这些人物个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微辞。曾湘乡是儒教道统的传人、同治中兴的

  功臣,洋务运动的重镇;张南皮更是“中体西用”的始作俑者;陈寅恪以此二人为自己立

  论尺度,其意不问可知。如果我们尽量以一种同情的理解来体察、揣度陈氏的原意,那么

  就可发现,曾、张之得到陈寅恪的高度评价,除了他们“历验世务”、安邦治国的功业,

  “恭顺勤劳矢素忠,中体西用资循诱”的风范外,恐怕还有这么几点:一是在他们那些现

  在看来已落后、陈腐的观点中反映的正是当时思想界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和向度;二是在

  这种认识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尚存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这种自信全然丧失的时代,陈氏对

  这种自信的认同就不易为时人所理解);三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理所当然地应以我为主

  (中学为体),而对西学只是稍采取可用者(为用),决不是一种价值认同。——这种理

  所当然似乎是其时一种文化上的妄尊和愚昧,它与政治上的妄自尊大是相表里的。但应该

  看到两者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只能导致惨重的失败和灾难,但前者,除了其负面外

  ,又有其另一面∶若没有了这种文化妄尊和气势所支撑的自信和气度,接受外来文化的过

  程就不可能是健康和有效的,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政治、外交上的妄尊愚昧导致了一系

  列灾难,而由此一起失落的,则还有文化上的妄尊和气势:此后的国人,在文化心态上就

  始终处于一种焦躁、急切和偏执之中,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民族文化心态成熟的体现;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方面每况愈下,在欧风美雨的激荡中,国人不但失去了文明古国、泱

  泱大国应有的自尊和自信,甚至于连基本的健康的常态都把持不往。陈寅恪或许正是有感

  于此,因此极力以他学贯中西的水平(这一点上他有远远高于曾湘乡、张南皮的眼界和理

  论),想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上的自尊和气度。这是把太沉重的历史使命放在自己肩上,这

  是要挽狂澜于既倒。也许,他终于是回天无力,但,他确实把自己的历史思考表达得很清

  楚。陈寅恪在这一篇《审查报告》中有句名言:“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联系他的自我表白和他在同一报告中的另一些话,我们才能发现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对于西方学说,陈寅恪不但要了解吸收,而且领悟其精髓并尊重之:

  他晚年所明确坚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由此而来的对“我民族”文化精

  神的新界说。而“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确切含义,则见于他在一篇文中对“道教之真

  精神”的阐述:“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

  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此种思想上之

  态度,自六朝时亦已如此。虽似相反,实足以相成。后来新儒家即继承此种遗业而能大成

  者”。他的态度于此再明确不过了:先“尽量吸收”,全盘输入。待成己一家之说后“则

  坚持夷夏之论”,明夷夏之辨,以此加强、捍卫“本来民族之地位”。这种全盘吸收加上

  夷夏之别,就是陈寅恪所谓相反相成,用心可谓良苦。而近代史上,能这么做的最后契机

  确在咸丰、同治之间,湘乡、南皮之际。陈寅恪的自我表白,实际上正包含着他的历史思

  考和文化更新的总体构想,他的自我定位是甚真甚确的,至此我们才算真正读解、真正明

  白了。

  怀抱着这样一种已经失去其实现的历史机缘的文化改造方案和民族振兴构想的人,在

  目睹他所珍视的文化价值的继续不断的失落和被现实无情地抛弃摧毁,他的内心悲苦是无

  可言喻的。这就是一个文化遗民的奇哀遗恨。它当然是超乎任何一个家国、王朝、党派的

  兴衰更替的。它只关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文化遗民们赖以立身托命的

  文化之根。传统文化的沦亡给他们留下了一个终身无法化解的悲剧情绪,他们又把这种悲

  情留给了延绵不尽的历史。用陈寅恪的话说:“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

  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

  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为王国维说的话,后来句句都成了应在

  自己身上的谶语,王陈二人,相隔四十多年,带着同样的奇哀深痛离开了人世。

  但,纵观历史,陈寅恪这位“文化遗民”并不愿意接受自己“与之共命”的文化已然

  终局的结论。他仍然怀抱一种历史的企盼:“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

  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个新儒学,不是指今天人们常说的作为一个学派、思

  潮的新儒学,而是继承了传统文化所有精华,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时代能够统

  摄这个民族的心性,给这个民族以新的价值理想,得到其认同、鼓舞其前进的崭新的思想

  体系。陈寅恪将其称为新儒学,正表明他是要坚持儒学的精神文化价值的,并将中国的未

  来寄托在这上面。但这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整个中国思想史进程的总体批判态度——在肯

  定其价值核心的基础上的总体批判。旧的一切,包括学理本身和历史进程,其价值只在于

  为“新”儒学的产生这一“大因缘”所做的准备和铺垫而已。只有这“大因缘”的实现,

  才是民族文化的光辉未来。民族文化的慧命之根在他这儿结的果是对这一可能的理想的坚

  定信念。后顾并不使他沉迷,因为他清楚地在中西文化的对勘比较中看到本土文化的缺点

  和积弊;前瞻也并不乐观,因为他正面对和经历着传统文化价值失落崩解的惨痛变局。但

  他对文化还是有点信心的,所以才说等待“一大事因缘”。

  但对文化价值的坚信是能产生某种魔力的。毕生悲观的陈寅恪,在这一点上却始终表

  现出某种乐观:失落了的文化根底可以重新培植,既倒的狂澜可以挽起,文化遗民也许非

  但可以延续文化命脉,甚至可以复兴文运、道统和国脉。1942年,他说过这样的话:

  “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适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

  涛振海之不可御遏。”直至山雨欲来的1964年,他仍然对友人表达着这样的信念:“

  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

  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

  学术无裨益耶?”在他那一生为兴亡遗恨悲情不已,晚年更至忿郁凄凉的心境中,他始终

  使自己看到并相信这一丝亮光。也许只是这一丝光亮,才支撑着他不像王国维那样“与之

  共命而同尽”,“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吧。无论对陈寅恪其人、其学,人们还会

  作出怎样的评判,也可以不赞成他的文化构想、不赞成他的价值认定,但他在晚年所处的

  那样政治高压的氛围中,在终生无法化解的历史悲情的煎熬下,对“我民族”的文化价值

  及其复活振兴能抱这样一种信念,并为此坚守自己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

  立场,这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的,确实是值得崇敬的。

  “民主与科学”网站(http://wwwdvscnnet)搜集整理于2002-05-2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820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7
下一篇2024-03-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