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还是我们河南的风俗好玩,有趣。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具体讲,她至少包含以下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南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甲骨文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四)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五)商业文化
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也就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贡,是河南浚县人,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范蠡,是南阳人,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是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此外,中原还产生了中国商业的许多第一。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时的汴京(今开封),当时人口达到150多万,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而欧洲最古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伦敦当时只有5万人。清代巩义的康百万家族,更是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由此可见,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分别在河南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孔子是儒学的开山人物,虽然出生在山东,但太极八卦祖籍河南商丘,而且孔子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商鞅和申不害,都是河南人。此外,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兵家的吴起以及杂家的吕不韦,也都是河南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以河南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并迅速成为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最终与儒家和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东汉王充在洛阳写成的《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南北朝时河南人范缜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少林僧人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洛阳人程颢、程颐开创的宋代理学,又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成为宋元明清以来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总的来看,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友好共处、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和性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七)科技文化
中原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具有内容的广博性、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等特点。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其冶铸技术和工艺不仅达到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水平,就连现代人也叹为观止。三门峡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铜柄铁剑,为目前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华夏第一剑”。郑州发现的汉代冶铁高炉,为世界上最早的椭圆形高炉。东汉河南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陶器、瓷器最早也出现在河南。“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钧瓷色彩缤纷,汝瓷古朴典雅,不仅都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常言道,“家有财产万千,不如钧瓷一件”,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被誉为“科圣”的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比同时代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宇宙理论”先进得多。唐代河南人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他与同行们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活动,因此而成为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在中原孕育而发明的。
(八)中医文化
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保留有北齐时期完整的中医药方118个,治疗的病种达37个。这些药方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北宋都城开封设有“尚医局”、“御药院”、“药密库”、“太医局”、“翰林医宫院”等机构,设置之全在当时首屈一指。在“医宫院”放置的制作精细的“针灸铜人”,成为世界针灸医学发祥地的象征。可以说,中医药文化起源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文化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
(九)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洛阳贾谊开骚体赋之先河,张衡《二京赋》则为汉大赋之极品,贾谊、晁错将西汉政论推向巅峰。汉魏时期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应玚都是河南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动天下,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宋词的故乡在开封,“梁园文学”的主阵地在商丘,都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东晋以后,河南大族南迁,以谢灵运的山水诗、江淹的抒情赋为代表的中原文人作品,推动了江南文学的繁荣。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中,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是河南巩义人,他以沉郁顿挫的笔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其诗歌被赞为“诗史”;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诗人白居易是河南新郑人,他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篇。“文起八代之衰”的孟州人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达到了中国散文的高峰。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河南人,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跻身于著名诗人之列。
(十)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少林功夫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使“少林”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也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有诗赞曰“晋祠流水如碧玉”,我看这春雨池并不逊于难老泉:泉水是流动的,很难凝成一块碧玉,而这池水却静静的,柔和而美丽,如一块翡翠。
湖水绿绿的,似乎有人为它披上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面纱,叫人不敢大口呼吸,生怕吹破了它。
微波荡漾的古湖在阳光的照射下粼粼闪光,婀娜多姿的柳丝如同少女洗过的秀发,在波光反映中轻轻飘动,如同梦幻般
洞庭湖此刻平静浩瀚,就像诗境一样那么自然。
池水依然平静如镜,清晰地映出跳跃着的簧火,变幻着的火焰,还有碧天里的玉蟾。
太阳已经落山了,但它的光却从云层下反射过来,红光反照到湖面上,湖面像燃烧起来似的,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原来的颜色,都被淹没在红光里了。
忽然我眼前一亮,我赶忙向前奔去,原来是一片清澈的人工湖,像田园中的一面大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水很清,微风吹过,泛着阵阵涟漪,金光闪闪。“吱”的一声,一只燕子飞来,拖着尖尖的尾巴在水面滑地,激起一阵圆晕……
湖中,鱼儿游上了水面,有的吐一串串气泡;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把莲叶当作小伞,在下面捉迷藏;有的跟在妈妈的身后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泼泼地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
湖面上水波不兴,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粼粼水波,像丝绸上的细纹,光滑嫩绿。往远处望,颜色一点深似一点,渐渐地变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在移动,低视湖心,另有一个天,云影在徘徊。两岸的峰峦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谴络的伴送着游人。眼看到了尽头了,转一个弯,又是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真想来点变化呵,可是走过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样的风姿。
比起波浪汹涌的洞庭湖来,镜泊湖是平静安详的;比起太湖的浩渺浑圆来,镜泊镜太像水波不兴的一条大江;大明湖和她相比,不过是一池清水,西湖和她相比,一个像“春山低秀,秋水凝眸”的美艳**,一个像朴素自然、贞静自守的处女。
放眼远望,水光澈艳,风帆点点,湖中小岛犹如一块块碧玉,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显得那样的楚楚动人。
湖水毕竟太诱人了,更何况是在这么一个炎热的时候。我走近了湖边,顿时,面前那层热浪的隔膜消失了。水浪动荡,一闪闪地,仿佛水面上附了一层黄金。手也似乎耐不住了,轻轻伸入水中。酶!那股沁人心脾的感觉真是不可言表。
霖涟漪轻轻地抚摩着汉白玉的池壁;漾动的秋水,在“知鱼桥”下流来荡去。
那一个个绿色的小岛像一颗颗明珠镶嵌于湖面,乍一看又似一个个绿浪翻滚于云间。彩帆点点,在绿树环绕的千岛湖中竟显得如此多娇。
鸟瞰清例的湖水,那被风激起的鳞波,仿佛是一道道花边时隐时现,听那松涛,低沉委婉就像那传说一样令人遐想;还有那在风中摇曳,纤弱纯白的芦苇,显出它那独特的姿色,娇柔得使你不忍心去碰它。
夕阳西下,那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湖水似一位羞涩的少女的脸庞微微泛起了红晕。
紧挨着山岗,有一个被大山围住的水库,水绿得像猫的眼睛,令人望而生畏。
从鸿鹊楼上俯视麓湖,湖面上有几座精巧别致的小亭,湖水碧波粼粼,金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真似千百颗灿烂的宝石在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啊,桃花潭的水真绿啊,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桃花潭上,零星地散着几片残荷,叶缘已发黄,但颗颗晶莹的水珠却调皮地藏在上面;残荷下,红色的金鱼漫游其间,两旁的枫树,落下参差斑驳的影子―黄、绿、红、白、黑!
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静”字,静得使人觉得那仿佛不是一滩水,而是一片茵―一片葱翠晶莹的绿茵。
蓝天、绿树、白云都把倩影留进了她的怀抱,静静的碧波中渗着一丝丝沉思。
由于永恒的宁静,于是有出奇的清澈:水底的游鱼、沙石,都毫无掩饰地溶进了眼帘―自然,那不是逸士的双眸,而是一对燃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春天的小塘,美在一个“动”字,它像一条变幻无定的绿绸,绿得那样美,那样纯,阳光映照之下,跃起粼粼波光,如飞花,似碎金,每一片小光斑都有一个小小的精灵在闪烁,在伸缩,在颤抖;微风吹送之际,泛起道道水纹,缓缓地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
继而又是一朵、两朵……水面上原来清晰的界限像是宣纸中的一线淡墨,在那些空际迷蒙的轻纱薄雾笼罩之下渐渐扩散,后来竟变得有些模糊不清了。
大漠单调、寂寞,但是它又是那样博大和豁达啊,任你乘着思想的野马在这广裹的空间驰聘。
傍晚,塞里木湖渐渐变成了深蓝色,天和湖连成一片,分不清是天把湖水染蓝,还是湖水把天染蓝。
中午,在艳丽的阳光照耀下,塞里木湖像一块闪光的绸缎,青草红花,白羊黄牛,灰驼金马,恰似朵朵彩云在湖边飘动。
千岛湖不是湖,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之后,在上游形成了一个86万亩的人工湖,相当于100多个西湖的面积,由于水位提高了近100米,有的山峰已沉入水中,有的则成了碧水中的岛屿,这岛屿便是我先前所见的矗立在水中的山,这样大大小小的岛屿,湖面上共有1078个,因此美其名曰“千岛湖”。
那宽广的湖面穿过玉色的十七孔桥,远远地伸出臂膀,去拥抱碧霄,最后一起融进淡淡的云雾中。秋高气爽的时候,远望去,满眼闪亮的水痕,微微漾着。一层又一层的浪推向岸边,拍着石头。水中渗着寒气,像被澄清过似的,深色皆沉在湖底,袅袅的水烟上荡着秋风,悠然地,无拘无束地旋转,翱翔。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西,占地约五点六平方千米,由于其风光旖旎,环境清幽,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人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指的是苏州园林,杭州指的就是这西湖。
西湖是由内湖和外湖两部分组成的。两湖水流相通,只是中间被一道长长的苏堤隔开。名为堤,实际上是六座紧密相连,形态各异的石桥。外湖的面积要比内湖为大,而且湖面上点缀着三颗闪烁的明珠:三潭印月、小赢洲、湖心亭。三潭印月被人们推为西湖诸景之首,主要是因为其立于湖面的三座石塔。二米多高的石塔上五面都有石洞透光,在月明之夜,可见到“月光映潭,影分为三”的奇景。湖心亭上立有一块石碑,上书“虫二”二字。据说是当年乾隆皇帝所题,其中暗含着“风月无边”四字,乃是他夜游西湖,有感而发。西湖除了湖上三景外,沿湖一带尚有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诸多美景。
我们下车,越过一个斜披后,便从树梢的空隙中,隐约看到蓝蓝的湖水,越向前走,湖面越大,渐渐地湖面基本呈现在我们的眼中。那四面的高山,环抱湖的四周,山水相依,气势磅礴。湖面上一艘艘的划艇,像繁星点缀在湖中央。忽然,湖面上由南至北激起一条水带,看清楚了,原来是快艇在湖面飞驰。一群群的鸟儿不时在湖的上空叫嚷翱翔,构成了一幅瑰丽的动感图画。
仲夏,我们时常划起小船到深深的湖中去。船儿漾着碧波,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圈圈涟漪也随着我们行进,有秩序地荡漾开去。这时,我们几个站在船头,湖面的秀容尽收眼底:清水弯弯,弯弯清水,把那碧绿的水草团团包围。缕缕水草像仙女的秀发随波飘来荡去,时伸时卷,与湖水缠绵,与鱼虾逗乐。远处,粉红点点,绿荫片片,股股荷香直钻你的鼻孔。诱使着我们加速划船,驶进了荷的怀抱。我们把船停在荷叶最密、荷香最浓的地方,便分别趴在船头、船舱。荷叶片片都如伞盖一样大,把匀人的身体掩藏在它浓浓的绿荫里。有几枝鲜艳的荷花和鲜嫩的小莲蓬探头探脑,像在和我们逗乐。
池塘很小,平时活泼的金鱼儿,现在却静静地呆在那儿,可能是睡着了吧。池塘中间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山石,在月光的洗涤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画一般。月儿映在墨绿色的池底,被水一洗,显得分外明澈、高远,就像蒙娜丽莎迷人的眼睛令人心驰神往。一阵风拂过,在平静的池水上划出一道浅绿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轻吻着山石,发出轻轻地金属般的撞击声,在宁静的夜中显得分外轻悠,……
长荡湖作为太湖一位娇嫩的妹妹,娴静地躺在金坛这块宝地之上。当我第一次来到长荡湖的时候,就有一股朦胧的,说不出的喜爱之心。远处,天是蓝蓝的,没有一丝杂云,没有一只飞鸟,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纱巾,轻轻地罩在上面。近处,水是浅绿的,绿得是那么的纯真,那么可爱,水中没有一丝杂物。就连喜欢嬉戏的小鱼儿,也似乎不忍心打破这一片宁静的绿,游到水底去了,水面就像一块无暇宝石,一片淡绿的初春牧场。
我置身于小船上,任其漂流,不知不觉中,发觉己身处茫茫的湖心了。这时,我才觉得世界竟是这样的美。环顾四周,看不到任何一点杂色,只觉得周围到处都是一片惹人的绿。我怎样才能描述这片可爱的绿呢?《辞海》中那些华丽的词语,那些优美的句子能和眼前这片绿媲美吗?我忘情地伸出双手,捧了一把纯洁碧绿的水轻轻放入口中,觉得她比梅更香,比蜜更甜……我又捧了一把纯真的绿放到怀里,顿觉心里有无比的轻松,精神也为之振奋。
玄武湖的水是那么清亮,简直像一颗巨大的光华灿烂的绿宝石。微风拂过湖面,掀起层层涟漪,在夕阳的照耀下,湖水闪闪发光,像鱼鳞,像碎玉,使人心旷神怡。微起的波浪,好像追逐嬉戏的孩子,一排接一排地向岸边冲去,接着又嬉笑退回。这样周而复始永远都不感到厌倦。晶莹的水珠溅在我的手上,给人一丝凉意,使人精神振奋。站在岸边,能一眼望到水底,有时还会看到一些小鱼虾游来游去,让人感到这碧绿的水中,还存在着生命,它们给湖水带来了生气,也增添了神秘感。
黎明,淡青的天光下,水库静得出奇。水面上飘着淡淡的水雾,像少女蒙着轻纱。那水面中的小岛仿佛飘在云雾中。远望水库,多像一条银灰色的绸带,蜿蜒伸向远方……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
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静静地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面大一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的时候湖最热闹。你听,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到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海拔2000多米的群山怀抱中,忽然出现这么一溉深碧的湖水,真令人惊叹不已。近看池水倒映着周围的山岭和松树,浓淡分明;远看群峰顶着的洁白雪冠,若隐若现;夕阳的余晖洒在明净的水面上。微风过处,波光粼粼,恰如千万条鱼儿在翻腾;山坡上是古老的云杉林,郁郁葱葱;小松鼠在枝间跳来跳去,不时地向我们探望;林中落叶盈尺,踩上去,沙沙作响,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哦,这一切简直是幅绝妙的水墨画。
青海湖古称为“西湖”,藏语称“错温波”,意为“青色的湖”。湖呈椭圆形,东西稍长,周长300多千米,面积4583平方千米,海拔3195米。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青海湖的景色各有不同。春夏,山青水秀,百鸟争鸣;严冬,白雪皑皑,湖面冰封;晴天,碧空如镜,水天一色;阴天,云海茫茫,浪击有声。远望青海湖,它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蓝宝石闪耀着灿烂的光芒;近看,它就像一片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早晨,青海湖被白雾笼罩着,它和天汇为一色,让你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傍晚,霞光投射在湖面上,反衬着叠叠波光,就像一位画家向你展开一卷绚丽的彩墨画;到了夜晚,月亮把皎洁的光芒洒向平静的湖面,湖面上波光粼粼,满天星斗映在湖中,真是湖中有天,天在湖中。鸟岛、海西山、海心山、沙岛和孤指山(三块石)五个小岛像五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湖中,为青海湖增添了色彩。
青海湖中鱼的种类比较单纯,主要盛产裸鲤(俗称涅鱼)。裸鲤无鳞,味美,营养丰富,闻名遐迩。一条裸鲤从幼鱼长到一斤重,大约需要11年至12年,可见裸鲤之珍贵。为了合理利用裸鲤资源,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禁止乱捕。
湖中的海心山面积近1000平方米。相传它以产龙驹闻名天下,故又称为龙驹岛。岛上怪石嶙峋,杂草丛生。盛夏时披红挂绿,鸟语花香;严冬时冰岩搓峨,景色非常优美。鸟岛位于青海湖西布哈河口附近,鸟岛的面积仅0 4平方千米。由于岛上空气清新,食物充足,环境幽雅,每年都吸引着斑头雁、鱼鸥、棕头鸥、赤麻鸭、鸿鹅等11种近10万之众的候鸟来这里栖息,育雏,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当你涉足鸟的王国时,惊鸟群飞,声扬数里。有时岛上还会飞来已濒临岛上的鸟类资源,国家已在这里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的繁育和研究。
站在东湖边上,放眼眺望,却也望不到湖的边际。迎面吹来那薄荷般沁人的凉风,使人顿感心爽神清。洗耳倾听那玲玲的湖水声,就像琴师拨动了美妙的琴弦;仿佛看到了湖水活脱跳跃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看这碧绿的湖水,绿盈盈的,绿得不野,绿得不浊,细腻而温存。我不禁弯腰掬起一捧水,心想,它定会把我的手染绿的,但只是无色的空明,从手指缝里泊泊落入湖中,像冰敲玉盘般清脆,随即又恢复了它原先的颜色,晶莹、柔美,潺潺地流向远方。
镇北边,跨过公路,是巍巍的群山,山峡处就是铜山源水库。水库四周群山环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枝头果实累累:有水晶般的葡萄,有黄澄澄的桔子,有又甜又红的柿子・・・・.一眼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水面上有许多船只:小木船、机帆船、汽船……拦水坝有二十层楼那么高,像一个巨门挡住了奔腾的流水,水库旁的东山脚是水力发电站,每天都把强大的电流输送到工厂和L14村。
闻名中外的五大连池像五朵并蒂的莲花,池面倒映着蔚蓝的天空,恰似仙女梳妆的五面镜子;又如五颗晶莹的火珍珠,镶嵌在翠绿的平原之中和浓绿的群山脚下。连池的水面上飘游着点点鱼帆,阵阵清风从池面送来婉转悠扬的渔歌,船桨划破了蓝色的仙镜,泛起一道道迷人的光波……
突然,'’啪”的一声枪响,溢洪时间到了。只见高高的闸门缓缓升起,顿时一股清清滑滑的细流温柔地探出头来,就像柔纱那样明,那样亮,颇有几分秀女的姿态。闸门越开越高,水流越来越大。它不像刚才那样温顺地流淌,而是变得愤怒起来:它奔腾着,咆哮着,猛烈地冲向第一道拦洪坝。拦洪坝企图阻止它前进的道路,急流却跃然而起,越过了拦洪坝。那浪头像胜利者的笑脸,抬得高高的。白浪滚滚,势不可当。有人形容它像草丛中突然冒出的羊群,有人又形容它像蓝天里急速奔涌的白云。
不,它不像羊群那样柔弱,也不像白云那样轻浮,倒像一只腾飞的蛟龙跃向深潭。
那激起的千万朵浪花,腾起一丈多高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飞珠溅玉,五彩缤纷。
它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显示出宏伟的气魄,敢于扫清阻挡它前进的残渣乱石、污泥浊水。
急流跃下堤坝,变得开阔起来,但仍保持着奔涌向前的势头。堤坝里的洪水在翻卷,涧中的急流在奔腾。那一泻千里之势动人心魄,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登上湖堤,只见水天一色,波光粼粼。透过清澈的湖水可以看见湖底的水草绿幽幽的像一张地毯。那浮在水面的菱角菜和婷婷玉立的荷叶,又多么像在那绿色地毯上的花卉啊!随着姑娘们的歌声,一条采莲船从篙禾中划出来,犁开了平静的湖面。鱼儿活蹦乱跳,不知是小桨激起的水声惊动了它们,还是姑娘们的歌声吸引了它们。
我依栏坐下,打着赤脚伸进了湖水。那微凉而又柔和的水舔着我的脚,心中涌起一种仿佛已融入自然的情感,使我感到千岛湖的水原来如此多情,风如此清新,阳光如此明媚,树如此清翠。真想永留此地,以山作伴,以水为龙,天天饱览这湖光山色那才真是悠闲自在。夕阳西下,那如血的残阳映红了半边天,湖水似一位羞涩的少女的脸庞微微泛起了红晕。被绿树遮盖的湖面,明显分出蓝绿两色。蓝,使你想起碧空;绿,让你忆起草原。周围静得出奇,那绿色由浅到深,由深到浅,淡灰的雾纱笼罩着千岛湖,使它变得高深莫测,然而那明净的湖水又如此坦荡。我从这里看到了绿色的魅力,原来它是如此雄壮,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它已像决堤的水一样涌入人的眼帘,使你不得不为它的气魄和活力所感染,所倾倒!
塞里木湖哈萨克语叫“塞里木库勒”,意思是祝愿之湖。它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相接的群山之间,海拔在两千米以上,是我国著名的高山湖泊。湖的面积有一百二十平方公里,比伊宁市还要大得多呢!湖的最深处有九十多米,湖底还有起伏的山峦。湖水清甜可口,因含有千分之二的盐类矿物质,所以少量饮用可以清心提神,去火通腹。你们知道吗?塞里木湖在不断地变化着。据物理气象学家竺可祯研究考察,七百年前,它四周还是一片冰峰呢。而今天,美丽的塞里木湖四周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可是,根据几年来湖水增加的速度,也许再过七百年,这儿又会变为一片汪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