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集
天龙八部(刘亦菲版)分集剧情介绍 第35集
得知语嫣随复到西夏段誉拉虚竹前往
萧峰到少林见父被拒长跪七天七夜后伤心离去
段正淳命巴天石、朱丹臣送信要段誉争当驸马段誉心中只有语嫣难从父命吐蕃王子宗赞命人把守关口木婉清女扮男装闯关与段誉相遇
崖边语嫣与三恶人挂树上眼看树将被吐蕃武士砍断段誉等人赶到将其救下游坦之带阿紫趁乱离去段誉以为语嫣被云中鹤欺负不想却云中鹤救了语嫣
众人夜宿荒庙段誉见语嫣伤心问因才知语嫣伤心表哥争当西夏驸马为了语嫣段誉决定去争驸马语嫣笑段誉激动落湖段誉被慕容复擒到枯井边劝慕容复回心转意却被推下枯井
天龙八部(刘亦菲版)分集剧情介绍 第36集
语嫣目睹一切感伤段誉死再劝表哥慕容复亦无悔意反斥语嫣与段誉有染语嫣伤心欲绝投井自尽幸好段誉未死井下二人相见情意缱绻
为助吐蕃王子争驸马鸠摩智来到井边劝慕容复离去二人动手间鸠摩智走火入 魔慕容复被打落井下鸠摩智为抓《易筋经》亦落井底井下四人再见各怀心思鸠摩智走火入魔被段誉吸去内力晕倒慕容复当三人皆死独自离去
雨嫣重跟慕容复。天龙最后补充了段誉等人后来重回到大理无量山,段誉看到神仙姐姐的石像后顿悟自己喜欢的是石像而非真的王雨嫣,由此破除了自己的心魔。而王雨嫣失望之下,重回到慕容复身边,慕容复神经错乱那一段旁边多了一个人。
其二,段誉最后娶了木婉清,钟灵等,木婉清还是皇后。
我真的搞不明白,天龙的结尾其实也挺经典的,为什么要将这个改掉。真不知道金大侠是怎么想的,我还是喜欢以前的结局
连载版和修订版中王语嫣和段誉情定三生,最后同回大理。新修版则改为王语嫣因知道自己身世后,误以为自己是段誉同父所生的亲妹,不能和段誉结合,而回到慕容复身边,和阿碧一同照顾发疯的慕容复。
名字典故
王语嫣在连载版中其名字为王玉燕,此名出自《诗经》中的《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同时诗词中玉燕多用作咏宫嫔的典故(可参看玉燕条),再加上玉燕投怀的典故,暗示其结局在连载版中应最终嫁给段誉并生有贵子。
连载版又写段誉已有原配高湄,连载版的处理颇符合段誉原型段正严后妃情况的历史(可参看段正严和高皇后条),金庸在以后版本中将王玉燕之名改为王语嫣,其典故取自语笑嫣然。
《天龙八部》中,段誉绝对是个情种,其父亲段正淳处处留情,情妇众多,对女人无比热爱,段誉耳濡目染,也学得了一些痴情和痴行。
游坦之为了救阿紫,向星宿老怪丁春秋磕头不止,段誉见了,心想:“我对王姑娘(王语嫣)一往情深,自忖已至矣尽矣,但比之这位庄帮主(游坦之),却又大大不如,人家这才是情中圣贤!倘若王姑娘被星宿老怪擒去,我肯不肯当众向他下跪呢?”想到这里,段誉突然间血脉贲张,觉得为了王语嫣万死也甘心,区区在人前受辱,真是何足道哉,不由得脱口而出:“肯的,当然肯!”游坦之为了一点得不到的怜爱,身为丐帮帮主,却去向臭名昭著的丁春秋磕头,不顾江湖道义和是非公论,要杀少林寺云慈方丈,卑庸之极,这种人,段誉竟然也奉之为情中圣贤,而且决心向他学习和看齐,用情如斯,已经不是可亲可爱,而是可厌了。金庸不喜欢段誉,所以经常让他处处出丑,干些滑稽可笑之事,尽管他出身高贵,善良仁厚,但其性格之中,阴柔之气似乎多于阳刚之气,他对王语嫣的爱,只是一种对美貌女人的拜服,便产生出一种去征服她的欲望。读完《天龙八部》原著的人,几乎没有几个人会真正喜欢王语嫣,为什么段誉却执迷不悟呢?因为读者没有看到王语嫣的外貌,从性格判断和人品标准上,王姑娘实在没有可爱之处,但段誉却只看到王语嫣的外貌,除开这点他就什么也不顾及了,整天心中只琢磨着如何才能讨好王语嫣。同是对女人用情,萧峰的方式就很不一样,专一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他不会为了爱情丧失理智,丧失人伦,丧失人格,他有自己的主张,他懂得以理服人,懂得让别人尊者自己。而段誉,如果王语嫣真的被恶人挟持,则很容易会为王语嫣沦为游坦之那种令人不齿的人,这种对女人的爱,不怎么值得人去尊重。
在原先三联版《天龙八部》里,在全书的结尾是段誉带着王语嫣、木婉清等人回到大理,路上遇见慕容复坐在土坟上接受一群儿童的朝拜,阿碧在他身旁负责给孩子们发糖,虽然神色凄苦,慕容复眼神中却是一种满足。段誉不忍打扰他们,就带着王语嫣回了大理城。
不过在最新版的《天龙八部》中,金庸先生却给王语嫣加了很多戏,让那个温文尔雅的王语嫣变得不可理喻。首先是段誉带着这么多妹妹回到大理之后,王语嫣出现了。她在大理国边境等着段誉,很让人感受到他两人夫妻情深。
但王语嫣第一句台词就是跟段誉斗嘴。先是问段誉,二嫂给了这五个女孩子 ,你打算让哪个做皇后?王语嫣有点吃醋的味道。
到了山谷外,遇到砍柴人说谷中进不去,长生之法已经被逍遥子拿走。谷中人虽然能够长生,但一出谷就会瞬间变老。王语嫣这才作罢。随后又缠着段誉要去看无量洞的石像,她猜想是逍遥子把秘籍带到了无量洞。
段誉也想去看看“神仙姐姐”,因为无量洞是虚竹所管,就派梅兰竹菊四剑与无量洞主辛双清交代后,一行人赶到无量山洞。就是在这里,段誉发现自己的心魔:他喜欢的是石像,而不是眼前这位王语嫣。这实际上是为后面王语嫣离开埋下伏笔。
王语嫣看到石像比自己美丽,更加失心落魄,感叹韶华易逝,更想永葆青春。这时候,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出现了,王语嫣居然怀疑石像里有秘籍,一伸手把石像推倒了。石像应声而碎,秘籍当然没有,王语嫣只得到一把碎片。王语嫣掩面而逃,没有点明去向。正因为推倒了石像,段誉心中的石像也碎了。
又过了几年,段誉一直在努力当一个好皇帝,再没提到王语嫣。一次出巡时,在木婉清与段誉对话中,段誉说她去了苏州,应该是跟表哥慕容复在一起。随后,一行人就发现了土坟上的慕容复,身后站着王语嫣和阿碧。后来,段誉出家为僧,故事至此结尾。
对于金庸对王语嫣结局根本性的改变,在许多读者看来,既没有必要,也感到惋惜,那么金庸先生为什么要这么改呢?原因很明显,这样改更加合理。
小说在本质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说从时间上看,小说是人的性格发展史,同时小说是所描写的那个时间段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而性格和文化是互相影响并混合在一体,因此人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
从人的性格上分析,有一个非常通用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先入为主,意思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或多或少感受到这个道理。当一个人先接纳某个观点之后,再怎么劝说其更换想法,是很困难的。
在恋爱中,当一个男人获得另一个女人的芳心后,女人通常都会死心塌地跟着男方,除非遇到特别大的考验,否则这段恋情会永远继续下去。
这一现象的理论依据是广为人知的贝叶斯定理,这个理论比较复杂,大体内容就是当一个人有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时,改变这个观念的难度非常大。如果这个观念是错误的,纠正的成本会很大,甚至大到人们不想去纠正。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结婚的对象都不是初恋,这是社会进步造成的,在《天龙八部》里的宋代可不是这样。
王语嫣从小在苏州长大,那时的苏州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读书人多,当时社会的主导思想是儒家思想,而王语嫣是大家闺秀,虽然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大环境下,王语嫣却饱读诗书,这使得儒家思想在她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
儒家思想在爱情方面强调不能有肌肤之亲,一旦有肌肤之亲,就必须结婚,甚至看一眼都不行,尤其是大家闺秀更是如此,我们可以举一个范喜良与孟姜女的例子。
据史学家考证,这个故事发生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儒家思想非常流行,但远没有到一统天下的程度。范喜良是齐国的一个青年,当时齐国正在准备打仗,便要求适龄男子应征入伍,而范喜良根本不想当兵枉送性命,于是便逃避官府追捕。
在追捕的过程中,他顺着一棵大树跳上了一户人家的院墙,终于逃过一劫,在此过程中,范喜良见到了正在院中玩耍的孟姜女,孟姜女也发现了范喜良。
按照儒家思想,未出嫁的闺女,被陌生男人看到,就要嫁给那个男人,而且范喜良长得仪表堂堂,很是俊秀,并且知书达理,孟姜女也是喜欢。而作为孟姜女的父亲立即同意这门亲事,孟家是大户人家,范喜良只是一介平民,所以这门亲事就定了,对于孟家更是一举三得:
一是遵从了儒家礼法。
二是孟姜女也同意。
三是可以让范喜良去从军,这样孟家就不必交钱或者找人从军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儒家思想并不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年代,对男婚女爱都要求这么严,何况是在宋朝呢?
在《天龙八部》中,王语嫣经常见到慕容复,拉手挽胳膊应该是不少的,两人形影不离地在江湖行走,在这种情况下,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以及先入为主的因素,想让王语嫣移情别恋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难的。
即使王语嫣和段誉在枯井里一段对白后,王语嫣一时冲动答应了段誉,事后一旦脱离那个特殊的环境,她的心依然还会在慕容复身上。这是人的性格本性和文化原因造成的。
其实同样的一幕在《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身上表现得也非常明显,当他认定杨康后,便无怨无悔地跟他在一起,还比如《笑傲江湖》中的岳灵珊,为什么要跟着林平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段誉和王语嫣为什么最终没有在一起?对此,一位北大教授说出原因: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主要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而让王语嫣和段誉在一起就违背了儒家文化,从这个角度理解,让王语嫣和慕容复在一起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在王语嫣的心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慕容家人,死是慕容家鬼”已不可撼动。
准确来说,王语嫣始终没有对段誉在感情方面有很强烈的喜欢之情,只是段誉一直无微不至的对其关心关注和关照,特别是在王语嫣被表哥慕容复抛弃时,段誉依旧想尽办法想促使她与慕容复和好,可是慕容复却选择江山而放弃了王语嫣,这使得王语嫣彻底绝望,这才感知到段誉对她的真情,感动不已,最终答应了段誉。可是后来王语嫣却还是离开了段誉,所以王语嫣对段誉的感情只是感激和感动,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王语嫣选择段誉是被感动。
段誉的痴心是一般人比不了的,自从在曼陀山庄见到王语嫣开始,他内心就再也放不下,于是就死皮赖脸的跟着,不管王语嫣是多么在意她表哥,段誉就痴痴跟着王语嫣,而且每当危险来临,段誉就使出“凌波微步”背着王语嫣就跑,种种行为也让王语嫣甚为感动,她内心知道段誉对非常好,可是她内心喜欢的始终都是她表哥,只是后来王语嫣被慕容复抛弃,这才选择段誉。
第二,王语嫣与段誉并不配。
虽然在王语嫣被段誉感动,最终选择段誉,但是王语嫣其实并不喜欢段誉这号书呆子,她内心喜欢的始终都是英俊帅气的类型。而且,段誉后来虽然当上皇帝,可是他内心却一直认为王语嫣高高在上,这种感情的不对等注定会影响到二人的生活,最终肯定会出现感情的分歧。
第三,王语嫣离开段誉是因为她还未真正放下慕容复。
王语嫣最终是离开了段誉,一方面是段誉忙于政事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她,另一方面就是内心还留恋慕容复,对慕容复还心存幻想。虽然慕容复此时已经精神失常,但是王语嫣可能认为她还是可以让慕容复恢复,于是她又回到慕容复身边,选择与内心真正喜欢的人在一起,可能也是王语嫣一生的追求。
可见,王语嫣并非真正喜欢段誉,她的离开虽然是意料之外,实际上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说,王语嫣并非对其真正动情,更多只是被感动而已,如果真是动了真感情也不至于会离开。
在《天龙八部》中,段誉对于王语嫣可以说是一见倾心,而且在见到王语嫣以后,便对她展开了猛烈地追求。虽然段誉是大理世子,而自身也长得英俊潇洒,但还是费劲了周折,最终才赢得美人芳心。可以说段誉追王语嫣的过程,将他写作一部追女孩教科书也不为过;最后能够追到王语嫣,主要因为段誉很有自己的原则,一直秉承“三不”的追女法则。
第一、不对王语嫣死缠烂打段誉虽然喜欢王语嫣,但从来不对王语嫣表白和死缠烂打;很多时候都以一个暖男和备胎的形象,出现在了王语嫣的身边。在她孤独无助的时候,陪伴她、照顾她;而在慕容复回来以后,又主动的远离她,不让慕容复误会自己和她的关系。
段誉也正是做到了这点,所以才能够顺利地走进王语嫣的心里;并且给王语嫣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第二、从来不趁人之危出生名门世家的段誉,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虽然大理只是一个边陲小国,但毕竟也是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作为大理国唯一的世子,将来也是大理的继承人;只要他张口,无论是金钱还是美女,都会蜂拥而至。但他就是死心塌地的喜欢王语嫣,而且从来没有对王语嫣动过歪心思。
如果段誉真想趁人之危,我觉得在整部剧中,他有着非常多的机会;但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正人君子,对于王语嫣他的喜欢更多的是倾慕,而不是占有。
第三、从不做伤害王语嫣的事情都说“爱屋及乌”,在喜欢王语嫣的前提下,他起初对于慕容复也充满了好感。而慕容复也想结交这位大理世子,所以他们一行人就经常结伴而行。
在少林寺一战中,如果不是王语嫣出言制止,可能慕容复不仅身败名裂,就连性命也会难保。但为了不伤害到王语嫣,很多时候他宁愿伤害自己,也绝不做对不起王语嫣的事情。
所以在整部《天龙八部》中,也可以说是一部段誉追女友剧情,也正因为有了他的三不,最终才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