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头巾的各种戴法是什么 这些戴法有什么作用

魔术头巾的各种戴法是什么 这些戴法有什么作用,第1张

1、腕带。戴法:缠绕两、三圈。作用:固定手腕、擦汗。

2、围脖。戴法:套在脖子处。作用:防寒,防止风雪吹入。

3、面罩。戴法:围脖的基础上,把头巾拉到眼睛下面。作用:口罩,保暖,防晒(雪山攀登)。

4、头罩。戴法:将头巾拉到额头位置。作用:戴头盔时可以吸汗,保暖。

5、强盗帽。戴法:从头到脸全包起来只露个眼睛。作用:透气又挡风沙。

6、眼罩。戴法:折叠整体套于眼处。作用:助眠防光线干扰。

7、头带。戴法:头巾折成双层,套在头上。作用:运动时防止汗水下流。

8、头箍。戴法:头巾下边缘在发际线上。作用:固发,化妆。

9、头巾。戴法:直接套头上。作用:保暖。

10、民族戴法。戴法:将头巾多余部分塞入侧边。作用:变得更帅。

11、瓜皮帽。戴法:头巾翻转,套头,多出部分旋转后翻开包头上。作用:保暖防风。

12、海盗帽。戴法:头巾翻转,两手捏住边缘,分别往反方向一拉成结,调整戴上。作用:保暖防风。

13、遮阳海盗帽。戴法:头巾翻转,置于头顶,往后拉上层头巾到后脑处。作用:配合头盔使用,保暖透气,又可以防晒(颈部)。

14、急救吊带。戴法:两只头巾搭配,一只套脖,另一只托住手臂连接脖上头巾。作用:防止手臂二次受伤。

 教学反思能够有效帮助教师们总结经验,特别是幼儿园老师更是不能对此懈怠。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一)

 中班主题有趣的夹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进行6以内的数数,学习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卡片上的圆点数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乐意表达操作成果。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夹子若干(大小、颜色不同),大统计表一张,小统计表1张,音乐磁带,录音机,自制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这是什么?)今天,我们用夹子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二、幼儿第一遍玩夹夹子游戏,感知6以内的数量

 1幼儿听音乐夹绿颜色的夹子,并进行数数。

 2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并在统计表的相应数量边贴上标志。

三、幼儿第二遍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进行数量的统计

 1幼儿听音乐夹夹子,并进行数数。

 2教师关注幼儿夹夹子的情况。你夹了几个夹子?两种颜色混在一起,数起来方便吗?

 3鼓励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4教师介绍统计表,请幼儿统计夹子的数量。

四、游戏:摸摸乐,引导幼儿按照卡片内容并进行夹子匹配

 1出示摸箱,教师介绍游戏玩法,了解卡片上的相关信息(圆点数量、颜色),请幼儿一一对应夹。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互相交流,验证。

 4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统计情况,获得小红花。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投放夹子,进一步感知数量,进行颜色大小的分类统计。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二)

 中班主题我想有个美丽的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让班内每个孩子都明白不能乱丢垃圾,要爱护环境更要保护环境。

 让孩子们能够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大胆说出自己对保护环境的理解。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明白随手乱丢垃圾是一个不好的坏习惯,需要改正应该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难点:孩子接受问题的能力,乱丢垃圾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1一顶带有机玻璃的遮阳帽。

 2几张环境被严重污染的。

 3生病带着口罩的儿童。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我们大家一起做个小实验看看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拿出带有有机玻璃的遮阳帽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前,在阳光照射到遮阳帽的有机玻璃上会在教室屋顶形成一道七彩虹,持续晃动遮阳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发问大家看到了什么?好看吗?美丽吗?孩子们回答后接着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美丽的七彩虹。

 2说出答案是因为天空晴朗空气好如果空气被污染了就看不到美丽的彩虹,继续引导孩子们思考问题空气不好有哪些危害性拿出。

 3着重说明空气污染了就会让人生病甚至吃药打针,打针是很疼的。我们都不想生病,更不想打针。所以我们不能让空气产生污染。空气为什么会污染,拿出,那是因为有许多不爱护环境的人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引起的。从此以后我们不能再随便乱丢垃圾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如果大家人人都乱丢垃圾,那么久会破坏环境产生污染会引起生病也就看不到美丽的七彩虹。

 延伸: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反思

 以往虽发现了乱丢垃圾不是一个好习惯,应该让孩子们改正缺点,却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提醒了事,没有认识到方法过于武断没有认识到孩子们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通过本次培训认识了直接灌输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引导孩子们好奇的天性掌握儿童在游戏中生活的特性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努力跟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方向,通过学习明白只有教育观念的率先改变才能引起教育行为的逐渐改变,找到了方向明确了目的就一定会达到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三)

 中班主题表情娃娃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三、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 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 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四)

 中班主题活动大卫惹麻烦教案反思

 目标:

 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做错了事要勇敢的承认错误,并且要知错就改。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准备:已制作好的幻灯片

 过程:

 1出示封面,引题:认识人物姓名、书名。

 2逐一出示幻灯片,让幼儿观察大卫惹了哪些麻烦?

 3幼儿讨论:大卫是怎样的小男孩?怎样帮助大卫认识自己的错误?

 4继续观察最后三张幻灯片,幼儿观察大卫是怎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妈妈是否原谅他?

 5教师小结,并完整讲述故事。

 6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做错事但勇敢承认,并获得妈妈原谅的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认真的观察每一张,并且都能较好的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只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还应有所侧重,从而会使整个活动更加紧凑,从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看来,他们已经理解了整个活动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还是不错的。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认真的观察每一张,并且都能较好的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只是在观察的过程中还应有所侧重,从而会使整个活动更加紧凑,从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看来,他们已经理解了整个活动的涵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还是不错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五)

 幼儿园中班学习5的加减法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通用模板(六)

 中班主题我上中班了教案反思

 教学目标:

 1意识到自己升中班了,长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

 2主动与小班的弟弟妹妹交往,学习尝试照顾弟弟妹妹。

 3萌发自豪感和骄傲感。

 4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愿意为弟弟妹妹做榜样活动难点:能大胆主动的与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活动准备: 故事《成成当哥哥》

 活动环节:

 1组织幼儿讨论:小班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你是怎样上幼儿园的?弟弟和妹妹和你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比较,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要有一种新的姿态,新的表现,为弟弟妹妹做榜样。

 2小朋友现在是小哥哥和**姐了,你想为弟弟妹妹做点什么事呢?(怎样做弟弟妹妹的榜样,怎样关心小弟弟和妹妹。)3教师引导幼儿以"我们升中班了,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为题,拓展话题。

 (1)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中班幼儿的学习、游戏的照片。

 使幼儿明确中班幼儿应该在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上中班了,我们应该怎么做?(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吃饭、睡觉、游戏等方面应该怎样做。)4有个小朋友,也上中班了,他很想做哥哥,他能做一个真正的哥哥吗?请小朋友听故事《成成当哥哥》

 提问:谁是成成的妹妹?妹妹让成成帮她干什么?成成会吗?他怎么么样帮助妹妹的?妹妹高兴吗?成成怎样学会系鞋带的?

 通过听故事,进一步激发幼儿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5小朋友要想当哥哥姐姐帮助弟弟妹妹,就要比弟弟妹妹学的知识多,本领大,要不怎么帮助他们呢?

 活动延伸:绘画《我是大哥哥(或大姐姐)》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根据说出自己和小班孩子的不同,而且还感受自己是一个中班小朋友,为自己变能干而高兴。孩子的回答五花八门,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评价,看得出他们自豪,自信!想到这,我的心里无比高兴!孩子们在相互交流的时候,小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524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1
下一篇2024-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