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第1张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了解公园基本的游览规则,在游戏中懂得遵守公园的游览规则。

 2、能明辨是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找“碴”的乐趣

  准备:

 1、挂图一张

 2、若干张、棋谱(1-20)、队标2个、点数骰子一个

过程:

 一、通过图中找碴,了解在公园里游玩的规则

 1、师:小朋友,玩过“大家来找碴”的游戏吗?就是把不对的地方找出来。我上次去公园玩的可开心啦,可是我拍了一张照片,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请大家帮帮忙,帮我来找碴。

 2、幼儿观察,在图中找碴

 师:现在给大家一会儿时间,请大家先自己来找,把你认为不对的对方找出来,先放在心里。

 3、交流讨论挂图中的错误之处,了解公园里的规则。

 提问:他们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应该是怎样做?请幼儿分别讲述。

 小结(不分前后顺序):

 (1)踩摘花草、攀爬树木:公园里有了它们的打扮,才有美好的环境,要爱护花草树木。

 (2)游乐场: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还要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3)给动物乱吃东西:动物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随便给动物们吃东西,会让他们生病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4)乱扔垃圾:公园里的管理员把公园打扮的漂漂亮亮、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要爱惜他们的劳动,一起保护环境。

 二、游戏下棋:介绍棋谱,设置游戏规则

 1、介绍棋谱、设置游戏规则

 (1)师:在刚才的找碴游戏中,大家知道了在公园里游玩的规则了。瞧,我给大家设计了一张棋谱,我把在公园里看到的照片放在棋谱中,(边摆放公园里,边确认规则)当照片上的事情做的不对,棋就要往后退2格,照片上做的对的,就可以往前跳跃2格,看哪队先到达终点就获胜。

 (2)谁来告诉我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

 2、分组、分配队标、游戏

 师:小朋友要分成两个队,一个是红队,队棋就是红色,另一个队是蓝色,队棋就是蓝色。确认自己的队,为自己队加油。(分完队后,把队棋同时放到起点准备)决胜负后轮流投掷骰子

 三、结束游戏,离场

 决出胜负,为胜利队加油。

 师:刚才下了一局,x队输了,他们有点不服气,那我们带着棋谱回教室再下一局吧。

中班教案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通过故事懂得,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者,无论什么人都要礼貌谦让。

 2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准备:

 《小熊让路》故事教具一套(森林背景图一张, 人物贴绒: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狮子)

  活动与指导:

 1教师出示小熊贴绒,介绍小熊的人物特点: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名字就叫——《小熊让路》

 2教师演示教具并讲故事。(故事见附录)

 3提问: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为什么小熊欺负小兔、小羊、小猴,而不敢欺负大狮子他这样做对吗

 (3)力气大就可以欺负人吗大狮子的力气比小熊大,为什么他就不欺负人呢

 (4)大狮子给小熊让了路,为什么小熊不好意思了呢你们猜他心里怎么想他明白了什么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4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自己力气大就欺负弱小的人,无论什么人都要懂礼,讲谦让、说话要和气。

 5结合幼儿日常表现,教师请幼儿自己想一想有没有欺负人的现象,今后打算怎么做请大家互相监督和帮助,做一个礼貌、谦让、受欢迎的小朋友。

  附故事:

  小熊让路

 小熊长得胖胖的,力气很大很大。

 小熊在路上走,前面来了小兔。它站在路中间,大声说:”小东西,快给我让路!”

 小兔怕小熊,只好从路旁的草丛中爬了过去。

 不一会儿,小羊从前面走来。

 小熊又往路中间一站:“小家伙,快给我让路!”

 小羊害怕了,它一声不响地从路边的水沟中蹚了过去。

 小猴呢,它更害怕小熊,很远就爬到了路旁的小树上。

 小熊多得意:“哼,我的力气大,谁都怕我!”

 小兔、小羊和小猴,一起去找大狮子,请大狮子来治小熊。

 大狮子笑了笑,点了点头。

 大狮子走在前面,小兔、小羊和小猴跟在后面。

 小熊看见大狮子走过来心想:这可不得了,我得赶快让路,它站在小路旁,请大狮子先走。

 大狮子走到小熊跟前,站在路边说:“小熊,你先过去吧!”

 小兔、小羊和小猴听了,都愣住啦:大狮子也怕小熊啊!

 小熊低着头,不好意思地从大狮子身边走过去┄

 打着以后,小熊看见小兔、小羊、小猴来了,马上站在路旁,让它们先过。

 这下,小兔、小羊、小猴明白了,大家都说:“大狮子真有办法,小熊变得有礼貌啦!”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区域活动教案:《趣味串珠》

主题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名品特产等,关注家乡的变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学习多途径收集有效信息,乐于与同伴交流。

 3、学习参与社区的活动,懂得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区域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了解木珠工艺品的基础上,根据图样选择相应的木珠来制作手链、项链以及简单造型等工艺品。

 2、发展幼儿打结、折弯等动作技能,及按一定规律来串珠的方法,享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PPT、各种木珠手链、项链工艺品

 2、 图样、各种木珠、玻璃线、细铅丝

活动过程:

  一、观看木珠工艺品

 导入:(演示PPT1)孩子们,你们瞧瞧这些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

 小结:我们坦头就是闻名全国的木珠之乡,用木珠做了很多的漂亮精致的工艺品,像现在我们的汽车用品也是很有名的。

 2、教师出示实物,分析图样

 (1)出示手链

 ①孩子们,你们看这手链是怎样串成的

 ②珠子又是按什么规律来串成的?

 ③珠子是按一颗大一颗小的规律串成的,就是根据设计师的图样才串成了这么漂亮的手链。(出示图样)引导幼儿对照图样观看实物的方法。

 (2)出示图样

 我们再来看看设计师的第二张图样,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奥秘?

 原来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的。

 (3)示范打结,固定打结

 我也来串串木珠,哎呀,不好,怎么下面的一颗珠子掉了?你们谁来想想办法不让它散落在地上?

 教师小结:我们在市场上,看见过很多的手链(演示PPT2),它们都是按一定的规律,像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等等来串起来的。

  二、幼儿进入活动区活动

 1、交代任务

 ①你们想不想也来串串这么漂亮的手链和项链?

 ②今天在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木珠、线、细铅丝,等下你们可以根据图样来制作各种好看的手链和项链。

 ③除了这些手链等,还可以用珠子一扭一折,就可以变成一个八字的造型。(教师同时示范)

 2、自由选择区块制作木珠工艺品

 (1)能力弱的层次:选一些简单的图样来串。

 (2)能力稍强的层次:穿一些简单的有造型的工艺品(如:⒏)。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适当选择机会让个别幼儿说说是按什么规律串成的。

 指导要点:

 (1)指导幼儿根据图样制作工艺品。

 (2)提醒幼儿按一定规律串珠。

 (3)指导已经完成一件作品的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再设计再创作。

 (4)对完成作品的幼儿及时给予评价。

 4、作品展示

 请完成作品的孩子,将作品陈列在展示柜上,并相互欣赏。

 5、整理延伸,请幼儿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区角中,未完成的幼儿在教室的区角中继续操作。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火热的夏天来临了,尽管烈日当空,动不动就出汗,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个充满着无限诱惑、满怀喜悦的欢乐季节,她们会想象着吃吃香甜可口的冷饮、冰饮料,穿着清凉的衣服,或是尽情地嬉水玩耍……总之孩子眼里的夏天是“快乐”的代名词。在前期的观察和与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夏天的季节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如“好热!”、“太阳晒在身上很烫”、“会下雷阵雨”等,因此借助故事《绿太阳》引出新主题《火辣辣的夏天》,将孩子们原有的零碎经验在分享中加以梳理、归整,激发幼儿对夏天更全面的了解,在过程中了解避暑的好方法并喜欢夏天。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在听辨夏天声音的过程直接感知并梳理夏天明显的季节特征;第二环节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第三环节延伸部分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到户外,感受夏天、寻找树荫。

 活动目标:

 1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炎热的气候特征。

 2感知树荫给大家带来的方便,了解各种夏天避暑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图书

 活动过程:

 一、听听说说——在听辨声音的过程中梳理并感知夏天的气候特征

 1今天我带来了几个与夏天有关的声音,听一听,猜猜是什么?

 听声音(蚊子、知了、雷雨声)

 引导幼儿猜测,并根据幼儿回答演示ppt

 小结:夏天来了,知了在枝头鸣叫;雷阵雨轰隆隆,轰隆隆,雨后的天空中有时还挂着一道美丽的彩虹呢,夏天真热闹!

 2你们喜欢热闹的夏天吗?夏天还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3是呀,夏天很迷人,但实在太炎热,火辣辣的太阳晒在身上快受不了啦,今天老师带来一则故事,猜猜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理解感受——倾听并理解太阳发烧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感受夏天的炎热并了解避暑的好方法

 1倾听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太阳发烧了,发生了什么事?(大地和河水变得怎么样了?小树、鱼、狗、小鸟热得怎么样了?)

 怎么办?大家快来想想办法。(鼓励幼儿想办法,发挥想象)

 2为什么大家要到大树下?大家为太阳做了什么?

 3夏天真热啊,躲到什么地方会比较阴凉呢?你还有什么办法让自己变凉快?

 三、延伸——树荫下真凉快

 教师和孩子一起到外面活动,感受夏天太阳底下的炎热,寻找树荫,感受树荫下的凉快。

中班教案 篇5

  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用不同方法尝试记忆歌词的快乐。

 2、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唱出鼓点节奏的强弱变化以及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准备:

 四幅(太阳、花、小鸟、小朋友)、鼓。

  过程:

 1、玩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敲鼓节奏。

 (1) 个别幼儿探索敲鼓的节奏。

 (2) 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

 2、学习副歌部分:

 (1) 倾听副歌的鼓声节奏。

 (2) 创编不同的敲击方法,敲击副歌节奏。

 (3) 边敲边唱出副歌节奏,尝试唱出由强到弱的变化。

 3、完整地学唱歌曲。

 (1) 欣赏歌曲一遍,提问:谁听到了鼓声?根据幼儿回答出示。

 谁先听到,谁后听到?帮助排队。

 (2) 随琴声学唱歌曲。

 (3) 教师隐藏部分,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4、边唱边自由表演歌曲。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欣赏散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含义,学习新词:“万紫千红”、“色彩”,丰富幼儿的想像。

 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知道春雨绵绵是春天独有的景致,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

 3.学习观察春雨的颜色,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和发散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伴随优美的音乐朗诵散文,培养幼儿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三)人格目标 通过让幼儿积极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寻找春雨的颜色,提高幼儿探索性、兴奋性和自主性。

 (四)动作技能 通过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角色中的对话,并以抒情优美的动作进行情境表演,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动作技能和动作协调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及物质准备 利用三围空间布置春天景色,录音机、磁带、幼儿表演用的小鸟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运用电教手段,播放影片,启发幼儿说说春天的景色,丰富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1.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逐一细致观察并描绘草地、柳树、桃树、杏树、油菜地、蒲公英)

 2.师:谁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语言连贯、用词恰当,教师重点提示植物各自的色彩)学习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3.师:春天为什么这么美?(启发幼儿明白是气温、阳光、春天等各种自然条件,促进万物生长,形成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教师制作投影片,出示小鸟,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这里有几只鸟?它们是什么鸟?停在什么地方?这些小鸟在干什么?

 2.师:原来小鸟都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知道是什么吗?(引出主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

 (三)播放配乐散文,让幼儿欣赏。

 1.师:你认为他们的话对不对?

 2.欣赏最后一段,师:“那你们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了吗?”

 3.再次一边欣赏配乐散文录音,一边出示投影片,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四)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刚才小鸟们的话,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请你们来做小鸟吧。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学会用鲜明的色彩画出美丽的春天。

 科学: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雨的形成。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观察周围景色,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

 六、环境中渗透 在音乐区设置各种小鸟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多让幼儿观察一些自然景色,多接触大自然。

 八、活动评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848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