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宝玉对黛玉的深情

红楼梦里,宝玉对黛玉的深情,第1张

即使没认真读过红楼梦的人,也多知道红楼梦的主线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之所以悲,不仅是二人最终未能修成正果,更是因为两人是多么难得的相爱与契合,却落了个阴阳相隔的收稍。

宝黛爱情虽篇幅不大,却是红楼梦的灵魂。随着年龄渐长,一遍遍重读红楼梦,这些爱的细节让人更加动容。

有身体上的关怀。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回,写的太美。一日午后,宝玉来看黛玉,黛玉因前夜没睡好,正歪在炕上歇午。宝玉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不利于保养身子,于是同歪在炕上,陪黛玉说话解闷儿。两人说笑了一会,黛玉懒怠,闭着眼睛不再理宝玉了,宝玉担心她睡出毛病来,绞尽脑汁编了个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来,黛玉果然被吸引了。接着宝钗又来了,三个人谈笑一回,宝玉看黛玉不睡了,这才放了心。

每年秋分时节,黛玉必犯旧疾,宝玉惟恐她吃不好睡不好,几乎每天探视。黛玉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那夜,淅淅沥沥的秋雨不住,宝玉穿着蓑衣斗笠木屐,带着仆人打着灯笼,仍旧来看黛玉,见了就问:“今儿好?吃药了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举着灯看黛玉脸色时,还不忘用手遮着灯,生恐林妹妹被刺了眼。看到林妹妹脸色好些了,又问:“想吃什么?告诉我,我明儿一早告诉老太太去,岂不比老婆子们说的明白?”在宝玉眼中,谁照顾林妹妹他都不放心,一定要亲自过问。

有情绪上的迁就。

第二十回,春节期间,史湘云来贾府走亲戚,这是红楼梦中史湘云第一次出场,宝玉当时正在和宝钗说话,听见史湘云来了,他顾不得宝钗,抬身就走,可见很重视与湘云的感情。结果黛玉知道宝玉方才和宝钗在一起,吃醋使起小性子,赌气回房去了,宝玉顾不得招待湘云,也顾不得礼数,赶紧跟着黛玉去赔不是,不惜怠慢湘云。他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又拿“亲不隔疏,后不僭先”来解释,最后再加上一句表明心志的话:“我也为的是我的心。”两人终于和好如初。

大观园初建成,贾政试才宝玉之后,众小厮因宝玉表现良好,上来讨彩,将宝玉身上佩戴之物一应解去。黛玉看见后,以为自己送给宝玉的荷包也被解了去,又赌气回房,宝玉连忙赶过来劝,解开衣领,从里面衣襟上取出黛玉所赠荷包。黛玉看了,倒不好意思起来,嗔怪天冷宝玉穿得少,两人又和好了。宝玉这个举动多么可爱呀,爱一个人才会如此珍视她给的东西,才会如此在意她细微的感受。

有精神上的爱护。

薛蟠从南方回来带了土特产,宝钗分给园中众人,宝玉一见了宝钗送来的土仪,首先想到的是:“哎呀不好,林妹妹肯定要睹物思乡伤心了。”立刻跑去潇湘馆劝黛玉,却又不敢明说,怕林妹妹更难过,只能说些其他的转移黛玉注意力,让黛玉走出思乡之苦。黛玉也明白宝玉的苦心,主动提出和宝玉出去散心。

宝玉挨打那次,黛玉来看宝玉,宝玉疼痛难禁之时,还担心黛玉的身体:“你又做什么来?虽然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倘又受了暑呢。”又怕黛玉因担心自己而伤心过度,撒谎说道:“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散布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信真。”此时的宝玉,被打得皮开肉绽,疼得如针挑刀挖一般,自昏睡梦中刚醒,想的第一件事却是哄黛玉自己并不觉疼痛,只为了心上人不要担心自己。

最让人动容的,我觉得是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一段。紫鹃说林妹妹明年要回苏州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个焦雷一般,登时呆了。回到怡红院后更是满脸紫涨,不言不语,毫无知觉,吓得李麽麽袭人等人大哭。紫鹃到了怡红院后,宝玉方才“嗳呀”一声,哭了出来,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要去连我带了去。”

林之孝家的来看宝玉,宝玉一听见“林”字,闹起来:“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抬头看见架子上摆的玩具自行船,宝玉指着说来船接他们了,贾母忙命拿下来,宝玉伸手要来,掖在被中,笑道:“这可去不成了!”一面说,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边上站的众仆人看此情形,俱是想笑又不敢笑。

年少时读至这里,觉得宝玉痴傻的样子甚是好笑,直到后来,岁月流转,阅历增长,再读此处,每回都是潸然泪下。无价宝易求,有情郎难觅,能得宝玉相知相爱这几载,不枉林妹妹魂归离恨天前来此还泪一场。

�U��k�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袭人很了不起,妥妥是一个宅斗女孩,就她向王夫人进言一节,不仅对那些宝玉喜欢亲近的人给以暗搓搓的一刀又不着痕迹,还趁机向王夫人表白忠心,递了投名状,就可以看出袭人的城府。

袭人对黛玉,晴雯四儿以及芳官都应该是嫉妒的。晴雯是宝玉身边第一人,常常揭袭人的短,骂袭人是花尾巴狗,是个连姑娘还没有挣下的丫头,四儿是宝玉与袭人闹别扭时提拨的,暗地里还凭着与宝玉生日相同而说是要与宝玉做夫妻的,一个芳官更了不得,离经叛道不说,而且赢得宝玉宠爱。对这一切袭人是又羡慕又嫉妒,但并不太放在心上,毕竟大家都是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她们谁都越不过袭人去。

但黛玉就不一样了。黛玉是贾母正正经经的嫡亲外孙女,是曾经的候府千金**,探花郎的女儿,又袅娜风流,又才华横溢,地位,出身都高出袭人,仅这些也罢了,这些都是人力不可改变的东西,但感情呢怎么感情也要超过她去了《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一时忘了情,错将袭人认做黛玉,一把拉住前去寻他的袭人说:

“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袭人本来因为为宝玉破了处,自认为与宝玉的感情高出任何人,宝玉即使娶了妻也会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与妻子只有夫妻之情,而没有男女之情,因而虽对宝玉过分宠爱黛玉酸溜溜的,但还能容忍,甚至守着宝玉与湘云吐槽黛玉的懒,赞美宝钗的豁达,暗喜自己与宝玉的情谊超过宝钗。但是,当她听到宝玉对黛玉的一番深情表白,心里就不淡定了,当晚,就找到王夫人告了黑状。

是的,你没看错,第三十四回,许多人以为那是袭人为了宝玉着想而做的,其实不是,若真是如此,早在与宝玉云雨之后就该考虑了,哪里等到今天。且不说她与宝玉算不算越礼,但为宝玉身子着想,她也该说一说,但她没有,宝钗大清早的跑进怡红院她也没有,甚至湘云为宝玉梳头,她也只是喝了一肚子醋却并未发声,只因为她有信心,她们谁与宝玉的感情也越不过她去,只有黛玉,当袭人听到宝玉说睡里梦里都忘不掉黛玉时,岂能会不妒火中烧,果断向黛玉伸出了黑手。

袭人告状很有技巧,她会打着为人着想的幌子,她找到王夫人,先说宝玉挨打是应该的,抓住王夫人的心,然后说宝玉不听自己的劝,只亲近那些狐媚子,暗合了王夫人的意,接着指出表姐弟表兄妹在一起不合适,这样一条线下来,矛头针指向了哪里,傻子都能品出来,难怪被灌了米汤的王夫人一连声的喊袭人“我的儿″,不但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袭人,还踢了袭人的工资,许了袭人姨娘的地位。却不知自己被袭人狠狠地利用了一把,成了袭人争夺宝玉心中地位的工具。可惜袭人千算万算,也没有想到金玉良缘成就之后,他被嫁给了戏子蒋玉涵,成为了蒋夫人。只落得''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衷肠:

  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黛玉听了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还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但是半个字也不能吐。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走。

  贾宝玉: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林黛玉: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人物对话描写在小说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非常个性的直接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一目了然。红楼梦,是一部将这种对话描写用到极致的代表作。

红楼梦中众多女孩子人物性格非常鲜明,靠得就是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曹雪芹非常擅长描写人性,但是更擅长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每个人物都好像是出现我们面前一样,非常鲜活。

而且对话的安排有分寸,无论是男主角贾宝玉还是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宝钗以及丫头晴雯和袭人,都可以通过几句单纯的对话显示出她们鲜明的个性。

比如这句

“今儿得罪我的事儿小,倘若明天宝姑娘来,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这话不用分辨就知道是林黛玉的口吻。

而且故事中的悲喜欢乐也能够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现得越来越深刻。

最有情趣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之间经典的台词,多是两个人拌嘴,可以说拌嘴是他们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欣赏他们之间的经典的对白,那里面饱含的都是满满的爱。

经典之一,第20回

宝玉去宝钗那里玩,黛玉知道了,很不高兴。宝玉忙哄黛玉

“好好的又生气了?”

黛玉回答“你管我呢,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

宝玉说“何苦来,大正月里要死要活的”黛玉说“偏要说死,我这会儿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

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

黛玉说“正是了,要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

宝玉忙说“我说自家死了干净,别错听了话赖人”

我们看这是非常亲切的一种手法,黛玉的心是比较孤傲,尤其是嘴尖伶俐,所以她在贾府上下都被认为是小心眼,不被同情,最后导致伤情致死。

其实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已经暗示的很多了,而宝玉此时的“笑”和“忙”着哄她,两个字,更似乎有千钧之力。

但是这经典的对白还没有完,黛玉还是生气,宝玉紧接着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她

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

面对这样的劝慰,黛玉啐他“我难道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说“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

黛玉听了低头不语。

是深厚的,小说的第三回,黛玉因为母亲去世,被外祖母史老太君(宝玉的奶奶,书中一般称作贾母)接到贾府。后来就听二舅母(王夫人)说:她有个儿子是个“混世魔王”,“你以后不要睬他”。黛玉知道二舅母说的便是衔玉而生的那个表哥贾宝玉。正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宝玉就来了。于是二人相见认识。

按照书中的写法,他们是前世就认识的,贾宝玉是神英侍者,黛玉是绛株仙子,神英侍者为快要枯萎的绛株草浇水使之活下来,绛珠草决心用一生的眼泪报答他,这就是木石前盟,这是一种带有神话色彩的浪漫写法。所以回到现实中,他们就一见钟情,并慢慢深厚了感情。

贾宝玉和林黛玉

贾宝玉作为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林黛玉作为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不善处世,不屑种种流行的为人处事之道,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

林黛玉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3038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31
下一篇2024-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