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的情节

《红楼梦》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有一段贾宝玉和林黛玉共读《西厢》的情节,第1张

宝玉到沁芳桥边桃花底下看《西厢记》,正准备将落花送进池中,黛玉说她早已准备了一个花冢,正来葬花。黛玉发现《西厢记》,宝玉借书中词句,向黛玉表白。黛玉觉得冒犯了自己尊严,引起口角,宝玉赔礼讨饶,黛玉也借《西厢记》词句,嘲笑了宝玉。于是两人收拾落花,葬到花冢里去。(第二十三回

黛玉的病根由此而来的,“就怕”解比较合理。宝玉说得明白:1、我是不忘小时的约定的,两小无猜时的确说个一些“疯话”,那时还抢过妹妹的口红吃,但是就怕妹妹嚷着要走(宝玉由此害过病);2、妹妹要相信我的心意。(所以是两张旧帕,表示两人同心,倒不是拿来揩眼泪)

这个送帕行为相当于正式向黛玉表白爱情。袭人虽能干,但却不是100%倾向着宝玉的,她还是贾母和王夫人安插在宝玉身边的密探。晴雯这个丫头,少女心性,完全听宝玉的,她去送帕最好。

黛玉病,和送怕有直接关系。因为她已经接受了这个表白。以前,和宝玉一闹毛就吵着要回扬州,现在则没有理由了,再闹就是对承诺的背叛。而被爱情的圈套套牢,意味着她只能被动等待宝玉说服王夫人提亲,眼巴巴地看着后来的宝钗在母亲和姨妈的合谋下抢走宝玉而不能反抗。俱往矣!捍卫爱情没有自身主动权,而等待别人的成全是不可能的。黛玉是受害者,宝玉也是,宝钗何尝又不是。小红、晴雯这些美丽又性格率真的丫头尤其可悲,只有被主人玩弄的运气,而没有和主人恋爱的权利。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史湘云在贾府玩,夜里和林黛玉睡在一起。贾宝玉一早起床就往林黛玉房间跑,要史湘云给他梳头。袭人跟贾宝玉说:一个男孩子老往女孩子房间跑,这样很不好。薛宝钗觉得袭人有见识。

贾宝玉被袭人和薛宝钗说了一番,很不高兴,成天都没有理睬袭人,袭人想只有慢慢劝他。

王熙凤的女儿大姐儿出天花,王熙凤急忙供奉痘疹娘娘,按旧时规矩,家里供奉了痘疹娘娘,家里夫妻就不能同床。贾琏和王熙凤分床睡,贾琏觉得十分难熬,就找厨子"多浑虫"的老婆通奸,被平儿知道了。王熙凤看到贾琏身上有长头发,就怀疑贾琏在外玩女人,平儿替贾琏打掩护,使一场风波平息了。贾琏十分感谢平儿。

  龄官的爱情,可能有点偏离主题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一日,宝玉因各处游的烦腻,便想起《牡丹亭》曲来,自己看了两遍,犹不惬怀,因闻得梨香院的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因着意出角门来找时,只见宝官玉官都在院内,见宝玉来了,都笑嘻嘻的让坐。宝玉因问"龄官独在那里?"众人都告诉他说:“在他房里呢。”宝玉忙至他房内,只见龄官独自倒在枕上,见他进来,文风不动。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顽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陪笑央他起来唱"袅晴丝"一套。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又见如此景况,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宝官等不解何故,因问其所以。宝玉便说了,遂出来。宝官便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因问:“蔷哥儿那去了?"宝官道:“才出去了,一定还是龄官要什么,他去变弄去了。”

  宝玉听了,以为奇特,少站片时,果见贾蔷从外头来了,手里又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并一个雀儿,兴兴头头的往里走着找龄官。见了宝玉,只得站住。宝玉问他:“是个什么雀儿,会衔旗串戏台?"贾蔷笑道:“是个玉顶金豆。”宝玉道:“多少钱买的?"贾蔷道:“一两八钱银子。”一面说,一面让宝玉坐,自己往龄官房里来。宝玉此刻把听曲子的心都没了,且要看他和龄官是怎样。只见贾蔷进去笑道:“你起来,瞧这个顽意儿。”龄官起身问是什么,贾蔷道:“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着,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众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陪笑,问他好不好。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听了,不觉慌起来,连忙赌身立誓。又道:“今儿我那里的香脂油蒙了心!费一二两银子买他来,原说解闷,就没有想到这上头。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果然将雀儿放了,一顿把将笼子拆了。龄官还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你拿他来弄这个劳什子也忍得!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叫大夫来瞧,不说替我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说着又哭起来。贾蔷忙道:“昨儿晚上我问了大夫,他说不相干。他说吃两剂药,后儿再瞧。谁知今儿又吐了。这会子请他去。”说着,便要请去。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瞧。”贾蔷听如此说,只得又站住。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了划"蔷"深意。自己站不住,也抽身走了。贾蔷一心都在龄官身上,也不顾送,倒是别的女孩子送了出来。

  那宝玉一心裁夺盘算,痴痴的回至怡红院中,正值林黛玉和袭人坐着说话儿呢。宝玉一进来,就和袭人长叹,说道:“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袭人昨夜不过是些顽话,已经忘了,不想宝玉今又提起来,便笑道:“你可真真有些疯了。”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来葬我洒泪者为谁?"此皆宝玉心中所怀,也不可十分妄拟。……

  “划蔷”是指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象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个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宝玉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至雨,忽一阵凉风过了,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宝玉看着那女子头上滴下水来,纱衣裳登时湿了。宝玉想道:“这时下雨。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因此禁不住便说道:“不用写了。你看下大雨,身上都湿了。"那女孩子听说倒唬了一跳,抬头一看,只见花外一个人叫他不要写了,下大雨了。一则宝玉脸面俊秀,二则花叶繁茂,上下俱被枝叶隐住,刚露着半边脸,那女孩子只当是个丫头,再不想是宝玉,因笑道:“多谢姐姐提醒了我。难道姐姐在外头有什么遮雨的?"一句提醒了宝玉,"嗳哟"了一声,才觉得浑身冰凉。低头一看,自己身上也都湿了。说声"不好",只得一气跑回怡红院去了,心里却还记挂着那女孩子没处避雨。 ……

  这女孩命也够苦的。

17--32:宝黛的爱情展示,宝玉对黛玉的公开表白,26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33--42:宝袋爱情进入了默契阶段

43--56:钗黛之战,宝黛爱情表面上很平静。57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将宝黛爱情推向高潮,也将宝黛爱情公之于大观园内外。当所有人都期待贾母的反应时,贾母淡淡一句“我当是什么大事”就将宝黛的爱情辉煌化于无形,预示着爱情前景黯淡。

副标题:林黛玉作《题帕三绝》,曹雪芹说她“病由此萌”,她得了什么病?

且说贾宝玉被打后,林黛玉哭得双眼肿如桃子一般。袭人那边去王夫人处进言,贾宝玉却并不知晓。他胡乱睡了一下,醒来后还不放心黛玉。就支开已经回来的袭人,让她去蘅芜苑找薛宝钗借书去。随后就拿了两条旧手帕,派晴雯给黛玉送过去,并告知“不用担心”。

贾宝玉送来两条旧手帕,一开始黛玉也觉得费解,等到深思一下才恍然而悟,一时间心荡神驰,不能自已。

要说两条旧手帕的含义,并不那么难理解。贾宝玉被打,林黛玉悲痛万分。贾宝玉给她两条自己用过的旧手帕,正是不分彼此的亲密之意。

古人的手帕属于贴身之物,极为私密。共享手帕,只能是夫妻之间的亲密事。这是一。

二,当日宝黛同看《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就是靠红娘为他们传递手帕等表计之物定情。

前文贾芸和小红也是通过坠儿传递手帕定情,影射宝黛。

贾宝玉派晴雯给林黛玉送去两条旧手帕,就是要与小红、贾芸故事对看。

林黛玉想起二人同看《西厢记》,恍然而悟手帕是贾宝玉向她传情的用意。才会情难自禁,不能自持。

《题帕三绝》是林黛玉的一个秘密,谁也不知道这三首诗,包括贾宝玉,起码在八十回结束前没人知道。

林黛玉接收到宝玉之情,所作三首诗,必定与贾宝玉给她送来的两方手帕代表的情意有关。

前文我们介绍过,两方手帕就是贾宝玉在效仿《西厢记》向林黛玉表白。那么,《题帕三绝》毫无疑问是林黛玉的“定情诗”。

黛玉在写完之后觉得 “浑身火热,面上作烧 ”。只因那个时代的女子,对“情”之一字视为禁忌。她与贾宝玉私下定情,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却又让她不禁欢欣鼓舞,情潮澎湃,以至于 “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 。

不过,曹雪芹在这里又埋下了一个阴影,他说林黛玉 “却不知病由此萌” ,林黛玉身体本就不好,此时又萌生一病。病上加病,正是日后泪尽而亡,十七八岁夭折伏笔。

那么,林黛玉究竟又得了什么病呢?原文并无任何交代。但还记得元春省亲所点的第四出剧目么?《离魂》出自《牡丹亭》,脂砚斋有批语: 《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 。

《牡丹亭》中杜丽娘梦到书生柳梦梅后,醒来暮春染病,于中秋夜“相思”而死。杜丽娘是“相思病”。

后文中秋夜,林黛玉与史湘云联诗,有名句 “冷月葬花魂” ,暗示她死于中秋之夜。

《牡丹亭》伏林黛玉之死,预示她和杜丽娘一样,都是因相思死于中秋夜。她最终泪尽而亡,源于此番所得之相思之疾。

那么,相思病往往是求不得。按说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可以相思病。最近的距离,有最远的感情。

但杜丽娘死的时候,柳梦梅不在。也就预示林黛玉死的时候,贾宝玉也不在。

八十回后续书说贾宝玉迎娶薛宝钗当晚,林黛玉死在潇湘馆。看似很美,其实与原文线索不相符。

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认为林黛玉最终结局,是像晴雯一样,离开贾府后而死。

王夫人和贾元春都不支持宝黛姻缘。贾元春省亲时,修改“蓼汀花溆”为花溆,去掉的蓼汀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罗业的《雁》诗,若结合林黛玉第六十二回所作《折足雁》酒令,以及第六十三回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昭君出塞典故,再结合潇湘妃子之典故。可知黛玉最终是与贾探春一起,远嫁异国为王妃后泪尽而亡客死他乡!比如,林黛玉相思而死就更有的放矢。

当然,还有很多线索,都预示林黛玉相思而死时,并不在贾宝玉身边,且已经离开了贾家远嫁他乡。而《题帕三绝》也影射了这段故事。

《题帕三绝》三首诗,是林黛玉对贾宝玉表白的回应。却写了自己感情的前世今生。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题帕三绝·一》说得是林黛玉的“此时”。贾宝玉被打后,黛玉一颗心系在贾宝玉身上,打在他身却痛在她“心”。为此流了很多眼泪,以至于眼睛都哭肿。

贾宝玉明白黛玉的感情,派晴雯送来两条手帕表明心意,正是白天说得“你放心”。可越是这样表白,对未来的未知,越让黛玉伤心。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题帕三绝·二》说得是林黛玉生情之后的心路历程,可说是“曾经”。

她每天没有心情做任何事,脑中、心中,眼中都被感情充满,感情盈溢换做眼泪抛洒,情不绝泪难断。

黛玉为情流泪,枕巾和衣袖已经拭不去她的情泪,只能任由泪水无尽长流。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题帕三绝哦·三》说得则是“未来”,也就是林黛玉死前的心路历程。

由于林黛玉远嫁,身边人、眼前景已经物是人非,挥之不去的是曾经的过往。但最终连记忆也开始混淆模糊时,唯有眼泪流得越发汹涌起来。

身边人不清楚她的心事为谁,也不明白她的眼泪为谁,虽然也像当初宝玉一样待她,只可惜并不是黛玉所求,自然眼泪不是为他流,竹子上也不会像湘妃洒泪成斑一般,留下情泪的斑痕!

《题帕三绝》写得就是宝黛爱情的“前世今生”全过程。从生发到终结,更交代了林黛玉客死异国他乡,泪尽他人面前。

这也契合贾探春如娇杏一般的人生。正是林黛玉之死,才让贾探春 “日边红杏倚云栽” ,得了侥幸升为王妃,受国王宠爱一生。

日是国王。红杏是探春。云则是黛玉。

当然,阅读总是用主观的思想去客观解读。黛玉远嫁,是君笺雅侃红楼根据原文线索背后的典故梳理,至于是不是,则见仁见智了。

不过,林黛玉因相思而死不会错,贾宝玉这两块旧手帕,成全了黛玉之情,却也要了她的命。

有意思的是这里林黛玉情思难眠泪长流,那边薛宝钗也哭了一夜。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一、具体内容如下:

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

二、简介:

1、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和赤霞宫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贾府通称宝二爷。他是大观园女儿国中唯一的男性居民。

2、袭人,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

袭人原名珍珠(程乙本作“蕊珠”),从小因家贫被父母卖入贾府为婢,原是跟着贾母,先服侍史湘云几年,贾母素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命她服侍宝玉。

八七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经典,一直以来给了很多人误导。其中各人的年纪尤其模糊不清,仿佛一开始就很大,以为二十岁左右。其实是不对的。林黛玉初入荣国府,书中交待的很清楚只有六七岁,到八十回后乃至贾家抄家,也左不过二十上下年纪!这里简单分析下。

贾雨村在林黛玉五岁的时候做了她的老师,教了一年,期间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就病逝了。然后林如海筹划女儿进京等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年,所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应该是八岁不到的年纪。

冷子兴八卦贾府的时候,明确说了贾宝玉八岁。其后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说她有个混世魔王的儿子,叫林黛玉注意。林黛玉的心理描写是知道这个表兄衔玉而生,大自己一岁。所以两下凑合,林黛玉不到八岁进的荣国府,而贾宝玉也不过九岁不到。

其实一直到贾云春省亲,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最多十二三岁年纪。薛宝钗进京待选,也不过就是十二三岁。他们三人是每人年长一岁。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曹雪芹在时间空间跳跃上很灵活。按照春夏秋冬的脉络描写,很难让人发现。

关于红楼梦中人的年纪,误导最深的应该是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被认为应该是十几岁了。其实并不是。秦可卿带着贾宝玉回房的时候对贾母他们说贾宝玉:

可见贾宝玉还是个小孩子,还经常撒娇睡午觉。根本不用避讳叔侄的嫌疑,直接睡在了秦可卿的房中。初试云雨情的贾宝玉最多也就十一岁的样子。再大就不合适了。

后边元春省亲后进入大观园,林黛玉和贾宝玉虽长了两岁依然还是孩子。无论是贾宝玉林黛玉午睡一张床讲耗子故事,还是薛宝钗因为贾宝玉进入了潇湘馆而揣度贾宝玉林黛玉从小一起长大,不知道避讳自己也随后进去不好,都表明那时候几人的年纪不会大。

二十二回宝钗十五岁生日到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贾宝玉向林黛玉表白,发生在宝钗生日后,宝玉黛玉也就十三四岁。随后贾宝玉被打,是宝玉成熟的分水岭。那之后,林黛玉,薛宝钗和贾宝玉都彻底长大。四十五回林黛玉明确说自己十五岁: “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

八十回后林黛玉死,薛宝钗嫁应该是前后脚的事。林黛玉死的年纪,不会超过十七岁!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信口开河讲了一个雪下抽柴和茗玉**的故事。茗玉**的身世遭遇和林黛玉极其相似。刘姥姥说:

这一段暗示林黛玉死因特别明显。表明林黛玉最多死于十七岁。黛玉死,薛宝钗嫁,贾宝玉最多十八岁,薛宝钗最多十九岁。而雪下抽柴钗黛合一说的那个抽采姑娘十七八岁也可以大致佐证这一点。

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虽然经典。但也有很多比较武断的情节。包括各位主演的年纪,包括王熙凤和贾蓉的暧昧,包括贾珍和秦可卿的扒灰,都是当时红学家的认识,受限于时代的烙印,并不是证据确凿的。看《红楼梦》一定不要过多依据电视剧。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7677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0
下一篇2024-0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