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

[8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第1张

  我们做八年级数学 单元测试 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8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人教版,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8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ABC中,∠A=40°,∠B=∠C,则∠C=  °

2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  ,  ,  (单位:cm)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它的顶角是  

4三角形的一边为5cm,一边为7cm,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5△ABC中,若∠A=35°,∠B=65°,则∠C=  ;若∠A=120°,∠B=2∠C,则∠C=  

6三角形三个内角中,最多有  个直角,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锐角,至少有  个锐角

7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三角形,  三角形和  三角形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9在△ABC中,∠A﹣∠B=36°,∠C=2∠B,则∠A=  ,∠B=  ,∠C=  

10若△ABC中,∠A+∠B=∠C,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12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①当它的两个边长分别为8cm和3cm时,它的周长为  ;②如果它的一边长为4cm,一边的长为6cm,则周长为  

二、判断题

1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判断对错)

1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两个底角都是60°  (判断对错)

15两个内角和是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判断对错)

16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钝角或一个直角  (判断对错)

17在锐角三角形中,任意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要大于90°  (判断对错)

18一个三角形,已知两个内角分别是85°和2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

19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或直角三角形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

B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两个锐角

C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D三角形的内角都大于60°

21已知△ABC中,∠A=2(∠B+∠C),则∠A的度数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22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差等于第三个内角,则它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23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cm,且|AC﹣BC|=2cm,则腰长AC的长为(  )

A10cm或6cm B10cm C6cm D8cm或6cm

24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

A4cm B5cm C9cm D13cm

25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关系式∠B+∠C=3∠A,则此三角形(  )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26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90°﹣∠B,④∠A=∠B= ∠C中,能确定△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7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a,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1

28在△ABC中,∠A= ∠B= ∠C,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四、解答题

29如图,△ABC中,点D在BC上,点E在AB上,BD=BE,要使△ADB≌△CE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

(1)给出下列四个条件:

①AD=CE②AE=CD③∠BAC=∠BCA④∠ADB=∠CEB

请你从中选出一个能使△ADB≌△CEB的条件,并给出证明;

你选出的条件是  

证明:

30如图,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BE=CF

(1)图中有几对全等的三角形请一一列出;

(2)选择一对你认为全等的三角形进行证明

31如图所示,AB=AD,AC=AE,∠1=∠2,求证:△ABC≌△ADE

32如图,BF⊥AC,CE⊥AB,BE=CF,BF、CE交于点D,求证:AD平分∠BAC

33如图,已知∠A=∠B,CE∥DA,CE交AB于点E求证:CE=CB

34如图,∠BDA=∠CEA,AE=AD求证:AB=AC

 8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测试题人教版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ABC中,∠A=40°,∠B=∠C,则∠C= 70 °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列式计算,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A+∠B+∠C=180°,且∠A=40°,∠B=∠C,

∴∠C=(180°﹣40°)÷2=70°,

故答案为70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问题;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小华要从长度分别为5cm、6cm、11cm、16cm的四根小木棒中选出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选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 6 , 11 , 16 (单位:cm)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首先得到每三根组合的情况,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解:每三根组合,有5,6,11;5,6,16;11,16,5;11,6,16四种情况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其中只有11,6,16能组成三角形

点评此题要特别注意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它的顶角是 10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80°﹣40°×2=100°,

答:顶角是100°

故答案为:100°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和顶角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4三角形的一边为5cm,一边为7cm,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是 2cm

  精神爽,下笔如神写华章;孜孜不倦今朝梦圆。祝你 八年级 数学期末考试成功!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第3页相应答题栏内,在卷Ⅰ上答题无效)

 1如图所示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若a>0,b<﹣2,则点(a,b+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使分式 无意义的x的值是(  )

 Ax=﹣ Bx= Cx≠﹣ Dx≠

 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AB=AC BBD=CD C∠B=∠C D∠BDA=∠CDA

 5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为(  )

 A﹣1 B1 C3 D﹣1或3

 6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千米,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单位:千米),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 B乙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

 C甲比乙晚到B地3小时 D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3页相应答题栏内,在卷Ⅰ上答题无效)

 7已知函数y=(n﹣2)x+n2﹣4是正比例函数,则n为      

 8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9化简: ﹣ =      

 10已知 ,则代数式 的值为      

 11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cm

 12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      

 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为AC边上一点,以BD为边作等边△BDE,连接CE若CD=1,CE=3,则BC=      

 14如图,已知函数y=3x+b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2,﹣5),则根据图象可得不等式3x+b>ax﹣3的解集是      

 15在△ABC中,AB=13cm,AC=20cm,BC边上的高为12cm,则△ABC的面积为      cm2

 16当x分别取﹣ 、﹣ 、﹣ 、…、﹣ 、﹣2、﹣1、0、1、2、…、2015、2016、2017时,计算分式 的值,再将所得结果相加,其和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68分,解答时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计算: +|1+ |

 18解方程: =1+

 19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

 (1)图1中已知线段AB、CD,画线段EF,使它与AB、CD组成轴对称图形(要求:画出一个即可);

 (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格点为端点长为 的线段

 20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当x=﹣2时,y的值为7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2,m)、点(4,n)是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试比较m、n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1在Rt△ABC中,∠ACB=90°,AC=BC,D为BC中点,CE⊥AD于E,BF∥AC交CE的延长线于F

 (1)求证:△ACD≌△CBF;

 (2)求证:AB垂直平分DF

 22先化简,再求值:( ﹣ )÷ ,其中x=

 23如图所示,“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在Rt△ABC中,∠ACB=90°,AC=b,BC=a,请你利用这个图形解决下列问题:

 (1)证明勾股定理;

 (2)说明a2+b2≥2ab及其等号成立的条件

 24已知直线l1:y=﹣ 与直线l2:y=kx﹣ 交于x轴上的同一个点A,直线l1与y轴交于点B,直线l2与y轴的交点为C

 (1)求k的值,并作出直线l2图象;

 (2)若点P是线段AB上的点且△ACP的面积为15,求点P的坐标;

 (3)若点M、N分别是x轴上、线段AC上的动点(点M不与点O重合),是否存在点M、N,使得△ANM≌△AOC若存在,请求出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5在△ABC中,∠BAC=90°,AB=AC,在△ABC的外部作∠ACM,使得∠ACM= ∠ABC,点D是直线BC上的动点,过点D作直线CM的垂线,垂足为E,交直线AC于F

 (1)如图1所示,当点D与点B重合时,延长BA,CM交点N,证明:DF=2EC;

 (2)当点D在直线BC上运动时,DF和EC是否始终保持上述数量关系呢请你在图2中画出点D运动到CB延长线上某一点时的图形,并证明此时DF与EC的数量关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写第3页相应答题栏内,在卷Ⅰ上答题无效)

 1如图所示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正确;

 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若a>0,b<﹣2,则点(a,b+2)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专题压轴题

 分析应先判断出所求的点的横纵坐标的符号,进而判断点所在的象限

 解答解:∵a>0,b<﹣2,

 ∴b+2<0,

 ∴点(a,b+2)在第四象限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3使分式 无意义的x的值是(  )

 Ax=﹣ Bx= Cx≠﹣ Dx≠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母为0分式无意义求得x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根据题意2x﹣1=0,

 解得x=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为0

 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AB=AC BBD=CD C∠B=∠C D∠BDA=∠CDA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专题压轴题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A不符合题意;

 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B符合题意;

 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C不符合题意;

 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5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为(  )

 A﹣1 B1 C3 D﹣1或3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由(0,2)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把x=0,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m的值

 解答解:∵一次函数y=mx+|m﹣1|的图象过点(0,2),

 ∴把x=0,y=2代入y=mx+|m﹣1|得:|m﹣1|=2,

 解得:m=3或﹣1,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m>0,

 所以m=3,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此 方法 一般有四步:设,代,求,答,即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出所求相应的解析式,把已知的点坐标代入,确定出所设的系数,把求出的系数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出函数的解析式

 6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匀速前进,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千米,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单位:千米),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是4千米/小时 B乙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

 C甲比乙晚到B地3小时 D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

 考点函数的图象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千米甲比乙早出发1小时,但晚到2小时,从甲地到乙地,甲实际用4小时,乙实际用1小时,从而可求得甲、乙两人的速度,由此信息依次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甲的速度:20÷4=5km/h,错误;

 B、乙的速度:20÷(2﹣1)=20km/h,错误;

 C、甲比乙晚到B地的时间:4﹣2=2h,错误;

 D、乙比甲晚晚出发的时间为1h,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3页相应答题栏内,在卷Ⅰ上答题无效)

 7已知函数y=(n﹣2)x+n2﹣4是正比例函数,则n为 ﹣2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是:k为常数且k≠0,可得答案

 解答解:y=(n﹣2)x+n2﹣4是正比例函数,得

 ,

 解得n=﹣2,n=2(不符合题意要舍去)

 故答案为:﹣2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条件:正比例函数y=kx的定义条件是:k为常数且k≠0,自变量次数为1

 8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则C点坐标是 (﹣3,﹣1)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长度,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长度,第三象限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负数解答

 解答解:∵点C到x轴的距离为1,到y轴的距离为3,且在第三象限,

 ∴点C的横坐标为﹣3,纵坐标为﹣1,

 ∴点C的坐标为(﹣3,﹣1)

 故答案为:(﹣3,﹣1)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9化简: ﹣ =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分析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减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2 ﹣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方法为系数相加减,根式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已知 ,则代数式 的值为 7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把已知条件两边平方,然后整理即可求解

 解答解:∵x+ =3,

 ∴(x+ )2=9,

 即x2+2+ =9,

 ∴x2+ =9﹣2=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公式,根据题目特点,利用乘积二倍项不含字母是解题的关键

 11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5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化简 等于( )

A、 B、 C、 D、

2、一件工作,甲独做a小时完成,乙独做b小时完成,则甲、乙两人合作完成需要( )小时。

A、 B、 C、 D、

3、下列命题中不成立是( )

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边长度之比为1: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边长度之比为 : :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 ,

在x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 、 、 的大小

关系为( )

A、 B、 C、 D、

5、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一点,AB⊥y轴于点B ,

则△AOB的面积是( )

A、1 B、2 C、3 D、4

6、在三边分别为下列长度的三角形中,哪些不是直角三角形( )

A、5,13,12 B、2,3, C、4,7,5 D、1,

7、在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对边相等 B、对边平行 C、对角互补 D、内角和为360°

8、、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 )

A、菱形或矩形 B、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矩形或等腰梯形 D、菱形或直角梯形

9、 , ,……, 的平均数为a, , ,……, 的平均数为b,则 , ,……, 的平均数为( )

A、 B、 C、 D、

10、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则中位数是4,如果这5个数

的唯一众数是6,则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和是( )

A、21 B、22 C、23 D、24

11、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

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 )

A、3:4 B、5:8 C、9:16 D、1:2

12、、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O,给出下列 5个条件①AB‖CD ②AD‖BC③AB=CD ④∠BAD=∠DCB,从以上4个条件中任选 2个条件为一组,能推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有( )

A6组 B5组 C4组 D3组

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3、计算(x+y)• =___________。

14、如图,□ABCD中,AE⊥CD于E,∠B=55°,则∠D= °,∠DAE= °。

15、如图,△ABC、△ACE、△ECD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那些? 。

16、将40cm长的木条截成四段,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长边与短边的比为3:2,则较长的木条长 cm,较短的木条长 cm。

17、数据1,2,8,5,3,9,5,4,5,4的众数是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

18、已知一个工人生产零件,计划30天完成,若每天多生产5个,则在26天完成且多生产15个。

求这个工人原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如果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个,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为 。

19、若y与x成反比例,且图像经过点(-1,1),则y= 。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0、已知,在△ABC中,AB=1,AC= ,∠B=45°,那么△ABC的面积是 。

21、如图,△OPQ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

22、在四边形ABCD中,若已知AB‖CD,则再增加条件 即可使四边形ABCD成为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共6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23、(1)(5分)计算: 。

(2)(5分)解分式方程:

24(5分)请你阅读下列计算过程,再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解: = (A)

= = (B)

=x-3-3(x+1) (C)

=-2x-6 (D)

(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_______________

(2)从B到C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正确解答。

26、(7分)已知函数y = y1-y2,y1与x成反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且当x = 1时,y =-1;当x = 3时,y = 5求当x=5时y的值。

27、(8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交BD于点O,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四边形ABOE、四边形DCOE都是平行四边形。

28、(8分)某校师生到距学校20千米的公路旁植树,甲班师生骑自行车先走,45分钟后,乙班师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两班师生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求两种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9.(7分)如图,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AD=3cm,BC=7cm,DE⊥BC于E,试求DE的长.

30、(9分)张老师为了从平时在班级里数学比较优秀的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第9次 第10次

王军 68 80 78 79 81 77 78 84 83 92

张成 86 80 75 83 85 77 79 80 80 75

平均成绩 中位数 众数

王军 80 795

张成 80 80

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填写完成下表:

(2)张老师从测验成绩记录表中,求得王军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 =332,请你帮助张老师计算张成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 ;

(3)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张老师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31、(10分)如图所示,一根长2a的木棍(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设木棍的中点为P。

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

(1)请判断木棍滑动的过程中,点P到点O的距离是否变化,并简述理由。

(2)在木棍滑动的过程中,当滑动到什么位置时,△AOB的面积最大?简述理由,并求[提问者认可]|102|评论(18)

2012-01-15 18:49123暗示123as|三级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搜索,在百度文库中找就可以,大部分是不需要积分就可以下载。

[提问者认可]|11|评论(4)

2012-01-10 22:34hotel180|四级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在

 ,感觉复习不怎么样的你,也不要浮躁,要知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诚心祝愿你考场上“亮剑”,为自己,也为家人!祝你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成功!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 的平方根是±2

 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B已知直线a、b、c,若a⊥b,a∥c,则b⊥c

 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D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3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 , B6,7,8 C12,25,27 D2 ,2 ,4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2﹣ )(2+ )=1 D

 5点P的坐标为(2﹣a,3a+6),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6,﹣6) D(3,3)或(6,﹣6)

 6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7方程组 的解为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是(  )

 A1,2 B5,1 C2,﹣1 D﹣1,9

 8已知a,b,c三数的平均数是4,且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则d的值为(  )

 A4 B8 C12 D20

 9如图,∠B=∠C,则∠ADC和∠AEB的大小关系是(  )

 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0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径等于4cm(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  )

 A10cm B12cm C19cm D20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一节综合实践课上,六名同学做手工的数量(单位:件)分别是:5,7,3,6,6,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件

 12若点A(m,5)与点B(2,n)关于原点对称,则3m+2n的值为      

 13有四个实数分别为32, ,﹣23, ,请你计算其中有理数的和与无理数的积的差,其结果为      

 14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这块地的面积为      

 15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C在y轴上,AB在x轴上,且A在B的左侧,AC= ,则A点的坐标是      

 16已知 +(x+2y﹣5)2=0,则x+y=      

 17如图,点D在△ABC边BC的延长线上,DE⊥AB于E,交AC于F,∠B=50°,∠CFD=60°,则∠ACB=      

 18已知A地在B地的正南方3km,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向正北方向匀速行驶,他们与A地的距离s(km)和所行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他们行进3h时,他们之间的距离为      km

 三、(本大题共7小题,19题8分,第20,21,22,23,24小题各6分,25小题8分,共44分)

 19(1)计算:3 + ﹣4

 (2)解方程组:

 20如图,一根旗杆的升旗的绳垂直落地后还剩余1米,若将绳子拉直,则绳端离旗杆底端的距离(BC)有5米求旗杆的高度

 21已知:如图,AB∥CD,AD∥BC,∠1=50°,∠2=80°求∠C的度数

 22甲、乙两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100米短跑集训,教练把10天的训练结果用折线图进行了记录

 (1)请你用已知的折线图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

 平均数 方差 10天中成绩在

 15秒以下的次数

 甲 15 26 5

 乙

 (2)学校欲从两人中选出一人参加市中学生运动会100米比赛,请你帮助学校作出选择,并简述你的理由

 23八年级三班在召开期末总结表彰会前,班主任安排班长李小波去商店买奖品,下面是李小波与售货员的对话:

 李小波:阿姨,您好!

 售货员:同学,你好,想买点什么

 李小波:我只有100元,请帮我安排买10支钢笔和15本笔记本

 售货员:好,每支钢笔比每本笔记本贵2元,退你5元,请清点好,再见

 根据这段对话,你能算出钢笔和笔记本的单价各是多少吗

 24小颖和小亮上山游玩,小颖乘缆车,小亮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小亮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小颖在小亮出发后50min才乘上缆车,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m/min设小亮出发x min后行走的路程为y m图中的折线表示小亮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

 (1)小亮行走的总路程是      m,他途中休息了      min;

 (2)当50≤x≤80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小颖乘缆车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25已知△ABC,

 (1)如图1,若D点是△ABC内任一点、求证:∠D=∠A+∠ABD+∠ACD

 (2)若D点是△ABC外一点,位置如图2所示猜想∠D、∠A、∠ABD、∠ACD有怎样的关系请直接写出所满足的关系式(不需要证明)

 (3)若D点是△ABC外一点,位置如图3所示、猜想∠D、∠A、∠ABD、∠ACD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9的算术平方根是3 B 的平方根是±2

 C27的立方根是±3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考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分别对每个选项作出判断,找到错误的命题即为假命题

 解答解:A、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A选项是真命题;

 B、 =4,4的平方根是±2,故B选项是真命题;

 C、27的立方根是3,故C选项是假命题;

 D、﹣1的立方根是﹣1,故D选项是真命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

 2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B已知直线a、b、c,若a⊥b,a∥c,则b⊥c

 C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D邻补角是互补的角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及常用的知识点对各个命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解:A、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B、已知直线a、b、c,若a⊥b,a∥c,则b⊥c,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C、互补的角不一定是邻补角,是假命题,符合题意;

 D、邻补角是互补的角,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熟练掌握相关定理是解题关键

 3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

 A , , B6,7,8 C12,25,27 D2 ,2 ,4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就是直角三角形,没有这种关系,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 )2+( )2≠( )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

 B、62+72≠8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

 C、122+252≠27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

 D、(2 )2+(2 )2=(4 )2,故是直角三角形,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2﹣ )(2+ )=1 D

 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再选择

 解答解:A、原式=2 ﹣ = ,故正确;

 B、原式= = ,故错误;

 C、原式=4﹣5=﹣1,故错误;

 D、原式= =3 ﹣1,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根式的加减,注意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计算二次根式时要注意先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计算

 5点P的坐标为(2﹣a,3a+6),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6,﹣6) D(3,3)或(6,﹣6)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可得|2﹣a|=|3a+6|,即可求出a的值,则点P的坐标可求

 解答解:∵点P的坐标为(2﹣a,3a+6),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2﹣a|=|3a+6|,

 ∴2﹣a=±(3a+6)

 解得a=﹣1或a=﹣4,

 即点P的坐标为(3,3)或(6,﹣6)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即点的横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6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判断出k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b=k>0,

 ∴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在一、二、三象限

 7方程组 的解为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是(  )

 A1,2 B5,1 C2,﹣1 D﹣1,9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x=2代入方程组中第二个方程求出y的值,确定出方程组的解,代入第一个方程求出被遮住的数即可

 解答解:把x=2代入x+y=3中,得:y=1,

 把x=2,y=1代入得:2x+y=4+1=5,

 则被遮住得两个数分别为5,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8已知a,b,c三数的平均数是4,且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5,则d的值为(  )

 A4 B8 C12 D20

 考点算术平均数

 分析只要运用求平均数公式: 即可列出关于d的方程,解出d即可

 解答解:∵a,b,c三数的平均数是4

 ∴a+b+c=12

 又a+b+c+d=20

 故d=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如图,∠B=∠C,则∠ADC和∠AEB的大小关系是(  )

 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计算

 解答解:在△ADC中有∠A+∠C+∠ADC=180°,

 在△AEB有∠AEB+∠A+∠B=180°,

 ∵∠B=∠C,

 ∴等量代换后有∠ADC=∠AEB

 故选B

 点评本题利用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10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径等于4cm(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  )

 A10cm B12cm C19cm D20cm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首先把A和B展开到一个平面内,即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得到一个矩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即展开矩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解答解: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得到一个矩形:矩形的长是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即2π=6,矩形的宽是圆柱的高即8

 根据勾股定理得: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即展开矩形的对角线长即1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拓展应用“化曲面为平面”是解决“怎样爬行最近”这类问题的关键本题注意只需展开圆柱的半个侧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一节综合实践课上,六名同学做手工的数量(单位:件)分别是:5,7,3,6,6,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55 件

 考点中位数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解答把数据按大小排列,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解答解:从小到大排列为:3,4,5,6,6,7

  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祝你 八年级 数学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期待你的成功!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 B6,8,10 C5,12,17 D9,40,42

 2在(﹣ )0, ,0, ,0010010001…,﹣0333…, ,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B • = C ﹣ = D =﹣3

 4已知 +(b﹣1)2=0,则(a+b)2015的值是(  )

 A﹣1 B1 C2015 D﹣2015

 5如果点P(m+3,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  )

 A(0,﹣2) B(﹣2,0) C(4,0) D(0,﹣4)

 6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4图象上的两点,且x1

 Ay1>y2 By1>y2>0 Cy1

 7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2x﹣3y+12=0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  )

 A B﹣ C D﹣

 8已知直线y=mx﹣1上有一点B(1,n),它到原点的距离是 ,则此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或 C 或 D 或

 9为筹备班级的初中 毕业 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

 10已知一次函数y=kx+b,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且k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1 =a, =b,则 =      

 12一组数据5,7,7,x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x的值为      

 13 ﹣3 + =      

 14已知m是 的整数部分,n是 的小数部分,则m2﹣n2=      

 15若x、y都是实数,且y= ,x+y=      

 16已知xm﹣1+2yn+1=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17在等式y=kx+b中,当x=0时,y=1,当x=1时,y=2,则k=      ,b=      

 18某船在顺水中航行的速度是m千米/时,在逆水中航行的速度是n千米/时,则水流的速度是      

 19如图,△ABC中,∠B=55°,∠C=63°,DE∥AB,则∠DEC等于      

 20已知:如图所示,AB∥CD,若∠ABE=130°,∠CDE=152°,则∠BED=      度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21(1)计算:

 (2)解下列方程组:

 22m为正整数,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有整数解,求m的值

 23如图:

 24如图表示两辆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汽车B在汽车A后出发)的图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l1,l2分别表示哪一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2)写出汽车A和汽车B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

 (3)图中交点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25一列快车长168m,一列慢车长184m,如果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需4s,如果同向而行,从快车追及慢车到离开需16s,求两车的速度

 26某运动队欲从甲、乙两名优秀选手中选一名参加全省 射击 比赛,该运动队预先对这两名选手进行了8次测试,测得的成绩如表:

 次数 选手甲的成绩(环) 选手乙的成绩(环)

 1 96 95

 2 97 99

 3 105 103

 4 100 97

 5 97 105

 6 99 103

 7 100 100

 8 106 98

 根据统计的测试成绩,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统计知识作出判断,派哪一位选手参加比赛更好为什么

 27已知:如图,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 B6,8,10 C5,12,17 D9,40,42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判断是否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判断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解答解:A、( )2+( )2≠( )2,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B、62+82=102,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C、122+52≠172,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D、92+402≠422,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在(﹣ )0, ,0, ,0010010001…,﹣0333…, ,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无理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无理数

 分析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由此即可判定无理数的个数

 解答解:在(﹣ )0, ,0, ,0010010001…,﹣0333…, ,31415,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个0)中,

 无理数有0010010001…, 两个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B • = C ﹣ = D =﹣3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相乘除,等于把它们的被开方数相乘除

 解答解:A、 =2 ,故A错误;

 B、二次根式相乘除,等于把它们的被开方数相乘除,故B正确;

 C、 ﹣ =2﹣ ,故C错误;

 D、 =|﹣3|=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二次根式的运算

 注意二次根式的性质: =|a|

 4已知 +(b﹣1)2=0,则(a+b)2015的值是(  )

 A﹣1 B1 C2015 D﹣2015

 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由题意得,a+2=0,b﹣1=0,

 解得a=﹣2,b=1,

 所以,(a+b)2015=(﹣2+1)2015=﹣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5如果点P(m+3,m+1)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  )

 A(0,﹣2) B(﹣2,0) C(4,0) D(0,﹣4)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y轴上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可得关于m的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m的值,根据m的值,可得点的坐标

 解答解:点P(m+3,m+1)在y轴上,得

 m+3=0

 解得m=﹣3,

 m+1=﹣2,

 点P的坐标是(0,﹣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利用y轴上点的横坐标等于零得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题关键

 6点A(x1,y1),点B(x2,y2)是一次函数y=﹣2x﹣4图象上的两点,且x1

 Ay1>y2 By1>y2>0 Cy1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由一次函数y=﹣2x﹣4可知,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解答解:由y=﹣2x﹣4可知,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x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817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14
下一篇2024-0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