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名酒

10大名酒,第1张

10大名酒如下:

1、茅台: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国有企业,总部位于贵州遵义市。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2、五粮液:五粮液集团公司是一家以酒业为核心,涉及智能制造、食品包装、现代物流、金融投资、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3、古井贡酒: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老八大名酒企业,1992年集团公司成立,1996年古井贡股票上市。公司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安徽省政府质量奖、全国质量标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

4、剑南春: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著名大型白酒企业,与赵坡茶、绵竹年画并称为“绵竹三绝”。剑南春属浓香型白酒,其突破了陈酿年份酒酒龄鉴别的世界性难题,首创了“挥发系数鉴别年份酒”的科学方法并据此制定了剑南春年份酒的内控指标。

5、泸州老窖:四川泸州老窖特曲是泸州老窖五大核心战略单品之一,作为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尤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

6、汾酒:汾酒是汉族的传统名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中国白酒的始祖。中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西凤、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术。

7、西凤酒: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属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国家名酒制造商、陕西省利税大户之一。

8、董酒: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世界三大名酒之乡的贵州遵义,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企业。作为特殊香型董香型白酒,董酒引百草入曲,为传承中国数千年以来酿酒文化脉络之活化石,是我国国粹——中医“平衡”健康理论和传统白酒健康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9、郎酒:四川郎酒股份是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郎”牌系列酒为主营业务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郎酒酿造历史悠久,自西汉的“枸酱”以来已有千年,是国家酱香型白酒标准制定者之一。

10、洋河: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酒之都江苏省,作为中国名酒的杰出代表,洋河、双沟多次在全国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洋河酒历史悠久,起源于隋唐,隆盛于明清,曾入选皇室贡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的美誉。

随着国家轻工振兴规划的出台,“中国白酒之都”这块金字招牌也花落宜宾。2009年12月19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联合授予的这项桂冠。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宜宾就是一个与酒不了情的地方,宜宾的酒不知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诗词如泉似河连绵不绝。宜宾是中国酒文化的缩影,乃中国当之无愧的酒都。

宜宾古称戎州,系川滇黔边陲重镇,是秦五尺道、汉南夷道的起点,也是唐宋时代,从蜀西南通往吐蕃而达天竺的起点,乃通往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枢纽。此地乃大西南名酒带中心,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几千余年来名酒代出。这里雨热同季,气候温和,空气和土壤最适宜酿酒所需的微生物生长。有道是“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

截止2012年全国酒类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共计35个品牌;

四川省上榜了16个品牌;其中宜宾就占据了7个品牌(五粮液、五粮春、五粮醇、金潭玉液、华夏春、红楼梦酒、柔雅叙府)

先秦果酒——蒟酱

早在先秦时期,在僰道(宜宾)聚居的僰人便以善种水稻、荔枝,善于酿制蒟酱著称。蒟酱实际上是一种利用水果自然发酵来制作果酒的方法。而这一种浆果在宜宾还有一个俗名叫“弯捞捞”,夏季开花,秋季结实,农民常将果实绑成一小捆一小捆地在市场上出售。这种酱果在宜宾极普遍,翠屏山后山上就有,味甜而带汁。宜宾人把这种常见的东西制成了美味。

汉代随着南夷道的开通,汉民大量迁往僰道,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僰道的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齐民要术》引《广志》:“犍为僰道、南广、荔枝熟时百鸟肥……率生稻田间。”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农业是酿酒的前提,美酒的甘甜和农耕的辛劳是分不开的。从宜宾出土的大批汉代酿酒、盛酒饮酒器及沽酒陶俑和宴饮画像石刻等,证明在汉代,僰道的酿酒已有一定规模。可以说在僰道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促使宜宾发展了酒文化。 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

汾酒,汉族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

汾酒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是凝聚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杏花村有取之不竭的优质泉水,给汾酒以无穷的活力。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汾酒曲》中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申明亭井水绝佳,以之酿酒,斤两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为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酿造名酒,必有绝技。《周礼》上记载了了酿酒六法,即:“秫稻必齐,曲药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心良,火齐心得”,此为黄酒酿造法之精华。一九三二年,全国著名的微生物和发酵专家方心芳先生,到杏花村“义泉涌”酒家考察,把汾酒酿造的工艺归结为“七大秘诀”,即:”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的“清蒸二次清”工艺,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名酒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六四年,轻工业部为进一步发扬我国传统名酒技艺,以汾酒工艺为试点,组织了全国著名发酵专家秦含章先生为首的技术力量,系统地总结和论证了汾酒生产工艺的科学性、正确性,为进一步开展对汾酒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在二百年前,山西盐商到边远的贵州省经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黔晋相距九千里,盐商携带汾酒不便,就在贵州用当地的水和玉米、大麦,采用汾酒的酿制方法造酒,没料到贵州的泉水独特,生产出的酒别具风味,从此茅台酒就成了山西盐商的私酿酒。当地诗人吟“家唯储酒买,船只载盐多”即指此而言。因茅台酒酿造工艺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台老家在山西”的说法。

遗产申报:

文化遗产名称: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 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山西汾阳

遗产级别:中国 仁怀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全市幅员面积1788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177个村委会、22个社区居委会,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彝、白等9个民族,总人口64万人。现有耕地277133公顷,其中田9921公顷,土177922公顷。属地少人多的山区内陆城市。全市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温度37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55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森林覆盖率为2647%。

2008年,仁怀市地区生产总值117亿元 如期实现“百亿强市”目标,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08年仁怀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雪凝灾害等不利因素,积极应对,稳中求胜,围绕“三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学发展,为财税规模的持续扩展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据统计显示,2008年,仁怀市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增幅创历史新高。全市完成财

政总收入266762万元,增长22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增长35%。全年生产总值117亿元,增长17%,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50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35元,全面实现了市域经济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经济社会呈现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如期实现“百亿强市”目标,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165%,增幅是自1998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83733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09682万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5683万元,增长164%。,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构成从2000年318:531:151调整2004年的178:657:165,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一三”到 “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801元,比上年增长158%。比全省和遵义市人均生产总值分别高出4844元和4380元。累计增长18倍,年均增长139%。财政总收入从2000年的412亿元增加到147亿元,累计增长26倍,年均增长29%,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期末的193%提高到245%;地方财政收入从131亿元增加到339亿元,累计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9%。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从2000年的434亿元增加到1217亿元,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累计增长18倍,年均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639亿元增加到1176亿元,年均增长15%。强市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经济十强县(市)”,列全国西部百强县(市)第35位。

国酒茅台产地——贵州仁怀,在全力支持国酒茅台做强做大的同时,加快发展地方白酒工业,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仁怀坚定不移地提出:充分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酒立市、以酒兴市,实现增比、进位、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仁怀不仅是贵州经济强县(市),更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酒都。2009年,仁怀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达到111万吨,分别占全国、全省白酒产量的16%和78%,其中酱香型白酒产量6万吨(茅台酒产量23万吨)。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6亿元,占仁怀市工业增加值的95%以上,对仁怀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2009年,茅台酒实现销售收入12771亿元,利润6504亿元,上交税金4753亿元。目前,仁怀市白酒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白酒产业是仁怀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因为白酒产业的发展壮大,仁怀作为一个绝少有烟囱的县级市,占据着贵州省经济强县(市)的头把交椅。 宿迁被称为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然而,它却是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白酒核心产地之一。2012年8月,洋河所在的宿迁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白酒之都”称号。

宿迁的“酒都”之名来之不易,但也名至实归。有参与评审的专家指出,其中有很多考核指标,第一个是这个地方的历史是否悠久、独特的环境是否适宜酿酒,宿迁均具备明显优势;第二个是规模,“洋河现在的规模很大,在行业内排第一”;第三个是白酒企业对地方的贡献,洋河去年税收达到4423亿,今年到7月份已经超过40个亿,是宿迁财政收入的1/5,对地方经济贡献巨大。 从酿酒历史看,洋河起源于隋唐,隆盛于明清。

从自然环境上讲,很多专家认为宿迁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适合酿酒的地方之一。能否酿酒要是看水质、土壤和气候——因为酒看起来比较爽口,实际上背后的科学机理是微生物的生长发酵,这种微生物种群的生长要一定的湿热环境要湿度和温度。宿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

中国白酒十大排名是:古井贡酒、西凤酒、洋河大曲、剑南春、山西汾酒、衡水老白干、泸州老窖、五粮液、茅台、鹿邑大曲。

1、古井贡酒

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一美称。“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说的就是古井贡酒!

2、西凤酒

西凤酒古称秦酒、柳林酒,是产于凤酒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的地方传统名酒,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列为珍品。

3、洋河大曲

据《中国实业志·江苏省》说:“江北之白酒,向以产于泗阳之洋河镇者著名,国人所谓‘洋河大曲’者,即此种白酒也。据传,洋河大曲在唐代就已享盛名,尚可考证的历史已有四百多年,明朝时已闻名遐迩。

4、剑南春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唐宪宗后期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将剑南之烧春列入当时天下的十三种名酒之中。剑南春酒问世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国评酒会上,首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5、汾酒

汾酒,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因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又称“杏花村酒”汾牌二锅头。以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94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5
下一篇2024-0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