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 二十首》,其中哪些诗句描述自然之趣,哪些诗句叙述其交往之乐,哪些诗句展示其高傲的情操?

陶渊明《饮酒 二十首》,其中哪些诗句描述自然之趣,哪些诗句叙述其交往之乐,哪些诗句展示其高傲的情操?,第1张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①。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绁:捆绑,束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联中的“没”字用得巧妙,欲扬先抑。先写青松被杂草掩没,不见其姿,目的是突出下文青松的“卓然”。

B 第二联着力塑造青松的形象,运用对比、反衬手法,描绘出众杂草在寒霜凝结之时全部倒伏于地,青松却高枝卓然的景象。

C 第三联意谓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可能还不觉得它们的与众不同,但是单独一棵松树立在天地间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D 第四联说作者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有时候又极目远眺;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赞美青松,启下说明世事扰得自己烦恼。

15 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14 D 15 ①诗歌的前六句托物言志,以卓尔不群、岁寒后凋的青松自况,表达出诗人坚贞傲岸、超拨于流俗的品性;②七、八句描写酒壶挂枝、自在遐观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悠然独得的境界;③末二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启下说明世事扰得自己烦恼”错误。陶渊明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结笔两句,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故选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写青松与众草比,它不凋零。“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是说等到严寒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这又从时人令上来写。也只有等到冬天来临,寒霜使众草凋谢。青松的高枝才显得格外挺拔。“独树”指青松独立傲然。单看青松,“岁寒知松柏之后凋”,独立不凋,这时人们才觉得珍奇。“寒柯”,岁寒不凋的松枝。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诗歌的前六句是写“松树”,塑造了卓然独立、不畏严寒、独树一格、与众不同的青松形象,诗人实则是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的品性。“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写诗人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悠然独得的境界。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何事绁尘羁”的意思是“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陶渊明传中陶渊明的性格特点

陶渊明传中陶渊明的性格特点,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熟谙儒家学说,从小就受到儒家的教育与道家思想的熏陶,有着玄儒互补的人生观,下面我整理了陶渊明传中陶渊明的性格特点,仅供参考。

陶渊明传中陶渊明的性格特点1

陶渊明的性格特点有大致三个,不违己心,不慕富贵,不弃亲情。

1、不违己心

陶渊明的真性情首先表现在对自己内心情感的不违背,能听从心灵的召唤。

正如《序》中所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陶渊明本性自然,不喜欢造作勉强的个性展露无遗,他既不勉强别人,更不会勉强自己,虽为官彭泽,其初衷仅是为养幼抚家,“口腹自役”。

正因为他本性不愿为官,所以未几便觉“心为形役”“眷然有归欤之情”;正因为他本性自然,所以才觉得做官是误入迷途,并领悟到“已往之不谏”,“今是而昨非”;正因为他本性纯真,所以一旦做出决定便急不可待地归去,以至于屡次“问征夫以前路”,而又“恨晨光之熹微”。急切莫如是,迷途其未远,来者犹可追,田园乐陶陶。

2、不慕富贵

陶渊明的回归田园出自本心对官场的厌弃,而这种厌弃却又是不慕富贵的最好证明。通过序言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陶氏的生活极艰苦,用他本人的话来说达到了“饥冻”的程度,而做官大致可以免去这种苦痛,但他还是归隐了,从大处说是“不违己心”,从小处来看就是不慕富贵,只有淡泊富贵的人才能有这种本心。

《归去来兮辞》多处传达了这样一种情感,既有直接的表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又有曲折委婉的借景抒情,诗人流连田园之美景,如无心出岫之云,自然生出恬淡闲适之情来,此情去富贵远甚。

3、不弃亲情

《序》言道:“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据此可知,陶虽对自己为官“怅然慷慨(笔者注:慷慨,即感慨,感叹)”,但心中还有些许犹豫,公田还未收获,就此离去,幼稚挨饿,心生不忍,虽内心煎熬,“深愧平生之志”,还是决定等一季稻熟,获些“生生所资”,然后离去。但最终陶氏还是决定即刻归去,其原因便在于“程氏妹丧于武昌”,诗人“情在骏奔”,维生之物怎敌得过兄妹之深情。

归隐之后,诗人息交绝游,一方面,“乐琴书以消忧”,自得其乐,另一方面,又“悦亲戚之情话”,尽享天伦。这份亲情不限于亲人,扩而至于邻里,“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一起劳作的乐趣总离不了那一份纯真之情。

陶渊明传中陶渊明的性格特点2

陶渊明是一个清高耿直、洒脱、恬淡、质朴、直率、淳厚的人,同时他给人一种善良的形象,性格“寡默任放“,“明彻达观”,志向远大。

陶渊明不仅在哲学思想、人生观上是任自然的,在实际生活中更是处处流露出不随世、不顺俗而顺乎自然天性的性格特征。

陶渊明的一生先后共有五次出仕: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出仕与归隐是中国古代士人所要面对的重要人生抉择,因为这一抉择直接关涉到士人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从热衷于仕宦的士人来看,他们的心灵深处未尝没有奉身而退、拂袖绝尘的心理潜流;而那些身在林泉的人,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未尝没有建功立业、力登要路的豪情壮志。“仕与隐像八卦中的阴阳鱼一样构成了中国古代士人、诗人心理的两大情结。盘踞在士人心灵深处的两大情结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时而相安无事,时而激烈交锋。”(孙明君《陶渊明:幻灭的田园梦》)正是由于渊明的率真,这种动态平衡、这种激烈交锋在他身上表现得更为透彻,也更为淋漓尽致。他的可爱与可贵之处正在于他对出仕原因的直言不讳:“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萧统《陶渊明传》)。“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但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言:“仅仅用亲老家贫解释他的出仕,显然是不够的。”确实,对于归隐还是出仕,渊明是经过反复抉择的,其中的经历也颇为曲折复杂。“研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可以体悟到,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何从某种矛盾失望的寂寞悲苦中,以其自力更生,终于挣扎解脱出来,而做到了转悲苦为欣愉,化矛盾为圆融的,一段可贵的经理。”(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陶渊明传中陶渊明的性格特点3

1、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陶诗文共一百四十几篇,引用《列子》、《庄子》典故多达七十次之多,不能不说对老庄思想接受甚深。陶渊明崇尚老庄的自然美学观,同时又是生活劳动在田园之中,很自然地,田园生活便成了他的审美对象化,也因此成就了中国田园诗歌的辉煌。陶渊明以自然为美,以真为美的诗美思想,闪耀在诗情上,便是照亮了人物个性,使读者强烈感受到诗人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内容上,则是把田园生活引进 了诗坛,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渗透在艺术上,则是产生了真朴淡远的艺术境界和冲淡自然的美学风格。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陶渊明,千百年来,他的品格,他的诗歌,他的田园,连同他的那份悠然,一并成为后世诗人与读者崇拜和研究的对象,就足以说明他美学思想的无尽生命力。

2、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语言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手法 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但陶诗并非只有飘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木”等。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最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风格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1097年,62岁的苏轼被贬儋州。

        苏辙在《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中记录了苏东坡被贬儋州的生活: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

        东坡以衰老之躯,陷险恶之境,负难堪之辱,处蛮荒之地,居茅竹之屋,吃难咽之食……

        章惇,这个曾经的好友、如今的政敌可真狠啊——他想要让这儋州生生地困死东坡!

        然而,像东坡这样伟大的、超然的灵魂怎会轻易被困住呢?这个天生的乐天派用了极短的时间就通透、释然了,他在《在儋耳书》中写到:

      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念此可为一笑。

        被贬儋州,这个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屈辱与刑罚,就这样被东坡消解掉了。他很快就把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并以“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来调侃自己,尽显“苏乐天”的范儿。

        套用东坡的一首词:试问儋州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安下来的东坡又开始读诗了,偏好读陶渊明的诗歌。这种偏好或许在黄州时已经产生了:垦荒东坡,躬耕陇亩,在最最贫瘠的土地上,东坡领略了人生更高级的况味,也深深地读懂得了陶渊明。

        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如今,在儋州的这片土地上,这个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文学家更是把自己变成了陶渊明的铁杆粉丝。东坡写信给弟弟苏辙: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东坡毫不掩饰对对陶渊明诗歌的情有独钟。他把陶渊明的诗歌置于历代大诗人之上,直言李白、杜甫也不及渊明也。

        诗词唱和,世所常见,然追和古人,盖始自东坡。在儋州期间,东坡追和陶渊明之诗,“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并“集而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因而一本《子瞻和陶渊明诗集》横空出世。

        东坡更是深情表白陶渊明:“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翻译成现代文,即是:我深深地为你折服,我要以您为师,向您学习,哪怕学得万分之一也好。

        爱其诗,和其韵,服其节,师其人,六十多岁的东坡越过六百多年的时光,把自己变成了陶渊明的迷弟。这种狂热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

       

        东坡这样狂热地追星,让他最好的朋友黄庭坚也有点嫉妒了。不过,他爱东坡,也爱渊明,因此,他在《跋子瞻和陶诗》中这样赞美这两人: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东坡距离渊明,遥隔数百年的光阴。然而,同样的风骨气韵,同样的超逸出尘,让东坡深深地懂得这位魏晋高士。因为懂得,所以追慕!因为懂得,所以深爱!

        老来无所好,惟好渊明诗。在偏远的儋州,在人生的黄昏,陶渊明的诗歌像是天边淡淡的云霞,给了东坡以最美的风景,最暖的慰藉!

注:今日读《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有感而作。

附原文: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形影神诗三首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君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 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编辑本段]诗解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这段文字里,贵贱贤愚四字,当无歧义;营营者,戮力劳心以操持经营也,惜生者,顾惜生命也,也当无歧义;斯甚惑焉四字,惑者,当指迷失,迷惑,用现代的词汇来说,就是糊涂焉者,于此也,斯甚惑焉即是指贵贱贤愚无不营营以惜生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很困惑很糊涂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迷失了,也当无歧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句,其中"故极陈……之苦言"是指"因此极力陈述形影对营营以惜生这件事的抱苦含怨之辞,也当无歧义余下的,似乎就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了

  这首诗的题目及序文里,表面上是因为形影之言而引发了神辨,并且,在接下去的正文中,以三者辩论的形式,分别写出了形影神各自的观点但实际上,这场辩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三者辩论的形式呢 有些学者认为是"自述本怀而兼谈人生哲理,则以这样的写法较为浅显,明晰,生动,亲切,如谈家常,而且渊源有自,不乏先例"① 这固无道理,作为一首哲理诗,它当然是为了表达陶渊明的思想但上述说法,其实并没有真正触及这场辩论的实质笔者认为,诗中形影神三者之间的辩论,其实是分别代表儒,释,道思想之间的辨证陶渊明的真正用意,正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和内容,来充分表达自己以下的人生哲学思想:

  ①对儒释道思想的全面批判陶渊明在序文中,一开首就矛头直指"营营以惜生"这种做法,并且斩钉截铁地予以否决:斯甚惑焉根本不留任何辩解的余地那么,这世上营营以惜生的,又是谁呢 自然是人在陶渊明看来,表面上人有贵贱贤愚之分,但一具体到"惜生"这件事情上来,就都一样的执迷不悟了同样道理,天道人道,九流三教,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一具体到"惜生"这件事情上来,也都一样的天数难逃了至于佛教所谓的生死轮回,自然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罢了这一点,陶渊明在《神释》中以质问式的阐释:"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作了相应的肯定回答因此,可以说,在序文伊始,陶渊明就已经开宗明义,对儒释道学说的思想,定下了一个全面批判的基调

  ②对儒释道思想的辨证取舍在陶渊明处,批判是为了继承,是企图通过形赠神,影答形,神释这种三者辩论的方式,来最终达到一种哲理性的共识,而决不是匪夷任何一方这就是序文中的所谓"神辨自然以释之"和"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了这一点,陶渊明同样在《神释》中以表白式的阐释:"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作了相应的肯定回答因此,可以说,在序文结尾,陶渊明同样直言不讳,对儒释道学说的思想,定下了一个辨证取舍的态度

  ③ 既然是在全面批判中进行辨证的取舍,那么,就必须弄清楚:辨证的依据是什么 取舍的结论又是什么 这里,就必须对序文中"神辨自然以释之"一句格外留意了

  首先,是这个"辨"字是"辨",而不是"辩"形影神三者是据"辨"而"辩"——它们三者的陈言,其实都采用了辨证法,只是辨证的依据各不相同在《形赠神》中,形对神的辨证依据是"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这个依据,其实就是序文中的"生"字:欲求长生而不能其辨证结果的取舍结论是:"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在《影答形》中,影对形的辨证依据是:"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这个依据,其实就是序文中的"惜"字:愿营营以相惜而不达其辨证结果的取舍结论是:"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在《神释》中,神对形影的辨识分别给予了批判:"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辨证的依据是"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这个依据,其实就是序文中的"自然"二字——神以天地运作之道以及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来阐释人生的真谛,以此启发形影,希望达到的最后共识是:"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其次,是这个"释"字在这场辩论中,形影所据之"生"与"惜",皆乃尘世中人无时不刻的挂怀之物,故陈言至极苦之处,难免举目情凄洏,念之五情热,伤心郁结惟有神所据之"自然",大化自钧,万理森著,故解辨之余,得以不喜亦不惧,无复多念虑,欣然释怀因此,这个"释"字,既是释惑,释形影之惑;又是释怀,释形影之怀

  整首诗,单从字面和逻辑上来讲,就已经十分严密而这份严密,更深的层次,是来自于字面底下所隐含的陶渊明对儒释道思想辨证取舍的真正涵义也就是我们所必须涉及的下一问题:

  第二, 形影神究竟代表什么 其各自观点的内在含义又是什么

  很多陶学论著,都把这首诗系于义熙九年癸丑(413),乃陶渊明针对庐山释慧远作《万佛影铭》并立台一事而发,因此,把诗中形影神三者之间的辩论,看成是名实之辩,儒道之争笔者以为,如果单从作品系年方面来讲,问题不大,因为确乎可以将此事件,看作是触发陶渊明创作这首诗歌的动机但如果是要真正地探解这首诗歌的含义,那就失之谬方了为什么 因为辩论的东西,即使没有任何事件的触发,而是单纯给出一个命题,虚拟辩论方之间思想和观点的对峙也依然存在因此,辩论方最重要的并非在于其实际辩论对象是谁,而是在于务求各领要旨,各执一词,有的放矢,自圆其说如果只是泛泛而谈,空论儒释道思想之表面皮毛,陶渊明又如何能够表达出自己真正的人生哲学思想呢 仅以儒家思想为例,始创孔子,经孟子发展,至荀子而集大成,三人之间的许多观点,未必就是完全一致,如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却持性恶论孔孟都持天命观,荀子却提出了"制天命"的人定胜天思想在政治上,孔孟讲仁治,荀子重法制,以至下启弟子韩非法家思想之集大成那么,为什么这三人同被列入儒门呢 当然不是因为师承的关系,或者某些观点或政治主张的关系,而是因为,在儒家思想的学说里,或许很多理论会因时因人因地而异,但其中关于人文精神的某些核心精髓,是贯串始终,代代延续的同样道理,道释学说也不可能是因循不变的理论,但某些核心精髓,却是作为立派哲学的基本命题而存在的因此,如果我们在第一点中已经明确了陶渊明写作本诗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表达对儒释道思想的全面批判和辨证取舍的话,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必须彻底探究清楚:在陶渊明的思想里,足以称得上儒释道思想的核心精髓,并被冠以形影神之名,然后拿出来进行批判式地辩论,最后供辨证式取舍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要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笔者以为,首先不能单看组诗中的任何一首,而是必须渗透其中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深意;其次要结合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互相对照,全面把握,才有可能真正解开形影神之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故此,这里暂时按下本诗不表,继第一部分社会形态探讨中对陶渊明现实生活道路的逐一检点,在本部分意识形态层的探讨里,我们同样有必要先对彻底归隐后的陶渊明的人生思想发展路线,作一个梳理

  先看看陶渊明41岁罢官归田时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摘录):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托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何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惶惶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再来看看陶渊明63岁临终前的《自祭文》(摘录):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阳,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没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 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寒暑逾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以灭,慨焉以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呜乎哀哉!

  《归去来兮辞并序》和《自祭文》两篇,因文中陶渊明已自明确交代时间,一是"乙巳岁十一月也",一是"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因此其系年当确切无疑至于《形影神三首并序》一诗,如前所述,根据其写作背景,我们暂系年于陶渊明49-50岁之间细心研读和比较《归去来兮辞并序》,《形影神三首并序》,《自祭文》这三篇文章,可以发现什么

  三篇作品,虽然从形体上有所不同,但如果从表意的层次来划分,则和《形影神三首》一样,都是属于一种三三辨证对话的模式——形影分别极陈其营营以惜生之苦言,据辨而辩,最后是神辨自然以释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集》

这篇所谓“传”,实际是作者抒述自己志趣的小品。林云铭《古文析义》,谓赞末“无怀”、“葛天”二句,“暗寓不仕宋意”,吴楚材《古文观止》谓“刘裕移晋祚,耻不复仕,号五柳先生,此传乃自述其生平”。刘裕之篡晋为宋,在永初元年(420),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采林、吴之说,因而假定为渊明五十六岁前后之作。渊明的贫困,也至晚年而益甚。

全文共用了九个“不”字,钱钟书《管锥编》第四册,以为“不”字为一篇眼目。既然称为“传”,岂有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不详其姓氏籍贯之理?现在这样写,“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地者而破除之尔”。说得也对。总之是对世俗势利的一种蔑视。文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即《庄子·外物》的“得意而忘言”之意。

其次,文中的“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云云,推测渊明的原意,大概以此表白自己无意于仕进,不以得失为怀,因而希望人家不要推荐劝诱,最后的无怀、葛天之民,便是“帝力于我何有哉”之意。但张廷玉《澄怀园语》卷一说:“余二十岁时读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以为此后人代作,非先生手笔也。盖篇中不慕荣利、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诸语,大有痕迹,恐天怀旷逸者不为此等语也。此虽少年狂肆之谈,迄今思之,亦未必全非。”也确实是“未必全非”。因为不慕荣利、不忧贫贱这一类志趣,即使产生于其他文士,也是被人看作清高雅洁的,如今由陶渊明自己来说,反而成为标榜,率真还得有一个界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2654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