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通过冥想调整身心?

怎么通过冥想调整身心?,第1张

专注于你的呼吸模式,想象一个精神世界 任何你舒服的姿势都可以,但一定要保持脊柱挺直。整个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准备阶段

练习冥想的最佳时间是早上空腹,但其他时间也可以。避免穿限制性的衣服。不要在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下冥想。

在冥想前做好心理准备是很有帮助的。一个简单的缓慢而专注的呼吸动作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些精神上的平静,这是你开始练习的一个很好的先决条件。

试着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练习冥想,这样你就不会被电话、门铃或其他干扰打扰。一些背景冥想音乐可能真的有助于建立情绪。

开始冥想:

最初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当你在冥想时,你的大脑会尽力分散你对任何事物的任何想法的注意力,以防止你冥想,因为最初大脑不喜欢你(灵魂或意识)试图从大脑中分离出来,这很正常。所以不必担心你的注意力会从“Ooohmmm”的声音共振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领域。

把你的注意力放回“ooohmm”的声音上。25分钟内,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Ooohmmm”的声音共振上,哪怕是一分钟一秒,你也应该感到兴奋。渐渐地,每一次的秒数和总分钟数都会随着意识到你练习冥想的决心而增加,无论发生什么。

接受阶段:

你的注意力集中在“Ooohmmm”的声音共振上、,身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振动。保持身体挺直和放松。不要刻意去想任何事情。思想和精神意象可能会穿越你的意识。他们来来去去去,要平静地审视他们。发展这种平静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和平、平静和洞察力的回报是值得的。

结束阶段:

冥想结束时,双手握拳,想象一道明亮的白光围绕着你,充满你,保护你。当你意识到周围的环境时,轻轻地睁开眼睛。一旦你完成练习,尽量保持沉默和冷静。

现代冥想种类很多,经常被应用的有“正念”和对具体身心问题有积极作用的引导式冥想,这两者产生的作用都已经被学术界所证实,并在美国和欧洲有临床应用,简单直接,所以比较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

正念主要针对人们提升专注力、清晰度、平常心,提升人们在当下对自己的情绪、行为的觉察,让我们时刻处于有觉知的状态,从而提升自己幸福的状态和能力。正念是一种训练方式,重要通过对当下每一刻的专注来进行练习,最常见的练习方式有正念呼吸、身体扫描等,初期练习可以跟随一些正念引导音频完成。

现在引导式冥想和正念有所不同,它会针对具体身心问题进行调整。现在引导式冥想采用的方法,是整合式的方式和技巧,包括冥想音乐、引导式想象、接受式音乐疗法、催眠疗法、放松练习、反思记录等等。针对人们的问题,冥想引导师将这些方式整合,辅助被引导者达到疗愈的效果。

在美国和欧洲,引导式冥想在临床治疗、恢复性治疗和教学中,被用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的辅助手段和指导性策略,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哈佛医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也表明,引导式冥想对人们有着真实而深远的益处。

从个人练习的角度,现在引导式冥想执行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听着做就好了,难点在于找到专业的、值得信赖的冥想引导者和冥想引导音频。很多人觉得引导式冥想听起来就像配着乐读段文字,其实专业的引导式冥想每一句话、每一段音乐都有着精心的设计,有着背后的心理学、脑科学的意义。

同时,冥想引导者自身的能量状态也会影响冥想效果,虽然是通过声音,但通常富有经验和爱心的专业引导者或催眠师的带领,会比一个没受过冥想训练的专业播音员效果更好一些。因为专业的冥想引导者知道每一个环节会将冥想者带到哪里,帮助他获得什么,同时也可以用非语义的信息传递信息。

总之,冥想是一种在家就能完成的练习方式,透过潜意识的转变影响和改善你的生活,帮助你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体验幸福。

这问题很好,想给大家聊一聊冥想这个话题,也想告诉大家冥想很简单。希望能够给大家灵感,让有些小伙伴可能不知不觉已经能进入自己的“冥想”状态。

冥想静心是什么状态?

简单例子,如果你曾在面对大海不经意双眼合住享受海浪拍打和此起彼伏声音,或者吃自己很热爱的食物/或者爱栽花花草草,或者做某件很热爱事情时,那种陶醉感和忘乎所以的心情,恭喜你,已经有过冥想的经历了。

重新认识冥想

以前我不了解时,以为打坐

是的。

因为你的大脑进入了深度睡眠状态,你直接睡觉其实也很难达到。

主要是因为放松,你盘腿坐好,同头开始慢慢放松每一个部位,

再重复的放松一次,

保持你的深呼吸,

这样你的觉知还在,但是你的身体是完全放松的状态,而你的脑是空的,睡觉也打不到这个状态。

注意力多集中在呼吸上,新人的话,可以听听冥想的音频,廖阅鹏什么的,他还会引导你进入深入的催眠状态。

冥想有很多种,有很多书籍专门介绍冥想。

也可以在“喜马拉雅FM”上选择音频,跟着练习。

平时比较常用的瑜伽冥想,供参考:

1、随息法:意念呼吸自然出入,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不加干涉,叫随息。

2、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3、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4、观息法:如观者一样,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

5、止息法:通过以上任何一种方法的习练,久炼纯熟,形成一种柔、缓、细、长的呼吸。呼吸细若游丝,若有若无。称止息。也叫胎息。

6、禅语入定法:(默念数遍)体会联想:“独坐小溪任水流”的意境。

7、松静入定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

8、观心自静法:用自己的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任杂念思绪流淌,不加干涉,久则自归定静。

我有看过《冥想的艺术》,薄薄的一本书,内容不错值得一看。

now冥想如何打卡:

打开“Now正念冥想”app,开始冥想;100天不间断打卡。

冥想,也叫坐享,与瑜伽和道家的打坐类似,一般是坐着,可以不用盘腿,闭上眼睛,通过关注呼吸的节奏,来控制注意力,激活大脑前额叶神经细胞,激发元认知。冥想二十分钟的效果,相当于熟睡两小时。

我们都知道,你对一个事物拥有的权利越大,义务也就越大。

比如说结婚这件事,为什么大家面对婚姻都这样慎重呢?

其中必然有一个原因是你知道即将要拥有一个“人”,一个与你一样独立于世间的、活生生的“人”,从精神到肉体,从生活到生命。你对ta拥有如此之大的权力,同时自然也将要承担同样大的义务。

而这个世界上,你对哪一个事物所拥有的权利最大呢?

当然,是我们自己!

我们几乎都忘记了这件事,在所有需要承担的义务里面,最当放在首位的,其实是对自己的义务。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舍己为人、乐于助人,长大了又被灌输了一堆“如何说话最讨人喜欢”“这十条人际法则,价值十万”“我是如何获得领导认可的”诸如此类的鸡汤。

我们日日想着的都是如何让别人感觉舒服,如何让别人开心,如何让别人喜欢自己。

别人别人别人……

不是说这些东西是不好的,而是我们实在不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外界事物上,而把最重要的自己给遗忘在箱底。

《与神对话》中说:人的行为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爱,一个是怕。

喜欢看鸡汤的人,显然都是被“怕”驱动的。

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喜欢看这种文章的人,觉得“哎呀说的好有道理呀!”

当然不是说这些文章都毫无价值、毫无道理,只是如果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自己之所以喜欢看这些东西,认同这些道理,其实都是因为心中的“怕”:害怕别人不喜欢我,害怕别人看不起我,害怕喜欢的人觉得我配不上他。

我想大部分想要“自我提升”的人,都是受这种“怕”的动力驱动的。

前些时间总看到一些文章,说什么“势均力敌”的爱情,乍一看,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但细想想,就发现这不也是“怕”驱动的吗?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半是心中期待着一个十分优秀、帅气、多金的男友,而又觉得现在的自己实在是配不上他,所以才会用“势均力敌”来刺激自己。

所以说,我们大家都有必要去花些时间和精力,练习怎么去接纳自己,怎么去保持自己头脑清醒,起码要知道自己每天究竟在想些什么,又为什么这么想。

同时如果能尽可能减少“无效思维”对精力的损耗,那就更好了!

最近我终于开始稳定规律的进行冥想,尽管我早就晓得这是个多么好的东西。

冥想(或打坐、静坐、内观),我很早就了解到,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因为搞不明白怎么入门(以及某些无法忍受的恐惧症现象)而一直没能开始实践,写这篇文章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希望能为对冥想感兴趣却不知从何下手的小伙伴提供一个体验的机会。

冥想看似玄奥,其实想要上手非常简单,我想大家都会有过非常投入的做一件事情,以至于忘记时间的体验,这种体验就算是冥想。

除此之外,如果你有过凝视星空或大海,内心十分平静的感受,也是冥想。

一般这样的感受有过一次后都会比较难忘,因为特别“舒服”。

那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冥想这么受欢迎,因为它让你每天都可以体验甚至是更加“舒服”更加“爽”的感觉!

网络上能够找到的冥想引导非常多,但是并不是冥想都需要引导。这是当初让我很迷惑的一个点,搞不明白是不是冥想一定要听引导音频,如果不听的话又该如何做才好。

我想一定也会有人和我一样,听一段时间引导音频后就会有点“腻”,想要自己安安静静的坐着,什么都不听,可是又不知道该想点啥,无所适从……

其实内观嘛,本来就是要静静坐着,把注意力由向外转向去看向自己的内在。

可以由观察呼吸开始,慢慢的将注意力扩大,不止集中在呼吸上,同时旁观偶尔跳出来的思绪,只是旁观着,不思考它们,不追随它们,也不陷入它们,看着它们跳出来,又自己消失不见,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坐着,旁观着呼吸,旁观着思绪,直到你发现自己脑海中已经寂静一片,真正的安宁出现了,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喜悦会慢慢流向全身。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旁观者”冥想 ,接下来会写下更加细致的步骤。

所谓旁观者,是指我们借由此冥想,从自己的思维乃至身体中脱离出来,脱离出来的这一部分,就是“旁观者”。

“旁观者清”,现在我们就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十分清醒的来观察自己平日的思想和行为,去看看那些让我们焦虑的东西,让我们纠结的东西,也看看脑海中来来往往的思绪都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我们的真正目的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冥想,不断的强化“旁观者”的力量,让它不只是出现在冥想过程中,即使回到现实生活里,也能感知到它的存在,体会到它强有力的臂膀在支持着我们,将我们从一个又一个思绪的漩涡中拉出来,并且能够摆脱总是受他人情绪影响的状态,找回自己的重心。

说到底,就是唤醒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睿智、强大、冷静、深邃的那部分自我。

1嘴角微微带笑,双腿至少半莲花盘坐

(半莲花和全莲花盘坐有利于直身端坐,使呼吸顺畅不受阻碍,放慢下半身血液循环同时使身心稳定。)

花几分钟时间,连续的做深沉悠长的深呼吸,慢慢稳定情绪,放松身体。

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感受空气被吸进,呼出。

2现在,开始回忆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观察它们,感受它们的感情色彩,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还是中性的?

不思考、不评判,只是感受每一个事情出现后,心口处的感觉,以一种 公正无私 的心态,去体验,并且不断的放大这种公正无私。

3平静的看着这些想法和感觉,体会此时内心的自在、安宁。让你的意识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安详,越来越冷静。

4或许你会听到周遭的一些声音,但是你不会被干扰,只是知道它们的存在。

同时,也不要让它们影响到你的心绪,继续体会,继续观察,但只是旁观着,不追随,不思考,也不会陷入任何事件而不可自拔。

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看它们的感情色彩,是愉快的,不愉快的,还是中性的?

5你可以随时停止回忆,然后继续静静的观察自己的思绪,你会发现仍然有许多思绪跳出来,看着它,不去思考它是什么,让它来,随它去。

思绪像调皮的小孩子,来来去去,变来变去,不被任何一个诱惑,始终冷眼旁观。

6体会这些想法来来去去,但不对它们有所反应。体会自己逐渐与它们脱离,让自己既不去试图捕捉快乐,也不会拼命抗拒痛苦。

愉快就是愉快,痛苦就是痛苦,中性就是中性,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也没有你对愉快和痛苦的反应。这是一个不偏不倚的精神状态,没有任何的倾向性。让你的意识休息,不做任何对外反应。

这种状态就是佛教修行中的“定”,尽你最大可能,去深入“定”中,去体会那种自由、满足和宁静的极致。

7尝试着将意识放到身体外,去旁观着自己的身体,观察自己身体的感受,同样的保持中立状态,不思考,不判断。

耳朵倾听外界的声音,甚至倾听空气,只是感受,观察,体会,没有思考。

8这时候,请将注意力放到这个一直在旁观的“旁观者”身上,感受你与他合而为一,你就是他,沉静、安详,感受一股深沉厚重的力量开始漫延至全身。

静默……

细细体会,你会发现,自己的幸福快乐与外界毫无关系,与脑海中纷杂的思绪也毫无关系。

当你觉得可以停下来了,就睁开眼睛,以同样的状态,环顾周遭,无论看到什么,都不带任何偏好,不做任何评价,只是看。

或许你的双腿会麻,将它们伸展开,不要动,安静的坐着,感受血液流动而带来的酸痛感,同样的旁观,同样的不做任何评判,只是感受着,等待着。

然后,你会睡一个非常香甜的觉,并迎来一个内心充满喜悦、惊喜连连的一天。

冥想之法多不胜数,这个“旁观者冥想”如果放到一本冥想书中,可能只能占2-3页纸的长度而已,而这个冥想,我已经坚持做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并且打算继续做下去。

我曾经听过太多的冥想引导、催眠引导,现在终于体会到,其实冥想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花样,多了反而眼花缭乱不知该选哪个才好,冥想不是需要打怪升级的东西,只要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不管是听冥想音频引导,还是独自静坐,长久实践下去,都会给生命带来巨大的惊喜!

这次正式开始有规律的冥想起因是前些时间每天都觉得思绪很乱,停不下来。睡觉醒来居然会觉得累的不得了,做事情效率也很低。

而在我只做了一次的第二天,就收到了非常惊喜的成效,首先晚上几乎没有做梦,只睡了6-7个小时就自然醒,并且头脑十分轻盈,精力十足,完全不想睡回笼觉。(hiahia!)

一整天头脑都很清醒,杂念很少,即使冒出头来也能及时切换到“旁观者”状态,不会像以往一样,一陷进去就出不来。

心中喜滋滋的,感觉爱意盈盈,很有耐心。

我们都晓得,想要人际关系顺畅,首先你得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人,如果能感觉到你的善良与爱那就更好了。但我们也知道,你无法给别人你没有的东西,如果你心中没有爱,你就无法给出爱。而如果你终日陷在乱糟糟的思绪里无法自拔,被焦虑情绪搞得精疲力竭,那哪里还有力气去给人爱呢?如果你总是感觉很糟糕,那哪里还有人愿意亲近你呢?

所以说,去做冥想,让自己能够喜悦、放松,实在是一件十分 伟大 的事情,这能够让你工作更加有效率,更加懂得爱别人,更有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而其他人也会被你的喜悦情绪所感染,并且因为你的幽默、热心和睿智而受益良多。

所以你看,细致的照顾自己,发展自己的内在人格,显然是你能为别人做的最棒的一件事,也是你履行对自己的义务的最佳方式!

今天的冥想主题是:风暴之眼。

在现在局势混乱的时候,进行这个练习再合适不过。这几天一直都感觉被沉闷甚至是沉重包围,出门去买东西,都不敢多看些什么,按照事先想好或写好的,买完赶紧回家,路上行人少了大半,车辆都特别少,在家虽然也是看书,看电视,陪孩子,做饭和往常一样的过,但就是高兴不起来,有家人在身边,多了些热闹,却暗地里总感觉每个人都有种压抑的情绪在,我自己是多了些麻木,少了些热情活力,一直在调整,但每天看到手机上的信息,真是揪心,今早又得知科比意外身故,着实震惊。

以前非典的时候,也没这么恐慌,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我看见了自己的恐惧,别人都是得到要珍惜身边人珍惜生活什么的启示,我却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自己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可能这也是对我的另一种启示,这几天通过外界的动荡,我常观自己的内心,以我现阶段的心态和心境来说,我知道了自己要提升的内在意识还有很多,情绪上的管理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觉察的同时也在思考,我要如何去化解恐惧,或者说,我能做些什么找到自我价值,不枉此生,达到即使面对死亡,依然可以泰然,因为无悔。

除了恐惧我也有有进步的地方,这几天学会分享,虽然只在线上,看到正能量的觉得能帮助别人的我都会分享到朋友圈,心里带着助人和爱的频率,想着哪怕能给别人一点帮助和启发也好,画了防病毒小常识的简笔画,以前发圈大多是记录和有感而发,现在多了一份帮助别人的心,在发之前不是想着我感觉如何,而是想着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想着传递正能量,如果是能给别人启示的内容更好,平时也会多留意这样的信息和事情,文章等,有了发心,这是我的进步。

今早跟着老师的音频进行的风暴之眼冥想,这是在局势混乱、情绪烦乱时特别适合进行的练习,音频是老师提前录制的,没想到却与现在的局势异常相关。

想象自己在风暴之中,随着音乐进入场景,给混乱配上快乐的音乐,把风暴想成是跳舞的小丑,自己好像坐在旋转木马上,看着周围的木马跳来跳去,自己是快乐的,这是一个游乐场,这只是一个游戏,自己是游戏的玩家,把自己从混乱中拉出来去处于风暴眼或暴风中间的平静地带,用这样的高维视角去看待发生的一切,把风暴调成快乐的频率。

当我们身处情绪或局势的混乱中,记得不要说话,不要冲动,也不要做决定,先给自己调频,从混乱中跳出来,稳住心神,回归平静,再去做正确的事!

今日冥想主题:生活中的呼吸

今日冥想时长:15分钟

今日冥想感受:刚坐下来时,最先感觉到念头的对抗,觉察,拉回注意力到身体上,不自觉地调整坐姿,上身不断向后,直到感觉脊柱挺拔而自然;不给腿部压力,散盘,双腿紧贴垫面,舒服为主;感觉整个身体稳固放松后,注意力转到呼吸上。

刚想刻意腹式呼吸,听到老师引导呼吸,跟着引导,吸气…我知道我在吸气,呼气…我知道我在呼气,轻轻地吸气…我知道我在轻轻地吸气…轻轻地呼气…我知道我在轻轻地呼气,随着觉知呼吸,感觉手脚发热,同时感觉到胳膊后背轻微酸痛,忍不住寻找酸痛的原因,昨天在双杠上前后拉伸了几下,哦,我的身体缺乏运动,找到原因,加上带入呼吸放松,注意力不再停在这里。

感觉到腹部紧绷,想法立刻冒出来:这里堆积的脂肪多了变重了,需要运动呀,不想运动~

觉察念头,回到身体,感知身体的感受好像变成一个开关,当我念头不断,不能马上回到呼吸时,可以回到身体感受上,看看身体有什么变化,以此提醒自己,我没在当下。想起昨天老师说:和自己的身体待在一起,感受它,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听到音频提醒结束冥想,感觉今天冥想时间过的特别快,继续感受了一会儿呼吸,结束冥想。

今日冥想启示:记住那个开关,在生活中用起来。慢慢练习多连接自己的身体,身体呼吸融合主导一切,做自己生命的主角。

                202042佳佳的冥想体验

跟我很像呢 真的很像 但是一个男生喜欢什么女生不跟星座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他应该喜欢温柔体贴 很乖很可爱的女孩子吧 至少我是这样的 虽然从来没有爱过

虽然回答很简单 但是很实际 喜欢一个人会再不经意间去观察喜欢的那个女生

会不停的注意她 看到她会高兴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4410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