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版图上没有狮子生存,没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会被认为是瑞兽?

古代中国版图上没有狮子生存,没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狮子会被认为是瑞兽?,第1张

狮类的起源、辐射和扩散历程

狮 (Panthera leo)是现代猫科动物中进化得最为成功的种类。它们的演化在第四纪达到了顶峰,曾广泛分布于非洲、欧亚、北美大陆,在最后一次冰期时代它们还一度侵入南美的中南部。同时在狮子的进化历程中也分化出了许多形态来适应各大洲所不同的气候、环境条件和猎物基础,诸如著名的洞狮(Panthera spelaea)和美洲拟狮(Panthera atrox)。 目前的古生物学证据显示,最早的大型猫科动物(豹属)化石出土于非洲的坦桑尼亚(Tanzania),在地质年代上属于晚上新世(早维拉方期,Early Villafranchian),距今已有350万年(35 Ma)的历史。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在形态上具有很多现代狮的骨学特征,大部分学者将其视为最古老的狮类动物(Lion-liked Panthera sp)。随后又在东非发现了距今180~17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Olduvai 事件) 的狮子化石(Panthera shawi)。中更新世的早期,狮子已广布于非洲大陆的东部和南部。与此同时,化石记录显示起源自非洲的狮子已开始进入欧亚大陆。到了更新世中晚期,狮子已扩散到欧洲大陆、英伦群岛(Panthera fossilis)、 亚洲的中东、西伯利亚、中国北部(周口店)和西南亚的大部分地区(Panthera spelaea)。这类大型猫科动物的扩散、辐射能力是惊人的。举个例子,狮子从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经白令陆桥迁徙至北美的阿拉斯加仅仅用了100年时间!到了最近的一次冰期时代, 狮子又从北美侵入南美的中南部(Peru)。 在形态上,从东非发现的早更新世的狮化石(Panthera shawi 下颌骨、髋骨、股骨), 已与现代狮无异。这表明狮类(实际上其它猫类也是如此)在质量性状的进化速率较慢。但却有着较快的形态尺寸的进化速率。在欧洲维拉方期中晚期所发现的洞狮材料, 在颅骨和牙齿尺寸上都要平均地大于现代非洲狮。最近有人通过对颅骨和牙齿尺寸的大小,准确地推算、复原出洞狮、巨型美洲豹的生活形态。更新世晚期的美洲拟狮,在体型上已相当巨大,它们具有比例上较大、细的肢骨,在头骨和牙齿上也与洞狮有差别。总体而言,形态尺寸的变化是狮类演化中的焦点。此外,鬃毛的演化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就目前的观点看,从欧洲石器时代先民所作的岩画显示,早期的狮子是没有鬃毛的,这些狮子被称为“无鬃狮”(Maneless forms),这包括了洞狮(Panthera spelaea)和美洲拟狮(Panthera atrox)。直到1万年前,无鬃狮还生活在欧亚和新大陆(北美和南美)。到了32万~19万年前, 现代有鬃狮才开始出现,并逐步取代了无鬃狮。今天生活在非洲大陆和亚洲西部的狮子,便是这些有鬃狮的后裔。 在狮子的辐射、扩散过程中,哪些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呢?古气候、古环境、生物地理学和古哺乳动物学的综合分析表明,更新世的气候、环境直接影响着大陆间的连接和隔离。海侵和海退,间冰期和冰期的更替使得大陆间时而连接,时而隔离。气侯和环境的复杂变化也使动物产生了快速的分化,尤其是狮子的主要猎物—大型有蹄类动物。这些因素是狮子进化的主要动力。此外,成为社群性动物的行为机制也是狮子能够广泛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进化史中, 狮类无疑是进化的最为成功的。在狮类种群繁盛的地区, 其它猫类总是相对处于劣势。比如在欧洲和北美所出土的狮类化石,在数量和地点上往往要远大于同一时期的豹、美洲豹、美洲剑齿虎和锯齿虎。狮类并没有扩散到东亚,这很可能是由于东亚的山地森林(封闭型生境)不适于狮类这样的集群动物生存,而更适于另一个崛起的大型豹属动物—虎。化石证据表明, 虎与狮在辐射、扩散过程中, 总是采取生态位的分离来避免直接的进化竞争, 虎倾向于封闭型生境, 狮倾向于开放型生境。狮和虎在最后一次冰期时代的种群衰退, 是由于人类种群的繁盛所导致, 那些曾经占有统治地位的大型猫类,最终被智人所取代。最早进入中国的狮子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汉朝时大月氏进贡给汉的金毛狮子,狮子的形象也由此开始流传在中国,但是实际上,当时见过狮子的中国人仅有皇帝还有他身边的那些人。狮子的概念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流传而推广开的,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是与麒麟一样的神话生物,而非的非洲的真狮子,而且狮子因为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现实中狮子是打不过老虎的,老虎的体重大约是狮子的一倍),并且由于民间从未出现狮害,民众对其形象有很强的亲切感,狮子便逐渐成为威武与吉祥的象征。唐宋时期开始,狮子形象逐渐出现在各种装饰品上,并且随着历史发展样式有诸多改变,至明清时期,狮子演变安邦护国的神兽,其形状也基本定型。据《汉书》记载,狮子传入中国是在汉代,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诸国作为珍贵贡品输入到我国,也有认为随佛教而传入。其名根据狮子梵文第一音“师”来称呼,加“犭”旁表示兽类,成为“狮”。狮子是百兽之王,民间摆放石狮有辟邪、吉利的意头。我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石狮子的是《后汉书》,该书记载东汉有石兽,刻有“辟邪”字样。“辟邪”是梵语音译,译意为大狮子。二千年来,中国历代的能工巧匠曾塑造过千姿百态、适用于不同场合不同功用的中国特色的石狮子:一是护卫死者,立于墓前;二是辟邪,往往埋在地下驱除不祥;三是宗教场所作为护法神狮子,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佛刚诞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四是作为建筑的附属物和装饰,多在贵胄之家,如桥梁、祠堂、宫殿等,以增其气势,近年也有引入西方造型的狮子,如很多银行、储蓄所门前比较写实的那种,不同于“中国狮”造像;五是用做摆设观赏,多为小石狮。对照上述情形,为什么摆放石狮子的问题相信读者自明。

狮子的来源

石狮子就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狮子,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这些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的兴衰更替,已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但是中国古代没有野生的狮子,那么这些石狮子雕刻艺术起源于何地、何时?又如何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的艺术的一部分的呢?

说法一: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

狮子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不过狮子的形象却早为我们祖先熟知:从宋清两代搜集的周代铜器的精绘印本中,已有狮子的立体形象。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汉年间,狮子被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被佛教推崇的狮子在人们心目中成了高贵尊严的灵兽,中国很快从印度等地学到了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并且出现陈列墓前的现象。如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遗物。所以狮子在中国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出现的,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到唐代时,石狮子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完全中国化了。中国的雕刻艺术大师将石狮子雕刻得异常壮丽,而且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盛气凌人……

明代后,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唐代更高,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宫殿、府第、陵寝、甚至一般市民住宅,都用石狮子守门;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如闻名中外的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雕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姿态多样,神情丰富,大小不一,雕刻得活灵活现。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比较有名的狮子包括天安门前的狮子,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外的狮子,北京大学门前的狮子,沧州铁狮和卢沟桥望柱上的四百多只狮子,俗话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另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除了石狮子,狮子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家熟知的狮子舞,即“舞狮”最早在唐代已风靡各地,至今不衰。

说法二:狮子是同佛教一起从古印度来到我国的

中国不产狮子,狮子是同佛教一起从古印度来到我国的。狮子是百兽之王,在佛教中又常把佛比作人间狮子,或将狮子作为佛法威力的象征。《景德传灯录》说:“释迦牟尼佛生时……,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狮子到了我国成了守门兽,有驱魔辟邪的作用,逐渐取代了我国原有的保护神虎、龙之类,不断扩大使用范围,从寺院到衙门,从城门到陵墓,狮子形象日益广泛。印度的狮子终于与东方的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古老文明不可分割的内容之一。

在古代,石狮子是势力强大的象征,将它放在寺院前起着镇魔避邪的作用。另外由于佛教称佛陀说法为狮子吼,其座为狮子座,所以石狮子又被尊为护法的灵兽。瞧它,目光远射,仰天震吼,神态凶猛,表现了一种寺院守卫者的雄姿。唐代以后,石狮更广泛地安置在寺庙之中,成为建筑的艺术组成部分,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它反映出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值得我们观赏和珍惜。

民间习俗狮子是镇宅神兽。也有避邪的作用,狮子是兽中之王,常用来象征神圣尊贵和威严。民间则把狮子看作是吉祥的动物,认为它可以驱除邪恶。因此许多寺塔、桥梁、庙宇、官衙、园林、住宅都常见圆雕或浮雕的石狮子。也有人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石狮子的造型也反映了许多老祖先们对与当时生活的愿望,像是狮子脚下最常见的彩球,就有张灯结彩,祈求太平之意;而有的彩球上则刻有古钱币,自然就是祈求发财了;母狮脚下的小狮,反映了亲子间和乐的景象,是中国重视天伦的表现;有的狮子嘴中含珠,以寺庙最常见,取其有“球”必应的意思。至于其他一些口中衔剑,脚下拿着八卦等造型,则有镇灾,驱邪等含义。而且狮子的嘴一个张开一个闭合,两者代表吐纳之意。这个是要区分的。民间习俗狮子是镇宅神兽。也有避邪的作用,而且狮子的嘴一个张开一个闭合,两者代表吐纳之意,有些放麒麟,麒麟也是神兽,而且有助于风水,特别对那些门对水(河,江)的,有驮水的作用。银行前面的狮子嘴巴一张一闭,张是招财,闭是守财,钱财只吃不吐的意思。古老的庙前正门两侧的石狮左公右母,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信众;母狮子闭口护子,表现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各司其职的特性。还听说一种说法是它们在念佛号,一个“阿”,一个“弥”

石狮子把大门

中国人历来把石狮子视为吉祥之物。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那么,用石狮子把大门的这种习俗是如何形成的,起源于何时呢?

狮子,在动物学中属哺乳纲猫科。其雄性体形矫健,头大脸阔,戏耍有髦毛,姿态甚是威猛。它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印度、南美等地。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遣使献师(狮)子、符拔。”是说远在西亚的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狮子和符拔(一种形麟而无角的动物)。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狮子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开始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不仅受到礼遇,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尊称之为“瑞兽”,抬到了与老虎不相上下的兽中之王的地位。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狮子出西域诸国,为百兽长。”狮子在中国交了如此好运,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秆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在我国佛教圣地一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联盟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狮子有了这等的威严,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明见。

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见《文史知识》1998年第9期)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来,坊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改造为门楼,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风俗》一文中对这一习俗有着明确的记载:“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民,亦如上放顿。”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可以认定,元代是我国看门石狮由宫廷走向民间的肇始。我们看到的看门石狮多蹲在一块大石雕成的台座上,这明显是由原来的夹柱石演变而来的遗迹。

石狮子摆在大门前的作用

民间流传有四说:其一,避邪纳吉。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有同样的功能,用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村寨的平安。所以,用石狮子来把大门可以避凶纳吉,抵御那些妖魔鬼怪之类带给人们的侵害,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心理要求。其二,预卜洪灾。在民俗传说中,说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说如遇有洪水泛滥或陆地沉没等自然灾害,石狮子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或流血,这是征兆灾害就要来临了,人们可以采取应急避难。在这里石狮子俨然成了灾难的预言家。其三,彰显权贵。古代在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天安门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威风凛凛的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其四,艺术装饰。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如北京卢沟桥的东端就用两只大石狮镇守栏杆,不仅桥两头华表柱头上刻有石狮子,有的石狮子身上还负藏着几只小狮子。这些石狮有雄有雌,有大有小,神情活现,穷极工妙,最小的狮子仅有几厘米,不但数目众多,而且隐现无常,所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俗语。1962年,北京文物工作者对卢沟桥的石狮子进行编号,终于数清了共有石狮485个。卢沟桥因石狮子而名扬四海,成为建筑艺术的精品。到明清以后的石狮子多在爪子下面踏着一个“绣球”,雌狮脚下往往还踩着一个幼狮。民间也有狮子滚绣球的绘画和图案,这无非表示娱乐升平和人间爱恋之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趋向太平祥和的美好愿望。

如今,石狮子已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延续下来。

石狮子的应用

狮子是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也可用于装饰建筑。

石狮子在文化上的含义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狮子是吉祥的动物,可以驱除邪恶。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门口。

石狮子瑞兽一种,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过去不少大户人家均摆放一对在门口。如果窗口见到不利之冲克,可放一对石狮子面向窗口可以化煞,且有生权之意。凡是以口维生之行业,如:律师、艺员等,可在办公室内摆放一对振声威,有助于生财。

石狮子如何分辨雌雄

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常用来守门。狮子又是兽中之王,有显示尊贵和威严的作用,按照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是左雄右雌,还可以从狮子所踩之物来辨别,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狮。蹄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是雌狮。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鸟中之王,花中之王,就称“三王之狮”。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

石狮子嘴里的石珠

传说古时候,人间有很多妖物,扰乱平民,一男子见状,就想解民间疾苦,于是求仙学艺。一神仙很感动,就授予其一颗珠,只要含在口中,就会变成一只狮子,妖物都害怕,全部逃回妖界,从此人间太平。后来这个男子死了,妖物又重回人间,人们想到一个办法,就石头雕刻出一个石狮子摆放在家门口,妖物见到以来这个男子又回来了,害怕逃走。从此,嘴里含着“珠”的石狮子就一直如此传到现在。

石狮子嘴里的石珠是采用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术——镂空雕制作出来的。雕刻家在将石狮外形雕刻好后,在狮子的嘴部往里掏空,留剩一球状,有一些部分与口部侧壁相连。待大致做好后,把相连的部分除去,进行最终的修改。这种雕刻方法需要雕刻家长时间的工作,也是对水平的一种考验。

石狮子的摆设

狮子:瑞兽一种,百兽之王,勇不可挡,威震四方,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带来祥瑞之气 ,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如果窗口见到不利之冲克,可放一对石狮面向口可化煞,且有生权之意。凡是以口维生之行业,如律师、艺员等,可在办公室内摆放一对声威,有助于生财。但摆放狮子有讲究,不能随意乱放。针对不同位置放不同质量的狮子。

1、狮子宜放在西北方

这是因为狮子一是从西域传入中国,所以西北方是它最活跃的地方,占了地利;二是因为狮子属乾卦,居西北方,五行属金,故此狮子(尤其是铜狮或是金狮)摆放在西北方,最能发挥它的功效。同时西方也适合摆放狮子。

2、狮子宜配搭成双

摆放狮子宜一雌一雄搭配成双为宜。而且一定要分清雌雄,左右不可倒置,在摆放时狮子只要相互照顾,便不会摆错。倘若其中有一只破裂,便应立刻更换一对全新的狮子,切勿把剩余的一只留在原处。

3、狮头必须向屋外

狮很凶猛,煞气较重,风水布局用来阻止邪魔鬼怪入屋,因此狮头宜向屋外。若是摆在窗口,狮头亦一定要向着窗外。

4、狮头大门可挡煞

狮子多用来化解屋外的凶煞,故此若不能在大门摆放石狮来坐镇,那便可在大门上加上一金属狮头,那亦可起到挡煞之效。

1为了美观

2为了驱邪(水鬼之类的)

雄狮左蹄下踩着一球,即“狮子滚绣球”。雌狮右蹄下抚着一只幼狮,即“太师少师”。狮子是百兽之王,把它们置放在宫殿、府第、衙门前,具有威震四方,群兽慑服之意,以象征封建帝王之尊荣与权势。那雄狮蹄下踏球又象征着寰宇的统一,是统治者权利的象征。雌狮抚幼狮还象征着子嗣的昌盛繁衍。双狮之口呈45度对视状,寓意快乐与和平。此外,石狮的头上所刻之疙瘩,以其数之多寡,显示其主人地位之高低,以十三为最高,即一品官衙门前的石狮头上刻有13个疙瘩,成为“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递减一个疙瘩;七品官以下其门前不准置放石狮。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男左女右的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

①虚幻点 身微蹲头后摆 气势凶猛 驱黑邪

②傲然挺立 掌压石球 招财

石狮子的保养

石狮子一般说来都是大理石锻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清洁起来确实有一定的技巧 因为石狮子天然存在微细孔,孔隙越小,毛细作用的表面吸附作用越强,石狮子表面的孔隙,会象海绵一样吸收湿气和液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如:果汁、饮料、苏打水、香水、褪指甲油水、番茄酱、洗涤剂、洗发水、肥皂和其它含酸碱性的液体洒落在表面上,如不及时清理的就会渗入,从而导致变色,将永久的留有痕迹。

1,若不小心将污染源(如油、茶水、咖啡、可乐、酱油等)倒在石狮子上,应立即擦拭,以防渗入毛细孔内,形成令人讨厌的污渍。

2, 一旦形成污渍,可用小苏打加水喷在受污染的部位,然后上面覆盖保鲜膜(周围用胶纸封上),过几小时后去掉胶纸,清洗污染部位的残余物就可达到去污的效果。

3, 石狮子经过很长的时间都不会干而始终留有湿湿的痕迹在表面上,这就是俗称的水斑。要去除水斑,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对水斑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预防,一定不能有积水留在石狮子上面,切忌用水直接冲洗,尽量吹干或吸干清洁过的石狮子,过多的水份同时还会造成石材风化、脱落及浮起。

4,石狮子应定期以微湿带有温和洗涤剂的布擦试。然后用清洁软布抹干和擦亮。磨损严重的难以处理,可用钢丝绒擦拭,然后用电动磨光机磨光。或用液态擦洗剂仔细擦拭。可用柠檬汁或醋清洁污痕,但应十分注意。柠檬停留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分钟。不要将柠檬长时间停放在那里让大理石吸收,必要时可重复操作。然后清洗并弄干。对于轻微擦伤,可用专门的大理石清洁剂和护理剂。

基本资料

姓名:于佳卉

艺名:欢欢(Nonnin)

生日:1970年8月11日

星座:狮子座

血型:B型

身高:162公分

体重:43公斤

语言:国、台、英

籍贯/出生地:台湾

学历:国立高雄大学文学历史系

兴趣嗜好:骑马、弹琴

经纪公司:杰瑞艺人经济工作室

身世:欢欢在“麻辣天后宫”上节目的时候说她的曾祖母是左宗棠的曾孙女,她爷爷是于右任的堂弟。

代表作有《京城四少》、《书剑恩仇录(何家劲版)》、《怀玉公主 》等。

感情史:

与江国宾

2004年9月,江国宾和已有1子1女的于佳卉结婚,后生下1女,两人婚后感情如胶似漆,但在2009年9月却惊爆已离婚3个月,香港某周刊直指财务问题,随后江国宾为保护家人,主动召开记者会,表示每月养家金额加一加不超过10万元,开销最多30万元,但不讳言仍是婚变主因,而于佳卉则表示“因为个性不合”才决定离婚。

出演古装剧形象照(19张)两人于2009年6月19日办理离婚手续,没有财产争议,5岁多的女儿双方共同监护,由江国宾扶养。离婚后于佳卉住台中,北上跑通告时仍同住一屋,但已分床睡,两人仍以老公、宝贝相称。

与张克帆

张克帆和欢欢2009年9月30日,张克帆录制台湾中天娱乐台《康熙来了》节目,被主持人蔡康永、小S“罚站”拷问半小时,围绕的内容只有一件事,就是他16岁时跟于佳卉的陈年恋曲。张克帆被逼到最后终于承认:“所有男人会的事,都是她(指于佳卉)教的。”还透露当年听到于佳卉结婚消息时哭了。

“红孩儿”时期的张克帆跟“忧欢派对” 于佳卉交往过,被蔡康永形容是两大偶像团体的秘密恋情终于曝光。张克帆说情窦初开的对象就是于佳卉,小S逼问“第一次”就给她吗?他脸红否认。2009年 6月,得知于佳卉离婚,但张克帆并未传简讯安慰她,淡淡说:“时间就停留在当年她离开时。尤其听到欢欢女儿喊他张叔叔时,更是什么遐想都没了。

演艺

成立于1987年的忧欢派对也许是少女偶像团体的元老人物,于佳卉在忧欢派对中担任欢欢,忧忧则是蔡雨伦。忧欢派对以自然清新的风格,代表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偶像歌手的中坚力量。作为小虎队的师姐,忧欢派对与小虎队曾共同推出合辑《新年快乐》,其中一曲《青苹果乐园》使小虎队受到了当时新生代歌迷们空前的关注。而忧欢派对中的忧忧更与吴奇隆传出绯闻,甚至闹出被歌迷打伤事件,名噪一时。

电视剧作品

1991年京城四少饰演柳芽儿 [合作演员;俞小凡王玉玲 刘德凯张晨光 汤志伟金超群 缚雷]

1992年 刘伯温传奇

1992年 书剑恩仇录(何家劲版) 饰 李沅芷[合作演员;沈孟生刘雪花傅娟金玉岚]

1993年 包青天

好小子吉利

湖涂老爸

冷冷的怒

雍正小蝶年羹尧饰 德妃 [合作演员:孟飞周邵东 涂善妮 张佩华林小楼]

1998年 一品夫人芝麻官饰 小翠 [合作演员:陈志朋 桑妮 陈亚兰张国立]

1999年 白发魔女 饰 何萼华(蒋勤勤版)[合作演员;张智霖 蒋勤勤 冯国峰张恒 顾宝明]

乞丐郎君千金女 (又名王宝钏与薛平贵)饰 玳瓒公主 [合作演员:王伯昭 王中皇张玉燕 张晨光]

汪洋中的一条船饰 吴继钊

2000年 怀玉公主 饰 成莹 [合作演员:陈志朋杨宝伟 施羽郑家榆 孙耀威 ]

金色摩天轮

2010年 男女生了没 (原名男生宿舍的女生) 饰 姚廷君母 [合作演员:卓文萱张勋杰吴中天 艾伟 ]

主持

华视-----笑星撞地球、世界大玩家

大地频道-----金钱游戏

歌唱专辑

忧欢派对(共三张)、小虎队、红孩儿等

大陆巡回演唱会、美爽爽广告曲

金车饮料广告曲、耐斯多绮沐浴乳广告曲

广告演出

美爽爽化妆品(少女系列)、麦当劳、金车沙士、耐斯多绮沐浴乳

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莫高窟

(The Mogao Grottoes)

地理位置

莫高窟九层楼[1]

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石雕为主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 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世界艺术宝库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穹隆顶窟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中部壁画除千佛外,主要画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其中本生故事有割肉求鸽、舍身饲虎、九色鹿舍己救人等。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隋代百窟样式由北朝的中央塔式改为中心佛坛,组像同前。唐出现一佛、二弟子、二天王或二力士的组合。塑像亦由早期的“瘦骨清秀”造型,重返“丰硕壮实”之貌。窟中壁画主要是大场面的说法图和简单的经变图。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唐代壁画是多种经变图,其规模极为宏伟,表现出天国的壮丽图景。石窟造像五代时已丧失生命力,宋代起步入衰退。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乐尊僧人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王道士

1900年6月22日看管石窟的道士王圆箓,人称王道士,请来写经书的杨某在往墙缝中插灯草时,发现墙里面是空的,因此发现了一个密室,(现编号17号窟,也叫藏经洞),洞中有4至11世纪(西晋至宋代)的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和绘画作品等四万余件。其中大部分后被外国盗宝者劫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图中用圆圈标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萨,被英国人盗走,现存波士顿博物馆。现在还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个圆坑。

第103窟(盛唐)帝王图,前来听法的帝王 第103窟(盛唐)成功刻画了维摩诘这位佛家居士的生动形态

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被盗事项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中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并搬走一尊菩萨像。

旅游注意事项

为了保护壁画,在莫高窟内参观时,只能用手电筒观看,每位导游带一个手电筒,如果您为了更好地观看,可以自备一个三节电池的手电。另外,请不要携带相机入内拍照。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智慧,敬请配合!

2010年是藏经洞发现110周年。

编辑本段

云冈石窟

遗产简介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云冈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石窟概况

云冈石窟风光[2]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石窟历史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中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中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窟介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总结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彩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中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编辑本段

龙门石窟

遗产简介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龙门石窟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s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20张)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在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皇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在云南也有一处叫龙门石窟的风景区,不过远没有洛阳有名。它位于昆明西山风景区,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 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览。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 山”之说。

编辑本段

麦积山石窟

地理位置

麦积山石窟[3]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中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石窟概况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在中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中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在东崖泥塑大佛头上15米高处的七佛阁,是中国典型的汉式崖阁建筑,建在离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开凿于公元6世纪中叶。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架和修复了1300多米的凌空栈道,使游人能顺利登临所有洞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达16米,最小者仅为10余厘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西秦的78窟、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细致地绘出了图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阁上塑像俊秀,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之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34281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8
下一篇2024-02-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