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弗斯——那个推石头的人

西西弗斯——那个推石头的人,第1张

​在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众神,被罚每天把巨大的石头推上山,而由于石头的重量,还没被推上山顶就又滚落下来,于是西西弗斯再走下山去继续推,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之前太年轻,真的没有get到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这种酷刑?让人日复一日的劳作,却没有尽头。

最近在听蔡康永的情商课,有一节讲的是空虚,他在里面引用了西西弗斯推石头的故事,他说故事的作者是在对比现实生活中的重复与荒谬。听到这句时我恍然大悟,真的是这样,我们每一天上班、下班,周末过得单调而休闲,日子就像走在一个环形的轨道上。赚来的钱每一分都会花掉,再赚再花掉,就像石头不断的被推上山又落下来

那既然石头总要滚下来,为什么还要继续推上去呢?既然大家都要死掉,那为什么还要拼命奋斗呢?空虚感从四面八方肆虐而来~

康永哥在这里问到,你想的是石头永远都会掉下来,还是石头永远都可以被推上去?

既然人都要死去,所以就不再努力,也不想享受生活,那就彻底被空虚感打败了。

可是如果反过来,我们知道即使石头会掉到谷底,我们还是享受着“把石头一路往上扛”的这种过程,或者,把石头扛完了之后,我们一路走下山来,依然一路上能够感受到鸟语花香,感受到那份惬意与成就感

你是选择看到前者还是后者呢?

对于人生,我希望我们每次推上去的石头是不同的。每次都尽力而为,努力做到最好,当结果到来时坦然面对,让心充实。

----后记​

1 在2018年最后的13天,我终于下单了人生第一本效率手册,《趁早效率手册》,期待我的2019会不同。​

2 跟小月亮约好了周四或者周五跑步,早上的时候还信心满满的一定不能放鸽子或被放鸽子,晚上吹着冷风回来的我又怂了,好冷,冻得腰疼。。。​

3 西西弗斯的题材攥手里3天了,没想到挤完字数还不够,现在22:40,我还有10分钟时间。就像今天读书会里的小伙伴说的那样,积累不够,所以写出来很难。所以啊,不用学那些花里胡哨的 新媒体自媒体,还是内容为王。

4 昨天安完沙袋了,昨晚和今早都打了一会儿,感觉运动的自己又回来了。感恩在外地的某人

大家好,我是云寒,这是我坚持日更的第112篇,150篇时咱们再见哦~

  死神达纳特斯是夜神之子,喜欢披着黑斗蓬,手持致命之剑,夜晚行走于人群的居地。希腊神话中,关于死神的故事并不多。最有名就是西西弗斯(Sisyphus)的故事。

  死的解说

  根据荷马史诗,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当宙斯掳走河神伊索普斯(Aesopus)的女儿伊琴娜(Aegina),河神曾到科林斯找寻其女,知悉此事的西西弗斯以一条四季常流的河川做为交换条件告知。由于泄露了宙斯的秘密,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他押下地狱。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一直到死神被救出为止,西西弗斯也被打入冥界。

  在被打入冥界前,西西弗斯嘱咐妻子墨洛珀(Merope)不要埋葬他的尸体。到了冥界后,西西弗斯告诉冥后帕尔塞福涅(Persephone),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待在冥界的,并请求给予三天告假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没有想到,西西弗斯一看到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走不想回冥府去了。直到其死后,西西弗斯被判接受推石上山的惩罚。他要把一块大石头推到山顶的另一边,但是由于石头的重量使他每次推到山顶的时候,石头都会再滚下来,西西弗斯只能不断地重复之。

  希腊神话里的死神是冥王哈迪斯的手下大将-----撒那特斯,而在欧洲的神话里面,死神是个手执大镰刀穿着大斗篷从来不露脸的家伙”。可是,不管是什么形象,它总不是好东西,它的出现,就意味着死亡

猛然撞进岁末,回望这一年,像装好了固定程序一样,依然过得平淡、平静、平凡、平常。

天地轮回,日日辛苦,月月忙碌,年年岁末又把这些推回到原处,仿佛人与岁月一样久长,路与星空一样永无尽头。

忽然就想起了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西西弗斯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西西弗斯是科林斯国王,足智多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

可是后来,他触犯了众神,死后被罚推巨石上山,登顶后巨石滚下,继续推上,永不停息。

他和被周而复始地啄食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穷尽一生地挣扎,每当到看似解脱之时,一切又回到原点。

不断重复,永无止境。

这个残忍的故事听起来就让人揪心:永生在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天底下还有比这更严厉的惩罚吗?

可是,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说:“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 ,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

真是一念生地狱,一念生天堂!

也许,西西弗斯就是在一次次推巨石上山的过程中,找到了他的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

当推巨石上山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那推上山的巨石瞬间又滚落下去,又有什么不可以?至少今天有石可推,至少现在有事能做。

小孩子在吹肥皂泡的时候,可不会在乎它们会不会转瞬破掉。他们吹出泡泡,看到泡泡就已经满怀欣喜。

也许,西西弗斯的石头,不仅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

或许,他在上山的途中还能跟同路的乌龟快乐竞赛,在到达山顶的那一刻看见了高山夕阳美景,在下山的路上哼着小曲蹦蹦跳跳呢。

仔细想想,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朝五晚九、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工作和生活呢?

有多少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明明很努力却没有结果,付出了许多却没有收获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呢?

也许,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西西弗斯的影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不推的巨石吧。

既然我们活着的使命,是要竭尽全力,那就守护好我们手中的巨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既然生命就是一程时间,就让我们一次次重整旗鼓,从趾高气昂到蹒跚独行,从满目青翠到白雪无声。

不知不觉中,很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变成了大力神。

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我想,真正的救赎并不一定是登上山顶,而是能在登山的过程中找到生命内在的能量,获得心灵的富足和安宁。

而那些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的小日常和一点都不波澜壮阔的生活,正是我们面对未知时唯一的笃定。

今夜零点,新一轮的12个月,新一轮的365天又要重新启动。

窗外万家灯火,烟花升起,璀璨如繁星。

愿你我:

眷眷红尘,不悲不喜!

步履不停,且行且歌!

我还是愿意相信西西弗斯的石头终会开花!

在西西弗专注于一次次搬动巨石之际,奥林匹斯上轰然倒坍了,诸神的黄昏来临了,上帝死了!

西西弗的专注不仅仅是对于诸神的蔑视,意义的构建,价值的重奠,这种构建不是以某个偶像某尊大神的光辉为原型,而是一种心灵上打破羁绊的新生。西西弗的专注,是一种新的自我价值的树立。

因此,西西弗是幸福的。打破了一切旧的价值崇拜体系,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西西弗只好自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个意义世界。

因为西西弗在创造自己的生活。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一段话,也许能更加清晰地阐释西西弗的神话之意义。萨特说:“如果存在确实是先于本质,人就永远不能参照一个已知的或特定的人性来解释自己的行动,换言之,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和幸福的西西弗一样,萨特反对任何形式的决定论,坚信人是自由的。无论面对什么环境,无论想采取什么行动,怎样采取行动,人都可以“自由选择”。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的过程,一旦终止了自由选择,也就从实质上终止了自己的存在。幸福的西西弗在创造自己和自己的世界,如此看来,他是萨特所说的真正的英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5265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4
下一篇2023-12-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