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备药有哪些?

家庭常备药有哪些?,第1张

消炎药品及器械:碘酒、红药水、紫药水、胶布、绷带、纱布、脱脂棉、高锰酸钾、云南白药、体温计、镊子、剪刀。

退热药:APC、去痛片、小儿退热片等。适用于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使用不应超过1周。

消毒药及止血药:酒精棉球、碘酒、创可贴、云南白药等。

止泻药:如黄连素、泻痢停。病人腹泻不止、粪便带血等应去医院诊治。

抗过敏药:如息斯敏等。这些药物服用后有困倦、嗜睡的表现。

消炎药:如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

致泻药:由于发生便秘、痔疮,家庭中应备一些致泻药,如开塞露、甘油栓等。尽量只用于应急,不宜长期依赖此类药物。

特殊药品:冠心病患者应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高血压病人应备心痛定、丹参片等;糖尿病人应备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

家庭常备药物

内服药物

1、安定——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失眠者可于睡前服用,但久服易成瘾。

2、晕海宁——患晕动病者乘车、船、飞机前半小时服用,能避免眩晕、呕吐等反应。

3、扑热息痛——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与关节痛等。

4、阿司匹林——能退热、止痛、抗炎、抗风湿。其小剂量还可预防血栓。但对胃有刺激性,最好用其肠溶片。

5、咳必清——宜用于频繁干咳,但对痰多、粘稠者禁用。

6、必咳平——能使痰液变稀容易咳出,且可维持疗效7小时左右。

7、复方甘草合剂(俗称棕色合剂)——不但能止咳,而且有化痰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2岁以下小儿忌服。

8、氨茶碱——可用于多种哮喘。但对急性心肌梗塞伴有血压显著降低者忌用。

9、舒喘灵——可防治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它不宜与心得安合用。

10、雷尼替丁——适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等,在清晨与临睡前服。但对孕妇、乳母与青光眼病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1、多酶片——若消化液分泌不足,造成食物消化发生障碍,或饱餐过食,某些肠道传染病的恢复期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时,可在饭时服用多酶片。

12、复方新诺明——可用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菌痢等。但对过敏者禁用。

13、黄连素——可治疗红眼病与菌痢、急性肠胃炎等疾病。

14、氟哌酸——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和阴道等感染性疾病,但对胃溃疡者慎用;少儿及孕妇、乳母禁用。少儿可改用无味红霉素。

15、甲硝唑(又称灭滴灵)——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牙周炎及滴虫、阿米巴原虫等感染。

16、头孢拉定胶囊——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等轻度感染。

17、颠茄片——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轻度绞痛,但对青光眼病人禁用。

18、山莨菪碱——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与胆道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19、息斯敏——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风疹块等疾患,无嗜睡反应。但孕妇禁用。

20、六神丸——为消肿解毒药,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痈疽疮疖等症,勿超量服用,以防中毒。

21、牛黄解毒片——可用于目赤、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齿龈炎和疖肿等症。

22、云南白药——有止血、祛瘀功效,既可用于外伤,又能治疗胃肠、子宫等内出血。孕妇忌用。

2外用药物

1、红药水——可用作皮肤擦伤、割伤及小伤口、粘膜的消毒,但不可用于眼、口部及大面积伤口,以防中毒;也不能与碘酒同用。

2、紫药水——仅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有收敛作用,但严禁涂布于口腔及粘膜或开放性的伤口上,以免带来严重危害。

3、碘酒——可用于治疗疖子初起、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等症。若已破损的皮肤及伤口粘膜不宜使用。

4、酒精——以75%浓度用于皮肤与体温表消毒,50%酒精涂擦皮肤,既可防治褥疮,也可作为高热病人的降温措施之一。

5、高锰酸钾——01%溶液可用于肛裂、痔疮、妇女外阴炎症等。勿用开水溶解,因易分解,溶液变褐紫色已失效。

6、风油精——能提神醒脑,可防治晕车、头痛及蚊叮虫咬等症。

7、绿药膏——可用于轻度烫伤、烧伤、冻伤及皮炎等症。

8、金霉素眼膏——可用于结膜炎、沙眼、麦粒肿,也可用于鼻粘膜肿痛等。

9、创可贴——有止血消炎作用,适用于切口整齐、表浅、较小的不需要缝合的割伤。

3说明

家庭小药箱里各种药物的服用和使用都必须看清楚药品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副作用和禁忌症,按照剂量和要求服用,同时还要看清楚有效日期,过期的药品千万不能用。

4旅行药箱

准备

有出行经验的人在出行前都会列个清单,列出哪些要买、要带的东西,保健医生提醒旅客,出行一定不能少了小药箱,除了要根据自己的病史带上特需的药

必备药物

1、感冒药:感冒清热冲剂、速效伤风胶囊、阿司匹林、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2、消化不良:黄连素片、保济丸、藿香正气丸、乳酶生;保和丸、山楂丸;吗丁啉等。

3、腹泻:整肠丸等。

4、晕车晕动片:镇静、催眠及抗胆碱药。用于乘车、船、飞机等运动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

5、上火: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等。

6、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

7、清凉油:用于应付蚊叮虫咬、头晕;

8、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入眼;

9、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10、红药水:消毒防腐,用于皮肤,粘膜的表浅小伤口的消毒。

11、紫药水:消毒杀菌,收敛,干燥创面,用于皮肤、粘膜的感染及小面积表浅烧伤。

12、绷带:可用来涂药、包扎、止血和固定。

13、蛇伤药:上海蛇药用于治疗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咬伤。首次服10片,以后每次服5片,4~6小时服1次。

14、云南白药:用于刀枪跌打诸伤及内外出血与血瘀肿痛。

15、麝香跌打风湿膏: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诸伤、风湿骨痛。

每个家庭都会自备一些药品,用以治疗一些简单的常见的疾病,如头痛、感冒、腹泻、胃胀等,这些药物即家庭常备药物。首先,要有一把镊子,手上扎了个刺、伤口里有沙子等,用尖头镊子比用针效果要好。 其次,要有不同规格的消毒纱布和橡皮膏。 第三,是止痛药。由于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同,不妨准备两三种不同的止痛药,好对症下药。比如:治肚痛的药有阿托品、吗丁啉;一般疼痛,台关节痛、头、外 伤痛可用阿司匹林、索密痛、芬必得等。 第四,常备一些普通的抗酸药,有的时候吃东西以后胃不舒服,可以试着吃上一两片可以中和胃酸的药。比如:盐酸雷尼替丁等。 第五,手头应当有能够治疗轻度泻肚子的药。比如:黄连素、氧福沙星等。 第六,以樟脑、薄荷为主要成分的外用软膏用处很多,不论是蚊虫叮咬,还是皮肤起疹子,搽这类膏都有帮助。但如果皮肤破了,一般就不要用它。 第七,氯毒素眼药水还是应常备,游泳后,眼睛痒时滴上几滴,即刻解除除症状。但眼药水应就在低温下,最好放在冰箱门的盒里。除此以,家庭小药箱里的体温表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家中有老人或都有慢性病号,那家中的药箱就想对“重”一些。必须备上对症的、能及时缓解病症的药物。

日常生活中,家里需要预备一些经常会用到的中药,这样就可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家里突然有人发热感冒之类的,还可以拿出来应急,不需要到时候忙手忙脚,那么日常生活中家里需要经常预备的中药有哪些?家中应急药箱应该储备哪些药物?

1、家中常备中药推荐

1、玉米须:慢性肾炎患者

属性功效: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清热、平肝利胆的作用。

防病保健:慢性肾炎患者,可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待药液煮至300~400毫升时,去渣取汁,于每日1次或分次服。

齿龈出血患者,可取玉米须50克,置于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左右,1日内分数次服,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

2、生地黄:经常便秘者

属性功效: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

防病保健:经常便秘的人,不妨喝1杯生地黄蜂蜜水,具体方法是:取生地黄适量,加水煮30分钟,待药液稍凉后加蜂蜜2勺搅拌均匀,一般喝完后5~10分钟即可见效,这是中医养生的必备物。

3、山药:小儿脾胃虚弱

属性功效:山药味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

防病保健:小儿脾胃虚弱,时常没有好胃口,且时不时腹泻,这时让孩子多吃点山药,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药对老年人因肺气虚弱所致的慢性咳嗽、气促等症或肾气虚弱所致的腰酸腿软、夜尿频等症,均有一定疗效;对于病后身体虚弱,需长期调养的人来说,山药更是质优价廉的补品。

注:煲汤、煮粥均可。因山药药性平和,所以可长期食用。

4、枸杞子:老人夜间口干症

枸杞子属性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的药物,枸杞子还具有补肝明目、滋肾润肺等功效,老人多食对眼睛很有好处的。

防病保健:若家中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取枸杞子适量,用清水洗净、烘干、打碎、分装,每天取20克,分2次于空腹时服,2个月为1个疗程。

服药期间停服其他中西药;若家中老人有夜间口干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净,于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见效。

2、其他家中储备中药推荐

1、陈皮

味辛、苦,性温,有理气、调中、祛湿、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引起的胃痛、嗳气、恶心、呕吐等。老是咳嗽,痰液稀白稀白的,用陈皮泡水喝也是很有化痰止咳作用的。

2、阿胶

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

手术(外伤)大出血后,甚至月经后,吃点阿胶就能马上给你补血了。另外,阿胶对各种出血,尤其是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有良好的止血作用。阿胶性黏腻,脾胃虚弱的人服用后,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

3、薏米

又叫薏仁米、苡米、苡仁,它味甘、淡,性微寒,有利水渗湿、健脾、清热排脓的作用。

岭南地区湿气较重,所以大家可以用它来煮汤,帮助祛湿。要注意的是,薏米虽然有健脾作用,但它毕竟偏凉,所以平时有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4、西洋参

又叫花旗参,它味苦、微甘,性寒,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滓的作用。

熬夜后,觉得口干目眩、咽痛咳嗽?一杯西洋参茶就可以让你口舌生津啦。不得不说的是,西洋参性寒,脾胃虚弱的人是不宜多吃的,否则它不仅不能补养身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20700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