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之王是哪个星座

十二星座之王是哪个星座,第1张

十二星座实际上他们都是同等地位,并没有哪个星座是属于最好的。因为不同的星座都有自己的象征意义。

白羊座

白羊座符号象征着新的开始。

符号能量:控制。由于白羊座的上进心强,有时难免冲动,忽略他人的感受。

白羊座的象征是一头公羊,也可以诠释成公羊的角和鼻子。白羊座始于春季的第一天,象征一个新的开始新生的绿芽,表现出大地新生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金牛座

金牛座符号象征着力量。

符号能量:丰富。金牛座符号体现了按部就班,从容淡定,但难免由于太固执而失去朋友。

星座符号中的圆型代表着金星的出现,顾名思义金牛在黄道十二宫中代表“生产”,凡是能产生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各种设施、活动都属于它管辖范围。

双子座

双子座符号象征着智慧。

符号能量:掌握。双子座经常一心二用,兴趣广泛,但有时难免了解的不太深刻。

双子座的星座符号是像Ⅱ的两根的平行直线,两头再以两根较短的横条封口,代表着CASTO与PULLUX这两颗永不分离的孪生星星,常被看成正反两面的象征,譬如对与错,施与受,教和学等。

巨蟹座

巨蟹座符号象征着坚强。

符号能量:热情。外表时常冷漠的巨蟹座,内心充满善意和温情,应该适当的释放出来。

巨蟹座的星座符号就像是一只顶着硬壳的可爱小螃蟹横行的模样,有些占星家则认为,巨蟹座的星座符号像是两只对峙的小螃蟹,平衡着一个至日的起点,太阳在夏日的第一天进入巨蟹座开始夏至。

狮子座

狮子座符号象征着权力。

符号能量:清醒。狮子座很多地方比较优秀,也较有魅力,但容易虚荣和骄傲,需要清醒。

狮子座的星座符号是黄道十二宫中最简单辨认的了,就是一条狮子尾巴。

处女座

处女座符号象征着美丽。

符号能量:分析。处女座总是追求完美,要懂得分析不容得有瑕疵。

处女座的星座符号可能是十二个星座符号中最难懂的,它与天蝎座符号十分相似,差别只是处女座符号上加上一个倒“v”,占星家认为,处女座的符号,就像是一位手持一串谷物的处女,而他们手中的每一粒谷物,都象征着由经验的田野中所收获的智慧果实。

天秤座

天秤座符号象征着平衡。

符号能量:衡量。公平是天秤座的优点,但要知道每个人心中的公平都不一样,没有标准。

天秤座的星座符号可以说是一令人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是一把四平八稳的秤,要求的就是如何取得两方平衡的天秤。

天蝎座

天蝎座符号象征着神秘。

符号能量:思考。天蝎座孤傲、冷漠,因此思考能力较强。

天蝎座的星座符号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翘着尾巴的毒蝎子,但对于许多西方占星家的眼中,天蝎座的符号其实是“蛇”,因为蛇在上古时代即被视做“智慧”和“罪恶”的象征,众所皆知的的是,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会被驱逐出伊甸园的主要罪魁祸首就是受不了蛇的引诱,才会吃下智慧果铸成大错。

射手座

射手座符号象征着坦率。

符号能量:直觉。射手座比较深刻,有时冷漠,但是射手座直觉能力较强。

射手座的符号象征射手的箭,回到象形的简单形式;由射手座的神话可以看出射手座的智慧和爱好自由。射手的原型是拿弓箭的人马,下半身的马象征追求绝对自由,上半身的人象征知识和智慧,而手中的箭,则表现出射手的攻击性和伤人的一面。

摩羯座

摩羯座符号象征着坚韧。

符号能量:放松。摩羯座总是有登峰的欲求,不要太过紧张,放松平静下来可能效果更理想。

摩羯座的星座符号像是一笔划出山羊外形特征的一种古代象形文字,骨瘦如柴的身躯,却有攀登绝壁坚强的意志忍耐力,代表认真踏实的个性,而符号中有着山羊的头和胡须,其实摩羯座代表着就是山羊,而山羊本来就是一种个性非常强韧,且刻苦耐劳的动物。

水瓶座

水瓶座符号象征着叛逆。

符号能量:坚持。天赋可能让水瓶座比一些人更优秀,但多数成功来自点点滴滴的努力。

水瓶座的符号象徵水和空气的波,是具象但又抽象的;由水瓶座的神话中,可以看出水瓶座的爱好自由和个人主义。象征水瓶座的波,是高度知性的代表,由波的特性去思考水瓶座的特质,看似有规律但没有具体的形象。

双鱼座

双鱼座符号象征着复杂。

符号能量:信心。双鱼座总是很彷徨,理想与现实的彷徨,感情的彷徨,要学会选择,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对与错。

双鱼座的星座符号是两道弧,中间靠一道直线将它们串联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两条绑在一起的鱼,一条往上游去,另一条则向下游,完

全背道而驰却因中间的一线相连,无论怎么拼命,结果还是无法分离,正好明显的点出双鱼座的两重人生。

一、经典的宇宙观念

我们从哪里来?宇宙是什么样的?这自有人类以来的永恒疑问。从西方的海龟驮大陆,到中国的天圆地方,诞生了远古的神话和宗教。托勒密的天球模型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上的太阳和其他行星绕着地球在不同层次的同心球面上运行,最高层的星星们则保持不动。这是个粗糙但有效的宇宙模型,更关键的是,符合基督教关于人间和天堂的描述。现代天文学的开创要从哥白尼等算起,借助更先进的光学望远镜,伽利略终于发现地球并非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再到十七世纪,开普勒、胡克等人继续为太阳系勾勒大概的轮廓。最终伟大的牛顿建立了完美的经典力学大厦,其在天文学中的威望在发现冥王星后达到顶峰。那时人们确信宇宙间所有的规律都已发现殆尽,所有星系的运动都可纳入牛顿力学的体系中。这一时期人们相信宇宙是无限广大和永恒的存在,也许这使人有某种安全感。但是用牛顿力学解释宇宙有个致命的疑问,如果万有引力是正确的,为什么星系不会因为万有引力聚拢到一起?无论宇宙有没有一个中心,只要时间足够长,星系总会慢慢靠拢,最后碰撞、毁灭。这给现代天文学提出了挑战,但是即使是当时最具有革命精神的人,也无法想象今后的颠覆性的发现。

二、现代天文学的武器

我们如何能得知太阳和遥远星星的信息?量子力学揭示了原子的内部结构,电子在固定的能级间跳跃,发出特定频率的光,进而可以预知各种元素的光谱。太阳也发光,将太阳光谱与地球上已知的元素光谱对照,我们可以知道太阳主要是氢、氦等气体组成,太阳就是一个大气球。用同样的方法观察遥远的星光,天文学家发现,其光谱和太阳几乎完全一样,这说明天上那些黯淡的星星,每一颗都是和我们太阳一样的恒星。行星的发现更困难一些,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会被太阳照亮,但是遥远的星系中连恒星的光芒都那么黯淡,行星根本看不见。那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天体之间有万有引力,尽管行星质量相对恒星要小,但其引力仍会使恒星轨道产生微小扰动,通过精确观测恒星的位置,可以计算出是否有行星绕恒星公转,具体有几颗行星。由于要专门锁定恒星观测,目前发现的太阳系外的行星数量很稀少。科学家也希望发现环境与地球差不多的行星,也许其上能进化出类似地球的生命。

知道漫天都是恒星,但它们距离我们有多远呢?较近的天体可以用三角测距法测量,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直径上两点为三角形两顶点,测量天体的视角差来计算天体的距离。这一方法用来测量太阳系内各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很方便,也可测量临近我们的其他恒星。结果发现,距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的某颗恒星,也有数光年之远。一光年是30万公里/秒3600秒24小时365天=94608亿公里,而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才8光分。甚至大多数恒星用三角方法根本测不出来,说明其距离真是相当的远。那更远的恒星距离怎么测呢?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星体叫“造父变星”,其发光强弱周期性变化,且周期与其绝对亮度有比例关系。在地球上测定其亮度变化周期,可以得到其绝对发光强度作为“标准烛光”,再与地球上观察到的视觉亮度比较,由近亮远暗的原理,可以推算它的距离。寻找遥远星系中的造父变星,就可以知道星系的距离,由于造父变星的功劳,它又被称为“量天尺”。用这种方法测知,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银河系有约2000亿颗恒星!恒星如此遥远意味着我们每晚看到的银河星光都是恒星数万年前发出的光线,我们是真正生活在“历史的天空下”。也是通过造父变星,20世纪20年代哈勃发现了仙女座河外星系。然而天上还有很多星团,极其黯淡,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造父变星。怎么办?可以用哈勃定律,红移量和距离成正比来计算距离,这将在下面介绍。由此发现除银河系外,还有数不清的河外星系,目前发现了的约有10亿个河外星系!另外超新星也可以用于测距,也一并在下面介绍。总之通过现代科技,我们认识到宇宙的广大,也更激起了探寻未知宇宙奥秘的热情。

三、哈勃的伟大发现——星系光谱红移

哈勃的发现揭开了大爆炸宇宙理论的巨大帷幕。前面说到观察星光可以知道星星的成分和距离,但是它们怎样运动呢?其侧向运动可以直接观察,但径向运动由于离我们太遥远,几乎没有可观测的亮度变化。多普勒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当我们站在马路或铁路边,汽车或火车鸣笛经过,我们会先听到尖锐的声音,车离我们远去时又听到低沉的声音。这是声波的波长在传播中由于声源相对我们的运动而被压缩或拉伸的结果,叫多普勒效应,我们用它来做汽车测速仪。同样,光是一种电磁波,当恒星相对地球上的观察者运动时,光的频率也会改变。恒星如果向地球而来,则光频上升,光波长向短波移动,称为蓝移。若恒星远离地球而去,则光频下降,光波长向长波移动,称为红移。测量恒星光谱的蓝移或红移量,可以知道恒星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如果宇宙是稳定的,按照猜想,恒星的运动应该是随机的,远离我们的恒星数目和向我们而来的恒星数目应该差不多,也就是说,观测到的发生红移和蓝移的恒星数量应该差不多。结果哈勃的观测表明,绝大多数恒星都发生红移,而且距离越远的恒星远离的速度越快。这个发现非同小可,普遍的红移表明周围的星星都在离我们远去,这似乎暗示地球又成了宇宙的中心了,其实不然。打个比方,就像气球上任意两个点,吹气球时,随着气球的膨胀,气球上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会迅速拉大,但气球上任意一点都不是中心。所以哈勃的发现告诉我们的是,所有星系都在远离的事实表明,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而非原先以为是稳恒的。如果宇宙现在正在膨胀,那么沿时间回溯,以前宇宙肯定比现在小,则肯定有那么一个时刻,宇宙中所有东西都聚集在一起,宇宙必然有个起点!

四、大爆炸理论及其反对者

大爆炸的猜想正式登台。这个起点,人们猜想宇宙起始于一个非常小的点(奇点),并在一次惊天动地的大爆炸中诞生,之后一直膨胀至今。有人肯定要问,那宇宙诞生之前有什么?宇宙之外有什么呢?大爆炸理论认为,这种问法是错误的。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和空间是合为一体的四维时空,则大爆炸的奇异点既是空间的起始点,又是时间的起始点。宇宙包含一切,没有宇宙之前,也没有宇宙之外。从星系退行的速度和星系间的距离可以反推宇宙的年龄,现在的看法,宇宙年龄大概为140亿年左右。

任何新理论的出现都要遭到保守者的反对,也只有经受这些考验,一个科学理论才能走向成熟。大爆炸理论也不例外,它提出之初,就不断遭到多数物理学家的反对,认为太违背永恒宇宙的信仰。相反大爆炸理论受到罗马教廷的欢迎,认为是上帝创造世界的间接证明。爱因斯坦也是稳恒宇宙的支持者,他为了得出了一个符合广义相对论的稳恒态宇宙模型,不惜假设了一个宇宙常数产生斥力以抵消引力的影响。这个凭空假设的宇宙常数使整个理论显得可疑。很多年后,当大爆炸理论最终被大家接受时,爱因斯坦称这个假设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

稳恒态宇宙理论另一个无法解释的问题是,夜空为什么这么黑?什么意思呢,如果宇宙永恒存在,按照目前观察到的恒星分布的密度,夜晚的星光应该很亮很密集,夜空将亮如白昼,而实际上我们只看到稀疏的星光。有人反驳说远处星星的光在传播途中被星际尘埃吸收了,但如果宇宙永恒存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尘埃总会被加热到足够热,也会发光,天空应该还是很亮。大爆炸理论解释说,由于宇宙膨胀得很快,恒星年龄也有限,目前远处恒星的光线还没来得及传到地球上,所以我们看不到太多的星星。

另一位稳恒宇宙的支持者质霍伊尔质疑大爆炸理论无法解释构成我们宇宙的各种元素是如何形成的,他提出了一个恒星炉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恒星是个大氢气球,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氢气聚集成恒星,恒星中心高温高压,氢原子在这里发生核聚变反应生成氦,反应产生的压力正好抵抗外有引力,产生的热使恒星发光。在恒星老年,氦元素继续聚变成氮、氧、硫,最终合成铁。当核聚变燃料烧完时,质量较小的恒星会先膨胀成一颗红巨星,再变成一颗黯淡的白矮星,主要由碳和氧构成,依靠电子简并压来抵抗万有引力。而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约13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会死于一场剧烈爆炸,亮度急剧上升(太阳亮度的50亿倍),此时的恒星称为“超新星”,名字叫新星,其实是垂死的挣扎。根据史书记载,公元185年,中国人观察到半人马座超新星爆发,亮度超过金星(《后汉书》:“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369年又发现仙后座超新星爆发,亮度超过木星,其后又分别在1006(《宋史》:“景德三年四月戊寅,周伯星见,出氐南,骑官西一度,状如半月,有芒角,煌煌然可以鉴物,历库楼东”)、1054(《宋会要》:“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和1604年观察到豺狼座、金牛座和蛇夫座超新星爆发。

恒星死亡时,将这些核聚变合成元素喷发出来,再经过凝结形成新的恒星或行星。地球也是在恒星炉中锻造出来的,我们身上每个原子,都曾经是某颗恒星的一部分。行星被别的恒星俘获,构成了包括我们太阳系在内的星系。超新星的结局为中子星或黑洞。由于万有引力的压力太大,超新星在短暂的爆发后朝中心“坍塌”,连电子都被挤压到原子核中,电子与质子中和变成中子,整个星体变成一个挨一个的中子形成的中子星,其密度如此大,一调羹这种物质就比地球总质量大好多倍。某些中子星由于自传和复杂的磁场作用,会周期性辐射高能射线脉冲,又称为脉冲星。

恒星炉模型非常好的解释了构成行星的各种元素的由来,但没法解释形成恒星的氢是如何来的,而且按照这个理论的计算,宇宙中恒星炉产生的元素氦的丰度(就是所占总物质的比例)没有实际上观察到的那么大。霍伊尔又假设氢是持续不断的从宇宙中创造出来的,这个凭空的假设和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一样缺乏依据。而大爆炸理论认为,氢和氦都是在宇宙诞生后极短时间内被制造出来的。《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诞生之初,没有物质,只有以辐射形式存在的能量。在宇宙早期极高的能量密度下,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原子弹和氢弹就是一丁点物质转化成能量的结果)使得能量与物质间维持持续不断的相互转化,达到一种热平衡,光子与核子间的比例约为10亿比1。而且高温下物质也表现得极像辐射,可以认为宇宙此时是一锅炙热的宇宙汤。具体来说,宇宙诞生1微秒后,随宇宙膨胀,温度下降到1万亿度,光开始转化成最基本的物质,如电子正电子中子质子中微子等。3分钟后,温度下降到1千万度左右,这时基本粒子开始结合形成最基本的原子核氢、氦以及少量的锂,宇宙的基本成分从此固定了。但直到约38万年之后,宇宙温度变成1万度时,原子核才能和电子结合形成原子。再往后,它们随宇宙膨胀而分散,但相邻的星云又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凝结成恒星,大约在宇宙诞生后10亿年,宇宙中第一个星系形成,此时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200度。150亿年后的今天,温度约零下270度,我们的太阳是第二或第三代恒星了。在这一模型下计算得到元素氦的丰度正和我们今天的观测相符,从而霍伊尔的恒星炉理论反过来进一步支持了大爆炸理论。

恒星炉模型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在研究恒星演化过程中,彭罗斯发现约数倍于太阳质量的大质量恒星不可避免的要崩塌到一个奇点上去形成所谓的黑洞,将此过程的发生顺序反过来就是一种爆炸。霍金将彭罗斯的结果应用在宇宙上,发现在广义相对论下,宇宙必然诞生于一次唯一的奇点大爆炸。这样宇宙大爆炸理论终于接近完善了。单单黑洞这个话题就值得开个专题来讲。黑洞,顾名思义,就是某种不可见的空洞,最主要的性质是其引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光线都无法从中逃脱,空间弯曲为一个闭合曲面。在黑洞中一切已知的物理定律都失效,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实际上是不可观察的事件的集合的边界,即黑洞的视界。“黑洞无毛”,一切物质落入黑洞之后就丧失原有的信息,黑洞仅携带面积、质量、温度、自转等少数几个可观测量,这似乎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然而黑洞有温度和熵,即也有辐射,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黑洞并非那么黑的。物质被吸入黑洞过程中被加速及加热,产生强烈辐射,以高能辐射喷流形式从黑洞转轴方向喷射出来,据信可产生可观测的伽玛射线。即使黑洞附近空无一物,黑洞视界附近也会偶然产生虚实粒子对,具有负能量的粒子被黑洞吸收,正能量粒子逃离,从而使黑洞来起来有辐射,并损失能量。黑洞蒸发速度或辐射功率随质量的增大而减小。大型黑洞质量可有太阳的一亿倍,温度甚至比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还低,故其蒸发小于吸收。银河系中心被怀疑存在这样的巨型黑洞,否则无法解释银河系本身自转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大。事实上,科学家甚至估计宇宙中黑洞的数量比恒星还多。某些微型黑洞可能产生于宇宙大爆炸初期偶然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称为“太初黑洞”,它有很强的辐射,实际上是白热的。最小的微型黑洞可能比原子还小。而一些中等大小的太初黑洞可能残存到现在,并有可能通过伽玛射线辐射观察到。

五、大爆炸的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经过多个回合的较量,大爆炸理论逐渐占了上风,然而还缺乏更直接的证据,物理不是宗教,需要切实的证明。前苏联物理学家伽莫夫(曾写过广受欢迎的相对论及量子论科普读物《物理世界奇遇记》)相信,宇宙创生之初产生大量辐射,很多辐射转化成了物质,但应该还有些辐射残存下来,而且应该充斥整个宇宙空间,像是宇宙的背景一样。如果能观察到这种辐射,就可有力的证明大爆炸理论的正确性。由于宇宙的膨胀,这些大爆炸产生的背景辐射要在今天观察到,其波长应强烈的红移到微波波段,温度冷却到约3K。美国两位科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调试贝尔实验室的微波卫星通讯装置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辐射,大爆炸理论由此得到多数宇宙学家的认同。

好,如果宇宙是在某次大爆炸中形成的,那最初所有物质应该在空间中均匀分布着。那么随着宇宙膨胀,宇宙中物质的分布应该也是很均匀才对,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宇宙这么不均匀呢?有的地方星系密集,有的地方空空如也。哈勃太空望远镜绘制出的宇宙图像进一步表明,宇宙存在着许多大尺度结构。星系的分布并非均匀,有长河和巨洞。有些地方,上百万个星系聚集到一起形成巨大的星系团。这种大尺度的不均匀性是哪里来的?大爆炸理论引入量子机制解释这一问题。量子力学中一个基本规律是不确定性原理,物质的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时精确测定,具有一定的随机涨落。由于宇宙诞生自一个比原子还小的奇点,空间的局域导致量子涨落效应特别明显,所以容易由随机涨落形成一点点不均匀,进而在宇宙迅速膨胀过程中,这种不均匀保留下来,形成我们看到的大尺度不均匀结构。那么又要问,证据在哪里?198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专门为此发射“科比”(COBE)卫星,全面探测了微波背景辐射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绘制了宇宙早期的辐射图像(宇宙蛋),真的发现了微小的辐射强度起伏分布,证明宇宙早期的确存在不均匀性,可形容为“宇宙的褶皱”。

六、新的挑战——暗物质、暗能量

似乎理论已经相当完善,人们试着来回答几个基本问题。首先,宇宙的形状是什么样的?什么叫宇宙的形状?打个比方,一只蚂蚁在地球仪上爬,在它看来,地面是平的,但是我们站在三维空间里知道,地球仪表面是弯曲的。如果蚂蚁想要知道它所处的面是不是弯曲,可以在地球仪表面画个三角形,测量三角形内角和,如果恰好等于180度,则称符合欧几里德几何,表面就是平的,如果不等于180度,则符合非欧几何,表面是弯曲的。“物质告诉空间如何弯曲,空间告诉物质如何运动”。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可以使空间弯曲,就像人走在一个软垫子上,人所处的位置总塌下去一块。在大质量星体附近,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空间弯曲的效应。广义相对论被世界承认正是通过爱丁顿在某次全日食时观测星光的偏移实验。星系或星系团的质量比单个恒星要大得多,可使周围使空间弯曲形成“引力透镜”,星系背后的星光被重新聚焦,一颗星星可能形成多个像或弧形的像。当很大的质量聚集在小的空间中时,周围的空间被弯曲得如此强烈,光线不能从中逃脱,这就是黑洞。

如果考虑整个宇宙,空间形状也可能是弯曲的,但是我们在三维空间中不能直观感觉到这种弯曲,得想办法测量。宇宙空间的形状有开放、平直和闭合三种可能,取决于引力和膨胀速度之间的竞争。其中使引力恰好与膨胀速度平衡的临界质量可以计算出来,大约是每立方米一个核子。那么怎么测量整个宇宙的形状呢?也是靠测量广大空间中的三角形内角和。测量不同方向上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来确定三角形两条边,第三条边靠背景辐射背景的不均匀性大小确定,背景的微小扰动以产生辐射时的声速传播,距今对应1度的观测角。2001年MAP卫星最终测量结果发现我们的宇宙确实是刚好平直的。如何解释?由此古思提出了“暴涨”理论,认为宇宙在诞生之初经历了一个急速膨胀的过程,之后再以较慢的速度膨胀。暴涨理论能解释平直空间、宇宙年龄等重大问题。宇宙开始的可能弯曲由于暴涨而拉平了,就像一个气球越膨胀,气球表面就越接近一个平面一样。暴涨还可以解释磁单极问题。宇宙诞生之初由于很高的能量密度,应产生大量磁单极,但目前地球上尚未观察到。暴涨理论认为宇宙的剧烈膨胀使磁单极密度迅速变得稀疏,故地球上很难观察到。

既然已知我们的宇宙是平直的,那么整个宇宙的质量密度应该正好在临界值,然而把我们所能见的所有恒星行星星云都包括在内,质量密度也远远不足以使宇宙呈平直形状。由此推测,还有很多物质以某种观察不到的方式存在,称为“暗物质”。尽管不能直接看到暗物质,但它们通过引力与可见的星体作用,因此仍可估算其多少,目前认为,暗物质是可见物质质量的几十倍。

然后,宇宙的年龄有多大?之前我们说到过,通过星系间的距离和星系退行速度,我们可以反推宇宙年龄,但是由于星系间引力作用更大,星系退行速度应该是一直在减小。综合这些因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计算得到宇宙的年龄约100亿年。但当时已知一些大的星系团的年龄有120亿年,这就导致宇宙年龄比宇宙中天体年龄还小,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后来,通过对一些超红移超新星的观测发现,这些遥远超行星的亮度比预期要暗,也就是说它们的距离比预期要远,必须认为宇宙一直在加速膨胀才能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重新修正了宇宙年龄,约为140亿年,这样就不会与古老星系团的年龄相矛盾了。但这又带来新的困难,什么机制使宇宙加速膨胀?因此又提出由“暗能量”提供排斥力使宇宙膨胀,似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又回来了。总结起来,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所有恒星行星星云加在一起,不过占宇宙成分的5%,而暗物质占25%左右。物质和暗物质加起来占1/3,暗能量则占2/3。宇宙的未来似乎并不乐观,按照目前的理论,宇宙将会永远加速膨胀下去,最终夜空中所有的星星都将消失,太阳系将成为宇宙中的孤岛。

看来大爆炸理论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暗物质是什么?暗能量又是什么?黑洞内部发生了什么?奇点是什么?我们所知越多,未知也越多。在霍金等发展的量子引力论中,奇点可以理解为量子涨落,从而再次取消了上帝存在的必要性。在时间很精确的某一瞬间,能量突然涨落到产生整个宇宙,之后宇宙就按照大爆炸模型演化,直到在某颗蓝色的星球上进化出生命我们。可能在我们的宇宙中也时时刻刻由于能量涨落在产生新的婴儿宇宙,就像天空中漂浮着的热气球。那里的物理规律和我们的世界完全不同。我们也许有可能观察到这样的宇宙存在。

地球一直围绕着太阳公转,我们将其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有意思的是,除了地球以外,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也与“黄道面”相差无已,即使是倾斜度最大的水星,也只不过差了7度左右。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控制着太阳系中的行星,让它们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平面呢?这需要从太阳系的演化讲起。

  根据“现代星云说”,我们的太阳系诞生于一团由气体以及弥散状态的尘埃组成的星云,其主要成分为氢和氦,除此之外,还含有少量的其它元素以及甲烷、水、氨等物质,这被称为“太阳星云”。

  在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受到了某种外力的扰动,星云的引力平衡被打破,在此之后就开始发生坍塌,在引力的作用下,其中的气体和尘埃一边相互碰撞和吸积,一边向星云的质心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单个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杂乱的,但是由于大量粒子的相互碰撞不可能刚好抵消整体的角动量,因此星云中的大团粒子就必定会在某个方向上产生净角动量,进而在这个方向上围绕着星云的质心旋转,同样的道理,“太阳星云”这个整体也会在某个方向上产生净角动量并开始旋转。

  在三维的空间坐标系中,“太阳星云”的这种整体旋转被给定在一个固定的平面,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可以将这个平面称为“赤道面”。

  很明显,此时星云中的物质并不是全部位于赤道面,在这种情况下,星云中的物质运动轨道就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物质的运动轨道就在赤道面上,第二种则是物质的运动轨道与赤道面存在着倾角,在这种情况下,运行在这种轨道上的物质就会在赤道面“上下”穿行。

  我们来举例说明,上图中的轨道2位于赤道面,而轨道1和轨道3都与赤道面存在着倾角,当运行在这轨道1和轨道3上的物质在赤道面“上下”穿行的时候,就会与运行在轨道2上物质发生碰撞,同时还伴有引力作用,从而使物质垂直于赤道面的运动分量被不断地削弱,其结果就是将“太阳星云”的扁平化。

  随着坍塌过程的持续,“太阳星云”的体积不停地收缩,由于角动量守恒,“太阳星云”的旋转速度会越来越快(这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旋转时收起了手臂),与此同时,坍塌还使星云的物质密度逐渐增大,引力的作用也因此而越来越明显,这无疑加速了“太阳星云”扁平化的进程。

  也就是说,“太阳星云”的坍塌是趋向于扁平化的,在这个过程中,太阳首先在星云的质心形成,它占据了整个太阳系大约9986%的质量,其余的物质则在太阳周围形成了一个类似圆盘形的结构,这被称为“原行星盘”,而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诞生于此。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是“太阳星云”的角动量控制着太阳系中的行星,让它们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平面。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几十亿年前的事情谁都不知道,科学家似乎可以随便推测,反正现在也没有办法去证实。

  其实不然,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目前并没有办法回到46亿年前,去亲眼见证太阳系的诞生,但是在浩瀚的宇宙中,可以说处于任何演化阶段的恒星系我们现在都能够找到,所以我们只需要对那些处于演化初期的恒星系进行观测,就可对上述理论进行验证。

  上图为“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于2014年拍摄到的一颗“年轻”恒星,该恒星被称为“HL Tauri”,位于金牛座方向大约460光年处,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恒星系的原行星盘,以及刚刚诞生的行星在其中蚀刻出的间隙。

  除此之外,天文学家还观测到了不少类似的恒星系,比如说上图就是由ALMA望远镜观测到的20个原行星盘,尽管这些处于演化初期的恒星系的形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总体上都与“现代星云说”所描述的一致。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据此推测出,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也同样如此。

天文地理

tiānwén-dìlǐ

用“天文地理”来泛指知识、学问,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例如许多旧小说中说到一个人很有学问,就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风水宝地的太极图说 叶炳辉 著 《宝地论:太极圈点穴》(武汉出版社) 一、 风水宝地的特点风水宝地,是指符合风水吉祥原理的宅基地,也是人们常说的“龙真穴的”之地。 有关宅基地吉祥的原理,古人多有论述,如:郭璞在《葬书》云,“穴有三吉,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说明了风水宝地“吉”的标准。还有,青乌子作的《葬经》有“山欲其凝,水欲其澄,山来水回,逼贵丰财”,“气乘风散,脉遇水止,藏隐迤迤,富贵之地”观点,阐明了风水结地之理。 由此可知,古人都是以峦头“山环水聚”、“藏风聚气”、“神迎鬼避”、“趋吉避煞”、“气象冲和”为堂局“吉”的最基本特征。 风水宝地有三个特点: (一)、风水宝地要有圈的外观、窝的形状若山环,水必抱;如山会,水必聚。山会水界,水界气止,水聚则气聚:山水环会则成风水的堂局,堂局呈“山环水聚”的样子。一堂局就成一太极,而堂局中的山山水水形成圆圆的圈,就是太极圈。峦头太极圈是山川气融的真实表象。峦头太极圈又分为堂局太极圈和穴位太极圈。因为这个堂局还要起到“藏风聚气”的作用,故堂局的外堰高,堂内还要有窝,这个窝是“堂窝”。堂窝是用来融聚生气的。 (二)、风水宝地四周山水回顾,开面献秀 从风水宝地看出去,四周的山岭及建筑物,不能有反背侧身,放曜冲射。山岭分背和面,背呈驼形,面呈镜略弯;背粗突阴险,面平整和善。正所谓开面才会献秀,反背无情。开面是神,反背是鬼。宝地与周边的山的关系是主与奴的关系,处于宝地的位置,看到四周“神迎鬼避”、“趋吉避煞”。 开面献秀的峰峦,高低左右,错落有致,“尖、圆、平、正”是吉利的形状。从山的性情来说,周边之山全部开面朝顾。开面,就是要面貌舒展,神情喜悦,毫无委琐闪缩之意;朝顾,就是要按太极圈的弧度,正面朝对,全神回顾。 (三)、风水宝地藏聚着生气 生气由阴阳之气交媾而生发。 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是两种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力量。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互相制约,互为转化的。“气象冲和”就是形象地描绘了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和”,是阴阳这两种力量达到平衡的状态。进一步来说,形成生气,则是由堂局内外数的阴和阳两种能量冲和而成,认识堂局阴阳变化之理,正是太极最基本的思想运用。有关聚气的理论,古籍多有精义,如郭璞《葬书》:“夫一气而分为阴阳,析而为五行,虽运于天,实出于地,行则万物发生,聚则山川融结。融结者,即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也。”缪希雍《葬经翼·难解二十四篇》:“山水相交,必有融结。” 吉祥的风水堂局总是阴阳平衡,生气冲和。 中国古代堪舆术所说的“寻龙点穴”活动,目的就是要寻求这样的风水宝地。 风水宝地堂局里的山水形态各种各样,在堂局中央的角度望出去,会显现太极圈。 堂局最明显的特征是圆,不单止一个圆,而是重重扩散,几个、十多个、或者是极目天边都有的圆圈。这些圆圈均由一个圆心叠出。太极圈内生气融融,都是堂内一阴一阳的元素交媾而生发。周敦颐五层太极图“无极而太极”下的第二层“水火匡廊图”(又叫“坎离相抱图”)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原理。 图1 水火匡廊图 (图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表示自无极而为太极,无极阴静至极而动,太极阳动至极而静,从无极到太极是一个时和空的动静变化过程,一静一动,互为其根,阴阳两仪随太极的动静而产生) 它是堂局太极肉眼可见的具象,堂局的峦头山山水水,无一不以一阴一阳的方式出现。峦头形成了风水堂局,而堂局又显现了层层的堂局太极圈。而这一堂局的真正穴位,就居于圈的中央。 图2 风水宝地的太极圈示意图(堂局太极圈示意图是把地球上的一个风水堂局(E1、E2、E3)作为视中心,是从视中心看到的瞬间的天地之象) 图3 风水宝地的太极圈 张其成在《易图探秘》说:太极图外圈的大圆昭示着宇宙生命的圆结构。太极图圆的结构是对周易圆道(圜道)理论的形象阐释,是对宇宙生命循环规律的形象表述。他说:圆的运动特点是首尾相接、循环往复,运动方向随时间可以改变,原因和结果可以互为转化。整个宇宙星系回旋运动结构,地球的四时交替变化,人体的以蛋白质为基础肽链双螺旋状态的生命基本运动形式,都有着共同的运动法则。太极图是大道,是规律,是用来描述和解释各种物质运动大规律的理想图示。 山水纹理之所以会形成一局风水,成为风水宝地,是因为这里的山和水都环汇成堂,真气凝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成局峦头,在地球表面呈穹形的水平面,占据一方天地。堂局太极的可见形状在地球表面上呈水平的圆,其水平面不是地球表面的切线,切线在理论上是平整的。但是地球表面上的山山水水形成的水平面才具有真正意义的平整,其垂直的直线是地核放射出来的射线。 图4 堂局太极圈示意图,圈中有圈,圈外也有圈。 峦头太极圈形成的是一个风水堂局,是我们用肉眼可以观看得到的山脉精神形态,这是实的部份,还有看不到的充满来自宇宙信息的虚的部份。实的部份是体,虚的部份是用,体用结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堂局太极。 二、一堂局一太极 “一堂局一太极”的观点,是本人着重于“寻龙点穴”这一主题的挖掘和更新,初步梳理古代形派和理派的理论,结合宋朝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理学思想,运用当代专家学者的有关理论作指导提出来的。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现在的“一堂局一太极”的简明理论。 (一)、“一堂局一太极”的观点不是简单的从形派和理派的风水技术来引发,而是从其源头开始挖掘整理而拓宽的思路 杨维增在《周易和住宅风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里说:《周易》是源,风水是流;《周易》是理,风水是术;《周易》是体,风水是用。笔者在解释风水堂局的形成,提出:“风水堂局本身就是太极”的观点,并由此推理出堂局峦头精神形成的圈就是太极圈的结论,这从源头上已追溯到“易”,不再是单纯的所谓纯形派的“峦头”,也不再是单纯理派方位吉凶论,是形派和理派共同要遵循的“易”的思想,形理派在这里是一个整合,使形理两派有共通之平台,从更细的角度来说,“一堂局一太极”的思想己透过易追溯到反映宇宙万物生成规律的太极思想体系。这个太极一半在地为阴,表现成山水纹理,可以看得到;一半在天为阳,由宇宙星运之能量组成,无法看得见。此太极无穷大,又无穷小;无尽来,又无尽去。 太极图式与易图、易符以及河图洛书的出现,谁先谁后曾有人讨论,这无关紧要。因为太极的“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分八卦”的序列我们己确认无疑。一个堂局就是一个太极,一个堂局是一个具有生命结构的信息元体,依照这个道理来分折堂局,有着重大的学术讨论价值。 太极图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决定中华文化的面貌和方向”(张其成《易图探秘》前言)。太极博大精深,是万法之宗,其神秘的图式在东方出现,有人猜想根本不是人为所得,是史前文明遗留下来的产物,是外星客人馈赠给地球人的厚礼。 (二)、“一堂局一太极”图说 “一堂局一太极”的系统理论尝试着融洽形派与理派的有关理论,努力拓宽流渠,为造成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环境奠定选址的基础。形派在左关砂和右关砂在作雌雄交媾后,还要有星运的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太极,峦头为阴,天星为阳。峦头为体,天星气运为用。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层面上,形派与理派必须结合起来。难怪蒋公(大鸿)说过“人葬出盗贼,我葬出君王”,这是表明同一个穴地,没有适时下葬,出凶祸,如当运下葬,就会如意吉祥。 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本人设计了“堂局太极图”,以作试探。 堂局太极是一个文化领域里既抽象又复杂的哲学上的概念,也是一个以气为精微物质作基础的、通天地的、万般造化生生不息的、无穷地大又无穷地小的、通达古今的事物(信息)元体。 图4 堂局太极模型图(叶炳辉设计) 图注:第一层为先天太极,宇宙的本源为“气”。“气”上天入地,无处不在,“气”分阴阳,无限大又无限小,“气”以无极而太极,虽然是哲学的范畴,但又是一种精微物质,以能量的一种方式存在。 第二层为天在上,地在下。天清地浊,天阳地阴,天包括宇宙星辰,风雨雷电等,地包括堂局峦头花木鸟鱼等。天道变化莫测,蕴藏无穷的潜力,力量阳刚。地厚载物,顺应天道法则,孕育万物的生长。《周易》:坤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是说大地顺应天道的变化而变化。大地的山水纹理变化在堂局的表现是以阴阳交替的原理生成。 第三层:土居中央,五行生发,木居东,火居南,金居西,水居北。天地交媾,这是阴阳之“气”最大的交媾,五行生化,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四层:后天八卦图。在《周易》传文中,八卦仅代表方位,而这里,分列周天的是三百六十爻,每爻为一日,每卦主四十五日,其八卦各据自己的方位,主持四时的变化。此外,本图层还按照京房八宫卦位的思想,把每宫中的八个卦从上往下依次为上世卦、一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卦、游魂卦、归魂卦。张其成解释说:“八宫卦既表示次序,又表示位置。从一世到五世,从游魂到归魂,也表示地位的高低贵贱。在六爻的位次变化当中,京房将每卦六爻从上到下命名为宗庙、天子、诸侯、三公、大夫、元士,依次表示从贵到贱的等级之位。”这里泛指生成世间万物。是时与效的表达图式。 第五层:堂局太极的十二宫(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本章有介绍)。第六层:堂局太极的水平轴线及堂局太极的中天轴线。水平轴线是指堂局穴位的自然坐向线法。中天轴线是指堂局的星运轴线。堂局太极的上升点、地底、下降点、天顶四大点表达堂局太极的时效规律,四大点对事物的过去、事物的未来,事物的成长、事物的巅峰等均有预示(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本章有介绍)。 认识堂局太极模型图,是认知堂局生命的直观方式,是直觉的思辩方法,是功能类推的思维模式。这是一个动态的、功能性的模型,它将无限大、又无限小的堂局空间表达,也将无穷来、又无穷去的时空表达。它不仅用圆作为特点来总结堂局里的生命循环往复、对待互补、对立转换的基本规律,使人们在改造风水、利用风水方面有新的理论依据,更是用圆的方式形象地揭示了堂局生成的外观图像——堂局太极圈,正是因为有堂局外观图像的出现,使风水学中龙真穴的的堂局有了可直观的标准,也为相地活动开辟了崭新的捷径。 另外,观察堂局太极圈,在将峦头及宇宙环境的事物与易符、易图等风水学理论作推理的思考时,用太极系统的思维模式,相信会让堪舆水平从理论研究到实践都能得到大大提高。 1.堂局太极的中天轴线——穴地星运的主轴堂局太极一半在天,是气运的合力场。它与峦头山川的纹理相对来说,一虚一实,一动一静,一阳一阴,一明一暗,一浮一沉。其实,阴中有阳,阳中也有阴,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气运的合力场也会作用在堂局山川,这是阴中也有阳。堂局气运的各种力来自浩瀚的宇宙。从古到今,中西方对天体的研究从建立历法开始,己有相当大的进步。现代天文学与天星气运学在十八世纪己分开来研究,天星气运学是带到陆地的天文学,它用于探索人和居住环境的问题。在世界各国的星运学说中,比较流行的是中国的七政四余和玄空九宫星运及二十八宿(在此暂不详述)和西方的现代星相学。一直以来,星运学主要为卜卦战争、灾害、治乱、王室活动等重大事情服务,应用到民间刚开始未能明其真相,故有极浓的神话色彩,在我国更称为玄学。西方的星象说法与东方的卦辞相似,对于客星的出现,日月的交蚀,各有不同的占辞。其实,现代星相学是采用天文学的知识来计算最科学的星运学,天宫图(在我国古代也有相类似的“命宫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将哲学领域的思想与科学相结合,说辞有着严密的科学依据。 图5 太阳月亮九大行星与西方神话人物对照图 星运学目前仅是涉及到太阳系各大星体的引力关系,太阳系在银河系中,银河系又在宇宙中,宇宙无穷大,引力更多更复杂,只不过影响力没有太阳系中各大星体在近处直接。天宫图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一个人或一个堂局的穴地建筑所建生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将地球黄道带分成十二个大小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宫,宫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宫反映了空间,十二个组合构成不同的时空。十二宫代表着一个人或事物从开始到成长和结局。了解天宫图,首先要知道建生时的星位。在建生的时刻升起到东方地平线上的以度表示的黄道带的点,它是体现建生者信息的重要星辰标记。黄道带是指天球上黄道南北两侧各九度的环形区域,月亮和太阳系的主要行星的轨道都在其中。黄道带分为十二个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蝎座、天秤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和双鱼座。每个星座在黄道带的圆周上各占三十度,黄道带的起点位于春分,即白羊座的起点上。根据一个人或屋宅公历的建生时间,可确定建生时行星在黄道星座中以度数表示的位置。 图6 黄道十二星座及行星符号示意图 天宫图是建生那一刻所在地的瞬间天象。随着建生的时刻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天宫图也就不同。这种图显示太阳月亮行星以及建生时刻黄道十二宫和中天的位置。十二宫与十二星座不同,十二星座每个位置平均三十度,而十二宫从建生星位(即建生地的东方地平线)开始,逆时针方向将天穹划分成十二区域的宫位,每个宫位是移动的和大小可变的,与黄道星座不会一一对应。在十二宫中,第一宫、第四宫、第七宫、第十宫最重要,如用来预测人,则可分析到人的性格和人生的发展趋势。 图7 天宫简图 天宫图有四个顶点,分别是上升点、下降点、中天、天底。现代的天宫图为圆形,上升点是第一宫的起点,下降点是第七宫的起点,中天的起点在第十宫的起点,天底的起点在第四宫的起点。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点是第一宫的起点,这个点称为“上升点”。太阳从西方地平线落下的点是第七宫的起点,这个点称为“下降点”。正午,太阳到达中天,这也是到达人所站立的位置的天空的最高点,这个点称为“中天”。午夜时分,太阳到达中天的对面,这个点称为“天底”。中天位于天宫图的顶端,天底在天宫图的底下。在星相学里,中天意味着一个人的抱负、人生目标、职业、公众关系、社会地位,结果;天底代表最深层的动机、过去、及家庭的影响、内在心灵的本质。中天代表着“向何处去”,天底代表着“从何处来”。天底是历史,中天是未来。这样,从中天和天底画一条连线,这连线就是代表这个天宫图的中天轴线。中天,在天球中,它是子午线和黄道的相交点,是黄道第十宫的起始点。也就是堂局太极在太阳系里的中天轴线。 在星相学里,星体的影响通常主要考虑的是太阳系里的太阳、月亮、水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代表的能量组成了来自不同方向的引力。除了这些星体,太阳系里部份的小行星的引力有时也要参考,它们也会在不同的方面产生影响。 2.堂局太极十二宫堂局太极十二宫的划分是属于人文范畴的划分,与天文意义不同,类似这方面的探讨在古今中外己有卓著的成果。 人类自从形成有意识的群体起,就开始探索宇宙万物生命的奥秘。天与地作为最基本的人类赖生存的时空载体,构成了人们探索生命的永恒课题。于是,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把好奇的目光投射到深邃的星空,努力去寻找生命的真谛。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中国风水学传承下来的,总结万物生命消长的变化周期,划分出发展变化的每一个阶段的状态有一张神奇的表。这张表以“人”为例,形象地描述宇宙万物从孕育、产生、成长到灭亡、消散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十二个状态。简称为“生旺死绝表”: 图8 万物生旺死绝表 《滴天髓》解释道:长生者,犹人之初生也。沐浴者,犹人之初生而沐浴以去垢也。冠带者,形气渐长,犹人年长冠带也。临官者,由长而旺,犹人之可以出仕也。帝旺者,壮盛之极,犹人之辅帝而大有为也。墓者,造化有收藏,犹人之埋于土也。绝者,前之气绝而后将续也。胎者,后之气续而结胎也。养者,如人之养母腹也。 这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揭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生命轨迹,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们还试图用一种方式来总结宇宙中某一个体在其生存空间而发生的功用。比如人,来到人间后的状况主要在个人、家庭和社会方面的事情。换一句话来说,这是一个人的命与运结合得“怎么样”的问题。 图9 星曜照命十二宫和十二天宫 在运用星曜进行四柱预测运用到中国古代风水术的另一张“图”,从十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称“星曜照命十二宫”(见图9)。从西方国家古代“星相”学说流传下来的“天宫图”,是用作星相研究的。天宫图中的十二宫的内容与中国四柱预测的“星曜照命十二宫”所表达的蕴义有共通之处: 在西方,当初的星相学和天文学研究都是同属“星相”这样一个课题。著名的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牛顿他们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星相学家,他们赋予“星相”的色彩内容是科学的、人文的,尽管它的发展的道路坎坷曲折,而发展到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时,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已有不少大学开设星相学教程。一直到十八世纪,天文学与星相学才正式分开研究。 现在,在西方,星相学大致分为生辰星相学、军国星相学、金融星相学、医药星相学、古占卜星相学、择日星相学、地点选择星相学。星座从最初起源于人们对星空的无尽幻想,到后来发展成为预测个人命运及对世事分析的占星学,人类探索宇宙和自身奥秘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堂局太极的风水堂局一旦被人们开发利用,这个特定的“事物”,同样也有其生命的周期及命与运的功用表现。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星曜照命十二宫”及西方星相学的“天宫图”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但天宫图与中国的“星曜照命十二宫”一样,已运用到天星学有关的知识,但天宫图更具广泛的国际影响,正因为如此,笔者才把西方天宫图中的“十二天宫”说辞放到了这一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十二宫说的太阳系里行星对堂局太极的影响外,银河系里的恒星同样会影响着宇宙万物消长,堂局太极的时空分析永远无法穷尽。 一个风水宅地的修建,根据其所在的时间和地点,便有属于他(她)自己的命宫,就可绘制出天宫图(用电脑软件可轻易绘制)。 一个风水堂局,它的命宫是在兴建住宅就定下了,只有在堂局正中心的穴位才能用得上这个太极。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也就是说,行星和恒星的作用这种外因,要通过堂局的实体内因而起作用。这是从预测的角度来划分堂局太极的,通过分析堂局十二宫,可以预测这个风水堂局的运程状况。这是天与地的大交媾。 注:更详细的“太极圈点穴”法理论,请参阅《宝地论:太极圈点穴》一书。 附:叶炳辉简介(百科名片):堪舆学“太极圈点穴法”创立人。当代堪舆学专家,著名建筑风水学家。国际易学风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历任《国际易经》杂志社社长,中国赣州堪舆风水协会名誉会长。出版著作有《宝地论:太极圈点穴》。

巨大恒星列表

恒星名称 太阳半径(太阳 = 1)

盾牌座UY 1,708 尺寸误差为±192个太阳半径。

天鹅座NML 1,650 已知光度最高的恒星之一。

WOH G64 1,540 大麦哲伦星系中最大的恒星,但其不寻常的位置和运动显示它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维斯特卢1-26 1,530-1,580(–2,544)具有较强辐射的恒星,其大小不能被确定。

人马座VX 1,520人马座VX是一个脉动变星。

天鹅座KY 1,420–2,850 天鹅座KY的大小可能被高估,因为其不寻常的K频和人为的发红校正错误。而它亦可能被低估,因为科学家是以同类恒星作比较得出其大小的。

大犬座VY 1420 曾被以为是最大恒星,但改良的测量方式发现体积较小。

天蝎座AH 1,287-1,535 天蝎座AH的直径不明是因为其温度也不明。

仙王座RW 1,260–1,610 仙王座RW的亮度和光谱类型均不明,因此无法断定其温度和大小。

仙后座PZ 1,190-1,940 仙后座PZ的大小可能被高估,因为其不寻常的K频和人为的发红校正错误。而它亦可能被低估,因为科学家是以同类恒星作比较得出其大小的。

仙王座VV A 1600–1,900 与仙王座VV B组成的双星系统。

人马座KW 1,009-1,460

造父四(仙王座μ) 650-1,420

天鹅座BI 916-1,240

仙王座V354 690-1,520

英仙座S 780-1,230 位于英仙座双星团内。

天鹅座BC 1,140

船底座RT 1,090

半人马座V396 1,070

船底座CK 1,060

天鹅座V1749 620-1,040

英仙座RS 1,000[21] 位于英仙座双星团内。

狐狸座NR 980

英仙座RW 980

参宿四(猎户座α) 950

心宿二(天蝎座α) 883[29]

船底座V602 860

仙后座TZ 800

船底座IX 790

英仙座SU 780 位于英仙座双星团内。

双子座TV 770

仙王座V355 300-770

船底座V382 700 属于罕见的黄特超巨星。

金牛座119(红宝石星) 608 会被月亮遮掩,因此可以准确地测量其直径。

剑鱼座S 550

仙王座T 540

猎户座S 530

长蛇座W 520

金牛座119 510

仙后座R 470

帝座(武仙座α) 460

螣蛇十二 450 黄特超巨星

仙后座V509 400-750

蒭藁增二(米拉) 400 米拉变星原型

麒麟座V838 380 曾被视为巨大恒星之一,但改良的测量方式发现体积较小。

天鹅座χ 350

剑鱼座R 350

狮子座R 350

手枪星 306 蓝特超巨星

弧矢一(大犬座δ) 237

猎犬座Y 215 其中一个最红和最低温的恒星。

天津四 (天鹅座α) 204[48]

海山二 85–195[49] 以前被认为是最庞大的单一恒星,但于2005年被发现是双星系统。

危宿三(飞马座ε) 187

御夫座ζ 148

柱一(御夫座εA) 145

厕一 (天兔座α) 132

LBV 1806-20 120

牡丹星云恒星 100 银河系最明亮的恒星之一。

十字架一(南十字座γ) 88

参宿七 (猎户座β) 74

老人星(船底座α) 65 夜空中第二亮的恒星。

毕宿五(金牛座α) 442

R136a1 354 已知质量最大和最明亮的恒星。

天鹅座X-1 20-22 与黑洞组成双星系统。该黑洞比天鹅座X-1小500,000倍。

仙王座VV B 10 与仙王座VV A组成的双星系统。

天狼星 1711[61] 夜空中最亮的恒星。

我们的太阳 1 我们赖以生存的阳光和温暖来源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3013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