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V10多少钱?

兰博基尼V10多少钱?,第1张

兰博基尼既“Lamborghini”,又被翻译作朗博基尼,林宝坚尼。

兰博基尼公司全称:

Ferruccio Lamborghini Automobili SPA

意大利弗鲁西欧•兰博基尼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官方网http://wwwlamborghinicom/

兰博基尼的标志是一头充满力量、正向对方攻击的斗牛,这与兰博基尼大马力高速跑车的特性相吻合,据说这一标志也体现了创始人兰博基尼斗牛般不甘示弱的脾性。兰博基尼 S P A汽车厂的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和兰博基尼早期生产的跑车、拖拉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骨子里渗透出意大利人特有的豪情壮志,激励着他一路从一位普通的农民之子白手起家,奋斗不息直至成为众人敬仰的行业掌舵人。这个意大利北方人凭借一股毫不妥协的闯劲以及近乎疯狂的热情,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制造出完美跑车的梦想。自那时起,倔气十足的“公牛”标志便成了兰博基尼的象征,诠释了这一与众不同的汽车品牌的所有特点———挑战极限,高傲不凡,豪放不羁。

咄咄逼人的活力动感,一往如前的豪迈气势,意大利式的热血奔放———这些用来形容卓越非凡的兰博基尼(Lamborghini)品牌再贴切不过了。 1998年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将这一著名的意大利跑车制造商纳入麾下。为庆祝该品牌创立40周年,专门负责奥迪百年来历史上经典老车的“奥迪历史文化” 部门为纪念费鲁吉欧·兰博基尼(Ferruccio Lamborghini)毕生心血和这一豪华汽车商的传奇历史,特地在奥迪总部英戈尔斯塔特的奥迪汽车博物馆举办了“‘奔牛’标志伴随兰博基尼风雨四十” 展览会。

奥迪公司在1998年收购的这个顶级跑车品牌不但在品牌精神上与奥迪有共同之处,都是在科技上不断进取,追求激情动感;他们的创始人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奥迪的霍希和费鲁吉欧·兰博基尼都是狂热的汽车梦想家而曾被大品牌拒之门外,并毫不气馁地创立了自己成功的品牌。兰博基尼 S P A汽车厂的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他的星座是金牛座,这一点和“金色的奔牛”标志有很大关联。

兰博基尼的两大主流车型是Countach和Diablo,countach车型是在1973年的日内瓦世界汽车博览会上首次次出的。

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在意大利战后制造了一系列的拖拉机、燃油燃烧器及空调系统,从而为自己的品牌树立了声望,并于1963年在意大利Sant 'Agata 成立了自己的车厂。据说有一次兰博基尼这个跑车迷打算和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会面,想对其产品提些改进建议。然而法拉利并无意听取一个拖拉机制造商的意见。虽未经考证,这则轶事始终在圈内流传。不论事实真相如何,一年后首款兰博基尼跑车——兰博基尼350GTV——面世了,它标志着一段令人称奇的成功之路的开始。没人能想到日后世界上的一些超级名流会竞相购买兰博基尼,长长的名册中有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所有记载各个时代最成功跑车的编年史中无一不载录了兰博基尼的两款著名跑车“ Countach”和“ Miura”。

经历了一系列坎坷波折之后,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终于在1972年从公司隐退。兰博基尼(不管是人还是公司)从来不缺乏想象力,但一直缺少稳固的资金支持。实际上,兰博基尼在1980年破产,意大利商人米兰姆兄弟收购了该公司。后来,兰博基尼还数次易主,其中也包括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但它们没有表现出对兰博基尼真正的爱或者关注。实际上,兰博基尼和奥迪一直深有渊源,它们以前合作追求铝质底盘的构造。这种关系终于在1998年成就姻缘,兰博基尼加入大众汽车集团。在奥迪的资助下,兰博基尼有了自己的管理班子来运作。在奥迪的管理下,该厂在2003年分别推出了Murciélago概念车和Gallardo。

这种文化的融合并不容易(充满异域情调的汽车制造商和一个全球汽车制造巨头,一群满怀激情的意大利人和一群骄傲的德国人)。结果是一个彻底改型和复兴的兰博基尼。奥迪有能力也可以提供大量的技术支持,而大众集团的资金支持也允许兰博基尼追求新产品的发展,这一点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复兴的证明显而易见:经过这么多年,兰博基尼一下子就引入了两款全新的车型,工厂设施也得到扩张和更新,最近还在新建设计院。另外,兰博基尼博物馆也开始打开大门。如果你要去莫迪那,就一定要去参观兰博基尼博物馆。

“奥迪历史文化”部门的博物馆专员为突出此次展览会的主题特地采用了全新的手段。重点展示了现在的Murciélago和Gallardo两款跑车的面世经过,及其对兰博基尼现在和未来的影响。放映分为四个主题:包括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的背景资料介绍;其在职期间的业绩;穿插播放20世纪70年代早期直至1998年被奥迪收购的新篇章。整个内容紧紧围绕——“‘奔牛’标志伴随兰博基尼风雨40年”——这一极具纪念意义的展览会主题。

在意大利乃至全世界,兰博基尼这个人是诡异的、传奇的、可怜的。作为法拉利的铁杆车迷,他1959年还在制造拖拉机,同时还兼做空调和暖气片。兰博基尼本想建立一家飞机公司,被意大利政府严词拒绝。兰博基尼是法拉利的超级粉丝,他拥有四辆法拉利跑车,当然是用他生产拖拉机暖气片空调赚来的钱买的。兰博基尼最喜欢的法拉利250出了故障,遂找法拉利跑车制造公司投诉变速箱问题,遭拒。气愤之余兰博基尼声讨法拉利之父——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恩佐法拉利的答复更绝:用不着一个做拖拉机的来告诉我如何制造跑车吧!(早期的法拉利和现在一样马哄哄的牛逼,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赛车上,一般民用车只是为了赚钱来补贴赛车研发,民用级的法拉利路面操控性能一般,车主们不满意却不敢抱怨,因为这样可能会被禁止购买法拉利,看来人人都有贱性)。

生性孤傲的兰博基尼被自己所敬重的人如此嘲弄,后果还算严重:变卖了自己视若珍宝的四辆法拉利跑车并倾家荡产,“兰博基尼跑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距离法拉利之都Modena仅15公里的Sant agata bolohgess新建。

接下来兰博基尼就不择手段了——从法拉利和玛莎拉蒂挖了大批人才,包括著名的贝萨里尼(Giotto Bizzarini),法拉利250GTO的设计师,他在20世纪意大利车坛的影响力甚至高于恩佐和佛瑞肯,他设计的35升360马力的V-12发动机成为兰博基尼挑战法拉利的旗帜。贝萨里尼也够个性的,他叛离法拉利的原因是恩佐法拉利拒绝让他使用独立后悬挂,多年后恩佐法拉利对放走贝萨里尼追悔莫及。

1963年10月26日,意大利都灵车展,兰博基尼推出他的第一部作品350GTV(底盘编号0100),极速280公里/小时,仅生产一辆。终于,一个恶魔诞生了,一个走特立独行路线的恶魔,这个恶魔让意大利最具声望的设计大师甘迪尼为其倾注一生的心血。

[编辑本段]兰博基尼的标志

公司的标志是一头浑身充满了力气,正准备向对手发动猛烈攻击的犟牛。据说兰伯基尼本人就是这种不甘示弱的牛脾气,也体现了兰伯基尼公司产品的特点,因为公司生产的汽车都是大功率、高速的运动型轿车。车头和车尾上的商标省去了公司名,只剩下一头犟牛。

[编辑本段]兰博基尼的发展

意大利兰博基尼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机车实际上是拖拉机,该公司创始人Ferrucio Lamborghini用这些拖拉机满足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农民生产对拖拉机的迫切需要。而第一辆林宝坚跑车350GT,于1963年诞生。后兰博基尼公司经数次转手,最后落到美国汽车传奇人物李·雅可卡的手中,因他很欣赏兰博基尼公司的车型,于1987年将兰博基尼收入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麾下,成为克莱斯勒海外分公司,后因克莱斯勒技术的加入使到后来的Diablo受益匪浅。

兰博基尼的两大主流车型是Countach和Diablo,countach车型是在1973年的日内瓦世界汽车博览会上首次次出的。其设计师为年仅二十一岁的天才马赛罗·肯迪当时该车型的推出立刻轰动了汽车界。在展览会上,参观者驻足长观,流连忘返。为今后楔型汽车的造型殿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跑车风靡的七十年代,跑车款式层出不穷,如何创出自己的风格标新立异,是当时立足跑车坛的唯一标尺,马赛罗·肯迪找到了突破口,他设计的兰博基尼 Countach5000S跑车,隐藏着的前大灯使它打破传统的车型,前挡风玻璃与车头形成一个平滑的斜面,车身侧面有三个进风口,这不仅是为冷却发动机而设计,还能使车身整体造型具有强烈的雕刻感,全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强烈的阳刚之气, 每一条线条和棱角都显示着不羁的野性。特别是向上方打开的鸥翼式车门, 给人一种超级汽车的感觉,直至二十几年后的今天,还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的超前意识。这辆车被认为是汽车历史上的一座里碑。

Countach Anniversario之后,兰博基尼公司推出的Diablo替代了1990款的Countach型,被人们评价为“意大利又一辆超级跑车”。它起步加速至100公里只要4秒;最高时速340公里。一踏油门,轻易超过一般公路的时速限制。

众所周知兰博基尼Diablo跑车是一辆典型男士跑车,并不是因为它外貌刚阳,而是因为它的各项操作都比一般跑车重手。例如转向系统,方向盘没有动力辅助。车身重1655公斤,车头占40%的重量,再加上245mm宽的轮胎,不是停车重手那么简单,市区慢驶也很重手。一方面由于操作费力,另一方面由于那颗57升的引擎太靠近车厢散发出的阵阵热量,就算开了冷气机,驾驶这辆车也会浑身大汗的。他的方向盘是特别为高速而设计,没有一点虚位,转动一点点就会影响车身;只要路面有少许坑洼,就要不停转方向盘。它的弯路表现是典型中置引擎跑车,基本上贴路性极强,很容易用油门加油入弯然后突然收油的方式来刻意甩尾。不过易放难收,除非有极高的驾驶技术,否则不易控制它的野性。驾驶这辆车是一个挑战。

首席试车员:李嘉铭 JM Lee唯一可以驯服这头蛮牛的殿堂级车神

2008年,杨林彬成为兰博基尼公司中国地区首席技术顾问。

[编辑本段]兰博基尼名车一瞥

驾驶辅助非常丰富:牵引力控制变成为标准配置,其他的还有4通道的防抱死刹车系统,完全电子控制的刹车力度分配系统。后部的扰流片会在不同的速度下调整不同的角度给车子带来更多的下压力,加强高速时的稳定性。

Versace LP640好像只生产了10部,其仅有的重大变动之处在于换上了一身耀眼的珍珠白外衣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蛋白色配件,另外,与标准版的Murciélago相比,Murciélago LP640 Versace除了在外观上发生变化外,还配备了升级版的全时四轮驱动变速箱,而其所拥有的eGear自动驾驶系统在加速性能方面也得到了“猛烈”的改进。

兰博基尼Gallardo

Lamborghini Gallardo将以一辆高性能运动车以及一辆满足日常生活用车的双重身份来重新定义其所属的紧凑型跑车市场。Gallardo综合了超级跑车和日常使用的特点,不过要满足这2个矛盾的特点并不容易,兰博基尼的工程师在没有妥协任何兰博基尼跑车的运动精髓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其更加的舒适。

引擎、传动系统、空间帧车架和车身、悬挂系统、刹车和电子系统的选择都完全符合这样的目标,如此而来的结果是一辆紧凑的(43米长)2座超级跑车,最高时速突破300公里/小时,可以满足驾驶者在赛道上和长途公路上的驾驶。

Gallardo是从2000年开始设计的。根据Italdesign-Giugiaro的设计方案,由兰博基尼自己的设计师结合这些参数按照其公司自身的设计风格改进出最后的Gallardo。Gallardo的尺寸再加上其极具竞争能力的性能确保了其超极运动的姿态,长轴距加上短悬垂也注定了其十分动感的外貌。

从最初开始就完全贯彻功能化与风格化一致的原则,避免一些出色的设计没有实用的功能,或者一些功能部分没有良好的外观这一矛盾。

兰博基尼“魔鬼SV”

SV是怪兽中的魔鬼,不管是它的外表还是它的心脏都告诉人们这一点。它只有4470毫米长,1115毫米高,是诸怪兽中最短、最矮的一只,但它2040毫米的车宽不光比另三只都宽,也宽于大多数轿车。它的前风挡与机器罩之间几乎没有角度,离地间隙极小,这使它的身高大大降低,紧紧地贴在地面上,风阻系数降到最小。兰博基尼似乎认为魔鬼尖尖的车头和翘起的车尾还不够标新立异,于是将通常开在车头或车身两侧的进气口开在车顶上,让它从正面看好像是外星人长在头顶上的眼睛。

在魔鬼高高翘起的车尾内有一台57升双顶置凸轮轴V12发动机,它不像法拉利V12那样温文尔雅,而是像蝰蛇V10那样锋芒毕露。起步时,魔鬼给人的感觉如同蝰蛇,你如果右脚太重,魔鬼的后轮同样会擦出一股青烟。车身在像炮弹一样向前射出的同时,你的全身会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牢牢地按在座椅上动弹不得,想自由地吸一口气已不可能。不过这种煎熬很快就能结束,因为仅39秒魔鬼的时速已达到97公里/小时,而在86秒时,它已经在以16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并将保时捷911(它需要99秒)远远地甩在后面了。你还敢再加速吗?要知道魔鬼的极速是320公里/小时(同法拉利550一样),对它来说再加速一点也不难,然而对于一般的人而言,这是永远也达不到的顶峰。因为SV的Brembo刹车系统配备了ABS。然而,要让它在100公里的时速上站住,前方仍需要有40米的空间。这虽略好于蝰蛇,但远不如法拉利和保时捷干脆利索。多亏有宽大低矮的车身,魔鬼在过弯时格外沉着镇定,车轮对方向盘反应极快,转弯时根本就觉察不到任何车身摇摆。宽大的335毫米后轮胎有极好的地面附着力,让人备感放心

兰博基尼 Countach

产于意大利的兰博基尼·康塔什为双门双座,车身尺寸为长4200mm,宽2000mm,高1070mm,轴距2500mm。最小离地间隙为105mm,车身质量1680kg,转弯直径为13m。采用V型12缸的发动机,排量为5167ml,最大功率334.5kw/7000r/min,最大扭矩500Nm/5200r/min。驱动型式为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选用5速手动变速器,前后通风盘式助力制动器。康塔什的最高车速可达295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5秒

[编辑本段]兰博基尼详细介绍

兰博基尼Gallardo采用V10 DOHC 4气门v90引擎,5公升,最大500马力,510牛的扭距。代替了传统的V72引擎,90度角的设计更有利于限制引擎的高度,便于整车的设计,比如可以设计更低的引擎罩或更好的尾部视角。并且降低了重心,产生更佳的整车动态特性。干式油底壳润滑系统不仅能满足在极端情况下的润滑,而且能将重心进一步的降低。

扭力的输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得到优化。为了达到这样目标,在不同转速下的装料效率都有所增强,这是因为在进气以及排气系统中利用了精确的空气动力作用。这些作用由可变几何形状进气岐管以及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管理。

如此一来,510牛/米的最大扭矩在每分钟4500转时爆发 ,引擎在每分钟1500转的时候就可以得到80%的最大扭距,最大马力在每分钟7800转的时候到达。

传动系统主要特点是恒时四轮驱动系统,基于兰博基尼成熟的粘性牵引力系统。这样的系统,以恒定的速度在同源黏附力路面上牵引力分布为前30%,后70%,完全是自行调节,并不需要电子控制的介入。在高附着地面加速时,牵引力则更加趋向于后轴,约为80%。而如果后轴的附着力变少,则更多的牵引力则会立即的偏向于前轴。

全自动连续变速系统,兰博基尼e-gear被运用在新车型上,变速箱的基本机械原理没有变化。这个系统主要特点,可以作为选择功能项,包括:- 电子控制,经过CAN总线到达引擎控制系统和ESP系统- 可直接切换成F1式方向柱上桨片式半自动换档- 可能性选择不同的操作方式: 普通,运动,自动,低附着- 快速圆滑的变速,相等于那些非常好的车手在操作标准变速箱。

后轴的差速器的特点是一个摩擦类型的45%限滑差速器,前限滑差速器由ESP系统的ABD(自动刹车差速器)功能控制。

离合器直径减少为双片式离合器。这是Gallardo在开发当中工程师不断实险后得到的一个合理的结果,是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引擎在低的位置,目的是降低中心。

玛莎拉蒂名字的由来

“玛莎拉蒂”这个名字来源于意大利瓦格纳(Voghera)一个普通家庭,火车司机罗德夫玛莎拉蒂(Rodolfo Maserati)和妻子共同养育了六个男孩:卡罗(Carlo)、宾多(Bindo)、阿尔菲力,埃多勒(Ettore),欧内斯特和马里奥(Mario),六个孩子都参与促进日后玛莎拉蒂这个世界著名跑车品牌的建设与发展。

意大利汽车有“二王一后”二王分别是“法拉利”“兰博基尼”一后就是“玛莎拉蒂”。

长子卡罗率先介入机械设计领域,为一家摩托车工厂设计单缸发动机,后来他驾驶着该厂生产的摩托车参加了一些比赛并于1900年创下50公里/小时的速度纪录。1901年,卡罗曾为菲亚特公司短暂工作过,后转入爱索特法诗尼公司(Lsotta Fraschini)成为机械师,在那里他设法将宾多、阿尔菲力、埃多勒引荐给该公司。此外,卡罗还是个蛮不错的赛车手,1907年,他驾驶着一辆Bianchi参加了比赛,尽管车子经常在半路上抛锚,卡罗仍取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后来卡罗和他的弟弟埃多勒一道开办了一个专门生产汽车用高、低压变压器的公司。卡罗的职业生涯是短暂而辉煌的,29岁时因在车赛中受伤去世。

1914年12月1日,阿尔菲力、埃多勒和欧内斯特创立了"阿尔菲力玛莎拉蒂集团公司(Societ àanonima Officine Alfieri Maserati)",公司创办之初,主要业务就是致力于将爱索特法诗尼汽车用于道路汽车赛。

[编辑本段]玛莎拉蒂的历程

历史上第一辆镶有三叉戟徽标的玛莎拉蒂轿车是出现在1926年4月25日Targa Florio比赛上。这辆由阿尔菲力驾驶,完全由玛莎拉蒂兄弟们自行设计制造的玛莎拉蒂Tipo 26汽车采用15升直列八缸发动机,最高时速可达100英里/小时。阿尔菲力的弟弟马里奥将该车微型标设计成树叶形底座上放置的三叉戟,设计灵感来源于公司所在地博洛尼亚市市徽海神尼普顿(Neptune),他手中握有显示其巨大威力的武器--三叉戟,寓示着玛莎拉蒂问世后将在世上引起巨大轰动。第一次出场,玛莎拉蒂就取得了Targe Florio大宗的胜利。后来由于Type 26接连在一些赛事中取得了胜利,玛莎拉蒂公司开始考虑生产赛车。其后的十余年间,玛莎拉蒂公司开始考虑生产赛车。其后的十余年间,玛莎拉蒂公司又相继推出Tipo 26B,玛莎拉蒂V4,玛莎拉蒂4CTR,玛莎拉蒂4CL等经典车型,以其性能与品质的完美结合赢得了诸如"意大利大奖赛(Ltalian GP)"、"的黎波里大奖赛(Tripoli GP)"等赛事的胜利。

1932年3月,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阿尔菲力玛莎拉蒂永远地告别了他心爱的赛车事业。他的离去,不啻为对尚未示成熟的玛莎拉蒂在赛场上捷报频传,公司却因经营不善而每况愈下,于1937年出售部分股份给Orsi家庭,公司总部则迁至摩德纳(Modena)。

与此同时,尽管受到来自梅赛德斯的强大竞争,玛莎拉蒂还是接二连三地取得了一系列车赛的胜利,尤其是1939年5月30日--这的确是个值得玛莎拉蒂骄傲的日子--一位车手驾驶着玛莎拉蒂8CTF取得了美国印蒂安纳波利斯500英里大赛的胜利,并且在下一年,也就是1940年,再次取得该赛事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玛莎拉蒂公司开始生产机械工具、电器元件、火花塞和其它电子设备。战争过后,工厂恢复了生产并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性能轿车--A6 1500。与此同时,A6GCS也粉墨登场,面对着来自阿尔法罗密欧及法拉利等跑车咄咄逼人的竞争势头,A6GCS仍取得了摩德纳环路赛的胜利。无奈二战中意大利汽车年产量仅达到28982辆,这也直接影响到了玛莎拉蒂的销量。

为早日走出战争阴影,五、六十年代,意大利各汽车公司开始不断改进产品、投产新车型。玛莎拉蒂公司也不例外。后来的事实证明五十年代初期对玛莎拉蒂公司来说的确是一段爬坡时期,开始是阿尔发罗密欧,后来再加上来自法拉利的竞争,使得玛莎拉蒂公司不得不考虑在1953年起用曾担纲改进A6GCM的乔克诺克罗布(Gioacchino Colombo)任总工程师,并重组车队重新取得车赛的胜利。这其中玛莎拉蒂赛车在1953年意大利车手大奖赛中战胜了法拉利。

当时,克罗布还在忙于后来的玛莎拉蒂250F赛车设计工作。1954年,250F夺得阿根廷大奖赛(Argentine GP)的胜利--它诞生后的第一场胜利。1955、1956年对车队来说是繁忙而丰收的季节,直至1957年玛莎拉蒂250F取得了第五个冠军称号,这也是玛莎拉蒂的无上荣誉。也就是在这一年,玛莎拉蒂正式宣布退出车赛。这不是一个完全“向后转”的举动,事实上尽管不再直接参赛,玛莎拉蒂仍继续为一些私人车队制造赛车如Birdcage和其他车型等。而且,它和F1赛事也仍保持着紧密联系,例如在1965年为Cooper车队制造3升V12发动机等。

回顾30余年的参赛历史,玛莎拉蒂取得了近500场彻底的胜利和无数场阶段性胜利,共取得了23个冠军称号,32个方程式锦标赛胜利,是唯一两次取得印地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事胜利的意大利品牌。从科罗拉多的拉力赛到威尼斯的快艇赛事,玛莎拉蒂在所有的竞争项目中名列前茅。此间的共同特点是它所具备的不可思议的通用性--在赛道、路面、坡道上,或是在大奖赛及耐力赛事中。除了在陆上,玛莎拉蒂还在水上赛艇比赛中取得了胜利。

随着1958年3500GT的发布,意味着玛莎拉蒂公司开始把注意力由竞赛用汽车转移于批量生产的汽车身上,相应地,工厂规模也开始扩大。直至1968年,玛莎拉蒂公司又相继开发了一些经典车型如Birdcage系列、Mistral、Sebring、Ghibli等,其中Quattroporte是玛莎拉蒂历史上第一辆配有4136升、气缸夹角为90°V8发动机的四门轿车。

1968年,玛莎拉蒂与法国雪铁龙及意大利菲亚特结成联盟,生产雪铁龙SM车,但SM引起了财政灾难,致使玛莎拉蒂公司面临极大的财政困难。直至1975年德托马索轿车公司给玛莎拉蒂注入38%的资金、意大利政府注入其余62%资金,玛莎拉蒂公司才最终得以脱离困境。

当时意大利国内的汽车产业也是一片萧条,尽管在1963年年产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当时世界第六大汽车生产国,1973年年产量达到最高峰--195,7994万辆。但因受到世界能源危机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世界性经济衰退中,汽车工业市场衰退,产量下滑,到1983年年产量仅为143,3086万辆。

在这样的大气候条件下,1983年,由于投产了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玛莎拉蒂公司的销售额开始成倍增长,故1984年该公司计划生产9000辆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和1000辆425型汽车,但终因资金成本等种种原因未果。

时至九十年代,为重新跨入世界汽车强国的行列,意大利政府号召国内各汽车公司努力开发新产品,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并提倡汽车工业内部采用跨公司甚至跨国的联合经营方式,目的在于集中工业车辆生产能力和资源,互相交流生产技术,取长补短。提高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菲亚特公司于1993年收购了玛莎拉蒂公司,但品牌得以保留。四年后,也就是1997年7月1日,玛莎拉蒂与法拉利车厂(Ferrai SPA)合并3200GT是两厂合并后生产的第一部跑车,揉和了两大跑车生产厂的传统与科技,凭借其优异性能同乘坐舒适性的完美结合,在后来的法国巴黎汽车展上引起极大轰动,使玛莎拉蒂重新跨入到世界顶尖GT运动车的行列中来。

2001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的玛莎拉蒂Spyder及2002年底特律车展上推出的玛莎拉蒂Coupe均为手动高性能跑车(Manual GT),采用意大利生产的赛车专用Cambiocorsa电动变速箱,跑车从内到外无处不凝聚着当代汽车顶尖技术的结晶。新型Coupe具备Spyder的所有技术性能,如42升V8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87kW/7000rpm,最大扭力为481Nm/7000rpm,最高车速175英里/小时,爆发力惊人,从静止到时速100公里只需49秒,Skyhook悬架减振系统等。内饰综合了玛莎拉蒂特有的高贵典雅与时尚安全相结合的特点,Coupe还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可供四人乘坐的舒适乘坐空间。

位于摩德纳的工厂彻底更新了包括生产线在内的所有生产设备,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超现代化生产线,从而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小批量汽车生产厂。2000年标志着销售网络的重组技术,玛莎拉蒂公司原址将会屹立起一座全新的建筑物和塔楼作为新的公司总部,相应的还有一个为400名公司员工服务的多层停车场。

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也很快就要开工。一个总投资达40亿欧元、预计将于2006年完工的五年期改组计划也正在实施中,该项投资相当于平均年销售量的20%。迄今为止,玛莎拉蒂公司的努力已开始收效:汽车销量由1998年的666辆上升到2000年的2027辆。2001年的销量较2000年略有增加,销量涨幅不大的原因是Quattroporte车型已停产,而Spyder则刚刚开始生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该车2001年的销量。但是,当2002年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完工并投入使用,Spyder和新型Copue开始成批生产后,公司计划将销售量提高到年产3500辆以上。我们期待着玛莎拉蒂的再度腾飞!

1)sedan

这是在街上最常见的四门三厢车,国内人称之为轿车,台湾人称之为房车

。像广本,上帕,别克,A6……正因为常见,个性比较缺乏。

2)coupe

通常这就是两门三厢车的英文名。比较富有时代感,比较COOL。在北美,一辆车子

的品牌会有很多的版本。像,ACCORD CIVIC都有两门车的版本。通常coupe是年轻人所宠

爱的。但像最近看到的有关于韩国现代coupe跑车的新闻,coupe并非跑车,仅仅是运动

感很强。

3)hatchback

也就是揭背式。通常就是两厢车,车尾上的门可向上掀起。外形小巧玲珑,一般来

说,价格比较便宜,开起来也比较经济。在北美,最常见的是civic hatchback。通常,

年轻人开这种车的比较多,学生也占一定比例。

4)wagon

这就是常说的旅行车。大多数旅行车都是以轿车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将轿车的后备

厢加高到与车顶齐平,用来增加行李空间。现在,在北美很多车都有它的wagon版本。像

,BENZ E320 WAGON,A6 AVANT,PASSATWAGON,福特金牛座,土星,我曾经见过一辆佳

美的旅行车但现在不出了。当然也有一些是没有按照轿车版本设计的,像VOLVO V70,但

他和S70身上都有VOLVO 850的影子。wagon对于北美人来讲是相当有魅力的,他既有轿车

的舒适,也有相当大的行李空间,外形也相当的稳重,有成熟的魅力。

5)VAN

中文意思就是:客货两用车。也可以说是,MPV(multi-purpose vehicle多功能用途车)。

在北美,VAN是相当常见的车型,既有四四方方的VAN,

也有圆滑的VAN,在中国,也叫大面包,子弹头……通常是有7,8个座位,侧面的车门是

滑行的车门。我比较喜欢的一款mini van是:honda odyssey外形比较好看,现在的车好

像没有紫红色,但我曾经见过一款紫红色的车,很靓,空间比较大,使用35升六缸210

马力的VTEC引擎。国内的别克GL8公务车就是VAN。适合家庭主妇带孩子。

6)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我想大家对他都熟悉的很,像,兰德罗孚,兰奇罗孚大切

诺基,陆地巡洋舰,现在的凌志LX470,都是相当出色的SUV。还忘了捍马,都有着极强

的越野能力。当然,也有一些小型越野车像CR-VRAV4和SUZUKI GRAND VITARA都是在北美

比较常见的小型越野车。越野能力一般,girl's car。

7)pick-up truck

在北美流行的皮卡在中国却处处受制。皮卡在北美人的眼中是最稳健忠实的伙伴。

可以这么讲,如果你在北美,去一个工地上看看,你一般很难分辨那一辆是老板的车,

那一辆是工人的车,基本上都是皮卡。大多数的白人家里都有一辆以上的皮卡。我的邻

居,一个老大爷,他有三辆皮卡,雪孚莱,福特,道奇。在街上,你也经常可以看见一

个大妈开着一辆dodgeram 2500柴油四驱皮卡。感觉皮卡比SUV更粗旷,更豪放

,但不适于中国。

8)Convertible

中文意思为可折叠的,也就是蓬可折叠的敞篷车。这类车倒不以飙车为乐,主要是

以休闲为主。VOLVO C70即属于此类,还有像Toyota SolaraConvertible等等,美国的敞

篷车更是数不胜数。

9)ROADSTER

跑车。但顾名思意,就是要跑的快,要飙,像,ACURA NSX。

车子从外形大致分成这些种。但分类也非如此死板。像本田私语就有hatchback,s

eden,coupe三种版本。福特焦点还多了一个wagon。TT Z3都有coupe roadster的版本。

另外,像一些车,你很难分辨是什么车,也许换一个引擎也能让甲壳虫变成老虎。像mu

stang你也分不清是Musclecar还是sport car。一些欧洲出的小派量的微型车,模样更是

千奇百怪,统称,大个的摩托车类。呵呵,这是第10种。

常用汽车英文缩写之意!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

Multitronic-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

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D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TRC-牵引力控制系统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SR-加速防滑系统

BAS-制动辅助系统

DCS-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EDS-电子差速锁

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

HBA-液压刹车辅助系统

HDC-坡道控制系统

HAC-坡道起车控制系统

DA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

A-TRC--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统

SRS-双安全气囊

SAHR-主动性头枕

GPS-车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i-Drive--智能集成化操作系统

DynamicDrive-主动式稳定杆

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

V-V型汽缸排列发动机

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

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

W-W型汽缸排列发动机

Fi-前置发动机(纵向)

Fq-前置发动机(横向)

Mi-中置发动机(纵向)

Mq-中置发动机(横向)

Hi-后置发动机(纵向)

Hq-后置发动机(横向)

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

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

DOHC-顶置气门,双上置凸轮轴

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VVT-i--气门正时机构

VVTL-i--气门正时机构

V-化油器

ES-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EM-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

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

TDi-Turbo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ED-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

PD-泵喷嘴

D-柴油发动机(共轨)

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分层燃烧/均质燃烧)

TA-Turbo(涡轮增压)

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

MA-机械增压

FF-前轮驱动

FR-后轮驱动

Ap-恒时全轮驱动

Az-接通式全轮驱动

ASM 动态稳定系统

AYC主动偏行系统

ST-无级自动变速器

AS-转向臂

QL-横向摆臂

DQL-双横向摆臂

LL-纵向摆臂

SL-斜置摆臂

ML-多导向轴

SA-整体式车桥

DD-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

汽车术语

零公里是国外传入我国的汽车销售名词。意为汽车自生产线上组装后直到用户手中,行驶里程极少,几乎为零。国际工业协会规定,新车下线后,行驶记录不超过50英里的车才算新车。目前,各制造商均对新车采用集装箱形式的运输,以求满足用户对车零公里的要求。

绿色汽车其含义为少污染、低噪音、无公害汽车。如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甲醇、氢气的汽车均属绿色汽车。绿色汽车还派生出了“生态汽车”、“环保汽车”、“零污染汽车”、“清洁汽车”等新名词。

多功能汽车在汽车上设置有家庭设施、娱乐设施,供人们生活、休闲、娱乐。 巡航驾驶装置也称巡航定速装置,是高档汽车上的一种自动驾驶模式,一般预先设定一个车速,然后打开“巡航驾驶”模式开关,汽车将始终保持所设定的车速行驶,这种装置一般配备在自动挡车上,可节省驾驶者的体力。而取消“巡航驾驶”模式只需踩一下油门或刹车即可。目前国产广本轿车上装备有这一装置。

家庭轿车(Family Car)主要供家庭使用。与其相对应的是公务轿车。家庭轿车的主要特征是款式活泼生动,色彩明快和舒适耐用。发展中国家的家庭轿车还有一特点是价廉,因而发动机排量较小。

智能汽车(Intelligent Car)是电子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成果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善解人意”。通常具有自动驾驶,自动变速,甚至具有自动识别道路的功能。另外,车内的各种辅助设施也一应电脑化,常常给人以新奇感。

安全汽车(Safety Car)主要强调汽车的安全性。车上装备有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防滑系统(ARS),乘员保护系统(SRS)等装置。另外,在车身的结构设计上也有所讲究。无论出现碰撞或倾翻,该车通常都能保持一个“生存空间”,以挽救生命。

概念汽车(Concept Car)是汽车制造厂家在车展会上推出的,以体现超前设计思想和水平的样车。概念汽车主要用以展现制造厂家雄厚的科研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同时也起“引导消费”的作用。

概念车一般都无法大规模下线生产,大概都要过十多年才能下线,不过不一定将来要投产的。想反,大多数概念车最后都没有投产。但厂家在车展上推出概念车是为了展示其自身的设计概念,或者说,概念车起到一个引领潮流的作用。厂家也借此展示自身实力。虽然有些概念车没有投产,但是这部车上的很多新技术,新设计被应用到未来投产的汽车中去。毕竟,汽车技术是一个模块化的东西。

休闲汽车(Recreational Vehicle)在外形上突破了传统轿车的三厢式布局,空间安排具有多用途,富于变化和适应产品的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尚意识。广义上讲,除正规的轿车和汽车外的各种“非主流”的乘用车(各种轿车的变型车)都可归入休闲汽车(RV)行列。

迷你汽车(Mini Car)英文Mini的译音。Mini的原意为同类中的极小者,这里通常指超微型汽车。

皮卡汽车(Pick Up Car)英文Pick Up的译音。Pick Up的原意为拾起,捡起和途中上货等意思,这里意指使用方便的轻型客货两用车。

继续: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 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撑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小最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发动机的基本参数

汽车发动机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排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

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

缸,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

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

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

功率。

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

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

泛,缺点是功率较低。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大多6到12缸发动

机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四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

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

用的较少,V12发动机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

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

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

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开始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

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气门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气门确实可以

提高进气效率,但是结构极其复杂,加工困难,采用较少,国内生产的新捷达王

就采用五气门发动机。

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

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

般用于升(l)来表示。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

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ps)或千瓦(kw)来表示。发动机

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

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

率用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钟5000转时最

高输出功率100马力。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

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

。当然,在选择的同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比如,北京

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

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

发动机。

5V:V是英文“阀门”(value)的首写字母。传统轿车发动机气缸普遍采用4

阀门结构,即2个进气阀门、2个排气阀门,保证了进气排气的充分、有效,有利

于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从而达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5阀门技术目前在国外汽车公

司已经广泛应用,新近在我国上市的“宝来”已采用5阀门技术,即3个进气阀门

、2个排气阀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是5阀门应用的佼佼者。

高位刹车灯:一般安装在车尾上部,以便后面行驶的车辆易于发现前方车辆

刹车,起到防止追尾事故发生的目的。由于一般汽车已有两个刹车灯安装在车尾

两端,一左一右,所以高位刹车灯也叫第三刹车灯。

ABS:是英文“anti-lock break system”的缩写,中文译为“防死锁刹车

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没有安装ABS系

统的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来不及分步缓刹,只能一脚踩死。这时车轮容易抱

死,加之车辆冲刺惯性,便可能发生侧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险状况。而

装有ABS的车,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在一秒内可作用60至120次

,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可以避免在紧急

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轮胎不在一个点上与地

面摩擦,加大了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一般说来,在制动力缓缓施加的情况下,ABS多不作用,只有在制动力猛然增

加使车轮转速骤消的时候ABS才发生效力。ABS的另一主要功效是制动的同时转方

向躲避障碍。因此,在制动距离较短,无法避免触障时,迅速制动转向,是避免

事故的最佳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装有ABS,并不代表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所以在此奉劝装

有ABS系统的车主,万不可放心大胆地超能力驾驶,引发事故,也许ABS也救不了

你。

中央门锁

中央门锁是指通过设在驾驶座门上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全车车门关闭与开

启的一种控制装置。

中央门锁采用一个开关去控制另一些开关,它用电磁驱动方式执行门锁的关

闭与开启。中央门锁执行机构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电磁线圈形式,另一种是直流

电动机形式。两种形式都是通过改变直流电的极性来转换物体运动方向,执行关

闭或开启动作的。

目前,轿车的中央门锁多是电磁线圈式。锁门时给电磁线圈正向电流时,磁

铁带动连杆向左移动,扣住门锁舌片。开门时给电磁线圈反向电流时,磁铁带动

连杆向右移动,离门锁舌片。

直流电动机式的工作原理是,连杆驱动力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提供,利用

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完成锁门和开门的动作。

以上说的是中央门锁的工作原理。实际应用要复杂一些,要考虑电磁线圈或

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值,当轿车四门门锁同时动作的一瞬间,其电流值的变化会造

成车上整个电路网络的不平衡。因此,除了中央门锁开关要经过继电器控制电磁

线圈或电动机外,还要装置电容器电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避免车上电流

发生大幅度波动。

F_MPV

F_MPV是从MPV的概念演变而来。MPV是英文multi purpose vehicles的简称,

通常翻译成多用途汽车或多功能汽车,最早在我国出现的是被称为“子弹头”的

美国通用“雪佛兰卢米那”(Chevrolet Lumina)、法国“雷诺空间”(Renault

Espace)等。而F_PV是我们中国人制造的概念,F(family)是家庭的意思。如新

近上市的“昌河北斗星”F_MPV,首次推出家庭多功能车的概念,既可乘人,还可

载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驾上F_MPV出游也很惬意。

涡轮增压器

涡轮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鲜空气增压端、另一部分为废气驱动端,两端各

有一个叶轮,在同一轴上,轴的支承为轴套。涡轮增压器叶轮的旋转动力来自于

废气。涡轮增压器壳体为镍、铬和硅合金材料,轴为铬和钼合金材料。更重要的

是,涡轮增压器是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工作的,为保证其正常工作,在涡轮增压

器中通入了机油和冷却液,以保证有效的润滑和冷却,改善工作条件。发动机排

出的具有高温和一定的压力的废气进入增压器中,推动轴的叶轮以每分钟高达数

万甚至几十万转的高速度旋转,怠速时,叶轮转速为12000转/分,当全负荷时,

叶轮转速可达到135000转/分,普通的轴承是无法承受如此高速而产生的高温和磨

损的。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它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电池。

其主要原理是:燃料电池等温地按电化学方式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

不经过热机过程,因此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几乎

不产生NOx和SOx的排放。而且,CO2的排放量也比常规发电厂减少40%以上。正是

由于这些突出的优越性,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倍受各国政府与大公司的重

视,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

GPS

GPS是Global Postioning System的简称,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目前除美国外,还有俄罗斯、欧盟全球定位系统,而通常意义上的GPS是指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通过接受美国发射的24颗卫星中任意3颗以上卫星所发射的导航信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准确地测量到物体瞬时的位置,确切地说是物体的经纬度、高度、速度等位置信息。GPS最初只是运用于军事领域,目前GPS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行业,它利用GPS的定位技术结合无线通信技术(GSM或CDMA)、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等高新技术,实现对车辆的监控,经过GSM网络的数字通道,将信号输送到车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差分技术换算位置信息,然后通过GIS将位置信号用地图语言显示出来,最终可通过服务中心实现车辆的定位导航、防盗反劫、服务救援、远程监控、轨迹记录等功能。

GPS主要功能

防盗功能:当车主离开车辆,车辆处于安全设防状态时,如果有人非法开启车门或发动车辆,车辆会自动报警,此时车主手机、车辆监控中心同时会收到报警电话,不劳车主费脑伤神,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会立即联系110报警;且车辆自动启动断油、断电程序。

反劫功能:车主尤其是出租车开到郊外,如果遇到几个悍匪劫车,也不再是孤军奋战。有强大的GPS系统支持,车主只要按下报警开关,车辆会向监控中心发出遇劫报警。如果报警开关被悍匪发现并遭到破坏时,遭破坏的系统能自动发出报警信号,监控中心便立即启动实现自动跟踪系统,立刻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反馈给110,以便对车主进行及时营救。

导航功能:也即是电子地图功能,这个功能才是GPS的正统功能。车主只要输入起点和终点,该系统便立即将两地之间的最佳捷径指给车主。可惜的是这项技术目前在中国短期内还是一种概念。据说,中国一汽等企业已开始着手研发自主导航系统,因此车主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可以发挥GPS的导航作用了。

目前,国内主要是通过语音导航,车主可以通过车辆的监控中心得到车辆所在位置,同时也可以向该中心查询行走路线。这种语音导航与国外的电子地图相比,虽然并不完美,但它可以减轻车主边开车边看地图的压力,车主只要通过免提电话,便可以轻松得到指引。

解读汽车装置英文缩写

ABS 防死锁刹车系统

GOA 全方位车体吸撞结构

SAHR 主动式安全头枕

DSE 全面安全防护

EES 座椅自动调节系统

ASC 加速防滑控制器

RSP 电子稳定程序

ITEC 无离合器电子手排系统

TCS 防滑控制系统

ABS+T 防死锁刹车系统+循迹系统

GAS 可变几何进气系统

答案:福特配置参数通常包括车型、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方式、车身尺寸、轮胎尺寸、安全配置、舒适配置等。其中,车型指车辆的整体型号,如福特福克斯、福特翼虎等;发动机指车辆所搭载的引擎类型及其参数,如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等;变速器指车辆的变速箱类型及其档位数;驱动方式指车辆的驱动方式,如前驱、后驱、四驱等;车身尺寸指车辆的长、宽、高等尺寸参数;轮胎尺寸指车辆的轮胎规格,如轮胎宽度、扁平比、轮径等;安全配置指车辆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装备,如ABS、EBD、ESP、气囊等;舒适配置指车辆的舒适性配置,如空调、座椅材质、音响系统等。

解释:福特作为一家著名的汽车品牌,其不同车型的配置参数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包括上述几个方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车型和配置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性价比和使用体验。

拓展:除了上述基本配置参数外,福特还有一些特殊的配置,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盲区监测等。这些配置不仅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其实并不只是大众车后排中间会有比较高的隆起,其它品牌车辆后排中间存在隆起也比比皆是;说到底这是个具有年代感的问题,早期的后排中间凸起可以看作区分前驱、后驱车的标志(简单点说凸起就是为了将传动轴嵌入到凸起的空间内),而随着 汽车 的发展、相关规定的日益严苛,现在要嵌入凸起空间内的已经不仅仅是传动轴了,很多车型连排气管都给嵌入进去了;总得来说就是,后排中间若是平的那么肯定是前驱车、而且排气管布置在底盘下方而不是被底盘包裹,这同样与底盘离地距离也有关系,一般SUV的后排凸起都比较低、甚至是没有凸起,就是因为SUV底盘高,不用采取将排气管嵌入的布局方式!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一个比较常见 汽车 底盘结构,在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间的凸起部位,但凡采用了这种底盘结构方式,无论前驱车、后驱车的后排都会有凸起,因为底盘存在凸起,车内后排空间也必然存在凸起,只是凸起程度或存在不同,但凸起必然存在!反之若底盘是平的,那么车内后排也必然是平的;这也解释了鄙人在第一段中所提到的人,要么凸起位置下方空间装传动轴、要么提供给排气管用、要么传动轴+排气管都塞进去,所以后排有凸起并不只是大众的专利,大众的凸起部分与BBA相比较根本不值一提,后驱车、四驱车的凸起部分更高!

前文中提到,早期后排凸起是作为区分前、后驱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那个时候的相关要求少,大多数车辆的排气管并不会被选择嵌入底盘内部,所以早期的前驱车后排中间的凸起很小、甚至没有凸起;但随着相关法规越来越严格、全面,比如欧盟的规定要求排气管不能距离地面太近,据说是防止排气高温炙烤地表植被?在一点就是也取决于底盘离地距离的高低,底盘本身就低的车,如果再把排气管给露出来,那不等着刮么?整体上看,德系车底盘比日系要低一些、再一点就是德系车中采用后驱、四驱布局的比较普遍,而日系车在前几年大都主打前驱,所以日系车后排凸起往往相对低一些,但那些日系的后驱车也都是高高的凸起!

总而言之在各种各样的规则不断完善的加持之下,采用这种中间凸起设计的底盘将会越来越多,因为在强度上,这种设计也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一张白纸很柔软,前后很容易形成弯折、卷曲变形,而将其折叠成拱形、加上几道棱,它的强度就增加了(如上图所示),至少将图中折叠后的纸拿起来不会弯折,而同等大小的平面白纸拿起来就会卷曲,所以在强度上这种设计是有好处的;所以后排中间凸起并非只是大众的专利,绝大多数欧系轿车后排中间都是后驱的,而日系轿车后排中间有凸起的车款也越来越多,这毕竟牵扯到强度问题;所以即便日系前驱车多,但在安全的大框架下也都采用了这种布局!

大众 汽车 后排地板凸起特别明显,不管是七八万块钱的捷达、桑塔纳还是POLO,也不管是中级车帕萨特迈腾,还是带字母的都会有这种情况。对于大众 汽车 后排凸起原因也是众口不一,有人说这是为了节省成本,厂家不愿开发新模具;也有人说这是为了提升车身强度而为。

首先来说说为啥 汽车 后排底板会有凸起,绝大多数的四驱轿车和后驱轿车都会有这个凸起,主要是用来走传动轴的,前置发动机将动力传给后轮需要传动轴来实现。如果传动轴过低容易出现托底的问题,影响 汽车 的通过性。如果车身做的高一些,又会影响到 汽车 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把局部底板做成凸起的形状,进一步保护传动轴,并提升 汽车 的通过性、稳定性和操控性

对于一些四驱SUV来说,虽然也有后轮传动轴,但是后排凸起并不明显,这是因为suv具有底盘高的优势,适当降低传动轴的位置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此可以将后排做的平一些,以此提升 汽车 的空间表现和利用率。

可能很多朋友会提出疑问,为啥前驱的大众 汽车 也会有这个凸起呢?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四驱车与前驱车共用平台,为了减少重新开模的费用,即便是前驱车也会用这种造型的底板,说白了这是厂家节省成本而已,后排高高的凸起确实是影响 汽车 的空间表现,后排中间坐人确实不够方便。因为成本控制的原因,前驱车也会保留这种设计,对于前驱车来说这个凸起可以用来走排气管和一些线路等,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车身强度。

对于四驱或者后驱轿车来说,这个凸起还是很难避免的。而对于前驱轿车来说则是可以避免掉的,这个要看厂家愿不愿意在各方面花钱了。对于SUV来说因为具有底盘高的优势,也是可以避免掉的。

欧系车的法律法规不一样,后排隆起高,不止是大众,比如福特,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凸起部分是为了安装四驱、以及排气管、后驱车的传动轴等,事实其实并不是完全这样。

大众-POLO

福特-福克斯

大众-迈腾

福特-金牛座

如果说是后驱车后排隆起太高可以理解,那么上面大众和福特的四款 车型,均为前驱车型,一样程度不一的隆起,原因很简单,欧洲曾经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 汽车 的排气管道不能和地面距离太近,以免温度过高对底盘下的草坪等造成伤害,鉴于这一规定,在底盘高低不变的情况下,就得升高排气管道,最后将其藏在后排的隆起中,所以,欧系车后排普遍隆起那么高,就不难理解了。

大众-辉腾

对于后排凸起,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设计理念”,有些车型就是设计风格不同,在设计师设计的时候,可能就考虑到,“此车乃车主一人专属”,后排少有人坐,而坐三人的时候会少之又少,所以即使前驱车也不会太考虑高与不高,只能说欧洲和亚洲的国情不同,比如排放标准、碰撞标准、再到小细节上的 汽车 日行灯、喇叭等,都不一样,还有一个不同的,现在我们国产车可以标配行车记录仪,在欧洲法律法规中,是坚决不允许的。

总之,后排凸起与不凸起,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凸起,坐三人中间位置的乘客不用刻意劈腿,会更舒服自然一些。凸起,一般底盘会更低一些,重心自然也会更低一些,对操控性能有利。

大众的轿车后排中间为什么是凸起的,这个话题老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回答的也都是五花八门的。有人说为什么不把后排做成平的呢, 看人家日系啥的都是平的。就大众个性。 其实不是大众个性,大众人家造车技术几十年了,大众能不知道后排凸起,减小后排空间吗,不知道后排做三个人的时候中间那个人非常难受吗,其实大众也知道,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改变,为了全安起见,不得不让后排凸起。必竞后排长期做三个人的时候较少。车辆安全高于一切。 那我们就通过两点来剖析一下大众后排为什么要凸起。为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车辆安全,一个是底盘平整度。下面详细说说这个两个方面:

1、底盘平整度,为了底盘平整,只能把排气管和传动轴放进底盘里面去,所以才会发生第二排中间位置凸起。 为什么要把排气管和传动轴放到底盘里面,一、底盘平整,在车辆快速行驶的时候风阻大大减小,自然油耗降低,动力增进。二、排气管道离地间隙高了,这样通过性也好了。不至于卡到排气管道。 这也是大众为什么要这做的原因之一

2、车辆安全,第二排中间位置放脚的地方凸起为了保护车上人员安全。如果车辆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突出事故,被前后车辆夹击,大大减小车辆对折弯度。因为凸起的地方起到一个“梁”的作用。就好比一张平整的铁板对折和一个钢梁对折,梁的韧性肯定要比一张铁板好。 有人说这种事,百年不遇。大众太杞人忧天了。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汽车 事故一辈子都不想发生。 但是发生一次,就会要了命。这个“梁:可以说是对后排乘客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

一直以来,无论哪个段位的大众 汽车 ,在后排的地板上都有一个凸起的身影,对于这个凸起可谓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这降低了乘坐舒适性,有的则认为这是对底盘进行了加强,那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呢?今天就对这个问题来进行分析。

首先这个凸起说的简单一些就是通过底盘“折”出来的,下面是空的并贯穿车身前后,最开始是为四驱车型所设计,下方用于容纳传动轴,由于 汽车 现在越来越追求通用化生产,多个车型可以采用同一平台以及相同的重要部件,如果专门为两驱车型设计底盘的话,那需要重新各种设计、开模具等,这对车企来说要花费不少的投入,目的只是解决了那影响并不是很大的后排凸起问题,所以这样做的意义不大。

再来看所谓的底盘加强,不能否认这样能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就类似于一张纸折叠后不容易弯曲了,但如果真是出于这种考虑的话,这个凸起真心没必要这样设计,那高度确实有些夸张,简单的做上两公分的实心加强筋,那效果比这要好很多,可以肯定这并不是为了加强而专门设计,只能说是在为四驱考虑的同时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当然也可以理解成为以后的四驱车型提前做了考虑等。

当然大众车上这个凸起会影响到舒适性,是在后排坐满三个人的前提下,会让中间那位的脚下有些别扭,只坐两个人的话基本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大部分家用车平时后排坐三人的情况应该比较少,这一定意义上并不能成为选车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买车的时候没必要太过于纠结。

可以这么理解,中央通道的产生是矛盾协调的产物,排气管/传动轴的防护、后排腿部空间、车体刚性等等因素相互制约。有时候真的没必要为了这样一个小东西所纠结,除非你的座驾是天天满员载客!

掀开 汽车 的地毯,会发现其实中央通道的凸起,是由于车辆地板的钣金结构设计所导致的。一般来说,整个通道从驾驶舱前围一直延伸到行李箱后地板。

为什么设计后排中央通道

从上图看,前排的通道作用就比较好理解,可以为换挡手柄和面板的布置提供支撑,对中控台的塑料结构进行加强。但是,后排这个中央通道有啥作用呢?

从车底下看上去,作用就一目了然:作为排气管通道。除了排气管以外,中央通道也可以布置驱动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后驱车或者四驱车的中央通道通常要比前驱车要高。由于排气管和传动轴都是会产生振动的零件,它们与车体间的连接是通过弹性的吊耳来实现的,如果不将其藏到中央通道中,出现托底时会有掉落的风险。另外,在欧洲和日本等地有法规要求,车停在草坪上时排气管不能烘烤到草坪引起安全隐患,所以全球车型后排通常都会凸起不低,用来给底盘的传动轴和排气管预留空间。

另外,从结构上来看,中央通道连接了前围和后地板,其凸起的结构增强其纵向的刚度,进一步提升驾驶时车身的稳定性。但对于碰撞来说,其实中央通道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它不是主要的承受力的结构件。

为什么有的车后地板可以那么平?

简单科普完之后,就要点名看实例了。其实,有关心后排空间的读者应该知道,也有一些车型的后排地板可以做得很平,甚至一点凸起也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

先看看最近的当红炸鸡——宝骏560。

本来车内空间就很大,坐在后排座椅上,甚至发现已经没有了后排通道这个概念了,整个后排地板都是平整的。它是怎么做到的?

可以看到,排气管外露,并没有藏到底盘里面,其实这样的设计就需要承担底盘托底时排气管被磕碰或者掉落的风险。但鉴于560空载时离地间隙有202mm,相对较高,对于日常路面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再看看卡罗拉。有留意过卡罗拉后排中央通道的,应该都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不像宝骏560整个后排地板平整,卡罗拉后排中央通道还是会有一点凸起,但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能够接受。对比了一下目前同价位车型的后排中央通道及排气管布局。

可以看到,卡罗拉既兼顾了后排空间,又保证了排气管的防护。卡罗拉之所以能做到这种效果,主要是在进行排气管设计的时候,将三元催化的触媒集成在副消声器中,并将其位置前移。这种设计算是比较巧妙,不过从上一代卡罗拉上已经有所应用。

舒适经济取向的家用车会尽可能的抬高底盘,设计更佳平整的后排地板。但也并不是说后排地板低,整体的舒适性就好,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思域,老款思域后排地板几乎是平整的,虽然腿部空间不错,但受限于其车身尺寸,假如后排坐三个人的话,整体乘坐舒适性并不好;因此在10代思域上有新的设计思路,不再为了一个时有时无的空间座位而委屈其他四个坐席,抛弃了后排平地板结构,降低了底盘高度,改善后排座椅倾斜度,使得左右座椅的下凹和包覆性更强。

公众号直接搜索:车域无疆,关注后回复"车型库“,即可了解疆哥最全的车型评价

不仅仅是大众的轿车,现在很多的, 汽车 中间都是有隆起的,而且中间的隆起也会造成中间乘客乘坐的舒适感下降,那么为什么不取消呢?这个原因是为什么呢?

每个 汽车 的开发现在都是有一个平台的概念,平台说白了就是一个研发的方案。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大多数有四驱的版本,两驱的车也是有中间隆起的,如果是像一些国内的 汽车 ,只有两驱的车型那么中间隆起比较少。

这就是因为在开发一个车型的时候,研发方案是不变的,因为如果是单独的改这一个平台的话,会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成本,所以说就会设计一个更高的,综合性更强的平台,中间隆起也是为了前置后驱,或者是四驱做传动轴用的。

另外呢,这种隆起的设置有利于底盘的设计,比如说可以给油箱或者是说其他的,排气管三元催化等等,提供充沛的布局位置,预留空间。

另外这种加高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增加 汽车 底盘的刚性,使 汽车 更加的稳定。所以说像这种中央隆起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其实这个凸起是为了底盘的平整性,由于 汽车 下面的底盘设有排气管或传动轴,通常后轮驱动的 汽车 必须透过传动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后轮上,所以结构上需要有这样一个凸起。

这样的问题其实在大众车型中,还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因为我们在平时使用的时候都有所顾虑,甚至有些朋友再买车的时候就会因为这样的原因,会考虑别的车型。

其实这个问题最初的存在就是来自于大众的平台设计,大众目前很多车型采用的都是来自大众自己的MQB平台,这样的平台其实能够兼容较多的车型,因此为那些有着四驱动力的车型预留了传动轴的位置,从普通的轿车到中大型SUV车型,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有更多的配件通用,降低整个造车的成本,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图为最新款高尔夫的后排中间位置

还有部分的原因也是在于整个车子的车身强度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了它对于安全系数的照顾,每个车企对于车子的主被动安全方面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刻意的要求哪一个车子去为了降低安全系数来平衡整个车子的结构,这样的做法也是欠妥的。

大众车,别的不知道,迈腾B6,B7,CC,帕萨特,后排的隆起确实是为了装四驱。应该说欧版、美版四驱车型,遗弃大众和伤害大众都没有引进(主要是考虑价格,实际上引进了以后卖40W+也没几个人买,参考R36)

B6时代,迈腾,CC,迈腾旅行都有过36V6版本,由进口大众销售,这些版本都是四驱的。其中迈腾旅行版就是大名鼎鼎的R36。到了B7时代,V6的迈腾,帕萨特,CC一股脑儿国产,在国产过程中进行了阉割,考虑政策影响,把36的发动机修改行程改为30,另外去掉四驱功能。当然也别说大众黑,因为国产后,价格由R36的50W+降到30W左右。因此,实际上国产30的迈腾,CC,帕萨特都可以自己加装原厂四驱套件,费用在十万左右。注意,改装这几款车四驱版,油箱都要更换为国外四驱版本的油箱,不能只加传动轴的。

欧版帕萨特(B7迈腾),美版帕萨特,海外版CC,在国外都是有36V6 四驱版本的。美国36V6 CC 四驱版本,要价RMB 40W左右。若平行进口回国,和之前R36价格差不多。

35万以内要悬挂舒适,隔音性好的SUV其实可选范围还是很多的,推荐最多的应该就是凯迪拉克XT5了,除此以外,个人建议购买车型还有林肯冒险家,别克昂科旗以及本田冠道或者URV系列这几款车除了冠道跟昂科旗属于普通品牌,XT5跟冒险家都属于二线豪华品牌,产品定位上,冒险家属于新车型,由长安代工合资,虽然定位紧凑级SUV,但实际空间已经乘坐表现并不逊色于常规入门级中型车,而昂科旗更是唯一的中大型SUV,另有七座版本可选,家里人要是比较多的话首推,至于XT5跟冠道具体自己试驾会更好,汉兰达就不推荐了,谈不上什么隔音好,而且SUV相对轿车的受风面积本身就更大,尤其是中高速驾驶对于风噪的把控水平要求也要高出太多

 

先说下卖的最火的XT5,除了内饰凯迪拉克差点意思外,XT5算得上凯迪拉克家族较保值的车了,双层隔音玻璃,底盘扎实厚重,动力也不含糊,采用20T配9档AT的变速箱,最大功率达到174,峰值扭矩350,零百加速8秒左右,AT的变速箱综合使用下来平顺度还是要比双离合的好点,尺寸为4813,1903,1682,轴距达到2857,35万落地基本可以考虑四驱的入门豪华版,底盘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座椅厚实柔软,基础配置丰富,绝对可以在你考虑范围内,我身边不止一两个奶爸买车考虑这款车

 

再说下冠道车系,跟URV几乎同样的设计ID,建议购买20T版本,相比15T 那个高频版本动力输出平顺性,爆发力都要稳定不少,变速箱也是9速的AT,比CVT要好,20T版本发动机最大功率200,峰值扭矩370,尺寸为4858,1942,1670,轴距达到2820,之前试乘的感受后排空间非常大,离地间隙也比较高,中间地台几乎纯平,坐垫也一改之前短小的样式,更大更厚实,填充物也很柔软,隔音降噪的表现在同价位虽然不算靠前,但结合20万起步的定价,要比汉兰达好太多,别说我黑汉兰达,我只是很讨厌丰田车的营销,平常有客户要买丰田,基本不接单,要不就让买其它品牌,至于为何,你们都懂

 

再说下昂科旗,作为别克目前旗下在售的唯一中大型SUV,这款车去年刚刚上市,也是四款车中最具性价比的车型,外观设计风格跟君越类似,分体式的灯组造型更有辨识度,大面积镀铬豪华感给力,整体设计稳重简约大气,商务家用都非常合适,动力采用20T涡轮发动机匹配9档AT变速箱,最大功率174,峰值扭矩350,你没看错,这款发动机跟XT5的几乎一致,包括变速箱大体技术都被通用高度集成了,不过车身自重基本跟XT5一样,都在两吨左右,尺寸为4981,1953,1732,轴距达到2863,内饰设计,别克在美系车中也数一数二,游艇式座舱,大量皮质包裹,木纹饰板,软质材料都让档次感提升明显

 

 最后说下冒险家,目前新上市没多久,在意品牌的这款车应该是四款车中最佳的,外观内饰要比MKC更好,整体设计风格年轻时尚了不少,长安代工,而且本就是福特旗下的豪华品牌,动力采用与金牛座一致的20T配8AT组合,最大功率180,峰值扭矩390,尺寸为4615,1887,1630,轴距达到2771,林肯在隔音,行车品质,乘坐感受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吐槽一下内饰的中控大屏,有点夸张了,甚至有些影响行车安全,位置低点或许更好点,以上车型为个人看法,不喜勿喷,希望对你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xing/12267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