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马超用的是什么武器(历史里的)

三国里的马超用的是什么武器(历史里的),第1张

马超的武器是枪,而且马超是历史上的用枪高手。

枪是中国古代兵器之一,是由利刃加棍棒组成的长柄刺击兵器,外形与矛相似,柄长于刃,与短兵器械完全相反,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大名器”之首,被称为“百兵之王”。

枪长而锋利尖锐,使用灵便,枪头刃可刺可斩,可刺穿盔甲;枪杆抓住,可格挡兵器,也可棒打或投掷杀敌,威力比棍棒类钝器强。武将可骑战马冲锋刺敌,或下马步战。

历史上用枪高手:哪吒,赵云,马超,岳飞,林铭

扩展资料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东汉前将军、槐里侯马腾之子,早年随父亲征战,参与攻克苏氏坞,马韩互攻等战役。官渡之战后,助司隶校尉钟繇在平阳击破袁氏和南匈奴联军。

建安十六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参考资料:

-枪

前言:马超与太史慈都是三国名将,尤其是马超,为刘备帐下五虎上将之一,其武艺自然不用多说,征战沙场未有败绩,手握一杆长枪穿着白铠甲,有着“锦马超”的美名。太史慈是与东吴第一勇士孙策齐名的人物,也有着万夫不当之勇。太史慈与五虎上将之中的马超相比,两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对比一下两人的单挑战绩,通过单挑战绩可以直观的看出两人的差距,太史慈与马超差距很大,至少相差一个档次以上。

马超战绩马超自从父亲马腾被杀之后,在西凉起兵,刚出场就把曹操大军打得丢盔弃甲。曹操小看了马超的实力了,这种实力一大部分就是马超英勇善战,曹魏将领除了许褚之外其余人都挡不住他。那么马超一生中他的战绩如何呢?能体现出马超武艺高强的几场大战有潼关之战,当时曹操大军与马超对峙,马超首先和于禁单挑,打了八九个回合击败于禁,又和张郃单挑,二十回合击败,随后李通出战,他不走运被马超杀了。三国演义中这样描述: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

从这三将和马超单挑中,可以看出于禁于张郃实力并不弱,同属于曹操的五子良将行列,马超却能将他们轻易击败了,后面来了个李通,显然也是曹操身边的大将之一,却轻易被击杀,说明马超有万夫不当之勇。与此同时马超和许褚之间的战斗同样非常精彩,众所周知许褚是自从典韦战死之后曹操身边最强战将,人称“虎痴”。在马超与许褚的交锋中,马超并无劣势,先是斗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紧接着又斗了一百回合又没分胜负,最后还是许褚自己的原因武器断掉了,自己中了两箭,说明此战许褚处于下风。

马超挺枪接战。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马匹困乏,各回军中,换了马匹,又出阵前。又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除此之外马超还与万人敌张飞交手不分胜负,相比许褚,张飞的单挑能力更为突出,是唯一能战吕布短时间内不落下风的人物。张飞在葭萌关与马超大战之时,两人也是与许褚一样战了很久打平,说明马超与张飞武艺持平,按照这样说马超也是一个万人敌,属于超一流武将。

太史慈战绩与魏蜀大将相比,东吴大将的出场率和存在感就低了很多。在东吴太史慈算是一流武将了,除此之外单挑能力出众的也仅仅算甘宁了。那么太史慈的单挑能力如何呢?下面来看一下战绩就知道了。太史慈最知名的一场打斗是战孙策,孙策是江东小霸王,继承了其父孙坚的优良传统,单挑能力比其父孙坚更胜一筹,“小霸王”这个称号估计是从项羽那找来的灵感,能把孙策比作小项羽,足以显现出孙策的实力了。太史慈与孙策大战了两次“五十回合”,两人的差距非常小,可以说是完全一场平手较量。孙策的单挑能力参考证据不是很足,说明太史慈单挑能力还有待考证。

在合肥之战中太史慈也有过与曹魏大将张辽交战的记录,当时太史慈出马挑战张辽,双方打斗了七八十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负来。张辽为五子良将之首,在曹营中算是一个有实力的战将了,太史慈能与之打平,算是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一流武将。但是张辽与许褚,张飞比起来单挑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张飞、许褚算是超一流武将的话,张辽顶多算是普通一流武将。纵观张辽的数次战斗中,并没有展现出张辽有超一流武将的实力,仅仅从白马之战打不过颜良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太史慈与马超之间差距大吗?显然还是有点差距的,马超通过战张飞,战许褚,还有大败五子良将其二,完全能晋级超一流猛将行列。而太史慈与孙策打平手,孙策武力值参考依据不足,与张辽打平手,张辽武艺不如许褚等人,是一个普通一流武将。因此,太史慈与五虎上将之中的马超至少相差一个档次,是超一流武将和普通一流武将的差距。即使太史慈射箭能力厉害,也弥补不了他们俩之间的差距。(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与正史无关,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其实张飞从长坂坡一战之后,就对赵云心生敬畏之心了。作为三国演义中战力排行仅次于吕布典韦的赵云,在三国鼎立的阶段中,可谓是实打实的三国第一猛将。而且赵云的枪法非常快,多次创下最快收人头的记录。比如零陵上将邢道荣,在赵云的马前来6个回合都没走上,然后就败下去了。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刑道荣这类战五渣,就是让张飞打也是几个回合的事情。但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可确实是实打实的硬仗,在这场硬仗中,赵云保着夫人和幼主,还不敢恋战,只能边打边撤,即便是这样还是杀了个七进七出。所以马超和赵云是没有可比性的。而葭萌关前,张飞和马超挑灯夜战。双方打了一个难解难分。

所以从三国演义的塑造来看,张飞在武艺上是不如赵云的。不过双方都是T1级别的武将。真要打起来也是难分彼此。张飞执意要走的话,赵云也未必拦得住追得上。而且从战绩上来看,张飞的作战机会确实更多一些。毕竟赵云是最后入伙的,虽然都称其为四弟,但是刘备集团还是以刘、关、张、诸葛亮为核心的。赵云属于核心圈外围的一员勇将。所以在三国志中,赵云其实就是一个刘备的亲随卫队长。而张飞则是文武双全的猛将。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有一人一骑喝退曹兵百万的典故,而赵云有空营计解汉水之围的功劳。张飞智取瓦口关,而赵云智取桂阳,随后担任桂阳太守。后来开始守卫荆州。张飞在西川打的非常勇猛,而且也开始用计谋了。可能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张飞就是一介武夫,不会使用计谋。结果每次张飞使用计谋,还都能奏效。这可真是固有思维害死人啊。

其实在我看来,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要强于张飞的。赵云是真的有勇有谋,而且冠绝三军。张飞是一员虎将,武功确实很强大,不过计谋也不是很高。怪不得《王者荣耀》里将张飞设置成一个坦克的定位呢。

而赵云在多次作战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赵云对于局势的判断,往往非常准确。比如在汉中救黄忠的时候,如果是张飞,可能干脆拉着老黄忠一场血战就完了。但是赵云很冷静地选择先救黄忠,毕竟黄忠已经打了那么长时间了。虽然黄忠武艺高超,但是体力已经跟不上了。然后利用空营计吓退了曹操的军队。

我其实一直在想,如果当时诸葛亮使用赵云去镇守街亭,那么曹军绝对不可能在街亭击溃蜀军,更不会出现后面的北伐失败。最后诸葛亮不得不用空城计来惊退司马懿。

关羽

~220 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美须髯。早年随刘备起兵涿郡(今河北涿州),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张飞同为平原相刘备的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亲如兄弟。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入徐州,随刘备征战,先后击败袁术、吕布等。建安四年(199),领兵守下邳(今江苏邳州南),兼行太守事。五年,为曹操军所败,被擒获,授偏将军。在官渡之战中,与张辽为曹军先锋,斩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之围,封汉寿亭侯。不久回归刘备。次年随刘备南入荆州投刘表,屯新野(今属河南),后移屯樊城(今属湖北襄樊)。 十三年,为避曹操军南攻锐气,奉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长江)退向江陵(今属湖北荆沙),至汉津(今钟祥境)与刘备会师后,又与领万余人前来接应的江夏太守刘琦一道,进屯樊口(今鄂州境)。不久,所领水军作为刘备军主力,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军于赤壁(见赤壁之战)。并与诸葛亮等随刘备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继任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陵。十六年,刘备西入益州,关羽奉命留镇荆州。 二十四年,任前将军。秋,出兵攻襄阳、樊城,趁汉水泛滥,迫降曹将于禁,擒杀庞德,围困曹仁、吕常,威震中原。后因曹操遣兵增援,吴将吕蒙袭取江陵,关羽军心动乱,败走麦城(今当阳东南)(见吕蒙袭取江陵)。十二月,与子关平等潜逃,被吴军擒杀于临沮章乡(今远安境)。 关羽作战勇猛,人称“万人敌”。指挥果断,善待士卒,但骄傲自负。被后世神化为“关帝”,影响及于海内外。袁绍兴师南进,派刘备南下汝、颍,攻掠曹操后方,被曹操部将曹仁击溃。刘备逃回袁绍军中,受到猜忌,暗中打算脱离袁绍,于是建议袁绍跟荆州牧刘表结盟,以使曹操腹背受敌。袁绍信以为真,派刘备率领本部人马,再度南下汝南与黄巾军首领龚都等会合,兵力扩充到数千人,对曹操后方又构成威胁。是年七月,曹操为稳定后方,派大将蔡阳率兵讨伐刘备。刘备预作充分准备和部署,率部迎战蔡阳。两军激战,曹军大败,蔡阳被杀。建安六年(201年)秋,曹操统军进击刘备于汝南。九月,关羽随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龚都等部皆散。至此,刘备脱离袁绍,获得发展自己势力的机遇。刘表对刘备以礼相待,此后,刘备便在荆州屯兵。

从建安六年到十三年(201—208年),刘备在这八年中致力于礼聘人才,扩大军事力量。特别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他“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日益密切,心中不悦。刘备察觉以后,就严厉批评他和张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关羽和张飞就再也不表示反对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刘表死,继任荆州牧的刘琮投降曹操。刘备为避开曹军锋芒,便撤离樊城,向江陵(今湖北江陵)退去,并派关羽率领一万多水军,从水路往江陵会合。刘备军撤退到当阳长阪(今湖北当阳东北)时,被兼程追来的曹操骑兵打得大败,去江陵的道路被曹军截断,刘备只好斜趋汉津。关羽率水军前去接应,保护刘备退到了夏口。

据《蜀记》记载,当年刘备在许昌,与曹操一起打猎。关羽曾劝刘备乘人散混乱之际,杀掉曹操,以绝后患。可能由于形势不允许,刘备没有答应。这回在汉津会面,飘泊无依,关羽愤愤不平,说:“当年在猎场上,如果听了我的话,就没有今日的困厄之灾了。”刘备解释说:“当时,也是为国家着想,爱惜曹操是难得的人才。再说,如果天意辅助正人,又焉知今日的飘泊不是咱们的福分呢?”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战。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今蒲圻县西北)大破曹操。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为突出关羽“全交重义”的特点,演义出了他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细节,至今脍灸人口。

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攻占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都在今湖南境内),刘备得了四郡,加上孙权借给他的南郡,终于在荆州站住了脚。然后刘备封拜元勋。关羽被任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备带兵入巴蜀,取益州,关羽留守荆州。益州既平,关羽得赐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还占据着南阳郡和南郡的北部,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215年),孙权便派诸葛瑾为使去跟刘备商量,要求把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归还东吴。刘备托辞拒绝,孙权就派去一批官吏,接收长沙、零陵、桂阳三个郡。关羽坚决不让,将孙权派来的官吏全部轰了回去。孙权一怒,马上派吕蒙率领两万兵马用武力接收这三个郡。吕蒙夺得了长沙、桂阳两郡后,刘备急忙亲率五万大军下公安,派关羽带领三万兵马到益阳去夺回那两个郡。孙权也亲自到陆口,派鲁肃带领一万兵马扎在益阳,与关羽相拒。东吴的军队和关羽的军队都在益阳扎营下寨,彼此对峙。

孙刘两家正在争夺荆州,此时,刘备(161-223)闻曹操(155-220)攻下了汉中,急忙和孙权(182-252)平分荆州,抵抗曹操在此同时,关羽已设宴招鲁肃(172-217)赴宴,想商议荆州之事,不料被鲁肃弄的无地自容

赤壁之战后,据守荆州的关羽名为“襄阳太守”,而荆州的襄阳、樊城等重镇还控制在曹操手中。为了实现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对》中所筹划的跨据荆、益二州,待时机成熟时荆州军队直下宛(今河南南阳)、洛,益州军队西出秦州(今陕西南部),完成统一大业的计策,关羽一直虎视襄、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败曹兵,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于是,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戴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并赐他节、钺。

是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抓住战机,留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自率主力北攻荆襄。

襄阳、樊城隔汉水相对,互成犄角,是曹军抗拒南军北上的战备要地。时魏镇南将军曹仁驻守樊城(今湖北襄樊),将军吕常驻襄阳。他从汉中撤军到长安后,又派平寇将军徐晃率军支援曹仁,屯于宛城(今河南南阳)。樊城之战开始后,曹操又派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前往助守,屯驻于樊城以北。

于禁不熟悉南方的气候地理。曹仁让他和庞德屯兵于樊城以北,和城中相互呼应,他竟未考虑该处地形低下的因素,便把所率领的七支人马都带到那里驻扎。八月,连降大雨,汉水暴涨,平地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均被水淹,只得率少数将士避到高阜之处。关羽乘战船猛攻,于禁欲退无路,被迫投降。庞德率的一部继续顽抗,誓死奋战,从早晨一直战到中午,箭尽矢竭,就短兵相接。将士有的战死,有的投降。关羽加强了攻势,同时,水势上涨更猛,土堤淹没,曹操部队都投降了。庞德想乘船撤回曹仁大营,但水势太大,船只倾覆,被擒,不屈而死。

关羽乘胜围攻樊城,并以一部兵力包围襄阳。樊城守军仅数千人,城墙因水淹多处崩塌,曹仁曾考虑放弃樊城,被辅助曹仁的汝南太守满宠所劝止。满宠认为:“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今河南郏县)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曹仁乃以必死决心,激励将士齐心协力奋勇抵御。

关羽军虽乘船猛攻,一时仍不能下。此际,魏荆州刺史胡修、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均降于关羽,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人孙狼等,亦杀官起兵,响应关羽,关羽声势一时“威震华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曹操感到威胁,一度准备迁都,被丞相司马司马懿及曹椽蒋济谏止。他们认为:“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宣帝传》)。

曹操采纳了这一利用矛盾破坏孙、刘联盟,以坐收渔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见孙权。同时指令徐晃率军援救曹仁。徐晃进至阳陵陂(樊城北),曹操派将军徐商、吕建传令:必须待后续援军会齐后方可进击。时关羽前部屯偃城(樊城北约五里),徐晃佯筑长堑,示以将切断蜀军后路。蜀军惧被围,烧营撤走,徐晃军进据偃城,渐向围城蜀军逼近。

当初,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刘备在取得荆、益二州建立基业之后,一定要外结孙权,形成巩固的联盟,然后才能北定中原。可见,孙刘结盟是刘备北定中原的基础。然而,这联盟却因为几个原因,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是在荆州的所有权问题上。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对孙、刘、曹三家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曹操曾想占据荆州,统一天下,但赤壁一战使他美梦成空;孙氏集团一向认为荆州是必争之地。因为荆州据上游之重,只要操在别人手里,自己则处于被动地位。赤壁之战结束,为了继续联刘抗曹,不得已,只好暂借荆州给刘备。可刘备取得益州后,却无归还荆州之意。

二是关羽缺乏对孙刘联盟的正确认识。他自恃勇武,对孙氏集团始终踞傲不敬。鲁肃与他单刀相会,讨要荆州,他尽管理亏,但仍然不肯从两家联合的角度着眼来妥善解决问题。孙权派使者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不但不应许亲事,反而厚骂使者,双方关系越来越僵。

三是东吴臣子中,从大局出发,认为应与刘备集团修好、共拒曹操的鲁肃已经去世,而其他臣子,如代替鲁肃统兵的吕蒙,就认为关羽平素骁勇善战,且有兼并吴国的雄心,所以,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说:“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所以 孙权得到曹操的信后,欣然允诺。他召吕蒙回建业,共商夺取南郡的计划。关羽也知孙刘联盟不巩固,这时既要夺取樊城,又得防备孙权偷袭荆州。他看到东吴大将吕蒙屯兵陆口,就再三嘱咐麋芳和傅士仁小心镇守荆州,并将大部分军队留在南郡,还沿江设防,二三十里设一个岗楼,建起烽火台。吕蒙探知关羽防守严密,无懈可击,就佯称病重,上书给孙权,要求回去疗养。孙权公开发布命令,调吕蒙回建业养病。吕蒙推荐陆逊代替自己。当时,陆逊年少多才却无名望,正任定威校尉。孙权便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到任后,派使者给关羽送去了礼物和一封信,信上恭维关羽水淹七军,功过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破赵,还勉励关羽发挥威力,夺取彻底胜利。关羽看到陆逊是个无名晚辈,对自己又如此恭敬、诚恳,就大胆放心,把荆州大部分军队陆续调到了樊城,打算趁徐晃的兵马还未赶到,大水又未完全退去,先攻下樊城。他亲自督战,加紧攻城,而曹仁依旧坚守。陆逊把关羽人马的调动情况详细地报告给孙权,且说明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关羽可一战而擒。

关羽在襄樊的兵马越来越多,加上新得于禁降军数万人,粮食匮乏。他责备南郡太守麋芳和傅士仁的粮草运送跟不上,大怒说:“还当治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二人于是存有叛心。后关羽为解燃眉之急,竟擅自强占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命吕蒙为大都督,发兵袭击关羽的后方。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傅士仁,又使傅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糜芳。二人平时就因为关羽对他们傲慢而心怀不满,这次又听说关羽回来要惩治他们,更是内心恐惧,于是在东吴大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吕蒙进占江陵后,尽得关羽及其将领的家属。他对他们加以优待和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侵扰百姓,还对全城百姓表示关心,给有病的送医药,给饥寒者赐衣粮,使城内秩序迅速恢复。而骄傲轻敌的关羽,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曹操使者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说即派兵西上袭击关羽,但请保密,以防关羽得知有备。曹操部属多数认为应代孙权保密。谋士董昭独持异议,认为应佯允保密而暗予泄漏。关羽知孙权来攻,如撤兵回防,则樊城之围自解。关羽南返与孙权交战,两敌相斗,正好坐收渔利。若为其保密,使孙权得势,对我并不有利。再者,被围将士久不见救,担心缺粮产生恐慌,一旦发生意外,局面将难以收拾。故应以泄密为好。曹操采纳董昭意见,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既恐腹背受敌,又不愿前功尽弃,同时判断江陵、公安城防坚固,吴军若真来攻,一时不可能攻克,因而处于徘徊犹豫,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曹操已率主力由洛阳进抵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12营兵进至偃城,归徐晃指挥。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5000出战,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时关羽关羽惊悉江陵失守,遂撤围退走,樊城围解。曹仁部将多欲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当关羽撤军而回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在回军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探问消息。每次,吕蒙都礼待来使,并让使者周游城中。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知道家门无恙,斗志尽失,多数都半途而逃。关羽自知势孤,派人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二人以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这时,陆逊乘胜西进,夺取了宜都。关羽看到麦城东、西、南三面全是敌人,而援兵又迟迟不到,决定突围回西川。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兴一起被杀,死时年约五十八岁。蜀后主刘禅在景耀三年(公元260年)追谥关羽曰“壮缪侯”,其子关兴嗣。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论及关羽与张飞:“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还说:“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确如此。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在夺取益州过程中,收降了马超,自领益州牧后,拜马超为平西将军。关羽因马超并非旧友,又闻说马超勇武,心中不服,便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诸葛亮知其意,便回信说:“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黥布即英布)、彭(彭越)之徒,当与益德(张飞字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有一把好胡须,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得信,大悦,把它拿给宾客传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黄忠阵斩曹军名将夏侯渊,因功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诸葛亮说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说:“吾自当解之”(《三国志·蜀书·黄忠传》)。并派益州前部司马费诗去给关羽送印绶。

关羽闻说黄忠与己并列,大怒道:“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费诗对关羽说:“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萧何)、曹(曹参)与高祖(刘邦)少小亲旧,而陈(陈平)、韩亡(韩信)命后主,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臂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三国志·蜀书·费诗传》)?关羽大为感悟,遂拜受印绶。

关羽生性高傲的弱点,导致了在樊城之战,由开始的指挥正确,威震华夏,发展到最后上当受骗,全军覆没,大意失荆州,最终导致孙、刘联盟瓦解,其教训惨痛。当初曹操常告诫夏侯渊:“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魏书·夏侯渊》),终为人戏于股掌之间,夏侯渊最终果恃勇而亡,夏侯渊如此,关羽、项羽皆是如此。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会杀了马超和诸葛亮吗?扎心了

三国时期的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到了他这一代就已经完全没落了,虽然早先的时候跟随卢植学习本事,但是由于自己出身低微,即使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也得不到出头的机会。好在桃园三结义不久,黄巾之乱爆发了。刘关张三兄弟招兵买马,成为了打败黄巾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 >

随着黄巾军的失败,刘备开始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上半生,从公孙瓒到袁绍到袁术到曹操再到陶谦以及刘璋,刘备这一路走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酸。好在隆中请来了诸葛亮之后,再经历了赤壁之战,随后拿下了西川,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直到这个时候的刘备,才有了一定的气象,才能够匹配得上曹操所称的英雄。

刘备在之后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始终沿着诸葛亮制定的方针路线前进着,占领汉中,打开了讨伐曹魏的通道,与东吴结成联盟,暂时化解了荆州的危机。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似乎都是按照诸葛亮为其制定的策略在进行着。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关羽胡来,正是由于关羽的意气用事,断送了蜀汉潜在的大好局面,并且让刘备为了所谓的兄弟情义迷蒙了双眼,更是断送了张飞的性命,并且葬送了数十万巴蜀好男儿的性命。假如,关羽能够谨遵刘备诸葛亮的叮嘱,不得罪东吴的话,那么刘备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还真有可能实现。如果真的让刘备统一了天下,可能他身边的这两个人都将朝不保夕

我们知道,蜀汉集团里面主要分成了两派,即益州派和荆州派。而有一个人则不属于这两派的任何一派,他就是马超。说起马超这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本事是大大的有,让不可一世的曹操割须断袍,狼狈至极。要不是因为自己的盟友叛变,单单一个马超就能够让曹操彻夜难眠。

所以,尽管在马超走投无路的时候,投降了刘备,但是马超的实力犹在,所以假如刘备统一了天下的话,那么第一个开刀的对象就是马超,因为要稳住自己和子孙后代们的统治,就必须消灭潜在的对手。而马超就是那最强大的一个。

第二个要被刘备杀掉的人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能听过太多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典故了,历来功高震主都是帝王们很忌讳的事情,特别是诸葛亮虽然对于刘备有报恩的心态,但是作为帝王的刘备,在自己事业达成的时候,那么诸葛亮还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么?我看未必。真是扎心啊!

自马超上线正式服以来,多段位移、伤害超高的他迅速被开发出各种套路。当然在排位赛上,使用他还是用来打野为主。接下来,一起来看马超和孙膑的新套路以及使用方法吧!

  打野马超

  英雄概述:

  马超在作为刺客打野,伤害高,位移多,支援速度快,这样的打野机制也是符合当前版本的。相比李白、韩信和孙悟空等打野,冲刺可以穿墙的他打野毫不逊色,甚至在装备成型后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法思路:

  首先,一级打野点二技能,二技能不仅可以造成伤害,而且在脚下释放瞬间捡起后,可以令马超处于冲锋状态。

  当然他的冲锋是需要利用左手方向键来控制方向,右手大拇指按攻击键即可完成冲刺。

  鉴于如今很容易被对方中单打掉三只小猪,前期选择红开,刷完下半野区后,可以尝试入侵对方蓝区,当然想发育的话就刷自己上半野区稳定到达四级。随后帮助我方上路抓人,拿取一血后,顺势推掉对面上路一塔,从而在上半野区建立起优势。

  其次,马超在抓人前最好保持冲锋状态。首先在脚下放置二技能,捡起后,将一技能命中并扔到敌方后方,利用冲锋状态突进并造成伤害,再将一技能的标枪收回,此时二技能的冷却也快好了,能够打出三发冲刺效果。最后,记住抓人连招顺序:二技能A一技能A二技能A,小细节是冲锋状态不可以叠加。

  大招以及打团的思路是重点需要掌握的

  马超在开启大招后,可以收回一定范围内的标枪,同时额外增加20%的攻击距离与生命回复。

  在有大招时,二技能可以往敌人脚下释放造成减速,再利用大招收回,大招持续10秒最多能够四次召回标枪,关于大招的小技巧是:大招使用后,直接在位移的同时再次召回标枪,达到瞬间两段位移,最为关键的是两段位移能取消冲锋的后摇,手感更加平滑!

  打团思路当然是切后,充分发挥他多段位移追人能力强的优势,看准对方输出站位,二技能减速,冲刺与大招配合即可!

  装备铭文推荐:

  打野刀 冷却鞋 暗影战斧 宗师之力 无尽之刃 破军

  铭文:

  10隐匿 10鹰眼 7异变3祸源

  马超的被动冲刺是可以暴击的,无尽之刃增加暴击伤害同时增加暴击率,铭文上选择3无双达到250%暴击效果。

  辅助孙膑

  英雄简述:

  孙膑在当前一个节奏版本的前提下,他的加速能够让队友快速支援。一技能在携带法术铭文后,在前期也有着不俗的伤害,作为一个坦度不高,节奏型功能辅助,随着游戏的不断进行,他的作用将不断放大,这样的他在配合到马超上如虎添翼。

  首先,马超的伤害直接与移速挂钩,作为一个刺客就需要承当切后排与收割的责任,孙膑的二技能不但可以增加马超移速提高伤害,同时二技能的回血机制也能够让切后的马超提高生存能力。在支援和打团时,开启二技能群体加速,更为重要的一点可以提供20%的冷却。

  其次,马超本身控制并不多,孙膑的大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控制不足的弱项。孙膑也有着小操作细节,前期利用一技能帮助中单清线,等马超到达四级后配合抓人,在越塔与追击时开启二技能保护队友,大招群体沉默可以作为先手开团技能,可不要小看半输出装的孙膑伤害,大招二段伤害还是极高的!

  装备铭文推荐:

  辅助装 冷却鞋(后期换抵抗鞋) 小圣杯 极寒战甲 痛苦面具

  铭文:

       调和 心眼 梦魇

  辅助装可以选择奔狼最大化移速加成,小圣杯避免前期蓝量不足,极寒则是更稳的选择。铭文上调和回血加移速,增加自身续航。

  最后预祝小伙伴们能够轻松上手马超,充分发挥孙膑节奏的优势,利用这个组合稳定上分啦!

在战火连连的三国,最不值钱的似乎就是生命了,每个将领的军功都是由无数尸体堆砌起来的。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想把握住生命的长度与宽度,渴望名留青史。

然而,大部分人都只能在辉煌过后转而消失,从此不知所踪。真正能像诸葛亮一样,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却少之又少。

在三国中,辉煌一时过后却被历史遗忘的将领有很多,大家都记得哪些呢?

三国时期的人才实在太多,能被载入史册的,一是像曹操这样有胆识又有能力的;二是像诸葛亮一样,明明有治世之才,却不愿入世,一旦入世,直接干得轰轰烈烈的;三是像司马懿一样,原本不想为上位者服务,最终却直接抢走其皇位的。

至于其他的将领,大都只被史书记录了前半生,后半生却只字未提,比如以下四位。

:司马懿在曹营剧照

一、麹义

麹义原本是韩馥的部下,向来深得韩馥重用。可惜直爽刚烈的猛汉却遇上了软弱无主见的韩馥。但凡有实力的人都不会喜欢昏庸的主子,麹义也一样。

在三国,因为理念不同而与主子干翻的将领有很多,麹义就是其中一位。不同的是,一般的将领都干不过自己主子,麹义却打败了主子,让主子无脸见人。

在急需人才的年代,韩馥痛失人才,却让袁绍捡了个大便宜,让他拉拢了麹义。不过,反过来想想,其实早在麹义与旧主子闹翻以前,袁绍可能就已经是麹义的新主子了,与韩馥兵戎相见说不定也是袁绍的主意。

来源于网络:麹义漫画人物简介

袁绍得到麹义后军中士气大涨,实力直接越过韩馥,这时,袁绍再与公孙瓒结盟,邀请他一起向韩馥发起攻击,并且约定在拿下冀州以后瓜分冀州。韩馥连一个麹义都打不过,又怎么可能是联军的对手呢?自然是大败给联军。

这时候,袁绍再让麹义前去说服韩馥,让他主动交出冀州。在麹义的游说下,胆小的韩馥还真让出了冀州。

从这点来看,袁绍之所以轻松取得冀州,麹义可是头号功臣。然而,历史上关于麹义的记载却非常少,就连《三国志》里都没有写到过此人的结局,《后汉书》倒是略微提了一两句,说是因为自己身上有功,为人骄纵,不服管教,结果被袁绍杀死。

:麹义转投袁绍麾下剧照

二、马岱

有很多人都认为马岱与马超是亲兄弟,实际上并非如此,两人只是堂兄而已。自从潼关大战败给曹操以后,马超到了西凉发展,后来在西凉待不下去,只好投往张鲁。

一路走来,马超身边的亲信不断地减少,在这少数人当中,马岱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还是对他最忠诚的人。说起来,马超这一路走得还挺艰辛的,不管是在西凉还是在汉中,都站不住脚,最终只好带着马岱投向刘备。

幸好,刘备虽然自身战斗力不强,却深知用人之道,对马超极为看重。

在刘备的重视下,马超兄弟二人的价值总算被体现了出来,为刘备攻打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好日子才没过几年马超的生命就到尽头了,临终前马超什么都不求,只求刘备能多多关照马岱,如此可见马超也是重情谊的汉子。马超还在时,马岱的名声并不响亮,直到马超去世以后,马岱的名字才被世人所知。不过,真正让世人知道马岱名字的,却是他带人诛杀魏延一事。

:马岱与马超剧照

诸葛亮还在世时,蜀国内部虽然矛盾重重,但是各种阴谋都还隐藏在暗处,不敢直接见光。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代替他继续北伐,此时,朝廷没了诸葛亮坐镇,一片混乱,魏延与杨仪更是直接闹翻,兵戎相见。

魏延虽然继承了诸葛亮的职责,却没有诸葛亮的才智,很快就败给了杨仪,连部下也离他而去。

堂堂大将军,最后落得带着儿子出逃,魏延出逃以后,杨仪派人将其诛杀,这位诛杀他的人便是马岱。

自古以来,只要身为臣子就免不了站队,马岱幸运的选对了追随对象,所以在他杀死魏延父子后一路走红。在正常情况下,马岱身为马超的堂弟,又是蜀国的高层人员,应该名留青史才对。然而,升官前的马岱在史书上尚有记载,升官后却消失不见,在正史上竟然也找不到任何踪迹。

:马岱出剑斩杀魏延剧照

三、高览

高览起初是袁绍的部下,在演义中曾与许褚、徐晃交过手,三人的实力相当。此人之所以有那么高的名气,主要是因为他属于“河北四庭柱”之一。在背叛主子不用本钱的年代,叛将比忠心耿耿的将领多得多,高览正是众多叛将之一。正史上关于高览的记载,并不算太多,最著名的还是叛变一说。

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与袁绍的军队已经到了最后关头,高览与张郃奉命反攻曹军,却没有起到作用。

这两人都非常清楚袁绍的性格,担心在战场上没有完成任务会被袁绍问责,干脆在战场上直接叛变,反攻袁绍军队,高览二人的进攻,直接导致袁绍军的失败。

因为“战场起义”有功,张郃到了曹军以后得到了重用,当上了偏将军,高览的职位却没有详细记载。从理论上讲,高览与张郃同时成为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关键因素,张郃又被封为都亭候,高览的职位应该不低才对。可惜的是,作为“起义首领”的高览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来源于网络:高览人物简介

四、严颜

和高览相比,严颜的性格强硬多了,而且比他更有骨气。前者只是打了败仗担心被问责就直接叛变,后者却在成为俘虏后还拒绝叛变。

刘备顺利进入益州后,张飞与诸葛亮带兵进入益州。张飞在路过巴郡时恰好与巴郡太守严颜对上,并且活捉了严颜。严颜被张飞捉住后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大骂张飞侵占他的家园。张飞向来火爆,被他大骂后却没有生气,反而让人把他放了。

以张飞的性格,如果严颜被捉住以后主动投降,反而活不成,没想到严颜却是个硬脾气,宁死不降,反而让张飞因为敬佩而放过了他,不过在这之后,严颜在历史上也没了踪迹。

三国时期的人物实在太多,有实力的人更是如过江之鲫,然而,大部分人都像以上所说的几位那般,在辉煌过后即被后世遗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94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