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道教机构小考

宋代道教机构小考,第1张

     唐宋时期,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它们本身的教义和管理制度机构都得到了极大确立和完善,对它们以后在历史中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拟就对宋代道教管理机构做出如下考述,以探当时道教机构制度之一二。

一、政府道教管理部门

宋继唐和后周之制,初以开封府尹兼功德使掌道官选授以尚书省礼部的属司之一祠部管道冠、童行籍帐和披戴文牒(1)。神宗元丰改制,取消功德使,祠部“实行本司事”,置祠部郎中、祠部员外郎各一人,吏二十一人,分案四(2):道释案:功德寺观 颁赐、更换紫衣、师号 ; 试经拨放度牒 ; 回收、补发亡遗度牒 ; 给降、书填、翻改空名度牒 ; 补迁僧道正 ;

整会甲乙、十方住持教门事务。详定祭祠太医帐案 : 掌道释神祀加封赐额 ;

拘催僧道籍帐。制造巢:掌制造、书写、勘合度牒、师号及审批度牒库送来的僧道度牒、紫衣、师号申请。知杂开拆司 :

接受各州县经都进奏院送来的僧道申请、文书③。别有度牒库保管度牒,南宋亦“掌僧道二流承恩度牒”(4)祠部之外有鸿胪寺,“道释二教兼所辖者”(5)。职掌之一为“中都道释祠庙及籍帐除付之禁令”。属部十三,包括宫观提点所及左右街道录院(6)。宫观提点所,全称“某某御前宫

( 观 )提点所”。宋自建国,改后周开封太清观为建隆观作御前宫观,神宗时设提点所。元丰改制时,有建隆、礼泉、奉慈、中太一、万寿、集禧、崇真、资圣八个提点所(7)。南宋定都杭州,有东太一、西太一、万圣、佑圣、显应、四圣延祥、三茅宁寿、开龙、龙翔、景录、德寿等十一个提点所(8)。提点所“掌殿宇、斋宫器用、仪物,陈设钱币之事”(9)。“并是内侍官( 即宦官 ) 兼提点、提举等职”(10),配有管勾、监当、干办事务、文字等佐官及兵士(11)。提点或提举掌该宫之印,轮宿宫观主持事务,帝、后斋醮道场要亲自组织。“每遇本宫观开启、罢散、酌献之类,听免赴朝会”(12)。御前宫观的道教事务,除行法念经外,基本上掌握在提点所的官员手中。南宋建炎三年 (1129) 废鸿胪寺,原所管道教事全部并入祠部(13)。

另有三司、户部管官观田赋、衣钵钱、河渡房舍钱收取(14);工部文思院负责紫衣、师号、度牒制作; 将作监修内司承担御前宫观建修 ;礼部礼仪院或详定礼文所确定宫观仪制、神像服饰等(15)。

 各部门主管的道教事务,按程序报经尚书省或皇帝批准,以政令或诏令的形式通过转运司下达州县,由州县长官监督宫观或地方执行。因此,宋代政府道教管理机构具有多头性和集权性的特点。

二、中央道录院

    道录院起源于隋朝的崇玄署。隋初置,设令、丞,管释道二教。炀帝时罢署,在郡县宫观直接设玄坛监。唐复置署,初隶鸿胪寺,开元二十四年改隶宗正寺,专掌宫观及道冠簿籍、斋醮之事。贞元四年,崇玄署罢大学士,设左右街功德使,释道二教并管(16)。时,长安寺观以皇城为中心分左、右,故宋代道录院有左右街之分。不同的是,隋、唐的崇玄署是一个集政府管理职能和道教事务为一体的机构,而在宋代管理职能已被尚书祠部和鸿胪寺完全取代了。道录院何时所置,宋初隶属何部门,文献记载不明。从建隆元年

(960) 十二月,太祖“还自扬州,左右街僧道出迎”(17)的情况和鸿胪寺辖“左右街僧录司”(18)的记载分析,可能宋初已设置了道录院 ( 或司 )

,应隶鸿胪寺。然而,太宗太平兴国四年 (979) 五月,北汉平,却又“尽括僧道隶西京寺观”(19)。《文献通考》的按者推断 : “崇玄署

宋虽无其官,然亦尚兴崇道教,为之置立官司,张皇而推奖之矣”(20)。宋人文献中最早出现“道录院”一名,是在大中祥符元年 (1008)

十月真宗“上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号”的诏书中(21)。次年三月二十六日诏 :

“会真宫尊像、兖州诸观庙伏羲、文宪王祠宇像衣冠制度,宜令太常、礼院、道录院检详典故科仪,颁下”(22)。真宗时的道录院,分左右街设道录、副道录、都监、首座、鉴义十员(23)。掌宫观、神像科仪制度、道门威仪及州郡天庆观住持人选(24)。神宗改院为司,职掌不变,仍隶鸿胪寺(25)。熙宁年间为左街都监的道士陈景元说,此时“在京道官十二员,祖宗朝以京城内外宫观主焚修勤绩者充”(26)。从政和间道录院旧官名目中看,大致英宗时,又在左街道录之上,增设有左右街道录、左右街副道录,以后改为都道录、副都道录。宋徽宗崇尚神霄教,自任“教主”,撤司复院以重其事。政和六年 (1116) 二月,将道录院改隶秘书省,以知、同左右街道录院事取代都道录、副都道录,下仍分左右设知、同、鉴书、同鉴书左、右街道录院院事,共十员,为“职事之官”,由枢密直学士蔡攸提举(27),并设有俗人充当的属官(28)。这时的道录院,除掌道门科仪制度、《道史》编修、斋醮祈祷、教派及道冠服饰更改外,还兼有培训道士、任命、磨勘道官的职责(29)。宣和元年 (1119) 抑佛扬道,改道录院为“道德院”,僧录司隶其下。知、同、鉴书仍分左右,主官八员,承旨押印发帖,向僧道颁度牒、紫衣、师号(30)。因僧尼竭力反对,未几,释道又分司。宣和七年

(1125) 十二月,徽宗退位前御笔手诏 :

“道录院道官品等一切指挥并依元丰法”(31)。南宋建立,建炎三年废鸿胪寺,道录院归隶尚书祠部,官位、职掌与神宗熙宁、元丰间无异。直到元代,方略有所革。

三、州、府道正司

道正司,前代文献不载。宋分管内道正司和山门道正司两类。管内道正司设于州、府、军、监,司随其人,附于宫观。如太宗淳化五年(994) 张守真任凤翔府管内道正,道正司便设于他任宫主的上清太平宫中(32)。至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1009) 十一月,诏天下建天庆观以奉圣祖(33),道正司一般都设于州府军的天庆观中。平江府天庆观“自祥符年恭奉,真宗皇帝赐额立观,兼管道正司,专一崇奉圣祖神御”,到端平元年 (1234) 道正司仍未更立(34)。不过,设司的时间要据当地宫观发展而定,并非有天庆观必置司。庐陵天庆观真宗时建,而南宋理宗时一个姓韩的道录来,方才“异时置司”(35)。山门道正司置于洞天名山的神御观中。如茅山“宫观十二,崇禧总之”,司即在崇禧观(36)。天台山则在桐柏观(37);

金华赤松山,宁宗时因道士周大川之请,才获得“立山门道正司”之权(38)。管内道正司设有道正、副道正 ;

山门道正司则另有都监一职,衔前各带“管内”、“山门”或州、山名称以示别。道正司的员额,宣和三年 (1121) 七月宋徽宗规定 :

“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节镇置道正、副各一员,余州置道正一员”(39)。北宋大致如此。到南宋绍兴以后,两类道正司均于道正之上设有都道正(40)。有的还于都道正下设有副都道正、道判、道监(41)。道正司管辖所属宫、观、院、庵,事无巨细,职掌繁杂,大致可分为四类 :

一,落实政府宗教指令。传达政府颁发的宗教仪范、规定(42); 布告宫观赐额、神祀封号(43) ; 组织新建或维修宫观(44) ;

检查神像仪制。二,推荐道士。如集宫观主首推选十方住持 ; 了解甲乙住持宫观的主首变化情况,并报告州府”(45);

选拔去道录院培训的道士。三、勘验牒帐。检查宫观刺帐 ; 圣节前四十天,审查试经道童、长发及应赐紫衣、赐师号道士的奏帖,并充当保人,上报名册 ; 验明受戒道士的度牒 ; 出具道冠出游“公凭”(46),回收并上交亡殁道冠的度牒 ; 开具度牒遗失证明(47)。四,主持本州府教事。祈雨祷晴 ; “应办十节朝拜,启建圣节道场,迎接到任官员”及组织非时斋醮等(48)。若辖区内道士违令,道正司的官员要负连带责任。据《庆元条法事类》规定:道童、长发“令人代试经”,保人“徒二年” 宫观擅改十方为甲乙住持,杖一百,“道正司知而不举与同罪”。由此可见,道正司是一个融执行、监督、勾通职能为一体的重要道教事务机关。

四、基层宫观管理

宋代宫观有“天子之祠”与普通宫观之分。“天子之祠”一般都设有已逝皇帝、皇太后的神御殿或御书阁,宋政府以其名立祠禄官,分“九等宫观之格”。其中的御前宫观,如开元、太一等,不隶道正司,由本宫观提点所管辖,自成一体(49)。重和元年 (1118)

六月,宋徽宗诏“天下神霄万寿宫并不隶道正司,令逐路提举管勾”(50),便是仿此。普通宫观集中在川峡地区和南方各州县,占宫观总数的绝大部分。宋代有“宫中道士五百辈”(51)的大宫,也有“断墙残垣,道经一卷孤灯伴”的小观。大宫观有殿、院、庵三个层次,其院的规模有的相当大,如景灵宫的崇 馆道院,有内侍七人,道士十人,吏卒二百七十六人(52)。庵一般是本宫道士的居所。小观有的有院,有的只有殿。由于道教的普及和人们祈祷心态的需要。宋代在仁宗时便出现了不隶宫观的独立道院。如天圣中建立的西京永安县金星道院,院内有大小殿,有自己的田地(53)。到南宋,几乎各州县都有自成体系的道院、道庵,在宋人的方志中记载颇多。像凝神庵、通神庵等还是皇帝亲赐庵额,名声几与天子之祠等同(54)。孝宗以后,原隶于宫观的庵也纷纷独立。嘉泰三年(1203) 十二月十五日建立的玉液庵,就是从茅山华阳观中分裂出来的(55)。宫观主首的称谓在北宋徽宗前较为混乱 ;

观有称“观主”(56)“知观”(57),宫有称“知宫”、“宫主”(58)等。政和三年(1113) 六月,徽宗下诏 :

“天下道士,不得称宫主、观主,并改作知宫观事,女冠准此。”(59)自此稍有统一。综合各种文献,宫观的道官依次是 :住持、知宫 ( 观 ) 事、同知宫 ( 观 )事、监宫 ( 观 ) 、尚( 上 ) 座、知库或库主、典客、掌籍、监斋、书记、直岁、化主、表白、殿主、院主、庵主”(60)。职掌 : “所谓住持者,何谓也 住持也者,谓籍人持其法,使永住而不泯也”(61),是两宋宫观的实权者。知宫( 观 )事,简称“知事”,北宋多一人兼知事、住持二职,有实权。南宋“论知事则米盐任责,较法师则符水通灵”(62),形同虚设。住持、知事、监宫( 观 )三者,在宋代官方文书中称“宫观主首”与“寺院三纲”相对应(63)。主首之下,尚座讲经论道,典客迎送宾客,掌籍修造刺帐,知库掌管钱物,书记书写酒榜,化主安排化缘,其余职掌与今日宫观相差无几。

    综上考述,可知宋代道教管理机构层次清楚,职掌分明,已形成了严密的体系。

注 :

(1)《宋会要辑稿》( 以简称“宋会要” ) 道释一之十一 ; 职官十三之十六。

(2)《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 :

“分案三……元佑初,省祠部郎官员。“三”为“四”之误。

(3)《宋会要》职官十三之十六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二《职官》三。

(4)吴自牧《梦粱录》卷九《监当诸局》。

(5)邓肃《 榈集》卷十七《新建三清殿记》。

(6)《宋会要》职官二五之二; 《宋史》卷一一八《职官》五将属部误为“十二”。

(7)《宋会要》职官二五之二。

(8)《梦粱录》卷

八《御前宫观》。

(9)《文献通考》卷一五六《职宫》十。

(10)《梦粱录》卷九《内诸司》。

(11)《宋会要》职官五四之十八——二十一。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简称“长编” )

卷四五八,元佑六年五月庚申。

(13)《宋史》卷一一八《职官》五。

(14)《宋会要》职官二五之九。

(15)《宋会要》礼五之十八。

(16)(20)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五《职官》九。

(17)《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三月庚午。

(18)《宋史》卷一六五《职官》五。

(19)《宋史》卷四《太宗纪》一。

(21)《宋大诏令集》卷一五三《上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号诏》(22)《宋会要》礼二十之二。

(23)高承《事物纪原》卷七《道释科教部》

(24)《宋会要》礼五之一九。

(25)《长编》卷二四五,熙宁六年六月甲午。

(26)薛致玄《道德真经藏室攥微开题科文疏》卷一疏引。

(27)《宋大诏令集》卷二二四《改定道阶等御笔手诏》。

(28)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建炎元年九月甲辰。

(29)(31)(39)(42)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未》

( 简称“长编纪事本未” )

卷一二七《道学》。

(30)民国《费县志》卷十四《金石·宣和帖石刻》。

(32)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一三四《傅应大师行状》。

(33)《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一《真宗皇帝》。

(34)(41)(48)《江苏金石志》卷一六《天庆观尚书省札》。

(35)刘辰翁《须溪集》卷六《赠韩道录序》。

(36)清,杨世源《句容金石记》卷五《崇禧观碑》。

(37)曹勋《松隐集》卷三一《重修桐柏观记》。

(38)倪守约《金华赤松山志·冲和先生周君》。

(40)元,刘大彬《茅山志》卷二五《武仙童书碑》。

(43)张大淳《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卷上。

(44)《成都文类》卷三七《天庆观五岳真君殿记》。

(45)《庆元条法事类》卷五十《住持》。

(46)(63)《庆元条法事类》卷五十;

卷五十一。

(47)《宋会要》职官一三之三九。

(49)《宋会要》礼五之八。

(50)《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七《神霄宫》。

(51)《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五三《神仙部·黄知微》。

(52)王应麟《玉海》卷一百《绍兴景灵宫》注。

(53)民国,张仲文《巩县金石志》卷二《西京永安金星道院记》。

(54)《茅山志》卷二六《凝神庵记》

;《江苏金石志》卷一二《通神先生蓑衣何真人事实》。

(55)刘宰《漫塘集》卷二十《玉液庵记》。

(56)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二《费尊师》。

(57)徐铉《骑省集》卷二七《洪州道正倪君碣》

(58)《长编纪事木末》卷八二《修太一宫》。

(59)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三

《御笔宫观寺院不得称主》。

(60)清,李遇孙《括苍金石志》卷五《天庆观钟铭》 ; 《金石萃编》卷一二三《太一宫记》 ;

孙应时《琴川志》卷十三《乾元宫兴造记》 ;

杨至质《勿斋集》卷下《回赤城观熊书记》。

(61)契嵩《镡津集》卷二《广原教》。

(62)《勿斋集》卷上《右街鉴义谢提举》。

优秀的爱情诗词篇一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首词是柳永写思念远方恋人的一首情诗,一曲恋歌。柳永在他的《乐章集里,以较多的篇幅表现了这方面的内容,而《凤栖梧》(亦称《蝶恋花》)可以说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

 上片起句极其简明地点出了地——“危楼”(高楼);时——“风细细”,春天,以及人物的活动——词人久立高楼之上。以这句一领,以下就是他的所见所感。紧接的两句,照词意似应该标点为“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为好,也就是极目远望,离愁别恨来自天边”的意思。“天际”有人,是谁作者不明说,只是说这个人给他“生”了“春愁”。由此可见,他俩的关系是如何的密切,感情是如何的深笃。词人登高所见的是青青的草色,缥缈的烟波,被惨淡的夕阳斜照了——一派荒芜苍茫的景象,这给他的心头又添了新愁。“望极”两句层次分明先写望天际,生愁;后写观地面,添愁。这种愁上愁的思绪潮水,无疑会冲开他那联想的闸门。“凭栏”照应发端句,“无言”极写痛苦之状。“无言”全句的意思是,我“凭栏”之意无人可以理会,惟有默默无言而已。“凭栏”思念远方恋人,已很悲伤的了,更何况没有人理解呢上片把词人思念远方恋人的神态、动作、心情勾画得极为逼真,把对恋人真挚的爱可谓写得淋漓尽致的了。

 下片“拟把”三句,是作者故意一折,宕开一笔。句中的“疏狂”是生活散漫狂放的意思;“强乐”是勉强寻欢作乐的意思。这三句看来是作者想要抑制思恋的潮水关上联想的闸门,免得精神上遭受苦痛的折磨,以求解脱。于是只得“对酒当歌”,企图借酒浇愁。而“无味”,道出了恋情之深,即使“图一醉”仍无济于事,就更进一步向人们揭示了主人公欲罢不能,欲见不成的微妙的心理活动,烘托了他的春愁之深恋情之笃了。

 至此,作者似乎已无话可说了,因为他已把感情之波推向了波峰,然而柳永并未就此罢休,继而又把它推向了波峰的峰巅,终于呼喊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千古传颂的名句。“衣带渐宽”表示人逐渐瘦了,“消得”是值得的意思。这两句是全词的词眼,表白了他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始终不变的决心。感情炽烈,态度坚决,而又不失分寸。贺裳称这两句颇有韦(韦庄)意,是“气加婉”之“决绝”妙语(《皱水轩词鉴》)。

 词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全词尽管没有写到“伊”是怎样一个人,但从字里行间也可想而知了,否则怎么会令主人公如痴若狂到这般田地呢

 全词紧紧扣住恋情伤别来写。作者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法,或正面描绘、或侧面渲染;或写景,或抒情;或波澜起伏,或开合有致,从而丰富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力地展示了主题。

优秀的爱情诗词篇二

 《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赏析

 〔细雨轻雷〕以自然界中的云雨风雷,兴起男女云情雨意。义山无题诗中的雨,多数指男女“云雨”,详细的考证论述参《文学遗产》1985年第三期钟来因《唐朝道教及李商隐的爱情诗》一文。〔金蟾句〕蟾善闭气,古人用以饰锁,俗称锁鼻子,表示坚牢,无法进入。但是“金蟾啮锁”再坚牢,那烧香的冉冉细烟总能进入金蟾之嘴。诗人以此隐比封建势力对青年男女防范虽严,但总有一些勇敢者冲破束缚,获得幸福的爱情。〔玉虎句〕玉虎,井上提水用的辘轳,形似玉虎,用它卷动井索,就能从幽深的井中打上水来。香烟进入金蟾之嘴,井索上下井中汲水,均为隐比男女的云情雨意,享有爱情。〔贾氏句〕据冯浩引《世说》:“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贾女于青琐中见寿,悦之,寿逾墙而入。自是充见女盛自拂拭。后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疑寿与女通,取女左右婢拷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这句运用这一历史典故,意思是:象贾氏那样的名门少女,窥帘韩寿,是爱上韩寿的年轻英俊,才成就美满的爱情。〔宓妃句〕据《文选·洛神赋》注,东阿王(即后来的陈思王)曹植爱上甄逸之女,但曹操已把甄氏给曹丕,甄妃后为甄后。“(曹)植殊不平。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仍以枕赍植。”后来,曹植返回封国途中,息洛水,忽见甄后前来,“遂用荐枕席”,于是作《洛神赋》。这句诗的意思是:宓妃那样的绝世美女,留枕魏王曹植,是爱上其才,才成就一段姻缘。

 这是李商隐晚年所写的一首爱情诗。其时,青春的浪漫热情已消失,但回首往事,特别是玉阳山初恋的情景,那还是令人留恋的。诗的前四句,就是运用《道藏》隐比手法写他与情人的幽欢生活。他们两情和谐,强烈真挚,在芙蓉塘外的约会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道观中教规森严,只准上层教主随心所欲,不准年青的道士、女冠越雷池半步。但是防范虽严,却锁不住两颗热恋的心。犹如金蟾啮锁,何等紧闭坚固,但香烟仍能入于其中;又如玉虎牵丝,仍能从深井中汲取井水。他们心心相印,终能冲破一切束缚,如鱼得水,获得爱情的欢乐;年轻时代,春心与花共发。他们有足够的胆略、智慧去夺取幸福,因而前半首诗,写得颇为自豪,极有气概,其争取幸福的顽强意志,不达目的决不罢手的决心,那和谐默契的才智,都写得极有生气。诗的后半,诗人从迷狂的青年时代,回到衰弱疲倦的晚年,面对现实,不得不哀叹:自己年迈力衰,已没有韩寿那样的美貌青春。李商隐四十不到,即已是“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晚年诗中屡见瘦弱多病之句。此情此景,还能象韩寿那样吸引贾氏,还有魏王之才,去吸引宓妃留枕吗狂热的心冷却后,诗人告诫自己:“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诗人保留了对青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面对现状,又采取严肃而理智的态度。历代解义山诗者,数不胜数,由于不了解《道藏》中无限丰富的隐比,皆不知此诗内幕,不是隔靴搔痒,就是矛盾百出,不得诗旨。李商隐年轻时在道观中背诵过不少道经,精通道经中的隐比,并把这一手法移植到自己创作中。千古情诗,既能言难言之情,又不失之于俗,唯义山有此高超绝技。

“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语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道哪头炕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操心不见老

拆东墙,补西墙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叹不如慢磨

长添灯草满添油

唱对台戏

朝中有人好做官

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

车到山前必有路

扯淡

陈芝麻烂谷子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者贼

秤杆离不开秤铊

秤有头高头低

秤铊虽小压千斤

吃饱了撑的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吃不了兜着走

吃错了耗子药

吃定心丸

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

吃力不讨好

吃了豹子胆

吃了迷混药

吃了枪药了

吃人不吐骨头

吃人饭,拉狗屎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吃软不吃硬

吃哑巴亏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丑话说在前头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出水才见两腿泥

出头的橼子先烂

穿新鞋走老路

穿一条裤子

船到桥头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窗户纸一点就破

吹胡子瞪眼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一时,彼一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从刀尖上爬过来的

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打不着狐狸惹身骚

打不着野狼打家狗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打倒不如说倒

打灯笼找不着

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

打开窗户说亮话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如意算盘

打铁还需本身硬

打退堂鼓

打瞎子,骂哑巴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打肿脸充胖子

打着灯笼找不着

大白天说梦话

大白天做梦

大海里捞针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大难不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眼瞪小眼

大意失荆州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胆小不得将军做

当地生姜不辣

当耳旁风

当面鼓对面锣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当着矬子不说短话

刀架脖子上

刀快不怕脖子粗

刀枪药虽好,不破手为高

刀子嘴,豆付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得便宜卖乖

得理不让人

得了便宜卖乖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点腊烛不知油价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顶风臭十里

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鱼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斗大字不识一升

豆付掉到灰堆里

豆付一方扁担一条

肚子疼怨灶王爷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

断了线的风筝

对事不对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躲雨跳到河里

恶人先告状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儿大不由娘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一添作五

翻脸不认人

反其道而行之

反咬一口

方是真的,药是假的

房顶开门,灶坑打井

防君子不防小人

放长线钓大鱼

放屁砸了脚后跟

肥的瘦的一锅煮

肥水不流外人田

费力不讨好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风里来,雨里去

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

该吃九升,不吃一斗

干打雷不下雨

干的早不如干的巧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甘蔗没有两头甜

赶鸭子上架

赶早不赶晚

敢怒不敢言

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胳膊拧不过大腿

胳膊肘往外扭

隔墙有耳

隔行如隔山

各打五十大板

各人的梦各人圆

给个棒棰就当针

给脸不要脸

功到自然成

恭敬不如从命

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公鸡下蛋,母鸡打鸣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狗改不了吃屎

狗眼看人低

狗嘴吐不出象牙

狗耷拉舌头不干鸡跷脚干

顾前不顾后

挂羊头卖狗肉

官不大,僚不小

官船漏,官马瘦

光许愿,不烧香

鬼迷心窍

贵人多忘事

锅大勺有准

孩子哭了,抱给他娘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汗珠掉地摔八瓣

好饭不怕晚

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合不如好散

好虎架不住群狼

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好话不说二遍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猫不叫,好狗不跳

好人难做,白布难穿

好人死在证人手里

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好事不过三

好死不如赖活

好问的人迷不了路

好心不得好报

和尚不知道士

和尚好做,五更难熬

和尚无儿孝子多

合不拢嘴

河里无鱼虾也贵

黑狗偷了油,打了白狗头

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恨铁不成钢

横草不过

横挑鼻子竖挑眼

猴年马月

后来者居上

后脑勺长眼睛

糊涂庙,糊涂神

糊涂庙糊涂神

虎毒不食子

虎离深山被犬欺

花钱买罪受

画鬼容易画人难

画虎不成反类犬

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

换汤不换药

黄瓜菜都凉了

皇帝不使病人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皇帝女儿不愁嫁

会的不忙,忙的不会

会的不难,难的不会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会说的两头瞒,不会说的两头传

会说的说自己,不会说的说别人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火冒三丈

火烧眉毛不着急

火烧眉毛顾眼前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货卖一张皮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

鸡蛋里挑骨头

鸡多不下蛋

鸡飞蛋打

鸡飞狗跳墙

鸡叫有早晚,天亮一起亮

鸡毛蒜皮

鸡窝飞出凤凰

吉人自有天相

计划没有变化快

记吃不记打

家丑不可外扬

家花没有野花香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假传圣旨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见缝就钻

见过鬼的怕黑

见水就渴,见饭就饿

姜还是老的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脚踩着刀尖过日子

脚踏两只船

揭不开锅盖

解铃还需系铃人

姐姐不嫁,耽搁了妹妹

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经一事,长一智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井水不犯河水

敬酒不吃吃罚酒

久病无孝子

九牛二虎之力

酒后吐真言

酒香不怕巷子深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旧瓶装新酒

锯响就有末

军令如山倒

君子动口不动手

开弓不放箭

开空头支票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砍的没有旋的圆

看人脸色

看人下菜碟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空口说白话

哭不得笑不得

哭错了坟头

快刀斩乱麻

拉不出屎来怨茅房

拉完磨杀驴

来得容易去得快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来而不往非礼也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狼吃不见,狗吃打出屎来

浪子当家,饿死全家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嘴里拔牙

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老牛拉破车

老鼠认为猫厉害

老天爷有眼

老头吃糖,越扯越长

老头要请,小孩要哄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勒紧裤腰带

乐极生悲

雷声大,雨点小

累死没人买棺材

冷手抓热馒头

立着放债,跪着讨钱

脸红脖子粗

凉了半截

良心叫狗吃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临死拉个垫背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驴唇不对马嘴

驴驾辕,马拉套

乱成一锅粥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萝卜快了不洗泥

落水顾命,上岸顾财

落在鬼手里,不怕见阎王

麻秆打狼两头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骂人不带脏字

骂人不用打草稿

买卖不成仁义在

买起马买不起鞍

买四两棉花纺一纺

卖狗皮膏药

卖啥吆喝啥

盲人骑瞎马

猫哭老鼠假慈悲

猫一天狗一天

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病不死人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

没话找话

没有不散的宴席

没有不透风的墙

没有会不着的亲家

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没有卖后悔药的

没有四两铁,哪敢打大刀

没有弯弯肚子,不吞弯把镰

没罪找枷扛

眉毛胡子一把抓

明人不做暗事

名倒着写

磨刀不误砍柴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木匠多了盖歪房

木匠斧子一面砍

拿得起,方得下

哪个庙都有屈死鬼

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里摔了跤,知道哪里路滑

脑袋别在腰带上

撵鸭子上架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闻名不如见面

牛打江山马坐殿

牛耕田,马吃豆

牛头不对马嘴

女大十八变

怕什么有什么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刨根问底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赔钱嫁女儿

碰一鼻子灰

皮笑肉不笑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腿

破罐子破摔

破家值万贯

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

七大姑八大姨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前怕狼后怕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言不搭后语

欠一屁股债

枪打出头鸟

墙倒众人推

强宾不压主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强扭的瓜不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亲妈也有偏心的时候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情人眼里出西施

请将不如激将

请神容易送神难

求人不如求己

拳头上跑马

让人家当枪使

惹不起还躲不起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人不该死总有救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人不在大小,树不在高低

人不知鬼不觉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挪活,树挪死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情比纸薄

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短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

人生地不熟

人是铁,饭是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隔肚皮

人有脸,树有皮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肉烂在锅里

如入无人之境

入乡随俗

软硬不吃

撒泡尿照照

三步并作两步走

三寸不烂之舌

三分教七分练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个饱一个倒

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魂丢了二魂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岁小孩都知道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三下五除二

扫地出门

杀鸡给猴看

杀鸡焉用宰牛刀

杀人不见血

杀人不眨眼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杀人杀个死,救人救到底

傻子过年看人家

山不转水转

山高皇帝远

山高遮不住太阳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伤筋动骨一百天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上刀山,下火海

上赶子不是买卖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了贼船

上门的买卖好做

上气不接下气

上山打虎易,开口告人难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牙打下牙

上有皇天,下有后土

上有老下有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烧香得罪菩萨

舌头底下压死人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伸脖子等挨刀

伸手不打笑脸人

伸手不见五指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正不怕影子斜

深山出俊鸟

神不知鬼不觉

生米做成熟饭

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是成功之母

虱多不咬,债多不愁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

十里不同俗

十里没准信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十年九不遇

十万八千里

时间不等人

什么病吃什么药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识时务者为俊杰

屎窝挪尿窝

屎一把,尿一把

事后诸葛亮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

是金子总会闪光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是亲三分向

是疖子早晚得出头

手大遮不住天

手巧不如家什妙

手伸的太长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兽医多了治死牛

输了官司才想出理来

树倒猢狲散

树叶掉下来怕砸破脑袋

谁家过年不吃吨饺子

谁有粉不往脸上搽

水高漫不过船

水火不相容

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水浅养不住大鱼

睡不着觉怪床歪

说曹操曹操到

说大话使小钱

说的比唱的好听

说你胖你就喘

说人话不拉人屎

说人话不做人事

说一千道一万

死马当作活马医

死人都给说活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太岁头上动土

太阳从西边出来

贪多嚼不烂

贪小便宜吃大亏

逃不出如来佛手心

踢人一脚,需防一拳

剃头挑子一头热

天不怕,地不怕

天打五雷轰

天高皇帝远

天机不可泄漏

天生一对,地就一双

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天塌下来有地接着

天天打雁,倒叫雁qian了眼睛

天王老子都不怕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天无绝人之路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添不满的窟窿

跳进黄河洗不清

铁树开花,哑巴说话

听风就是雨

听拉拉蛄叫就不种地了

同桌吃饭,各自付钱

铜壶不漏水不滴

捅马蜂窝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头顶天,脚踩地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土多好打墙

土埋半截子

吐口唾沫一个丁

兔子不吃窝边草

兔子驾不了辕

碗大勺有准

万变不离其宗

万事不求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往别人院里泼脏水

往口袋里钻

往脸上抹黑

往脸上贴金

忘了自己是吃几碗饭的

忘了自己姓什么

围着锅台转

惟恐天下不乱

为人不见面,见面去一半

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未进山门,就想当方丈

屋漏又遭连夜雨

无风不起浪

无官一身轻

无理辩三分

无利不起三分早

无米之炊

无巧不成书

无事不登三宝殿

无所不用其极

武官会杀,文官会刮

五百年前是一家

物以稀为贵

勿谓言之不预

习惯成自然

媳妇不用夸,且等到婆家

戏法变得再好也是假的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瞎猫碰上死耗子

虾不动,水不动

先下手为强

先小人后君子

鲜花插在牛粪上

县官不如现官

香的不香,臭的不臭

想一出是一出

响鼓不需重锤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菜一碟

小车不倒只管推

小孩嘴里无假话

小笼子关不住大鸟

小命见阎王

小心没大错

笑掉大牙

笑掉大牙砸脚面子

鞋湿不怕淌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泄了气的皮球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婚不如久别

新来乍到,摸不着锅灶

新账老账一起算

心病还得心药医

心急吃不了热豆付

心里像压块石头

心提到嗓子眼里

心有余而力不足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迅雷不及掩耳

哑巴说,瞎子听

咽不下这口气

烟酒不分家

盐打哪咸,醋打哪酸

严师出高徒

阎王好见,小鬼难搪

眼不见,心不烦

眼不见为净

眼大肚子小

眼都不眨一下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睛里揉不进沙子

眼泪泡饭吃

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群里丢了羊群里找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腰里掖张牌,见谁跟谁来

摇头不算点头算

咬人的狗不露齿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用是宝,不用是草

要着没有打着有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一把鼻涕一把泪

一把屎一把尿

一报还一报

一辈子看不见后脑勺

一笔些不出俩(姓)字

一不做,二不休

一步错,步步错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一步一个脚印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一代不如一代

一肚子坏水

一分钱一分货

一分钱掰两半

一竿子插到底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个鼻孔出气

一个槽不能拴俩叫驴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一个蛤蟆四两力

一个和尚挑水吃,一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一个葫芦两个瓢

一个将军一个令

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个牛是放,两个牛也是放

一个女婿半个儿

一个羊是赶,两个羊是放

一根肠子通到底

一根线拴两个蚂蚱

一棍子把人打死

一锅搅马勺

一会儿猫脸,一会儿狗脸

一家不知一家事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一脚踢不出个屁来

一客不烦二主

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匹马不走,十匹马等着

一锹挖不出个井来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人做事一人当

一日不见如三秋

一是一,二是二

一条道跑到黑

一条河有深有浅

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一推六二五

一碗豆付,豆付一碗

一问三不知

一心不能二用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样树开百样花

一张嘴难说两家话

一正压百邪

一只脚棺材里,一只脚棺材外

一只鸭子下水,十只鸭子下河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醉解千愁

一蹶屁股就知道拉什么屎

依样画葫芦

疑心生暗鬼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艺多不压身

英雄难过美人关

硬着头皮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着菩萨求菩萨,不用菩萨骂菩萨

由着肚子,穿不上裤子

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

油瓶倒了不扶

有鼻子有眼

有病乱投医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

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报是小人

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有多少水和多少泥

有福不用忙,无福跑断肠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闺女不愁没有婆家

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有拣钱的没拣挨骂的

有理不在声高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奶便是娘

有屁股没处挨打

有钱不置半年闲

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儿

有钱买马,没钱买鞍

有钱难买愿意

有钱难买早知道

有上坡必有下坡

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眼不识泰山

有眼的会吹,有弦的会弹

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嘴就有路

又想吃鱼又怕腥

鱼过千重网,网网都有鱼

鱼怕离水,草怕见霜

雨天借伞

欲速则不达

冤家路窄

冤有头,债有主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远亲不如近邻

远水不解近渴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越呆越懒,越吃越馋

宰相肚里能撑船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在哪摔交,在哪爬起来

早上不知晚上事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贼人怕贼偷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照方子抓药

照葫芦画瓢

这山望着那山高

针大的眼,斗大的风

针尖对麦芒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知道尿炕就不睡觉了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重打鼓另开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左耳听,右儿冒

做糖不甜,做醋倒酸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坐山观虎斗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24548htmlfr=qrl3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文学是指佛教内容为题材,旨在宣佛教信仰的文学作品。追溯佛教文学的源头,最早可以从佛经传入中国算起。随著佛经被译成中文,佛经中的文学作品随即被国人认可和接受,继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学创作,由於中国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传统,历代文人也写了大量表达述佛理禅意的文学作品。从佛经文学到僧人文学进而延伸到文人文学,形成了中国佛教文学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

一、佛经文学的起源

佛经文学源自於佛经,自印度佛经被翻译成中文以来,佛教便在中土开花结果。佛陀住世时,为让弟子明了深刻的佛理,多采用「应病与药」、「应机说法」的方式来讲说佛法。他所运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佛曰: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佛法。后来,佛陀所采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继承,并在结集佛典时体现出很高的文学水准。当佛教传入文学高度发达的中国,这一传统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佛经在被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经师们运用了音译、意译和直译等多种方式,同时采用多种文学手法加以润色,使译成中文后的佛经尽可能保持印度佛经的原貌。

在我们所见的佛经中,有许多经典都部分地使用了各种文学手法。如<<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示疾说法人关於神通的描写: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即入其室,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这一段经文描述了当文殊师利前往问疾时,维摩诘示现神把自己住所变成一丈见方的空屋子,里面除了床之外无有一物,显示了诸法性空之理。

在<<法句经>>中,也存有大量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经文,如: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觉能舍三恶,以药消众毒。健夫度生死,如蛇脱故皮。

这里的经文运用了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十分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人生当接受正法,改恶从善的道理,实际上这也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哲理诗。

有的佛经还可以完全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这类经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经>>。

<<佛本生经>>是记载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诗歌、格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该故事集以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赞扬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济度众生的动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佛本生经>>中的每则故事大体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佛陀现世的情况。另一部分是他过去世的行事,表现为他为鹿、猴、兔、鸽或示现为国王、贵族、商人、穷人来渡脱众生之苦。最后一部分是关联语,由现世佛陀出面说明过去世的事情与现世的关联,指出行善者是佛陀自己,做恶者为加害或反对佛陀的人,从而教化众弟子。<<佛本生经>>人的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动人,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

另一部佛经文学作品是<<百喻经>>。我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对其十分推崇,并曾自己出资印赠该经。<<百喻经>>是一百则寓言故事的汇集,每则故事都是通过情节完整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长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踏却。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踏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踏。」

於是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破唇折齿。

长者语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长者唾出落地,左右谄者已得踏净。我虽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举脚先踏,望得汝意。

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返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这是个讲述了一位富翁的佣人想讨好他,却适得其反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时机,时机未到,勉强追求,反而会带来苦恼。让世人知道甚麼时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时宜的,不合时宜或因缘未到就不能勉强而为。

佛教文学作品引入中国,是中国佛教文学的开端,佛经作品中的多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给后来佛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僧人文学的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益於历代高僧的弘扬。在夕法方式上,他们不只拘限於口头的宣讲,而且还以诗歌的形式来传播。其中很多僧人还成名垂青史的诗僧。僧人作品中不仅有诗歌、偈颂,还有俗讲和变文。

僧人诗的兴起是在东晋以后开始的,东晋时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国最早的诗僧,他的作品今仅存「八关斋诗」三首。

契此和尚(?— 916)的<<播秧诗>>是至今被我们所称颂的僧诗名篇。

诗曰: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禅门中的行、住、坐、卧、担水、砍柴……皆是禅,这首诗就是根据插秧的经验所表达的禅悟,作者在诗中并不仅仅是强调「退一步海阔天空」之类的处世哲学,而主要是强调事物的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进。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使心灵和行为达到更高的境界。

除了写作诗歌,有的僧人还写有偈颂,以表达证悟的境界。宋代佛印禅师的<<磨砖作境不为难>>就是这样的偈颂。

偈云:

磨砖作镜不为难,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禅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这首偈颂是为怀让禅师开导马祖之事而作的,前两句是说禅悟之后,碓能达到一个神奇的境界,心地光明,上下洞彻,磨砖作镜也不是难事,关键在於能悟。后两句是说那些只知坐禅求悟的人,亦如鞭牛而行,并未理解到向外驰求之不可,也就只能一味著相地在「磨砖作镜」了。

玄觉大师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以歌谣的形式描述了对修行的见解和证道的感悟。这首长篇歌谣被历代禅者奉为禅修的宝典。现节选片断如下: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给逢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燃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历代以偈颂、歌谣形式阐释禅悟的僧人还有很多。例如:良价禅师的<<开悟偈>>,龙山禅师的<<示法偈>>,自在禅师的<<三个不归颂>>以及希迁禅师的<<草庵歌>>等等。

僧人佛教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的俗讲和变文的出现。

俗讲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法为俗众宣 讲经文、教义的一种宗教性说唱活动。其最初是由六朝以来佛家的「转读」与「唱导」演变而来。俗讲的讲者尽为高僧,即所谓俗讲僧。他们有主�经的部讲,主讲解的法师,主吟偈赞的梵呗等。俗讲有一定仪轨,维那鸣钟集众;法师、都讲上堂升座,作梵念佛;说押座,开题,说庄严、忏悔、受三归、请五戒、称佛名等。正式讲经,先由都讲咏原文若干,法师即就经文敷陈讲解,继以唱辞。一段完了,例以套语催经;於是都讲再咏经若干,次由法师解说。如此反复,直至讲毕,以解座文结束。俗讲的底本,就是讲经文。俗讲的经文,都是散韵结合,说唱兼行。说为浅近文言或口语;唱为七言、六言或五言。其上往往有平、断、侧、吟之类的辞语,标示声腔唱法。

俗讲,又称讲经文,取材全为佛经,思想内容均为佛教的无常、无我、苦空、 业惑、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修持戒定慧,以求涅盘解脱等等教义。其中一些作品,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叙事、描绘、抒情等手法,广譬博喻,纵横骋说,把深奥的教义转化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篱,映照出现实世界,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奇别致的内容,张弛起伏的情节,通俗生动的语言引人入胜。如<<妙法莲华经讲经文>>旨在说明供养人间师僧,即是敬奉佛菩萨。故事用一位国王毅然抛弃人世的荣华宝贵,屡遭种种磨难仍甘於为仙人的供给走使,执著追求大乘真理的故事来表现。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娓娓动听。又如<<维摩诘讲经文>>,规模宏伟,想像丰富,甚有文学色彩。其中对於魔女的描写,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辞藻华丽,带有骈文的节奏声韵之美。

变文是唐代民间创作的一种新文体,其体裁是有说有唱,后来为佛教俗讲所借用。变文之「变」,当是指变更了佛经的本文而成为「俗讲」之意,但当「变文」成了一个专称之后,便不限定敷衍佛经故事,而是用时人所喜闻乐见的诗文结合的新人体重新加以敷演,使之通俗易解,所以变文是说唱俗文学,是供艺人演唱用的底本。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变文大多保存在敦煌说唱类作品中。如<<破魔变文>>、<<降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八相变>>等,变文的特点,一是说唱相间,散韵结合演述故事。说为表白宣讲,多用俗语或浅近骈体文;唱为行腔咏歌,多为押偈句韵的七言诗。这种体制虽与讲经文相似,但变文一般不引原经文,唱词末句也无催经套语,不标「平」、「断」、「侧」。二是说白与吟唱转换时,每有惯用的过阶语作提示,如「……处若为陈说」、「……时有何言语」之类。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狱卒行至第七隔中,挑青幡,打铁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否?」其时青提第七隔中,身上二十九道长钉,鼎在铁床上不敢应。……狱主闻语,扶起青提夫人,母瘦却二十九道长钉铁锁腰生杖转绕,驱出门外。母子想见处:

生杖鱼鳞似雪集,千年之罪未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从娘口中出。

蒺藜步从空中入,由如五百乘破车声。

腰肾岂能於馆舍,狱卒擎叉左右遮。

……

阿娘昔日极芬荣,出入罗帷锦帐行。

那堪受此泥犁苦,变化千年恶鬼行。

口里千回拔出舌,胸前百过铁犁耕。

骨节筋皮随处断,不劳刀剑自凋零。

……

儿与娘娘今日别,定知相见在何年?

那堪闻此波吒苦,其心楚痛镇悬悬。

地狱不容相代替,惟知号叫大称冤。

隔是不能相救济,儿急随娘娘身死狱门前。

这段变文将散文和韵文组合得十分和谐,在散韵转换处以「母子相见处」作为过阶提示语。从而把目连救母的故事讲述得可谓感天动地。三是变文演出,或辅以图画。这从《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的标目可知。《降魔变文》正面为图六幅,背面抄与画图内容回应的唱辞六段,是变文配有图画的证明。

变文的取材,大体有三类:一是演说佛教故事的宗教性变文,如《降魔变文》、《破魔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通过佛经的故事说说唱唱,宣传佛家的基本教义。但它与讲经文不同。它们不直接援引经文,常选佛经故事中最有趣味的部分,铺陈敷衍,渲染发挥,较少受佛经的拘束。二是讲史性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它们大多以一个历史人物为主,撷取轶事趣闻,吸收民间传说加以渲染。第三类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如《舜子至孝变文》、《刘家太子变文》等。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唐代僧人弘法方式的变革。俗讲和变文就是这种变革的结果。俗讲和变文的产生,使佛教深奥的义理变为通俗浅近,从而为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僧人独创的这两类特殊的文体形式,也大大扩大了唐代文学的体裁,为唐代文学的繁荣注入了生机。

僧人佛教文学是继佛经文学之后兴起的另一类文学形式。历代僧人在诗歌、偈颂和歌谣中,不仅表达对经典教义的理解和修证的体验,而且还抒怀言志,关心民生疾苦。俗讲和变文的出现,使深奥的佛教教义变得通俗,对佛教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僧人文学补充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和体裁的不足,是僧人对中国文学做出的杰出贡献。

三、文人佛教文学的兴盛

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与僧人交往的传统。文人与僧人交往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官运亨通时把佛教作为加官晋爵的精神慰藉的;有自幼受家庭影响而笃信佛教的;还有的是在官场失意,心情沮丧时寻求解脱而接触佛教的,如是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人在接触佛教之后,很多人成为虔诚的居士。由於中国古代文人一向有吟诗作对的传统,所以他们在诗文创作中自然会写下大量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以此抒情言志,表达坚定的信仰。

文人佛教文学作品是在东晋以后出现的。从那时起一直到近代,凡是在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产生深远影响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影响。其中如谢灵运、沈约、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苏轼、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是代表一代思想和学术水准的杰出人物,他们都写下了大量佛教文学作品,他们中有的还吸收了佛经文学和僧人文学的优点,创作了许多哲理深遂,意境优美的诗文,推动了佛教文学的大发展。

在佛教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人是谢灵运(385—433),他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大量山水诗的诗人。他一生好佛,曾撰有《佛影铭序》,并参与修订《涅盘经》,他的诗受佛理影响很深。谢灵运曾作有《无量寿佛颂》:

法藏长王宫,怀道出国城。愿言四十八,弘誓度群生。

净土一何妙,来者皆清英。颓年欲安寄,乘化好晨征。

这首诗叙述了佛陀前世为法藏比丘时,发大四十八大愿,拯救苦海众生。热情颂扬了佛陀的悲智切愿。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杜甫(712—770),不仅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杰出诗人,而且对佛教情有独钟。他一生写了许多禅诗,表达自己人生的苦闷和向佛的决心。他的《谒真谛寺禅师》就是写的他对佛陀的景仰。诗云: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妄,观身向酒慵。

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杜甫曾多次称「诗是吾家事」,并说「语不惊人誓不休」。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把「诗歌」称为「妄事」,可以看出,由於来到佛寺,接近禅僧,他的思想产生明显变化,这是他饱经沧桑之后的感悟。他的渴望皈依佛教的感情是真实的,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心灵需要得到休息。

宋代文学家苏轼与僧人往来最为密切,历史上也流传有许多关於这方面的佳话。苏轼还创作了大量富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如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君知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奉和子由(苏辙)的诗歌而作。嘉裕元年苏轼和子由一起赴京应试经过渑池一寺院,与老僧奉闲和尚言谈甚欢,苏辙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题於旧墙壁上。几年后,苏轼故地重游,老僧已死,墙上诗句已不见踪影,诗人由此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就像鸿雁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雪乾之后便甚麼也没有了。

宋代严羽(1197—1241)的诗歌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曾写有文学理论专著《沧浪诗话》。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他把对诗的领悟比作禅师参禅,真实而贴切地道出了禅与诗的密切关系。此外,他还写有一首《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这首诗写诗人独去寻寺访僧,那泛著寒光的沙滩,随著脚步而形成的雪径,茫茫的松林,重叠的群峰,构出一幅清峭的画面。山僧喜客至,故有指点林阁之事,诗人喜寺院幽静,故有吟诗相酬之事。末写云外钟声,袅袅不绝,与这幅画面既相和谐,又使得个中情事有余不尽。

以上例举了几则文人诗歌作品,从中我们可窥一斑而见全貌。事实上,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体裁多种多样,不仅有诗词和散文,而且有戏剧和小说,正是这些体裁多样,内容各异的作品,推动了佛教文学的繁荣和兴盛。

从佛教文学兴起、发展和兴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文学是中国佛教文学的源头,僧人文学使佛教文学得以创新和发展,文人佛教文学作品的大批涌现,对佛教文学的兴盛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佛教文学不仅是宣誓佛理教义的有力工具,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表白网

原文地址:https://h5.hunlipic.com/biaobai/4163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20
下一篇2024-04-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